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DS395的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新赛欧1.2L汽车离合器设计设计者:指导教师: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6月28日目录第1章绪论 (1)1.1离合器的基本组成 (1)1.2离合器的功用及分类 (1)1.3课程设计目的 (2)1.4离合器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2)1.5设计步骤 (3)第2章离合器结构方案分析 (4)2.1离合器车型的选定 (4)2.2离合器结构设计 (7)2.2.1摩擦离合器的组成 (7)2.2.2从动盘数的选择 (8)2.2.3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8)2.2.4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选择 (10)2.2.5压盘驱动形式选择 (11)2.2.6扭转减震器 (11)2.2.7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1)第3章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12)3.1离合器后备系数Β (12)3.2单位压力P0 (12)3.3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B (13)3.4摩擦因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T (14)第4章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约束条件 (15)4.1摩擦片外径D (15)4.2摩擦片的内、外径比C (15)4.3后备系数Β (15)4.4摩擦片内径D (15) (15)4.5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TC04.6单位压力P0 (16)4.7离合器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Ω (16)第5章离合器主要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 (18)5.1从动盘总成设计 (18)5.1.1从动盘总成的结构型式的选择 (18)5.1.2从动片结构型式的选择 (19)5.1.3从动盘毂的设计 (19)5.2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20)5.2.1离合器盖设计 (20)5.2.2压盘设计 (21)5.3离合器分离装置设计 (21)5.3.1分离轴承 (21)5.3.2分离套筒 (21)5.4膜片弹簧的设计 (22)5.4.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22)5.4.2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约束条件的检验 (24)5.4.3膜片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 (26)5.5扭转减振器 (26)5.5.1扭转减振器的功用 (26)5.5.2扭转减振器组成 (27)5.5.3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27)5.5.4离合器输出轴的设计 (32)谢辞 (32)参考资料第1章绪论1.1离合器概述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它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离合器汽车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马自达5汽车离合器设计设计者:田致玲学号:0914040202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周萍日期:2021-6-25目录第一章绪论51.1前言51.2课程设计目的51.3设计要求51.4设计步骤6第二章离合器方案确实定72.1车型分析72.2方案选择7第三章离合器输出轴的设计83.1轴的直径设计83.2花键强度校核9第四章离合器根本参数确实定94.1后备系数Β104.2单位压力P O104.3摩擦片的外径、径和厚度114.4摩擦因数、摩擦面数、离合器间隙12第五章离合器根本参数的优化135.1摩擦片外径D (13)5.2摩擦片的、外径比C (13)5.3后备系数Β135.4摩擦片径D (13)5.5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T CO (13)5.6单位压力P0 (14)5.7离合器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Ω14第六章膜片弹簧根本参数的选择156.1截锥高度H与板厚H比值和板厚H的选择156.2自由状态下碟簧局部大端R、小端r的选择和比值156.3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的选择156.4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156.5别离指数目N的选取166.6 膜片弹簧小端半径及别离轴承作用半径确实定166.7切槽宽度、及半径确实定166.8压盘加载点半径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确实定176.9膜片弹簧根本参数约束条件的检验176.10膜片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17第七章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的选择187.1极限转矩T J (18)7.2扭转角刚度187.3阻尼摩擦转矩197.4预紧转矩197.5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 O (19)7.6减振弹簧个数197.7减振弹簧总压力207.8极限转角207.9限位销与从动盘缺口侧边的间隙207.10限位销直径207.11从动盘毂缺口宽度及安装窗口尺寸207.12减振弹簧设计21第八章离合器零件的构造选型及设计计算228.1从动盘总成设计22从动盘总成的构造型式的选择22从动片构造型式的选择22从动盘毂的设计228.2离合器盖总成设计23离合器盖设计23压盘设计238.3离合器别离装置设计24别离轴承24别离套筒24辞25参考资料26第一章绪论1.1 前言对于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
离合器说明书(DOC)

一、离合器概述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离合器的功用主要的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档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二、设计要求及其技术参数1.基本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既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起初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档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档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寿命。
6)操纵方便、准确,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
7)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一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参数:整车质量:1429kg最大扭矩:76N·m/3200/rpm轮胎规格:13主减速比:4.5变速器一档传动比:3.090三、结构方案分析3.1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单片离合器:对乘用车和最大质量小于6t的商用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容许条件下,离合器通常只设有一片从动盘。
单片离合器的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可保证结合平顺。
3.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是一种由弹簧钢制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由碟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
离合系统设计作业指导书

离合系统设计作业指导书离合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实现引擎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或断开,因此对车辆的运动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针对离合系统设计作业提供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离合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并指导学生设计出更加优秀的离合系统。
一、离合系统简介离合系统主要由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操作器、离合器分离器、离合器传动轴等几个部分构成。
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盘、过度盘、分离于和压盘,其中离合器盘和过度盘可以相对地滑动实现离合和相接。
离合器工作原理:离合器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给变速器,从而驱动车轮,使车辆开始运动。
离合器操作者踩下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盘、过度盘之间断开,发动机的动力不能再经过离合器传送,悬挂的轮子不再受到强拉力影响,车辆不动。
踩离合器踏板后悬挂轮的停转比较快,发动机在空转。
松开离合踏板,在一段短暂时间内加速离合器盘与过度盘的接触。
离合器盘脱离离合器压盘,离合器盘与轴盘之间产生摩擦力,使轴盘转动。
如果油门不变,车速也不变,因为轮子的停止而损失的能量不足以弥补发动机因为对离合器盘的摩擦产生的超量动力的损失。
所以,松开离合,就即可将汽车启动。
二、离合系统设计要点1. 离合系统设计要满足动力传递的需求,并且要实现连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离合器要能承担发动机发生的转矩,并适应变速器和差速器的匹配。
3. 要有足够的压盘力和摩擦片的阻力,以便保持离合器在传动功率和转矩传递方面的稳定性。
4. 摩擦片表面要做到光滑,确保摩擦系数的匹配。
5. 在设计离合器的大小和重量时,应考虑车辆的动力系统和燃料经济性。
6. 在选择离合系统材料时,需满足高强度、低质量和稳定性等要求。
7. 需要确保离合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因传动问题或人员操作问题导致车辆出现危险状态。
三、离合系统设计示例1. 需求设计一辆轿车的离合系统,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动力传递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离合器DS395的设计说明书word精品文档11页

第一章引言离合器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汽车从启动到行驶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离合器。
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离合器类似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因此,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扭器已经具有离合作用,而手动变速器的离合器主要是采用摩擦形式,并独立成为一种装置,有自己的控制系统。
因此,普通手动变速器汽车都有离合器踏板装置,安装在驾车者座椅地面前左端。
本文内容主要阐述手动变速器轿车上的摩擦片式离合器及其控制形式。
轿车采用膜片离合器,它由主动部分(由壳体、膜片弹簧、压盘等组成的整体并用螺钉固定在发动机飞轮上),被动部分(由摩擦片与从动盘组成)和操纵部分组成。
被动部分装在飞轮与压盘之间,通过滑动花键套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
在膜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动盘、压盘与飞轮夹紧,发动机工作时,飞轮和压盘通过它们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带动从动盘一起旋转,将扭矩传递给变速器主动轴。
当驾车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操纵部分的分离叉将分离轴承推向前,推动膜片弹簧下端,使膜片弹簧上端绕支点转动并拉动压盘向后移动,解除了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压紧力,发动机只能带动主动部分旋转,无法将扭矩传递给变速器。
当驾车者松开离合器踏板,操纵部分将分离轴承拉回来,膜片弹簧下端压力解除,恢复原位,压盘在膜片弹簧压力下又向前移动并将摩擦片压紧,发动机又可将扭矩传递至变速器。
摩擦片上还均匀分布了若干只横置的螺旋小弹簧,用于减少离合时的冲击和振动。
目前,汽车离合器操纵形式有拉线和液压式两种,轿车多用液压操纵式,它具有噪声小、省力、平稳、布置方便的优点,由总泵、分泵、软管、踏板等组成。
当驾车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推杆推动总泵活塞使油压增高,通过软管进入分泵,迫使分泵拉杆推动分离叉,将分离轴承推向前;当驾车者松开离合器踏板时,液压解除,分离叉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逐渐退回原位,离合器又处在接合状态。
6号文件--一东离合器索赔指导2011.03

一东离合器索赔指导2011-06 1、产品名称:“一东”牌离合器生产厂商: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厂商代码:LW0562、产品系列及参数介绍产品型号主要技术参数DS330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11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11A1 扭矩容量580N.m工作压紧力≥8700N安装高度55~60.5mm分离行程10~12mm花键类型SAE 10C 1.5″DS350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09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09扭矩容量721N.m工作压紧力≥10000N安装高度58~65mm分离行程10~12mm花键类型SAE 10C 1.5″DS350(加强)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116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116(或A116) 扭矩容量1015N.m工作压紧力≥13000N安装高度60~67mm分离行程10.8~12.5mm花键类型SAE 10C 1.5″DS380A1M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A1M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A1M扭矩容量1400N.m工作压紧力≥15000N安装高度64~70mm分离行程11.5~13.5mm花键类型SAE 10C 1.75″DS395K2 DS395K2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S1601310-Y44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S1601210-Y44扭矩容量1525N.m工作压紧力≥15900N安装高度65~69mm分离行程11.5~13mm花键类型SAE 10C 1.75″DS395A2M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A2M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A2M扭矩容量1726N.m工作压紧力≥18000N安装高度64~70mm分离行程12~12.5mm花键类型SAE 10C 1.75″DS400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C1H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C1H扭矩容量1318N.m工作压紧力≥14800N安装高度67~73mm分离行程11~13mm花键类型SAE 10C 1.75″DS430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SB7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SB7扭矩容量2068N.m工作压紧力≥20000N安装高度72~78mm分离行程11.5~13.5mm花键类型SAE 10C 1.75″DSP430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A0H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A0H(或A0HA1、CA0H) 离合器分离轴承图号1601430-A0H扭矩容量2482N.m工作压紧力≥24000N安装高度60~64mm分离行程12~14mm花键类型SAE 10C 1.75″DSP430AA0H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A0H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AA0H(或AA0HA1、DA0H) 离合器分离轴承图号1601430AA0H扭矩容量2482N.m工作压紧力≥24000N安装高度60~64mm分离行程12~14mm花键类型SAE 10C 2″DSP430BA0H DSP430BA0H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BA0H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BA0H(或BA0HA1、EA0H) 扭矩容量3199N.m工作压紧力≥31000N安装高度61.5~65.5mm分离行程12.5~14.5mm花键类型SAE 10C 2″DSP430A1H 离合器盖总成图号1601310-A1H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图号1601210-A1H 扭矩容量3508N.m工作压紧力≥34000N安装高度61.5~65.5mm 分离行程12.5~14.5mm 花键类型SAE 10C 2″3.产品主要标识3.1盖总成盖子表面有永久性标识CYD,并有激光打印的标识及生产批次(见上图)3.2盖总成传动片铆钉上有冲压的永久性生产批次号(见上图)3.3从动盘总成减振盘上有激光打印的标识及生产批次(见上图)3.4解放公司装机件及备件激光打印标识图例(下图)上图为激光打印的解放公司装机件标识上图为激光打印的销售公司备件标识4.简单结构原理介绍4.1推式离合器(1601310-11、09、116、Y44、A1M、A2M、SB7等)4.1.1离合器的接合工作状态当离合器与发动机飞轮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时,离合器就处于接合工作状态。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

离合器设计方案说明书一、背景及需求分析离合器是汽车等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之一,用于控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用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和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优化的离合器设计方案,满足以下需求: 1. 提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 2. 增加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3. 降低离合器的成本。
二、设计思路基于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思路: 1.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高强度、耐磨损和热稳定性好的材料,以提高离合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 优化结构设计:通过改进离合器的结构和尺寸,提高转矩传递效率和减小传动损失; 3. 优化摩擦片设计:结合摩擦片表面涂层技术,提高摩擦片与离合器盘的摩擦系数,以提升传动效率; 4. 应用驱动控制技术:结合驱动控制系统,实现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和自适应调节,提高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三、具体实施方案1. 材料选择根据需求分析和研究数据,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材料: - 离合器盘和飞轮:优质钢材,具有高强度和热稳定性; - 摩擦片:高温耐磨陶瓷材料,表面涂覆金属及摩擦材料复合涂层,提高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 - 弹簧:优质高强度弹簧钢,提高弹簧的耐久性。
2. 结构设计优化优化离合器的结构和尺寸,重点包括: - 提高接触面积:增大离合器盘和飞轮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传递转矩的能力; - 减小离合器盘和飞轮的质量:减小离合器盘和飞轮的质量,降低离合器的惯性,减小传动损失; - 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引入冷却系统,保持离合器在高温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寿命。
3. 摩擦片设计优化优化摩擦片的设计,注重以下方面: - 表面涂层技术:采用金属及摩擦材料复合涂层,提高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 - 结构调整:优化摩擦片的密封结构,减小气密性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 磨损监测:引入磨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摩擦片的磨损情况,提前预警更换。
4. 驱动控制技术应用通过引入驱动控制系统,实现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和自适应调节,以提高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 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离合器的精确和快速控制; - 引入传感器:监测驱动系统和行驶状况,实现自适应调节; - 优化离合器调节策略:结合驱动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离合器调节策略,提高换挡的顺畅性和驾驶舒适性。
Φ395膜片弹簧离合器开发设计

Φ395膜片弹簧离合器校核设计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严正峰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盛学斌摘要:针对380DB离合器出现传扭不足,离合器烧片等现象,我们设计395DB换代产品。
本文简单介绍395DB离合器的结构及传递扭矩、温升、滑磨功、踏板力的校核。
关键词:离合器、膜片弹簧、传动扭矩、温升、校核设计。
Abstract: Because 380DB clutch appears the phenomena such as shortage of transmission, clutch burns etc., we design the 395 DB clutch instead of the old produ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395DB clutch and the check of transmission torque, temperature rise, slipping effect, shock absorber, and pedal force.Key Words: clutch, diaphragm spring, transmission torque, temperature rise, check design.1 设计思想随着膜片弹簧离合器逐步在重型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压紧力均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但由于受到传递扭矩与操纵力的制约,在不改变整车设计,仅变更离合器,也带来较多的问题,当传递扭矩增大,分离力也大,操纵困难,国内某主机厂主导车型原采用380DB离合器,曾出现烧片等问题,为此进行攻关设计,一方面变更整车操纵泵,另一方面要求各供应商进行设计新的离合器。
395DB离合器的开发是在保证与380DB离合器具有通用的安装性能的基础上,增大离合器的传递扭矩。
395DB离合器的设计是采用增大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和从动盘总成之间的摩擦面积,同时适当增加工作压紧力的办法,以达到增大传递扭矩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合器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汽车从启动到行驶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离合器。
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离合器类似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因此,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因假定压力均匀分布,则圆环上单位面积的压力为
P=N/π(Ro2-Ri2)
现考虑圆环上微圆面积上产生的摩擦力矩dTf,它距离中心为r,圆环厚dr,则该微圆环面积上产生的摩擦力矩dTf为 dTf=2πrdrpμr
摩擦盘上压力均匀分布时其有效的摩擦作用半径Re为 Re=2(R3o-R3i)μN/3(R2o-R2i)
现在,电子技术也进入了离合器系统。一种由控制单元(ECU)控制的离合器已经应用在多款的轿跑车上。其ECU汇集油门踏板、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信号,驱动伺服马达机构施行自动变速。
第二章离合器(DS 395)的设计
2.1摩擦传动机构
摩擦离合器的基本结构是摩擦传动机构,它依靠摩擦来传递转矩。摩擦力F是一种耗散力,它的作用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3离合器盖设计
离合器盖与飞轮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它传递发动机的一部分转矩给压盘。此外它还是离合器压紧弹簧和分离杆的支承壳体。
2.3.1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以的问题
1.刚度问题
离合器分离杆支承在离合器盖上,如果盖的刚度不够,则当离合器分离时,可能会使盖产生较大的变形,这样就会降低离合器操纵部分的传动效率,严重时可能导致分离不彻底,引起摩擦片的早期磨损,还会造成变速器换挡困难。
被动部分装在飞轮与压盘之间,通过滑动花键套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在膜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动盘、压盘与飞轮夹紧,发动机工作时,飞轮和压盘通过它们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带动从动盘一起旋转,将扭矩传递给变速器主动轴。当驾车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操纵部分的分离叉将分离轴承推向前,推动膜片弹簧下端,使膜片弹簧上端绕支点转动并拉动压盘向后移动,解除了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压紧力,发动机只能带动主动部分旋转,无法将扭矩传递给变速器。当驾车者松开离合器踏板,操纵部分将分离轴承拉回来,膜片弹簧下端压力解除,恢复原位,压盘在膜片弹簧压力下又向前移动并将摩擦片压紧,发动机又可将扭矩传递至变速器。
实际上,由于温度等因素影响造成接触表面的翘曲使正压力分布不均,摩擦系数在各处也并不相等,于是提出了另一种模型。该模型认定压力从Ri到Ro递减,它是1/R的函数,此时认为有效的摩擦半径Re为 Re=(Ro+Ri)/2
下面根据转矩容量的概念来确定实际离合器的转矩容量Tc。由于离合器的从动盘两面都是摩擦面,而且离合器所用的从动盘不止1个,这样离合器转矩容量Tc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Tc=ZTf=ZreμNTc=2×(297+260)/2×10-3×3100=1726.7(N•m)
Tf=ReFf=ReμN
式中,Re为有效作用半径。
Tf就是摩擦机构利用摩擦的转矩容量。转矩容量(或扭矩容量)反映的是摩擦所传递转矩的极限能力而不一定是它实际传递转矩的大小。其中Re如何确定非常重要,它是两种数学模型可用。一种模型是认为正压力均匀分布于摩擦面上,现如下分析。
设定一圆环,其上作用有一正压力N和转矩T,圆环外径为Ro,内径为Ri。若圆环产生转动,则转动会产生摩擦力矩。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扭器已经具有离合作用,而手动变速器的离合器主要是采用摩擦形式,并独立成为一种装置,有自己的控制系统。
因此,普通手动变速器汽车都有离合器踏板装置,安装在驾车者座椅地面前左端。本文内容主要阐述手动变速器轿车上的摩擦片式离合器及其控制形式。
轿车采用膜片离合器,它由主动部分(由壳体、膜片弹簧、压盘等组成的整体并用螺钉固定在发动机飞轮上),被动部分(由摩擦片与从动盘组成)和操纵部分组成。
压盘的结构形状除与传力方式有关外,还与压紧方式和分离方式有关。在采用沿圆周分布的圆柱螺旋弹簧作压紧弹簧时,压盘上应铸有圆柱形凸台作为弹簧的导向座。而在采用膜片弹簧或中央弹簧时,则在压盘上铸有一圈凸起以供支承膜片弹簧或弹性压杆之用。
2.2.2压盘几何尺寸的确定
压盘厚度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两点:
1)压盘应具有足够的质量
摩擦片上还均匀分布了若干只横置的螺旋小弹簧,用于减少离合时的冲击和振动。
目前,汽车离合器操纵形式有拉线和液压式两种,轿车多用液压操纵式,它具有噪声小、省力、平稳、布置方便的优点,由总泵、分泵、软管、踏板等组成。当驾车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推杆推动总泵活塞使油压增高,通过软管进入分泵,迫使分泵拉杆推动分离叉,将分离轴承推向前;当驾车者松开离合器踏板时,液压解除,分离叉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逐渐退回原位,离合器又处在接合状态。
校核计算的公式如下:
τ=γL0.50/cm压
式中,τ-温升
L-滑磨功
γ-分配到压盘上的滑磨功所占的百分比:单片离合器压盘,γ=0.50;双片离合器压盘,γ=0.25;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γ=0.50;
c-压盘的比热容,对铸铁压盘,c=544.28J/(kg.K);
m压-压盘质量τ=γL/cm=0.50×6.3×106/6.43×102×544.28=9℃
此外,在单片离合器中也采用键式连接方法,中间压盘通过键,压盘则通过凸台。现在广泛采用传力片的传动方式,由弹簧钢带制成的传力片的一端铆在离合器盖上,另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压盘上。为了改善传力片的受力情况,它一般都是沿圆周切向布置。这种传力片的连接方式还简化了压盘的结构,降低了对装配精度的要求,并且还有利于压盘的定中。
摩擦力定律说明,摩擦力F的大小和正压力N成正比。比例系数为摩擦系数μ。摩擦力本质是非线性的,他有多个值,其最大值为μN.如果,作用力F<μN,则摩擦力就只能等于作用力F,当F>μN时,滑块就要产生运动,引起滑块加速的力为
Fa=F-μΝ=F-Ff.
当滑块绕作用半径等速转动时,此时最大的摩擦力Ff(假想)产生的摩擦力矩为Tf:
式中,Z为离合器摩擦工作面数,单片为2,双片为3…
若把两种模型不同的Re代入式,就得到两种不同的离合器转矩容量Tc的计算公式,
它们之间的差别之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假设。不管怎样解释,对上述两种模型既不能说谁对谁错,也难分清楚那一种模型更好。这是由于二者都只是把复杂的现象作一系列简化后得出的,它们只能起对离合器的转矩容量作估算的作用。而现实情况时,温度、时间因素都会影响离合器容量的大小,所以不能肯定上述简单公式何者更准。
由于用石棉(或其他有机物)材料制成的摩擦片导热很差,在滑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主要有飞轮和压盘等零件吸收,为了使每次接合时的温升不致过高,故要求压盘具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吸收热量.
2)压盘应具有较大的刚度
压盘应具有足下不致因产生翘曲变形而影响离合器的彻底分离和摩擦片的均匀压紧.
为了减轻重量和增加刚度,小轿车和一般载货汽车的离合器常用厚度约为3-5mm的低碳钢板冲压成比较复杂的形状。重型汽车由于批量少,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刚度则长常采用铸铁的离合器盖。
2.通风散热问题
为了加强离合器的冷却,离合器盖上必须开许多通风窗口。
3.对中问题
离合器内装有压盘、分离杆、压紧弹簧等零件,因此它相对发动机飞轮曲轴中心线必须要有良好的定心对中,否则会破坏系统整体的平衡,严重影响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2.2.3传力片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传力片在不同的离合器结构中,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对于周置螺旋弹簧离合器的传力片,它主要承担离合器压盘传递发动机的转矩,使之成为摩擦副中的主动件,而压盘的分离由分离杆来完成。而现在膜片弹簧离合器中的压盘传力片,除了要承担传递发动机的转矩之外,还要依靠传力片的弹性作用使压盘分离(如果不想用传力片来分离压盘也可以)。利用传力片来分离压盘,在离合器结构设计上要简单些,但传力片受力状况要复杂得多,传力片的负荷也更严重,故必须仔细的对它进行强度校核。
在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中,由于滑磨的存在,每接合一次的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热,而每次接合的时间又短(大约3s左右),因此热量根本来不及全部传到周围空气中去,必然导致摩擦副的温升.在使用频繁和艰难条件下工作的离合器,这种温升就更为严重.它不仅会引起摩擦片摩擦系数下降,加剧磨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摩擦片和压盘的烧损.
对中方式常用的有以下两种:一是用止口对中,铸造的离合器盖以外圆与飞轮上的内缘圆止口对中。二是用定位销或定位螺栓对中。
2.3.2离合器的分离装置
离合器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杆和分离轴承
1.分离杆结构型式的选择
在离合器分离和接合的过程中,踏板与压盘之间运动联系的最后环节为分离杆。周置螺旋弹簧离合器的分离杆数目一般采用3-6个。分离杆的结构型式与压紧弹簧的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央弹簧离合器中,只有弹性压杆而没有分离杆一词,广义上来说,离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压盘一般都做的比较厚(一般不小于10mm),而且在内缘做成一定锥度以弥补压盘因受热变形后内缘的凸起.此外,压盘的结构设计还应注意加强通风冷却,如双片离合器的中间压盘体内开有许多径向通风孔,近年来这种结构也开始在单片离合器的压盘中采用.
压盘设计时在初步确定压盘厚度以后,应校核离合器接合一次时的温升,它不应超过8~10.若温升过高,可适当增加压盘的厚度.
在初步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如单片、采用有机面片、膜片弹簧等)之后,就要确定其基本结构尺寸、参数,它们是:
(1)摩擦片外径D=297mm;
(2)单位压力p=25N/cm2;
(3)后备系数β=0.36;
在选定这些尺寸参数时,下列一些车辆参数对它们有重大影响:
(1)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
(2)整车总质量ma;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能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的改善,乘用车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矩减震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音。
对于重型离合器,由于商用车趋于大型化,发动机功率不断加大,但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现离合器从动盘的直径已达430mm),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日酷一日,增加离合器的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成为重型离合器当前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在重型汽车上可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从理论上讲,在相同的径向尺寸下,双片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和使用寿命是单片的1倍.但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散热等),实际的效果要比理论值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