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航道网规划
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镇总体规划

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镇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编制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横山桥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镇骨干路网正在形成,城镇用地进入拓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镇经济协调、合理、科学的发展,特进行本次横山桥镇总体规划。
横山桥镇作为常州市东北片区中心,在用地功能、交通组织、市政设施配套等方面应与周边地区统一规划,在此基础上对镇域范围内工业、居住等用地进行优化、整合。
本次规划编制得到了武进区建委和横山桥镇领导的大力支持,横山桥镇建管所和其它有关部门的积极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二章横山桥镇基本概况综述2.1 区域位置横山桥镇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部,是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一部分。
东与芙蓉镇毗邻,南与横林镇相连,西与潞城、东青接壤,北与郑陆、焦溪紧靠。
镇内横山旧名芳茂山,晋右将军散骑常侍曹横葬此,易今名。
镇由桥名,山水相映,古刹银杏,历经千年沧桑;山青水秀,鱼肥虾鲜,颇具江南特色。
2.2 历史沿革横山桥镇位于武进区东部,横山桥南麓,东临三山港。
据宋咸淳《毗陵志》已载有横山村名,明末清初已是“烟火千家,商贾四集。
……盖俨然一方巨镇”。
清光绪五年(1879年),横山桥为丰南乡首镇,解放后设横山镇,1955年改为乡,1987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至今。
镇内横山旧名芳茂山,晋右将军散骑常侍曹横葬此,易今名。
镇由桥名,山水相映,古刹银杏,历经千年沧桑;山青水秀,鱼肥虾鲜,颇具江南特色。
2.3 自然条件横山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日光充足,霜期短,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5.4℃,年平均降雨量为1074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1466.6毫米,最小537.6毫米。
常年主要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1M/秒。
最高洪水位为5.42米,土壤以黄泥土、乌散土为主,土质肥沃,水源丰富。
2.4社会经济概况2.4.1 社会经济概述横山桥镇行政辖区面积37.12km2(包括新安12.1km2),其中耕地面积2692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26%。
常州金坛访仙路东侧MS040211C01地块、MS040212C02地块、MS040203D01

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通性主干路、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 成。城市干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形成“道路成网,快速成系, 内外成环,多向放射”的网络结构。规划道路网密度为6~7km/km2,其中干 路网密度为3km/km2,干路间距0.4~0.6公里,支路网密度为3~4km/km2。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级配比为1:2:3:7。
地块编号:201723-02
1
周边配套
地块3公里范围内,大小型商业配套、医疗配套教育配套都比较紧缺,地块地处新浮山水库,周边区域带开发,商 业配套有待加强。
彭城庙站台 志气桥 致和站台 茅山银发大学 致和便利店有茅山银发大学、金坛区东进小 学,学校较少。 医疗配套:地块3公里范围内无医 院,离项目最近茅山地区人民医院 花山分院、金坛市茅山地区人民医 院、薛埠中心卫生院也将近5.4公 里。大型医疗配套稀缺。 商业配套:地块3公里范围内,无 大小型商场,茅山老铺便利店、致 和商店等,东进南百货商店距离项 目较远,区域内无商业氛围。
茅山老铺便利店 东方盐城湖景区站台
金坛东进小学
交通配套:地块3公里范围内东方 盐湖城景区、致和、志气桥、新 山、彭城庙等公交站点,出行较为 方便
基础经济指标
地块定义为商住和纯住宅用地,土地挂牌面积36.61万方,挂牌起始价2.91亿元,挂牌计容面43.93万方。起始楼 面价约为662.42元/㎡。
编号 2017-23-01 2017-23-02 土地位置 土地面积 (m2) 57316 109830 89976 42012 66936 土地用途 住宅 商住 商住 住宅 住宅 规划指标要求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出让 年限 (年) 70 70 70 70 70 保证金 (万元) 4482.1 8751.3 7169.3 3340 5321.4 起始价 (万元) 4482.1 8751.3 7169.3 3340 5321.4 增价规则 及幅度 50 (万元) 50 (万元) 50 (万元) 50 (万元) 50 (万元)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和用地控制的意见-常政发[2013]97号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和用地控制的意见-常政发[2013]97号](https://img.taocdn.com/s3/m/278a666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2.png)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和用地控制的意见正文:----------------------------------------------------------------------------------------------------------------------------------------------------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和用地控制的意见(常政发〔2013〕97号)各辖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城市轨道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重要的基础设施,发展我市城市轨道交通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
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现就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含已建、在建和规划线路)规划管理和用地控制有关事项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与用地控制的重要意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其沿线区域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建设模式与城市轨道交通密切相关。
我市各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其沿线区域规划管理与用地控制的重要性,按照意见的要求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认真做好线网控制、用地调整、站场预留、沿线土地出让控制和建设协调等工作。
二、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与用地控制的组织领导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轨道交通项目的各项工作,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规划管理、用地控制与沿线区域内建设项目的相关审查工作。
三、严格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与走廊用地(一)严格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
江苏省低等级内河航道潜力挖掘与提升探讨

江苏省低等级内河航道潜力挖掘与提升探讨费书林DOI编码:10.13646/ki.42-1395/u.2021.06.003(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摘 要:江苏省内河水运资源丰富,共有定级内河航道约2.5万km,其中,超过1.4万km为七级和等外级的低等级航道。
大规模的内河定级航道,有力支撑了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航道条件大幅改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形势和要求的变化,大量的低等级内河航道的现状情况及功能出现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产业升级需求的状况,对低等级航道进行潜力挖掘和能力提升的需求较为迫切。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江苏省低等级内河航道能力提升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江苏省航道普查工作和产业转型发展趋势,提出低等级航道功能调整思路与工作路径,为江苏省内河航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等级;内河航道;功能调整中图分类号:X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6-0012-041 江苏省航道定级情况1992-1994年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航道技术等级定级工作,对全国范围内的航道技术等级进行了评定和分级批复、发布,简称“94定级”。
依据“94定级”,江苏省共评定内河航道里程合计24,668.9km,约占全国航道里程的1/5。
此外,当时江苏省尚有常年通航30t级及以下船舶的等外级航道合计13,564.3km,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对其技术等级进行了评定和发布(苏交航〔1994〕7号文)。
“94定级”是江苏省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定,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和促进作用:1.1定级航道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定级内河航道承担了大量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任务,目前全省煤炭消耗量的六成、矿建材料的八成是由内河水运完成。
2019年江苏省内河航道承担煤炭运量约1亿t,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的1/3以上,在大宗能源物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河航道承担矿建材料运量超3亿t,是城乡建设的重要运输保障,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物流保障。
常州市三级航道网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_企业报告(业主版)

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船闸电气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 及 控 制 工 程 采 购 与 安 装 项 目 公司 (WCSN-CZ-DQ 标段)
TOP2 TOP3
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泵站及节 南京东禾自动化工 制闸自动化设备采购与安装项目 程有限公司 (WCSN-BZ-ZDH 标段)
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船闸启闭 机制造与安装项目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7 2.1 节支率分析 .......................................................................................................................7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8 三、采购供应商 .............................................................................................................................8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8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9 四、采购代理机构........................................................................................................................10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10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11 五、信用风险 ...............................................................................................................................13 附录 .............................................................................................................................................13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水道资源。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水运能力和效率,江苏省制定了干线航道网规划。
本文将探讨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一、规划的重要性干线航道网规划是江苏省水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
通过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可以加强江苏省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货物流通和经济发展。
同时,规划还可以提高水运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对推动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的目标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一条高效、安全、绿色的水运通道,提高江苏省水运能力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建设高标准的航道设施:通过改善河道、港口和码头设施,提高航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大型船舶的安全通行。
2. 优化航道布局:通过规划合理的航道布局,减少航行距离和时间,提高水运效率。
3. 提升航道通航能力:通过加大航道疏浚和维护力度,确保航道的通航能力,满足不同类型船舶的需求。
4. 加强航道管理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航道管理机制,加强航道巡航和维护,提高航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规划的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用于航道疏浚、港口设施改善和航道维护等方面,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航道规划和管理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推动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预航道建设和运营,促进水运产业的发展。
4. 加强协调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干线航道网规划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规划的前景展望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实施将对江苏省水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方面,规划的实施将提高江苏省的水运能力和效率,促进货物流通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规划的实施将减少公路和铁路的运输压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绿色性和可持续性。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交规划发〔2024〕67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交规划发〔2024〕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推动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和部省协同,突出保障有力和适度超前,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全面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
二、强化新时代水运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一)加强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要求,部组织开展水运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等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部省合力,深入推进水运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技术问题、港口岸线资源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政策,以及长江口、珠江口储备港址和长三角水网地区江(河)海联运通道规划等问题研究。
相关省份要结合落实中央精神和本省份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港产城协同、港航贸一体化等重大问题。
(二)科学开展布局规划、总体规划编制。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
2035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12.15
•【字号】苏政复〔2023〕47号
•【施行日期】2023.12.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
年)的批复
苏政复〔2023〕47号
省交通运输厅:
你厅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的请示(苏交计〔2023〕7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厅提出的《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
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构建覆盖更广、标准更高、结构更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干线航道网,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加强对干线航道、公路、铁路、航空等规划的实施衔接,推动全省干线
航道联网、补网、强链,充分发挥江苏水运优势,降低交通物流成本,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四、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做好规划走廊预控,加强衔接协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附件: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15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航道网规划二○○八年二月水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对于常州这样一个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位于我国沿江沿海经济带、苏锡常都市圈三个中心城市之一的城市来说具有重大的利用价值。
常州市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对促进常州产业布局、优化投资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水运不仅是常州传承文明和弘扬文化的历史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生态常州的需要。
一、必要性和迫切性(一)基本情况常州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北倚长江天堑,南与安徽省交界,东濒太湖与无锡市相连,西与南京、镇江两市接壤。
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长荡湖、涌湖、太湖三大天然湖泊与沙河(天目湖)、大溪两大人工水库形成江河相通,三湖相连的水系网络。
长江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
常州是江苏省内河航运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备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常州市航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1997年完成苏南运河的整治后,按五级标准整治了芜太运河深阳改线段9. 21公里、锡溧漕河戴溪一欢塘桥段航道5.88公里,并改建了芜太运河、丹金溧槽河、锡溧漕河部分桥梁。
此外,京杭运河常州改线段(26公里)工程于2004年底开工,2008年1月已竣工。
至2006年底,常州市境内共有航道144条,总里程为1247.06公里。
根据1994年航道定级标准,市域共有等级航道33条,计611. 66公里,由于航道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加之航道淤积等原因,目前达到六级及以上等级的航道里程168. 95公里,达到七级以上等级航道里程267. 55公里,分别占航道总里程的13.5 %和21. 45%a(二)总体评价常州市内河航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航运的地位十分突出,但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内河航运已成为推进常州市、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促进了沿河产业带的形成常州市经济发展原材料和产成品“两头在外”,能源缺乏、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大批适合于水运的煤炭、建筑材料及原材料等大宗物资需跨区域运输。
京杭运河、芜申线等跨省市航道还承担着大量的过境货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外贸物资运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内河航运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孕育了灿烂的运河文化,还形成了沿河城镇和产业带,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沿河经济和内河航运已进入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运河效应”全面显现。
内河航运已成为推进常州市、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优势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2.内河航运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是综合运输中最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运输方式,也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挖航道,可以扩大过水断面,增强行洪排涝能力;修建驳岸,可以提高防洪标准;两岸植树绿化,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净化水质。
航道整治过程中,通过拆迁房屋、新建居民住宅区、改建桥梁、道路,实施航道绿化、景观工程,大大改善了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3.内河航道网络初具规模,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目前常州境内航道已初具规模、渐成网络。
常州市航道总体上的布局是以京杭运河、芜太运河、丹金深潜河、锡深潜河构成“井”字形主骨架,沟通苏锡常地区主要的城市和沿江港口。
德胜河、新孟河、常深线、常宜线、通尧线等航道沟通周边城市和乡镇。
薛埠河、戴埠河、上沛河、上兴河、上黄河、深梅线、周城河等航道沟通全市各个主要矿点和工矿企业。
这样基本形成了常州市江、河、湖衔接,省、市、县贯通,通江达海的航道网。
但长期以来,内河航运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和规模严重滞后,水运资源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
“八五”、“九五”期间,常州用于航道整治的投资不足,不到公路建设投资的5%,影响了内河航运运输能力的发挥和服务功能的拓展。
常州内河航道的投资已远远不能适应常州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常州市内河航运的资金需求一直大于资金供给,困惑着常州市内河航运的发展,使内河航运成为五种运输方式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4.航道等级较低、技术状况较差,航运安全得不到保障,内河航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常州市航道等级总体水平较低,全市现状所有航道都在五级以下,现状达到等级标准的航道仅占21. 4S0/o,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三级以上航道比重高达75%相比,相去甚远。
近几年,常州市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量中始终占有相当比重,在现有条件下,常州市内河航运负担如此巨大的运输量,致使_内河航道一直处于极限运输状态。
航道等级低是影响常州市内河航运发展的根本因素,低等级的航道和落后的通航环境客观上限制了内河航运企业用技术性能好、劳动生产率高的大吨位现代化船舶来更新船队,已成为制约内河运输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障碍。
由于内河航道总体呈现出技术状况较差,航道等级较低的问题,造成航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几条国省干线航道如京杭运河、锡深潜河、丹金深潜河、德胜河等整体的技术状况都较差,在跨河桥梁、航道尺度、航道水深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薄弱环节,受水位和船舶的影响较大,没有形成安全、快捷的水上快速通道。
而由于航道建设养护投资不足,航道水深不足、桥梁安全性差的问题广泛存在,航道整体状况较差,使得内河航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5.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缺乏统筹考虑常州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内河航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是水利防洪、排涝等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
由于部门之间在开发目标上的差异,导致在实际开发中水资源综合利用不充分。
随着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逐步实施,一方面为内河航运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需要协调的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联合治水,依法处理好内河航运与水利工程之间可能产生的问题。
(三)必要性和紧迫性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发展对内河航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州市水、陆、空各种交通方式齐全。
近年来其它运输方式得到了飞速发展。
其他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相比而言,常州市水路运输,近年来行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基础设施水平却没有特别明显的进步,发展比较滞后。
对于综合交通而言,综合交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为全社会所共识的交通发展趋势。
由此要求各交通运输方式更加紧密衔接,组成优势互补、层次分明、通畅有序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对于常州市内河航运来说,一方面要尽快改变目前发展滞后的现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协调和衔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网络的衔接上,为发展多式联运和物流产业奠定基础。
2.区域经济发展赋予内河航运新的历史使命,对内河航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统计,在常州市内河货运量中,44. 1%是过境量,49. 4%是内外交流量,6.5%是境内交流量,说明常州市内河航运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周边省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目前上海、浙江、苏州无锡等周边地区已进行了航道网的规划,为充分发挥整个区域航道网的效益,要求常州市内河航道与邻市航道网有效衔接,形成通畅、通达的航道网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另外,随着常州经济的发展,常州与长三角以及其他地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内河航运将进一步融入沿江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当中。
常州现状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车辆及配件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汽车及配件制造和新型纺织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新兴产业,并拥有软件、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新型涂料、“三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六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产业的发展在对内河航运带来运输需求的同时,也对内河航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传统的内河航运必须尽快实现结构升级,在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并与沿江港口更好的配套衔接,更好的实现江河联运。
3.发展内河航运是改善常州投资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发展内河航运可以给常州市工业生产带来“沿河经济”效应。
整治内河航道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而且在客观上也改善了投资环境。
航道整治提高了航道等级,降低了运输成本,为沿线城镇企业生产提供了几乎门到门的运输之便。
内河航运已成为常州市建设和生产的有力保障,对产业带的形成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运河两岸0.5公里范围内,大中型厂矿企业就有近两百家,涉及的行业有电力、机械、纺织、冶金、钢铁、酿酒、造船、医药、石化、化肥等,构成了常州市工业经济的主骨架。
大运河整治后,过水断面骤增,通过能力成倍增长,为企业提供了经济可靠的运输条件,为常州地方经济的发带来新的机遇。
戚墅堰发电厂以及常州炼焦制气厂等许多企业沿河扩建或兴建,都是看重了常州运河整治后水运条件的改善。
因此,发展内河航运是常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4.发展内河航运是综合利用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目前,常州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注重经济发展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时期,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切要求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运资源,规划建设航道网,发挥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交通生态环境,为常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按照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以交通率先基本现代化统揽全局,立足通江入湖、连城达港的航道网建设,推进航道的高等级化与景观化,港口的集约化与现代化,船舶的标准化和大型化,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策应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发挥常州内河航运优势,提升常州内河航运水平,强化内河航运对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支撑作用。
(二)规划原则常州市航道网规划服从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并遵循以下原则:1.战略性原则将内河航运作为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统筹规划布局航道网,合理开发水运资源,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实现跨区域的资源配臵和资源共享,促进常州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产业经济带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