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光引发剂结构性能及用途精修订

合集下载

光引发剂的用途

光引发剂的用途

光引发剂的用途
1火光引发剂:引火材料
火光引发剂是催化剂的一种,它可以把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为温度,从而使冷却的物质变得可燃。

其实也可以叫它是一种“引火材料”,它是为了让物质达到足够的温度和能量而生的,能将定贮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

2用途
1.火光引发剂主要用于火炮弹药、火箭弹药和导弹弹药,主要用于火光信号仪器,以满足仪器所必须的消耗火药或热材料燃烧所需的火药引爆要求。

2.火光引发剂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如自动打火机,即时搏斗火箭等等,这些都需要火光引发剂的推力特性。

3.火光引发剂可以用于安全设备中,如烟雾报警器,紧急投石机等,能够将报警信号发出,提醒周围的人解决紧急情况。

3工业中的应用
火光引发剂广泛用于工业用途,如船舶和汽车工业的火花塞,电动工具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均需要火光引发剂的火药叶在中心。

火光引发剂还可以用于工艺加热,如激光脱色和熔接,以及火焰处理的工艺中。

4制备方法
火光引发剂是一次性产品,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复杂的程序来制备。

一般来说,它采用一定比例的硫化钙和汞磷等物质,进行熔炼,然后在加热的温度下均匀铺敷,并让它完全熔化,最后冷却即可得到火光引发剂。

5总结
火光引发剂是一种引火材料,主要用来将冷却的物质变成可燃物,促使它变得可燃。

它可以应用于军事火炮弹药、安全设备以及工业中的广泛工艺。

制备火光引发剂一般不需要复杂的程序,采用一定比例的硫化钙和汞磷等物质,进行熔炼,然后在加热的温度下均匀铺敷,最后冷却即可得到火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引发剂的结构与应用1.光引发剂819一,化学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光引发剂819中文名称: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英文名称: Phenyl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分子式: C26H27O3P分子量: 418.46CAS 号: 162881-26-7二,理化参数外观:黄色粉末密度:1.19 g/cm3熔点:127 ~ 131 ℃沸点:≥168℃含量:≥98%(液相色谱)蒸气压:5×10-10 kPa(25℃)紫外吸收峰:295, 370nm20℃的溶解度:(g/100g溶液)丙酮14乙酸丁酯6甲醇3甲苯22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9丙烯酸酯齐聚体3用途: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如用于木器,纸张,金属,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应用819 经试验证明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 如用于木器,纸张 ,金属, 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然而 , 由于专利原因 , 此产品未获牙医上应用许可。

在不透明的白色和有色家私漆中, 很低添加量的819就可以提供优异的固化效果和抗黄变性能。

而且 , 819的优异的吸收性能使其在深层固化上也有应用。

819可与其它光引发剂配合使用, 如 IRGACURE 184 或 IRGACURE 651。

819与后者的复配特别适用于固化聚酯/苯乙烯树脂体系 , 用于玻璃纤维增强的材料中。

由于在长波波段有光敏性 , 819可以与紫外光吸收剂配合使用 , 如Tinuvin 400。

故此 819是一种理想的耐候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所需的光引发剂。

由于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配方 , 所以最好的效果和加入量应通过试验来得到。

GY-819同等型号有国外的IRGACURE819.淮安市徐杨化工二厂建议添加量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清漆0.1~0.2% 819 + 1~2% IRGACURE 184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白色家私漆 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丙烯酸有色体系0.5~1.0% 819 + 1~2% IRGACURE 651白色丝网印刷油墨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玻璃纤维增强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预聚体0.2~0.4% 8192.TPO化学特性: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2,4,6-Trimethyl Benzoyl Diphenylphosphine Oxide英文缩写:TPO 分子式:C22H21PO2 分子量:348.5CAS No. 75980-60-8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91.0-940℃吸收波长:273-370nm挥发份:≤0.2%酸值( mgKOH/g) :≥4含量:≥99.0%应用说明: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1)型光、在长波长范围内都有吸收的高效光引发剂。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光引发剂,也称为光敏剂,是一种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

在光照下,光引发剂能够引发光化学反应,从而在化学合成、涂料、油墨、药品、电子材料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的特性介绍:1.苯酮类光引发剂:具有吸收UV光区域能力强、活性高的特点,应用广泛。

2.针状三唑酮类光引发剂:具有高活性、较大吸收范围和光稳定性好的特点。

3.酰脲类光引发剂:具有吸收UV光和近紫外光区域的特点,对测量能量要求较高。

4.苯恶啉类光引发剂:结构稳定,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的能力大,活性高。

5.二芴基含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区域的能力强,光解稳定性好。

6.噻吩类光引发剂:吸收波长范围宽,活性高,适用于聚合反应。

7.芴类光引发剂: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活性,适用于高强度的紫外光聚合反应。

8.苯并二噻吩类光引发剂:具有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能力,适用于水性涂料等领域。

9.二芳硝酰胺类光引发剂:活性高,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强。

10.转色酮类光引发剂:光化学反应速率快,吸收可见光范围广。

11.嘧啶胺类光引发剂:激发能力强,对紫外光和可见光有较高的吸收。

12.三甲基芳基胺类光引发剂: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能力强,具有高活性。

13.光致消除剂:可通过吸收光能并产生高能物质来去除有机物。

14.脱硫化剂:通过光照将含硫的有机物转化为无硫的化合物。

15.光致引发剂:在光照下引发无机或有机反应。

16.光敏墨水:将光敏剂溶于墨水中,通过光照使墨水产生呈色或消除反应。

17.光致表面处理剂:通过光敏剂对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具备特定的性能或表现。

18.光致染料:在光照下通过光敏剂对染料进行还原或氧化反应。

19.光致聚合剂:通过光敏剂引发聚合反应,实现光引发聚合。

20.光致释放剂:在光照下释放出一定物质,如气体或溶解物。

21.光致交联剂:在光照下引发交联反应,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总而言之,光引发剂具有吸收特定波长光能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引发特定的光化学反应。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光引发剂是一类可通过光气化反应产生自由基或离子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光化学反应、聚合反应和光聚合反应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里我将详细介绍光引发剂的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用途。

1.含有一个或多个能吸收光能的基团,如芴、喹啉、苯及其衍生物等;2.具有一个或多个自由基或离子产生基团,如酯、亚硝酸酯、醌、三苯胺等;3.具有或没有链转移基团,如氢、溴代基、醇、羟基等。

光引发剂根据吸收光的波长可以分为紫外线光引发剂、可见光光引发剂和红外线光引发剂。

紫外线光引发剂主要吸收波长在200-400 nm范围内的紫外线,可通过偶联反应、电荷转移或电子转移来产生自由基或离子。

可见光光引发剂一般吸收波长在400-700 nm范围内的可见光,被激发后通过能量转移来诱导自由基或离子产生。

红外线光引发剂则吸收波长超过700 nm的红外线。

光引发剂广泛应用于聚合反应、光聚合反应和光气化反应等领域。

以下是它们的一些常见用途:1.聚合反应:光引发剂在聚合反应中起到引发和促进聚合反应的作用。

其中以紫外线光引发剂最为常见,它们可通过吸收紫外线产生自由基或离子,从而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常见的紫外线光引发剂有苯甲酸二丙酯、二-酮类化合物等。

2.光聚合反应:光聚合反应是一种利用光引发剂引发以及光敏单体进行聚合的反应。

光引发剂在这种反应中主要作用是引发单体的链聚合,从而形成聚合物。

可见光光引发剂被广泛应用于此类反应中,如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硝酮类化合物等。

3.光气化反应:光气化反应是一种利用光引发剂引发气体的反应。

在光气化反应中,光引发剂的作用是通过吸收光能从而产生自由基或离子,使气体分子发生氧化、还原或插入等反应。

例如,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常用的紫外线光引发剂,可通过吸收紫外线而生成自由基。

除了上述应用外,光引发剂还可应用于荧光剂、光化学显影技术、光催化反应等领域。

在荧光剂中,光引发剂可吸收光能并发射出可见光,从而产生荧光。

光化学显影技术中,光引发剂可通过引发光气化反应来产生可见光或紫外线,从而使显影剂发生显色反应。

常用光引发剂种类以及特性介绍

常用光引发剂种类以及特性介绍

常用光引发剂种类以及特性介绍常用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CA索引名称: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oxid()CASNO.:[75980-60-8]分子式:C22H21P02分子量:348.4外观:淡黄色粉末熔点:91.0-94℃吸收波长:299,366nm产品应用:固化速度非常快的光引发剂;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特别适用于有色体系和膜层厚固化领域;TPO由于其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可广泛用于各种涂层,因其优秀的吸收性能,使得它特别适用于丝印油墨、平版印刷、柔印油墨、木材涂层,与184一同使用在胶粘剂产品,本品的使用应根据实际实验的结果,建议添加量为0.5-4%w/w.常用光引发剂-TPO-L光引发剂化学名称:2,4,6一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CA索引名称: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ateCASNO.:[84434-11-7]分子式:C22H21P02分子量:316.3外观:淡黄色液体吸收波长:273,370nm产品应用:TPO-L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液体光引发剂,主要用于对相应的树脂,如不饱和丙烯酸酯的UV固化。

特别使用于白色体系和膜层厚的UV固化;固化速度非常快的光引发剂;TPO-L是一种液体的光引发剂,适宜用于低黄变性、低气味的配方体系。

因为TPO-L具有较为广泛的吸收范围也可用于含有白色涂料的固化。

为提高表面的固化效果,TPO-L经常与其它光引发剂共同使用,例如:184,1173以及二苯甲酮等。

TPO-L的建议使用浓度0.3一5%。

常用光引发剂-907光引发剂化学名称: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琳基-1-丙酮CA索引名称:2-Methyl-1-[4-(methylthio)phenyl]-2-Morpholino-Propane-l-oneCASNO.:[71868-10-5]分子式:C15H17SO2N分子量:279.4外观:白色至微黄色结晶粉末熔点:73-76摄氏度吸收波长:231,307nm;产品特性:与GK-ITX并用效果极佳产品应用:应用在有色体系深层固化领域;907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907应用在粘合剂、复合物、平版印刷油墨、柔印油墨、胶印网油墨及上光漆等,也应用在电子工业(如抗光蚀剂、阻焊油墨等)及印刷板材中,建议添加量为2-6%w/w。

光引发剂分类与用途

光引发剂分类与用途

在光固化体系中,包括UV胶,UV涂料,UV油墨等,接受或吸收外界能量后本身发生化学变化,分解为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凡经光照能产生自由基并进一步引发聚合的物质统称光引发剂。

⑴一些单体经光照后,吸收光子形成激发态M* : M+hv -M* ;激发了的活性分子经均裂产生自由基:M* - R・+R' •,进而引发单体聚合,生成高分子。

光弓I发剂[2](photoinitiator)又称光敏剂(photosensitizer)或光固化剂(photocuri ng age nt),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

目前常用光引发剂有一下几种:IRGACURE 184IRGACURE 18是一种高效不黄变的紫外光引发剂,用于引发不饱和预聚体系的UV聚合反应。

结构式:CAS No.: 947-19-3分子量:204.3外观:白色到灰白色结晶粉末熔点:45-49 C吸收峰:246nm, 280nm , 333nm (在甲醇溶液中)溶解性:溶液)应用:IRGACURE 18经过测试可用于纸、金属和塑料表面的丙烯酸酯系列的紫外光固化清漆。

特别推荐用于要求即使长时间暴露于太下也只有细微黄变的UV涂料。

通过添加BASF受阻胺类光稳定剂TINUVIN 292可进一步减少丙烯酸体系聚氨酯在室外太照射下产生的黄变。

(厚诚精细化工代理巴斯夫产品,手机:)推荐用量:涂层厚度5-20 口 2 -4 % IRGACURE 184涂层厚度20-200 阿 1 -3 % IRGACURE 184DAROCUR 1173DAROCUR 1173是一种高效不黄变的紫外光引发剂,用于引发不饱和预聚体系的UV聚合反应。

CAS No.: 7473-98-5分子量:164.2外观:无色到微黄色液体熔点:4C粘度:25mPas(20C)密度:1.08g/mL (20 C)闪点:>100 C吸收峰:245nm, 280nm , 331 nm (在甲醇溶液中)溶解性:在大部分普通的有机溶剂和丙烯酸酯单体中溶解度大于50g/100g,几乎不溶于水。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

光引发剂1、光引发剂-1173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1-propanoneCAS NO、: 7473-98-5分子量: 164、2分子式: C10O2H12外观: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含量: 99%min沸点: 105-115℃挥发份: 0、1% max溶解性: 溶于单体,不溶于水灰份: 0、1% max透光率(10 克1173/100 毫升甲苯):425 纳米-99%;500 纳米-99%吸收波长: 244nm;278nm;322nm用途: 一种高效率、不黄变得紫外光引发剂。

对于不饱与聚酯体系与多官能团单体得UV固化体系,具有低气味、非黄变、色彩稳定性好等特点。

能很方便地与其她光引发剂进行复配。

建议添加量1-4%。

包装: 20公斤净重/塑料桶2、光引发剂-184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CAS NO、: 947-19-3分子量: 204、3分子式: C13H16O2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含量:99%min熔点:44-48°C挥发份:0、2%max灰份:0、1%max用途:就是一种高效得自由基Ⅰ型非泛黄光引发剂,用于UV聚合单官能或多官能团聚合丙烯酸盐单体与低聚体。

用于清漆、塑料涂料、木材涂料、粘合剂、平版印刷油墨、丝网印刷油墨、柔印油墨、电子产品包装:20 ;50 公斤净重/纤维板桶储运:保持密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

3、光引发剂-907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CAS NO、: 71868-10-5分子式C15H21NO2S分子量: 279外观: 白色粉末含量:99%min熔点:72-75 °C挥发份:0、25%max灰份:0、1%max吸收波长231,307nm透光率(10 克907/100 毫升甲苯):425 纳米>80%; 500 纳米>90%用途:高效光引发剂用于紫外固化体系,能使其长期不泛黄与延长储存。

光引发剂的性能与应用

光引发剂的性能与应用

UV固化技术中的化学体系
英力科技
齐聚物(Oligomers) 单体(Monomers) 光引发剂(Photoinitiators) 助剂(Additives)

UV光引发剂 定义:
英力科技
在UV的作用下产生自由基和阳离子——化学体系中的 高能活性基团。 引发单体、齐聚物和聚合物的不饱和双健的交联固化。
在UV固化体系中应用非常广泛。 适用于色漆或油墨中,而不适合清漆和浅色漆中。

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
iii. α,α-二烷氧基苯乙酮类
O O R C CH O R hv H R O O C CH O R Norrish II HR O R + C O R 引发基 分解 R 引发基 OH O R R O 环化 O O C CH O R 消去 O C T
英力科技
联苯酰缩酮类分子中用OR取代了活泼H,克服了安息香衍生物引发剂储 存稳定性差的缺点。 由于联苯酰缩酮类产生的苯甲酰自由基自身的二聚化或与苄基自由基结 合生成醌类结构,使固化涂膜泛黄。

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
ii. 主要产品
CH3
英力科技
O O C C O
OO C O
CH3 BDK

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
v. 主要产品
英力科技
O CH3 H3CS C C N CH3 907 O O N
O C C N 369
CH3 CH3
对有色体系的深层固化和完全固化同样有效; 369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23nm,比907吸收波长(305nm)要 长,并且其气味小,因此,更适合于在色漆和油墨中使用。

自由基II型光引发剂 自由基II型光聚合引发剂
——氢消除型自由基引发剂(Type I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光引发剂结构性能及用途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TPO化学特性: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Oxide英文缩写:TPO?分子式:C22H21PO2?分子量:348.5?CASNo.75980-60-8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91.0-940℃吸收波长:273-370nm挥发份:≤0.2%酸值(mgKOH/g):≥4含量:≥99.0%应用说明: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1)型光、在长波长范围内都有吸收的高效光引发剂。

由于其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其有效吸收峰值为350-400nm,一直吸收致420nm左右,它的吸收峰较常规引发剂偏长,经光照后可生成苯甲酰和磷酰基两个自由基,都能引发聚合,因此光固化速度快,它还具有光漂白作用,适合于厚膜深层固化和涂层不变黄的特性,具有低挥发,适用于水基。

本品多用于白色体系,可用于紫外固化涂料、印刷油墨、紫外固化粘合剂、光导纤维涂料、抗光蚀剂、光聚合印版、立体平版树脂、复合材料、牙齿填充料等。

本品的使用应根据实际实验的结果,建议添加量为0.5-4%w/w。

注意在可见光也有吸收,所以一定要避光保存和使用。

它在白色或高钛白粉颜料化表面均能完全固化。

涂层不黄变,后聚合效应低,无残留。

也可用于透明涂层,对于低气味要求的产品尤其适合。

在含苯乙烯体系的不饱和聚酯中单独使用,具有很高引发效能。

对于丙烯酸酯体系,尤其是有色的体系,通常需要和胺或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同时和其他光引发剂复配,以达到体系的彻底固化特别适用于低黄变、白色体系和厚的膜层的固化。

丝印油墨、平版印刷油墨、柔印油墨、木材涂层。

建议添加量0.5-3.0%(有色体系),0.3-2.0%(透明体系)。

UV1173分子式:C10H12O?分子量:164.2化学名称: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外观:无色或微黄色液体熔点:4℃含量:≥98%沸点:80-81℃密度:1.08g/cm3特点及应用:1173适用于丙烯酸光固化清漆体系,如木材、金属、纸张、塑料等的清漆等。

1173特别推荐在需要经受长期日晒而且耐黄变的UV-固化涂料中,由于1173是液体,非常易于共混,所以适合与其它光引发剂复配使用,建议添加量为1-4%w/w。

UV?907分子式:C15H17SO2N?分子量:279.4化学名称: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外观:白色粉末熔点:72-76℃含量:≥98%挥发份:≤0.5%灰份:≤0.1%特点及应用:可单用,也可混用,如和UV904或硫杂蒽酮混用。

用于油墨,清漆等基材如纸,金属,塑料。

吸收率高,适用于油墨和有色的涂料,特别适合于图像技术,如胶印油墨,丝网油墨,印刷制版等;电子工业,如光刻等,用量应试验而确定。

推荐用量:胶印油墨用4-6%,丝网油墨用1-4%加0.5-1%UV905,清漆用0.1-1%加2-5%UV184,光刻用UV1107184184是一种高效、不黄变的自由基(I)型固体光引发剂,主要与单或多官能团乙烯基单体和齐聚物共同用于不饱和预聚物(如:丙烯酸脂)的UV固化。

化学特性化学名称: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分子式:C13H10O2?分子量:204.3纯度:99%min溶解度: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甲苯、甲醇、乙酸乙酯等低分子量酯类物理特性外观白色晶体粉末熔点46-50oC干燥失重≤0.5%灰分≤0.1%吸收波长244-350nm应用:主要用于纸张、木材、金属及塑料表面的丙烯酸脂清漆涂料的UV固化。

具有良好的非黄变性,其固化后的涂层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黄变程度也非常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黄变程度要求高涂料和油墨中。

建议使用用途如下:罩光清漆,塑料涂料,木器涂料,粘合剂,平版印刷油墨,丝印油墨,柔印油墨,电子产品.吸收范围246nm280nm333nm优良的热稳定性光解产物中有苯甲醛和环己酮,有一定的异味。

光解没有苄基产生,耐黄变性优良。

裂解型自由引发剂建议使用浓度是:1.0-5.0%ITX分子量241分子式C15H13SO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

吸收光能后,经激发三线态必须与助引发剂叔胺配合,形成激基复合物发生电子转移,ITX得电子形成引发活性很高的胺烷基自由基和无引发活性的硫杂蒽酮,引发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进行交联。

带有多羟基的硫杂蒽酮具有一定的亲水性,适合于着色光固化体系,也可用表面活性剂将通用的光引发剂分散到水中异丙基硫杂蒽酮外观:无色或微黄液体,黄色结晶粉末熔点:57-72含量:》98%干燥失重《0.5%5%甲苯溶液色值加纳尔5-7级特点及应用:ITX是用于透明或有色的UV-固化油墨、粘合剂、涂料、和光致抗蚀剂的高效光引发剂,它一般与胺增效剂1101(EDAB)一起使用,它与阴离子光引发剂一起使用时,还起敏化剂作用,建议添加量为0.2-2%w/w。

光吸收257.5nm382nm吸收波长可以达到430nm进入了可见光吸收区。

ITX暗反应光照射后,由于还有一定的自由基还将继续进行的反应。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别名: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简称:TBPB?商品名称:引发剂C、引发剂CP -02化学名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子式:C11H14O3?分子量:194.16性状:微黄色透明液体;熔点:8℃过冷沸点:124℃(760mmHg)闪点:19℃(闭皿)65℃(开皿)理论有效氧:8.24%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室温下稳定,对撞击不敏感,便于贮运。

质量指标:纯度:≥98%有效氧含量:≥8.07%比重:1.036~1.045?折光率:1.495~1.500叔丁基过氧化氢:〈1%铁含量:≤5ppm?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化学名称: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peroxide)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

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外观:无色或白色菱形结晶含量:≥97%熔点:≥38.5℃发物总量:≤0.3%物化性能:白色结晶。

熔点41~42℃。

相对密度1.082。

分解温度120~125℃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

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

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

是一种强氧化剂。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硫化剂,聚合反应的引发剂,还可用作聚乙烯树脂交联剂。

交联的聚乙烯用作电缆绝缘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加工性能,而且可提高其耐热性,100份聚乙烯使用硫化剂DCP2.4份。

硫化剂DCP可使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泡沫材料形成细微均匀的泡孔,同时提高制品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另外,还用作不饮和聚酯的固化交联剂。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BPO为白色细颗粒或粉末状含水固体,是一种二酰基有机过氧化物。

用作聚合反应(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类)的引发剂、不饱和树脂的固化剂、以及硅橡胶的硫化剂。

也可用于医学中间体的催化剂,油脂的精制,面粉的漂白,纤维脱色等方面。

化学名过氧化二苯甲酰分子式:C14H10O4?相对分子质量:242.22CAS-No94-36-0安全数据: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80℃报警温度(Tem)……………75℃联合国编号(UN-No)…………3104?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CN-No)………52045?理化特性:状态…………固体熔点……………103℃理论活性氧含量………6.62%半衰期数据:活化能……30kcal/mole?10小时半衰期温度……73℃1小时半衰期温度………92℃1分钟半衰期温度………131℃溶解性:可溶于苯、氯仿、丙酮等,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水。

注意:保持包装密封,切忌失水,造成危险!稀释后的产品:BPO-50-Ⅰ含量:50%,硅油稀释;BPO-50-Ⅱ含量:50%,溶剂稀释。

LPO?过氧化二月桂酰(国产)化学名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月桂酰商品名称:LPO英文名称:Dilauroylperoxide分子量:398.6?理论活性氧含量:4.01%CAS:105-74-8?Einecs:203-326-3?本产品是乙烯、苯乙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合引发剂。

外观:白色粉状或片状固体含量:≥99.0%半衰期(氯苯溶液中测得)0.1小时:99℃1小时:79℃10小时:61℃推荐的贮存温度:TS=30℃热稳定性数据: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50℃危急温度(Tem):45℃主要分解产物:CO2、月桂酸。

包装LPO为D类固体有机过氧化物,货物分类:5.2,联合国编号:3106,二类危险货物包装.安全注意事项:(1)远离火种、明火和热源。

(2)避免接触还原剂(如胺类)、酸、碱和重金属化合物(如促进剂、金属皂等)(3)请参照本产品的安全数据表(MSDS)。

用途:1.氯乙烯的聚合:LPO广泛地应用于水相悬浮聚合和本体聚合反应中,聚合的温度范围为60-75℃,很多情况下,LPO和其它高活性的过氧化物复配使用,例如,过氧化二碳酸酯类(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已烷),或过氧酯类(过氧化新癸酸-1,1,3,3-四甲基丁酯),可以增加其反应活性。

2.乙烯的聚合:LPO使用于高压聚乙烯的聚合引发,由于它的溶解性较差,在很多情况下被过氧化异壬酰所取代,但是LPO最大的优点是它可在常温下保存。

3.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LPO也可以用于丙烯酸酯的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60-90℃,常被用来替代毒性较强的偶氮二异丁腈等。

4.ABS树脂的聚合引发剂:LPO同时也是ABS聚合反应的重要引发剂,它和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已烷(CH335)复配使用,具有很好的引发效果。

注:LPO还可调配成40%的水悬浮溶液(LPO-40W)和25%的水悬浮溶液(LPO-25W),这些配方主要用于氯乙烯等水相反应场合,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

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商品名称:引发剂CH335?化学名称:1,1-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英文名称:1,1-bis(tert-butyperoxy)-3,3,5-trimethylcyclohexane?分子式:C17H34O4?分子量:302.5理论活性氧含量:10.58%CASNo.6731-36-8安全数据: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60℃控制温度无规定要求危急温度55℃半衰期数据0.1小时半衰期温度:128℃1小时半衰期温度:105℃10小时半衰期温度:85℃技术指标:外观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浓度90.0%min叔丁基过氧化氢含量%≤1.0%活性氧含量10.58%min性状不溶于水,溶解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色度50Pt-Comax本产品可用异十二烷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调配成90%,75%,40%的溶液(可根据户要求进行调配).用途:本产品用于乙烯、苯乙烯和苯乙烯共聚体、丙烯腈、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合引发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