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工序质量管理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措施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措施降低细纱千锭时断头率的工作是纺纱工程中主要技术任务之一,降低细纱断头的技术途径就是降低纺纱张力波动,增加纺纱强力减少弱节。
降低细纱断头率的注意点和主要措施为:一、细纱机关键零部件的改进和正确的机械保养。
1、用好变频调速器,小纱和大纱时适当降速,因为小纱时气圈高度较大,张力大,断头最集中;中纱时气圈较稳定,断头少;大纱时气圈张力虽较小,但气圈较短,遇张力变化缺乏缓冲,断头比中纱要高些。
2、加捻卷绕机构的保养①在平车交接时严格检査卷绕机构的整体机械性能。
首先是钢领板、气圈环、叶子板三者运行的相对位置要正确,并且要校正气圈,防止气圈歪斜。
②定期专门敲锭子、捉坏气圈,严格用吊锤校正导纱钩、钢领、锭子三者中心一线。
③挡车工和机工密切配合好,对断头多的锭子作记号,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理。
④统一断头原因检査方法:—看:看锭子是否摇头,看钢领、锭子和导纱钩三者中心是否一线。
二査:査导纱钩是否起槽,查钢领油线是否短缺、油槽是否缺油。
査油线是否勾钢丝圈。
三摸:摸钢领是否松动,摸钢领是否有波纹磨损、钢领的发毛程度。
⑤锭子:首先严格锭杆锭脚的配套,上板眼的作法是锭杆锭脚“一对”配套,不允许混配。
其次是严格执行专件完好标准:锭脚偏弯小于0.02mm,锭盘偏心在0.03mm 以下,锭尖无明显磨损,锭子摇头振幅小于0.05mm,锭子不下沉,无缺损件、无锈斑、回转灵活。
钢领:选用质量好的钢领。
对新旧钢领都要毎只检查,圆整度小于0.25mm,平整度低于0.15mm,高低度士0.15mm,呈银灰色表面无毛疵、砂痕。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进行油煮处理,改善渗油性能。
3、牵伸机构的整修①罗拉牵伸装置中,影响细纱条干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对纤维束握持的不稳定。
钳口握持力的不稳定在高牵伸倍数下会造成纤维变速点的不稳定。
影响前钳口握持力不稳定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罗拉偏心、皮辊偏心和皮辊包覆材料等。
要求前罗拉偏心在0.04mm内,中后罗拉偏心在0.06mm内。
细纱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细纱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侯长勇(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摘要: 探讨细纱工序提高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㊂分析了影响细纱工序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从细纱机的机械运行状态㊁牵伸专件器材的选用㊁上机工艺参数的优化㊁加捻卷绕器材的应用㊁运转操作管理及车间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㊂指出: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纺纱品种的具体情况和用户的标准找准思路和对策,以保证纱线条干㊁粗节㊁细节㊁棉结等指标的长期稳定㊂认为:细纱工序的精细化管理是成纱质量稳定的关键㊂关键词: 细纱工序;专件;器材;工艺优化;运转操作管理;车间温湿度中图分类号:T S10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7415(2019)03-0053-04K e y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P o i n t s i nS p i n n i n g P r o c e s sH O UC h a n g y o n g(S h a n d o n g L i a o c h e n g H u a r u nT e x t i l eC o.,L t d.,S h a n d o n g L i a o c h e n g,252000)A b s t r a c t T e c h n o l o g y m e a s u r e s t o i m p r o v e s p i n n i n g q u a l i t y i n s p i n n i n gp r o c e s s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M a i n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s p i n n i n gq u a l i t y i n s p i n n i n gp r o c e s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o l u t i o n s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f r o ma s-p e c t s o fm e c h a n i c a l o p e r a t i o n s t a t e o f s p i n n i n g f r a m e,s e l e c t i o no f s p e c i a l d r a f t i n gp a r t s a n d a c c e s s o r i e s,o p t i m i z a-t i o no f s p i n n i n gp a r a m e t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w i s t i n g a n dw i n d i n g a c c e s s o r i e s,o p e r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h u m i d i t y c o n t r o l i nw o r k s h o p.I t i s p o i n t e do u t t h a t i na c t u a l p r o d u c t i o n,i d e a s a n dc o u n t e rm e a s u r e s s h o u l db e f o u n do u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p e c i f i c c o n d i t i o n so f s p i n n i n g v a r i e t i e sa n du s e r s t a n d a r d s,s oa s t oe n s u r e t h e l o n g-t e r ms t a b i l i t y o f y a r ne v e n e s s,t h i c k p l a c e s,t h i n p l a c e s,n e p s a n do t h e r i n d e x.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f i n em a n-a g e m e n t i n s p i n n i n gp r o c e s s i s t h ek e y t o s t a b l e y a r n q u a l i t y.K e y W o r d s S p i n n i n g P r o c e s s,S p e c i a lP a r t s,A c c e s s o r y,P r o c e s s 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H u m i d i t y i n W o r k s h o p纺纱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细纱工序是纺纱的关键工序,不仅影响后道工序的加工生产,也会影响面料的使用性能㊂细纱工序的纺纱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㊂我公司是拥有20万纱锭的细号纱生产企业,细纱工序设备多㊁纺纱品种多,设备的运行状况对纺纱质量的影响较大㊂成纱条干C V㊁C V b㊁细节㊁粗节㊁棉结㊁毛羽㊁强力等质量指标是衡量纺纱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生产管理中,我们要综合考虑,从根本上找到影响这些指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纺纱质量㊂作者简介:侯长勇(1975 ),男,技师,3167282457@q q.c o m收稿日期:2018-11-121 设备运行状态对纺纱质量的影响细纱机是提高纺纱质量和产量的主要设备,性能好坏㊁运行状态对纺纱质量影响较大㊂设备运行状况是纺纱的基础,要强化设备管理,加强对设备状态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做好周期性的平车㊁揩车,设备人员要做好自己日常的包机和检查工作,保持细纱机运行状态良好,对细纱机的牵伸㊁加捻㊁卷绕过程重点进行关注,车头传动部分㊁齿轮啮合要良好,各种键㊁轴㊁轴承配合到位㊂对细纱机进行周期性的状态检查㊁揩车维修能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并对变形的机件及专件器材按周期更换或维修,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以保证细纱机的正常运行,稳定纺纱质量㊂由于=================================================F A1530型细纱机机电一体化㊁自动化程度高,设备人员要多了解一些机电方面的知识,自动落纱部分要保持状态良好,加强日常的维修㊂结合平车㊁揩车清除罗拉沟槽内所嵌的杂质和罗拉表面棉蜡㊁油渍等,确保前罗拉中弯和偏心不大于0.03mm,避免造成成纱规律性条干不匀㊂要按照平车㊁揩车制定的内容加强对细纱机的保养,直接包机到人,运转值车工在巡回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设备包机人,由包机人及时进行维修,以保证细纱机运行状态良好㊂2 专件牵伸器材对纺纱质量的影响细纱工序是控制条干C V㊁C V b㊁细节㊁粗节㊁棉结㊁毛羽㊁强力等纺纱指标的重点㊂而专件器材是影响这些纺纱指标的核心,专件器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纺纱质量㊂它不仅是细纱机正常运行的基础牵伸部件,还是影响纺纱指标的关键部件,因此专件牵伸器材要优化选择使用㊂2.1 胶辊胶圈胶辊胶圈是牵伸的 小心脏”,在纺纱过程中与罗拉组成罗拉钳口,共同对须条握持牵伸,稳定摩擦力界㊂胶辊胶圈的质量㊁使用性能㊁选配的合理性及使用状态与成纱条干㊁强力㊁断头率㊁胶辊缠花关系很大,对成纱指标影响也较大㊂不同型号胶辊胶圈的性能和特点也不相同,要根据纺纱品种㊁纤维性能和纺纱质量的要求来选用合适硬度㊁弹性的胶辊胶圈,既要稳定纺纱质量,又要保证专件器材的使用周期,同一品种㊁同一批纱线,胶辊胶圈的直径硬度要统一,要使用同一个型号㊁同一个生产厂家,按工艺要求调整摇架压力并保持大小一致,胶辊胶圈要有优良的弹性和适当的硬度,以保证同一个纺纱品种质量无差异㊂胶辊胶圈的使用可分品种㊁分区域进行管控,其内径㊁外径㊁厚度要符合纺纱品种的要求㊂回磨后胶辊的圆整度要不大于0.03mm,粗糙度要根据纺纱品种来合理掌握,不同胶辊表面的粗糙度在一定的摇架加压情况下对纤维的握持力不同,这种差异有可能影响到牵伸效率㊂同一品种胶辊的上机直径不能差异太大,确保锭差稳定,要根据纺纱质量的要求情况,合理制定胶辊胶圈的使用周期㊁调换周期㊁淘汰周期,胶辊胶圈不能同时进行更换,避免条干恶化,影响质量㊂在生产中要控制好须条的握持力,新旧胶圈搭配上机,要使用内花纹胶圈使内层的摩擦因数增加,内花纹凹凸网状结构与罗拉沟槽的咬合使接触面积增加,稳定纺纱质量㊂要控制好胶辊胶圈的保养周期,保证纺纱质量的一致性,必要时可对纺差别化纤维㊁化纤等原料品种使用的胶辊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处理或涂料微处理,以达到胶辊表面光滑爽燥,可减少摩擦产生的静电,并能阻碍表面吸附纤维,减少缠花和断头㊂在纺超细号纺纱品种时,我公司使用的J-463A型㊁WR C-365型倚丽特集聚纺胶辊,需先在其他纯棉品种上机10天~15天,再调换到超细号品种上㊂由于胶辊已磨合数天,胶辊表面较滑爽,能进一步降低断头率,提高产质量㊂采用高弹性㊁低硬度㊁免处理胶辊有利于提高前钳口的握持力,使前钳口的握持力更加稳定㊂胶辊的硬度㊁回弹性技术指标及胶辊表面状态对纺纱牵伸很关键,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恶化成纱质量指标或造成机台生产不顺利㊂在使用新型胶辊胶圈上机时,要进行小面积的试验㊁试纺,确定上机稳定㊁质量指标无差异后,再进行上机推广使用,以免引起纱线质量指标的波动,造成纺纱质量下降,用户进行投诉㊂2.2 上下销上下销也是细纱机牵伸机构中一个重要的部件㊂上销具有对钳口压力起弹性自调作用的特点,与中铁辊㊁上胶圈㊁压力棒隔距块共同组成弹性钳口,支撑上胶圈处于一定的工作位置㊂在细纱双区牵伸系统中,前牵伸区是主牵伸区,有一对中罗拉和上下胶圈钳口形成中部摩擦力界对牵伸区的移动纤维进行控制,由于受上销位置及摇架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销前缘至前罗拉钳口的浮游区,摩擦力强度相对较弱,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减弱,从而扩大浮游纤维变速点分布范围和纤维运动的不稳定性[1]㊂上销支撑上胶圈与下胶圈销形成握持纤维进行牵伸,上下胶圈在运转中产生一定的附加摩擦力界阻止纤维提前变速,对稳定短纤维并控制它与罗拉钳口组成的牵伸,能有效地控制浮游纤维,减少牵伸的意外波动,进一步改善条干的均匀度,提高纺纱质量㊂我公司部分机型使用了一些新型下销,该下销改变了曲面部分与平面部分的比例(将曲面部分合理延长,平面直线部分缩短),增强了中部摩擦力界,加强了上下胶圈之间对纤维的控制能力,改变了胶圈的张力,使牵伸区摩擦力界的分布更=================================================加合理,纤维的变速点稳定,能有效改善纺纱指标㊂上下销的使用需要合理的工艺配置和适当的摇架压力,确保发挥新型上下销的作用㊂2.3 压力棒隔距块压力棒隔距块是一根直径光滑的压力棒,把原浮游区分配成两个浮游区㊂当须条从压力棒下通过时,因须条受到压力使摩擦力界得以加强,使纤维变速点前移,部分弯钩纤维得到更好的牵伸㊂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后,在前区又形成了曲线牵伸形式,须条在压力棒下形成一段包围弧,从而加强了前区对纤维的控制,使纤维变速点分布集中,稳定靠近钳口,有利于改善条干均匀度,提升纺纱水平[2]㊂压力棒隔距块的使用型号具体要根据纺纱品种和纺纱质量的要求,纺纱过程中防止须条从压力棒上面通过,压力棒处容易积花,造成纱疵,要及时做好清洁;要调整好工艺隔距,防止须条牵伸不开和压力棒摩擦前胶辊㊂3 纺纱工艺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工艺设计是细纱工序生产的主要依据㊂同品种㊁同机型工艺设计应统一㊂根据原料对季节变化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有计划地进行试验,达到要求后逐步推广㊂同时必须加强对纺纱工艺生产参数的设计,加强工艺创新和工艺对比试验,从中找到最佳的生产工艺㊂根据纺纱品种选择合理的罗拉隔距和牵伸倍数,前中罗拉隔距关系到前区握持力与牵伸力平衡,关系到前区浮游纤维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条干C V㊂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棉纤维长度选择前中罗拉隔距,纤维长度长宜选用较大的罗拉隔距,反之选择小的罗拉隔距;随着前胶辊加压的增加,纱线条干C V又有减少的趋势,后区牵伸工艺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小的后区牵伸工艺㊂对浮游区的调整要做到大小一致,压力棒位置居中㊂压力棒位置靠后会出现浮游区过大,不能有效地控制纤维;压力棒位置靠前,不能发挥压力棒的作用㊂在生产中,胶辊的前冲约2mm~3mm,前冲量不宜过大,容易形成反包围弧,造成质量下降,断头增加㊂要确保上机工艺的合理性,一方面可以提高纺纱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断头,减轻值车工劳动强度㊂4 加捻卷绕器材对纺纱质量的影响钢领与钢丝圈是纺纱过程中关键的加捻卷绕器材,是一对摩擦副,钢领是钢丝圈运行的轨道,钢丝圈由纱线带动沿着轨道高速运转,共同完成加捻卷绕,对稳定控制气圈张力㊁减少断头和毛羽㊁提高纺纱产质量非常重要㊂钢领和钢丝圈要合理搭配,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性能㊂4.1 钢领采用G c r15轴承钢制定㊁高精度及研磨抛光处理的钢领,其具有耐磨和抗疲劳性能,圆整度不大于0.01mm,使用寿命长㊂一般根据纺纱品种和工艺的要求选用合适型号和材质的钢领,其中高精度轴承钢钢领耐磨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在纺纱过程中断头少,纺纱质量稳定而被多数纺纱企业所采用㊂4.2 钢丝圈钢丝圈是细纱加捻卷绕的主要器材㊂钢丝圈在高速运行时因离心力的作用,其内脚紧压在钢领圆环的内侧面上,要求其张力小,突变张力小且稳定㊂钢丝圈通道要滑爽,散热性能要好[3],与钢领的摩擦发热量要小㊂上机后观察气圈形态及其稳定性,关注接头手感张力和落纱断头分布情况,若钢领钢丝圈配合合理,手感张力均匀,气圈形态分布合理,断头较少㊂钢丝圈轻重搭配原则:在断头不增加的情况下,选号数较大的钢丝圈,能有效减少钢丝圈烧毁或飞圈,以气圈不碰纱管头为宜,能有效减少断头和毛羽㊂合理设定钢丝圈清洁器隔距,隔距过小,钢丝圈会阻隔气圈形成气流,影响钢丝圈的正常运行,造成气圈张力不稳,容易断头;隔距过大,容易造成钢丝圈挂花㊂要根据纺纱品种的要求来设定钢丝圈清洁器隔距,一般隔距为1.5mm~2.0mm,气圈张力较稳定,有利于减少断头,减少挂花,提高产量,稳定纺纱质量㊂4.3 锭子锭子是细纱机上主要的加捻卷绕部件,它在纺纱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是影响纱线捻度不匀的重要因素㊂保证锭子运行平稳,减少锭速差异和纱线捻度不匀主要取决于锭速差异的大小,锭速不匀是造成纱线捻度不匀的主要原因㊂锭子的振动对细纱断头和捻度不匀都有很大的影响,应减少锭子在运行中的振动,保证锭子良好的润滑状态㊂纱管要与锭子配合良好,在保养检查时剔除不合格纱管,值车工在接头拔纱时应使用纱锭器,避免造成对纱管的磨损,进而使纱管运行不稳定㊂及时清理锭杆中的回丝积花,保证锭子运行稳定,张力盘下面重锤的刻度应调整一致,以减少锭带张=================================================力的变化[4]㊂有试验表明,锭带的伸长率应小于1%,锭带松弛,锭带张力会变小,出现弱捻纱的几率增大㊂强捻和弱捻都会造成纱线强力的变化,捻度均匀度差会影响到整经㊁织造等后工序㊂我公司的F A1520型细纱机使用铝套管锭子,为实现纱管和锭子的紧密配合,保护锭子和纱管,要求值车工接头拔纱必须使用纱锭器,以减少锭子和纱管的损伤,防止纱管摇头㊁跳动,影响设备运行状态㊂5 运转操作管理运转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纺纱质量㊂要保证值车工能将全项操作㊁机台清洁㊁防疵捉疵有计划的安排在每一巡回工作中去,并能熟悉本工序的设备机械性能,以降低纱疵率;对新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㊂现代纺纱企业细号纱在不断增加,运转操作管理也应不断创新㊂由于值车工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也不同,可把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与值车工的操作水平相匹配㊂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选择操作能手进行值车,对操作水平差的要进行操作水平培训,提升操作水平,使一级操作选手率达到95%以上㊂制定目标细化考核,不同品种安排不同的清洁进度表,做到机台清洁分段㊁按顺序做,使纺纱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㊂6 车间温湿度的控制温湿度的变化对细纱工序纺纱质量影响较大,也是影响毛羽的重要因素㊂调节好细纱空调设备,控制好细纱车间环境温湿度,不仅关系到纺纱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到细纱效率[5]㊂温度对纤维表面棉蜡的软硬㊁纤维的吸放湿特性产生影响㊂温度过高纤维表面棉蜡溶化,纤维易于吸湿,使纤维表面发黏,容易黏缠胶辊胶圈;温度过低纤维表面棉蜡脆硬,纤维不易吸湿,纤维间抱合力差,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断裂,增加短绒㊂另外,空气中的水气与温度低的胶辊表面易凝结成一层水薄膜,造成短绒黏附胶辊㊁胶圈㊁罗拉㊂相对湿度会影响纤维表面摩擦力㊁导电性能等指标㊂车间相对湿度过大,易增加纤维与摩擦机件(胶辊㊁罗拉等工艺部件)的黏合力,形成黏缠;相对湿度过低,纤维与工艺部件易产生摩擦和静电,飞花㊁短绒增多,纱条松散㊂由于温湿度影响到纤维的物理性能,合理调节车间温湿度可改善纺纱的生产状况㊂要加强空调的技术管理,并做好温湿度记录,发现异常及时调节㊂生产中根据纺纱品种㊁纤维性能的要求合理调整,温度一般为28℃~34℃㊁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㊁回潮率控制在6.5%~7.0%㊂具体可根据纺纱品种不同㊁季节不同进行调整㊂7 结语提高纺纱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影响的因素也较多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根据纺纱品种,认真分析影响纺纱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㊂如保证细纱机运行状态的稳定㊁纺专器材的合理定位㊁上机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㊁提高运转操作管理效率㊁控制好车间温湿度等,最大限度稳定纺纱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使纺纱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㊂参考文献:[1] 徐建.B X-6839D型上销纺纱实践[J].纺织器材,2018,45(1):46-47.[4] 孙辉,陆平,单学礼,等.细纱工序采用压力棒隔距块提高成纱质量的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08,36(10):31-32.[3] 郭占军,范轩云鹏,叶戬春.2017年纺纱关键器材性能及品牌应用情况分析[J].棉纺织技术,2018,46(8):1-7.[4] 计万平,梅剑香,蔡文华,等.浅谈细纱锭子运行状态对纱线捻度不匀的影响[J].纺织器材,2018.45(1):51-56.[5] 马开斌.细纱车间环境控制实践[J].棉纺织技术,2014,42(1):63-66.=================================================。
紧密纺细纱工序断头的控制措施

纱现 象 , 成 细纱 断头 增加 。 造 所以在 压力 棒的 选择上 , 综 要 合考虑纱 线成 纱质量与纱线 断头 来选 择压力棒 。 总的来说 ,
纱线 指 标 合格 的 情况 下, 力棒 要 偏 大掌 握 , 压 从而 减 少 断
要 因素, 在负压 吸风式 紧密纺上 , 必须 保证 在每一 个落纱 过 程 中, 纱人员能够及 时有效 地 清理负压 风 箱积花 , 落 保证负 压在 2 a以上 , .br 4 同时 积极地清 理吸棉风 箱内的积花 , 保证 吸棉 笛管 畅 通有 效 。 而减 少 因负压 不足带来 的纱 线 质量 从 问题 和 细 纱断头 , 防止 因吸棉 笛管 堵塞 带来 的大 面积 细 纱
[ 棉纺手册编写组. 1 ] 棉纺手册 ( 三版)M]北京: 纺织出 第 [ . 中国 版社,
2 0 . 0 4
[ 史志陶. 2 ] 棉纺工程 ( 版) M] 北 第四 [ . 京: 中国纺织出 版社 , 0 7 2 0.
[ 顾菊英. 3 ] 棉纺工艺学 ( 下册)M]北京: 国纺织出 [ . 中 版社, 9 8 19 . [ 余桂林. 4 ] 新型细纱牵伸器材及其使用效果 ( [ . 上) J 棉纺织技术, 1
断头现象 。
头, 降低消 耗 。
22 落纱工艺参数的合理设计 .
落纱工 艺参 数也 是影 响 细纱 断头 的 一项 重要 因素 , 在 细 纱落 纱以及 生头过 程中, 合理 有效 的设计工艺参 数 。 要 根 据 不 同纱 线品种 , 线捻 度, 数来 选择合 理 的细纱落 纱工 纱 支
断头 数 量关 键 因素 。 间湿 度 的掌 握 与配 棉 , 车 细纱 胶辊 状 态 , 节 , 纱钢 丝 圈号 数有着密 切 的关 系。 季 细 配棉含 棉蜡成 分愈 高, 则湿 度越 需要偏 小掌 握 , 防止 绕 罗拉 , 绕皮辊 现象
细纱工序操作指导书

细纱工序操作指导书一、引言细纱是一种高档纺织品,具有柔软、薄透和轻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内衣等领域。
为了确保生产出优质的细纱产品,本文提供了对于细纱工序的详细操作指导,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设备及原材料准备1. 设备准备a. 细纱织机b. 细纱筒c. 纱线张力控制装置d. 温湿度控制系统2. 原材料准备a. 细纱纱线b. 润滑剂c. 配套辅助材料三、细纱工序操作步骤1. 将织机调整至正确的工作状态a. 检查并调整织机的张力控制装置,确保纱线的张力适当。
b. 根据产品需求调节织机的工作速度和温湿度控制系统,以确保纱线质量和织物的产出。
2. 准备细纱筒和纱线a. 将细纱筒固定于织机上的安装位置。
b. 将纱线端头穿入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并确保纱线在各个部件之间通畅无阻。
c. 使用润滑剂涂抹细纱筒的内壁,以减少纱线的摩擦力,提高细纱的整齐度。
3. 进行细纱织造a. 将纱线从纱锭或纱锭筒引入细纱筒中。
b. 使用适当的织机织造模式,如平纹、斜纹等,进行细纱的织造。
c. 定期检查织机的运行情况,确保织造的稳定性和质量。
4. 完成织造后的处理a. 停止织机,并将织造好的细纱从细纱筒中取出。
b. 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工序,如热轧、整理等,以增强细纱的光泽度和手感。
5. 清洁织机和设备a. 清除织机上的残留纱线和细纱,确保设备清洁无积尘。
b. 定期对织机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维持工作效率。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织机时,应确保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切勿随意触摸运作中的部件,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在清洁设备或进行维护时,应切断电源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电击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3. 遵守火灾防范措施,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切勿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
4. 使用化学润滑剂时,注意遵守安全使用规定,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细纱工序的操作指导,从设备准备、原材料准备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细纱工序操作指导书

细纱工序操作指导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细纱工序的详细操作指导,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高质量和效率。
通过遵循本指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损失,并优化产品输出。
2. 工艺流程概述细纱工序是将原始棉花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转变为成品精密线材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原料检验与筛选在这个阶段,需要仔细检查并选择合格的原始棉花作为输入材料。
2.2 清洗与除尘将所选取得原始棉花进行清洁、去除灰尘等预处理措施。
2.3 精梳加弹使用专用设备对已清理好且含有较长稻草状物质(如残留叶片)的森林羊毛或者其它动物性天然蓖子油型聚氯乙烯树脂类润滑剂(不溶于水) 条件下,先后采用两道连锭式电机马达盒装置,对原始棉花进行精梳加弹处理。
2.4 粗纺经过精梳加弹后的细纱通过特殊设备进一步拉伸和扭转,形成较为均匀且有一定规格要求的线材。
3. 操作指导3.1 原料检验与筛选操作指南- 准备所需工具:显微镜、称量器等;- 对每个样本进行外观检查,并注意是否存在污渍或破损;- 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并记录任何可见缺陷(如结实度);3.2 清洗与除尘操作指南- 将原始棉花放入清洁容器中,添加适量水和专用清洁剂;- 轻轻拌动以确保所有部分都受到湿润,并静置片刻让其充分吸收溶解物质;- 利用合适数目及大小不同型号滤网将浮游颗粒去掉...【附件】:- 图表A: 工艺流程图- 表格B: 原料品质标准参考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对原创作品的独有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和展示等。
2) 商标: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符号、图案或文字。
3) 专利:授予发明人在一定时间内享受其新技术所带来经济效益,并防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该技术。
纺织厂细纱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纺织厂细纱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时要把头发束好,不能赤脚。
2、机台运转时,不能随意打开防护门。
3、细纱机开机时,一定要看清周围是否有无人。
(如维修的请有关人员把电制关掉)
4、清锭子回丝一定要刹车,以免碰伤手指。
5、机台转动时,清洁一定要用工具清。
6、清洁前罗拉花时,不能将手指伸得太入。
处理较严重的缠罗拉必须停机。
7、推单锭小车时,不能与流动风机碰撞,以免风管脱落伤人。
8、上粗纱时一定要挂稳才能放手,以免粗纱打伤人。
9、机台卸纱时一定要把粗纱抓稳。
10、挑纱脚时,一定要注意使用钩刀的方法。
1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挨傍机台,以免造成设备伤人事故。
12、纱箱不能堆放过高(不得超过五个)
13、物件按指定地方摆放好,不能乱摆乱放。
14、运纱工运纱时不能拉两车,运完一车再运一车(每车只能运6箱)。
15、落纱工推车一定要注意前方有无人,不能过急、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造成伤人事故的发生。
16、清洁吸风口时盖板一定要及时盖好。
17、听到机台有异响,闻到机台有异味,必须立即停机,并通知管理人员及保全工等。
18、绒棍车用完一定要把电制关好。
19、相邻两台风机不能并行。
20、上班后必须注意力集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细纱工序的工作计划

细纱工序的工作计划细纱工序的工作计划是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流程,合理安排和组织生产资源,确保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
下面我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细纱工序的工作计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生产任务的分解与分配、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准备、人员的组织和培训、生产工艺的控制和优化、产品质量的监控和保证等。
生产任务的分解与分配是制定细纱工序工作计划的首要任务。
在生产任务分解方面,我们需要将整个生产任务根据产品的种类、规格、数量等因素,按照生产线的流程和工艺要求,进行逐步拆解和分解。
根据细纱工序的特点和要求,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原料准备、预处理(如开备纱)、细纱纱线的生产和包装。
在生产任务分配方面,根据每个工序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进行分配。
细纱工序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细心、耐心和技术过硬的要求,因此在分配时应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分工。
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准备是细纱工序工作计划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准备细纱工序所需设备时,首先需要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还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合理配置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是细纱工序工作计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工作计划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轮班、岗位轮换和考核。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细纱工序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生产工艺的控制和优化是细纱工序工作计划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工作计划中,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工序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质量的监控和保证是细纱工序工作计划中的关键环节。
在工作计划中,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监控和检验制度。
对于每批生产的细纱产品,我们需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棉纺细纱工序常见纱疵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2 防止后罗拉绕粗纱条 , 如发现后罗拉绕粗
收稿 日期 :o 6— 2—1 20 0 5
作者简介 : 王相生(99 , , , 16 一)男 大专 技师 , 主要从 事纺设备管理.
维普资讯
5 2 防治方 法 .
() 2 细纱前皮辊轴芯缺油或芯轴生锈, 使纱条
输 出略慢而 形成 紧捻 . () 3 锭带 滑 出锭 盘 而 到锭 子 上 , 子 意外 旋 转 锭 而形成 紧捻 纱.
3 2 防治方 法 .
() 1加强运转检查 , 时做好细纱机牵伸部件 及 的清洁工作 , 防止 皮 圈 内积花 及胶 辊两 头绕花 . () 2 定期检查罗拉弯曲, 辊偏心 、 胶 损伤 , 做好 集棉器保养工作. 使集棉器灵活 , 与罗拉胶辊接触 良好 , 不跳动, 皮辊加油要均匀 , 不要溢出 , 揩皮辊、
2 I 产 生 的主 要原 因 . I I 产 生的主 要原 因 .
() I换粗纱时把摘除的纱尾不慎带人邻纱或在 盘粗纱时将纱尾 同粗纱一起盘人后再搭人细纱机. () 2 细纱机车顶板上粗纱的纱尾下垂, 被上排 粗纱卷入 , 喂进细纱机或细纱机 的上排粗纱用完而 未及时调换 , 致使此粗纱 的纱尾搭人相邻纱条. () 3 细纱机纱架抖动 , 致使粗纱纱条引入太快. () 4 细纱机细纱断头后输 出须条飘人相邻 纱 条, 形成 均匀 的粗 纬.
3筒管落地沾油管纱落地沾油特别是在细纱机车头处地面油污较多筒管沾污后未揩净纺纱后近筒管层细纱被沾污管纱沾污外层细纱造成油经油纬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1期
20 0 6年 O 3月
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纱工序质量管理袁志刚(河南豫北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摘要:从当前细纱工序存在的弊端入手,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优化纺纱工艺、重视运转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提高细纱工序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指出适宜的工作环境、好的设备状态、性能优异的纺专器材加上正确的上车工艺是细纱工序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同时应加强操作工水平及责任心。
关键词:细纱质量;设备;工艺;操作;管理细纱生产是棉纺厂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
该工序的质量好坏、产量高低、消耗多少、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水平,综合反映棉纺厂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劣。
细纱工序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产品质量问题涉及到车间的各项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应首先从原料、设备、工艺、操作和空调五大基础管理抓起。
1 加强设备和工艺管理1.1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1.1.1 周期管理国产细纱设备维修一般采用固定周期,大小修理周期为4 a和6个月,部分保全(校锭子)周期,根据生产状况和车速一般为3个月。
保养工作范围大、面积广、部件标准化、统一化要求高。
因设备一直处于运转状态,重点检修周期应适当缩短,应掌握在8 d~12 d,每天每人检修两台车。
轮班保养工作要抓紧,运转检修工要加强巡回检修、处理好停台工作,做到当班无空锭,生产无坏车,确保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生产状态。
揩车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牵伸、卷绕部件飞花阻塞及罗拉轴承内缺油,导致罗拉、胶圈阻力大造成抖动而影响产品质量,及时清除下胶圈积花保证胶圈正常灵活回转,揩车周期一般掌握在15 d以内。
维修计划的编排要注意间隔均匀,避免邻台干扰。
做到平、揩、检区域对口,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相互督促,接交验收。
1.1.2 质量检查为了确保各项维修工作全面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查出问题要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质量检查的内容应力求全面:除接交技术条件、完好技术条件和检修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必查项目外,还应包括根据生产需要增加的部分机件磨损限度、安装公差以及与生产质量有关的其它项目。
平修后的设备要做到平(水平、平整、平齐)、准(安装规格准确、隔距准确)、稳(运转平稳、震动小)、紧(接触面紧、螺丝扳紧)、光(通道及接触面光洁)、直(垂直、平直无弯曲)、轻(回转轻快、车身轻快)、活(动作灵活、摇动灵活)和工艺上车、安全生产、动转满意、无机械坏车、无责任疵点。
揩车后不允许出现条干规律性和油污纱。
胶辊、摇架、钢领、锭子、上销架等专件维修严格把关,随机抽样,按技术条件检查。
1.1.3 接交验收对大小修理后的设备,必须逐台进行接交验收。
即保全工将每台大、小修理后的设备交付给保养工段,由保养工段按照“接交技术条件”进行检查验收,运转检修工必须验收车头齿轮咬合异响、轴套发热、滚筒振动、吸棉箱破损漏风以及牵伸齿轮咬合情况等。
其他保养后机台如揩车、部份检修、重点检修等由于面大量广,一般可实行简化的接交验收手续,主动征求挡车工、动转检修工的意见,按统一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评定。
1.2 搞好设备改造,提升设备纺纱质量细纱牵伸装置对成纱条干、纱疵、单纱强力等质量水平有较大影响,因此,细纱设备改造应以牵伸装置改造为主。
细纱牵伸质量涉及到输入品的结构、牵伸型式、牵伸加压、牵伸元件、牵伸传动的制造与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还有牵伸器材的质量与性能和纺纱工艺的匹配等。
牵伸元件本身的性能和质量对纺纱过程牵伸的均匀性和成纱质量有密切关系,所以优选牵伸元件并合理搭配使用,对提高纺纱质量意义重大。
通过优选对比选择以下专件对FA502A细纱机进行改造:YJ2-120摇架结构紧凑合理,隔距、压力调整适当,锁紧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加压杆握持爪平行度好;新型碳纤维上销,使用方便,耐磨性能好,纺纱过程中可自动调节张力平衡;T型下销设计合理,定位准确,不易走动;等距斜纹无机械波前下罗拉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基本上可消除8 cm处机械波;仿瑞士立达R2P型牵伸罗拉凳,前罗拉轴承座后靠山较矮薄便于缩小前中罗拉隔距和浮游区长度。
改造前后质量对比见表1。
表1 改造前后纺纱质量指标品种/tex 改造前后 条干CV∕% 细节/(个·km-1) 粗节/(个·km-1) 棉结∕(个·km-1)C 18.2 KD 前后15.5214.71188229152311272C 9.7D 前后19.3018.642601882626167326181.3 用好纺专器材稳定质量胶辊、胶圈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好环,与成纱条干、成纱强力、断头率、胶辊缠花率以及本身的寿命关系很大。
胶辊在压力作用下与罗拉组成牵伸握持钳口,胶辊受压后变形大小主要取决于硬度的大小,硬度低变形大。
但变形是运转中的瞬间表现,纺纱过程要求压力消失后胶辊必须能够迅速复原,否则牵伸运动将沿圆周方向呈波浪式。
所以胶辊的硬度和回弹性技术指标对于纺纱牵伸至关重要,也是纺纱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
胶辊硬度纺纯棉纱要求在邵尔A55度~68度,纺化纤或混纺纱要求在邵尔A72度~78度,冲击弹性大于31%。
其表面还应具备光、滑、爽、燥的特性。
胶圈要求弹性好,耐磨、耐油,对须条表面包围状态良好,钳口密合性好,横向摩擦力界分布均匀,有利于对纤维的握持控制和延长胶圈使用寿命。
胶圈内层切忌在受力下产生蠕变或塑性变形,以免削弱胶圈弹性与握持力,要求内层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纺纯棉9.7 tex纱时选用不同胶辊、胶圈的成纱质量指标见表2。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选用适当的胶辊、胶圈对提高成纱质量的效果是显著的。
钢领的选用有严格的要求,钢领截面形状和几何尺寸精度应符合钢丝圈高速回转性能的要求;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钢领按截面形状可分为平面钢领、锥面钢领、Ω型钢领等,一般平面钢领使用较多。
表2 纺C 9.7 tex成纱质量指标胶辊 胶圈 条干CV∕% 细节/(个·km-1) 粗节/(个·km-1) 棉结/(个·km-1)WRC-963普通 邵尔A72度 WRA-MD60WRA-811017.4219.0396240499712551607选用钢丝圈要根据所使用的钢领性能、形状的新旧状态,结合纺纱支数、工艺条件。
一般新钢领可以用重心较高、重量较轻的钢丝圈,以后逐渐加重。
新品种试纺时为防止因钢丝圈选型不当而造成大面积断头及质量波动,可采用少量锭子试纺,然后扩大整台车使用。
要有专人加强车上的巡回检查和观察,做到一听二试三看加五点。
一听即听挡车工反映,有速度变动,钢领更换、钢丝圈更换及批号不同时,应注意观察区别对待。
二试即一试接头张力,要求手感接头张力有弹性,接头容易,无拉不动和重复接头现象;二试落纱中断头分布情况,在机械状态正常情况下,一般断头规律是小纱占50%,中纱占20%,大纱占30%。
三看即一看气圈的形态与稳定性;二看纱线通道是否通畅;三看钢丝圈磨损情况。
五点即大纱断头高,钢丝圈轻一点,小纱断头高,钢丝圈重一点;同号纱快速机台,钢丝圈轻一点,同号纱涤棉品种机台,钢丝圈重一点,同号纱针织纱比机织纱钢丝圈重一点。
最后要求温湿度要控制稳定,一般温度高时,钢丝圈偏轻掌握,相对湿度高时,气圈段纱条重量增加,气圈凸形大,钢丝圈宜偏重掌握。
另外检修工要勤巡回,消除歪锭子、歪气圈,调整叶子板位置要适中。
平车及翻改品种时,对清洁器隔距的大小尤为注意,隔距过大,不能起到清除钢丝圈积花的作用,易使纱线起毛起球,隔距过小会使钢丝圈通道不畅,造成断头增加而影响纺纱质量等。
2 优化纺纱工艺提高纺纱质量工艺设计是工艺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细纱生产的主要依据,必须通过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制订合理的纺纱工艺,并严格审批手续。
同机型、同原料、同品种,工艺设计应该统一。
机型不同时,应从实际效果出发,不能强求统一。
凡涉及到与成纱质量有关的工艺项目,如定量、纱线捻度、前罗拉速度等应由试验室给出。
凡属与车间内部直接有关的工艺项目,如罗拉隔距、加压、钢领、钢丝圈、胶辊、胶圈等,须经车间主任审批后执行。
工艺确定后还应严格工艺上车检查制度,工艺上车的目的就是要缩小锭与锭、台与台之间的工艺差异,力求上车工艺能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为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细纱属于多机台、多机件生产,若机件规格安装不一,误差较大,超越工艺允许限度,必然影响质量的稳定。
工艺检查主要由保全、保养质量检查员负责,逐台、逐项做好记录,并计算工艺上车合格率。
工艺试验与研究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原料、季节变化,根据质量指标、实物质量、用户反映等要求,制订工艺试验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试验,从技术上和理论上进行科学分析,达到保证生产稳定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工艺试验与研究,应首先解决当前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合理安排长远性项目。
结合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采用,不断创新。
3 重视运转管理稳定产品质量3.1 重视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工作是保证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人人对口,内容明确,交班主动,接班严格,交接满意。
”交班者应做好交班准备工作,接班要提前15 min到岗,认真做好接班工作。
按照交接班要求进行对口交接。
交班时要逐台、逐锭、逐项交接。
重要情况除口头交接外,要向组长或工长汇报,并详细填写交班记录,以备查考。
交班者以交清为主,牢固树立为下一班服务的思想,为下一班创造条件;接班者以检查为主,做好当班生产的准备工作。
要避免各班之间由于对生产情况互不通气、互不了解而造成生产、质量波动的局面,保证连续生产能够正常稳定地持续下去。
3.2 加强运转操作管理员工要严格遵守统一的操作规程, 并要经常组织检查执行情况。
配备专职教练员对挡车工、落纱工操作质量进行测定,分析优缺点,现场帮助指导,指出改进方向。
建立操作技术档案卡,按月(季)记录测评成绩,看台定额和产质量完成情况。
充分发挥教练员和操作能手的作用,运用上技术课,订师徒合同等形式进行帮教和培训外,还要积极开展周练兵、月测评、季交流、年总结活动。
每年举办一次操作比赛以及采用直观地录像电化教育等方法,也是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学习推广操作经验,普遍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要特别重视抓好新工的操作技术培训工作,进厂新工需经过一定时间的技术和理论培训后,才可以分配到轮班岗位,同时指定思想和技术较好的老工人与之订立师徒合同,进行传帮带,有计划的进行培训。
逐步增加其看台定额,经技术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独立上岗操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员工加紧学习操作技术,对员工操作级手与工资水平挂钩,级手高工资高,级手低工资低,使员工自觉地对操作勤学苦练,技术水平才能有较快提高。
操作法创新管理对提高纺纱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
随着市场对纱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细纱工序挡车工操作法也要跟上质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