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

合集下载

历代名名家书法墨迹大全

历代名名家书法墨迹大全

历代名人名家书法墨迹1.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

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

代表作有《兰亭序》和《快雪时晴帖》。

2.颜真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雄强健硕,大气磅礴,自成一家。

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人称“颜体”。

代表作有《颜勤礼碑》和《颜氏家庙碑》。

3.柳公权(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挺拔秀丽,气韵生动,骨力遒劲,自成一家。

他的楷书尤为出色,人称“柳体”。

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温润秀雅,笔法精致,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楷书、行书、草书均佳,是元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洛神赋》和《胆巴碑》。

5.文徵明(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清新雅致,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隶书均佳,是明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赤壁赋》和《离骚经》。

6.董其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俊逸秀润,古朴典雅,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楷书均佳,是明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丹溪笔谈》和《石匮书》。

7.郑燮(清代书法家)郑燮的书法雄浑豪放,气韵生动,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隶书均佳,是清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

8.于右任(近现代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俊逸挺拔,气势磅礴,自成一家。

他的行书、草书均佳,是近现代书法大家。

代表作有《长恨歌》和《岳阳楼记》。

以上这些历代名人名家书法墨迹及简介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1. 王羲之(303-36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序》和《九成宫醴泉铭》。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和隶书最为著名,被誉为“书圣”。

2. 颜真卿(709-785),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等。

3. 柳公权(778-865),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行草和草书,代表作品有《柳公权法帖》等。

4. 米芾(1051-1107),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行草书法极富个性,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和《臞仙书屋记》。

5. 赵孟頫(1254-1322),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擅长行草和隶书,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和《黄庭经》等。

6. 文征明(1470-1559),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行草和隶书,代表作品有《文征明帖》等。

以上介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只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书法家的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帮助你对历代书法名家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中的小调。

它创建于三国魏朝的仲由。

他是最杰出的隶书权威,楷书的笔法脱胎于韩立,笔法生动如在大海中飞翔。

但结构宽平,横画长直画短,官分遗风犹存。

然而,模型方法已经准备好了,它实际上是官书的祖先。

王羲之到了东晋,对小楷书法的研究更加细致,使之臻于完美,也为中国小楷书法树立了一个美好的欣赏标准。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首先要提的是写经体,特别是敦煌写经,这些墨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是当时民间书写的代表之作,这些不容忽视。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众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1. 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等,这些作品以行草书的形式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墨韵。

2. 王献之(344年-386年),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称为"书仙"。

他的代表作品有《麟德碑》、《碑志铭》等,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字形端庄工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3.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初期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玄秘塔碑》等,他的楷书字形规整,结构严谨,被后世称为楷书的典范。

4. 赵孟頫(1254年-1322年),赵孟頫是元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融合了柳公权和颜真卿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临颜真卿祭侄文稿》等,他的行书和草书作品流畅自然,富有力量感。

5.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文徵明是明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多样化,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

他的代表作品有《山水诗卷》、《欧阳询碑帖》等,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画流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6. 王铎(1697年-1763年),王铎是清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字形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书法气息。

他的代表作品有《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自书诗卷》等,他致力于研究古人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上只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一部分,每位名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魅力。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简介1.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快乐(指书写时的痛快感)着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频有哀祸"帖,而又怎能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可逮?2.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年),唐代大臣、书法家,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东临沂市费县)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变古法,开新风,把在民间酝酿已久的书法革新运动推向新阶段。

他突破了东晋以来一直统治书坛的清俊妍美的书风,开创了具有盛唐风貌的刚健雄厚、雍容壮伟、大气磅礴的新书风。

书法初学褚遂良,兼得二王和初唐四大家的书艺特点,后又学张旭笔法,广泛吸收民间书家的风格,集众之长,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筋骨层的“颜体”新风貌。

笔法上大大加强腕力的作用,笔画上清劲丰肥,竖笔多相向,结构庄重正大,笔致圆转深厚,布局充实茂密。

整体上充满质朴豪迈的气概和刚健丰伟的气度,给人以厚重的浮雕感。

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圆劲激越、诡异飞动。

这博大精深的书法成就与他正直的人品也不无关联。

传世书迹,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碑》、《李元靖碑》等,行书有《争座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及《祭侄稿》。

古今名人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

古今名人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

古今名⼈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我国是⽂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书法作品浩如烟海,本博从中选登古今名⼈的⼀些书法图⽚,请朋友们闲暇时欣赏。

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怀素和尚书法宋徽宗草书千字⽂⼿迹宋代⽶芾⼿迹元代赵孟頫⼿迹明代徐渭的书法徐渭书法明代唐寅书法唐寅书法清代刘墉书法清代郑燮书法蒋中正书法⽑泽东书法周恩来书法徐悲鸿书法齐⽩⽯书法中国历代书法(图)先秦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字差异很⼤,是发展经济⽂化的⼀⼤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相李斯主持统⼀全国⽂字,使之整齐化⼀,这在中国⽂化史上是⼀伟⼤功绩。

秦统⼀后的⽂字称为秦篆,⼜叫⼩篆,是在⾦⽂和⽯⿎⽂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来。

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刻⽯,历代都有极⾼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时期。

《说⽂解字序》说:“秦书有⼋体,⼀⽈⼤篆,⼆⽈⼩篆,三⽈刻符,四⽈⾍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貌。

秦代的六处经功刻⽯,将⽯刻艺术推向新的⾼度。

现存绎⼭、泰⼭、琅琊、会稽四种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的。

商、西周的⽂字已具有⽤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和⾦⽂。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铭⽂很简短,⼀般为⼆三个字,多为族徽。

战国⽂字 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为政,⽂字的地⽅⾊彩更为浓厚,⾃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字异形的现象。

东⽅六国⽂字品式多样,风格不⼀,有很⾼的艺术性。

简册 据⽂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

《尚书.多⼠篇》说周公曾对殷⼈讲过:“惟殷先⼈,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简上记事的⽅式,因⽵⽊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前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简发现很多。

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

篆书从线条转化为⾪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笔,⽽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步发展产⽣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代经典书法作品

中国历代经典书法作品

中国历代经典书法作品介绍经典书法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的书法家们创作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代经典书法作品,并且对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进行深入探讨。

1. 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的基本部分,也是最为权威、正统的书写体。

它以工整、规范为特点,结构严谨。

楷书的代表作有:1.1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时代:东晋•介绍:《兰亭集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楷书之一。

王羲之以流畅娟秀的笔触,书写了这篇艺术和文学相结合的序文。

这幅作品的每一个笔划都非常精准,构图严谨,被誉为书法之巅峰。

1.2 《字说》•作者:颜真卿•时代:唐代•介绍:《字说》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工整规范的楷书风格而著称。

这幅作品是为了讲解字体的演变和构造而创作的,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一。

2. 行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风格流派,它的特点是线条舒展自如、笔画间相互联结。

行书的代表作有:2.1 《董其昌小楷》•作者:董其昌•时代:明代•介绍: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行书技艺独步当时。

《董其昌小楷》被视为行书的经典之作,它的字体线条流畅、刚柔相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触动。

2.2 《自叙帖》•作者:王铎•时代:元代•介绍:《自叙帖》是王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

这幅行书作品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字体风格狂草奔放,给人以浓烈的艺术冲击力。

3. 草书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狂放洒脱的风格,字体线条变化多端、纵横交错,给人以独特的观感。

草书的代表作有:3.1 《快雪时晴帖》•作者:怀素•时代:唐代•介绍:怀素是唐代书法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他的草书风格狂放豪迈。

《快雪时晴帖》是怀素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的字迹流畅有力,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3.2 《蘇東坡行書二首》•作者:苏轼•时代:宋代•介绍:苏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

中国历代书法家

中国历代书法家

书《前

张瑞图
文徵明楷 赤壁赋》
书《前

黄道周
文徵明《 卷》
杂花诗

王铎
文徵明《 诗卷》
自书西

陈洪绶
陈淳《秋兴八首卷 》 王宠《真行草十册 》
唐寅《和沈周落花 诗卷》
丰坊《各体书诀册 》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论书卷》
王世贞《王氏书苑》 十卷
项穆《书法雅言》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论用笔》
赵宦光《寒山帚谈》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 》
黄道周《书品论》
郭宗昌《金石史》
董其昌《小楷千字 文》
董其昌《东方朔答 客难卷》
徐渭《草书杜甫诗 轴》
张瑞图《辰州道中 诗卷》
黄道周《赠倪献汝 叔侄诗轴》
倪元璐《五言律诗 轴》
王铎《赠张抱一行 书诗卷》
王铎《再芝园诗轴 》
行书 傅山《各体书册》
倪后瞻《倪氏杂著笔 法》
篆书 《三希堂法帖》 傅山

楷书 《龙藏寺碑》
虞世南
公 元 618公元907年
智永《千字文》 褚遂良
五代
草书 欧阳询《九成宫》 薛稷
李嗣真《书后品》
张怀瓘《书断》 张彦远《法书要录》
十国
公 元 907公元960年
公 元 902公元979年
篆书
虞世南《 碑》
孔子庙

李邕
陆 》
柬之《
陆机文

怀素
褚 》
遂良《
孟法师

张旭
褚遂良《 序》
王珉《行书状》
王羲之《兰亭序》 陆机
虞龢《论书表》
南北朝
公 元 420公元58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风格特点、书学著述一、先秦远古~前221书法概况:文字书体的创始期。

仰韶文化期山东大汶口的陶文和西安村的符号为汉字书法最早的遗迹。

由此至秦统一文字,汉字经历了不断创造的初级阶段,成熟的钟鼎大篆阶段,形体异同的春秋战国阶段,最终统一为小篆。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甲骨文笔法上细直坚挺,方折兼有圆曲;结体上疏密均匀,对称平衡,大小自然;章法上参差变化,虚实相生,呼应顾盼。

2. 金文(又称钟鼎文)环转中有方势,疏放中见谨严,字形参差不一,却又分布天然,富有宽博气度。

名作有西周康王期《大盂鼎》铭文、昭王期《宗周钟》铭文、夷王期《虢公子白盘》铭文、厉王期《大克鼎》《小克鼎》《散氏盘》铭文、宣王期《毛公鼎》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秦公簋guǐ》《秦公钟》《楚公钟》铭文等。

3. 大篆(称籀zhòu文)雄强深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意趣汪洋。

名作有《石鼓文》等。

4. 书家:仓颉(黄帝史官)、史籀(周宣王太史)。

二、秦代前221~前206书法概况:书史上重要阶段。

一、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推行隶书。

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样式有刻石、刻符、诏权、诏量、诏版、瓦当、竹简等。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李斯(?---前208)精大篆,为小篆之祖,作《仓颉篇》,名作有《峄yì山》《泰山》《琅琊台》《之罘fú》《碣石》《会稽》篆书刻石,总特点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结构严谨,秀劲圆健。

2. 赵高(?--前207)作《爰yuán历篇》精刻符书。

3. 胡毋敬作《博学篇》。

4. 程邈隶书之祖,传其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

5.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融篆于隶,拙中见巧,古中有新。

书学著述:1. 李斯《论用笔》三、汉代前206~220书法概况:隶书大盛,小篆仍在应用。

行、草书产生,楷书萌芽。

碑版、金文、砖文、印文、帛书俱有,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备。

竹木简牍丰富多彩。

以书取人为国家制度之一。

1. 史游擅章草,《急就章》筋肉调匀,体态安稳。

2. 曹喜擅篆书,书中有“悬针法”“垂露法”。

3. 崔瑗yuàn(77—142)善章草,史称“草贤”。

有篆书《张平子碑》传世。

4. 张芝(?—约192)今草创始人,史称“草圣”,其书精劲神妙,名作有草书《冠军贴》章草《消息贴》。

5. 蔡邕(132—192)擅隶书,《嘉平石经》结体方整,中规入矩。

6. 师宜官擅隶书,能大能小,名作有《狄球碑》,7. 篆书碑有《袁安碑》。

《袁敞碑》等,稳重宏伟,为汉篆精英。

8. 隶书碑①峻洁类:《礼器碑》《杨淑恭残碑》;②雍容碑:《华山碑》《乙瑛碑》《史晨碑》;③劲直类:《褒斜道刻石》《裴岑纪功碑》;④遒逸类:《石门颂》《杨淮表记》《三老讳字忌日刻石》;⑤放纵类:《景君碑》《池阳令张军碑》;⑥丰媚类:《夏承碑》《校官碑》;⑦韶美类:《曹全碑》《朝侯小子碑》;⑧典重类:《张迁碑》《衡方碑》《张寿碑》《鲜于璜碑》;⑨朴拙类:《莱子侯刻石》《武梁祠堂画像题字》;⑩茂密类:《封龙山颂》《陠pū阁颂》。

9. 汉简以隶为主,存秦篆章草笔意,亦备楷书雏形。

名迹有《流沙坠简》《银雀山竹简》《马王堆竹简》《居延竹简》等。

书学著述:1. 肖何《论书势》2. 崔援《草书势》《八法阴阳迟速论》3. 张艺《笔心论》。

4. 赵壹《非草书》。

5. 蔡邕《笔论》《九势》。

6. 曹喜《笔论》四、三国两晋220~420书法概况:完成了汉字书体的演变,承上启下。

产生一批重传统的篆隶佳品。

楷、行、草定型完善。

造就钟、王二杰。

晋为书法的黄金时代,书风是“韵胜”“度高”。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钟繇yáo(151—230)精研楷书,开创由隶入楷之新貌。

其楷体太平扁,笔画遒媚,结构茂密。

名作有《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基田丙舍》等帖。

2. 韦诞(179—253)诸书并善,尤精题署,惜无书迹传世。

3. 皇象章草入神,有《急就章》,意态沉稳;隶书入妙,有《吴大帝碑》,气质淳朴;篆书入能,有《天发4. 陆机(266—303)好用秃笔枯峰,中锋之下,笔有淡厚,名作《平复帖》在今、章草之间,朴质古雅。

5. 卫瓘guàn(220—291)善草书,飘逸潇洒,有《顿首饥民贴》等。

6. 卫恒(?—291)擅古文隶书,有《往来贴》等。

7. 索靖(239—303)善章草,骨气峻迈,笔力遒劲,有《月仪》《七月》《急就章》等帖。

相传章草《出师颂》亦出其手。

8. 王羲之(321—379)史称“书圣”自成家法,为古今之冠。

草书浓纤折衷。

楷书势巧行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

传世名帖为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贴》小楷《乐毅论》。

行书《丧乱》《孔侍中》《快雪时晴》《奉桔》,草书《行穰》《远宦》《寒切》,小楷《黄庭经》《东方画赞》亦为名迹。

9. 王献之(344——386)善楷,行、草,用笔外拓,峻迈而有逸气,有草书《鸭头丸》《送梨》行书《中秋》《地黄汤》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等名帖。

10. 王珣xún(350——401)其书遒劲劲飘逸,笔法古朴,有行书《伯远行》、草书《三月贴》等名帖。

11. 晋碑朴拙多趣。

晋禁立碑,石刻极少,仅存《南乡太守郛休碑》《任城太守孙夫人碑》《齐太公望表》《关中侯刘韬墓志》《保母砖志》《枳阳府君碑》《爨宝子碑》。

书学著述:1. 成公绥suí《隶书体》。

2. 卫恒《四体书势》。

3. 索靖《草书状》。

4. 卫夫人《笔阵图》。

5. 王羲之《提卫夫人笔阵图》《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

6. 杨泉《草书赋》。

7. 王珉mín《行书状》。

8. 刘绍《飞白势铭》五、南北朝隋代386~618书法概况:南北朝书法形成两大派。

南朝帖多,北朝碑多。

帖宜于行草,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以方严为尚。

大致而言,南朝书法婉丽清媚,富有逸气;北朝书法雄奇方朴,富有豪气。

书家以无名者为多,书体以魏碑最胜。

隋代书法臻于统一,熔南北于一炉,开启唐风。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羊欣(370—440)擅长隶书,有草书《笔精帖》等。

2. 王僧虔(426—485)善楷书,气骨风流,有《王琰帖》等。

3. 肖衍(464—549)书法意象雄强,结体密,有楷书《瘗yì鹤铭》。

4. 郑道昭(?--515)书法体高气逸,笔力雄健,以楷书《郑文公碑》最著名。

5. 智永有“笔冢”“铁门限”佳话。

其书润圆劲,体兼众妙,精能之极,反造疏淡,有墨迹《正草千字文碑》与石刻《正草千字文碑》传世。

6. 南北朝碑《爨cuàn龙碑》《灵庙碑阴》雄强茂美;《石门铭》《郑文公》《瘗鹤铭》飞逸浑穆;《吊比干文》《灵塔铭》瘦硬峻拔;《张猛龙》《贾思伯》《杨》正体雄峻;《始兴王》《李仲璇》俊美严整;《敬显俊》《朱君山》静穆茂密;《晖福寺》《温泉颂》丰厚茂密;《张玄墓志铭》《马鸣寺》质峻偏宕;《高植》《臧质》浑劲质朴;《李超》《皇甫驎》体骨俊美;《杨大眼》《魏灵藏》峻健丰伟;《刁遵墓志铭》《高湛墓志铭》虚和圆静。

7. 隋碑《龙藏寺》《苏孝慈》清峻瘦硬;《董美人墓志》稳秀端丽。

书学著述:1. 王愔yīn《古今文字志目》。

2. 江式《论书表》。

3.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续笔阵图》。

4. 虞和《论书》《笔意赞》。

5.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论书启》。

6. 袁昂《古今书评》。

7. 肖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

8. 庾肩吾《书品》。

9. 释智果《心成颂》。

六、唐代618~907书法概况:书法鼎盛期,尤以楷书为最。

书家辈出,初唐四家名显,鲁公巍然卓立,旭素狂草绝伦。

书风“尚法”为主。

统治者对书法非常重视,仿周以书为教,仿汉以书取士,仿晋置书博士,还设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书学”。

书法上一面直接继承六朝传统,一面突出、创新、发展,形成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壮观局面。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虞世南(558—638)其书锋芒不耀,内涵筋骨,色润意和,名作有楷书《孔子庙堂碑》、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

2. 欧阳询(557—641)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法度森严,平中见奇,楷书有《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行书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

3. 褚遂良(596—659)楷则温雅,疏瘦劲炼。

有楷书《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孟法师碑》,传本墨迹《摹兰亭序》和楷帖《倪宽赞》。

4. 薛稷(649—713)用笔纤瘦,结字疏通,有楷书《升仙太子碑》《信行禅师碑》等。

5. 李世民(590—649)得二王法,善临古帖,行楷《温泉铭》《晋祠铭》圆劲流丽,神融笔畅。

6. 李邕(678—747)其书体势左低右高,笔力遒劲,险峭爽朗,名作有行楷《叶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

7. 陆柬之(583—638)楷书《头陀寺碑》《武丘东山碑》闻于当时,行楷墨迹《文赋》《兰亭诗》情意悠闲,笔力丰富。

8. 孙过庭(648—703)擅草书,墨迹《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字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9. 张旭(658-742)擅草精楷。

草书连绵回绕,千变万化,有《肚痛帖》《古诗四帖》;楷书《郎官石柱记》端正谨严,中规入矩。

10. 李阳冰有“笔虎”之誉。

精篆书,名作《三坟记》劲厉豪爽,《怡亭铭》亦以瘦劲取胜。

11. 李白(701--762)书名为诗名所掩,草书《上阳台诗帖》雄伟豪逸,浪漫宏大。

12. 颜真卿(709--786)品高书妙,书法雄强茂密,浑厚古朴,善用外拓笔法造包围之势,富有篆籀气,“折钗股”“屋漏痕”“印记”“画沙”兼而有之,时代气息浓厚,个性鲜明。

楷书以《李玄靖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东方画赞碑》《告身帖》《多宝塔碑》最为著名:行草以《争座位帖》《祭侄文稿》《裴将军诗》最具特色。

13. 钟绍京(659—746)小楷《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

14. 怀素(725—785)笔法精熟,超妙自得,狂草笔走龙蛇,游转飞动,名迹有《自述帖》《苦笋帖》《大草千字文》等;小草平淡肃穆,圆熟丰美,名迹有《论书帖》《东陵圣母帖》《藏真律公帖》《小草千字文》等。

15. 柳公权(778——865)有“笔柬”美谈,精楷书,清劲瘦硬,菱角分明,爽利森挺,以骨取胜,名作有《李晟碑》《玄秘塔碑》《符璘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亦工行草,有行书《兰亭诗》、草书《蒙诏帖》。

书学著述:1.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用笔论》。

2. 虞世南《笔法论》《书旨述》3. 李世民《笔法诀》《论书》《指意》《王羲之传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