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合集下载

FA506型细纱机设计牵伸倍数配置分析

FA506型细纱机设计牵伸倍数配置分析
刘铁 山 叶 仲 琪
( 齐齐哈尔大学)
~ = 耄 ~ ~ ~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出 一 一 ~ 一 ~ 一 ∞ 一 - 三 ~
㈣ 咖
摘要 : 探讨 F A 5 0 6 型细纱机两种牵伸传动机构设计牵伸倍数配置特点。分析了两种牵伸传动机构特
点, 应 用计算机处理全部牵伸设计数值 , 绘制频次分布 图并进行 对比分析 。指 出: F A 5 0 6型细纱机 的两种 牵伸传 动机构在总牵伸倍数 、 后 区牵伸倍数 以及 相关的适应性方 面存在一定差异 , 表现 出不 同特点 , 各有 所长。两种 牵 伸传动机构在总牵伸倍数 2 4倍 以下时均 可获得精度较 高、 效果较为理想的 牵伸倍数 调节效果。 实际生产 中, 牵
F A 5 0 6型细纱 机 牵 伸 传 动 机构 称 为 F A 5 0 6 — 0型 。
作者简介 : 刘铁山( 1 9 5 5 一 ) , 男, 教授 , 齐 齐 哈尔 , 1 6 1 0 0 6 收 稿 日期 : 2 O l 3 - 0 6 0 - 4
2 7 1 0 4。
3 7
FAS 0 6 S pi n ni ng Fr a me De s i g ne d Dr a f t Mu l t i p l e Co n ig f u r a t i o n Ana l y s i s
. 砌 y . , 一 = 耄 Ⅶ 一 ~ 蛔 e 鲫 出 一 _ . 磊 ~ . 一 _ m g ~ _ g 一 妻 m 耋 嘞 一 一
F A 5 0 6 — 1型机牵伸 传动 系统 见图 1 。
到9 7 t e x , 牵伸 机构 中配 置 了多个 变 换 齿轮 , 允 许 总 的牵倍 数在不 超过 5 0倍之 内选择 , 能完 全适 应 纺纱 的需 要 。 目前 可 以 见 到两 种 F A 5 0 6型 细 纱

FA506型细纱机空心罗拉紧密纺改造效果分析

FA506型细纱机空心罗拉紧密纺改造效果分析
( 江苏双 山集团股份有 限公 司)
摘要: 探讨空心罗拉紧密纺改造的纺纱效果。阐述了空心罗拉紧密纺机构原理以及在 F A S 0 6型细纱机
上实施 改造 的方法, 并与普通环锭 纺、 三罗拉 紧密纺、 四 罗拉 紧密纺进行 了纺纱对 比。结果表明 , 该改造 方式成 纱条 干好 、 毛羽少 , 强力稍低于 网格圈式紧密纺。认 为, 该改造方式具有成 纱质量较好 、 运行 成本 较低的特 点, 有
Ab s t r a c t S p i n n i n g e f e c t o f h o l l o w r o l t e r c o mp a c t s p i n n i n g mo d i i f c a t i o n wa s d i s c u s s e d .P in r c i p l e o f h o l l o w r o l l e r c o mp a c t s p i n n i n g a n d me t h o d o f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n F A S 0 6 s p i n n i n g la f me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s p i n n i n g e f f e c t w a s c o n t r a s — t e d t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r n g s p i n n i n g , t h r e e — r o l l e r c o mp a c t s p i n n i n g a n d f o u r — r o l l e r c o mp a c t s p i n n i n g .T h e r e s u h s h o w s t h a t e v e n n e s s o f t h e y a m s p u n b y t h e mo d i i f c a t i o n i s b e t t e r , t h e h a i in r e s s i s l e s s , t h e s t r e n g t h i s l o w e r s l i g h t l y t o l a t t i c e a p r o n c o mp a c t s p i n n i n g .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y m a s p u n b y t h e mo d i i f c a t i o n i s b e t t e r ,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c o s t i s l o we r ,

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杨蓓红(南通第三棉纺织厂)我厂于2000年12月购买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的FA506型细纱机22台,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熟悉了该机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其配套状况。

FA506型细纱机纺纱适应性广,工艺部件设计合理,设备性能可靠,成纱质量稳定,特别是在降低成纱条干CV%值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一、FA506型细纱机的特点FAS06型细纱机全机齿轮统一采用两个模数的钢齿轮,齿轮传动精度高,有利提高纺纱质量、齿轮、凸轮等运动表面采用自动滴油装置,运转时无需人工加油,减少保全保养工作,导纱板升降采用位叉延时结构,导纱板动程大,大纱时最小气圈高度增加,减少大纱时断头,牵伸装置采用弹簧摇架加压,滚针罗拉轴承,罗拉连接采用了精度配合,上罗拉采用双列滚珠轴承,前、后罗拉采用等分、斜齿结构,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二、FA506型纺纱工艺探讨了解该机型特点以后,工艺上进行了一些参数选择试验,为了摸清FA506型细纱机的最佳工艺,我们在C14.5tex品种上采用L4(23)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及其它品种上不同的有关工艺试验。

细纱主要工艺配置情况见表1L4(23)三、试验结果(见表2)表2 C14.5tex试验结果从上表的试验结果来看,方案2工艺较全面反映FA506型细纱机成纱质量水平,为了更进一步地进行工艺试验,提高成纱的内在质量,我们在提高半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在细纱机上挖潜力,在原方案2的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细纱改变后区牵伸试验,由原来的1.20倍调整到1.10倍,生产稳定正常,成纱质量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条干水平达到了97乌斯特公报的25%水平。

目前已大面积采用此工艺。

在后区工艺改变使质量改观后,我们又在细纱皮辊上做文章,目前,细纱皮辊来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采用如车马塘的NFR-888和进口皮辊ArmstrongJ-63进行同锭对比试验,条干CV%从17.0l%改进至16.28%,该品种目前稳定在97乌斯特公报5%~25%水平。

506细纱机工艺说明书

506细纱机工艺说明书

506细纱机工艺说明书细纱机工艺说明书一、细纱机工艺的概述细纱机是一种用于制造高质量纺织品的重要设备,它通过纱线的拉伸和织造技术,将原材料转化为柔软、细腻的织物,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领域。

细纱机工艺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要求设置机器参数、调整各部件,以及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过程。

二、细纱机工艺的具体步骤1. 原材料准备:在细纱机工艺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棉纱、化纤纱等。

操作人员应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预处理,如浸渍、平整等操作。

2. 机器参数设置: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流程,操作人员需要设置细纱机的各项参数,包括纱线张力、纱嘴间距、织造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能够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各部件调整:细纱机是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的复杂机器,操作人员需要对这些部件进行精确的调整,以确保纱线的平稳通过和正常的织造过程。

这些部件包括卷绕器、织造筘、织布剑等。

4. 监控生产过程:细纱机工艺需要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观察机器运行状态、检查织物质量、测量关键指标等,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5. 质量检验:在细纱机工艺中,质量检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操作人员应定期抽样检验织物的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并与标准进行对比,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三、细纱机工艺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在进行细纱机工艺时,应始终关注安全问题。

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确保人身安全。

2. 熟练掌握技术:细纱机工艺是一项高要求的技术活,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技术要点,并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只有通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3. 环保生产:在细纱机工艺中,应尽量采用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4. 维护保养:细纱机是一台复杂的机器,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FA506型细纱机电气说明书(二)

FA506型细纱机电气说明书(二)

FA506型细纱机电气说明书(二)下图是一般工艺曲线的普通标准和说明:工艺曲线简介:1.对于一落纱而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小纱阶段(约占总长度约15%),中纱阶段(约占总长度的80%)和大纱阶段(约占总长度约5%),因此提高中纱阶段的纺纱速度就能明显提高纺纱产量。

2.对于一落纱的断头率的分布一般是:小纱阶段(70%),中纱阶段(10%)和大纱阶段(20%),所以适当减少小纱和大纱阶段的运行速度能有效改善断头率。

3.提高产量同时减少断头率是使用智能变频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的;而相对于普通的未使用智能变频的纺机而言,为了考虑到小纱阶段(尤其是管底成型阶段)和大纱阶段的断头率因素,所以设备的工艺理论速度留有较大的余量,而智能变频能通过不同工艺对纺纱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准确控制,从而让设备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图示中各个阶段的数据和原理。

图示详细说明:L:10% 表示此时整落纱长度的10%V:95% 表示在整长度的10%左右速度应该达到95%的工艺理论速度。

1.小纱阶段是产生断头的主要时期,在设计曲线时一般分为3个部分:1.伸头阶段:一般长度为40m左右为宜(一般为2分钟运行的长度),速度则是理论速度的70%左右,这个阶段重要模拟的就是未使用智能变频之前的低速运行阶段。

2.管底成型阶段:伸头完成以后到总长度的10%一般就是落纱的管底成型阶段,调整此阶段的速度使其运行速度为理论速度的90%-95%,在完成此阶段以后应确保速度达到理论速度的95%。

3.向中纱过渡阶段:慢慢提速,确保在离开小纱阶段时达到工艺理论速度进入中纱阶段。

2.中纱阶段主要就是提速的过程,一般可以大体分为3大块:1.加速阶段:慢慢提速,在此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速度段:如上图中的(L:25% V:105% 和L:40% V:>=108.5%)。

2.最高速纺纱阶段:一般来说,纺纱速度达到最高是在整个长度的40%-50%出现,持续总长度的20%左右,此时的速度一定至少要达到108%的工艺理论速度,经过实测和多个厂家的反馈情况,最高速度一般能提高到110%以上。

国产FA506和FA507细纱机采用紧密纺技术的探讨

国产FA506和FA507细纱机采用紧密纺技术的探讨
新型紧密纺环锭纺纱体系从前罗拉钳口引出的纤维束在牵伸区完成牵伸后受到设在三角区负压气流的作用在离开主牵伸区前罗拉钳口时会出现凝聚现象此时须条是束状而不是带状使纤维束到达前罗拉钳口线时形成理想的伸直平行凝聚的纤维束因此纺纱三角区基本上不存在所以纺纱三角区中的纤维全部被凝聚加捻成纱并且不存在内外纤维张力的差异从而改进纱线的强力毛羽伸长率等纱线性质并提高细纱机工作效3紧密环锭纱与传统纺纱质量比较紧密环锭纺纱要求一年四季相对湿度保持在3843对空调设备的要求特别高
就关键部位对国产 F 5 6 F 0 A 0 、A5 7细纱 机进行改造 , 使之接近或
达到国外产 品的效果 , 这样既 能提高产 品质量又减 少 了设备 投 资, 是一种 比较行之 有效 的方法 。
1 紧密 纺机构 原 理及 国外成功机 型 简介
所谓紧密纺技 术是 在环锭细 纱机上 开发 的一种新 型装置 , 在细纱机牵伸装置前区增加 了一个纤维凝 聚 区, 消除前 罗拉 至
的纤维束 , 因此纺纱三角区基本上不存 在 , 以纺纱三角 区中的 所 纤维全部被凝 聚加捻成纱 , 且不存在 内外 纤维 张力的差异 , 并 从 而改进纱线 的强力 、 毛羽 、 伸长率等 纱线性 质 、 提高 细纱机工 并 作效率 。
( 特别是毛羽)纱 线强力和弹性 、 、 纺纱运行性能 ( 断头 ) 和游离 飞 花( 环境洁净度) 的影响 , 等 以提高成纱质量 。 比如绪森 E ie l 紧密纺环锭细纱机上增 加了辅助 的前 上罗 T 拉及开有槽缝的空心异形 吸风管 , 上面覆盖有 可 回转 运动带 细 孔 的皮圈 , 当纤维束经过牵 伸系统后 , 即到达集 束部 分 , 槽 立 带 缝吸管的负压气流经过 覆盖在异 形吸管带 孔的皮 圈 , 流使离 气 开前 罗拉钳 口的纤维受到集束控制 , 使纺纱三角 区减少 或消除 ,

FA506型细纱机实施赛络纺改造的实践

FA506型细纱机实施赛络纺改造的实践

摘 要 : 探 讨细纱机赛络 纺改造方法和效果 。阐述 了赛络 纺纱技 术的原 理及其 优点 . 绍 了 F 5 6型 细 介 A0
纱机 的 赛 络 纺 改 造 方 法和 步骤 , 对 赛 络 纱 、 统 环锭 纱 及 传 统 环 锭 纺 股 线 的 性 能进 行 了比 较 分 析 , 果 表 明 : 并 传 结 在 相 同 配 棉 条 件 下 , 络 纺 纱 的条 干 和 强 力 比 相 同线 密度 股 线 稍 差 或 基 本 相 当 , 明 显 优 于 相 同 线 密 度 的 传 统 赛 但
原 有 的 F 5 6型细 纱 机 进行 了赛 络纺 改 造 , A0 并进
1 赛 络 纺 的 纺 纱 原 理 及 特 点
随着 纺 纱行 业 竞 争 的 加 剧 , 络 纺 纺 纱 技 术 赛
行 了小批 量试 纺 。 因为赛 络纺 织物 有较 好 的透气
性 和 丝 状 手 感 , 外 观 上 有 较 好 的 光 泽 , 有 较 好 在 并 的悬 垂 性 和 挺 括 性 。 运 用 这 些 特 殊 性 能 可 以 开 发 出 常 规 纺 织 品 所 不 能 比 拟 的 中高 档 织 物 及 具 有 各
第3 9卷
第 1期
辞 蝠织 技 术
Co t n Te te Te h oog to x i c n l y l
21年 1 01 月
F 5 6型 细 纱 机 实 施 赛 络 纺 改 造 的 实 践 A0
苏旭 中 徐 耀 林 谢 春 萍 吴登 鹏 马 英 洁
( 南 大学 , 苏 双 山集 团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江 江
( in n n Unv ri ,Ja gu S u n sa o p So k C . Ld ) Ja g a iest in s h a gh n Gru tc o , t 。 y

HFJA506紧密纺加工纤维素纤维纱生产实践

HFJA506紧密纺加工纤维素纤维纱生产实践

2H J 5 6 置 特 点 及 产 品 适 纺 性 FA 0 装
分 析
H J 56 FA 0 紧密装置 主要定位 在现有设备 的
改造 ,并 能够 兼顾 同现 有各 个 厂家 的新 机配套 。 传 动形式 采用 了网格 圈积极 传 动方式 , 异 型截 在
面 负压 吸管 内加装 一根 带齿 小 罗拉 , 带齿 小 罗拉
选 择集 聚工 艺 , 其 应 该 充 分 考 虑 细度 、 度 、 尤 长 强力 、 抱合 力 等相关 因素对气 流 场 的影响 。纤维
了华 方 紧密纺纱 装 置纺 制高 档纤 维素 纤维纱 线 。
从生 产实践来看 , 达到 了较 为满 意 的效果 。
1 维 素 纤 维 的 特 点 及 对 紧 密 集 聚 纤
次 污染 车间 , 同时 采用 流 量控 制 技 术 , 保 车 头 确
l. 1 15

1 5
44 25 .2 7
普通纺
表3天 丝质 量数据 .
条干
98 .9 1.8 12 11 2 _8
亟=强 ) H =塑 纺 f [ 互二 紧密
4 5 .7
备注

Io 4 8

江苏 织J N  ̄ E TL 纺 I G U XI A ¥T E
l 技】 科
的转 动通过 过桥 齿轮 由带 齿前 罗 拉传 动 , 网格 圈 的运 动 是 通过 小 罗 拉 和紧 密 纺胶 辊 的钳 口夹持
表2Mo e 量数 据 . dl 质
条 干 细 节  ̄ d18 5 1.0 oe 1. O 1 0 1.0 09 1 M dl48 1.0 oe1. 07 O 粗节 2 2 5 棉结 1 4 1 0 l 5 H 强力 ( ) 备注 紧密 纺 普通纺 紧密纺 34 3O .9 8 42 3O . 2 6 28 20 . 5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杨蓓红(南通第三棉纺织厂)
我厂于2000年12月购买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的FA506型细纱机22台,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熟悉了该机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其配套状况。

FA506型细纱机纺纱适应性广,工艺部件设计合理,设备性能可靠,成纱质量稳定,特别是在降低成纱条干CV%值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一、FA506型细纱机的特点
FAS06型细纱机全机齿轮统一采用两个模数的钢齿轮,齿轮传动精度高,有利提高纺纱质量、齿轮、凸轮等运动表面采用自动滴油装置,运转时无需人工加油,减少保全保养工作,导纱板升降采用位叉延时结构,导纱板动程大,大纱时最小气圈高度增加,减少大纱时断头,牵伸装置采用弹簧摇架加压,滚针罗拉轴承,罗拉连接采用了精度配合,上罗拉采用双列滚珠轴承,前、后罗拉采用等分、斜齿结构,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二、FA506型纺纱工艺探讨
了解该机型特点以后,工艺上进行了一些参数选择试验,为了摸清FA506型细纱机的最佳工艺,我们在C14.5tex品种上采用L4(23)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及其它品种上不同的有关工艺试验。

细纱主要工艺配置情况见表1
L4(23)
三、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C14.5tex试验结果
从上表的试验结果来看,方案2工艺较全面反映FA506型细纱机成纱质量水平,为了更进一步地进行工艺试验,提高成纱的内在质量,我们在提高半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在细纱机上挖潜力,在原方案2的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细纱改变后区牵伸试验,由原来的1.20倍调整到1.10倍,生产稳定正常,成纱质量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条干水平达到了97乌斯特公报的25%水平。

目前已大面积采用此工艺。

在后区工艺改变使质量改观后,我们又在细纱皮辊上做文章,目前,细纱皮辊来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采用如车马塘的NFR-888和进口皮辊ArmstrongJ-63进行同锭对比试验,条干CV%从17.0l%改进至16.28%,该品种目前稳定在97乌斯特公报5%~25%水平。

进口皮辊因价格昂贵,购买数量不多。

我们主要采用国产的W888皮辊,从使用情况可以认为,质量稳定,信誉较好。

最近,我们还在半制品质量上进行一些工艺试验,如提高粗纱捻系数,减少意外牵伸,充分发挥FA506型牵伸,加压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纺纱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从原料的性能和设备的状态以及其它有关因素、各机配件的多重考虑,才能选择较为完整、合理的工艺参数上车。

目前,我们在进一步探讨各种品种的不同工艺,为提高我厂的成纱质量水平和充分挖掘FA506型细纱机的纺纱特点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