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混凝土

合集下载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1. 引言1.1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意义在海洋工程领域,近海段海工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作为重要的海洋工程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和优势,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近海段海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海洋环境腐蚀性能和抗风浪侵蚀能力,能够有效保护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和稳定。

其研究可以为海工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推动作用。

通过对其性能和特性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海洋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对于推动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升我国海洋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可以满足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对于材料性能和工程质量的需求,促进海洋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对于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是指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海岸防护、海底管线保护、海洋平台等工程中。

近海海工混凝土结构一直以来都承受着海水侵蚀、波浪冲击、盐碱侵蚀、海洋生物侵蚀等多种复杂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给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带来了很大挑战。

随着海洋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结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现有的海工混凝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和范围,对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防护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因此,开展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更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指导,促进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研究对象与范围近海段海工混凝土是指用于近海工程领域的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海洋平台、海底隧道、海底管道等在海洋环境下运行的工程结构体。

这些工程结构体需要具备较高的抗压、抗拉、抗冲击等力学性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和防护性能,以确保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浅谈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一)

浅谈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一)

浅谈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一)引言概述: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是海洋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设计和精确施工能够保证海工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以浅谈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主题,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2. 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水泥、矿渣、粉煤灰等)和骨料(沙、石等)3. 考虑环境因素,如海水腐蚀、海洋潮差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4. 混凝土添加剂的选用,如增塑剂、减水剂等二、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 考虑抗风、抗浪、抗冲刷等海洋环境因素2. 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如桩、墩、板等3. 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受力4. 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5. 检验和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三、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1.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如模板制作、支模设置等2. 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控制和施工质量监督3. 海洋施工的特殊要求,如船舶作业、潜水施工等4. 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和合理安排5. 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四、质量检测和监控1. 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和抗渗性等性能的检测2. 协调实验室和现场施工人员的合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3. 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不良现象,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 重要部位的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地质雷达等5. 完善的质量档案和记录,以供后期维护和管理五、施工后的维护管理1. 定期巡视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快速修补和维护已检测出的问题3. 做好海洋环境因素的监测,如海水腐蚀、浪涌等4. 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5.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维护管理措施总结:海工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是海洋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选择材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维护管理是确保海工结构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通过本文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注意事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质量检测和监控以及施工后的维护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海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区别(两篇)2024

海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区别(两篇)2024

引言:海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是两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在组成、性能以及用途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从材料组成、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环境和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海工混凝土是专门用于海洋工程的一种特殊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水侵蚀、耐海水腐蚀和抗冲刷能力。

相比之下,普通混凝土主要用于一般建筑工程,对水侵蚀和腐蚀的抵抗能力较弱。

本文将分成五大点详细阐述这两种混凝土材料的区别。

一、材料组成1.海工混凝土的材料成分a.水泥的类型和比例b.砂、石的选择与规格c.海水混凝土中常添加的防腐蚀措施2.普通混凝土的材料成分a.水泥的选择和用量b.砂、石的选择与规格c.普通混凝土中常添加的掺合料及其功能二、物理性能1.海工混凝土的密实性a.海工混凝土的颗粒排列方式b.海工混凝土的孔隙率2.普通混凝土的密实性a.普通混凝土的颗粒排列方式b.普通混凝土的孔隙率3.海工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较a.海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三、化学性能1.海工混凝土的耐腐蚀性a.海水中的腐蚀物质b.海工混凝土的耐腐蚀措施2.普通混凝土的耐腐蚀性a.一般使用环境下的腐蚀物质b.普通混凝土的耐腐蚀措施四、使用环境1.海工混凝土的适用环境a.海洋工程的特殊要求b.海水质量对海工混凝土的影响2.普通混凝土的适用环境a.一般建筑工程的使用环境b.普通混凝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五、施工要求1.海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a.海工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b.海工混凝土的防护层施工2.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a.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b.普通混凝土的防护措施总结:海工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材料组成、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环境和施工要求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海工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水侵蚀和耐腐蚀能力,适用于海洋工程等特殊环境。

普通混凝土则更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海工混凝土价格

海工混凝土价格

引言概述:海工混凝土是一种用于海上工程的特殊建筑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抗海水侵蚀性能和强度特点,广泛用于海上平台、海底隧道、海堤等各种海洋工程中。

海工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加之材料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其价格相对较高。

本文将对海工混凝土价格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1.海工混凝土的成本分析1.1原材料成本1.1.1水泥成本1.1.2砂石骨料成本1.1.3混凝土添加剂成本1.2人工成本1.2.1施工人员工资1.2.2施工管理人员成本1.3设备成本1.3.1混凝土搅拌机成本1.3.2海上设备成本1.4其他成本1.4.1运输成本1.4.2管理费用2.海工混凝土价格的市场竞争性分析2.1市场需求2.1.1海洋工程项目需求2.1.2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2.2行业竞争格局2.2.1主要供应商分析2.2.2品牌竞争分析2.3市场价格波动因素2.3.1原材料价格波动2.3.2施工周期因素2.3.3政策因素3.海工混凝土价格的技术因素分析3.1生产工艺对价格的影响3.1.1混凝土配方设计3.1.2砼浇筑工艺3.2技术创新对价格的影响3.2.1新材料的应用3.2.2优化施工工艺4.海工混凝土价格的政策因素分析4.1政府支持政策4.1.1海洋工程产业政策4.1.2建筑行业政策4.2环保政策对价格的影响4.2.1国内环保要求4.2.2国际环保标准5.海工混凝土价格的可持续发展策略5.1降低生产成本5.1.1节约原材料的使用5.1.2提高施工效率5.2推动技术创新5.2.1研发新型建材5.2.2推广智能施工技术5.3加强行业协作与合作5.3.1政府与企业合作5.3.2企业间联盟合作总结:海工混凝土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成本、市场竞争性、技术和政策等。

要降低海工混凝土价格,需要从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行业协作与合作等方面着手。

在政府的支持和环保政策的引导下,海工混凝土行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海洋工程提供优质的建筑材料。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
1. 概述
海工混凝土施工是海洋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施工过程需要经过严谨的规划和执行。

本文将介绍海工混凝土施工的方案及详细步骤。

2.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海工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设计方案的审查和确认; - 施工材料的准备,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设备等; -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 施工现场的勘测和准备工作等。

3. 施工流程
3.1 打桩
在海工混凝土施工中,打桩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桩的深度和数量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桩的稳固性和准确性。

3.2 浇筑混凝土
在打好桩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的配比和浇注方式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执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抹平和养护
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抹平和养护工作。

抹平工作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而养护工作则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施工注意事项
在海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施工方案; -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总结
海工混凝土施工是海洋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只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执行,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工程的质量。

以上就是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在海工混凝土施工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
在海洋工程领域,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海工混凝土是一种
专门用于海洋环境中的特殊混凝土,具有耐水性和抗海水侵蚀能力强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前准备、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海工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施工地点进
行勘察和评估,了解海洋环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其次是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安排、人员配备、设备准备等。

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鉴定,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原材料选择
海工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碎石、水等。

在选择水泥时,要选用适合海洋环境的耐水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耐水性。

同时,砂和碎石要保证质量良好,不含有盐分和有机杂质。

施工工艺
海工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搅拌:将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凝土
浆料。

2.浇筑: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确保填充均匀密实。

3.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水性。

4.检验:对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质量合格。

此外,在海工混凝土施工中,还需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
影响,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结语
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是海洋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严
格执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对海工混凝土施工方案有所帮助,为海洋工程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海工混凝土

海工混凝土

海工混凝土简介丁剑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使用,会遭受到多种天然因素的影响而缩短使用年限。

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的海洋作用主要有:冻融循环作用,钢筋锈蚀作用,碳化作用,盐类侵蚀作用,碱-集料反应,酸碱腐蚀作用,冲击磨损的机械破坏作用等,而其中最主要的破坏原因是钢筋锈蚀和盐类侵蚀。

经过对众多海洋工程的调查,发现引起钢筋锈蚀的离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氯离子。

由于氯离子的离子半径很小,其在混凝土中迁移能力较强,氯离子穿过混凝土保护层在钢筋表面积聚的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导致钢筋钝化膜破坏,引起钢筋锈蚀并膨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

一般认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迁移主要有三种方式:扩散、毛细孔吸入和渗透。

扩散是由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梯度引起的;毛细孔吸入是指氯离子随着水一起在连通毛细孔中迁移;渗透则是在压力作用下,氯离子随水一起进入混凝土。

然而,氯离子在迁移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被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水化产物消耗或者固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氯离子迁移速率;特别是对于掺有矿渣、粉煤灰和硅粉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其降低程度更大。

所以,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受损。

杭州湾跨海大桥要建成“百年大桥”,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方案是保证本工程质量和设计使用年限的关键。

海工耐久混凝土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难点是及时获得混凝土的各项试验数据,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要点是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其中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则是海工配合比试验的重中之重。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要经过备样、试验准备、氯离子扩散深度测定、电迁移过程等步骤。

我部进场后,投入两台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仪,日夜不停地做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目前,已经完成几十个配合比方案的试验,获得了几个可供使用的海工混凝土配合比方案,只待进一步完善。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是指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具有耐水性和抗盐雾腐蚀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由于近海段的海洋环境复杂且恶劣,海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对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盐水侵蚀性能。

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海工混凝土长期接触海水会导致盐分渗入混凝土内部,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腐蚀和劣化。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混凝土的抗盐水侵蚀性能。

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硅酸盐,通过反应与盐分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盐类,从而降低盐分对混凝土的侵蚀。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冲刷性能。

近海段的海水浪涌较大,会对近海段的海工混凝土造成冲刷作用,加速混凝土表面的磨损和破坏。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还包括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混凝土中添加合适的细骨料,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冲刷性能。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由于近海段海工结构承受着较大的水压和浪涌力,因此混凝土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这些力量。

在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中,除了研究混凝土的耐水性和抗冲刷性能外,还需要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近海段海工混凝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抗盐水侵蚀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近海段海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近海段海工结构的性能和寿命,从而保障海洋工程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上海为了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的物流中心和开发海洋自然资源,海洋工程的发展十分迅速。

作为世人瞩目的工程,深水港项目对上海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

而作为上海深水港重要组成之一的东海大桥南起浙江崎岖列岛小洋山岛的深水港区,北至上海南汇芦潮港的海港新城,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全长31公里,是我国较为罕见的大型海洋工程。

由于东海大桥是连接港区和大陆的集装箱物流输送动脉,对上海深水港的正常运转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作用,因此在国内首次采用100年设计基准期。

为了保证大桥混凝土在海洋严酷的环境中有较高的耐用寿命,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方案。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即针对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中的使用特点,通过合理的配制技术,形成耐久性能、施工性能、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相关性能俱佳的混凝土材料。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其高耐久和耐腐蚀性能,尤其是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蚀的性能方面。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原材料、配合比以及生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差别。

具体表现在,(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胶凝材料的原材料除水泥外,还要掺用至少一种矿物细掺料,并保证一定的胶凝材料用量,从而使得混凝土微结构得以优化,孔隙结构得以改善。

(2)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通过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的合理使用,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有利于形成混凝土致密结构。

(3)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在保证其良好的施工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其耐久性能,尤其是抵抗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侵蚀作用。

本文根据课题组在深水港东海大桥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技术的研制结论,着重分析矿物掺和材料在其中的应用。

二、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和料的研究开发使用粉煤灰、硅粉和磨细矿渣等矿物掺和材料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并保证一定的掺量,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致密性,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研究首先选用上海地区有稳定供应源的高炉矿渣微粉、低钙粉煤灰以及硅灰材料,考察其与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力学及耐久性能。

2.1 原材料及试验试验用水泥为H牌52.5RP.Ⅱ水泥,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

表1 水泥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粒化高炉矿渣的比表面积488m2/kg,密度ρ=2.86g/cm3。

Ⅱ级低钙粉煤灰的细度(≤45μm筛余量)为10.9%,需水量比为98%。

矿渣微粉、粉煤灰和硅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

表2 H牌525#水泥、矿渣、粉煤灰、硅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K2O SO3胶凝材料H牌525#水泥20.40 5.25 3.3864.1 1.280.060.64 2.88矿渣32.8114.10 2.88 2.55 1.07--0.55粉煤灰48.7027.607.90 1.50 1.50 1.70 3.400.80硅灰91.10 1.33 3.680.33 1.440.55 1.510.28配制混凝土时,选用细度模数μf=2.8的河砂,粒径5~25mm碎石,LEX-9H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为考察矿物掺合料—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等入后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综合影响,并比较各种掺入方式下的复合效应。

分别选用纯水泥组(编号H1)、水泥与矿粉组(编号H2)、水泥,矿粉及粉煤灰三元组(编号H3)以及水泥,矿粉,粉煤灰和硅粉四元组(编号H4),分别测试在等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和抗渗、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并分析各元胶凝材料的粉体学特征。

2.2试验结果及分析(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各系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图1。

结果表明,H2、H3系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H1系列混凝土低,强度发展慢,而H4系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H1相当。

但各系列掺合料混凝土的60天强度几乎达到或超过了H1普通混凝土,且在总掺量一定时,H4混凝土大于H3混凝土,且比H2的混凝土早期及后期强度高。

图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发展趋势图2 混凝土渗透高度比(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图3 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系数图4 胶凝材料颗粒平均粒径掺加了粉煤灰和矿粉等掺合材料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明显强于普通混凝土。

即掺合材料的引入,明显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如图2、图3所示,掺合料混凝土渗透高度比和抗氯离子扩散系数明显较普通混凝土小。

从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上来说,H4最好,H3次之,H2再次,但都强于H1胶凝材料仅为硅酸盐水泥的普通混凝土。

(3) 胶凝材料颗粒粒度分析颗粒粒度分析表明,如图4所示,在混凝土粉料中,水泥颗粒粒径最大,磨细矿渣、粉煤灰次之,硅灰最小。

Rosin-Rammler分布的均匀性系数n是粉料粒度分析的一个重要表征参数。

n值越小,表明颗粒群体分布范围越广,大小颗粒相互搭配,其颗粒级配越好。

粉料的空隙率的大小也可以比较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互相填充的效果,即空隙率越小级配越好。

分析混凝土粉料的微级配,以比较各胶凝材料复合时的互相填充效果。

分析结果如图5、6所示。

图5 粉料颗粒R-R分布均匀性系数图6 粉料空隙率从图5、6可以看出,H4的均匀性系数n值最小,H3、H2次之,H1最大;也就是说相比较而言,水泥、矿渣、粉煤灰、硅灰等四种复合的胶凝材料的级配最为密实,水泥、矿渣、粉煤灰等三种复合的胶凝材料次之、水泥、矿渣等复合的胶凝材料次之,水泥最差。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等多元矿物掺合材料在微集料效应复合、火山灰效应复合、形态效应复合以及界面效应交互复合作用下,对混凝土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

复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四元复合胶凝材料的混凝土,其综合性能要优于复掺矿粉、粉煤灰的三元复合胶凝材料的混凝土,亦优于单掺矿粉的二元复合胶凝材料的混凝土。

这说明只要比例控制适当,使得三种矿物掺合料交互复合达到正效应的最大化,协同水泥,形成四元复合胶凝体系,有助于混凝土良好微级配的形成,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宏观性能。

根据上海地区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以及多元矿物掺合材料复合交互效应特点,并根据海工混凝土构件所处腐蚀环境的不同以及耐久性要求的不同,开发了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和材料Ⅰ型和Ⅱ型。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以矿渣微粉为主要原料,以粉煤灰、硅粉等活性矿物掺合材料为辅掺材料,采用适度球磨混合工艺生产。

两种型号掺和料的选材、配比和工艺控制参数有所区别,主要是针对海工混凝土构件不同的耐用环境要求以及保护层等结构因素,通过掺合材料而对混凝土达到不同的改善效果。

通过多批试验生产,确定了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的质量控制参数和企业标准,并取得产品发明专利。

在东海大桥工程以及港区码头工程中得到应用。

三、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和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3.1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材料掺量范围的选择图7表示将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以30~80%的比例替代水泥后,混凝土强度和电通量(28d)指标的变化。

根据其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当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材料掺量比例在50%~70%时,混凝土可在满足强度等级要求的条件下,耐腐蚀性能较好(小于1000C)。

根据对Ⅰ型和ⅠI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材料的多次试配,发现两种专用掺合材料的合理掺量范围在50%~70%之间。

图7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2 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试验中采用硅酸盐PⅡ52.5#水泥、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包括Ⅰ型和Ⅱ型两种)、聚羧酸盐类LEX-9H减水剂,5-25mm连续级配粗骨料,细度模数2.6中砂。

3.2.1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考察了C35和C50两系列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性能,其编号分别为普通混凝土(基准组)的35J/50J,掺Ⅰ型掺合料的35Ⅰ/50Ⅰ组,掺Ⅱ型掺合料的35Ⅱ/50Ⅱ组,混凝土配合比见表3。

表3 混凝土配合比编号掺合料类型水胶比每立方砼中材料用量(kg/m3)水泥掺合料砂石外加剂35J基准组0.3640006861168 3.635ⅠⅠ0.361202806681188 3.635ⅡⅡ0.361202806681188 3.650J基准组0.3247006411139 4.2350ⅠⅠ0.321882826411139 4.2350ⅡⅡ0.321882826411139 4.23注:35系列中掺合材料的掺量为70%,50系列中掺合材料的掺量为60%,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9%。

3.2.2 新拌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35Ⅰ、35ⅠI、50I、50Ⅱ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等方面性能比基准的普通混凝土好,而其中掺Ⅱ型坍落度比I型小。

这是因为高性能海工专用掺合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减水作用,同时由于其良好的颗粒组成,与水泥匹配后形成连续微级配,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故其坍落度较大而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好;Ⅱ型掺合料的比表面积较Ⅰ型大,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超细粉料,其需水量较Ⅰ型大,因此同水胶比和用水量时其坍落度较Ⅰ型稍小。

表4 新拌混凝土性能3.2.3 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趋势表5 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趋势表5趋势说明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相对普通混凝土(纯水泥混凝土)而言,掺有Ⅰ型和Ⅱ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和料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较低,28天抗压强度则基本相当,而后期强度则较高,并且各龄期Ⅱ型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大于Ⅰ型。

3.2.4混凝土其它力学性能表6 混凝土其它力学性能根据表6,大掺量有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的混凝土其常规力学性能与基准混凝土相当。

3.2.5 收缩变形性能以35系列混凝土为例,比较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

如图8所示。

图8 35系列混凝土收缩变形性能可得出,较基准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发展趋势基本相同,但其收缩量要小一些。

极限收缩量为0.5E-3左右。

3.2.6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变化趋势绝热温升实验就是在绝热条件下,直接测定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最高温升值。

实验采用JR 型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仪,实验结果见表7。

表7: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结果编号绝热温升值(℃)峰值时间(小时)50J74.24550Ⅰ65.56150Ⅱ67.453根据表7,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大掺量引入活性矿物掺合材料,故其绝热温升峰值较基准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峰值出现时间推迟。

在相同掺量条件下,Ⅱ型掺合料其绝热温升较Ⅰ型掺合料要高,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故采用Ⅰ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专用掺合料的混凝土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3.2.7 混凝土常规耐久性能比较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抗碳化、抗渗和抗冻性能的不同,试验结果如表8。

表8 混凝土的碳化、渗透和抗冻性能编号碳化深度(mm)渗透高度(mm)抗冻(冻融循环100次)表中数据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抗渗和抗冻性能均较基准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高性能混凝土抗渗能力的改善十分明显,说明较基准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内部孔隙结构得以致密或曲化,使得渗透通路阻塞或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