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软包装彩印凹版印刷油墨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完整)印刷油墨的检验方法

(完整)印刷油墨的检验方法

印刷油墨的检验方法油墨是在液态的连结料中加入固态的颜料和助剂制成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有的很稠、很粘,有的却很稀。

按印刷过程分类,可将油墨分为平版印刷油墨(平印油墨)、凸版印刷油墨(凸印油墨)、柔性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凹印油墨)和孔版印刷油墨五类。

我国原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细度、流动度、稳定性、粘性及粘性增值、飞墨、粘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现将不断完善后主要的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介绍如下。

10.1油墨颜色检验.方法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10.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原理:以定量标准白墨将试样和标样分别冲淡,对比冲淡后油墨的浓度,以质量分数表示之。

10。

3 油墨细度检验。

按检验方法将油墨稀释后,以刮板细度仪测定其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称为油墨细度,以微米(μm)表示之.10。

4 油墨流动度检验。

方法原理:以一定体积的油墨样品在规定压力下,经一定时间所扩展成圆柱体直径的大小(毫米)来表示油墨流动度。

10.5 油墨干性检验。

检验原理:在加入定量白燥油的油墨刮样上,在一定压力条件下,不使复在刮样上面的硫酸纸粘色所需时间即为油墨之干燥时间,以小时(h)表示,试验是在标样与试样对比条件下进行。

10。

6 油墨粘性及增值检验1.方法原理(1)用油墨粘性仪测试油墨薄层分离或被扯开的阻力的大小,以数字表示油墨粘性。

(2)延长油墨粘性的测定时间,观察油墨粘性值的变化情况,以数字表示油墨粘性增值。

10。

7 油墨飞墨检验。

方法原理:油墨飞墨是观察油墨在印刷时,油墨脱离墨辊的离散情况,测定油墨飞墨是利用测定粘性时,观察油墨表横梁上白纸的粘墨情况。

10。

8 油墨稳定性检验。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油墨印刷的检测标准与方法是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是印刷企业进行自我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见的油墨印刷检测标准和方法:
墨色检测:通过比较印刷品上的色彩和标准色板,检测印刷品的墨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标准颜色板有PANTONE、RAL、TOYO等。

检测方法包括视觉检测、数字检测、色差仪检测等。

墨厚检测:通过测量印刷品上墨层的厚度,来检测印刷品的墨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刮刀法、扫描法、显微镜法等。

干燥性检测:检测印刷品上的油墨是否干燥完全,包括指甲划痕测试、摩擦测试、摆动测试等。

耐磨性检测:通过模拟使用和磨损的情况,检测印刷品上的油墨是否具有足够的耐磨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耐磨测试机、擦洗测试机等。

粘度检测:通过检测油墨的粘度,来判断油墨是否稳定。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粘度杯、粘度计等。

以上是常见的油墨印刷检测标准和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进行油墨印刷检测时,需要注意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油墨的验证方式

油墨的验证方式

油墨的验证方式油墨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材料,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出版等行业。

为了确保油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验证。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油墨验证方式。

1. 颜色验证油墨的颜色是其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颜色验证通常通过比对样品与标准色板来进行。

首先,将油墨样品印刷在特定的材料上,然后与标准色板进行比对。

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油墨的颜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干燥时间验证油墨的干燥时间直接影响印刷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般来说,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印刷品粘连,干燥时间过短则会导致印刷品模糊不清。

为了验证油墨的干燥时间,可以使用干燥时间测试仪进行测量。

将油墨样品涂在特定的试纸上,然后进行时间测量,以确定干燥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3. 粘度验证油墨的粘度是指油墨的黏稠程度。

粘度验证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将油墨样品倒入粘度计中,然后通过观察油墨流动的速度和流动状态,确定油墨的粘度是否符合要求。

4. 耐磨性验证油墨的耐磨性是指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为了验证油墨的耐磨性,可以使用耐磨性测试仪进行测试。

将油墨样品涂在特定的试纸上,然后使用测试仪器进行摩擦测试,以确定油墨的耐磨性是否符合要求。

5. 黏度验证油墨的黏度是指油墨的内部摩擦阻力。

黏度验证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黏度计进行测量。

将油墨样品倒入黏度计中,然后通过观察油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状态,确定油墨的黏度是否符合要求。

6. pH值验证油墨的pH值是指油墨的酸碱性。

pH值验证常用的方法是使用pH计进行测量。

将油墨样品与水混合后,将pH电极插入混合液中,测量液体的pH值,以确定油墨的酸碱性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几种验证方式,可以全面评估油墨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这些验证方式也为油墨生产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油墨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油墨进料检验标准QC

油墨进料检验标准QC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印刷用油墨入仓前的检验。

标准内容:
1.抽样标准及方法:
1.1以该进货次到货的生产批号区别,每个批号必须抽取最少一桶作为待检样品。

1.2揭盖观察,有无明显分层,表层结膜现象。

1.3盖回桶盖,搅拌或摇匀后用量筒倒取约250ml作为样品。

2.检验项目及方法:
数据为参照。

3.记录与区分:
3.1所有检验数据及判定结果,填写《进料检验记录》并交品管部主管确认。

3.2检验合格的油墨方可存入仓库备料区,由仓库摆放区分,品管贴合格标识。

3.3遇有不合格物料,填写《不合格原料报告处理单》交相关部门的领导确认后与
供应商联络处理。

3.4品管员及时对被检出不合格的油墨作明确固定的不合格标识,并通知仓库放入
待处理区,等待处理。

附件1: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
附件2
凹版表印塑料薄膜油墨。

油墨附着力检验方法

油墨附着力检验方法

油墨附着力检验方法
油墨附着力检验方法:
①视觉检查,首先用肉眼观察印刷品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起泡、脱落或龟裂现象;
②指甲划痕测试,用指甲轻轻刮划印刷图案,观察是否有油墨脱落或颜色转移;
③橡皮擦测试,使用橡皮擦以一定的力度来回擦拭印刷表面,检查是否有油墨被擦掉;
④胶带粘贴试验,将透明胶带贴在印刷图案上,然后迅速撕起,观察胶带上是否有油墨残留;
⑤刀片切割法,用锋利的刀片在印刷面上画出网格,然后用胶带粘贴撕起,检查网格内的油墨是否完整;
⑥热水浸泡测试,将印刷样品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取出后观察是否有褪色或脱落现象;
⑦酒精擦拭实验,用浸有酒精的棉球擦拭印刷面,多次往复后检查是否有褪色或脱落;
⑧模拟使用测试,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进行相应的摩擦、弯曲等测试,评估油墨的耐用性;
⑨紫外光照测试,使用紫外灯光照射印刷图案,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或油墨降解的现象;
⑩加速老化测试,将样品置于老化箱中,模拟长时间的日晒雨淋环境,测试油墨的耐候性;
⑪冷冻/解冻循环,将印刷品反复经历冷冻和解冻的过程,检查油墨层是否能承受温度变化;
⑫用户反馈收集,实际使用后收集用户反馈,了解油墨在真实环境下的表现情况。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本标准用于规定塑料凹版油墨的各项性能检测方法和要求。

1. 外观检测1.1 油墨应呈均匀一致的粘稠液体,无硬块、果冻状、颜色不均等现象。

1.2 油墨中不得含有金属屑、玻璃渣、硬性颗粒等杂质。

2. 粘度检测2.1 采用旋转粘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粘度,单位为毫帕斯卡·秒(mPa·s)。

2.2 测量时,应将油墨搅拌均匀后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细度检测3.1 采用细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细度,单位为微米(μm)。

3.2 测量时,应将油墨搅拌均匀后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光泽度检测4.1 采用光泽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光泽度,单位为度(°)。

4.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5. 附着牢度检测5.1 采用附着牢度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在不同材质上的附着牢度。

5.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按照规定条件干燥后进行测量。

6. 硬度检测6.1 采用硬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硬度,单位为肖氏硬度。

6.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7. 耐冲击检测7.1 采用耐冲击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耐冲击性能。

7.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按照规定条件干燥后进行测量。

8. 耐摩擦检测8.1 采用摩擦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耐摩擦性能。

8.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油墨检验标准

油墨检验标准

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1046-91凹版塑料薄膜油墨以及GB/T13217.1~13217.8-91凹版塑料油墨这3个标准检验油墨,不同油墨品种因后加工工艺与要求差异很大,进行检验的项目也有所区别。

表面张力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CTF,待干燥后,用3.8×10-2N/m的表面张力处理液(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体积比)=54.0:46.0)在墨膜上涂布6cm2,在2秒内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的表面张力值达到3.8×10-2N/m。

溶剂残留量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一般取面积为200cm2的样品上海光华,置入输液瓶中用反口塞紧,在80±2℃的恒温烘箱中保温30分钟,用注射器抽取1ml瓶中的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

凹印油墨的行业标准规定烘箱的温度是50±1℃乳品包装,但是GB/T 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复合膜、袋的标准中规定的是80±2℃,我们建议采用后者。

其他技术指标与检验方法油墨的光泽度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在印刷基材上用丝棒刮样,待干燥后,在固定光源的照射下,采用光电光泽度计来测定试样与标准面反射光量度的比值唐山玉印,来表示试样油墨的光泽度(标准面反射光的能量为100%)。

供水/润版在实际油墨样品的比较中,常将不同的油墨同时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在光线明亮处,对比墨膜的光泽度。

抗粘连性能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绿色印刷,放置2分钟,相对折叠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将此体系置于50±1℃的烘箱中,压上2kg砝码放置2小时后,打开对折部分观察印迹粘连的情况。

在实验中防伪印刷,可以将多个油墨样品进行制样后共同比较。

随着现在印刷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油墨的抗粘连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

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

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胶印油墨是印刷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油墨,具有印刷速度快、印刷质量高和成本低等优势。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印刷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对胶印油墨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和测试技术方法。

一、胶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1. 颜色浓度胶印油墨的颜色浓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和饱和度。

颜色浓度可以通过色差仪来测定,通常采用D65光源和10度观察角。

通过测定颜色浓度,可以及时调整印刷设备和油墨配方,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2. 平滑度胶印油墨的平滑度是指油墨层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和清晰度。

平滑度可以通过表面电离计来测定,监控油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从而调节印刷质量。

3. 附着力胶印油墨的附着力是指油墨与印刷介质表面的附着程度,包括擦拭附着力和粘着力。

附着力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和摩擦试验来测定,对于不同的印刷介质和生产工艺,需要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4. 耐磨度胶印油墨的耐磨度是指其抵抗磨损和划痕的能力,决定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耐磨度可以通过磨损试验和刮擦试验来测定,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Sutherland试验和Taber试验。

5. 抗热性胶印油墨的抗热性是指油墨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尤其是在印前处理和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

抗热性可以通过烘箱试验和厌氧试验来测定,评估油墨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长期保存的能力。

二、胶印油墨的测试技术方法1. 色差测定色差测定是一种用于测定颜色差异的方法,可以选择采用比较试验、视觉评估法或色度计测定法。

比较试验是指将两个样本放置在同一环境中并对其进行直接比较,相对于视觉评估法和色度计测定法,比较试验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2. 表面电离计测定表面电离计是一种测定表面电位和表面张力的设备,可帮助监测涂布油墨平滑度、光泽度和流动性,从而改善印刷品的品质。

表面电离计具有稳定性和易于使用性的优点,常用于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包 装
2 0 1 3年 第 2 3卷 第 4期
%6 0 mm, 6 5 g / m 的 画 报 纸 )刮 样 至 墨 长 8 0— 1 0 0 m m。与 1 g 标准油墨 , 1 0 g标 准 白墨 调 匀 的 刮 样 对 比, 通 过调 整 白墨量 达 到试 样 与标 样 的面 色 、 墨色 一致 。着色 力% =冲淡 试 样 白墨用 量 1 0 0 / 冲淡 标样 白墨用 量 。因 为部 分公 司无 6 5 g / m 2的 画报 纸 , 可 根据 现实情 况 , 采 用 同一材 质刮样 。
关键词 : 细度 粘度 固含 量 溶 剂 稀 释 溶 剂 残 留
D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 o f p l a s t i c le f x i b l e p a c k a g i n g p r i nt i ng g r a v u r e p r i n t i ng i n k
t o n e s ,n o k e t o n e b e n z e n e t o w a t e r—s o l u b l e i n k n o w,i n k c o s t s h a s r u n u p t o t h e c o s t o f mo r e
o r ,t i nt i n g s t r e n g t h,f in e n e s s,v i s c o s i t y,i ni t i a l d y ,a r d h e s i o n,s u r f a c e t e n s i o n,t he a mo un t o f r e s i d ua 】s o l v e n t s a n d S O o n .
1 、 G B / T 1 3 2 1 7 . 1 _ - 9 1 对 颜 色 的 检验 采 用 的是
公 司采 用 打 样 机 在 P E T或 B O P P上 打样 , 有 条 件
的可 选择 爱色 里色 密度 仪 检 测样 膜 与 试 验膜 的色
密度 。从 而控 制每 批油 墨 间颜色 的差 异 。
t h a n 1 5% . S o we s h o u l d c o n t r o l o u r q u a l i t y o f i n k s t r i c t l y,d e t e c t i o n mo r e,t o r e d uc e wa s t e.
Z h a n g Li n g l i n g
( D a l i a n D a f u P l a s t i c C o l o r P r i n t i n g C o . , L t d ) )
Ab s t r a c t : a g r o wi n g n u mb e r o f c o ns u me r s f o c us o n t h e p a c k a g i n g o f pr o d u c t ,t h e pr i n t i n g i n k o f s o f t p l a s t i c p a c k i n g wa s u s e d f r o m t h e i n i t i a l b e n z e n e k e t o n e s a t ir f s t ,t h e n n o b e n z e n e k e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p r i n t i n g i n d u s t r y , Q B / T 2 0 2 4 —1 9 9 4 h a s s t a n d a r d e d t h e i n k c o l —
二、 着色力 的检测方 法
G B / T 1 3 2 1 7 . 6 _9 1 对 着 色力 的检 验 采 用 的是 在温度 2 5±1 ℃, 湿度 6 5± 5 % 条件 下用 称 量 瓶称 取 1 g 试样 油 墨 , 1 0 g 标 准 白墨调 匀 , 在刮样纸( 1 6 0
4 2
2 0 1 3年 第 2 3卷 第 4期
塑料包 装
4 1
塑 料 软 包 装 彩 印 凹版 印刷 油 墨 的检 测 方 法
张令 令
( 大连大 富塑料彩 印有 限公 司 )
摘要 : 随着消 费者对产品 包装的 日趋 关注, 塑料软 包装的印刷油墨从 最初 的有苯有 酮、 无苯有酮 、 无苯无 酮转 变到到现在 的水溶 性 油墨 , 油墨 成本 已曾加 到成本 的 1 5 % 以上 。我 们对 油墨 的质量 就要 严格控 制, 加 强检 测 , 以减 少浪 费。随着印刷行 业的发展 , 油墨行业 Q B / T 2 0 2 4 -1 9 9 4已经对 油墨的颜 色、 着色 力、 细度 、 粘度 、 初干性 、 附着牢度 、 表面张力 、 溶剂残留量等方面进行 了规 范。
在温度 2 5±1 ℃, 湿度 6 5± 5 m m, 长1 7 0 m m, 缠绕不锈钢丝部
分长 1 0 0 9±0 . 0 5 m m, 钢丝直 径 0 . 1 2 mm, 密 绕 排 列, 整 齐无 间 隙 。 ) 在 聚 乙烯薄 膜上 刮样 对 比 。 2 、 因 为刮 样 时 手 持 丝 棒 的力 度 不 一 样 , 部 分
Ke y wor d s: Fi n e n e s s Vi s c o s i t y S o l i ds c o n t e n t S o l v e nt d i l u t i o n Re s i du a l s o l v e n t


颜 色 的检 测 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