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Link-16 数据链建设概况
美军国防太空架构“传输层0期”概述

美军国防太空架构“传输层0期”概述2020年5月,美国太空发展局发布了《太空传输层0期工作说明》。
“传输层”是美国未来“国防太空架构”的骨干,将为美军全球作战平台提供一种有保证、韧性、低延迟的军事数据和连通能力。
“传输层0期”也称“作战人员沉浸期”,旨在为后续发展提供演示验证和基线。
以下简要介绍传输层0期概况。
1 国防太空架构(NDSA)美国太空发展局正在为美军开发下一代太空架构——“国防太空架构”,旨在构建一种“扩散型低地球轨道(pLEO)”太空架构,统一整合美国国防部下一代太空能力,实现韧性军事感知和数据传输。
“国防太空架构”主要由以下功能层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国防太空架构·传输层:可在全球范围内向各种作战平台提供有保证、韧性、低延迟军事数据和连接;·战斗管理层:提供任务分派、任务指挥控制以及数据分发,支持在战役规模实现时敏杀伤链闭合。
·跟踪层:用于提供先进导弹威胁的全球指示、预警、跟踪与瞄准——包括高超声速导弹系统;·监管层:提供对时敏、“发射左侧(美军一种导弹防御战略,即利用非动能技术提前攻击敌方核导弹威胁)”表面机动目标的全天候(24×7)监视(例如,支持瞄准先进导弹);·导航层:为GPS受限环境提供备用定位、导航和授时(A-PNT);·威慑层:在深空(从地球同步轨道之外到月球距离)威慑不友好行动(图中未显示);·支撑层:确保地面和发射段能够支持响应式太空架构。
2 传输层“0期”星座传输层是国防太空架构的主干,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作战人员应用提供可靠、灵活、低延迟的军事数据和连接。
2020年4月,美国太空发展局(SDA)发布了“传输层0期”征询草案。
“传输层0期”是一种测试和训练“螺旋”,其最终成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系统能力实验和演示,可以整合并实现与其他运行实体兼容;二是可以作为后续阶段发展基线。
传输层0期星座如图2所示。
【精品】武器协同数据链系统的发展分析

TTNT数据链系统发展分析2008年5月13日,首架安装TTNT数据链的F—22A“猛禽”战斗机参加了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2008年美军联合远征部队第三阶段试验演习(JFEX —08—3),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网络中心战能力。
演习表明:F—22不仅具备超强的信息采集能力,而且还能通过机载先进战术瞄准网络数据链系统(TTNT)将海量的战场情报信息和态势图像对其他作战平台进行高速传输和实时共享.可以说,TTNT是美军下一代战术数据链系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是其网络中心战的中枢系统。
本文将从数据链的基本介绍开始,着重剖析TTNT系统,以达到初步掌握其本质的目的。
美军的战术数据链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战体系,从Link4,Link11到Link16以及即将装备的Link22和TTNT,每一步发展都会迅速改变现有的作战格局。
近十年来,战术数据链系统更是经历了战争的考验,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每次战争中的成功应用使数据链系统赢得了“战争中作战能力的倍增器"的美誉.那什么是战术数据链呢?引用美国国防部对其下的定义:“战术数据链是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战术数字信息的标准通信链路”。
战术数据链通过单一网络体系结构和多种通信媒体,将两个或多个指挥和控制或武器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进行战术信息的交换.战术数据链系统的一般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将对美军目前的通用数据链Link16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TADILJ(北约称之为Link16)研制于20世纪70年代,较其前任而言,是一种保密、大容量、抗干扰的数据链路,采用J序列报文格式。
Link16工作在960~1215MHz频段,传输速率为115。
2kbps-238kbps,采用TDMA方式组网,具有跳扩频相结合的抗干扰方式,跳频速率为76900次/秒。
以下是Link16机载数据链的组成图示:由于受到机内空间和载荷量的限制,原有的一些组件被整合成三大任务模块。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术数据链数据链已成为美军获取信息优势,提高各种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战术数据链,例如战术数字信息链路、公共数据链/战术公共数据链等,这些数据链的使用为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是美军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数字化信息的标准通信链路,目前投入使用的战术数字信息链路有4种,分别是TADIL-A、TADIL-B、TADIL-C和TADIL-J。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军舰、战斗机以及侦察监视飞机等都装备有一种或多种此类数据链。
1.TADIL=ATADIL-A,北约称之为Link-11,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计划服役到2015年。
它是保密、半双工的数字信息链路,传输速率为1364或2250比特/秒。
可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数据系统之间的数字信息交换,也支持指挥控制单元中有限的指挥数据的交换,但不支持飞机控制。
TADIL-A使用高频(HF)和超高频(UHF)频段,当使用HF频段时,TADIL-A能够覆盖信息发送地点周围300海里的区域;使用UHF频段时,它能够提供舰对舰25海里、舰对空150海里的覆盖。
装备TADIL-A数据链的平台有美海军的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战舰、E-2C、S-3A、P-3C和美空军的E-3飞机等。
2.TADIL-BTADIL-B,北约称为Link-11B,它是全双工、点到点数字信息链路。
TADIL-B 使用甚高频(VHF)或UHF频段,可使用有线、无线及卫星信道进行传输。
该数据链的标准工作速率是1200比特/秒,也可以选择600和2400比特/秒(或1200比特/秒的倍数,如3600、4800比特/秒等)。
TADIL-B采用了多种加密方法,可以连接KG-30、KG-84、KIV-7加密机和整体加密设备。
美军数据链发展趋势

美军数据链发展趋势作者:刘超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概括了美军数据链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军现役各种数据链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装备情况,并分析了美军数据链向大容量、高传输率、高抗干扰性,体系结构一体化,多数据链协同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美军数据链发展趋势引言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在数据链装备发展和作战运用上起步较早,最初的数据链是依靠地面有线电路传输的点到点数据通信电路,用来连接空情警报中心和空战指挥中心。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链技术也日臻完善和成熟,逐渐发展为一种无线网络结构,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经由空延伸到陆、海、天、水下等各个方面,成为现代信息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信息纽带和战术资源。
一、数据链的概述数据链是一种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以无线信道为主,对信息进行实时、准确、自动、保密传输的数据通信系统或信息传输系统。
它主要通过一套标准的通信设备,将指挥机构、作战部队、武器平台链为一体,通过信息处理、交换、分发系统来完成战场信息共享和控制功能,以便为指挥员迅速、正确地进行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态势和实现全军的情报资源共享。
数据链是现代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设备,对于提高各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作为指挥控制系统的通信手段而存在的,是对传统通信的提高和补充,因此数据链是指挥自动化系统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为各类军事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分发机制,从而大大增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
二、美军数据链发展概况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军为了满足其作战需求,针对不同的战争样式,先后发展了一系列专用和通用的数据链,主要包括战术数据链、宽带数据链和一些武器系统的专用数据链等。
(一)战术数据链战术数据链被美国称为战术数据信息链(Tactical data information link,TADIL),被北约称为Link,是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使用的主要数据链,主要用于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战术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点击美国Link16数据链

点击美国Link16数据链现代战争中各种作战平台的机动速度越来越快,兵种构成也越来越复杂,作战的重心已经由以平台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
如何将众多复杂的武器平台以及指挥控制平台有机地联为一体,从而建立起“传感器到射手”的实时、自动链接,是多少年来许多人的梦想。
为此,不少国家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数据链。
美国相继研制了Link4、Link11、Link16等数据链,法国研制了W链,意大利研制了ES链等。
其中,Link16是一种被美军及北约部队广泛采用的大容量、保密和抗干扰的新型战术数据链,主要由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指挥控制处理器以及战术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它的出现和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的应用更为引人瞩目。
应运而生战争的需要始终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原动力,这在数据链发展历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20世纪50年代美国研制了Link4数据链,实现了航空母舰对舰载机的指挥引导,但Link4功能仅限于单向传输信息,舰载飞机只能接收信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开发了Link11数据链,用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岸上指挥机构之间的情报交换,但组网方式存在着等待时间长、反应速度慢的问题。
在60年代的越南战争和70年代的中东战争后,美军进一步认识到军兵种之间的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于1974年正式开始研制Link16数据链的第一代终端,即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由普莱西和柯林斯公司负责研制。
它们首先研制了1类端机,在80年代装备了美国和北约的54架E-3A预警机和许多地面防空指挥所。
到1989年1类端机连同备件一共生产了334部。
80年代研制的2类端机提高了数据速率并降低了发射功率,以减小体积。
后来普莱西和柯林斯公司在2类端机的基础上又研制了2H类和2M类端机。
总的说来,2类端机(包括2H)在海军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大推广,E-2C、F一14、航母、巡洋舰和驱逐舰都装备了2类端机。
Link-16数据链的智能干扰技术分析

收稿日期:2016-11-09修回日期:2016-12-06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海龙(1993-),男,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集成电路与武器系统应用。
*摘要:Link-16作为当前典型的数据链,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对其进行有效干扰是目前军事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首先概述了典型数据链的通信体制和抗干扰措施,并参考网络OSI 模型和GIG 模型,建立了数据链的TDLRM 结构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智能干扰的手段划分为物理层干扰、链路层干扰和跨层干扰;最后对在物理层上的多频点阻塞式干扰和相位干扰、在链路层上的协议攻击以及跨层干扰进行了技术分析。
关键词:数据链,智能干扰,分层模型,相位干扰,跨层干扰中图分类号:TN972+.3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7.12.015Link-16数据链的智能干扰技术分析*王海龙,王建业,张颖,成钊(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西安710051)Analysis of the Intelligent Interference TechnologyAiming at the Link-16Data LinkWANG Hai-long ,WANG Jian-ye ,ZHANG Ying ,CHENG Zhao(School of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 ’an 710051,China )Abstract :As the Link -16is a classical data link in the present ,it has a important militarysignificance on the analysis of its interference.It is introduced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theclassical data link ,then analyze its structure and message format ,and construct the hierarchy referential module ,finally divide the every function of the data link to the layers concretely.It is studied about itsproperty of anti-interference and secrecy ,and the hierarchy module is referred to provide the classicalintelligent interference to the specifical function of the data link ,finally ,the multi-frequency jamming interference and phase interference on the physical layer is proposed ,also on the data link layer it praised the way of protocol attack and cross layer attack.Key words :data link ,intelligent interference ,hierarchy module ,phase interference ,cross layer interference0引言二战以来,军事技术变革加速,美军根据其作战任务特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立战术单位使用的联合通信系统以增强战术分队联合作战能力的要求[1-2],并于1975年开始实施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JTIDS )的研究发展计划。
(2021年整理)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

(完整版)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16号数据链(_Link_16)及其应用〉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16号数据链( Link 16)及其应用1。
数据链的定义与作用2。
Link 16发展历程3。
Link 16的通道系统(JTIDS/MID)的工作原理4. J系列消息5. Link16 网络设计6. Link16小结1。
数据链的定义与作用不决定于飞机的机动性武器射程决定因素飞行员思想上是否能保持有实时敌我态势图(2) C4ISR的作用形成和分发战场实时敌我态势信息产生和传达指挥与控制命令(3) C4ISR的组成通信、指挥、控制、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的作用话音通信—-数据通信——数据链数据链-—可以互操作的数据通信系统(4)对数据链的要求抗干扰保密吞吐率高用户数多信息种类多有与传感器和指挥控制系统相匹配的信息粒度多功能互操作全视距和超视距(5)数据链组成通道系统格式化消息传输和交换协议2。
美军数据链及其发展综述

美军数据链及其发展综述2009-11-09 09:06:42 来源:CIO时代网分享 |摘要:数据链的强大信息传输功能为实现网络中心战提供了可能,它不但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必要前提,而且实现了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链接以及从时间协同到空间融合上的有机统一,成为网络中心关键词:军事数据链数据链是传感器与传感器、传感器与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与信息平台之间的中介,是实现信息的链式运动的桥梁,是获得信息优势,提高各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没有数据链,就无法构建数字化战场,也就无法实现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的转型。
网络中心战的实质是利用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分布在广阔区域内的各种探测、传感装置,指挥中心和各种武器系统,集成为一个高效的大系统,实现战场态势的信息共享和武器的高效优化使用。
数据链的强大信息传输功能为实现网络中心战提供了可能,它不但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必要前提,而且实现了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链接以及从时间协同到空间融合上的有机统一,成为网络中心战的“神经中枢”。
分类美军数据链的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国家使用的数据链,如国防部通用数据链,主要用于传送国防部未经处理的数据,并可支持空对地雷达数据、图像、视频和来自友邻或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传感信息。
二是国防部战术数据链,包括TADIL-A?TADIL-J 系列标准,主要用于支持战斗部队战场空间的联合数据链路的需求。
三是北约战术数据链,包括1、2、3、4、4A、11、16、22等标准,主要提供分队间的实时战术数据交换。
具体划分如下所述。
从数据终端划分。
主要有单兵终端、武器终端和网络终端三种类型。
第一类用于单兵和地面移动部队,主要解决作战人员与作战人员、作战人员与武器装备、作战人员与信息平台之间的联系问题;第二类用于作战飞机、舰艇和无人机等武器装备,主要解决作战平台之间的联动;第三类用于信息平台,主要作为C4ISR、地面控制站等主网的网关设施,解决信息平台之间的链接问题,特别是在GIG(全球信息栅格)方式下,它还是网络或网格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