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方法论(导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

导论科学研究和方法

导论要求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科研和方法的相互关系;理解方法对于科研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当我们谈论科学研究之时,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第一,科学研究是什么,第二,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篇的导论。

一、科学研究

所谓科学研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科学研究即指科学工作者对未知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广义的科学研究则指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立科学解释,形成科学观念和科学范式,并把它们表述出来的全过程。如果再加上技术研究,则还包括技术试验以及技术成果产生的过程。

从认识角度看,我们可以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

科学研究是人们为着一定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主动探索和揭示自然界(或社会或人类思维运动)的一种认识活动。

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看,科学研究并不是一种混乱无序的活动,而是有序有结构的过程。

从科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社会建制来看,科学研究又是生产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生产活动。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或一般结构

科学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或步骤:

(一)科研选题

所谓科学研究,在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进行任何一项具体的科学研究,都要首先进行科研选题,这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

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对于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以及确定科研工作有无意义,研究意义大小,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关键作用。

一般说来,确定了科学研究的课题,也就确定了科研的主攻方向,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确定了方法。因此,科学家,特别是较高水平的科学家,都普遍认为,正确地提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研究的任务已解决了一半。例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巧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美国科学社会学家H.朱克曼也指出,一流科学家常常把能否抓住重要问题作为重要科学研究和一般科研的区别,“科学修养的主要标准是能否抓住‘重要问题’和是否能想出新的解决方法。…艰深的问题和巧妙的解决方法使杰出的科学区别于仅仅是能干的或普通的科学”。2

(二)搜集资料、积累事实

课题确定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搜集资料、积累事实。

1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第66页。

2H.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第176页。

不掌握一定的事实,问题或课题的预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解决问题更需要事实的积累,没有事实做为依赖,问题就根本无法解决。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说:“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如果不凭籍事实,科学家就永远也不能飞起来”。3恩格斯也说过:“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在历史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4

可以这样说,资料与研究,事实与学问之间,尤如生米与熟饭。俗话说得好,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搜集资料、积累事实和分析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的(见下章)。当事实资料被占有之后,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事实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之后,即对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分析与判断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

(三〕形成假定、假说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的、规律的认识,即形成科学理论。而在形成科学理论之前,往往要经过推测和假说阶段。

推测,即一种初始假定。即对课题和所搜集到的事实资料经过初步分析后所做出的一种“设想”,它此时还未被充分地研究,无论从经验上还是从逻辑上,其根据尚不充分,尚未得到充分的说明或证明,带有猜测性的特征。

假说,则是推测的进步,即经过了一定的逻辑加工,并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科学论据,然而,这种证据还不是千真万确,确定无疑。

假说是科学发展必经之路。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假说形成的道路往往有两条:

l、从“假定性——科学性”,即先做出假定性较强的“猜想”,然后对它进行一定的科学性论证,形成科学假说;

2、从“科学性——假定性”,即从科学和逻辑较强的理论基础出发,推出未被证明的大胆“猜想”,由于该猜想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因而也就立即被称为科学假说。

(四)建立科学理论

理论是通过假说的检验被确证之后进化而来的。

理论的形成也有两个相继阶段:假说的检验而形成理论阶段;理论的内部的逻辑自洽整理和整个理论体系的系统化过程阶段。理论一旦建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精神就很快会转化为研究的新起点和方法,刺激科学工作者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理论、实验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方法。

以上即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阶段或基本过程。到此为止,一个科研阶段的全过程就算结束了。而后,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既然科学研究有其过程,那么就要回答“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这就必然涉及方法,于是也就必然有了第三个问题:

三、方法与科学研究

(一)方法

l、方法的词源原义

古希腊:

英文:method.……秩序,整理,途径等意义。

古代中国:“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庄子.天下》。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辕以下,3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1页。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全集》第20卷387页。

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5

2、方法

方法是为解决某个课题所采用的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是对对象的认识及其实践变革的手段、方式。

显然,它包括:认识对象或课题的范围:

所采用的手段(物质的和精神的);

程序:操作过程、步骤、思维过程及其逻辑。

毛泽东的形象说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6

3、方法的主观和客观方面

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7

著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方法是被移植在人们头脑中的客观规律性”。

上述观点或见解,都是把方法作为主体为要达到某种主观的目的而借助的手段或途径。这种手段或途径又并非是完全随使用者的主观目的转移的。它带有很强的客观性。

特别是从巴甫洛夫的话中,我们可以悟出,方法首先是认识对象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性,其次才是认识者主观方面对这种规律性的把握。

方法的客观方面,即方法的客观内容。它包括:

第一,客观认识对象本身的规律性;

第二,人的思维与外在世界客观规律的统一性的基本假定;

第一点表明,客观对象是有秩序的有规律性的,第二点表明,人与外在世界从起源到反映结构上存在着同源性和一致性,否则就无法认识对象。

方法的客观方面是第一性的,是决定方法主观方面的。假如对象是系统,而你却没有采用系统方法去研究它解决它的问题,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方法的主观方面,即主体运用方法解决认识任务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的主观方面与主体的文化有密切关系。例如,不同的习俗、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喜好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待同一问题的处理上,就会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作法。甚至也会喜好不同的方法。

科学文化的熏陶对科研人员也有方法论意义。跟随一流还是二流甚至末流科学家工作,科学家工作风格、思维方式和科学修养的巨大差异,就会培养起不同的方法来。特别是那种科学直觉力、鉴赏力和观察力等能力与此密切相关。

4、方法的层次性

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排列,方法的层次如下:

(1)哲学方法,它讨论最一般的如何看待世界的方法;

(2)科学研究的一般准则和原理;它讨论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程序中的规律性问题;如我们这个导论的内容:

(3)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我们下面各章要讨论的基本内容;

(4)各门具体科学中的特殊方法;

(5)各种实用技术、技巧

(二)方法和科学研究

5见《词海》下,第1633页。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25页。

7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旧版第9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