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无功补偿器 $ 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 介绍

静止无功补偿器 $ 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  介绍
静止无功补偿器 $ 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  介绍

SVC & SVG产品简介

SVC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是一种无功补偿比较科学的方式,能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滤除负荷的谐波、消除三相不平衡电流、改善电网运行电能质量。基于DSP的全数字控制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处理数据量大,实现实时控制量计算。该装置应用于电网,作用为:能实现调相调压功能,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提高稳定运行水平,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输电效率,改善供电质量,提高输电安全性。应用于电气化铁路、冶金、炼钢等工业用户,可进行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电压控制,谐波和负序治理,提高用户的生产工效,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

原理:静止无功补偿器是一种没有旋转部件,快速、平滑可控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是将可控的电抗器和电力电容器(固定或分组投切)并联使用。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容性的),可控电抗器可吸收无功功率(感性的)。通过对电抗器进行调节,可以使整个装置平滑地从发出无功功率改变到吸收无功功率(或反向进行),并且响应快速。

作用:静止无功补偿器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广泛应用于电压调整、改善电压水平、减少电压波动、改善功率因数、抑制电压闪变、平衡不对称负荷,静止无功补偿器配套的滤波器能吸收谐波和减小谐波干扰等。在超高压输电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作用是提供无功补偿、调整电压,改善系统电压水平,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和暂态稳定性,抑制工频过电压等。

SVC目前广泛应用于输电系统和负载无功补偿,其典型代表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固定电容器(TCR+F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以及磁控电抗器+固定电容器(MCR+FC)等。

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由电抗器及晶闸管等构成,与系统并联并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的静止无功装置。通过控制晶闸管阀的导通角使其等效感抗连续变化。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FC:TCR通过调节晶闸管的触发角α,实现连续调节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利用TCR回路吸收的感性无功功率,可以对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补偿,使得并联滤波器中多余的无功功率得到平衡,确保补偿点的电压接近维持不变。其基本组成如下图

TCR+FC基本组成

MCR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磁控电抗器(Magnetic Control Reactor),是一种容量可调的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

磁控电抗器MCR+FC:MCR利用直流助磁原理,通过附加直流励磁磁化电抗器铁芯,通过调节磁控电抗器的饱和程度来改变铁芯的磁导率,实现电抗值的连续、快速调节。从而实现无功容量的连续可调。其基本组成如下图

MCR+FC基本组成

TCR与MCR的区别

SVG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又称:高压动态无功补偿发生装置;或STATCOM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静止同步补偿器;还叫STATCON—静止调相机。是指由自换相的电力半导体桥式变流器来进行动态无功补偿的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为减少配电网向负荷提供大量无功电流而造成功率损耗,在各受电点均需配置相应电压等级的无功补偿装置,以提高电网输电能力,节约能源。

原理:SVG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组成自换相桥式电路,经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迅速吸收或者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实现快速动态调节无功的目的。作为有源形补偿装置,不仅可以跟踪冲击型负载的冲击电流,而且可以对谐波电流也进行跟踪补偿。

电压源型逆变器包含直流电容和逆变桥两个部分,其中逆变桥由可关断的半导体器件IGBT 组成。

工作中,通过调节逆变桥中IGBT器件的开关,可以控制直流逆变到交流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因此,整个装置相当于一个调相电源。通过检测系统中所需的无功,可以快速发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无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保持系统实事高高率因数运行。

SVG基本原理主要是将逆变器经过电抗器或者变压器或者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通过调节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迅速吸收或者发出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实现快速动态调节无功的目的。其基本电路有2种,电压源型逆变电路和电流源型逆变电路。

电压源型逆变电路电流源型逆变电路

SVC与SVG的区别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该装置产生无功和滤除谐波是靠其电容和电抗本身的性质产生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该装置产生无功和滤除谐波是靠其内部电子开关频繁动作产生无功电流和与谐波电流相反的电流。

无功补偿器,通常是指补偿电容器的控制器,或指成套的电容补偿装置,是无源的被动补偿设备;无功发生器通常是指类似有源滤波器一类的设备,或者移相发电机,等等。这类设备可以主动发生无功功率。

TCR\MCR\SCG相比较

工作原理通过调整触发角的大小

就可以改变电抗器所吸

收的无功分量,达到调

整无功功率的效果

采用直流励磁原理,利

用附加直流励磁磁化铁

心,改变铁心磁导率,

实现电抗值的连续可

调,改变电抗器感抗电

流,以投入的电抗器感

性无功容量变化来补偿

系统容性无功

动态补偿装置SVG是

基于大功率逆变器的动

态无功补偿装置,它以

大功率三相电压型逆变

器为核心,其输出电压

通过连接电抗接入系

统,与系统侧电压保持

同频、同相,通过调节

其输出电压幅值与系统

电压幅值的关系来确定

输出功率的性质,当其

幅值大于系统侧电压幅

值时输出容性无功,小

于时输出感性无功。

技术指标40ms 300ms 响应时间10ms,从容

性无功到感性无功连续

平滑调节

优点可以实现较快、连续的

无功功率调节,具有反

映时间快、运行可靠、

无级补偿、可分相调节、

能平衡有功,使用范围

广

功率因数达到

0.90-0.99的要求,无功

补偿容量自动无级调

节,不产生谐波,可靠

性高,维护简单,使用

寿命长,应用电压等级

广泛

除较低次的谐波,并使

用较高的谐波限制在一

定范围内,使用直流电

容来维持稳定的直流电

源电压,和SVC使用

的交流电容相比,直流

电容量相对较小,成本

低;另外,在系统电压

很低的情况下,仍能输

出额定无功电流,而

SVC补偿的无功电流

随系统电压的降低而降

缺点结构复杂,损耗大,任

何一只SCR击穿,都

会使晶闸管整体损坏;

对冷却要求严格,设备

造价、建设施工及运行

维护费用很高,对维护

人员要专门培训以提高

维护水平;占地面积大,

产生谐波等

相对于TCR型SVC,

其谐波水平,有功损耗,

占地面积都要小,但是

调节时间长,成本高,

温升和噪音是需要控制

控制复杂,成本高,

35Kv以上系统没有产

应用场合35Kv及以下系统,与

FC\MSC\TSC配合

0.4-500Kv系统,适用

于冲击性负荷;牵引变

电站,电弧炉,轧钢机,

造船厂

中低压系统,电力行业,

指各大电网公司,省电

力公司,各地的供电公

司、电气化铁道及城市

轨道交通行业、石化和

天然气行业、钢铁与冶

金行业、矿山、造船业

调节范围超前\滞后滞后超前\滞后控制方式连续连续连续

调节灵活性好好很好

启动速度较快快快

反映速度较快快快

调节精度好好好

产生高次谐波多中少

电压调节效应正\负正正\负控制难易程度较简单/复杂简单复杂

技术成熟好好一般

单位容量投资中等低高

维护检修方便不常维修方便

噪音小小小

分相调节可以可以可以

电磁阀(Electromagnetic 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电磁阀分类:

1. 原理分类(3类)

1)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

特点:在真空、负压、零压时能正常工作,但通径一般不超过25mm。

2)分步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它是一种直动和先导式相结合的原理,当入口与出口没有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直接把先导小阀和主阀关闭件依次向上提起,阀门打开。当入口与出口达到启动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先导小阀,主阀下腔压力上升,上腔压力下降,从而利用压差把主阀向上推开;断电时,先导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使阀门关闭。

特点:在零压差或真空、高压时亦能可*动作,但功率较大,要求必须水平安装。

3)先导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电磁阀闭件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

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低上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关闭阀门。

特点:流体压力范围上限较高,可任意安装(需定制)但必须满足流体压差条件。

2. 结构材料分类(6类)

直动膜片结构、分步直动膜片结构、先导膜片结构、直动活塞结构、分步直动活塞结构、先导活塞结构。

3. 功能分类(45类)

电容器(Capacitor),电路中具有储存电荷功能的装置;

电容器的分类:

1.按照结构分三大类: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

2.按电解质分类: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电容器等。

3、按用途分有:高频旁路、低频旁路、滤波、调谐、高频耦合、低频耦合、小型电容器。4.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瓷介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还有先进的聚丙烯电容等等

5.高频旁路:陶瓷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膜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6.低频旁路: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

7、滤波:铝电解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复合纸介电容器、液体钽电容器。

8.调谐:陶瓷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膜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

9.低耦合: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固体钽电容器。10.小型电容:金属化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固体钽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金属化涤纶电容器、聚丙烯电容器、云母电容器。

无功补偿控制器说明书

目录 1产品功能简介 (1) 2产品型号及含义 (3) 3使用条件 (3) 4技术参数 (4) 5面板图示 (6) 6投切判定 (8) 7基本操作 (9) 7.1初始运行 (10) 7.2自动运行 (11) 7.3参数设置 (15) 7.4手动投切 (24) 7.5其它 (25) 8超限及警报信息 (26) 9设备通讯 (27) 10注意事项 (28) 11接线图示 (29)

12外形及开孔尺寸 (30) 1产品功能简介 JKW-18J无功补偿与配电监测控制器,是依据JB/T9663—1999标准及城乡电网改造的技术条件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控制器,具有无功补偿、数据采集、通讯、电网参数分析等功能,适用于交流50Hz、0.4kV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测及无功补偿控制。 本产品具有以下功能: (1)数据采集 ●电压;电流;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有功电度;无功电度 ●频率;电压谐波;电流谐波 ●日电压、电流最大值、最小值; ●有关数据存储多达60天 (2)数据通讯 具有RS232通讯接口,通讯方式可采用现场采集或远程采集,配备无线转接模块可近距离(50米以内)无线抄收数据。

(3) 数据管理 基于WINDOWS2000/XP 操作平台,通讯数据自动生成各种报表、曲线及棒图。 (4) 无功补偿 ● 取样物理量为无功功率,无投切振荡、无补偿呆区; ● 输出多达18路; ● 电容器投切执行元件采用固态继电器。 (5) 运行保护 ● 两相失电时,不影响数据的采集、存储、通讯。 ● 对过压、欠压、缺相及谐波、零序进行报警并做出相应动作。 (6) 显 示 ● 采用128×64背光液晶显示器 ● 全中文人机对话界面 ● 实时显示电网有关参数 ● 直观显示预置参数 2产品型号及含义 3使用条件 板前接线型 JK W —18 J Q

SVG静止无功补偿器

无功功率补偿 编辑词条分享 ?新知社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移动说客网易微博开心001天涯MSN ? 1 定义 ? 2 产生和影响 ? 3 作用 ? 4 装置 无功功率指的是交流电路中,电压U与电流I存在一相角差时,电流流过容性电抗(X C)或感性电抗(X L)时所形成的功率分量(分别为)。这种功率在电网中会造成电压降落(感性电抗时)或电压升高(容性电抗时)和焦耳(电阻发热)损失,却不能做出有效的功。因而需要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包括在什么地点、用多大容量和采用何种型式)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运行中,合理使用无功补偿容量,控制无功功率的流动是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交流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在发有功功率的同时也发无功功率,它是主要的无功功率电源;运行中的输电线路,由于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电容效应也产生部分无功功率,称为线路的充电功率,它和电压的高低、线路的长短以及线路的结构等因素有关。电能的用户(负荷)在需要有功功率 (P)的同时还需要无功功率(Q),其大小和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中流动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ΔP)和无功功率损耗(ΔQ),也会产生电压降落(ΔU)。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所发的无功功率和输电线的充电功率不足以满足负荷的无功需求和系统中无功的损耗,并且为了减少有功损失和电压降落,不希望大量的无功功率在网络中流动,所以在负荷中心需要加装无功功率电源,以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供应、分区平衡的原则。 无功补偿可以收到下列的效益:①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工设备的利用率;②减少电力网络的有功损耗;③合理地控制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④在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上,配置适当的调节器,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输电线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⑤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V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使用环境 * 环境温度:-25℃~40℃ * 最大日温差:25℃ * 海拔高度:≤2000m * 环境相对湿度:年平均值≤90% * 地震烈度:8度 * 污秽等级:Ⅲ * 安装方式:本套设备安装在户内 供电条件 * 系统标准电压:400V、660V、1140V * 最高工作电压:440V、730V、1250V * 额定频率:50Hz、60Hz * 相数:3 * 控制电源:AC220V10A 技术指标 * 额定容量:根据用户要求或我公司测量结果 * 功率因数:0.99以上 * 响应时间:≤10ms * 交流取样电流:0A~5A * 防护等级:IP30 技术特点 * 能够根据电网系统无功功率大小和电压控制要求自动无级连续补偿无功功率,提高系统功率因数,保证系统功率因数在0.99以上 * 不仅不产生谐波,而且能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动态补偿谐波 * 响应速度快,完全实现了无级补偿,10ms之内完成对动态负荷的补偿 * 优越的“软件电子狗”电路和容错技术,可以自动发现程序运行错误并瞬间复位计算机,彻底杜绝了“死机”现象 * 独有的“硬件电路故障保护电路”,确保控制器内任意电路损坏后或“死机”瞬间都不会引发输出误动作 * 全数字化控制,实时检测并计算无功功率 * 控制电路简单可靠,功能强大,功能扩展、调试维护方便 * 控制器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智能判断、优化控制、快速响应,实现全数字化液晶显示,具有联网通讯功能,可查看时间、运行方式以及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故障信息等 * 保护措施齐全(过压、欠压、短路、过流等保护),自动化程度高 * 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 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 * 减少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提高电网质量,稳定系统电压,抑制电压闪变 * 降低网损,高效节能,提高电气设备效率,增加变压器带载容量 * 设备内置自放电元件,装置脱离电网后,可在5秒内将残留电压降至50伏以下 * 以电压、功率因数和无功需求量作为控制目标,将电压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 RS232通讯接口,可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通讯 规格型号 低压SVG按电压等级分为:400V系统、660V系统、1140V系统。其规格型号为:

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一、按投切方式分类: 1.延时投切方式 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电容器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下面就功率因数型举例说明。当这个物理量满足要求时,如COSΦ超前且》0.98,滞后且》0.95,在这个范围内,此时控制器没有控制信号发出,这时已投入的电容器组不退出,没投入的电容器组也不投入。当检测到COSΦ不满足要求时,如COSΦ滞后且《0.95,那么将一组电容器投入,并继续监测COSΦ如还不满足要求,控制器则延时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可整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直到全部投入为止。当检测到超前信号如COSΦ《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入的那组电容器组在切除时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3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十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30分钟,切除也这样。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课程设计

1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总体设计 1.1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主电路 ASVG 分为采用电压型桥式电路和电流型桥式电路两种类型。两者的区别是直流侧分别采用的是电容和电感这两者不同储能元件,对电压型桥式电路,还需要串联上电抗器才能并上电网;对电流型桥式电路,还需要并联上电容器才能并上电网。实际上,由于运行效率的原因,实际应用的ASVG 大多采用的是电压型桥式电路。因此ASVG 专指采用自换相的电压型桥式电路作为动态无功补偿的装置。ASVG 的基本结构如图1-1。它由下列几部分组成:电压支撑电容,其作用是为装置提供一个电压支撑;由大功率电力电子开关器件(IGBT 或GTO )组成的电压源逆变器(VSC ),通过脉宽调制(PWM )技术控制电力电子开关的通断,将电容器上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具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压;耦合变压器或电抗器,一方面通过它将大功率变流装置与电力系统耦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它将逆变器输出电压中的高次谐波滤除,使ASVG 的输出电压接近正弦波。 图1-1 电压型补偿器结构图 上图为电压型的补偿器,如果将直流侧的电容器用电抗器代替,交流侧的串联电感用并联电容代替,则为电流型的补偿器。交流侧所接的电感L 和电容C 的作用分别为阻止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和吸收换相时产生的过电压。无论是电压型,还是电流型的SVG 其动态补偿的机理是相同的。当送到逆变器的脉宽恒定时,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系统电压之间的夹角δ就可以调节无功功率和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电压Uc ,同时调节夹角δ和逆变器脉宽,即可以在保持Uc 恒定的情况下, 发出或吸收所需的无功功率。SVG 装置的核心部分是逆变电路,它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压进行逆变以产生-个频率与系统相同的交流电压,并且这个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都可调,然后通过电抗器把这个电压并到电网上去,从而产生所需的交流无功功率。利用IGBT 智能模块后,逆变器电路无论是在体积、性能、稳定性上还是控制方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简化。本文中所介绍到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是电压型的SVG ,它具有主电路的拓扑结构简单,且逆变装置所用的电压型器件IGBT 易于控制,灵活方便。 1.2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工作原理 系统线 路 整流器..系统线路 V dc 电压源逆变器耦合变压器 系统电压

模块化多电平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策略研究

第38卷第3期2015年6月电子器件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 Vol.38一No.3June 2015 收稿日期:2014-06-16一一修改日期:2014-07-31Research of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UANG Rui ?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1331,China )Abstract :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inverters in high-power area,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be used as a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This MMC-STATCOM has a high degree of modularity and good reliability,and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and capacity extension,which is a typological structure with high development potential.Firstly,this paper explains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MMC-STATCOM.Then,a novel reactive power de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and a novel capacitor voltage-balancing control scheme are proposed respectively.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 show that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and MMC-STATCOM may be a new circuit topology with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in large-capacity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ield. Key words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power decoupling control;voltage-balan-cing control EEACC :8110B一一一一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15.03.047模块化多电平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策略研究 黄一睿?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学院,重庆401331) 摘一要:随着多电平逆变器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MMC)技术的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的拓扑结构三该拓扑结构具有模块化程度高二可靠性好二便于维护及容量拓展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拓扑结构三首先对MMC-STATCOM 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无功功率解耦控制策略以及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的控制算法三仿真和测试结果均表明MMC-STATCOM 具有补偿效果好,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大容量STATCOM 主电路拓扑三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静止无功补偿器;功率解耦控制;电压平衡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12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005-9490(2015)03-0711-07 一一无功功率补偿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及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三基于自换相交流电路的静止同步补偿 器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与传 统的无功补偿装置相比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二谐波 含量低二体积小等优点三随着IGBT二IGCT 等自关断 功率器件的快速发展,STATCOM 已经成为智能电网 系统无功补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近 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1-3]三随着电网电压等级和功率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及目前电力电子功率器件耐压水平和容量的限制,多电平变换器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三传统的实现高压大 容量的做法是采用开关器件串联和并联;但是串联需要解决动态均压问题,并联需要解决动态均流问题,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功率器件的串并联给实际工程应用造成了一定困难三而多电平变换器可以利用低压小容量功率器件实现高电压,大容量变换三通过子模块的级联,使电压叠加后很好的逼近正弦波,使谐波含量大幅度降低,而且模块化的结构便于扩展和实现冗余控制三多电平变换器可以在不同的功率和电压等级 中灵活使用且无需变压器三西门子公司于2001年提 出了一种新型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结构 模块化多电

[精品论文]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课程设计

[精品论文]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课程设计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 课程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时间: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并综合应用,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通过本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设计水平、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1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分析;

2掌握无功补偿器的特点; 3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和硬件、软件实现有一些认识。 二设计题目及要求 设计题目: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研究 基本要求 对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危害进行分析,简单分析传统无功补偿器的工作过程和特点,认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主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并简单介绍其常用控制方法。 进一步要求 能够介绍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硬件电路设计思路; 对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软件设计有一定的认识。 尽量指出一种合适的控制方法。 三给定条件 1 运用所学知识,如《电力电子技术》,《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 2 设计过程可参考校园的电子资源。 四课程设计要求 1 认真查阅资料; 2 遵守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3 按时进行试验,验证相关的控制算法; 4 认真撰写设计报告。 五报告书写格式 1课程设计封皮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正文 (1)设计题目分析; (2)总体设计方案分析、讨论; (3)硬件原理设计,简单说明实现过程; (4)软件设计思路,最好形成流程图。 4 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5 参考文献 六工作计划 1 查阅资料及方案论证(1天) 2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分析(0.5天) 3 控制方法的论证(1天) 4 硬件电路的思路(1天) 5 软件流程图的设计(1天) 6 撰写报告(0.5天) 七成绩评定

正泰nwkl1无功补偿控制器说明书详解

1.概述 NWKL1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是低压配电系统补偿无功功率的专用控制器,依据机械工业标准JB/T9663-1999及电力行业标准DL/T597-1996设计,其取样物理量为无功电流,有二种规格(最大6回路和最大10回路)。可与各型号的低压电容柜、屏配套使用,具有功能完善,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补偿精确,无投切振荡及补偿呆区,是低压配电系统平衡无功功率的理想产品。 型号及其含义: 输出回路规格 产品设计序号 控制物理量L—无功电流 智能型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 正泰集团企业代号 2.功能特点 2.1实时显示配电系统状况,包括测量和显示(感性或容性)功率 因数,无功电流。实时显示电容屏工作状态,如过电压保护状 态,电容屏各回路投入或切除状态。

2.2自动识别取样信号极性,无极性接错之虑。 2.3用户的设定参数在系统停电及控制器复位时不会丢失,复电后 控制器采用停电前所设定的参数延时进入自动运行状态。2.4具备过压反时限功能,即自动运行中当电压超过第一门限值 (参数显示代号E)时,将闭锁回路不再投入电容器组,当电压超过第二门限值(E+10V)时,将以5秒/组的速度切除已投入的电容器组,当电压超过第三门限值(E+20V)时,将以2秒/组的速度切除已投入的电容器组。 2.5确保电容器完全放电功能。即切除后再投入同一组电容器需要 延时180秒后再执行,先投先切,后投后切,循环控制,保证了电容器的充分放电和电容器组运行的均匀性。 2.6具备配电系统负荷超低判别和封锁功能,防止投切振荡。2.7延时调节功能,20-60秒的延时时间调节范围(另有供调试或 手动时用的2秒延时)。 2.8取样电流互感器变比设定功能:设定范围100/5~4000/5 2.9投入门限:无功电流,设定范围为3~90A,当配电系统感性无 功电流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自动投入一组电容器。 切除门限:功率因数,设定范围为0.98~1.00,当配电系统功率因数超前于设定值则控制器自动切除一组电容器。 2.10过电压门限设定功能:设定范围400V~450V,以10V整 数连续可调。 2.11有自动循环投切,手动运行二种工作模式。

正泰nwk1-G无功补偿控制器说明书

正泰nwk1-G无功补偿控制器说明书

NWK-G系列 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0 -

一、简介 NWK-G系列智能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是低压配电系统补偿无功功率专用仪器,可与各型号低压静电电容屏配套使用。NWK1-G型(开孔尺寸为本113×113mm),NWK2-G型(开孔尺寸为162×102),输出路数各有4、6、8、10路四种规格。本机博采国内外先进技术,采用进口单片机控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完善、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补偿精确等突出优点。依据JB/T9663-1999国家最新专业标准设计,一次性通过机械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发配电及电控设备检测所的型式试验,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低压电容屏厂家首选产品。 二、功能特点 1、采用国外先进芯片,增加了断电记忆功能。即在系统断电及控制器复位时,参数及程序自动记忆,不丢失;供电恢复后控制器仍按断电前所设定的参数进入自动运行状态,实现无人操作化。 2、LED数字显示电网功率因素,显示范围:滞后(0.00~0.99),超前(0.00~0.99)。 3、通过面板三个功能键能完成数字显示COSφ设定值,延时设定值,过压设定值的设定。简明的人机对话,使操作极为方便。 - 1 -

4、当电网电压超过本机过压设定值时,COSφ表自动转换显示为电网当前的电压值,同时自动快速逐级切除已投入的电容组。 5、判别取样电流极性(自动识别极性),并自动转换。给安装调试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6、当取样讯号线开路或无输入取样电流信号时,本机数字COSφ自动显示https://www.360docs.net/doc/6110193002.html,。 7、输出动作程序为先接通先分断,先分断先接通的循环工作方式及适应于就地补偿装置动作程序要求的1、2、2、2、2、1编码工作方式。 8、具有手动/自动转换,置自动时,本机自动跟踪电网功率因素及无功电流,控制电容器自动投入或切除,置手动时在本机上能实现手投或手切。 9、有超前、滞后、过压、欠流LED指示灯指示。LED提示编程输入。 10、抗干扰能力强,能抵御从电网直接输入的幅值2000V的干扰脉冲,高于国家专业标准。 三、使用条件 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2、环境温度不高于+40℃,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最低环境温度不低于-10℃。 3、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 - 2 -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功能特性》(精)

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功能特性》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2005年7月 一、概述 国家标准《静止式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导则》被列入了2003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032411-T-469。完成年限2005年。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归口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为了保证标准质量,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夏道止教授、王兆安教授、清华大学陈建业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林海雪教授级高工(兼)、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委会秘书处周观允教授级高工(兼)担任标准编制工作组顾问。 1 标准项目的提出和编制过程 该项目是在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委会委员、鞍山荣信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左强总经理的提议下,于2001年初和《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 现场试验导则》国家标准项目一起,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申请,2003年底被批准立项的。 2004年第1季度,标委会秘书处研究确定:成立以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委会秘书处、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委会秘书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领步电能质量研究、鞍山容信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的标准编制工作组;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还将扩展供电、用电、设备及其主要部件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标准编制工作。 根据2004年6月23日国家标准委高新技术部有关“无功补偿装置”国家标准规划及制定工作会议精神,两项《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将积极吸收相关行业和单位的意见。 2004年12月21-23日,于北京召开了主要起草人和顾问工作扩大会议。会议就采用美国IEEE相应标准的基本原则达成以下共识: ——本标准不是等同、也不是修改采用,但鉴于美国IEEE 1303:1994相应标准的框架和技术内容有一定价值,因此在编制我国标准时应作为主要参考文件;关键是要保证国家标准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技术内容可适当超前以指导科研; ——标准的适用范围要突破美国IEEE相应标准,涵盖输电和配电系统; ——保持立项时的标准名称,暂不改变; ——标准中,对实现产品性能的方法(例如冷却方式)不应强行做推荐性规定; ——该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与国家标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现场试验》的编制工作的密切协调; ——标准内容不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发生矛盾; ——编制标准时应注意充分研究现正在编制的相关电力行业标准和可控硅阀国家标准。 会议对由西安领步电能质量研究所、鞍山荣信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分别组织翻译,并聘请有关专家校对的最新IEEE标准进行了集体校对;研究商讨了IEEE 1303:1994各章条的采用程度和增删意见。会议决定由刘军成高级工程师执笔起草、林海雪教授级高工校核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讨论稿,然后提交2005年5月召开的主要起草人会议,供集体讨论修改。

静止无功发生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无功补偿 专业知识: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是指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桥式变流器来进态无功补偿的装置。SVG 的思想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有人提出,1980 年日本研制出了20MVA 的采用强迫换相晶闸管桥式电路的SVG,1991 年和1994 年日本和美国分别研制成功了80MVA 和10OMVA 的采用GTO 晶闸管的SVG 。目前国际上有关SVG 的研究和将其应用于电网或工业实际的兴趣正是方兴未艾, 国内有关的研究也已见诸报道。与传统的以TCR 为代表的SVC 相比,SVG 的调节速度更快, 运行范围宽, 而且在采取多重化或PWM 技术等措施后可大大减少补偿电流中谐波的含量。更重要的是,SVG 使用的电抗器和电容元件远比SVC 中使用的电抗器和电容要小, 这将大大缩小装置的体积和成本。由于SVG 具有如此优越的性能, 是今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重要发展方向。 无功补偿的专业知识: 与电网中的有功损耗相比,无功损耗要大的多,这是因为高压线路、变压器的等值电抗要比电阻大得多,并且变压器的励磁无功损耗也要比励磁有功损耗更大,事实证明电网最基本的无功电源——发电机所发出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电网对无功的需求,因此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对电网采取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稳定受端及电网的电压,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改善电网性能,提高输电能力,在负荷侧合理配置无功,可以提高供用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功率损耗,因此,电网中无功补偿的作用已得到普遍重视。 1.电网无功补偿的方法 电网无功补偿方法有很多种,从传统的带旋转机械的方式到现代的电力电子元件的应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下面将按无功补偿方式的发展顺序逐一论述电网的无功补偿方法。 1.1 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无功功率电源,相当于空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调节其励磁电流可以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在其过励磁运行时,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电源的作用,可提高系统电压;在欠励磁运行时,它会从系统吸取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负荷的作用,可降低系统电压,同步调相机欠励磁运行吸收无功功率的能力,约为其过励磁运行发出无功功率容量的50%~65%。装有自动励磁调节装置的同步调相机,能根据装设地点电压的数值平滑的改变(输出或吸取)无功功率,从而进行电压调节。此外,装有强行励磁调节装置的同步调相机在系统发生故障而引起电压降低时,可以提供短时电压支撑,有利于提高电网稳定性。但它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如有功损耗大、运行维护复杂,投资费用大、动态调节响应慢以及增加了系统的短路容量等等,同步调相机正逐渐被投资更少性能更优的新型无功补偿设备所取代。 1.2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是目前电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无功补偿设备,只能发出无功功率,不能吸收无功功率。它藉提高负荷侧功率因数以减少无功功率流动而提高受端电压、降低网损。它需要根据负荷的的变化而进行频繁的投入或切除操作,而此投入或切除操作通常用机械开关控制,因此不能准确快速的实现无功功率补偿。另外在系统电压出现紧急状态时,并联电容器组的明显缺点是其无功输出量随电压的平方下降,因此,当电网无功不足需要投入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最好在高峰负荷到来之前就将电容器组投入,使电网电压提高至上限运行,这样可防止高峰负荷时电压的过分下降,若在电网电压已经下降后采取措施,则补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方式

SVC 输出容量控制主要有电压控制和恒导纳控制两种方式,可以在运行人员的指令下互相切换。 3.1.1电压控制模式 这种控制模式下控制系统将测量所得到的母线电压Vmeas与一个设定的参考电压Vref 进行比较,然后将差值进行计算, 得到一个标么值电纳信号Bref ,该电纳值除以单组机械可投切电容(电抗) 器的电纳值可以确定需要的电容(电抗)器数目,而差值由TCR来补充。随后将该标么值电纳送往脉冲触发发生电路,控制TCR 的触发角。SVC稳态特性曲线的斜率采用电流反馈来实现,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在SVC 控制范围内使端电压和端电流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实测的SVC电流ISVC与代表调差率的系数KSL相乘,构成信号VSL再输入到加法节点。当ISVC为感性时, VSL取正;当ISVC为容性时,VSL取负。其传递函数为:G( s) =K1(1+s T Q)/s(1+s Tp),其中T Q=Tp+Kp/K1 由于Tp通常设为零,因而控制器转化为简单的比例积分器,比例系数Kp 反映响应速度。电压调节器输出的电纳参考信号被送到触发计算单元,该单元计算出6 组触发角,送至脉冲发生电路,从而在SVC 母线上得到期望的电纳值,达到设定的控制目标。 3.1.2恒导纳控制模式 在该模式下,SVC 的等效导纳Bord 由运行人员设定,且该导纳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连续可调。Bref来自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在恒导纳模式下被偏置。首先根据监控单元提供的开入量需要确定已投运的电容(电抗) 器组的等效电纳,然后经过电纳计算,得出仍需投切的电容(电抗) 器组以及需要的TCR 触发角连续调节的等效感性电纳。最后换算成触发角发送到触发脉冲发生电路。 3.1.3 PWM电流控制 对PWM电路的电流控制可分为间接电流控制和直接电流控制。前者通过控制整流器产生的交流电压基波分量的相位和幅值来实现PWM 交流侧的电流控制;后者采用跟踪型PWM控制技术对交流侧的电流进行直接控制。在目前的STATCOM 系统中,考虑到PWM开关频率较低以及功耗问题,因此多采用间接电流控制。但间接电流控制其网侧电流的动态响应慢,且对系统参数变化灵敏。相比之下,直接电流控制更能精确地控制PWM输出的电流,因此在DSTATCOM设计中,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方法,从而可以设置较高的PWM 开关频率,减少输出电流谐波,获得较好的输出电流波形,进而降低系统设计成本,提高运行可靠性。该实验控制方法采用基于矢量变换的直接电流控制,其控制方案如下图所示。

(完整版)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原理简介)

PHIMIKA PHIMIKA 静止无功发生器 ——(SVG )原理简介 深圳市兆晟科技有限公司飞明佳电气科技

PHIMIKA PHIMIKA 静止无功发生器 ——(SVG )原理简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是指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桥式变流器来进行动态无功补偿的装置。SVG 的思想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有人提出,1980 年日本研制出了20MVA 的采用强迫换相晶闸管桥式电路的SVG,1991 年和1994 年日本和美国分别研制成功了80MVA和10OMVA的采用GTO 晶闸管的SVG 。目前国际上有关SVG 的研究和将其应用于电网或工业实际的兴趣正是方兴未艾, 国内有 关的研究也已见诸报道。 与传统的以TCR 为代表的SVC 相比,SVG 的调节速度更快, 运行范围宽, 而且在采取多重化或PWM 技术等措施后可大大减少补偿电流中谐波的含量。更重要的是,SVG 使用的电抗器和电容元件远比SVC 中使用的电抗器和电容要小, 这将大大缩小装置的体积和成本。由于SVG 具有如此优越的性能, 是今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SVG 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SVG 的基本原理是将桥式变流电路通过电抗器并联(或直接并联)在电网上, 适当调节桥式变 流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 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 从而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在单相电路中, 与基波无功功率有关的能量是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来回往返的。但是在平衡的三相电路中, 不论负载的功率因数如何, 三相瞬时功率之和是一定的, 在任何时刻都等于三相总的有功功率。因此总体上看,在三相电路的电源和负载之间没有无功能量的来回往返, 无功能量是在三相之间来回往返的。所以, 如果能用某种方法将三相各部分总体上统一起来处理, 则因为总体来看三相电路电源和负载间没有无功能量的传递, 在总的负载侧就无需设置无功储能元件。三相桥式变流电路实际上就具有这种将三相各部分总体上统一起来处理的特点。因此, 理论上讲,SVG 的三相桥式变流电路的直流侧可以不设储能元件。但实际上, 考虑到交流电路吸收的电流并不仅含基波, 其谐波的存在多少会造成总体来看有少许无功能量在电源和SVG 之间往返。所以, 为维持桥式交流电路的正常工作, 其直流侧仍需要一定大小的电感或电容作为储能元件, 但所需储能元件的容量远比SVG 所能提供的无功容量要小。而对传统的SVC, 其所需储能元件的容量至少要等于其所提供无功功率的容量。因此, SVG 中储能元件的体积和成本比同容量的SVC 中的大大减小。 根据直流侧储能元件的不同,SVG 分为采用电压型桥式电路和电流型桥式电路两种类型, 其电路基本结构如图1a 和1b 所示, 分别采用电容和电感两种不同的储能元件。对电压型桥式电路, 还需再串联上连接电抗器才能并入电网;对电流型桥式电路, 还需在交流侧并联上吸收换相过电压的电容器。实际上, 由于运行效率的原因, 迄今投入实用的SVG 大都采用电压型桥式电路, 因此目前SVG

静止无功补偿器SVG发展及应用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发展及应用

目录 1. 电能质量 (1) 2. 无功补偿 (1) 2.1. FACTS简介 (1) 2.2. 可调无功补偿技术方案 (2) 2.3. 有源滤波与静止无功补偿技术 (3) 3. SVG介绍 (5) 3.1. 静止无功发生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 (5) 3.2.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 3.3. 常见的几种无功电流检测方法 (7) 3.4. SVG和SVC优劣性比较 (8) 4. SVG 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0) 4.1. SVG 的国内外应用实例 (10) 4.2. SVG 发展趋势 (11) 4.3. SVG 应用范围 (12)

1.电能质量 交流输电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无功功率越大就会使功率因数降低,视在功率增大,从而需要增大发、输、配电设备的容量,增加投资和电力损耗费用;使输电线路电压降变大,不利于有功电力的输送与合理应用。但如果无功储备不足将会导致电网电压水平降低,冲击性的无功功率负载还会使电压产生剧烈的波动,恶化电网的供电质量。对于给定的有功分布,要想使无功潮流最小以减少系统的损耗,就要求对无功功率的流向与转移进行很好的控制。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对无功功率进行控制与补偿的重要性与日俱增:①输电网络对运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有效利用输变电容量,应对无功进行就地补偿;②电源(尤其水电)远离负荷中心,远距离的输电需要灵活调控无功以支撑解决稳定性及电压控制问题;③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屯感性负载,在运行中消耗大量无功,使得配电系统损耗大大增加;④直流输电系统要求在换流器的交流侧进行无功控制;⑤用户对于供电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电网的无功进行就地补偿,尤其是动态补偿,在输配电系统中十分必要。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大功率整流、变频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大部分功率因数较低,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给国家电网带来了很大的额外负担,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质量。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还是一个谐波源,这些设备的大量应用使电网上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同时使系统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无功补偿 2.1.FACTS简介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以下简称FACTS)是美国电力研究所(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le,EPRI)N.G.Hnigornai博士于1986年首先提出。它具有控制速度快、控制灵活、可靠性高、可连续调节、可迅速改变潮流分布等优点。近年来成为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的FACTS 装置包括三大类。第一类为并联装置,如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它能够根据无功功率的需求自动补偿;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它是最新出现的一种并联补偿装置,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第二类为串联装置,如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等。第三类为混合装置,如统一潮流控制器(United Power Flow Conrtollor,UPFC)相间潮流控制器(Interphase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35kV SVG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1总则 1.l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XXkV 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协议要求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l.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2.1环境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 37.8 最低温度 ℃ -37 最大日温差 K 25 1 日照强度 W/cm2 (风速 0.5m/s) 0.1 2 海拔高度 m 1805 最大风速 m/s 23.7 3 离地面高10m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 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平均值 65% 地震烈度(中国12级度标准) 8 水平加速度 g 0.30 垂直加速度 g 0.15 5 地震波为正弦波,持续时间三个周波,安全系数1.67 污秽等级 III 泄漏比距 3.1cm/kV 6 最高运行电压条件下,制造厂根据实际使用高海拔进行修正,并提供 高海拔修正值 7 覆冰厚度(风速不大于15m/s时) 10 批注 [s1]: 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第1页

静止无功补偿器 $ 静止无功补偿发生器 介绍

SVC & SVG产品简介 SVC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是一种无功补偿比较科学的方式,能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滤除负荷的谐波、消除三相不平衡电流、改善电网运行电能质量。基于DSP的全数字控制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处理数据量大,实现实时控制量计算。该装置应用于电网,作用为:能实现调相调压功能,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提高稳定运行水平,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输电效率,改善供电质量,提高输电安全性。应用于电气化铁路、冶金、炼钢等工业用户,可进行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电压控制,谐波和负序治理,提高用户的生产工效,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 原理:静止无功补偿器是一种没有旋转部件,快速、平滑可控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是将可控的电抗器和电力电容器(固定或分组投切)并联使用。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容性的),可控电抗器可吸收无功功率(感性的)。通过对电抗器进行调节,可以使整个装置平滑地从发出无功功率改变到吸收无功功率(或反向进行),并且响应快速。 作用:静止无功补偿器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广泛应用于电压调整、改善电压水平、减少电压波动、改善功率因数、抑制电压闪变、平衡不对称负荷,静止无功补偿器配套的滤波器能吸收谐波和减小谐波干扰等。在超高压输电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作用是提供无功补偿、调整电压,改善系统电压水平,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和暂态稳定性,抑制工频过电压等。 SVC目前广泛应用于输电系统和负载无功补偿,其典型代表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固定电容器(TCR+F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以及磁控电抗器+固定电容器(MCR+FC)等。 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由电抗器及晶闸管等构成,与系统并联并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的静止无功装置。通过控制晶闸管阀的导通角使其等效感抗连续变化。

正泰nwk1-G无功补偿控制器说明手册

NWK-G系列 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 使用说明书 一、简介 NWK-G系列智能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是低压配电系统补偿无功功率专用仪器,可与各型号低压静电电容屏配套使用。NWK1-G型(开孔尺寸为本113×113mm),NWK2-G型(开孔尺寸为162×102),输出路数各有4、6、8、10路四种规格。本机博采国内外先进技术,采用进口单片机控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完善、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补偿精确等突出优点。依据JB/T9663-1999国家最新专业标准设计,一次性通过机械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发配电及电控设备检测所的型式试验,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低压电容屏厂家首选产品。 二、功能特点 1、采用国外先进芯片,增加了断电记忆功能。即在系统断电及控制器复位时,参数及程序自动记忆,不丢失;供电恢复后控 2、2、1 五、安装方式 NWK1-G外型采用42L6系列仪表结构,外形尺寸120×120×80mm,安装开孔113×113mm,嵌入深度为80mm,侧面设安装孔,紧固附件的挂钩插入孔内,旋附件上的螺丝即把控制器固定在屏上。 六、接线方法 1U1、U3接B相、C相。(见图1、图2) 2、取样电流端I12A相电流互感器次级,不得取自电容屏。 开孔 3、COM为控制器输出端1~10组内部继电器的公共源,交流接触器J线圈电压220V。 NWK1-G型接线图(图1)略 (如果接触器线圈电压为380V,公共端接火线) 控制固态继电器接线图(图2)略 七、面板功能键

1)2) 3)八、 调试 首先确认补偿器型号,按接线图要求对应接线,取样电压电流相序是否正确,取样电流应大于150mA,然后整机接通电源,智能控制器即置于自动运行状态,并按出厂预置参数(COS φ,延时,过压)来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当需要改变以上参数时,可利 用面板三个轻触按键完成参数的设定,具体步骤如下: 举例:如要求COS φ设定为0.92,每路投切延时时间为18秒,过压切除电容器的过压保护值为420V 。 操作:1、首先按设定键,使COS φ设定指示灯亮,此时面板数字COS φ表显示原设定值,根据需要按键或键,使设定 值显示为0.92。 2、按键,使延时设定指示灯亮,此时数字COS φ表显示原延时设定值,根据需要按键或键,使设定值显示为18秒为 止。 3、按键,使过压设定指示灯亮,此时数字COS φ表显示原过压设定值,根据需要按键或键,使设定值显示为420V 为 以上三个参数设定后,按键使自动运行指示灯亮,本机进入自动运行,并按以上设定的参数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如若三个 手动运行:通过按键使手动运行指示灯亮,按键能逐级投入电容器组,按 消除投入:按键,使消除投入指示灯亮,这时按下键或秒内仍不按 2电压取AC 33秒切 41、显示“,可能是 2 3的相位。用万用表交流3+电 4宽。 5、不便判断问题出在控制器还是出在外接线路时,可换一台控制器。如出现相同的故障现象,请您务必按以上提示检查外接 线路。 十一、其它 1、整机的保证使用期限自制造厂发货日期起12个月,在此期限内当用户按本说明书规定使用,且在封、印完好的情况下,发 现不符合说明书的技术要求时,制造厂负责免费保修和更换。 2、附件:安装夹件1套,说明书1份,合格证1张。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容器公司 2006年3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