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轮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3月30日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

0 引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由于各种疾病、工伤、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下肢损伤的人数的增加,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已成为整个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智能轮椅作为一种服务机器人,具有自主导航、避障、人机对话以及提供特种服务等多种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和融入社会成为可能。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在广泛开展智能轮椅相关技术的研究。

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种应用平台,智能轮椅上融合了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多种技术,包括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人机交互等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智能轮椅的交互性、自主性以及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旨在对目前智能轮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1 智能轮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轮椅通常是在一台标准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一台电脑和一些传感器或者在一个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座椅进行构建。最早的相关研究开始于1986年,轮椅通过视觉进行导航协助。之后

IBM T.J.Watson Research Center的Connell 和Viola将座椅放在一个移动机器人平台上,利用操纵杆、超声和红外传感器实现了机器人的行走和避障等导航功能。Jaffe等负责的smart wheelchair项目利用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定人的头部运动位置,并以此实现了利用头部姿势控制轮椅的运动。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世界各国的研究者相继开发了多种智能轮椅平台,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Wheelesley, 密西根大学的NavChair,匹兹堡大学的Haphaestus,SWCS(Smart Wheelchair ComponentSystem), 加拿大的TAO项目,西班牙的SIAMO, 法国的VAHM, 德国乌尔姆大学的MAid,不莱梅大学的Rolland, FRIEDNS I,II系列,希腊的SENARIO等。我国开展智能轮椅的研究较晚,但是也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开发出了有特色的智能轮椅平台,包括中科

智能轮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o 鲁 涛 原 魁 朱海兵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摘 要] 本文对智能轮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了智能轮椅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最后简要分析了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关键词]智能轮椅,导航,人机接口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survey of researches on intelligent wheelchairs abroad and home.Key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 future is analyzed.[Key words]

 Intelligent wheelchair, Navigation, Human-Machine Interfaces

WheelesleyNavChair

院自动化所的多模态交互智能轮椅、嵌入式智能轮椅,上海交通大学的多功能智能轮椅,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基于头部动作的智能轮椅等等。

在控制系统结构方面,目前多数智能轮椅平台上采用的是主从式控制方式。上位机负责系统的整体控制,包括各功能子模块的协调,任务规划,系统管理以及人机交互等,同时完成运动控制量的计算、送到下位机,以完成对轮椅的运动控制。该种控制模式对硬件的要求较为简单,系统较容易构建,是系统验证期所采用的典型结构。目前上位机多采用普通PC机,由于信息的集中处理使得上位机的信息处理量大,负担很重,实时性较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嵌入式控制系统构建智能轮椅平台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制的嵌入式智能轮椅系统在该方面进行了尝试,系统采用ARM+DSP+FPGA的方式来分别构建智能轮椅的中央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视觉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整个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具有实时性高、功耗低,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向智能轮椅的产业化方向研究迈进了一大步。

在控制模式方面,智能轮椅上普遍采用的是三种模式: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由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定目标,智能轮椅通过自身获得的环境信息自主完成到目标点的路径规划和跟踪,比如到卧室,客厅等。

该模式主要针对控制轮椅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半自动模式下,则是通过使用者和轮椅之间的协作控制来达到安全导航的目的。该模式下以使用者控制为主,轮椅控制系统主要负责控制过程中的局部规划和安全检测。比如轮椅行进过程中的自主避障;在门、走廊等狭窄区域,根据使用者的操纵指令进行局部路径规划,帮助使用者完成操纵意图,同时避免危险发生等等。在手动模式下,则是由使用者通过操纵杆实现对轮椅的完全控制,相当于一台普通的电动轮椅。

在人机接口方面,针对不同残疾人群,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智能轮椅人机接口。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设定型人机接口和自然型人机接口两种,其中设定型人机接口适用于那些残疾程度较轻,肢体能动性较高而且意识较好的人群,包括操纵杆控制、按键控制、方向盘控制、触摸屏控制、菜单控制等。而自然型人机接口的使用人群是那些残疾程度较高,肢体能动性较低的人群,包括语音控制、呼吸控制、头部控制、手势控制、生物信号控制等方式。自然型人机接口由于交互中存在的无意识性使得控制动作与非控制动作难以区分,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将两者加以区分,以免引起误操作而导致轮椅失控。通常智能轮椅上会根据使用者残障程度的不同,安装有多种人机接口,从而能够与使用者实现

多种途径的交互,提供更加安全的运动控制。

Rolland

FRIEDNS II

SENARIOFRIEDNS I

 2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双月刊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