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信息化战争
课件:信息化战争

(一)精确战——“一击致命”
精
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制导武器 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样式。
精确战的形成经历了技术成熟、装备 应用成熟、作战应用广泛等发展阶段。
美军在四次主要战争中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所占比例 :
1991年 海湾战争 7.6%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科索沃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35% 60% 68.3%
联合作战——一体化作战
结 合
——
融
合
(三)作战行动实时化
发现目标快
“三 个 快”
指挥控制快
打击摧毁快
发现意味着被打击,打击意味着被摧毁。
(四)作战过程短暂化
一次大战 — 4年 二次大战 — 6年
197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82年 英阿马岛战争 1991年 海湾战争
18天 74天 42天
朝鲜战争 — 4年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虽然和平的旋律在世界奏响,但战争并没 有消失,它收敛着翅膀,正潜伏在黑暗的角落, 对世界安全构成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未来战争:从
Atom(原子)
原子弹
A
到
B
Bit(比特)
信息弹
未来打仗靠的是信息化,控制 的信息流,用的是信息弹,打的是 信息战。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化战
争的相关知识,增强大家的国
3、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交战
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
量,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工具,以
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的战争。信
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作战形态。
时代背景
信息时代
作战工具
作战形式 作战力量
军事理论--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取胜之道摘要进入2l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因此,我们要深谙现代化信息战争的特点,并组建高素质的信息化部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取胜.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点;取胜1.1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特点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大量运用智能化、精确化、数字化武器装备,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作战首要重心,带有明显信息时代特征的战争.它是人类继机械化战争形态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是信息时代社会特征在战争领域的具体体现。
具体来讲,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
人类社会只有完全进入信息时代,才有可能产生信息化战争.二是信息化战争必然以信息军队为主体作战力量,也只有信息军队才能进行信息化故争,由工业社会产生的陆、海、空军这样的机械化军队只能进行机械化战争。
三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工具是信息武器装备,而非飞机、坦克、大炮、导弹等工业时代产生的武器装备。
四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决定性的作战形式是信息战,而非机械化战争中的运动战、阵地战、机动战或人力战。
2。
信息化部队建设在实践中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本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历史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当代军人的肩上。
我们要从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事关祖国统一大业、事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高度出发,积极投人到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去。
2.1加强学习,扎实打牢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人类的知识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快速增长。
大家要充分认清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真正把学习作为终身使命,作为生存方式,作为第一需要,把“两个武装"军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刻苦学习构筑素质优势,迎接信息化战事争的挑战。
信息化战争--军事理论教案

信息化战争--军事理论教案信息化战争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又称冷兵器战争。
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的能量释放形式,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为机械化武器,因此,这一时代的战争又称为机械化战争。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群不断涌现,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投入战场,信息化战争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美国是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的国家之一,1992年美国人坎彭主编了《第一次信息战争》一书,将海湾战争称作世界战争史上的第一次信息战争。
美军于1998年制定了《联合信息战条令》,目前正制定信息化战争战略。
我们国家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是钱学森同志在1996年的科学进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
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一)指挥控制战指挥控制战是信息作战的一部分,它的实质是:在保护己方拥有指挥控制能力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以便最终夺取战场中的制信息权。
指挥控制攻击的目的是: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的相关设施,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能力,使敌方的指挥机关无法了解战场情况,并因最终得不到信息,患“信息饥饿症”而就范。
由于己方的信息情报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容易受到攻击的弱点,因而要使己方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能力,就必须严密地组织与实施指挥控制防护。
(二)计算机网络战计算机网络战也称计算机网络空间战,它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网络空间上进行的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计算机网络战主要包括信息恐怖活动、“语义攻击”、“朋客盯梢”等。
信息恐怖活动是恐怖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活动。
2024军理课考前必背(6)信息化战争

军理课考前必背(6)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技术•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装备目录•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与应对01信息化战争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物理域、信息域和心理域等多维度进行作战的新型战争形态。
特点信息化战争具有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网络中心、智能较量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历程孕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信息化战争的孕育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战争逐渐形成并初具规模。
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信息化战争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各种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推动战争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
信息化战争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战争的时空观念,使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改变了战争形态信息技术手段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和军队的战斗力。
提高了作战效能信息化战争要求军队必须具备高度的信息化素养和作战能力,推动了军队的转型和现代化建设。
推动了军队转型信息化战争的全球性、网络化和非对称性等特点,使得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加剧了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信息化战争对现代战争的影响02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技术侦察与监视技术侦察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无人机、卫星等手段,对敌方目标进行远程、隐蔽、精确的侦察,获取敌方情报信息。
监视技术通过战场监视系统对敌方活动进行持续跟踪和监视,实时掌握敌方动态,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利用电话线、光纤等有线传输媒介,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快速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包括短波、超短波、微波等通信方式,具有灵活、机动性强等特点。
指挥控制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指挥信息的快速处理、传输和显示,提高指挥效率。
信息化战争概论

信息化战争概论第一讲概述1、信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战、信息作战的基本概念。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机械化战争:主要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具有机动速度快、火力毁伤强、战场范围广、战争消耗大等特点。
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战(信息作战):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形式打击或者抗击敌方的行动。
目的是在网络电磁空间干扰、破坏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影响、削弱敌方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利用和决策能力,保证己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信息安全和正确决策。
主要包括信息作战侦察、信息进攻和信息谨防2、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动因社会形态的转变,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发展战略需求的牵引,现代战争实践的催化3、信息化战争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阶段代表性事件标志性技术数字化野战数字化炮兵主要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谋求作战指挥、时期电子计算机机动、打击、保障等的精确性。
网络化网络集成为核心谋求作战的精确性和一体性。
时期智能化智能化技术时期由体能化、物能化(化学能、机械能、电气能)向智能化转变。
4、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信息资源主导战场空间全维战争力量一体指挥行动实时信息对抗全域精确作战普及5、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6、进行信息化战争的指导思想7、进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原则1、什么是战场环境?有哪些环境构成?战场环境: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
包括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人口、民族、交通、建造物、生产、社会等人文条件,国防工程构筑、作战设施建设、作战物资储备等战场建设的情况,以及信息、网络和电磁状况等2、战场自然环境包括的内容,战场人文环境包括的内容。
战场自然环境: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站场战场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3、战场信息环境包括的内容,电磁环境具体包括的内容。
信息化战争ppt课件

23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六是使用新型的夜视器材,提高在夜间 和各种恶劣条件下遂行任务的能力
24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25
26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毁伤机制可归纳为两 大类型:一是有形的物理毁伤或硬杀伤;二 是无形的非物理毁伤或软杀伤。精确战则是 以有形的物理毁伤或硬杀伤手段实施的作战 样式。精确战是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 制导武器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
21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四是使用新式作战平台,为充分发挥高 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提供可靠依托
22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五是使用先进的C4I系统,保证及时而 有效的指挥控制
自动化指挥系统:它是现代军事指 挥系统中,5个子系统的英语单词的第 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指挥Command、控 制Control、通信 Communication、计算 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化社会
冷兵器战争
热兵器战争 机械化战争
高技术战争 信息化战争
6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八十年代的 马岛战争、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中初见端倪 新世纪之初的伊拉克战争中初步形成 预计在本世纪前半叶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7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27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28
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网络战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 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 本手段,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空间上实 施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第七章信息化战争资料.

历史经验证明,战争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 的进步,科学技术决定战争的形态、形成、进程 和前景。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 象征为“计算机”,它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 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 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其社 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技术 革命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一、强化信息化战争观念 二、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三、加大信息化人才建设力度 四、搞好信息化战场建设 五、创建精干强大的武装力量
一、强化信息化战争观念
树立和强化信息化战争观念,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火力中心战”观念,把国 防与军队建设的中心转移到“信息中心战”和“网 络中心战”上来,把提高我国的信息化国防能力作 为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是形成了一体化的联合作战理论,
二是初步形成了精确作战理论,
三是从信息化战争的效果层面,提出了非接触作战理 论
在以上几种作战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信息中心 战”、“网络中心战”等理论,这些作战理论,进一步 明晰了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化战争的 内涵,为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 论支持。
随着微型芯片、集成电路、计算机、基因工 程、激光、航天等一大批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侦 察、监视及目标捕获技术与先进制导弹药的结合, 成为当时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两个亮点, 从而为沉寂的军事领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 成熟的过程。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发展和形成也经历了这样一 个漫长的历程。二战结束后,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 南战争,结果都遭到了失败。美军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 行反思。此间,侧重反思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学习作战对 手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做法,并从科学技术进步中 寻找推动力,以确定军事改革的着力点。
课件:信息化战争

20世纪30年代以前——地面 20世纪40年代以后——空中
20年代90年代以后——太空
信息较量的急先锋,无形战线的多面手。
1999年进攻科索沃,
2001年进攻阿富汗,
2003年进攻伊拉克。 美军电子战的绝对优势是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湾战争中的电子风暴 全时域
全空域
全领域
全频域
海 湾 战 争 中 的 电 子 风 暴
越南清化大桥战例
“ 滚雷行动” 4 年,战机数百架次,炸药上 千吨,损失战机10多架—— 4枚宝石路GBU-12。
精确战有多精确?
斯拉姆导弹炸伊拉克发电厂战例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国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
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大楼顶部被GBU-31击穿
随着技术的发展,精确性越来越高,目前,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虽然和平的旋律在世界奏响,但战争并没 有消失,它收敛着翅膀,正潜伏在黑暗的角落, 对世界安全构成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未来战争:从
Atom(原子)
原子弹
A
到
B
Bit(比特)
信息弹
未来打仗靠的是信息化,控制 的信息流,用的是信息弹,打的是 信息战。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化战
争的相关知识,增强大家的国
多国部队的电子战行动在
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被人们
称为“战争幽灵”。
杜达耶夫
俄罗斯“伊尔—76”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空战
荷兰的F-16战斗机
被击落的米格-29战斗机
和平时期的电子战——2002年中秋节前后, 法轮功分子攻击我鑫诺卫星。
鑫诺卫星覆盖范围示意图
监测仪器上显示非法信号干扰情况
(四)心理战——“兵不血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 网络正在成为当今和未来军事领域最重要的联结纽带,计算机网 络已经成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因此,一旦信息网络遭到攻击、 被敌方控制甚至摧毁,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国家军事机器会处于瘫痪状态,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因 此,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网络必将成为重点攻击对象。同时, 由于非军事领域的软性入侵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常态,在信息化 战争中,作战双方都将利用信息网络对目标民众进行信息的传递 与灌输,来影响目标民众产生符合战争需求的思想、心理与行为, 以达到服务于战争的目的。
传统的战争概念,主要指阶级、 民族、政治集团和国家之间为达到一 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 争。而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将在战争的 主体、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暴力性以 及战争层次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 从而使传统的战争概念受到巨大的冲 击,战争的内涵将得到大大地拓展。
1.战争胜利标准提高 2.战争的目的发生变化
三、加大信息化人才建设力度
从本质上讲,信息化战争归根结底是人才战争。 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要靠人才
1、深化干部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2、突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3、改进士官选拔培养制度。
四、搞好信息化战场建设
信息化战争由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情报侦察监 督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战场数据库及各种用户终端构 成的综合战场网络体系。 要求信息化战场的建设,除了搞好传统的交通运输、 阵地构筑等方面的建设外,必须按照战场要素数字化、 战场结构网络化以及战场空间整体化的目标来建设。
复习题
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有哪些特征?
2.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何? 3. 为什么说信息化战争以信息资源为主导? 4. 应对信息化战争,我军如何加大信息化人才建 设?
新军事变革是实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 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具有 划时代意义、承前启后作用的战争,它们既是工业时代 机械化战争的延续,更是孕育信息化战争雏形的“母 体”。美军作为这几场战争的主角,在战争中使用了大 量的信息化武器,运用了新的作战理论,并推动了美军 编制的调整。
• 以战略控制为目标 • 通过破坏敌人的体系、影响敌人的心理来 制约其行动,降低其效能。 • 物理—信息—心理 • 作战空间超大拓展:全球、太空、信息空 间(电磁、网络、心理)
(一)战争的内涵将不断拓展
(二)战争的效能将极大提升
(三)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成为军队建设的发展 方向
(四)军民界限模糊,趋向网络化人民战争
五、创建精干强大的武装力量
必须按照信息化战争对武装力量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来 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是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减 少数量,提高质量,增强军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 卫能力; 二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 量效益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制定 “三步走”发展战略,走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 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以军事斗争准备牵引现代 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 三是面对国家安全需求的新要求新变化,人民解放军 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现代化。以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 下局部战争要求,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强以信 息化为主导的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提高基于信息 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实现火力、机动力、防护力、 保障力和信息力整体提高; • 四是构建联合作战体系。要把联合作战体系建设作为 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内容,提高基 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一、强化信息化战争观念
二、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三、加大信息化人才建设力度 四、搞好信息化战场建设 五、创建精干强大的武装力量
一、强化信息化战争观念
树立和强化信息化战争观念,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火力中心战”观念,把国 防与军队建设的中心转移到“信息中心战”和“网 络中心战”上来,把提高我国的信息化国防能力作 为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树立“后发优势‘观念,抓住信息化革 命浪潮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发展机遇,瞄准世界强 国,高标准地进行我国的信息化国防与军队建设, 使我国在未来的军事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 再次要树立创新发展的观念,勇于不断探索, 敢于大胆想象,善于科学创新,准确把握信息化战 争的方向,加快我国信息化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发展 步伐。
一是形成了一体化的联合作战理论, 二是初步形成了精确作战理论, 三是从信息化战争的效果层面,提出了非接触作战理 论 在以上几种作战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信息中心 战”、“网络中心战”等理论,这些作战理论,进一步 明晰了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化战争的 内涵,为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 论支持。
• 首先是搞好顶层设计,加快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 的步伐。 • 其次是突破重点环节,发展关键的武器装备。在 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主战武器装备建设和发展 新型武器装备等三个重点环节 • 再次是谋划武器装备长远发展。科学把握信息技 术融合性、系统性、集成性和一体化的特点规律, 推进武器平台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装备的有机融 合、复合发展。
二、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武器装备信息化 1、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 2、研制、生产、装备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 3、武器装备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 4、加快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向横向一体化发 展; 5、通过自行研制、国际合作、对外购买等多 种方式,加快解决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和瓶颈的进程。
一、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
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四、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是信息化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 军队在陆、海、空、天、电、信息、心理 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由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等诸方面要素变革所综合构成的新战争形态。进入21世 纪,由于新的军事革命发生,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 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总的来看,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 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 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 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一)以信息资源为主导:制信息权
★
(二)以信息战为核心
(三)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基础 (四)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 (五)以战略控制为目标 (六)战场对抗呈现系统性 (七)战争过程精确、短暂 (八)作战空间超大拓展 (九)非接触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
以信息战为核心 • 战争不再仅仅是依靠人力或活力的比拼, 而靠争夺信息优势的比拼 • 信息战与信息化战争:联系和区别 • 狭义和广义;作战空间;战争目标;作战 手段
历史经验证明,战争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 的进步,科学技术决定战争的形态、形成、进程 和前景。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 象征为“计算机”,它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 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 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其社 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技术 革命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随着微型芯片、集成电路、计算机、基因工 程、激光、航天等一大批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侦 察、监视及目标捕获技术与先进制导弹药的结合, 成为当时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两个亮点, 从而为沉寂的军事领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 成熟的过程。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发展和形成也经历了这样一 个漫长的历程。二战结束后,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 南战争,结果都遭到了失败。美军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 行反思。此间,侧重反思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学习作战对 手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做法,并从科学技术进步中 寻找推动力,以确定军事改革的着力点。
搞好信息化战场建设需把握: (1)在宏观方面,应紧紧围绕“五大系统”(战场认知系 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 统); (2)在微观方面,要不断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采集、 信息处理、信息分发、信息使用)。 在把握两个层面的同时,信息化战场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处 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第二,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3.战争的空间继续扩大
4.战争的领域继续扩展
(二) 战争效能将极大提升: 谋取全谱优势
1、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将把常规 作战效能推到极致 2、大量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使信息 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
(一)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 (二)军队信息系统的构成将高度一体化 (三)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能 化 1、指挥控制手段的高度自动化和智 能化 2、大量智能化的武器系统和平台将 装备军队,投入作战 3、许多作战将发生在智能化领域
第七章
信息化战争主要内容 Nhomakorabea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二节 我国信息化战争对策思考
是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多极化 时代,由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等诸方面要素变革所综合构成的新战争形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的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越来越显示出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尤其是海湾战争成 为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的分水岭,而伊拉克战争 则是真正意义上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完成转型之后的第 一场信息化战争,它标志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 为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将国防、军队建设 的立足点转移到应对信息化战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