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学纲要小论文 《资政新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学纲要论文

《资政新篇》导读

张诺亚1300018501 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资政新篇》的创作背景、内容介绍,对于《资政新篇》没有彻底实施的原因的个人分析,《资政新篇》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资政新篇》洪仁玕太平天国

正文:

一.文献成文背景:

乾隆年间(18世纪40年代),富豪兼并,人口大增。由于对外贸易,大量金融外溢,又兼连年灾荒,清朝的经济状况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后,在民间,满汉冲突愈发明显,天地会、白莲教活动日益密集;而在朝廷,官员贪污受贿风气严重,军备废弛。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更将朝廷的懦弱完全地展示了出来。洪秀全应时创“拜上帝教”,入驻广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天地会李元发攻入广西,民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群众斗争此起彼伏。满政府对广西的政权已经薄弱,拜上帝教趁机发动金田起义,随后经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路攻入江苏,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正式建立。1

然至咸丰六年(1856年),冯云山战死,杨、韦之乱起,内讧导致饥民流亡,而湘军之势逐渐压倒太平军。2这场内讧一直从1957年持续到1964年,正是这段时间里(1859年),洪仁玕回到大陆,呈上《资政新篇》。

二.作者简介:

洪仁玕,于道光二年(1822年)生于广州府。他比洪秀全小九岁,与其同辈。自幼饱读诗书,最得洪秀全喜爱。另一方面,洪仁玕也是洪秀全的“超级粉丝”,和其兄洪秀全一起念书,一起落第,一起读《劝世良言》(他同冯云山一样,都是最初信服者),由于他们不学习儒家思想,反而宣传邪教,他们更是一起受同族之人侮辱压迫。他向洪仁玕宣传:“我曾在上帝之前亲自接受其命令,天命归予,纵使将来遭灾劫、有困难,我也决心去于。”3但相比洪秀全“极端固执、一成不变、决不妥协之硬性”,他“善于适应环境,遇事通融辨理,具妥协的弹性”4,比如他通融学生拜奉孔子,又兼他多次应试,这使洪仁玕的思想又带有儒家色彩。

而后洪秀全入驻广西,他则在广东清远执教。他熟读洪秀全的宗教诗歌、对联、论文等,待洪秀全回乡,他亦经常回乡与洪秀全会面,而后两人几度离合。1852 年春,驻屯在永安州的洪秀全三度回粤,召洪、冯族人与信徒奔赴永安参加太平军。然洪秀全行动被乡人发觉,太平军惨遭追捕。洪仁玕颠沛流离,竟欲解下腰带自尽。在远亲帮助下,他才得以逃亡香港。5

1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2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二册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688 -页728。

3洪仁玕:《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页866,848。

4简又文(著):《太平天国全史》,简氏猛进书屋,页1685。

5崔之清,胡臣友(著):《洪秀全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在香港,他向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坚决要求洗礼,表示“愿将名事交托上帝”6。韩山文同意替他施洗,洪仁玕遂成为太平天国领袖中唯一接受西方传教士宗教洗礼的基督徒。但他一直心系太平天国,多次试图出港,却被迫回港。咸丰八年(1858年),他终于回到大陆,一路以行医糊口、掩护自己,终于在咸丰九年(1859年),他见到了洪秀全。

自杨、韦内讧后,洪秀全一手掌握各权,不再相信异姓首领。洪仁玕的到来对他来说是意外的惊喜,他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获连续三次加封,膺以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重任。他内心感激,又略微惶恐,因为他不过一介书生,害怕自己无法将纸上的文字真正落实到实战中。他要向天王示好,至少要在众王面前。他要展示他的“海归”气质,他同样渴望将国外的先进科学引入国内。于是他在1859年呈上《资政新篇》,颇受天王重视。“他身材肥胖而高大,面貌坦率易与而令人喜悦,表现慈祥而仁爱的性格。”7他是“一道燃烧和闪耀的光”8,他着重新政改革,强化中央集权,虚心受教,重视外交,在军事上也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然而由于曾国藩的上任以及他与李秀成、陈玉成在军事上的冲突,使得安庆失陷,太平天国势头急转。他连续被剥夺军权、外交权力,于1864年被捕,同年被处决。

他是洪秀全狂热的粉丝,但他并不是脑残粉;他是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的书生,精于医道,心怀天下;他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小胖子,是虔诚的教徒,是半个海归,思想领先,颇有成见;他是太平天国难能可贵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却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他是洪仁玕,他影响着太平天国的兴亡。他更是在那个混沌荒芜的年代的一抹光亮。

三.主要内容:

在看到《资政新篇》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法律,至少是一部严密的“施政纲领”。但是在阅读全文之后,我首先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资政新篇》是洪仁玕针对当时社会状况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的方向。除了他向天王表忠心的意图(对洪仁玕来说,这未必不是真心),《资政新篇》表述的就是他所见到的社会上需要改正的地方。

对此,他分别提出了三点:风风,针对风化,即移风易俗,大力推广基督教的宗教善意;法法,引进西方科学,改变社会现状的一系列政策;刑刑,当善意的倡导已经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所施用的刑法。9但在一切的文字变成现实前,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用人得当。“三者之外,又在奉行者亲身以倡之,真心以践之,则上风下草,上行下效矣。否则法立弊生,人将效尤,不致作乱而不已,岂法不善欤?”然而《资政新篇》实施失败的最大原因即在于施政者。洪仁玕看到了这个弊端,却无法阻止,何其可悲。下面由我展示一个表

我们发现,洪仁玕对“法法”,即政策的重视远远大于“风风”和“刑刑”,由此可见他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进之急切。作为半个“海归”,他见识到了西方国家先进

6《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二),页846。

7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简氏猛进书屋1962年版,1700页。

8《北华捷报》1861年6月29日:上海英国领事馆翻译富礼赐的天京见闻

9/nzt/history/his/jileyouhuo/123.s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