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30

合集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10篇)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有哪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论文标题(篇1)把握系统思维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综合题”“开局之年第一课”上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这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思维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9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和5条重大原则,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也要求我们在正确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运用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思想和方法,更加笃定“如何干”“怎么办”的方法论,拨开重重迷雾,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做好工作。

一要用实践的观点深刻把握“知”与“行”的关系。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就是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套。

立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对的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__提出“六个坚持”和“五个重大原则”,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方法。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其思想理念、实践立场、辩证思维和基本原则,增强战略的前瞻性,正确把握大势,认清大局,做到任凭风浪起而“稳坐钓鱼船”;增强战略的全局性,着眼于事关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二要用辩证的观点深刻把握“破”与“立”的关系。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近代史论文(川岛芳子)

近代史论文(川岛芳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东方魔女——川岛芳子系别:会计学系专业(方向)及班级:会计学1503学生姓名:XX指导教师:XX2015年12月20日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东方魔女——川岛芳子摘要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子,字东珍,汉名金壁辉,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四女。

清朝灭亡。

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国,将女儿显子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

显子从此更名川岛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成年后返回中国,长期为日本做间谍。

川岛芳子历任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华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等要职,曾先后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运动等秘密军事行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事件,被称为"男装女谍"、"东方女魔"。

日军战败投降。

川岛芳子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在北平第一监狱执行枪决,终年41岁。

[关键词]:日本间谍;清朝格格;男装丽人;汉奸。

ABSTRACTKawashima, whose real name AiXinJiaoLuo • exon, word Dongzhen, Chinese name Jin Bi-hui, Prince Su Qing AiXinJiaoLuo • ShanQi fourteenth female.Qing dynasty.ShanQi Zionist force try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Japan, gave his daughter exon Kawashima Naniwa do daughters. Since renamed exon Kawashima, was sent to Japan to accept militarism education, returned to China after the adult, long-term for the Japanese spy.Kawashima served as the puppet Manchukuo "Guojun commander in chief," "North China People's Self-Defense Forces commander in chief," and other positions,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huanggutun incident,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Manchuria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other secret military operations, and personally directed the shocking incident of January 28 and the transfer of Shanghai and other disaster Shirley country event, called "men's female spy", "Oriental female demons."Japanese surrender. Kawashima is a traitor sentenced to death and executed in Peking first prison, died at 41 years old.[Key Words]:Japanese spy;Qing Dynasty princess;men's beauty;traitors.目录一、引言 (1)二、我是中国人 (1)(一)生活经历 (1)1.幼年经历国难 (1)2.少女时期遭遇不幸 (2)(二)重返中国 (2)1.初来乍到 (2)2.张作霖被暗杀 (2)3.策划九一八事变 (3)4.转移婉容皇后 (3)5.建立满洲国 (3)三、我是日本人 (4)(一)复辟梦破碎 (4)(二)最终判决 (4)参考文献 (5)东方魔女——川岛芳子一、引言川岛芳子(又名金壁辉),这个被称为东方魔女的“男装女谍”,作为日本策动伪满独立、与国民党居间调停、互相勾结的“秘密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戊戌变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戊戌变法

青岛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戊戌变法学生专业班级:食品10级质检3班学生姓名:QQ582251001任课教师:林岩完成时间:2011年11月3日2011年11月3日前言:维新变法性质问题,从它的领导者来看,康有为是此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变化,以及反映其思想的言论、奏折成为判断维新变法性质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作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载入历史史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其思想的先进性与同时代思想相比堪称中国最先进思想。

历史上对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界的影响评价也是很高的“是中国知识阶层和少数开明官僚发动的变法动,是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载入史册,它是中国第一次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发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能够称得上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是其活动与思想、言论或者举措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性和重大的影响性。

从今天看来维新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还十分新颖,对其时代而言其思想的影响更具有重大的启迪性和轰动性。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构建了康有为维新变法完整的理论体系戊戌改革前的教育现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备受世人推崇。

家有塾,党有痒,州有序,国有学,加上与之相适应的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维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繁荣与发展“。

清代初中期教育以培养官吏为主要目标,京师设国学及八旗宗室官学,各省设府、州、县学。

各学学生平时在省学政和教授、学政、教谕等教官的督导下,学习《四书》《、孝经》《、性理》《、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圣谕广训》等”。

学生可参加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然后会试、殿试,取得功名后,可获得翰林院…………修撰、庶吉士、各部院主事、知县、教谕等官职。

除官学外,私人所办的书院教育和私塾教育也是为培养封建官吏服务的,科举入仕是学子唯一的正途。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2016-17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题目: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学院:信息学院班级:通信1601B1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前夕,重温中国近代史,不禁感慨万千,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任意歪曲和篡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百年来的中国史,企图藉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达到否定党的领导的作法深感愤慨。

本文拟以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历史实践为背景,通过近代史上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等阶级和派别为救亡图存对中国出路的选择和比较,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产生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重任。

翻开中国近代史,无疑看到的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集团中的先进分子为了拯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的振兴,曾先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不懈地努力,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他们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寻找光明之路。

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地主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说已经走向没落。

面对这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地主阶级中的极少数有识之士出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提出了“更法”、“改制”的主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封建士大夫集团中,少数进步思想家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愿望出发,要求了解世界,正视现实,并提出“师夷长技”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这三个地主阶级思想家的主张分别代表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大变动时期地主阶级先进分子的思想发展,即从“治国平天下”到“开眼看世界”再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1、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2、翻译文学在中国近代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演变3、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4、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5、"启蒙"语境里的"审美"艰难——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6、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7、中国近代文学起始之我见8、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9、试论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变革10、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中国近代文学理论11、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的"历时"研究12、1904: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3、中国近代文学鸟瞰14、"启蒙"的诱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再思考15、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16、近代有多现代?——“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7、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18、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19、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革命20、1902:文学界革命起狂飙——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关键性年份二、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卢梭: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卡里斯马”形象2、中国近代文学论集3、“外部研究”何以可能——以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为例4、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5、21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管林教授6、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文化困境7、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新旧杂糅特征8、浅谈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9、中国近代文学家黄人研究综述10、中国近代文学观念: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初步尝试11、阿英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上的贡献12、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之嬗变13、1897:涌动的前夜——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4、论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15、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区域16、1898:喧嚣与躁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7、1899:革命与流行——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18、南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19、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20、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三、热门中国近代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国近代文学辞典2、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萌芽3、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理论初探4、中国近代文学新探5、在夹缝中挣扎的“中国近代文学”——从学科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学”的危机与出路6、卢梭与中国近代文学7、中国近代文学叙述源头新探8、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上)9、审美与功利的对峙与互补——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中的文学价值取向10、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桥梁——关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教学11、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13、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访谈14、中国近代文学百题15、中国近代文学研究16、中国近代文学理论的发展17、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兼与几部中国文学史的编者商榷18、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民族精神19、浅析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之文化价值取向20、中国近代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新变四、关于中国近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近代文学2、中国近代文学3、中国近代文学之変遷 :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4、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精神5、桐城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6、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7、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8、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国文学翻译——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9、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前景瞩望10、中国近代文学史11、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12、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13、自由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14、中国近代文学论稿15、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16、1903:一枝独秀与众声喧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关键性年份17、中国近代文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及作用18、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19、自由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20、中国近代文学的学科定位反思五、比较好写的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题目1、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读后2、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3、王韬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4、杂语并生多元共存——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文化生态5、中国近代文学语言裂变新解——邓伟专著《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评介6、2011年山东省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7、“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综述8、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策略─—著名学者座谈会纪实9、从古典走向现代 : 论历史转型期的中国近代文学10、爱国,开放: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征11、白桦派文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影响12、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13、鲜明的时代色彩清醒的历史意识——读《中国近代文学史》14、“五四”这块文学界碑不容忽视——三论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15、论中国近代文学思想的衍变及其流向16、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17、《中国近代文学史稿》18、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建立学科自信和学术话语体系19、民族受辱与国民创伤:中国近代文学与文论的怨恨主题概述 20、中国近代文学家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和介绍。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1. 从中华文明到中国历史:演变与转变2. 夏商周三代: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3. 春秋战国时期:分裂与统一的兴衰4. 秦汉帝国: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5.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6. 唐宋时期:国力强盛与文化辉煌的时代7. 元明清王朝:外来政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8. 中国近现代史: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9.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未来展望10. 儒家、道家、法家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和演变,更能够为我们理解中国当下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状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从古代的封建王朝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历史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变。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的研究不仅限于政治和军事方面,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

对于每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内容,以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

同时,还可以从历史中发现那些对当今社会产生影响的元素和因素,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中国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家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

仅凭对历史的了解和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当下的挑战和问题,更好地推进国家发展的进程。

很多历史学者和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各个时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历史上中国曾经有过鼎盛时期,也经历过分裂和动荡,但中国人民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智慧,始终保持着对自己历史和传统的珍视和传承。

中国历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自身,也为世界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

中国的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在历史上曾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其在思想、哲学、宗教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魅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精选2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精选20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精选20题1."试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答:第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第二,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

2.试论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意义: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

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试论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以及失败教训。

答:第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一门的公开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

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题目
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
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

2、浅议租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以法
租界为例(英租界、日租界)。

3、不平等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一条绞索—以
“南京条约”为例(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4、紫荆花下话回归—小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5、关于社会制度腐败导致经济技术落后的几点思考—以近代
中国为例。

6、从《四洲志》到《海国图志》—小议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
习的历程。

7、浅论洪秀全理想天国的破灭—以《天朝田亩制》为例(圣
库制度)。

8、试论腐败是导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9、小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新式学堂的开办为
例(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

10、试论戊戌维新的爱国意义。

11、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

(政治改革意义)
1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帝
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3、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4、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思想解放为例。

(社会经济、社会风俗)
15、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

16、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
为例。

17、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8、试论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读《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9、浅论“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以“立三路
线”为例。

(秋白路线、王明路线)
20、对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点分析——以“凇沪
会战”为例(忻口、徐州、武汉)。

21、试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地。

22、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读《〈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23、浅论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5、试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积极意义——以“民盟”为例。

26、浅议统一战线是中共克敌制胜的法宝。

(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
27、试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
会变革——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
造)。

28、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要发展——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9、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几点探索—
—以中共“八大”为例(《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30、试论“大跃进”运动是对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一个反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