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詹文集》传本考述
关于《闽川名士录》洪迈跋文的几个问题

关于《闽川名士录》洪迈跋文的几个问题庞国雄【期刊名称】《《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6页(P77-82)【关键词】洪迈跋文; 《闽川名士录》; 史学价值【作者】庞国雄【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黄璞,自号雾居子,唐代莆阳黄氏“入莆始祖”黄岸第六世裔孙,大顺二年(891)崔昭矩榜进士第四名,官至崇文馆校书郎。
他是有名的学问家,于史学、文学皆有建树,著有《闽川名士录》三卷,《雾居子集》十卷。
其中《闽川名士录》被认为是福建历史上第一部地方人物传记,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庆元教授曾经对此书进行了辑佚考证,并在《文献》上发表了一篇《黄璞〈闽川名士传〉辑考》[1](下称《辑考》)。
笔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于《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196发现洪迈为《闽川名士传》写的跋《书闽川名士传后》,此跋文对了解《闽川名士录》有重要价值,但没有被学术界所关注,陈庆元的《辑考》并无收录此文,甚为可惜。
论文在此辑引洪迈的跋文进行相关的考辨,并论述《闽川名士录》的史学价值。
一、新发现的洪迈“书《闽川名士传》后”洪迈为《闽川名士录》写的跋全文如下:书《闽川名士传》后右《闽川名士传》三卷,唐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所著也。
璞,僖、昭间人,自号雾居子,好著书,多传于时。
然其文寒涩弱陋无大体,又出晚唐诸人下。
独是书纪闽士详甚,其平平无闻不能自列于史官者,赖以不泯,实有功于闽,闽传之宜。
盖著录者凡五十有四,起中宗神龙,讫昭之大顺。
历岁二百,而上春官第者才四十而三,不足以当国朝盛时一岁士。
文治兴衰,相万如此?韩文公曰,闽人举进士繇欧阳詹始,史因之。
今考是书,其前盖有薛令之、林藻,以《登科记》验之,信然。
韩公偶不致详耶?抑以詹同年生尊之也?书藏于人不广,多脱误。
顷,予以太清楼秘开本是正之,然后可读。
又有传后题累四百言,益猥酿,且于传无益,则弃弗取。
欧阳詹散文艺术特色及思想内涵探微

山、 南安县丰州莲花峰 、 高盖 山白云书室 、 田广化寺灵 莆
岩精舍等处读书, 彼此交流切磋 , 学业大有长进 。 建中初 ,
大历宰相常衮任福建观察使 , 赏知于欧 阳詹 , 视之 为“ 芝
英” 。常衮“ 逢人说项” 使欧阳詹声名 远播 , , 唐建 中、 贞元 间闻达于天下 ,君之声渐腾江淮 , “ 且达于京 师矣 。” 1 [ 贞 元八 年(9 )与韩愈 、 72 , 李观 、 李绛 、 崔群 、 王涯等诸 名士同 登进士第 , 时称“ 龙虎榜 ”欧阳詹名列榜眼。贞元 十三年 ,
欧阳詹 , 字行周 , 唐天宝 十五年 (5 年 ) 76 生于福建晋 江县潘湖村( 今属晋江市池店镇 ) 。欧阳詹幼勤夙慧, 自幼 手不释卷 ,言秀而多思 , “ 率人所未言者 ”李贻孙《 ( 欧阳四 门集序》 【 后与莆 田林蕴 、 藻两兄 弟在泉州城北 清源 )1 林
“ 君之 文新无所袭 , 才未尝困 ……宜其 司当代丈柄 , 以变
风雅” 1 宋代的蔡襄在《 l, ] 仙游县进 士题名记》 中道 :后, 继 及 亦世有人焉 。然文章愈衰薄 ,
无能与詹 比者。”5 _欧阳詹 的文章创作无愧 闽中之首 , ] 已 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 ,明人蔡清赞日: 以一第倡一方, “ 夫 此其人物似亦未伙者![] 以道德文章开辟 了福建文化 ”s 他
前 后 , 绵州 、 中 , 献 诗 严 震 、 皋 。归 京后 四试 于 吏 游 蜀 有 韦 部 , 四年 除 国子监 四 门助教 。十 五 年 , 十 曾上 书 宰 相 郑余
发展 的道路 , 真正为振兴 闽地文化做 到了“ 一第倡一方 ”
的重 要作 用 。
欧阳詹的散文创作和唐代的古文运动分不开 ,他在 文章中充分贯彻 了古文运动“ 文以明道” 的创作原则和主
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

作品介绍
在泉州欧阳詹写了《六曹新都堂记》。文章开 篇只简单交代都堂建造的起因,粗线条描写都堂景 观。重点放在文章所写的“道”,就是 “哲人有 作,不唯利身在利人,不唯利今在利后。”欧阳詹 的文章正是古文运动理论的实践。欧阳詹的文章以 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的理论来创作,精于说理, 韩愈评他的文章“切深,喜反复,善自道”。唐末 李贻孙说他的文章“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 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司当代文柄, 以变风雅„„”欧阳詹所作文章大多有新意,有独 见。如《吊汉武帝文》,直指武帝心怀“帝王与神 仙”的矛盾,“履其位而不知所以守,好其事而不 知所以从”。
• 欧阳詹简介 • 作品介绍
• 欧阳詹遗迹 • 薛令之 • 相关图片
欧阳詹简介
欧阳詹(公元755-800年),字行周,福 建晋江潘湖欧厝人,祖父欧阳衍是温州长 史,祖母范士安的妹妹范士宝,父亲是博 罗县丞欧阳昌,母亲是唐朝进士黄昌朝的 妹妹黄昌靖,妻子林萍是林蕴的妹妹,长 兄欧阳谟为固安县丞,二兄欧阳巩为潮州 司仓。欧阳詹著有《欧阳行周文集》8卷。
相关图片
作品介绍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 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 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 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 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 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 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 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 物。
欧阳詹简介
欧阳詹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虽然 福建第一位进士是薛令之(福安人,706年 登进士),但真正首开八闽文献的却是欧阳 詹,故《闽政通考》云:“欧阳詹文起闽荒, 为闽学鼻祖”。欧阳詹的曾祖父是唐初书法 家欧阳询。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 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一生没有离开 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欧阳詹的祖先在 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传至欧阳詹为六 世孙。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2篇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欧阳修传》阅读答案2篇《欧阳修传》阅读答案2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文史通义卷八外篇三

文史通义卷八外篇三○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文安宰币聘修志,兄於史事久负,不得小试,此行宜踊跃。
仆有何知,乃承辱询。
抑盛意不可不复,敢於平日所留意者,约举数条,希高明裁择!有不然处,还相告也。
一、州郡均隶职方,自不得如封建之国别为史,然义例不可不明。
如传之与志,本二体也。
今之修志,既举人物典制而概称曰志,则名宦乡贤之属,不得别立传之色目。
传既别分色目,则礼乐兵刑之属,不得仍从志之公称矣。
窃思志为全书总名,皇恩庆典,当录为外纪;官师铨除,当画为年谱;典籍法制,则为考以著之;人物名宦,则为传以列之。
变易名色,既无僣史之嫌;纲举目张,又无遗漏之患。
其他率以类附。
至事有不伦,则例以义起,别为创制可也。
琐屑繁碎,无关惩创,则削而不存可也。
详赡明备,整齐画一,乃可为国史取材;否则纵极精采,不过一家小说耳,又何裨焉?一、今世志艺文者,多取长吏及邑绅所为诗赋记序杂文,依类相附;甚而风云月露之无关惩创,生祠碑颂之全无实徵,亦胥入焉。
此姑无论是非,即使文俱典则,诗必雅驯,而铨次类录,诸体务臻,此亦选文之例,非复志乘之体矣。
夫既志艺文,当仿《三通》、《七略》之意,取是邦学士著选书籍,分其部汇,首标目录,次序颠末,删芜撷秀,掇取大旨,论其得失,比类成编,乃使后人得所考据,或可为馆阁雠校取材,斯不失为志乘体尔。
至坛庙碑铭,城堤纪述,利弊论著,土物题咏,则附入物产、田赋、风俗、地理诸考,以见得失之由,沿革之故;如班史取延年、贾让诸疏入《河渠志》,贾谊、晁错诸疏入《食货志》之例,可也。
学士论著,有可见其生平抱负,则全录於本传;如班史录《天人三策》於《董仲舒传》,录《治安》诸疏於《贾谊列传》之例,可也。
至墓志传赞之属,核实无虚,已有定伦,则即取为传文;如班史仍《史记·自序》而为《司马迁传》,仍扬雄《自序》而为《扬雄列传》之例,可也。
此一定之例,无可疑虑,而相沿不改,则甚矣史识之难也!一、凡捐资修志,开局延儒,实学未闻,凡例先广,务新耳目,顿易旧书;其实颠倒狙公,有何真见?州郡立志,仿自前明。
欧阳詹生平考辨三则

按 :杨、张、刘三家对欧阳詹读书于 莆山灵岩 寺的时间
判 定不 同 , 推 导 思 路 一 样 , 是 从 赴 京 应试 的 时 间上 推 五 但 均
刚 (0 5 、刘心 (0 8 20 ) 20 )关于欧 阳詹求学莆 田的系年都有
欧 阳詹 生 平 考 辨 三 则
杨遗旗
( 湖南科 技学院 中国语 言文学系,湖南 永州 4 5 O ) 2 10
摘
要 :欧阳詹是 中唐古文运动 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 者。今人论其 生平,分歧之处主要 集 中在生卒年 、莆 山读 书时间、
赴 京应试时 间、赴太原时间、初任 四 门助教 时间等数处 文章对其莆 山读 书时 间、赴京应 试时间、初任 四门助教 时间进行 了
卒 年 ( 中 国古 典 文 学丛 考 ,t 8 第 1 ) ( < 9 5年 辑 ,此外 一 些 义 I教 材 和 文 学 辞 典 有 零 星 记载 。 家 分 歧 之处 , 要是 殳 各 主 生 卒 年 、莆 山读 书 时 问 、赴 京 应 试 时 间 、赴 太原 时 间 、初任 四 门 助教 时 间 。拙 文 就莆 山读 书 时 问 、赴 京 应 试 时 间 、初任 四 门 助教 时 间 略加 考 辨 。
待 商 榷 。据 新 唐 书 卷 二 O 三 ,欧 阳 詹 本 传 ,欧 阳詹 拜见
年。究竟哪一家更为合理呢?欧阳詹诗文 表明,欧阳詹求学
福建观 察使常衮前 ,正与罗 山甫隐居潘湖。【卷  ̄ 旧唐 -三 】
莆 田前隐居潘湖三年 ,论者基本无异议 。若依杨氏 ,欧阳詹
莆 田读 书 时 的年 龄 是 2 岁 至2 岁 , 与 道 士蔡 明浚 、 人 罗 1 5 而 逸
《欧阳行周文集》十卷本版本源流考述-精品文档

《欧阳行周文集》十卷本版本源流考述欧阳詹,中唐著名文学家,贞元八年,陆贽知贡举拔擢天下文才,他与韩愈、崔群等23人同榜登第,时称“龙虎榜”。
官居国子监四门助教,有《欧阳行周文集》传世。
欧阳詹在世时并没有给自己的文章结集出版,是他的儿子欧阳价为了不让父亲著述湮没而予以结集。
据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所云:“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可知《欧阳行周文集》最初便是十卷。
正史《新唐书?卷六十》,别史《通志?卷七十》均著录“欧阳詹集十卷”。
《宋史?卷二百八》著录“欧阳詹集一卷”,此后不见有关“一卷”本的记述,当是“十卷”之误;地理类书《明一统志?卷七十五》记述“唐欧阳詹……有集十卷”南宋尤袤撰私家藏书书目《遂初堂书目》。
和南宋晁公武撰私家藏书书目《郡斋读书志》也著录“欧阳詹集十卷”。
南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宋刊本《欧阳行周集》为五卷。
可见,宋时,欧阳詹集已经大量刊刻。
然宋刻本早已不见,眼下所见欧阳詹文集仅限明清两代刊刻本和抄本。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凡18种。
下文就《欧阳行周文集》十卷本系统的版本源流略加考述。
宋蜀刊本李贻孙在《欧阳行周文集序》中提及:“大和(文宗827-835)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
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
大中(宣宗847-860)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省2豢墒古费羰现?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可知,李序最早当撰写于大中六年,但欧阳价为父结集当在李贻孙为福建团练副使时,甚至更早,因为欧阳价“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十编当是早已结集,首尾若干首当是结集后觅得,此本当是独一无二的稿本。
《鄙亭知见传本书目藏园订补》录:“欧阳行周文集十卷,南宋中期蜀中刊唐人集本,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阑,宋讳缺笔,分体编次,匆匆一瞥即逝,未遑假校,李木斋先生尝据传抄蜀本校八卷本,知二本不同。
《清人别集总目》 误收总集考辨

《清人别集总目》误收总集考辨作者:何灿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9期摘要:《清人别集总目》是专门著录清代人诗文别集的古籍目录,收罗完备,著录全面,对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学具有重要作用。
但因清人诗文集数量庞大,编者不可能一一寓目,书中误将一些诗文总集当作别集收录,本文就此进行考辨。
关键词:《清人诗文集总目》别集总集考辨李灵年、杨忠先生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以下简称《清集总目》)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人诗文别集情况的大型古籍书目,共著录近两万名清代作家所撰约四万部诗文集,为文史学者全面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学、目录版本学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如此多的诗文集,编者不可能一一寓目,故书中难免存在讹误之处,如一些诗文总集被当作别集收录于书中。
本文就阅读所得,仅就这一问题进行考辨,略述管见。
13页:丁善宝《十二种文萃》按:《十二种文萃》乃是丁善宝所选辑的明末及清朝名家文章和制艺文。
共分为十二集,分别为:初集前明启祯文、二集本朝名家文、三集国初典制文、四集约选名稿文、五集历科议论文、六集历科和雅文、七集历科清真文、八集近科光昌文、九集近科雅秀文、十集近科典丽文、十一集近科清新文、十二集历科五经文。
书前有同治九年(1870)丁善宝序:“爰自启祯与本朝名大家诸名稿,以及历科闱墨并及经文,共得二百四十首,汇为一遍。
复别其体裁为十二种,清真雅正,平淡浓奇,无美不备。
”该书当归集部总集类制艺之属。
177页:王遐春《麟后山房七种》按:王遐春(1760—1829),字文周,号东岚,福建福鼎人。
其子王学贞,字吉泉。
《麟后山房七种》又名《王氏汇刻唐人集》,是王遐春、王学贞父子在清嘉庆年间校刻的七种唐代人诗文集。
这七种诗文集为:《唐欧阳四门集》八卷附录一卷,唐欧阳詹撰;《香奁集》三卷附录一卷,唐韩偓撰;《翰林集》四卷附录一卷,唐韩偓撰;《麟角集》一卷附录一卷,唐王棨撰;《唐黄御史集》八卷附录一卷,唐黄滔撰;《徐正字集》四卷附录一卷,唐徐寅撰;《林邵州遗集》一卷附录一卷,唐林蕴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叶德辉《 5 自 园读书志》 记载 十卷本 和八 卷本编 次异
同云 :
十卷本分类为赋一卷, 杂者( 即诗) 二卷三卷、 铭四卷、 纪
五卷、 颂六卷( 附)杂著( 箴碑 文 吊文册 文) 论 、 述 七卷、 书八 卷、 序九卷十卷。此本( 即八本卷) 按 为赋一卷、 四言古诗、 五言古
据叶德辉《 园读书志》 郎 记载 :
… …
诗、 七言古诗二卷 、 言律诗 、 五 五言绝 句、 言绝 句三卷, 四 七 记
卷( 附录)铭颂 箴论 五卷 , 文 吊文 册文 七卷 , 七卷八 卷。 、 述 序
提供文献基础。
一
《 崇文总目 著录的十卷本《 》 欧阳詹集》晃氏《 、 郡斋读书 志》 著录的《 欧阳詹集》 十卷应该就是晚唐五代结集并流传的
祖本 。《 直斋书录解题》 录为“ 阳詹集 五卷”万曼先生《 著 欧 , 唐 集叙录》 中疑“ 为“ 之误 。j鲫以上三种版本早 已绝迹。 五” 十” l“ 3 ( 晚唐五代时期 , 蜀中相对 稳定 , 的刻 书业兴 旺。入 新兴 宋之后 , 宋太祖赦令刊行的大型佛典开宝藏 , 就是在成都上版 的。此后蜀中刊刻了大量的文化典籍 , 《 据 直斋书 录解题 》 卷
唐李贻孙在其《 四门助教欧 阳詹 文集 序》 故 中记载 了其 纂集经过 :
… …
太和 中, 予为福建 团练副使 , 其子价 自南安抵福 州,
进君之 旧文共十编 , 首尾凡若干首 , 泣拜请序 , 予诺其命矣 , 而
词竞未就。价微有文又早 死。大中六年( 年)予又为观察 8 ,
三、 明代传本及流传
明代《 欧阳詹文集》 版本较多 , 以分为十 卷本 和八 卷本 可
两大类 。
使, 令访其裔, 因获其孙日 海, 不可使欧 阳氏之文逐绝其 所传
也, 为题其序 , 亦以卒后 嗣之愿云。
现存十卷本有《 欧阳文集》 欧 阳行 周文集》 和《 两种。《 欧
阳文集》 明建阳刘 弘毅慎独斋刻本 , 四卷 , 为 存 现藏 于上海 图
由 此可知 。 《 欧阳行周文集》 最初由欧阳詹之子欧 阳价 在 唐太和年 间 ( 7 8 ) 集 , 十编 , 十卷 。唐 大 中六 年 8 —3 结 2 5 共 即 (2, 8) 5 李贻孙为其作序 。可 以断定 , 十卷本《 阳行周 文 这个 欧
书馆。《 阳行周文集》 欧 包含赋一卷 , 诗二卷 , 文七卷 。现存七 种版本 , 馆藏情况如下 :
集》 是后世诸多《 欧阳詹集》 的共同祖本。 但是 , 隋唐五代别集 至宋严重散佚, 存世文献中没有这个本子, 可能是在 L 4 晋江庄概、 D 吴晟刻本。现藏于
国家图书馆 。
2明弘治十七年( O年) . 1 4 晋江庄概、 5 吴晟刻公文纸印本,
第 卷第 2 期
加l 年 6月 0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 Ia 0 a am l f C Tah ̄’Cl g eee o ee l
V 12 , o. o .6 N 2
Jl 2 1 t I0 n.)
《 欧阳詹文集》 传本考述
王 萍
(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 0I 5 9) 0
有刘喜海跋 。现藏于 国家图书馆 。
二、 宋代传本及流传
目 前所知较早的本子为《 崇文总目・ 卷五》 别集类二著录
收稿 日 : 1一 一1 期 20 位 0 0
3明万历福 建刻本 。现藏 于 国家 图 书馆 、 建 图书 馆 、 . 福 浙江 图书馆和泉州 图书馆。
作者简介 : 萍( 一) , 王 1 孵3 , 河北沧州人 , 女 河北师范大学 丈学院 2O级在读古代文 学硕士研究生。 O 8
多种文体, 共一百三十多篇作品。 万曼先生的《 唐集叙录 ・ 阳詹文集》 欧 对欧 阳詹文集 的流 传和版刻情况进行了介绍 , 筚路蓝缕 , 其功厥伟 。可惜万先生 囿于时代条件 , 所据材料多为书 目 题跋 , 论述也较为简略 。笔 者广搜众本 , 尝试理清欧阳集 的传本源流 , 为欧阳詹诗文研究
・
2 0 ・
4明正德刻本 , . 现藏于北京科学院图书馆。 5明刻本 , . 国家 图 书馆藏 本 有清吴 卓 信跋并 录何 焯 校 跋, 南京图书馆藏本一种有清许曾巷跋 , 另一种有清丁丙 跋。 6明抄本 , 口 人校 , . 有 蔼 现藏于 国家图书馆。
7写本 至南宋中期, 自 仅唐人别集一项 , 蜀中刻
、
唐代传本及流传
印的即达六十种 之多 , 这就是 后人羡 称 的“ 蜀本唐人 集” 宋 。 现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宋 蜀刻本未得见 , 据此史 料推断 但
此本刊于蜀中, 为现存 最早 的传本。宋蜀本或 源于晚唐本或 源于郡斋本。
欧阳詹( 一 0 年) 7 81 , 字行周 , 泉州晋江 ( 今福建泉州 ) 人。
唐贞元八年与韩愈等同举进士 , 时称龙虎榜 , 为国子监四门助
教, 卒年四十余 。“ 人 以闽人 第进 士 , 阳詹 始。 唐 自欧 ” 阳 …欧
詹是古文运动有力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著述丰富, 长于叙事, 精于说理。流传至今的《 欧阳詹文集》 涵盖诗、 赋、 序等 文、 铭、
摘 要: 《 欧阳詹文集》 传本 众多, 可分为十卷本、 卷本和一卷本三类 。在广搜现存 众本 的基 础上 。 理 出各 个传 本的 八 梳 传承 关系, 为欧阳詹诗文研 究提供文献基础。 关键词 : 欧阳詹 ; 阳 文集》传本 《 詹 欧 ; 中图分类号 : l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一 1 B 研 ( 1 一 0 一 0 O 0 D) ∞ ∞ 的“ 欧阳詹集 十卷” 、 晃公武《 斋读书志 ・ 十七 》 郡 卷 著录的“欧 《 阳詹集》 十卷” 直斋书录解题 》 、 《 著录 “ 阳詹 集五卷 ” 欧 和现藏 于台湾中央 图书馆 的宋蜀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