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凹版印刷油墨的调色与调墨

合集下载

塑料凹版印刷特点与调色原则

塑料凹版印刷特点与调色原则

塑料凹版印刷特点与调色原则
塑料凹版印刷的特点是什么
塑料凹版印刷主要有如下特点:
1.凹版印刷的着墨量是由印版图文部分凹下去的深浅来决定的,印刷时图文部分凹下去的深浅是相对固定的,因此,着墨量也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2.凹版印刷的着墨方式是印版滚筒直接浸在墨槽中接受油墨,或由传墨辊将油墨涂布在印版滚筒上,省去了许多传墨辊及墨量的调节装置;
3.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量比胶版印刷和柔版印刷大,所以产品图文墨层厚实,立体感强;
4.凹版印刷大多为轮转印刷,速度快,能力强;
5.凹版印刷的承印材料范围广,对于塑料薄膜及复合材料等容易延伸变形的材料有很好的适应性;
6.凹版印刷使用易挥发干燥的油墨及非吸收性的塑料薄膜印刷。

塑料印刷的调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印刷中,塑料印刷是占据非常大的市场的,在软包装世界,制作精美的产品给客户才是最终的目的和奋斗目标。

那么塑料印刷的调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到底是什么呢?
①印墨调色应尽可能采用油墨厂生产的色相相同的定型油墨;
②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的定型油墨为主色进行配色;
③配色时,应尽量减少油墨的品种;
④调配浅色墨时,应以白墨为主,少量加入原色油墨;
⑤塑料薄膜是非吸收性材料,不能用稀释剂来冲淡色墨,应加入白墨来冲淡;
⑥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油墨不能混用.
注:本文来自广州爱堡官方网站,转载请注明!。

水性油墨凹版包装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

水性油墨凹版包装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

水性油墨凹版包装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和人类发展,倡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凹印(以下简称凹印)作为食品、药品包装印刷的主要印刷方式,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命健康。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凹印的快速发展,凹印水性油墨也将成为未来凹印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水性油墨;凹版印刷;溶剂型油墨;在包装印刷中,绿色包装印刷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水性油墨作为世界公认的环保油墨,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凹版印刷是包装印刷中的主要印刷方式,日常用品、食品、药品、烟酒等包装印刷大多都采用凹版印刷,它以印迹清晰、层次分明、能进行高速印刷等优点而备受欢迎。

随着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更扩大了凹版印刷的应用前景。

但怎样才能使水性油墨在凹版包装印刷中做到既符合环保印刷的要求,又保证印刷质量,这是印刷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凹印水性油墨的应用凹印水性油墨作为一种环保油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烟酒类包装印刷领域,其无溶剂挥发、无溶剂残留的环保特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从而成为目前各种油墨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无毒油墨。

由于凹印水性油墨自身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有二:一是与之配套的印刷设备问题,二是对承印物有特殊的要求。

其中,印刷设备方面,为解决水性墨挥发速度慢的问题,需提供高效的油墨干燥装置,从而实现水性墨高速工业化生产。

而在现阶段,国内水性油墨凹印设备的印刷速度只有30~100 m/min,远低于溶剂型200m/min的印刷速度。

在承印物方面,早期的水性油墨在印刷塑料薄膜承印物时还需要电晕处理,以改变承印物表面的张力,从而改善水性油墨的附着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油墨承印材料几乎已不再需要电晕处理。

二、凹版印刷水性油墨应注意的问题水性油墨与普通油墨一样,也是由连结料.高级颜料、溶剂和助剂经复合加工研磨而成。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通常是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设计稿的色彩要求来进行调配。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调配方法:
1. 确定颜色配方:根据设计稿颜色要求,确认要调配的颜色。

可以使用标准色板或色彩匹配仪来确定颜色的配方。

2. 准备基础油墨:根据需要调配的颜色,选择相应的基础油墨作为调配的起点。

基础油墨一般是已经配好的一种油墨,颜色接近目标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添加颜料:根据配方,将所需颜色的颜料逐渐添加到基础油墨中。

一般情况下,颜料的添加量应该小心控制,一次只添加少量颜料,然后搅拌均匀,再根据需要调整颜色。

4. 调整色彩: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实际效果,对油墨调整进行细致调整。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颜料的添加量,或者添加其他调色剂,来达到目标色彩效果。

5. 测试印刷:将调配好的油墨进行测试印刷。

在印刷机上使用相应的凹版,并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印刷测试。

通过检查印刷效果,如色彩饱和度、颜色准确度等,来判断调配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 调整修正:根据实际印刷效果,对油墨进行最后的调整修正。

根据测试印刷
的结果,对色彩进行微调,直到达到设计稿要求的色彩效果。

上述是一种常见的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具体的调配过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油墨类型和印刷要求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油墨调配需掌握的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油墨调配需掌握的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油墨调配需掌握的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调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调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1、掌握三原色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油墨调配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此外,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

反之,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暗。

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得出的。

2、分析原稿色相利用补色理论纠正偏色,提高调墨效果当接到印刷色稿后,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的鉴赏和分析,惦量一下所要调的油墨色相的各比例。

分析色稿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墨色的基础色。

一般来说,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的,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桔红、深红、淡红、黑、绿色等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凹版印刷机套色原理

凹版印刷机套色原理

凹版印刷机套色原理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也被称为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机的套色原理是通过使用适当的凹版、油墨和印刷机的动作来实现。

凹版套色主要包括底色与覆盖色的套色。

底色是指印刷品的底层颜色,而覆盖色是位于底色之上的另一种颜色。

套色主要是为了制作色彩丰富的印刷品,例如彩色杂志、彩色广告等。

1.设计调色: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设计师需要确定所需的颜色和色调。

这通常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使用专业的图形设计软件。

2.制作凹版:根据设计的要求,制作凹版。

凹版是一种由铜、铬或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金属板,上面刻有图案和文字。

每一种凹版代表一个颜色或一个墨层。

3.加墨:在印刷机的墨槽中加入适量的油墨。

这个油墨必须与设计要求的颜色相匹配。

油墨通常是由颜料、稀释剂、干燥剂和胶凝剂等物质组成的。

4.印刷:将凹版安装到凹版印刷机上,调整印刷机的参数,例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

当纸张经过印刷机时,墨槽中的油墨会被转移到凹版上。

然后,凹版将墨转移到纸张上。

5.扫除余墨:印刷完毕后,需要清除凹版和印刷机上的余墨,以便进行下一次印刷。

以上是凹版印刷机套色的基本原理。

在套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颜色的混合比例和拼接位置,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进行多次印刷,以实现色彩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总而言之,凹版印刷机套色原理是通过使用适当的凹版、油墨和印刷机的动作,将多种颜色覆盖在印刷品上,实现色彩丰富的效果。

这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对印刷质量和成本控制有着重要影响。

油墨调色心得体会

油墨调色心得体会

油墨调色心得体会篇一:油墨调色技巧油墨调色技巧蓝铂化工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企业。

专业生产水性光油,UV光油,吸塑油等系列。

打底光油,触感光油,连线触感光油,耐磨光油,哑光光油等水性环保产品,广泛应用于纸张表面处理,符合国家检测标准,质优价廉。

油墨色相的调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也是很抽象的工作。

简单的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可调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十种颜色。

而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仅靠三原色油墨无法获得的色彩,这是由于油墨厂家所选用的颜料、染料根本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三原色的饱和度、色浓度、亮度等,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而不是黑色。

因此在实际调色过程中离不开黑墨、白墨、冲淡剂等油墨和助剂。

调墨过程:1.掌握所用油墨的体系、颜色、色饱和度、黏度、细度等指标。

2.对样张及客户要求、工艺要求、色相要求、油墨使用要求进行审定,对每一色组色序的排列、产品的印数、油墨的用量、主色调的调配等要深入了解。

3.稀释剂与油墨树脂的溶解性、气温偏差和稀释剂的配比是相关的,如气温高则稀释剂应采用慢干型。

同时,溶解效果,挥发速度对产品的印刷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相关条件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4.印刷前要做好油墨、稀释剂的准备工作。

5.在开机套印的短暂时间里,要根据颜色的搭配,适当利用原色墨,并把握好比例,依照样张对每一色组油墨的色相进行调配,使印刷车速稳定后,稍加调整即可达到样张效果。

在正常印刷中,批量控制色相相同,对调墨人员来说难度较大,如稀释剂的添加量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颜色效果,这就要求调墨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调墨注意事项1.在色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所用油墨的色彩种类越少越容易调配和控制。

能采用间色油墨就不要采用复色油墨,按照减色法,专色油墨采用的颜色越多其饱和度就会越低,黑色成分就相应增加。

2.确认印刷品的主色调及所含的辅色调,主色调墨作为基本墨,其他墨作为调色墨,以基本墨为主,调色墨为辅,这样调配专色油墨才会更快,更准确。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2W—B-R)]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

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

黄灰色俗称古铜色.红+蓝=红灰[(Y+M)+(M+C)]=[M+K].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

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②复色不等量调配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 黄1+品红2+青1=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凹版印刷机油墨的调色油墨的调色是印刷操作中重要的技术工作,调配颜色的人必须对三原色叠加原理有了解,能充分利用色光相加混合法和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1。

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

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

凹版是指印刷(图文)部分凹入印版表面(非图文)部分的一种供印刷用的印版。

凹版一般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两大类。

本文所述的是与照相凹版相关的内容。

凹印油墨主要由成膜物质(树脂等)、着色剂(颜料或染料)、填充料、溶剂及助剂等组成。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凹印油墨大部分是溶剂型油墨。

凹版印刷的最大特点是印刷品的墨膜比较厚,所以印刷品容易发生粘脏等弊病,常见印刷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如下。

1.糊版(埋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吴 敏字印不出来,严重时印刷品上有一层墨迹且图案模糊。

原因:①油墨干性好,油墨复溶性差,使油墨干结在网穴内。

②印刷机速度过慢。

③印版不好或网点不清晰。

解决办法:①在油墨中调入挥发较慢如沸点在120~150 ℃、蒸发潜热较大的溶剂,在稀释油墨时,适当增加溶剂用量,提高油墨的复溶性。

②当油墨干燥速度较快时,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同时把油墨的上机黏度控制在16~20 s,温度控制在23℃以下。

③重新制版。

2.咬色故障现象:在套印中,后一色油墨将前一色油墨的图案粘拉掉。

原因:①前一色油墨彻干性太慢,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对承印基材附着牢度差,而后一色附着力太强、印刷压力太大,都会将前一色图案黏掉。

②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后一色的黏力。

③印刷时吹风没有集中在图案上或风量过小。

④在前一色中慢干成分的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黏附、干燥。

解决办法:①在前一色油墨中加入快干溶剂。

②减慢速度。

③增加树脂量,加入含树脂的调墨油。

④减小后一色的印刷压力。

⑤降低后一色油墨的黏度,同步减慢速度。

⑥若前一色对承PRINTING FIELD 2020.04印基材黏附不牢,则应检查薄膜的润湿张力是否达到要求,否则应重新处理。

3.粘连故障现象:卷筒纸(塑料或铝箔等)印刷品印后发黏并在收卷时粘连在纸张(塑料或铝箔等)背面,严重时会造成整卷材料完全粘在一起,无法复卷、裁切,造成产品报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选用同类化学性能色料的油墨调色均匀,不要使用不相融或不易相
融的色墨配色。用无机颜料钛青蓝制作的蓝油墨,与有机颜料联苯胺黄制作 的黄油墨混合配制绿色油墨,就等于是造色,很难将它们相混均匀。如果选 用钛青绿颜料制作的绿色油墨作基色,加以少许的黄油墨或蓝油墨,去调制 偏黄相或偏蓝相的绿色油墨,那就容易得多了,所以称此工艺为调色比叫配 色(造色)更为准确。
反射光空间混合,让视觉上造成一种新的色相。 比如:在印刷时将原红色网点与蓝色网点并列,呈现紫色;原红色网点
与原黄色网点并列,呈现橙色等。 两个原色加以混合,得到的是间色。 例如:绿色、紫色、橙色是间色,也就是原黄+原蓝=绿色 原蓝+原红=
紫色 原红+原黄=橙色。 两个间色相加或混合,得出的是复色。像绿色+紫色=棕色 紫色+橙色=
印刷对油墨色彩的影响主要是:首先是分色制版,其次是印刷速度,压印 胶辊的压力、印刷油墨的黏度与上墨量有关。另外油墨的干燥性,套印的准 确性,对印刷品上油墨色彩,也有一定的影响。印刷时印版辊筒上的图文制
2
的深或制的线数低,上油墨量大,反之上油墨量小。印刷速度快,上油墨量 大,反之上油墨量小。压印胶辊的压力大,上油墨量大,压力小,上油墨量 小。印刷油墨的黏度大,上油墨量大,油墨的黏度小,上油墨量就小。油墨 的干燥性好,印刷的速度就能提高,印刷的速度能提高,油墨的黏度就能降 下来,则印刷品上的油墨量便能减少,印刷品上的图文即愈清晰、色彩愈鲜 明、叠色后的色泽愈鲜艳,而且油墨的附着力就愈强。印刷品上油墨层的厚 度增加,其的亮度会降低,但是饱和度相应增加。印刷品的色相则趋向于透 过系数大、小的光线,墨色膜的厚度,以及几个颜色相互套叠的量的平衡, 也会影响印刷品的色彩,也就是叠色后颜色的变化。
1
总之同颜色中偏红相的色较暖,偏蓝相的色较冷。不过以上所讲的冷、暖二 字的概念是指从物理及感官上而言,并不是指颜色的色温。一般说暖色与暖 色或冷色与冷色,相所调配出来颜色比较明亮鲜艳。暖色+暖色、冷色+冷色 调出色较柔和,暖色+冷色调出的色反差较大,故而应用暖色+冷色调色要慎 重。用色愈少调出来的色泽好,多色相加调出来的色较混浊,色相近调出色 效果好。
色料的叠合也成为叠色,是指将不同颜色的色墨一次重叠印制在同一 处,使之形成一种新的色相,这种方法用于颜色透明度好的油墨或透明色油 墨。如表面印刷,先印黄色然后叠印蓝色呈现绿色或先印黄色然后叠印原红 色则呈现橙色。里印印色倒置,先印蓝色后印黄色呈现绿色,先印原红色后
5
印黄色即呈现橙色。 空间混合也叫并置,是将不同色料的网点相互邻近地排列在一起,通过
像:调配专色油墨,则是按实样的颜色、设计彩稿和印刷版打样稿的颜 色追色,而配制印刷油墨的颜色是调色。
塑料凹版印刷油墨调色的基本常识
3
实际印刷当中,常常会遇到调色的问题,如果不了解油墨的性能和色彩 的基本知识,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要了解三原色油墨相加的变化规律,对原色稿的色彩进行分析,找 出主色相,然后用最少种类的辅色油墨调制,否则用色种类过多,会使墨色 灰暗,光泽降低,注意调墨时要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类型的油墨调制。 最好是选用相同类型颜料的油墨调制,免得发生化学反应或难以亲和。
色鲜明。
○3 在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色油墨后,光泽上升、色相明亮,同
时色泽就会下降。只要在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黑色油墨,光泽和色泽会 同时下降,油墨的色相深暗、失去光亮,使得印刷品上墨色的色调更加灰暗。
○4 调色应遵从经济的原则,尽量使用价格较低廉的基色油墨和利用陈
旧剩油墨调色,以便降低印刷成本,但是对色度和亮度等,要求严格的印刷 品除外。
8
○3 要提高印刷油墨的墨膜光泽,应该将油墨内加少许冲淡剂,而不是
加调墨油,调墨油是铅印油墨或胶印油墨品种的叫法,也不能加调金油。添 加调金油后,油墨内树脂含量增加,粘度也会增大,不利提高印刷的速度, 还可能引起印刷品上油墨的返粘。因此要提高油墨的透明度只能加冲淡剂, 不宜加调金油。
○4 印刷时要把油墨颜色调浅,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冲淡剂将色调浅,通
白、灰、黑三种颜色不属于彩色,一般说它们没有色相,它们的饱和度 等于零。白色是所有颜色的总合,灰色是白色在低亮度水平时的颜色,黑色 则是颜色的全部吸收,它是光的消失,也就是亮度等于零。某颜色的所谓干 净与脏,通常是指这一色彩中出现的黑色多少而言的,故而该色彩中黑色越 少,色彩就越干净,反则黑色越多色彩就越脏。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灰度大, 即意味着该色彩不鲜艳、较暗。在多数情况下,色彩中加入适量的白色就会 提高它的光泽,同时色泽也会下降,。可是在色彩之中一但加入黑色,它的 光泽和色泽都会下降,使得色彩变暗。
印刷中的调墨和调色
印刷中的调墨,是指根据印刷版辊(滚)筒上图文的深浅,印刷机印刷 的机速,印刷场地的温度和湿度,用稀释剂和冲淡剂,将油墨的性能调整至 适合印刷之用。油墨的调色,则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色油墨,混合调制 成新的油墨颜色或专色。
如:根据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调整油墨的黏度和干燥速度,保障印刷的 顺利进行;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高低和湿度,配制适当的稀释剂,调整油墨 的干燥速度,以满足印刷的需要;根据印刷版辊(滚)筒上图文制作的深度 和线数,用稀释剂和冲淡剂,调整油墨色浓度,达到印刷墨色的一致性;这 些都是调墨的范畴。
枣红色等。 凡两种色料混合成为黑色(消色)时,那么这两种颜色即为互补色。 例如:深黄+青莲=黑 原红+深绿=黑 紫+红=黑,因而深黄色与青莲色互
为补色,原红色与深绿色互为补色,紫色与红色互为补色。应用互补色的原 理即可在调配墨时,充分利用处理旧、剩油墨。比如调配褐色,就可用紫+ 绿或红+黑调制;墨绿色可用绿+深红调配制成等。
色彩中的暖色和冷色
看见太阳或火会感到温暖,太阳或火光呈现红色的,红色是暖色,也就 是接近于太阳或火的颜色统称为暖色,暖色如:红、橙、深黄等。接近冰与 水的颜色称为冷色,水深清澈呈现蓝色,蓝色为冷色,冷色如:蓝、绿、紫 等。黄色不暖不冷,是中间色。如果欲将色调暖加红色,色调欲冷便添加蓝 色,色中红越多就偏暖色,反之蓝越多就偏冷色。这样某种颜色就有较暖色 或较冷色之别,例如:大红是较暖的红色,桃红或玫红是比较冷的红色。深 蓝或群青是偏暖的蓝色,天蓝则是偏冷的蓝色。同样中黄较暖,浅黄较冷。
○7 印刷定样开机时,应将留样油墨、印样和调制比例记录一并存档,
以备保障下次调出的色墨和印刷品上墨色的一致性。 调色时的注意事项:
○1 调色时所用的基色油墨的品种越少色彩越鲜艳,若使用的品种过多,
7
调配出来的墨色光泽就会减低,使墨色色泽灰暗、印刷品上的墨色不鲜明。
○2 最好冷色+冷色,暖色+暖色,冷暖色调配合理,使印刷品上墨膜颜
当色彩中加入黑、白色时的变化规律是:(1)彩色+白色=淡。 (2)彩 色+黑色=暗。 (3)白色+黑色=灰。
值得注意: 调配色时的工作环境会影响色彩的识别和调配,光源对色 彩辨别和调配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调配色彩要在正常的日光下进行。如 在室内或灯光下调配色彩时,最好配置标准光源。
印刷对油墨色彩的影响
三原色相加的变化: 原色红含少量原黄是大红,随着黄相的加重逐渐成金光红、桔红、深黄、 中黄。原黄含少许原蓝是草绿,随着蓝相加重,逐渐成翠绿,艳绿、中绿、 深绿、墨绿。原蓝含少许原红是中蓝,随着红相增加逐渐成深蓝、群青、青 莲蓝、紫。原红加少许原篮是深红,加大篮相后成紫,最深的红是紫,最深 的篮也是紫。 三原色相加的变化参见下图 1 所示:
常往色墨中加白色油墨是错误的。色墨中加入白色油墨,不但会改变油墨的 色相,还会降低原颜色油墨的色泽和鲜艳度,容易引起印刷油墨的混浊、浮 色和变色。
○5 凹版印刷的金色油墨有两种,一种是银浆+连接树脂液+透明黄染料
采用高速搅拌制成,另一种则是用户临场用铜金粉+调金油调制而成。前种 金色油墨印刷出来较后种金色油墨均匀,但缺少金属的亮度和光泽所以也称 其为假金。后种金墨虽然均匀度较差,可具有金属的亮度和光泽,并且厚实 立体感较强。总之以上两种金墨都不能研磨,前种金墨不耐溶剂冲,用时间 长后容易脱色漏银。后种金墨溶剂不宜多加,溶剂加多会加速铜金粉的沉淀。 前种金墨稀释剂中要加 30%~50%的冲淡剂,色相可通过添加透明黄油墨或透 明度较好的油墨来调整。后种金墨因为铜金粉的比重较重不宜在调金油中多 加溶剂,必要时可用冲淡剂调整,也可以现场将两种金墨混合调和起来使用。 但是要根据所需用量调制,不宜较长时间的存放,为保障印刷墨的均匀和防 止铜金粉沉淀,印刷时使用匀墨辊和搅墨棒是很有必要的。
○5 应使用同一厂生产的同类型的油墨调色,并选择相容性好的基色油
墨配色。
○6 尽量计算准确,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185.塑料凹印油墨调墨和调色的技巧? 在油墨调墨和调色时有些经验值得借鉴,有些教训需要注意。
○1 用接近色,调配色容易成功,而且效果较好。比如:原红+金光红=
大红 绿色+原红=棕色 原红+青莲=黑(褐)色。
塑料凹版印刷油墨的调色与调墨
凹版印刷中油墨的色彩
色彩是物体反射或透射光在人眼睛中的反映,假如进入没有光线的黑暗 中就看不到色彩。任何一种彩色度可以由三个特性来概括阐述,一、是色相, 二、是明(亮)度,三、是饱和度,这三个特性彼此可以独立表达。色相是 彩色的基本特征,红、黄、蓝三原色是色彩的基本色相。明(亮)度说明一 个颜色愈明(亮),颜色就愈鲜明,最明(亮)的颜色是白色或近似于白色 的颜色。一个彩色的色相愈明显,则它的饱和度就愈大。饱和度与明(亮) 度的关系是,物体反射或透射光的组成中白光愈小,则它的色彩饱和度愈大, 反之色彩的饱和度就愈小。因此调配颜色时,使用的颜色色相种类越多,其 亮度就越差。为此只要色相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调配色所采用的颜色色相 的种类,应当越少越好。
○2 色料相减的混合法,也就是颜色色料的混合,混合的基本方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