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数据链的发展与作战应用

合集下载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学术论坛
SC卜NCE&T}CHNOl
OGY
,器圈圆
lmoHMA
10”■U监孟盗■l■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应用
付雅芳杨任农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
0038)
摘要:本文对战术数据链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比了现阶段广泛应用的数辊链的技术特性,分析了在现在信息战争中应用
战术数据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国内我军战术数括链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
息控制(包括指挥控制、预警探测、电子对抗、
打击引导等信息系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
立体分布,纵横交错的信息平台,从而沟通所 有作战单元,把原来独市的各级指挥机关、战
斗部队、传感器探测平台和武器平台有机地 铰链在一起,构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并具 有统一、协调能力的作战整体。为此,世界各 军事强国竞相发展战术数据链技术。
含有通信协议和消息标准的数字化通信系统,
该系统能根据需要以不同的数据速率及不同 的信道传输作战指挥系统的战术信息。
一,明确的定义。军事专家,战术专家,
技术专家等不同人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 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常见的定 义如下: (1)战术数据链是武器装备的生命线,是战 斗力的倍增器,是部队联合作战的“粘合 剂”。
线,数据融合技术,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等等。
(7)战术数据链是全球信息栅格(GIG)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信息 手段。 (8)战术数据链是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战
2.2点与点双向互联的实现 继LlNK4之后,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又
开发出r Linkll数据链。Linkll可以利用 各种现役的HF和UHF电台,使用轮询协议 组网,数据速率一般不高于2500bps。主要用 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岸上

战术数据链的基本概念

战术数据链的基本概念

战术数据链的基本概念介绍战术数据链(Tactical Data Link,TDL)是一种用于军事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它通过无线电、卫星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现了不同战斗单元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

战术数据链的使用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增强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TDL的基本原理战术数据链通过数据链路将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

每个作战单元都有自己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

当一个作战单元想要共享信息时,它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链路上,其他作战单元可以接收到这些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TDL的特点战术数据链有以下几个特点:实时性战术数据链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这意味着作战单元之间可以几乎同时地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安全性战术数据链对通信内容进行了加密和认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这样可以防止敌方截获和篡改数据,保护作战单元的隐蔽性和作战计划的机密性。

高效性战术数据链提供了高效的通信手段,可以实现多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并行传输。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传输的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灵活性战术数据链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

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置,提供不同的数据链路和服务。

这样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作战单元之间的通信需求。

TDL的应用领域战术数据链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作战指挥、情报侦察、武器系统和平台管理等。

作战指挥战术数据链可以为指挥官提供实时的作战态势和敌情情报。

指挥官可以通过数据链路与各个作战单元进行联络,下达指令和控制行动。

这样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指挥官对战场的整体掌握能力。

情报侦察战术数据链可以为侦察单元提供实时的情报和目标信息。

侦察单元可以通过数据链路将侦察结果迅速传输给指挥部和其他作战单元,提供准确的战场情报和目标情报。

这样可以支持指挥决策和精确打击,增强作战单元的侦察能力和打击能力。

武器系统战术数据链可以与武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指挥和控制武器系统的目标。

关于战术数据链建设发展的思考

关于战术数据链建设发展的思考

关于战术数据链建设发展的思考摘要:从分析数据链建设发展意义入手,概括了数据链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并简要探讨了未来战术数据链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我军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战术数据链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战术数据链信息系统未来信息化战争离不开数据链,加速推进战术数据链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军适应新军事变革、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对我军建设信息化部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战术数据链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战术数据链是实现联合作战的技术基础。

从世界各国战术数据链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战术数据链正是为适应联合作战要求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的。

早期的数据链路仅仅为满足指挥自动化的要求,信息传输量不高,且由于是诸军(兵)种依据自身的作战任务而建,彼此之间相对独立。

通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世界各国对于战术数据链的发展和应用可见一斑。

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主要模式是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战役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三军的配合。

这对战场上各种传感信息、交战指令的共享和交换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时效上都需要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随着军事战略规模的扩大,传感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将越来越复杂,各军兵种作战部队、各作战单元之间需要传递、交换海量信息使各级指战员共享战场态势,实现快速精确的联合打击;相反也要求对敌攻击反应时间越来越短。

因此,只有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互联互通的“数据链”,才能根本解决诸军(兵)种之间联合数据通信问题,实现战场数据的共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

(二)战术数据链是现代信息战的“神经网络”。

在现代化战争中,无论是防御方还是进攻方,都越来越依赖于不断增长的大容量战术数据。

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参战平台,无论空中、海上和陆地以及各级指挥中心都必须通过可靠、安全和互操作性强的通信链路来连接,以实现各种战场数据的联合通信。

战术数据链将现代战争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中心、作战部队、武器系统联接到一起,并提供能够处理、交换和分发各种战场信息的系统,从而缩短发现和打击目标的时间间隔,提高低我识别能力,使各级指挥机构能高效指挥作战部队,实现快速精确打击,夺取战场信息优势。

关于战术数据链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探索

关于战术数据链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探索

关于战术数据链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探索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数据链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现代作战指挥系统中,能够为作战指挥提供比较充足的战术数据。

因此军方应当注重加强对战术数据链的研究力度,不断提升战术数据链在作战指挥中的使用效果,从而全面提升作战指挥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在作战指挥中应用战术数据链的优势,其次探讨使用战术数据链对于作战指挥产生的影响,以期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战术数据链; 作战指挥;影响探索1战术数据链的特点现如今,数据链已经渗透到现代化战场的各种作战要素之中,确保各参战队伍可以实现战场信息共享目标,战术数据链可以为信息化战场实施作战提供支撑,能够为互联互通作战提供交通枢纽,战术数据链的特征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信息传输量比较大、传输速度比较快,现如今美军应用的战术数据链系统的通信带宽已经提升到之前数据链系统的42倍,数据交换能力提升了100倍,使得作战指挥的效率获得进一步提升。

第二,实时性比较强,在战术数据链在战场中深入运用的情况下,可以使战场信息传输具备实时特征,有助于降低作战行动中花费的时间,从而有效提升了作战指挥的时效性[1]。

第三,战术数据链具有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比较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军方会在战术数据链中运用加密技术以及抗干扰技术,使得战术数据链处于不容易被对方发现的状态,具有比较强的隐蔽性,能够在提高战时情报、战时通信稳定性的同时,不断提高作战指挥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战术数据链能够将众多作战指挥要素结合在一起,确保战场态势信息、军事情报侦察信息、指挥控制信息具有实时性特点,对于提高现代化战争军事作战指挥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作战指挥中应用战术数据链的优势2.1有助于提升对现代化战场的感知能力将战术数据链应用在现代化军事作战指挥纸张,能够提高作战系统对于战场的感知能力,在数据链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将海陆空终端创建成网络系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对于战场态势信息的感知能力,而且可以为作战指挥人员提供更为完成、较为精准的作战信息。

数据链技术在军用航空通信技术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数据链技术在军用航空通信技术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数据链技术在军用航空通信技术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摘要:作为一种网络系统技术, 军用数据链技术应用了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应用协议, 从而实现了陆基军用数据系统与航空武器平台间的信息共享, 并使军用系统的效能最大化。

本文对数据链技术的发展史、概念、特色、功能加以介绍, 研究了军用数据链技术及其应用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据链;军用数据链;战术数据链;在实践应用阶段, 在航空数据链技术的基础上, 能够及时传输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换, 并为信息的安全性、军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1军用航空数据链的特点与功能所谓的军用数据链指的是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基于相应数据通信规程下,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连接,为军事作战指挥提供实施可靠信息以实现科学作战决策的制定,并实现对武器系统的有效控制,并能够与陆军、海军间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交换与共享,进而为提高我国军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基于军用航空数据链下,这一网络系统能够将指挥平台、武器平台以及情报网等进行连接,为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处理奠定了基础,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数据链技术呈现出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优势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并实现信息格式的一致化转换奠定了基础。

2发展战术数据链的一些关键技术探讨随着技术的发展,需求的牵引,发展航空战术数据链系统,需要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1)调制解调:将编码后的二进制信息流以适合于一定信道传输的RF波形方式发送,包括功率上升与发射稳定、同步(粗同步和精同步)、数据、功率下降与接收稳定、传输开销。

调制方式种类有BPSK、QPSK、8PSK、MSK、GMSK和TCM 等,调制方式的选择与系统信道带宽、速率要求和灵敏度都有关系。

(2)编译码: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种是要增加传输开销的,如前向纠错、增加冗余和校验等;另一种是不增加传输开销的,如交织、扰码和格雷编码等,但它需要增加处理器的开销。

数据链在战争中的应用

数据链在战争中的应用

数据链在战争中的应用
1 数据链在战争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战争也从单纯的肉搏发展到了复杂的概念阶段,而数据链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据链不仅使军事机
构更加高效地运转,也可以帮助战争各方获得关于对手的最新数据,
帮助他们制定出最适合国家利益的战略计划。

数据链在全球范围内可通用,可以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集中提
取以保证信息安全性。

数据链可以运行在大型的区块链就是一个全新
的可分发网络,它可以收集和保存各种军事数据,如何有效保护战争
期间建立的网络,如何确保数据传输安全,以及如何利用战争中所收
集的数据,也都可以收到数据链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数据链还可以帮助战争各方利用虚拟化技术来模拟全球环境,以使战争无缝地集中于模拟的虚拟世界中,而不会影响已经存在
的现实环境。

例如,可以利用虚拟化,将各种军队的联合行动无缝地
迁移到未来的系统中,以帮助更多的军种部署。

数据链还可以让军事机构将无法确定的变量和决策数据存入其中。

当建立起多级安全网络后,可以各种决策数据可以得到保护,同时也
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编程处理,从而帮助军事机构更加有效地实
施战略计划和行动。

因此,数据链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可以使军事行动更加高效和更具便利性,使军方可以更快地发现对手的新武器,更好地分析对手的行动,从而降低信息安全隐患。

同时,数据链还可以在战争各方之间保持良好的情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从而保障全球和平与安定。

数据链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数据链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Technology Application技术应用DCW191数字通信世界2019.121 数据链概述数据链是一种负责战术信息传输、处理和交换的重要系统,其在传感器、武器平台和指挥系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各级作战平台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共享,有效提升了各个作战平台的态势感知能力。

数据链可以根据应用领域分为专业数据链、宽带数据链及战术数据链三种类型。

其中,专业数据链是指在某一专业战术领域所应用的数据链,主要包括态势感知数据链(SADL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 )、陆军1号战术数据链(ATDL-1)等;宽带数据链主要应用于传输图片及视频等格式的侦察情报,对于带宽要求较高,具体包括无人机数据链、通用数据链等;战术数据链在战术级作战区域负责对实时战术数据进行交换和传输,我国战术数据链具有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Link-4、Link-11、Link-16、Link-22[1]。

Link-4数据链在海军中应用较为广泛,负责对指挥指令及目标进行进行传输;Link-11数据链主要应用于行驶速度较慢的空中平台及舰艇,属于海空平台传输战术信息的数据链,主要应用于进行控制指令、战场信息、目标数据、武器状况的实时交换;Link-16数据链为三军联合战术数据链,是由美国和北约部队设计,以满足大多数作战任务的需求;Link-22数据链具有较强的超视距通信能力及较强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速度中等,能够实现实时在各平台之间进行指挥控制指令、态势信息和预警信息的传输。

2 战术数据链关键技术的应用数据链系统主要由战术数据系统、数据终端、通信电台及加密设备等共同构成,作为先进的数据传输系统,战术数据链具备信息标准、多址技术、纠错编码技术及抗干扰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2]。

2.1 信息标准每种数据链基本上都具备一套完整的信息标准,这种标准化的报文格式是战术数据链区别于其他数据通信系统的重要标志。

浅谈战术数据链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浅谈战术数据链在电子战中的应用

浅谈战术数据链在电子战中的应用【摘要】电子战对作战行动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于战术数据链可以将分散的电子对抗设备集成为统一网络,以发挥体系对抗的优势。

本文阐述了数据链在监视、协同、频率请求保护、诱饵部署和电子战参数融合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战;数据链;战术应用;联合作战;参数融合1 电子战的含义电子战(EW)是现代战争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卫部队免遭攻击,以及截获和破坏敌方通信的职责。

它是指利用电磁能量限制、剥夺、减弱或防止敌方使用电磁频谱,保持友方部队有效使用电磁频谱的军事活动。

电子战是介于攻击系统和防御系统之间的战争,它包含三种类型。

(1)电子支援(ES),是实现快速的威胁识别而采取对辐射电磁能的搜索、侦听和定位行动,它可提供引导电子攻击、电子防御、回避、目标瞄准和其它战术所需的电子战源信息。

(2)电子进攻(EA),使用电磁能或定向能,以防止或减弱敌方有效使用电磁频谱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等。

(3)电子防护(EP),防止敌方利用电子支援和电子进攻行动消弱、压制或瓦解己方作战能力,保护己方人员、设施和设备的行动。

2 战术数据链Link16,又名三军联合分发系统JTIDS(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是美军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根据未来作战需要,并充分发挥各武器平台作战效能而制定的一种新型数据链。

它是实现各作战单位间战术数据实时交换,便于美国防部指挥、控制和情报收集的主要战术数据链。

JTIDS 支持相对导航、精确定位和识别、监视数据、电子战数据、战斗任务、武器分配和控制数据的交换。

运用战术数据链,各应用平台(包括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平台)有机地连为一体,实现数据链网内成员监视与战场信息共享、指控系统建协同作战以及指控系统对作战武器平台的大容量实时指挥控制。

数据链应用的根本特征应是在不同的作战平台间建立了紧密的战术链接关系,由此带来的突出效果便是战术协同能力的增强,数据链与电子对抗设备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子战作战效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190期2010年第4期舰船电子工程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Vol.30No.41战术数据链的发展与作战应用3李宏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南京 210007)摘 要 文章介绍了外军典型战术数据链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多种数据链与作战平台的最新集成应用方式,分析了数据链的作战组织使用,并对战术数据链的消息标准和战术功能做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数据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战术数据链;消息标准;作战应用中图分类号 E917Develop ment a nd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actical Dat a LinksL i Hongzhi(The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Nanjing 210007)Abs t rac t The paper introduces development status of typical tactical data link of foreign army,and discusses latest ap2 plication methods of multi2tactical data link integrated into operational platforms.The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of data link is analyzed.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message standards and tactical f unction of tactical data link.In the end,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on development of tactical data link.Ke y Words tactical data link,message standard,operational applicationClass Nu m ber E9171 引言数据链是一种按规定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在传感器、指控系统与武器平台之间实时传输和处理战术数据信息的系统。

通过数据链,可以将地理上分散的部队、各类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建立起无缝链接,构成立体分布、纵横交错的信息平台,沟通所有作战单元,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指挥员实时掌握战场态势,缩短决策时间,提高指挥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

数据链包括传输设备、通信协议和消息标准三大要素[1~2]。

数据链是实现战场态势信息共享,扩大态势感知范围的主要手段。

数据链把传感器、指控系统与武器平台联系在一起,通过共享战场信息,使各作战单元的态势感知范围由原先各单元所装备的传感器侦测范围,扩大到联合作战部队所有传感器侦测范围,大大提高各作战单元的态势感知能力,扩大作战部队的掌控范围。

数据链是部队协同作战的“粘合剂”,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实现的前提和纽带。

现代联合作战中,陆、海、空三军的作战部队、舰船、飞机等作战单元之间需要传送海量的传感器信息和交战指令,数据链使系统内各成员获得完整、准确、实时、清晰、共用的战场态势,支持武器协同与互操作能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

数据链实现传感器和射手联网,缩短发现与打击目标的时间间隔,实现快速精确打击。

数据链将传感器、指挥系统和射手联入网络,战术数据链不仅能够快速分发、交换传感器获得的情报信息,为提供战场态势实时传输战术数据,而且可以满足目标指示的精度要求,沟通从传感器到武器发射平台之间的信息流,应用于引导武器发射,实现多平台的火力协同,从而大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打击实时目标的能力。

3收稿日期:2009年10月27日,修回日期:2009年11月30日作者简介:李宏智,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数据链集成应用技术。

2 李宏智:战术数据链的发展与作战应用总第190期可以说数据链是作战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数据链的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化战争的水平和能力。

但是,每一种数据链因产生的年代和目的不同,在技术体制、通信协议、消息标准、战术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新的数据链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数据链将被立即取代,相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共存的,而且,每一个信息系统或作战平台拥有的数据链资源也不相同。

因此需要解决多链与任务系统的集成应用问题,研究数据链的组织使用,同时,数据链的使用需要消息标准的支撑,每类消息都是根据作战指挥命令抽象归纳出来的,不同消息的组合使用又完成特定的战术应用功能,需要深化研究消息标准及其作战应用功能。

2 美军/北约数据链发展战术数据链在美国称为战术数字信息链(TADIL),在北约组织国家称为Link,美国和北约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并使用战术数据链。

战术数据链从应用的方面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适用于各军兵种等多种不同平台、多种任务类型的通用数据链,如Link11、Link16等;另一类为专为某种武器系统而设计的专用数据链,如爱国者导弹营的PADIL、奈克导弹营的MBDL等。

而通用数据链按功能和应用对象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情报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战术数据传输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为主的数据链,如北约的Link11等。

第二种是以指挥命令传达、战情报告、请示、勤务通信以及空中战术行动的引导指挥等功能为主的数据链,如北约的Link4等。

第三种链路综合了前两种链路的功能,除可用于传输战术数据、共享信息资源外,还具有下达命令、战情报告、请示、勤务通信等功能,如北约的Link16等。

下面对常用的几种通用数据链进行介绍。

1)Link4Link4是一种用于提供传输战机导航指令、信息的单工数据链,原是为提供一个可取代传统使用话音通信空中交通控制方式而发展的,后来成为可在地(水)面与空中飞机间进行战术数据传输的通道。

Link4工作在U H F波段,传输速率5000bp s,是目前最普遍的空对空、空对地(舰)数据链,后来发展出Link4A与Link4C两种双向数据链。

Link4A(北约名称,美国称为T ADI L2C),可用于地对空、空对地与空对空的战术通信,传输的信息格式采用MI L2STD26004与ST ANAG5504标准,分为70bit长的控制报文(V系列消息)与56bit长的应答报文(R系列消息),最多可同时在8个用户间建立互联网络,实施控制与实时交换战术信息。

Link4A虽然可靠,但没有保密与抗干扰的电子对抗能力。

Link4C是为战斗机与战斗机间提供信息传输的数据链,提供一些电子反对抗措施。

Link4C 只安装在F214战斗机上,但F214不能同时利用Link4A和Link4C进行通信。

2)Link11Link11与Link11B在美国分别被称为TADIL2A与TADIL2B,用于实时的交换预警信息、空中/水面/水下/电子战的目标数据、传递控制指令、各部队武器状况等,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能力,但无抗干扰能力。

Link11主要用于飞机和舰船等移动单元;而Link11B主要用于固定单元,如地面雷达站。

Link11消息格式采用M IL2STD26011B和STANA G5511标准的M系列消息,每个消息长60bit,含2个帧,每帧含6bit的检错与校正用报头与24bit的数据,数据传输速率有1364/2250bp s两种,具有检错能力。

它通常在网络控制站的控制下以轮询方式进行工作,也可采用广播模式工作。

Link11使用HF和U HF频段。

Link11B,使用串行传输,报文格式与Link11相同,每个消息长72bit,包括24bit的报头和48bit的数据,标准数据传输速率是600b/s、1200b/s或2400b/s。

使用H F或U HF频段,也可通过有线发送信息。

Link11与Link11B均有数据传输速率低、缺乏抗干扰能力等缺点,且与Link4也不相容,无法直接连通。

但是,由于Link11可以使用HF波段,具有超视距通信能力,因此在海军舰艇上仍不能被使用L波段、仅能进行视距通信的Link16所完全取代。

3)Link16Link16是美军与北约各国共同制定的保密、大容量、抗干扰、无主站的数据链,具有相对导航、精确定位和识别功能,美军称为TADIL J,将成为未来美军与北约空对空、空对舰、空对地数据通信的主要方式。

Link16综合了Link4与Link11的特点,可以在网络内用以互相交换平台位置与平台状况、目标监视、电子战情报、威胁警告、任务协同、武器控制与引导信息等。

Link16使用时分多址的工作方式,每个时隙7.8125ms,工作在L波段,是2010年第4期舰船电子工程3 一种视距通信系统。

Link 16消息格式符合美军M IL 2STD 26016与北约STANA G 5516标准的J 系列消息,每个消息长75bit ,包括5bit 的校验位。

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使用的发射脉冲组合结构,以端机发射固定格式类型消息为例,时隙中采用不同脉冲信号格式下的传输速率分别为28.8kbp s 、57.6kbp s 、115.2kbp s ,当传输非编码自由文电时,最高速率可达238.08kbp s。

图2 LinkPRO 通信体系结构4)Link 22Link 22原先称为“北约改进型11号数据链”(N IL E ),是一种抗电子干扰、保密可靠、灵活机动的中速数据链,具有超视距通信能力,可在陆地、水面、水下或太空各平台间交换目标跟踪信息,实时传递指挥控制指令与警报信息,将来主要应用在海上舰队,可选择在H F 或U HF 波段工作。

Link22融合了Link 16与Link 11的功能与特点,属于广义的Link 16系列,采用时分多址或动态时分多址方式工作,在U HF 波段时的传输速率可达12.6kbp s ,HF 波段时则为500~2200bp s ,采用新定义的STAN G 5522的F 或F/J 系列消息标准,F/J 系列消息是在Link 16的J 系列消息再加上2bit 的报头而成,每个消息长72bit ,其信息格式可供Link 11与Link 16相互通信。

Link 222和Link 216各有特长,相互补充完善。

Link 22不能完全替代Link 16,例如,Link 22的传输速率低于Link 16。

Link 16与Link 22的比较参见文献[3~4]。

3 数据链集成应用战术数据链集成的传统方法是为每个平台开发一个专用的、可嵌入到平台任务主机的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