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雕》制作的点滴体会
浮雕制作心得体会啊浮雕制作结课心得体会

浮雕制作心得体会啊浮雕制作结课心得体会浮雕制作结课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参加浮雕制作课程的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对浮雕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还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浮雕制作课程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得到的启示。
第二段:对浮雕制作的看法浮雕制作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技巧性的手工艺术,通过把形象从平面中凸出限制来制造出立体感。
这门课程让我深入了解了浮雕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素描、剥离、切割和雕刻等。
我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刀具和工具进行浮雕制作,还领悟到了浮雕制作的细致入微和耐心。
第三段: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在选择合适的图案和设计元素时,我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在剥离和雕刻时,我需要集中注意力,确保手工艺作品的质量和精确度。
此外,我还发现了与同学们的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和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成果。
第四段:学习收获和心灵启迪通过参加浮雕制作课程,我不仅学习了手工艺制作的技巧,还培养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浮雕制作需要耐心和细致入微,这教会了我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在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和修饰中,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使我更加热爱学习和追求卓越。
第五段:未来展望和感悟通过学习浮雕制作课程,我不仅在艺术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在整体素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学会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素质和经验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无论是哪个领域,只要我拥有坚持和努力,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结:在浮雕制作课程的学习中,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不仅学到了艺术技巧,还培养了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品质。
这门课程让我爱上了浮雕制作,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光大浮雕制作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创造,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艺术色彩。
学完仿青铜浮雕的感受

学完仿青铜浮雕的感受
仿铜浮雕画是一种集泥塑、雕刻、绘画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利用超轻泥土在木板、纸板、纸盘等各种媒介上,手工捏制造型,形成浮雕效果,再刷上金属色丙烯颜料而成,奇妙再现了古老复杂的铜板雕刻的艺术魅力。
仿铜浮雕画,感受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体验了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
集体创作《礼赞中国》作品展现在大家眼前,作品由十幅仿铜浮雕画组成,用轻黏土和金属丙烯材料制作而成,在阳光下成长的景象和对未来的期许。
画中的向日葵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对祖国的无限祝福。
在这片热土上一起努力奋进。
艺术节作品制作,受了古典铜版画的艺术感染力,也在动手制作仿铜浮雕画的制作中,体会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丰富了业余生活。
让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更加绚烂多彩。
浮雕学生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前言浮雕,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浮雕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浮雕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二、课程内容1. 浮雕基础知识在课程开始,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浮雕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制作工艺。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浮雕艺术起源于古代,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浮雕按照制作方法分为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等;按照题材分为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
2. 制作技巧课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浮雕的制作过程,包括构思、设计、刻画、打磨等环节。
在刻画环节,老师强调了线条、明暗、质感等表现手法,使我对浮雕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3. 实践操作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我们开始动手实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自己的设计,用木块、石膏等材料制作浮雕作品。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线条、明暗等手法表现物体的质感,以及如何处理浮雕的透视关系。
三、心得体会1. 培养了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浮雕课程,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
在欣赏古代浮雕作品时,我能够感受到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
2. 增强了动手能力在制作浮雕作品的过程中,我锻炼了动手能力。
从构思、设计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亲自完成,这使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 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课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团队的目标努力。
4. 培养了耐心和毅力浮雕制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地刻画、打磨。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了耐心和毅力。
5. 拓宽了视野通过学习浮雕课程,我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对世界各地的浮雕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拓宽了视野。
美术教案《自己动手做浮雕》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自己动手做浮雕》教学反思美术教案《自己动手做浮雕》教学反思这节美术课《自己动手做浮雕》是用了悟学式教学法的手工制作课,我花了较长的时间来备课,课后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下面就这节课的准备、备课、教学过程谈谈。
准备:小学手工制作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手工制作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
如果没有材料,手工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大量的,毕竟是一节手工课。
1.“范作”――这节课,我先自己动手制作了几幅作品:浮雕蝴蝶(泡沫)、五角星(白萝卜)、房子(红萝卜)等,提前感受动手过程中会遇到的情况。
作为美术老师,在学生动手前,自己所先动手做一做,体验学生动手的全过程,便于备课时可以考虑周全会遇到的问题。
在展示范作的时候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可以无意间引导学生观察到制作方法。
2.图片――图片不光起到展示欣赏的作用,更是整节课中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我这节课,图片的作用真是很大,每个环节备课、教学过程的实施也可以借助于图片。
所以,在备课时,我先是确立了这节课基本过程,然后就进行图片的制作,可以说,我是先确定图片后定教案。
图片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教案修改的过程,教案的修改依赖了图片。
3.教学――学生完成工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
除了这些,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
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
本节课上,学生用红萝卜制作花朵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花朵本身形象的限制,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装饰。
学生制作时,运用课上所学,制作的花朵形象各异,五彩斑斓。
雕塑浮雕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雕塑浮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我参加了雕塑浮雕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入了解了雕塑浮雕的基本理论、技法以及创作过程,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掌握雕塑浮雕的基本理论、技法及创作流程;2. 培养观察、分析、想象和表现能力;3. 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4.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雕塑浮雕基本理论(1)雕塑浮雕的定义:雕塑浮雕是一种以三维空间为基础,通过雕刻、塑造等手法,将形象、图案、文字等表现在立体或半立体物体上的艺术形式。
(2)雕塑浮雕的分类:根据表现形式,雕塑浮雕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等;根据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铜雕、瓷雕等。
(3)雕塑浮雕的技法:包括雕刻、塑造、焊接、镶嵌等。
2. 雕塑浮雕创作流程(1)构思与设计:确定主题,构思形象、图案、文字等元素,绘制草图。
(2)制作模型:根据草图,用泥、木、纸等材料制作模型。
(3)翻模与铸造:将模型翻制成石膏模,然后进行铸造,得到所需的雕塑浮雕材料。
(4)雕刻与塑造:在雕塑浮雕材料上进行雕刻、塑造,使形象、图案、文字等更加立体、生动。
(5)打磨与上色:对雕塑浮雕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然后进行上色。
3. 实训作品在实训过程中,我完成了一幅以“和谐共生”为主题的雕塑浮雕作品。
作品以我国传统园林为背景,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通过高浮雕手法,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四、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雕塑浮雕的基本理论,我明白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作中,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2. 观察与表现: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形象。
同时,通过不断练习,我的表现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团队合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幅作品。
浮雕课后小结

浮雕课后小结浮雕课后小结浮雕是一种雕塑形式,通过将画面或图像从平面上凸起来创造出一种立体的效果。
浮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和艺术品的制作,如古埃及的法老墓葬壁画和古希腊的建筑雕塑。
浮雕通常使用石材、木材或粘土等材料制作,人们可以通过刻削、雕刻和塑造来实现。
在浮雕课后练习中,我们通过使用软木板和钢丝工具来制作浮雕。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图案或图像的形状和设计。
然后,我们可以用铅笔将它轻轻地画在软木板上。
接下来,使用钢丝工具按照画出的图案逐渐刻削和雕刻软木板。
切记,要先从浅层开始,逐渐加深刻痕,以便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完成刻削和雕刻后,我们可以使用油漆或油蜡来给浮雕上色,并增加亮度和光泽。
通过这次浮雕课后小结,我收获了以下几点经验和技巧。
首先,选择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图案或图像是制作浮雕的关键。
这将使刻削和雕刻变得更加容易和有趣。
另外,我学会了通过使用不同的刀具和工具来达到更精细和细腻的效果。
例如,细长的刀具可以用来雕刻细节,而更宽的刀具可以用来切割大面积的材料。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充分利用阴影和光影来突出浮雕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除了技巧和经验外,我还在这次浮雕课后练习中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通过将平面上的图案转化为立体的形式,我感受到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还发现,浮雕不仅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的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通过刻削和雕刻,我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故事融入到作品中,与观众产生共鸣和交流。
总的来说,浮雕课后小结,我在这次练习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浮雕制作的知识、技巧和经验。
我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并且意识到浮雕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我相信我将能够在浮雕制作中不断进步,并创造出更加出色和丰富的作品。
浮雕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浮雕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浮雕的制作技艺,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我选择了在XXX艺术工作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浮雕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学习浮雕的制作流程,了解不同材质和技法的应用,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艺术工作室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包括浮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制作技法等。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学视频,我对浮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2. 材料与工具准备在了解浮雕的基本知识后,我开始学习材料的准备和工具的使用。
实习期间,我主要使用了以下材料:- 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等- 铜板- 木质板材- 陶瓷等同时,我也熟悉了以下工具:- 锤子、錾子、凿子等- 刀具、锯子等- 打磨机、抛光机等3.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和材料准备的基础上,我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主要作品:(1)花岗岩浮雕《山水风光》作品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题材,通过线条和块面的处理,展现了山川、树木、云雾等自然景观。
在制作过程中,我运用了锤子、錾子等工具,对石材进行凿刻,力求表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
(2)铜板浮雕《动物世界》作品以动物为主题,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动物的形态和特点。
在制作过程中,我运用了刀子和锯子等工具,对铜板进行切割、打磨,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3)陶瓷浮雕《人物肖像》作品以人物肖像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制作过程中,我运用了陶瓷泥、刀具等工具,对陶瓷板材进行塑造和刻画。
4. 总结与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浮雕制作的艰辛和乐趣。
通过实践操作,我不仅掌握了浮雕的制作技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与反思:(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对制作浮雕的几点总结

以下是对制作卡通公仔浮雕的几点总结。
⑴描图1. 首先要描一个闭合的外轮廓线,以便以后用区域浮雕工具建立一个基面。
(图1)2. 描绘结构线 结构线是根据人体或动物骨骼肌肉结构所提炼出来的线。
也可以简单的理解成高点连接线和低点连接线。
描绘结构线的目的在于,在以后的堆料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准。
(图1)⑵堆大型1. 运用区域填色、区域浮雕工具建一个基面。
2. 运用堆料工具拉开大的层次关系,其中注意两点:①堆料直径要大。
②半衰直径要大于堆料半径但不能超过直径。
这样就不会出现过多的小凸点。
(图2)(图3)⑶拉开具体层次关系1. 调节步长,使顶点数达到100万左右(此数据是根据图例定的,具体在操作中应该根据图的大小而定)。
目的在于在以后的作图过程中不产生太大的锯齿。
但不要一步就把顶点数调到太高,这样的后果是在以后的操作中很难磨光。
(图4)2. 运用单线填色、种子填色、堆料工具拉开各部位层次关系。
注意三点:①单线填色与种子填色的同一种颜色。
②种子填色之后,点右键,再按一下空格键,消除掉多余的颜色区域。
③根据前面描绘的结构线进行操作,这样堆料时会更快更准确。
在堆料时,尽量不要堆了再减,尽量一步到位。
(图5)(图6)3. 运用磨光工具,消除在拉开层次时留下的台阶,勾选颜色内,反去高,一档。
(图7)⑷细节刻画1. 运用区域浮雕,导动去料,导动堆料,堆料,去料等工具制作出眼睛,头发,手脚等。
(图8)(图9)(图10)2. 在此步要注意一点,根据画面的主次,前后空间关系调整画面的虚实关系,靠后而又刻画过深的地方,用磨光工具磨一下,使它虚一些。
运用虚实关系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和整体趣味性。
如果处处都刻画得非常死,将会减弱画面空间感,使画面很平。
(图11)一描图:下载 (308.74 KB) 2009-3-31 08:40二堆大料三拉开各部层次关系四刻画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浮雕》制作的点滴体会
青松小学唐守田
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人类建造着自己的艺术宝库,古老的文明留给我们丰厚的艺术遗产。
作为一种人文创造,浮雕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丰富着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浮雕与其它艺术形式一道,以它的发生发展记载、构筑着艺术的演进轨迹与繁荣景象。
一、浮雕的概念和特征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
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
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
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
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
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
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
作为雕塑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雕塑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
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
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保持手法上的多样性和多样化。
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
2005年9月,学校的校本课我选择了浮雕的制作,当时只是有这么个初步的想法,至于能不能成功真的没有把握,最开始我想用泡沫板加上铜粉,来制
作仿青铜器样式的浮雕,可是在我进行前期实验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因为当把铜粉兑上橡胶水刷在泡沫板上以后,板子马上就被腐蚀了,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克服这个问题吗?在苦苦的思索中,我突然想到在师范的时候,有同学用炳烯色在体恤杉上画标志,颜色很亮而且不掉色。
我为什么不试试用它呢?在后来的制作中,证明这个方法很不错,不过因为炳烯的颜色过于鲜艳,我只能用它来制作儿童画浮雕。
连续两个学期我都用泡沫板制作浮雕,虽然出了点作品,有了点经验,但是用泡沫板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成了最大的问题,每次上完课,画室里都是狼籍一片,泡沫的碎沫满屋子都是,很难清理。
在第二个学期末的时候,我就想能不能换种材料进行浮雕制作呢?到最后就把目光集中到了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绘画材料彩泥,也叫花花泥身上。
“彩泥”它是在传统油画、水彩、水粉、水墨等绘画颜料的基础上,新增添的新型浮雕绘画颜料。
它可以丰富劳动技术教学中有关立体造型知识,激发儿童空间想象力。
通过动手制作,把“彩泥”堆塑成五颜六色、凹凸不平、美丽漂亮的创意浮雕,从中体会创作的美感和成就感,使他们的能力与学习内容相和谐。
(一)彩泥浮雕制作的几个显著特点
彩泥是近几年新创的一种色彩绚丽,制做方式独特的新型颜料。
颜料无毒、制作时可堆积、可平铺、可作浮雕、亦可作水粉画、油画。
花花泥是有机物质制作的作画材料。
它对底板没有苛刻的要求,玻璃、木板、磁砖、纸板等都可以作出精美的作品。
在制作中有以下的显著特点;
1、立体颜料;色彩鲜艳,质软如泥,可堆积,可塑型,非常适于制作立体。
浮雕作品
2、不用画笔也能制作美丽、漂亮的图画作品;它的工具可随现有条件灵活运用。
如木条、牙签、小刷子、油画刀等。
3、简单易学;不具备美术基础的人,也能作出精美的作品。
只要有灵感的,都可以用随手可得的工具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4、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耐心。
(二)花花泥浮雕造型艺术的教学特点
1、改变以往呈单色调的浮雕艺术为彩色的浮雕艺术,使之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浮雕技艺从高深的艺术殿堂引出来,用简便的方法,让大批的学生进行初级学习。
(三)彩泥浮雕的制作
第一,以谈话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彩泥浮雕图案,采用猜猜看,找一找,议一议等方法导入新课,以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心。
第二,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并感受新工具、新材料带来的新感觉。
第三,运用展示作品、演示技巧等手法,增强学生们的感官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加强学生对技能、技法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第四,在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并通过实践灵活掌握。
第五,展示与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形式,评价学生作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浮雕绘画的认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立体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
(四)有趣的彩泥浮雕课堂
在校本课中有很多有趣的片段让我们去回味,记得在彩泥浮雕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知道彩泥到底是什么,有的都与橡皮泥混淆了,当学生把彩泥买回来以后,个个都是爱不释手,用盒子里带的小模具做做这个做做那个,可是等真正开始制作时,学生们的兴趣、热情几乎是一下子就被浇灭了,因为用彩泥做效果是一件考验耐心工作,需要用镊子一点一点的去做,有的学生才做了一点就开始有点动摇了,这个时候我就做鼓动工作,让他们去想像一下自己
作品完成的时候一定很漂亮,一定会让自己充满成就感,当然也有强制性的。
虽然我做了这些调动性的工作,但最后还是有问题,有的学生为了提高速度,在做效果的时候出现了镊子点的点有大有小的状况,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我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有一个处理方法,那就是整掉重做,不过有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点狠,但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耐心,使他们以后做事更认真。
可能正是做了这些工作,最后学生的作品才有了这样的效果,这也验证了那句老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有了这一年半的经验,我相信以后的浮雕制作,会越来越好,我还会在浮雕的材料方面多动脑筋多下工夫,争取做出更多的优秀浮雕作品,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多出一份力。
关于《浮雕》制作的点滴经验
青松小学
唐守田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