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弧和反射
第2课时 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动画:总结反射弧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机构和功能。
史蒂芬.霍金
国际著名数学家、 理论物理学家 肌肉萎缩,肌无 力——渐冻人
缩手反射
?
扔掉烫手的馒头——缩手反射
三、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提出问题:人体是如何完成反射活动的?
缩手反射Leabharlann 传入(感觉)神经元神
经
感受器
中
枢
效应器 传出(运动)神经元
膝跳反射
神经中枢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视频:膝跳反射
归纳:完成反射的共同结构组成
膝跳反射模式图
缩手反射模式图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的类型
触
压
热
痛 冷
动物越进化,中间神经元越多,人神经系统中的中 间神经元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内的复杂网络。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2课时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说明反射的概念; 2. 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3. 说出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 能力目标 1. 结合资料和已学知识,尝试归纳出反射 弧的组成。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运用所学知识,交流生活中与神经 调节有关的现象及其发生原因; 2. 认同人体中的结构是有相互联系的。
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三节 第1课时 反射和反射弧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知识点二 反射弧
1.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__反__射_弧_____。 2.组成: (1)图示 (2)图解 ①__感_受__器___: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如人手指皮肤中有许多 感受热刺激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受到热的刺激后,能产生神经 冲动。②_传__入__神_经__:将神经冲动传到脊髓(或脑)中特定中枢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课时 反射和反射弧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学习目标
1.知道反射的概念。 2.说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组成。 (重点) 3.知道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 (重点)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反射:人体通过____神_经__系_统____,对____外_界___或___内__部___的各 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___反__应___。
[易错点拨] 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对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共 同特征。但如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和植物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这种有规律的反应不经过神经系统就不属于反射,只能叫作应激性。
1.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 反应,这种现象叫作( D )
A.应激性 B.兴奋性 C.收缩性 D.反射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下列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B )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 C.皮肤出血后逐渐凝集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后会变黑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归纳提升】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2.当手受到某一刺激后,会发生缩手反射,“缩手反射”活动 的反射途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 应器。
好题精析:反射和反射弧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中答案A解析在同一个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一般是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果这个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组成,那么刺激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与刺激感受器相同的反应。
因为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一般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神经中枢经传出神经把兴奋传递给效应器,不会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如完成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2.在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答案C解析在熟知反射弧结构的前提下,应通过分析破坏前的实验现象推出存在的反射弧,通过破坏后的实验现象推出可能被破坏的反射弧结构,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
由表可知:破坏前,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的反应一样,说明具有这样的反射弧:“左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左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
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刺激右后肢,左后肢无反应但右后肢能收缩,说明“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的反射弧完整,而“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的反射弧不完整,说明神经中枢之前的结构正常,左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是神经中枢之后的结构,即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双选)()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D.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答案BD解析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属于膝跳反射中的效应器。
反射和反射弧名词解释

反射和反射弧名词解释反射是光线、声波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在碰到表面或界面时从原来的方向上发生折射、散射或返回的现象。
当能量与某种物质的表面相遇时,部分或全部能量会以不同的方式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或者被另一个介质所接收。
在光学中,反射是光线遇到表面后从该表面返回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 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 光线遇到粗糙或不平整的表面时,会以多个方向散射反射,使得光在不同方向上均匀地分散。
这种反射会使光线朝不同方向散开,不像镜面反射那样明确的反射方向。
2. 镜面反射(Specular Reflection): 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以相等且相对精确的角度反射,这种反射形成了镜面效果,使得光线以相等的角度和方向反射。
镜面反射通常在平滑表面上发生,如镜子或平整的金属表面。
反射弧则是指天空中出现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太阳光线或月光在水滴或其他小型水珠中折射后形成的现象。
当阳光经过雨水或雾气中的水滴时,光线会在水滴内部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彩虹或类似彩虹的弧形光学现象。
这些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在物理学和光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并解释了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当从物理学和生物学角度来考虑反射时,它们会涉及不同的概念和应用。
物理学角度:1. 光学反射: 在物理学中,反射是光线遇到表面时返回的现象。
这包括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形式。
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以相同角度反射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光学设备、镜子、平滑表面等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漫反射则是指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或不均匀表面时,光线以不同方向散射反射。
物理学家利用这些原理来设计反光镜、透镜等光学设备,并且在光学和激光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声波反射: 类似地,声波也会发生反射。
当声波遇到固体、液体或气体界面时,一部分能量会反射回原始介质,产生回声或回音。
这种现象在声纳系统、声音传播研究以及医学成像(如超声波成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反射弧反射的两种类型原因

反射弧反射的两种类型原因反射弧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光线或其他波在与介质边界接触时发生的现象。
根据反射弧的类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内反射和外反射。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通过描述和叙述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这两种反射弧的原因和特点。
内反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由于折射率差异引起的反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内反射的原因。
想象一下,当我们把一根笔插入水中,我们会观察到从水面射入水中的光线发生了改变。
这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这种折射率较低的介质进入水这种折射率较高的介质时,发生了内反射。
内反射的原因是由于光线在经过介质边界时遇到了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光线发生了反射。
外反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由于表面形状或纹理引起的反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例子来说明外反射的原因。
当我们在阳光下观察到一片湖面或者一块镜子时,我们会看到阳光被反射回来,形成一条光亮的线条。
这是因为湖面或镜子表面非常光滑,光线射入时发生了外反射。
外反射的原因是由于光线在表面上遇到了一种光滑的界面,从而导致光线发生了反射。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内反射和外反射的原因分别是介质的折射率变化和表面形状或纹理的变化。
这两种反射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了解这两种反射弧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并且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总结起来,内反射是由于折射率差异引起的反射现象,外反射是由于表面形状或纹理引起的反射现象。
这两种反射弧的原因和特点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光的行为在与介质边界接触时产生的自然现象。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并将其应用到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
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反射与反射弧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光学、声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反射是指当光线、声波或电磁波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遇到边界表面而发生方向变化的现象。
而反射弧则是指在反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电弧,它是由于介质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探讨它们的产生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反射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反射是电磁波或其他波在遇到介质边界时,发生折射或反射的现象。
当光线垂直入射在介质表面上时,它会完全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全反射。
而当光线斜射入射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反射是光学仪器和设备中常见的现象,如反光镜、凸透镜等,都是利用反射原理制作的。
反射弧是指在反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电弧。
它是由于反射过程中介质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
在光学领域中,反射弧常常出现在光学仪器中,如显微镜、望远镜等设备中。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中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产生一个反射弧,这种现象在光学实验中经常利用。
反射弧的产生原理和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实际应用中,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常常利用反射原理来设计建筑外墙的光照效果,提高建筑的美观性。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反射与反射弧的原理可以设计各种光学仪器,提高生产效率。
在通信领域,利用反射原理可以设计光纤通信系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反射与反射弧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世界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
第1课时 反射和反射弧

课标要求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和反射弧)【活动建议】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
课标解读本课时通过我们熟悉的“膝跳反射”实验,明确了反射的基本概念,描述了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通过分析手拿馒头的实例来概括出反射弧的五部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能力目标通过膝跳反射实验,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难点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组成,膝跳反射的成功操作。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膝跳反射的实验准备;反射弧模式图。
教学策略膝跳反射是比较好玩的一个实验,同学们比较喜欢,课堂气氛也活跃,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膝跳反射引出反射的概念,进而知道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等概念。
完成本节课教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1.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神经系统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复习旧知: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功能。
情景导入游戏:组织学生活动——打手、抓手指。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做的这两个活动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参与活动:打手、抓手指。
思考、回答:神经系统。
反射思考: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强调:刚才我们做的两个活动都是反射。
带领学生继续活动:1.牙签扎手。
2.解剖针扎手。
通过这几个活动概括出反射的概念。
小结反射的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基本方式是反射。
1.一个同学到前面,让另一同学站好,双手背后。
教师在这个同学背后用牙签扎他的手。
2.拿出解剖针,示意第一个同学扎第二个同学的手。
小组讨论:反射的概念。
进行交流。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膝跳反射实验播放:膝跳反射实验。
明确动作要领。
做实验:膝跳反射。
提问: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两个同学一组,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一、反射弧基本原理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完整的反射弧则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如脊蛙)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神经、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个部分。
缺少任何一个部分,反射活动不能完成。
二实验目的通过制备脊蟾蜍的方法,引导出单纯的脊髓反射,(屈反射,搔扒反射)观察这些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以药物阻断神经冲动,产生传导阻滞。
观察反射活动的变化。
三、动物与主要器材蟾蜍或蛙、常用手术器械、支架、蛙嘴夹、蜡盘、小烧杯、小玻璃皿(2个)、、棉球、纱布、0.5%硫酸溶液、刺激电极,2%普鲁卡因、小滤纸片(约1cm×1cm)、秒表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青蟾蜍,毁脑,制备成脊蛙2、腹位向下,剪开左侧股部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暴露左后肢坐骨神经(穿线,蜡纸片,任氏液棉球,休息数分钟)3、用蛙嘴夹夹住脊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
将蛙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2~3mm,观察屈肌反射有无发生,测反射时(3次)并记录。
4.环切右后肢最长趾皮肤(1cm),0.5%硫酸刺激该脚趾,观察(无屈反射,表明。
)注意:每次浸入硫酸溶液的部位应限于一个趾尖,且浸泡的范围也应一致(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切勿浸入太多。
5.搔扒反射的观察取含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帖于下腹部皮肤,观察搔扒反射并记录反射时(两后肢屈反射,表明)。
注意:每次观察反射后,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6.坐骨神经阻滞对不同反射弧的观察用细绵条包裹坐骨神经,滴上2%普鲁卡因,每隔2分钟0.5%硫酸刺激左脚趾,观察测定屈反射的反射时。
当屈反射即左后肢反应刚刚不能出现时,立即做搔扒反射,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侧背部,观察(左后肢出现抓反射,表明)并记录反射时,每隔2分钟重复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概念
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
×
人类逃避猎豹的追捕
√
辨析概念
× √ 含羞草遇触碰小叶合拢 眼前突然有物体出现眨眼
结论: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植物、单细胞动物 )没有反射。
实验延伸
1.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获 得的?
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么? 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神经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高级中枢
控制
脊髓有反射和传导 的功能 低级中枢
学习任务三——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反应
反射
反射需要通过反射弧完成,所以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结构受损,
反射都将无法完成
反射需要完整反射弧才能完成
请观察反射弧的模式图回答:
学习任务二 ——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
自主预习课本15页 (1)反射弧由哪几部分构成? (2)各部分的功能? (3)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过程?
感受器 ① 效应器 ⑤
反射弧各部分名称。 ② 传入神经
神经结
④
传出神经
③
神经中枢
膝跳反射
感受器
效应器 (支配缩手的肌肉)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缩手反射示意图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七里中学 侯序芳
学习任务
1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来理解反射的概念 2 通过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来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 扎了一下,或不小心被烫了一下, 你会有什么反应?
演示实验
学习任务一 ——反射
反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 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就叫反射。
(1)若2处已断,用针刺1,有无痛觉?有无缩手反射? 无 无
(2)若4处已断,用针刺1,有无痛觉?有无缩手反射?
无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