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有效性确认记录
方法选择、验证及确认程序

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验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检验检测活动中检验检测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新工作的开展,非标准试验检测方法的管理。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新工作前的检验检测方法评审并进行确认,批准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提出需要开展的新工作及本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检测服务活动的检测服务程序及抽样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档案室负责对标准规范进行查新,对标准规范有效性进行确认,建立现行有效规范台账。
3.4 试验中心、检测中心及项目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验证;标准方法和非标准发放(规定、偏离)的验证。
3.5 经营质管部负责检验检测资质、参数增项、标准变更的申报。
本程序使用的术语,依据下列表述以及质量手册和其他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定义,不作无限制的延伸4.1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检验检测机构能够正确实施检验检测方法,获得准确、有效的结果;4.1.1方法验证适用于:标准规范(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等)中的检验检测方法;以及经过了方法确认的非标准方法(见4.2);4.2方法确认:方法确认的目的是确认某种检验检测方法能否合理地使用,并达到预期的功能、效果和目的;4.2.2方法确认适用于非标准方法:机构自行设计和研发的方法、超出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部分修改的标准方法等。
5.1 方法的选择及验证5.1.1 方法的选择⑴检验检测机构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的方法,包括抽样的方法。
⑵保证配置的技术资源满足检验检测需要,选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抽样方法)应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适用于检验检测。
⑶当客户指定的检验检测标准和要求的能力是在资质认定、资质许可的能力范围内时,进行合同评审后按照《合同评审管理程序》(GRJC-CX15-2023) 的要求与客户签立《试验检测委托单》或《检验检测合同(协议)》。
成品确认检验记录

编号:QC-4.5-13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出厂编号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X)
备注
1
外观检查
无缺陷、美观
2
绝缘电阻
试验部位
标准值(MΩ)
输入回路对焊接回路
≥5.0
输入回路对外露导体
≥2.5
焊接回路对外露导体
≥2.5
3
介电强度
试验部位
标准值
输入回路对外露导体
1875V/1min
焊接回路对外露导体
1000V/1min
输入回路对焊接回路
3750V/1min
4
空载峰值电压
小于113V
5
额定最小电流
≤最小铭牌标定电流
6
额定最大电流
≥最8
温升
试验部位
温升K
变压器原边绕组
90
变压器副边绕组
90
电抗器
90
快恢复二极管面散热器
40
IGBT面散热器
40
结论:
确认检验员:日期:
备注:调试人员在测试结果栏中填写实际数据;检验人员在判定栏中合格的打“√”不合格的打“X”
特殊关键工序验证和确认记录

过程名称
评定开始日期
过程类别
特殊工序,关键工序,危险作业,机密工序,其他____
该过程所属产品
过程控制所属单位
本次确认所属
初评,第次复评
组评部门
以下是本次评定、确认项目
注:在以下项目中,本次未评定的项目划/,不适用的注明Na
确认基准要求
评定准则/判定标准
多方鉴定记录
生产
品质
本月观察无异常,产品合格
7.设备自有测量装置的精确度
本月观察漂移性小于5%,产品合格
8.人员对作业文件的理解的一致性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9.熟知设备相关参数的作用和重要性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10.人员作业方法的准确度、一致性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11.向他人介绍作业方法的可理解性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12.异常中断恢复运作的熟练程度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13.过程监控和常规维护的有效性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14.记录填写的连续规范程度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15.补充:综合工艺规范程度
至少3人或3次以上一致
本次确认负责人
评定、确认结论
台/次如下:
参与评定、确认于年月日,签名如下:
台/次№
台/次№
台/次№
技术
综合
1.设备工艺参数设置的正确性
观察一周,符合工艺文件规定的参数
2.工艺参数显示的符合性
观察一周,在文件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3.工艺参数实际测量的确定性
在规定的偏差范围再±3
4.设备连续运行对产品的稳定性能
三次试验或3个月产品检验无异常 Nhomakorabea5.设备连续运行无故障程度
电器产品例行检验确认检验记录

产品例行检验记录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设备检验记录/结果1 a:检查成套设备包括查线,必要时进行通电操作试验。
GB7251.1-2005之8.3.1条款。
1:机械操作元件、联锁、锁扣等有效性;2:导线、电缆布置是否符合要求;3:电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4:防护等级(IP30以下的)<2.5mm、电器间隙≥10mm和爬电距离≥12.5mm;5:连接、接触是否符合要求;6:标志是否符合标准要求;7:通电操作是否正常(凡有控制回路或二次回路的成套设备)1:目测2:电源3:0.02mm游标卡尺、卷尺、2.5mm检验棒4:其它2 b:时间为1S工频耐压试验。
GB7251.1-2005之8.3.2.2a条款。
施压值见GB7251.1-2005之表10、11,频率为50HZ电压为2500V的基本正弦波,漏电流100mA,施压时间1S,施压部位如下:(手柄施加3750V)1:成套设备的所有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2:每极和为此试验被连接到成套设备相应连接的裸露导电部件上的所有其它极之间;3:带电部件和用金属泊裹缠的绝缘操作手柄之间;4:主电路和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之间;5:辅助电路与柜架之间。
另外:若被试验设备是包括在已预先经受过介电试验的主电路或辅助电路之中,试验电压可以减至上面规定值的85%。
合格要求:不可有击穿或闪烁现象工频耐压台,高电压时,高压侧短路输出电流不应小于0.2A;泄漏电流动作值≤100mA。
3 c: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连续性检查GB7251.1-2005之8.3.3条款。
1:是否符合GB7251.1-2005中7.4.2和7.4.3的要求;2:根据企业标准规定,验证保护电路有效性,测量在进线保护导体的端子和成套设备相应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电阻,电阻测量值应<0.1Ω。
测量点:仪表门接地点、刀开关手柄安装座、刀开关安装支架、断路器安装底座、互感器中性点。
质量管理之确认制度

质量管理之确认制度确认制度是质量管理的一项根本制度,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之一。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术语和定义)质量确认是指通过寻求客观证据对产品在质量方面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认定行为。
质量确认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质量确认,能使品管人员或管理者明确产品质量的事实和真相,及时做出决策。
通过生产前对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确认,配合首件确认和过程确认,可以有效预防不合格的发生,所以确认是进行预防管理的一种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寻求持续改进依据的有效手段。
1、产品的外观:形状、颜色、规格(重量)尺寸、其他要求(如摆放方式、花纹等)2、配料:配方成分是否异常,尤其是添加剂的控制。
3、味道:香、咸、甜、酸、苦、麻、辣、鲜综合作用的效果。
4、口感:软硬、酥松、爽脆、老嫩、滑腻程度。
5、产品的化学特性:营养成份的保留和有害物质残留的控制。
6、产品的生物特性: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各种致病菌、霉菌、寄生虫等。
7、包装和标识:包材尺寸、材质、标识、包装适宜性(大小)、破坏性试验结果(强度)等。
标识问题一是要看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这个在包装验收时确认,二是要看印刷有无错误,这个在验收和产品生产过程以及成品检验时都要确认,三是要看有无用错包装现象,这个在生产过程和成品检验、发货监装过程确认。
8、净含量:标识和实际是否相符,是否符合《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
(-)生产前的确认1、作业指导书正确性的确认:生产工艺和(或)作业指导书版本的有效性、配料表是否正确、配方和工艺的变更情况、现场使用的宣传标识是否正确等。
2、原辅材料质量状态的确认:品牌、验收结果、库存状况、保质期、现场实物确认等。
水是大部分食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一般对食品企业来说,都是做为一种辅料(原料)来管理。
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表(山东质监局)

查检验设施是否完整,仪器设备是否有正常维护、保养、检定记录;
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和检定证书的内容是否相符;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及校准是否符合要求(否决项)
□有 □无 □有但设备简陋
4
产品质量
检验(测)报告
查检验(测)项目是否完整
检验(测)方法是否适宜
检验(测)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有 □无 □有但不全
□ 审核人日数是否与企业规模适应:
□ EMS、OHSAS、HACCP是否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审核,如果是一次完成是否有合理的理由:
□是否对多场所或临时场所进行了抽样:
4
认证实施的组织
审核组是否按审核计划实施。是否有调整,调整的幅度是否合理且有说明:
确认的不符合报告是否进行了验证,验证是否有效。(重点核对有无严重不符合未关闭而发证),不符合关闭的时限:
附件三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表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
邮 编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个体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合作公司 □其他
组织机构代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二、企业认证情况
通过认证标准
发证机构
证书号
认证范围
发证
时间
发证审核
上次监督审核
备注
合同人/日数
出厂产品
检验(测)报告、合格品证明是否足以证明产品合格,是否经批准
是否有不合格产品出厂的情况
是否有无标生产现象(否决项)
企业生产标准是否备案(否决项)
□有 □无 □有但不全
□有 □无
□有 □无 □无标比例大
□是 □否 □有部分备案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IS010012 : 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在总要求中明确提岀“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那么,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理解、满足上述要求,达到测量设备都得到确认的目的呢?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计量确认等知识的培训,但到具体实施时又显得茫然。
下面本着实施简单、管理有效的原则,谈谈不同要求的测量设备确认实施方法。
一、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的计量确认1.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企业中准确度等级最高的、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测量设备的总体。
2.计量检定查明和确认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计量确认实施方法计量标准装置是严格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配置的,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其量值传递覆盖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计量要求。
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超出这个要求。
如某UJ32/1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等级:0, 005级,其测量范围:X 0. 1挡(0"0. 2111111)V , X 1 挡(0"2. lllllDVo该装置量值传递覆盖的测量范围为(0^2. lllllDV. 0. 05级及以下的测量设备。
如果该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贴“合格”标识,投入量值传递使用。
二、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1.强检测量设备指《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测量设备。
2.计量确认的实施方法对于这类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强检形式及强检适用范围表》进行强检与非强检正确判断,同时,计量部门有责任指导使用单位正确分类。
对于这类测量设备,根据相关要求在配置正确的前提下,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这类测量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只要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计量检定人员)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出具检定证书,贴“合格”标识,直接投入使用就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
DHJS-QR-036
第页共页
DHJS-QR-036
第页共页
DHJS-QR-036
第页共页
DHJS-QR-036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有效性确认表
DHJS-QR-036
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