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钨资源现状及历史

合集下载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区。

该矿区矿藏丰富,钨、铜是该矿区的主要矿物资源,同时还含有多种有用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等多种矿物资源。

由于矿床地质条件优越、资源质量高等因素的存在,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在未来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据初步勘探测算,该矿区的钨资源储量达4.4万吨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钨、铜等金属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国防军工、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因此,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环境是非常优越的。

该矿床位于宁都—于都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地处于西南向斜坡区,是一种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矿床地质状况稳定,为岩石中含有硅、钨的伟晶岩,属于多岩相的伟晶岩。

这种地质环境条件对于矿床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区在其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该矿区周边交通便利,有京九铁路、长铜高速公路、沪昆铁路和沪瑞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便于物资运输。

同时,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各种矿业工作的开展。

环境条件优越,能够更好地保证开发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总之,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具有优越的地质条件、重要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优势,为矿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未来,该矿区在钨、铜等多种有用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开发领域将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南部的一处矿区,该区域矿藏丰富,主要以钨和铜为主矿物资源。

以下是该矿区相关数据和分析。

1. 钨资源储量据初步勘探测算,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的钨资源储量达4.4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

该数据表明了该矿区在钨矿资源储备方面优势明显,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赣州钨业现状

赣州钨业现状

赣州钨业现状赣州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自1907年德国传教士邬利亨在大余西华山发现钨起,已有107年的钨矿开采历史,近十年赣州钨工业快速增长,已形成包括矿山开采、冶炼加工、产品检测、地质勘查、研发设计以及教育培训等较为完整的钨产业体系,2009-2013年赣州钨产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22.38亿元、184.12亿元、265.98亿元、305亿元、372亿元,利税分别为10.2亿元、14.92亿元,24.56亿元、21.09亿元、40.97亿元,近几年销售收入均占全国钨产业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钨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欧、亚、美等市场。

一、赣州钨产业的基本情况1、资源及开采情况赣州钨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约占全国的39%;其中黑钨矿保有储量约占全国同类矿的70%,位居第一,是我国乃至全球钨的主产区。

赣州现有钨矿企业53家,其中省属钨矿企业9家,地方钨矿企业44家。

赣州钨矿采选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年采矿生产能力850万吨,选矿生产能力900万吨,矿山普遍实现采选机械化生产。

据统计,近年来赣州钨矿山钨矿产量年产2.5万吨左右,约占全国钨矿产量的比重为20%左右,占全国钨矿配额比重的30%。

2、冶炼及加工情况赣州目前实现了从钨矿生产大市向钨冶炼产品生产大市的转变,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钨矿及钨冶炼产品的主产区、集散地。

现有钨冶炼加工企业25家,拥有年生产能力为:APT8万吨、钨粉2.8万吨、钨条1500吨、钨铁6000吨、钨丝32亿米、硬质合金2500吨、其他钨制品10000吨。

2013年全市钨冶炼加工业产量约占全国的份额为:仲钨酸铵65%、钨铁50%、钨粉55%、钨条40%、钨丝10%、硬质合金及高比重合金等占8%。

2013年APT产量约为4.5万吨,钨粉及碳化钨产量约2.5万吨,硬质合金产量为1500吨。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年产万吨APT柔性生产线,多种晶型仲钨酸铵和超细仲钨酸铵产品质量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已拥有30纳米至45微米范围内的各种粒度的高纯纳米钨粉、碳化钨粉和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批量生产能力。

浅谈赣州钨产业发展现状及打造赣州全国重要的钨产业基地对策

浅谈赣州钨产业发展现状及打造赣州全国重要的钨产业基地对策

OCCUPATION2011 10128浅谈赣州钨产业发展现状及打造赣州全国重要的钨产业基地对策文/万 赣率较高,大部分师收缴率都达到100%,但由于部分参保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缴费基数申报不实现象,直接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收缴总量,影响职工退休以后养老金待遇。

漏报、压低、瞒报缴费基数是一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针对缴费基数不实的企业,严格按稽核程序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不能按规定进行整改纠正的,一定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补缴因缴费基数不实少缴的养老保险金。

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维护参保职工社会保障权益。

2.夯实基础,加强对稽核人员的培训,整合稽核资源,实行交叉稽核加强稽核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知识和稽核实务的培训。

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典型案例,定期开稽核调度会,进行稽核经验交流。

使每一位稽核人员充分掌握稽核方法和技巧,为稽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社保经办机构编制少。

稽核岗位的设置也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这种状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要想彻底清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实,单个经办机构的稽核力量很难以完成,必须对全兵团范围内的稽核力量进行整合。

可采取集中稽核人员,分组进行交叉稽核的办法。

这样既能使稽核人员能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稽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又可以避开各类干扰,提高工作效率,使稽核工作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规范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申报的程序,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规范参保企业缴费基数的申报程序,组成稽核工作组直接深入企业,扩大实地稽核面。

一是要认真核实企业职工工资发放情况,职工奖金、补贴、福利及股利分红等上年度实际性工资收入,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从而核定本年度缴费基数。

二是根据团场一线承包职工兑现收入扣减成本支出后来确定团场职工缴费基数。

通过加强稽核强化事前监督,规范缴费基数申报,建立健全对不规范行为的防范和纠正机制,增强缴费基数核定工作的刚性,及时堵住少报、瞒报的漏洞,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应收尽收。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石门寺镇以北12公里处。

该矿床地质特征独特,储量极为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以下内容将从地质条件、矿床类型、成因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条件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处于皖南钨矿区的北部,地处南岭构造地带。

区内主要岩石类型有片麻岩、二长岩、辉长岩、斜长岩等。

矿区所在的石门寺地区地处于毛乌素—华南地区构造线南侧,为南岭造山带的后背地区。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受南岭造山运动影响。

石门寺地区的地壳从古生代到晚新生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构造变形,形成了地层变形和构造断裂带。

二、矿床类型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属于岩体膜状矿床,形成于二长岩、辉长岩中。

据研究表明,石门寺地区晚侏罗世的二长岩、辉长岩岩浆侵入是石门寺矿床的主要岩浆活动期。

由于该岩体具有较大的前期岩浆捆绑能力,使得之后的岩浆复合作用更加强烈,促进了矿床成因环境的形成,铀钍元素参与了矿床成因的作用。

三、成因特征从矿物成分和矿物赋存状况来看,钨、铜和金等金属元素主要以胁迫照相和固体机械扩散的方式在矿石中富集。

钨矿主要为黑钨矿、白钨矿和黄钨矿等,铜矿主要为赤铜矿和黄铜矿,金矿为天然金。

矿体赋存形态有簇状、层状、管状、节理状等,矿脉主要由脉状、网状和截层状矿脉组成。

成矿流体主要为卤水和热水,成矿温度较高,通常在200℃以上。

四、总结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独特,属于岩体膜状矿床,成因复杂,储量丰富。

该矿床是区域重要的钨多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对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中,需要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完善开发技术,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已有的数据,我们可以对该矿床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是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的储量情况。

赣南地区钨锡矿选区最终

赣南地区钨锡矿选区最终

个构造带。隆起带常为岩浆火山岩带及老地层出露区,坳陷
带则为侏罗纪-第三系断陷红盆分布区。 本构造带断裂十分发育,各级序次清晰、配套组合齐全, 有伴生的北东东、北北西、以及北西西向断裂、裂隙成组成 带。
上述两个构造带,在钨锡成矿时期,均有过
多次反复的活动,形成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复
合构造,这些构造对本区燕山期成矿岩体、以及
北东向构造
带交汇、复 合,控制了
钨锡多金属
成矿岩体的 侵位、矿田
或矿集区的
产出。
③多种复杂的矿田构造型式、成矿岩体的接触 边缘形状或岩突部位,是控制矿床和矿体定位的必 要条件。如:火山机构决定了次火山隐爆矿床的就 位形式(岩背、淘锡坝);成矿岩体(岩突)控制 了“五层楼”式钨锡矿床的就位(漂塘、盘古山、 大吉山);构造破碎带的长期热液活动控制了破碎 蚀变型矿床的产出(老庵里)。而地层层面、层间 破碎面及岩性差异界面、节理裂隙面等交织复合则 是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
裂组成,断续成带、近等距出现,南强北弱。
带内东西向断裂发育,长期活动特征明显,
与北东、北西向断裂复合控制了岩浆岩之侵
位,为区内最重要的控矿构造岩浆岩带。
北北东向构造带:从西往东依次为遂川-乐安、大余-南城、 定南-鹰潭、石城-寻乌深大断裂带,带内由一系列北北东向 复式隆起、坳陷、压扭性断裂带组成。从西往东依次为诸广 山隆起带(崇余犹)、赣州-南雄坳陷带、于山隆起带(于都 -全南)、广昌-定南坳陷带、武夷山隆起带(石城-寻乌)五

矿产勘查进行了大量的钨、锡等矿
种评价,完成勘探矿区 63个(其中钨矿
27个、锡矿3个),详查矿区40个(其中
钨矿12个、锡矿1个、铅锌矿1个)。完
成了钨、煤、稀土、非金属四类矿产的

潮涨潮落看钨都--回望赣州市钨业发展的历程

潮涨潮落看钨都--回望赣州市钨业发展的历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潮涨潮落看钨都--回望赣州市钨业发展的历程赣州是块宝地。

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有利的成矿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特别是钨矿资源得天独厚,极其丰富,且钨资源赋存状态好、品质高,使赣州早就享有“世界钨都”的美称。

赣州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具有近百年的钨开采史。

1907 年,德国传教士邬利亨在大余县传教时,开始发现西华山有钨矿;到1914 年,大余县荡坪、洪水寨、漂塘、下垄,崇义县扬眉寺,全南县大吉山,定南县岿美山,上犹县中稍等地也相继发现有钨矿,并开始民采,由此揭开了赣州钨矿也是中国钨矿的开采历史。

1931 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到于都县铁山垅、盘古山动员和组织民工从事钨砂生产,在赣南成立了“中华钨砂公司”,并兼任总经理,几年间,共生产钨砂7890 多吨,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造了620 多万元的财富,换回大量的药品、食盐和武器,为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赣州钨业发展出现一片曙光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那时,国家对赣州的钨矿生产非常重视,成立了中南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将大吉山、岿美山、盘古山、画眉坳等民窿全部收回国营。

一方面加大对矿山的建设,在国家“一五”计划的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西华山钨矿、大吉山钨矿、岿美山钨矿被列入其中;之后,国家又先后在赣州建设了盘古山、铁山垅、下垄、漂塘、荡坪、画眉坳等一批机械化矿山,以及相配套的上犹江水电站、赣州有色冶金机械厂、赣州有色冶金化工厂、赣州钴钨冶炼厂等企业,主要从事钨的采选、冶炼和机械设备修造、火工材料生产等。

与此同时,国家还在赣州设立了江西冶金学院(现为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开展相关的教育和科研,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成立了908、909 地质勘探大队、赣州有色冶金。

江西省钨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江西省钨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170江西省钨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廖志权,邹振威(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钨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稀有金属,在工业、制造业、国防等领域都有着战略性地位。

本文探究了我国最大的钨矿资源储备地——江西省的钨矿资源特征,分析其成矿规律,对于现阶段江西省钨矿勘查开采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钨矿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对当地钨矿山资源合理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江西省;钨矿资源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170-2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ungsten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LIAO Zhi-quan, ZOU Zhen-wei(Southern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team of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Ganzhou 341000,China)Abstract: Tungsten is an important rare metal, which has a strategic position i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national defense and other field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ngsten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largest tungsten resource reserve in China, analyzes it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ungsten mining exploration in Jiangxi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ungsten resources, hoping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ocal tungsten resources.Keywords: Jiangxi Province; Characteristics of tungsten resource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于稀有金属的开采优化也被提上日程。

章源钨业的十年涅之变

章源钨业的十年涅之变

章源钨业的十年涅之变江西赣州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早在1907年,德籍传教士邬利亨首次在我国江西赣州西华山发现钨矿,由此揭开了中国钨矿的开采历史。

一百年后,在这举世闻名的世界钨都,快速崛起了一家钨业新秀——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章源钨业)。

历经十年发展的章源钨业,从一个小小的冶炼化工厂发展成为集钨的采选、冶炼、制粉、硬质合金与钨材生产和深加工、贸易为一体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集团型民营企业,走出了一条快速稳健的纵向一体化发展之路。

根据《中国钨工业年鉴统计》(2008年)数据,2007年,公司已保持国内市场钨粉及碳化钨粉销售量前二名,公司硬质合金销售量行业排名第四。

目前,公司总资产已经由最初的470万元增长到14多亿元。

近3年,年平均利润达到1.1亿元。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以董事长黄泽兰带领的章源人,正齐心协力打造世界钨都第一股,于3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开启了公司崭新的发展历程。

踏上创业之路1984年,29岁的黄泽兰对矿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尝试做钨砂的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黄泽兰慢慢掌握了一整套矿山开采、管理经验,并且掘出了一桶桶钨金。

初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于1994年和1995年先后买下了崇义县的淘锡坑钨矿和新安子钨矿。

并于2000年2月组建了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

随后,公司进入了发展轨道的快速上升期。

2000 年3 月,公司获得APT (仲钨酸铵)冶炼相关的资产和业务,具备了独立的AP T生产经营能力;2001 年,公司向钨行业产业链下游延伸,投资建设了钨粉、碳化钨粉及硬质合金生产线;2002 年2 月,公司年产1500 吨钨粉、碳化钨粉生产线投产;2003年3 月,公司第一条硬质合金生产线投产。

4 月,公司将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净资产投入章源钨制品,章源钨制品获得了稳定的钨资源保障。

至此,公司初步建成了从钨上游采矿、选矿,中游冶炼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体化产业链;2005 年,公司获得5 个探矿权,整合了天井窝钨矿,同时淘锡坑钨矿获得3 万吨探矿成果,公司钨资源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改组为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8月,公司产业链各环节多个技改项目完成,探矿权矿区探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钨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一体化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赣州地区钨产业现状及历史
赣州钨产业的历史
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大省,尤其是铜、钨、稀土及钽铌,储量极为丰富,素有“五朵金花”之称,赣州是江西省钨的主产区,也是我国钨的发详地,已有103年的开采史,被誉为“世界钨都”。

江西正式发现钨矿,是1907年。

这年德国传教士将游览西华山时拣回的几块乌黑发亮的石块带回德国化验,始知为钨。

从此西华山便开始拣取、采挖钨砂,由此揭开了中国钨矿的开采历史。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钨精矿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而江西的钨精矿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

江西的钨业在中国的明国时期作为重要的资源获取外国贷款使民国政府拥有外国武器装备,不仅是明国时期在八年抗战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做过重要批示振兴江西钨业生产钨砂换取了中央苏区奇缺的药品和食盐布匹以及枪支弹药。

江西赣南的钨业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赣州钨矿资源概况
地质构造
赣州市地处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南岭成矿带东段,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两大山脉大此交汇,具有非常独特的地质构造,尤其是它的脉钨矿床“五层楼”、“七层楼”构造模式,已成为地质学钨矿找矿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使赣州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钨聚集区。

据统计,赣州地层中钨的富集为9.53ppm,部分地层高达12ppm以上,为世界地层中钨平均值1.3ppm的7倍以上
储量情况
赣州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06处,累计探明储量超过130万吨,其中黑钨矿保有储量约占全国同类矿的70%。

钨矿类型及数量
赣州钨矿床类型有石英脉、矽卡岩型、岩体型、云英岩型、砂矿型等,其中石英脉型钨矿床之多、规模之大,为我国乃至世界之最;矿石类型最主要的是品质优良的黑钨矿,该类矿石品位较富,可选性好,大多为易采易选矿石,且多数伴(共)生锡、钼、铋、铜等可回收利用的有色金属。

2、钨矿山简况
矿山
赣州市共有钨矿山企业53个,钨矿采矿证66本,年采选矿石生产能力约为全国的三分之一。

已知的钨矿点有600多处,正在利用的矿区68个,规划开采的矿区5个,遍及江西各地,其中以赣南为最为丰富。

截至到去年底,在世界钨基础储量中,中国占35.5%。

钨资源储量作为我国钨矿发现最早、开采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江西赣州钨的保有量正在枯竭.其储量只有40万吨,只能满足10年的需求。

年自产钨精矿量约为2.5万吨,约占全国钨精矿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2009年,赣州市钨产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22.38亿元,实现利税10.1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钨行业的近40%;2010年上半年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45亿,同比增长46.47%,利税总额5.96亿元,同比增长53.66%。

其中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增长速度较快。

钨冶炼加工行业现状及其发展
1、APT、钨铁、粉末情况
赣州市APT、钨铁、钨粉、钨条每年的加工量分别占全国的65%,40%,45%,30%。

产品除出口以外,还渗透到各国各地的消费厂家,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最集中的钨冶炼产品生产及供应基地。

赣州市从事钨冶炼以及加工企业主要有18家,主要产品为APT、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