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

合集下载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本会计策略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本会计策略
用 S &A 这 一 术 语 、 项 期 间 费 用 ( 售 费 用 、 理 费 用 和 G 三 销 管 财 务 费 用 ) 包 括 在 产 品 成 本 中 之 外 , 间 费 用 所 指 的 内 不 期 容 与 S &A 所 涵 盖 的 内 容 也 不 完 全 相 同 。此 外 , 国 企 业 G 我
存 在 以下几 个问题 :
直 接人 丁 涉 案 直 接燃 料 及动 力 存 变 动成 本 货 间接 材料 成 本 变 动 间接 费用 间接 人 1 问接 燃料 及动 力 固 定成 本 同 定 间接 费用 设备 租金 、厂 房、机 器 折 旧等 涉案 产 品 的副产 品 和联产 品成本 ( 困要 求 、欧盟 不要 求 ) 美
领 域 . 是 扩 充 到 了 设 计 、 产 、 销 、 护 等 价 值 链 的 各 而 生 营 维
可 以看 出 . 国企 业 产 品 成 本 与 国际 反倾 销 调 查要 求 我
的 产 品 成 本 ,在核 算 范 围上 主要 区别 在 于涉 案 产 品的 销
售 、 理及 一般 费 用 ( G A) 管 S & 。除我 国企业 会计 准则 没有 采
涉案 产 品分摊 的销售 费用 涉案 产 品 分摊 的管 理费用 涉案 产 品分 摊 的其他 费用
合理 利 润 涉 案, 的包装 费用 品
( 产 品成 本 核 算 范 围的差 异 。 国成本 核算 范 围 主 一) 我
要 局 限 于 生 产 领 域 ,包 括 为 生 产 产 品 所 发 生 的 直 接 材 料 、
S& GA
直 接 人工 、 料 和 动 力等 直 接 成本 , 燃 以及 间接 材 料 、 间接 人
工 、 接 燃 料 及 动 力 、 备 租 金 、 房 、 器 折 旧 等 间 接 成 间 设 厂 机 本 ( 制 造 费 用 ) 销 售 费 用 、 理 费 用 和 财 务 费 用 则 作 为 即 。 管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浅谈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摘要:近年来,对华反倾销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

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行业协会特别是企业应如何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应对反倾销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abstract: recently,anti-dumping aiming at china has made great loss to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has become big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this situation, how the government, concerning associations and especially some enterprises improve self-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dealing with anti-dumping have become a burning question.关键词:贸易保护;反倾销;企业key words: trade protection;anti-dumping;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111-030 引言中国入世以来,一些国家虽然逐步取消了对中国的高关税壁垒,但是他们不断通过反倾销手段来打击中国产品,行贸易保护之实,使我国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因此,加强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和措施对我国当今的国际贸易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主要涉及到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三个方面。

在简单介绍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外,笔者将重点分析企业自身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从而进一步加强应对反倾销的能力和策略。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反倾销案例

中国鞋遭遇欧盟反倾销事件回放■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在5255万美元、皮鞋案金额高达7.3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欧盟成员投票通过从4月7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皮鞋征收4.8%的关税,到10月增加到19.4%。

■2006年10月5日,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发表谈话指出,欧盟在此案中存在多处法律缺陷,中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0月23日,奥康集团决定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理事会征收16.5%反倾销税的法规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

随后,温州泰马、广东南海金履和广东万邦等3家企业跟进。

■2006年12月8日是中国鞋企对欧盟皮鞋反倾销的申诉截止的最后期限。

除了四家外,中国其他千余家皮鞋企业集体放弃了诉讼。

关注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案佚名【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6-06-28 8:34】鞋是2006年欧盟与中国双边贸易中最热门的一个词汇。

从2005年中到2006年初,欧盟多次刁难中国鞋类产品。

先是对劳保鞋和皮面鞋靴进行反倾销调查,然后是宣称“有毒鞋”,最后发起针对中国多种鞋类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使鞋类产品成为继纺织品之后第二种面临众多贸易救济措施的产品。

在“鞋案”中,欧盟“一年中分阶段征收反倾销税、对所有涉案企业实施统一税率以及拒绝给予市场经济地位”的行为史无前例,这些“不按规矩出牌”的做法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关注。

本文拟就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反倾销的整个过程作一概括和分析。

二、欧方观点(一)欧盟各成员国观点1.瑞典2006年3月7日,瑞典工商部长Ostros表示,坚决反对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反倾销关税。

Ostros指出,征收反倾销税将是失败的做法。

Ostros表示,不能理解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关于“征收反倾销税不会造成鞋类市场价格上涨”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的结果,加征反倾销税将毫无意义。

反倾销策略

反倾销策略

反倾销策略摘要: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反倾销的目标国,而且在反倾销诉讼案中胜诉率不高,这其中有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因素,但在应对反倾销诉讼中没有充分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是其重要原因。

本文在阐述倾销的涵义、认定标准和欧美国家对市场经济地位认定的基础上,从规避反倾销起诉和应对反倾销调查方面,提出会计对策为反倾销提供支持。

关键词:反倾销会计对策正常价值从1996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反倾销目标国。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04年,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00多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占世界总倾销案的11%,远高于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而败诉率比世界平均败诉率高出20多个百分点。

这其中有法律、国际贸易和外交等方面的原因,但就是在应对反倾销诉讼中没有充分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是其重要原因。

如何从会计方面来规避反倾销起诉和提高我国在反倾销诉讼中的胜诉率,是国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新领域。

一、倾销的涵义和认定标准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倾销是指将一国产品以低于其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的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

而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的幅度为倾销幅度,它是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时确定税率的依据。

而《WTO反倾销协议》也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构成法律上所指的倾销行为: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性的威胁;低价销售与损失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对倾销的认定以及对正常价值的确定存在着两种标准:一是价格倾销标准,即以价格作为正常价值,而其中又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国内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不存在该同类产品的销售,或由于出口国国内市场的特殊市场情况或销售量较低,不允许对此类销售进行适当比较,则以同类产品出口到某一适当第三国的具有代表性的可比价格确定正常价值;第三种情况是如果在正常贸易过程中没有或者没有充分的相似产品的销售,或因为特殊的市场情况,这种销售没有适当的可比性,相似产品的正常价值应当根据原产地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一般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来计算正常价值。

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

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

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作为某些国家采取的贸易政策措施已经不再是新闻,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是被用来解决一些国家制造商面临的不正当贸易竞争的手段。

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国际贸易企业必须要应对有关反倾销的会计问题和法律问题。

这篇文档将会重点探讨反倾销会计问题以及企业应对的对策。

反倾销会计问题报关与合同问题在进行出口贸易时,报关和合同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其措辞必须要清楚且准确,以确保贸易顺利进行。

在面对反倾销措施时,报关和合同文本的措辞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注意下列几点:•产品的货源地应该清楚标注•不应该使用遮蔽词来替换真实的货源地•报关和合同上的价格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可能会涉及欺诈行为记账问题记账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环节。

但是,在面对反倾销调查时,记账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变得至关重要。

以下是企业在记账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确保所有的费用明细都能合法公开,方便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在面对反倾销调查时,需要清楚地独立记录每一项反倾销调查相关的费用和支出,以便于与调查人员进行交流合作•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需要突出广告支出、折扣支出等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反倾销应对对策准备在面对反倾销调查之前,企业需要准备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企业应该考虑实现以下几点:•建立高效的数据系统,便于存储相关会计数据•清晰记录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差异•准备好反倾销貌似所需的记录和证据沟通当接到反倾销调查通知之后,企业需要尽早地联系相关部门和律师并通知公司相关高管人员。

沟通可以促进企业团队合作。

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确保与公司内部支持机构/律师的有效沟通,便于理解会计原则和准则的困难或影响•需要与客户沟通以确认他们是否会愿意为企业提供支持和证明操作公司面临反倾销调查时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企业应该注意:•时刻准备好配合反倾销调查•准备好所有需要提交的文件和证据,并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功能齐全的跟踪系统可以确保跟踪所有反倾销调查信息结论反倾销调查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非常复杂和耗时的程序。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问题探讨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问题探讨

十多 年 来 , 对 外 贸 易 使 得 经 济 不 断上 升 , 出 口额 从 1 9 7 8年 的 9 7 亿美元不 断一 7 1 Y t ・ 到 2 0 0 2年的 3 0 0 0多亿美元 。 在这样高速的经 济增长背景下 , 我 国的出口市场从最初 的初级产品为主要出 口 产 品 到现 在 以 高科 技 产 品为 主 。正 因 如 此 , 作 为 世界 最 主 要 的 发展 中 国 家 的 中 国 ,在 当今 已经 逐 渐 成 为全 球 各 国反 倾 销 的最 大 日标 。 d 1 于 许 多 国家 针 对 我 国 的 出 口企业 进 行 反 倾 销 , 导 致 我 国“ : 口 企业 的经 济 收 益迅 速 降 低 。 ( 一) 国外许多国家对我 国进行反倾销 根据 调查结果 , 白1 9 7 9 年起我国出口企业首次遭 到了反倾
关 键 词 : 出口企 业 ;反 倾销 ;会 计
我国出口企业 当前 的反倾销情况 随 着 全 球 经 济 的发 展 , 贸易 自【 f I 化 越 来 越 受 到 许 多 出 口食 业的认可 。 虽 然 贸 易 自由化 给企 业 带 来 了越 来 越 多 发 展 的机 会 , 但 其 所 隐 藏 的 一 些 危 机 却 也 不 可 小觑 。 而 我 国 自开 放 以后 的 二
( 一 ‘ ) 没有完整 的会计信息资料, 内容方面也较为狭小 我 斟出口企业虽然 总是遇到反倾销案件, 但 却没有因此建 立起一个系统、 完整 的会计资料档案库 。导致了出口企业在面 临产 品 出 口时 , 严 重缺 乏 出 口产 品 的 一些 成 本 信 息例 如 产 品的 原材料 、 人工费、 包装物、 运费等等 , 这使得 出口企业不能运用最 有 力 的“ 会计 ” 的 武 器应 对 反 倾 销 案 件0 。 ( 二) 会计 信息 质量 无法 得到保 证 导致 了反倾销 败诉 率 的增加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 及时性和可采性三个 方面, 它们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应该更是必须追求的质量 目标。 但是我国的} h 口企业所提供 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过低,主要表 现在: ① 出口企业的特 定会计期间信息量过少, 且相关性过低 。 他们所提供 的很多会计信息都不在特定的要求期问 内, 特 别是 成本核算期间; ② 出口企业提供 的信息与实际有 一定出入 。由 于在调整产 品价格的时候 , 相关调查机构会要求 出口企业调整 自身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费用 , 使其能够合理分配。而我国 往往提供的一些企业总会受到调查人员的质疑 ; ③ 由于我国所 规 定 的 会计 准 则 不 同于 国际 准 则 , 所 以在 处理 会 计 方 案 上 会 与 国际 处 理方 法 存 在 一 些 差 异 , 加 上 我 国部 分 出 口企 业 内 部 的 会 计控制没有秩序 , 如捏造原始凭证、 账 证、 账表不相符, 这就导致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中的会计支持策略研究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中的会计支持策略研究

倾销立案调查 , 使外贸 出口企业蒙受 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 , 严 重影 响 了经 贸往来 的正 常进 行 。 1 9 9 5—2 0 0 9年 , 我 国一 直 被 列入 反倾 销 的第 一 目标 国 , 而在 2 0 0 0—2 0 0 9年 期 间 , 针 对 我 国 出 口企 业 的反 倾销 立案 数量 大约 要 占全球 同期 总数 的五分 之一 。 ¨ 截止 至 2 0 1 1 年末 , 中 国已连续 1 7年成 为遭 受 反倾 销调 查最 多 的 国家 。
第3 0卷
Vo 1 . 3 0
第 1期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J OUR NAL OF CHE NGDU NO RMAL UN I VE RS I T Y
2 0 1 4年 1 月
J a n . 2 0 1 4
我 国 企 业 应 诉 反 倾 销 中 的会 计 支 持 策 略研 究
据 商务 部 数 据 显 示 , 2 0 1 2年 , 中 国货 物 进 出 口 总额 3 8 6 6 9 . 8亿 美 元 , 同 比增 长 6 . 2 %。其 中出 口 2 0 4 8 7 . 8亿美 元 , 增长 7 . 9 % 。在 全球 货物 贸 易额 仅
提起反 倾销诉 讼 的数 量长 期居 于世 界首位 。我 国对 外 贸易 遭遇 国外 市 场 的重 重 壁 垒 会 计 规 章 制 度 的贯 彻 力 度 不
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确认标准。 在 欧美 地 区 , 中国一直 被视 为非 市场 经济 国家 ,
其 原 因有二 : 一方 面 , 我 国会计 准则 在产 品成本 核算
方法上 与 国际准 则有 较大 差异 ; 而另 一方 面 , 由于我
收 稿 日期 : 2 0l 3 一 D 7 一 l l

反倾销的会计应对措施

反倾销的会计应对措施

企业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努力提高 自身财务 管理 、 成本管理水平, 将有 效地 改善其在遭受反倾
销调查时不堪一击的境遇 , 改善其被动 的局面 。 同 时对企业 自身的发展也能够起到 良好 的引导支持 作用 , 促使企业提供可靠相关的财务信 息, 特别 是
危 害以及影 响或危害 的程度 ;判 断这种 影响或危 害是现实 的还是潜在 的。 从反倾销会计 的职 能来看 ,其 服务对象不仅 业。 由于执行这些职 能产生 的结果服务于整个行
业,因而这些 结果 也就 具有 公共 产品 的特性— —
成本 信息 。 企业应 当以此为契机 , 提高其准则执 行
中,还是在 申请市场经济 待遇或 分别裁 决的过程 中,企业成本核算和会计资料 的规 范化都起着 重
要的作 用。
的质量 、 效果 。 无论 是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过程 仅 限于某个报表主体 ,而是整个行业 内的相关企
维普资讯
睡 碉 誉 系 立范倾 会 度 销计体
( ) 强采购环节与 生产过程的会 计制度 建 二 加

我 国 目前 为非市场经济 国家 ,对 于从市场经
( ) 化 出 口销 售 环 节 的 控 制 管 理 一 强
产 品的资料 与非 出口产 品严格分 离 ,方便在发 生
反倾销应诉时 资料 的提取 工作。海 外销售部可 以 视为一个外贸公司 ,它要编制有关 出口产 品的独
立财务报表 ,这就需要有一套相应 的会计核算 系
统及所 需人 员配置 。
维普资讯
热 点 版 块
济 国家 直接进 口的原材料 ,调 查机关对其采 购价
在 出口销售 的 日常核 算中 ,对 出 口产 品设立 单独 的财务会 计、 成本会计核算体 系, 出 口产 品 对 按照 出 口国家、每 种类型型号进行 单独 的会计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2年8月167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分析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阳顺英摘 要:“反倾销会计”是企业在反倾销应对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完善我国现有会计准则、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培养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和加强企业反倾销信息库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

关键词:反倾销 反倾销会计 策略分析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167-03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语言,是企业在反倾销应对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反倾销会计的内容主要有反倾销规避会计、反倾销调查会计和反倾销应诉会计几种。

反倾销会计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使企业在应对反倾销的过程中根据其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会计方面的支持,并综合运用会计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进行会计规避、举证、调查、鉴定等方面的活动,还能帮助企业管理决策者制定决策、规避风险、避免损失。

由此可见,研究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企业反倾销诉讼不力的会计原因分析自加入WTO 以来,国际上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增长极为迅速。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反倾销对我国企业和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虽然,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国外反倾销行为,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反倾销会计现状仍然异常严峻。

第一,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在其具体的会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原始会计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记账凭证与账物不相符等等,这些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很容易导致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遇到会计取证资料不全的问题,从而造成企业败诉。

此外,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也很不完善,致使企业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其在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中的虚假会计信息。

其原因是我国不少企业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使用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导致会计举证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差,从而给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对过程中带来不少障碍。

完善企业会计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企业获取高质量会计信息和企业价值关键因素。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使企业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向其他国家提供合理规范的会计材料,因而也无法顺利通过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这也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经常败诉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自身的逐步成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已经达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标准。

但是在会计准则的具作者简介:阳顺英(1966-),女,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研究。

表1 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变动情况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560793.7319.947.232.9199884402.2817.646.236.22001109655.1714.445.140.52004159878.3413.446.240.42007265810.3110.847.341.92012401513.0310.146.843.1资料来源:龚雨,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FDI 的实证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2.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

这说明,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国民经济质量在逐步提高。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占比仍然比较低。

不过,从2012年7月28日第五届全球外包大会提供的数据来看,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63.6%,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65%,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45.8%,预计未来5到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离岸外包第一承接国家。

[5]3.5 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空前提高,如在纺织服装、家电、通讯设备制造、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的需要急需国外资金、技术。

这些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进行对外投资,一方面将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强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将我国一些式微的、产能过剩的产业转移出去,降低经营成本,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从而提高效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6 注重地区平衡,有重点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还必须注重东中西部地区的平衡问题。

一是有意识地将一些技术水平适宜的国外投资(下转170页)体内容上,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还是有不少地方与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存在差距。

例如我国会计准则在其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等方面就与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存在有不小的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的不一致会直接影响着我国企业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和产品价格的计算,还会给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往往会使我国企业在应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造成我国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企业缺乏对竞争对手会计信息的积累研究。

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都没有完全市场经济的待遇,缺乏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的结果。

根据国际反倾销法规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其在反倾销被调查中必须要使用替代国的数据才行。

因此,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能否选择一个合适的“替代国”,并考察该替代国的企业成本构成和产品价格是决定我国企业反倾销诉讼成败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严重缺乏对国外竞争对手会计信息资料积累方面的经验,致使我国企业一旦涉及到国外反倾销诉讼时,就很难根据不同竞争对手情况来选择对我国企业有利的替代国,从而导致我国企业败诉。

第四,企业缺乏大量专业的反倾销会计人才。

反倾销应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很多事项都需要专业会计知识才能解决。

因此,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对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反倾销会计人才来为其提供反倾销会计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反倾销会计咨询、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和组织反倾销所需的会计资料等等。

然而,相对于我国企业年年增加的反倾销案件而言,目前我国合格的国际化反倾销会计人才却极度匮乏,完全不能满足我国企业的实际需要。

因为专业人才的缺失经常会使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对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从而给我国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因此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 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反倾销会计是会计知识在反倾销领域中的应用,也是决定反倾销诉讼成败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反倾销会计面临的问题,本文在以下几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第一,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会计策略的关键内容。

目前,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其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我国企业的会计准则也必须要与国际趋同,这是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我国企业来说,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完善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缩小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从而使其真正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这也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争取市场经济待遇的客观需要。

不可否认,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也给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但是,在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过程中,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者还应该要根据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逐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而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地去改变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这也是完善我国会计准则过程中所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我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除了需要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外,企业自身也要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这也是确保我国企业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过程中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能使企业内部的相关会计信息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地被记录和存储下来,并能提高企业自身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这对监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弄虚作假、逃税漏税也是非常有效的。

此外,只有企业自身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一旦遇到国外提起反倾销诉讼,能够快速及时地获得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不受损害。

第三,培养合格的国际反倾销会计专门人才。

我国企业能否配备合格的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是影响其反倾销应诉结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然而,目前我国严重缺乏熟悉国际反倾销方面知识的会计人才。

人才的匮乏也是导致我国企业反倾销败诉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培养合格的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反倾销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涉及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使得其对反倾销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要求非常高,他们除了需要掌握一般会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有一些特殊专业知识储备,比如国际贸易知识、国际法知识、相关外语知识等等。

针对当前我国反倾销会计人才匮乏的现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加大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政府要制定反倾销会计人才培养工程。

这是培养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的关键。

因为只有得到政府部门的引导和重视,反倾销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和实施。

二是高校应设立国际反倾销会计专业。

这是培养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因为通过高校就对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可以进行专业化、批量化的培养。

三是要设置国际反倾销会计资格考试制度。

这也是培养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评价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总之,这三方面在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且缺一不可。

第四,构建完善的企业反倾销信息库。

企业一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其调查内容就会涉及到该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因而企业在被调查过程中能否快速及时地获得其生产经营相关的所有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我国企业加强自身反倾销信息库的建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也符合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

所谓反倾销信息库就是指与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应诉过程中需要的所有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企业自身的一般信息、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信息、企业出口产品的销售信息、第三方的同类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等等,将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反倾销信息库,能够帮助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快速获得其所需要的各种相关信息,比如企业生产经营信息、企业会计准则信息、寻找有利的替代国以及替代国企业会计准则信息等多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