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模拟卷1
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精品)

材料一
材料二 那时候,山里来了一帮种玉米的人。他们种玉米不是为了自己吃,也不 是为了养活家人,而是要把玉米卖给别人,一心想发财……过去,这里是莽莽苍苍的群 山,如今变成荒山秃岭。守林人呜呜咽咽地唱起悲歌……谁砍伐树木,加斯巴尔就该撕 碎他的 眼睑;谁放火烧山,加斯巴尔就该烧毁他的睫毛……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小说)(1949 年)
1.(1)B
参考答案:
(2)C
(3)AC
(4)①E②B③D④A
(5)前者关注经济、文化等具体现象,后者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对 上层
建筑等)的影响,体现唯物史观。
(6)历史:以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探究中国历史起源问题(诠释“何以中国”),
丰富世界历史内涵等。现实:知所来往,增强文化自信;(新标准)有利于世界文明平
方面,与《汉谟拉比法典》一起共同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特点。
专题:独特的美洲文化。
展品和理由:
(6)观察 B 图与 E 图中的两座城市,简要概括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
智慧结晶。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些?
3 / 24
(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玉米传播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3.一般认为,山姆大叔(Uncle Sam)的说法和形象始于 19 世纪初,其简称与美利坚 合众 国(United States) 的简称(US)相同。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国会批准将 山姆大叔作 为国家象征。
材料三 16、17 世纪,玉米在欧洲的名称有“ 西班牙麦、印第安麦、土耳其麦、 法兰西粟”等,在西非被称为“葡萄牙黍”,在日本称为“南蛮黍”等。
2023年上海市历史学科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

2023年上海市历史学科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是中国北方的能工巧匠。
A. 佛山工匠B. 楚雄工匠C. 小岗村工匠D. “三彩”工匠2. 钟表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A. 元代B. 明代C. 清代D. 近现代3.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被誉为什么?A. 高古B. 笔力雄健C. 雅俗共赏D. 传世不朽......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古人开发并运用的独特造纸术体现在哪些方面?()A. 选材灵活,纤维优质B. 工序复杂,历时漫长C. 制纸方法科学,技艺高超D. 生产保障球权大,成本低廉2. 下列哪些民间文化至今在四川地区保留?()A. 川剧B. 川绣C. 川菜D. 川茶3. 以下哪些地区在贞观、元和、开元三朝(627年-762年)达到文化、艺术和科技的顶峰?()A. 洛阳B. 长安C. 成都D. 抚州......第二部分主观题(共40分)一、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一)南京城墙的开凿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开工,是一项运用了坚硬石料的巨大工程,南京城墙的开凿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二)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革命,主要在哪个国家产生,有哪些重要影响?......二、综合题(共30分)1. 选择两件以上的文物进行考古、美术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解析。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时代背景,作品主题,制作、使用工艺和材料,保护与利用,作品风格等。
(15分)2. 阐述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实践,以及在美术中的具体表现(15分)。
2020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2020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A.古代两河流域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美洲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476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A B C D3.8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帝国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A.庄园B.城市C.工场D.工厂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C.中原地区D.辽东地区6.20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正确。
这些“新材料”指的是A.甲骨卜辞B.青铜铭文C.玉器D.铁器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
这种方式是A.禅让制B.封邦建国体制C.世卿世禄制D.郡县制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叙述的是A.武王克商B.周公制礼C.平王东迁D.秦统一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A.长安B.洛阳C.扬州D.泉州11.下面哪个示意图体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式蜀吴魏魏魏吴魏蜀蜀吴吴蜀A B C D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女真族13.7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4.与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A.经济重心南移B.朝贡贸易C.资本主义萌芽D.五口通商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
上海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他虽熟读兵书,但只会按图索骥,不能灵活变通。
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赵括被秦军大败。
这说明A. 间接经验往往不可靠B. 书本知识是认识的基础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取决于其来源和是否被实践所证实,不能一概而论说间接经验不可靠。
B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并非认识的基础。
C选项正确,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实战中失败。
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
D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通过学习书本知识、与他人交流等。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凋敝,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汉初与汉武帝时期采取不同统治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 阶级矛盾是否尖锐B. 社会经济状况C. 皇帝个人喜好D. 主流思想演变答案:B解析:A选项,汉初与汉武帝时期,阶级矛盾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两者采取不同统治政策的主要依据。
汉初社会经济凋敝,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因此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而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故A选项错误。
B选项,汉初社会经济凋敝,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汉高祖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因此,社会经济状况是汉初与汉武帝时期采取不同统治政策的主要依据。
故B选项正确。
C选项,皇帝的个人喜好虽然会对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政策的主要因素。
上海高中历史合格考模拟卷1

华师大二附中2017届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题(一)一、选择题(共45分,其中第1 —15题每题1分,第16— 30题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 项,请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中相对应的位置内)1•“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 依然清晰可见……”。
歌词中“泥板上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玛雅文字2•“自14世纪以来,在意大利生活中就占有如此强有力地位的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是被当作文 化的源泉和基础,生存的目的和理想”。
这段话描述的是A. 文艺复兴运动B.启蒙运动兴起C.宗教改革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3•《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 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 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其中“巴厘满”即A. 内阁B.首相C.议会D.法院7•“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 庭。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变法运动的开展C.农民起义的冲击D.选官制度的改革8.西方学者科利思这样评价一部著作: 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部著作当是4. " 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徘徊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 ”这段文字当出自A. 马克思和恩格斯B.欧文与傅里叶5. 科恩说:“普鲁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为 “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是A. 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促使德国走向强盛大国之列 6. 右图中在一战前夕缔结“三国协约”的是A. ①、②、④B. ①、②、⑥C. ③、④、⑤无产阶级这场革命当中,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C.圣西门和傅里叶D.欧文与圣西门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他强调的B. 强化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12.《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附参考答案)

历史模拟卷(一) 第1㊀页(共6页)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一)(满分100分ꎬ考试用时90分钟)ʌ考生注意ɔ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ꎮ2.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ꎬ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ꎮ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Ⅰ卷㊀(单项选择题㊀共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ꎬ每小题2分ꎬ共60分ꎮ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ꎬ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ꎮ1.有学者在论述 国体 时ꎬ把中国历史划分为 部落时代 封建时代 郡县时代 三个时代ꎮ其中 封建时代 对应的是(㊀㊀)A.黄帝时期㊀㊀㊀㊀㊀B.西周㊀㊀㊀㊀㊀C.秦朝㊀㊀㊀㊀㊀D.西汉2.甲午中日战争后ꎬ人们普遍对洋务派所标榜的 求富 自强 的口号发生怀疑ꎬ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ꎬ即要救国只有维新ꎬ并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运动ꎮ下列不是变法维新政治运动的内容的是(㊀㊀)A.设议院㊁实行君主立宪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废八股㊁改科举C.创办新式学堂㊁派遣留学生㊀㊀㊀㊀㊀㊀D.裁汰冗员ꎬ澄清吏治3.抗日战争时期ꎬ中国共产党军队所采取的主要战略战术是(㊀㊀)A.正规大兵团作战B.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C.阵地战D.秘密暗杀活动4.1956年2月到4月ꎬ毛泽东先后听取了国务院工业㊁农业㊁商业㊁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ꎮ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ꎬ毛泽东逐渐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ꎬ并于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ꎮ在«论十大关系»中ꎬ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㊀㊀)A.积极引导ꎬ稳步前进㊀㊀㊀㊀㊀㊀㊀B.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实现工业㊁农业㊁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㊀㊀㊀㊀㊀㊀㊀D.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5.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ꎬ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ꎬ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ꎮ 该材料所体现的我国的外交政策是(㊀㊀)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不结盟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6. «十二铜表法»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ꎮ从它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ꎮ 这句话反映出(㊀㊀)A.«十二铜表法»是为调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而产生B.«十二铜表法»适用于帝国境内的一切民族C.«十二铜表法»加强了贵族特权D.«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历史模拟卷(一) 第2㊀页(共6页)7.19世纪末的英国议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ꎬ在英国议会中ꎬ出现了所谓的 第三院 ꎮ这里的 第三院 应该是(㊀㊀)A.枢密院B.议会本身C.权力膨胀的内阁D.下议院8. 容克地主阶级在政治方面属于极端的保守主义ꎬ主张君主专制ꎬ崇尚武力ꎬ赞成对农业采取保护主义ꎬ其代表人物是俾斯麦ꎮ 此材料所描述的是哪一国的政治特征(㊀㊀)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ꎬ美苏 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㊀㊀)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㊀㊀㊀㊀㊀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杜鲁门主义的出笼㊀㊀㊀㊀㊀D.丘吉尔发表 铁幕 演说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ꎬ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㊀㊀)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B.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D.20世纪80年代之后11. 砍伐林木ꎬ清除地上的杂草ꎬ焚烧作为肥料ꎬ然后就地挖坑下种ꎮ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㊀㊀)A.铁犁牛耕B.刀耕火种C.灌溉农业D.精耕细作12.下列对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㊀㊀)①表明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㊀②清王朝仍然以 天朝上国 自居㊀③ 技 的重点是军事技术㊀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A.①②④㊀㊀㊀㊀㊀㊀B.①③④㊀㊀㊀㊀㊀C.①②③㊀㊀㊀㊀㊀㊀D.①③13.明清时期ꎬ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新现象是(㊀㊀)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B.出现了按地域关系组成的商帮和会馆C.长途贩运出现D.商业场所 市 出现14.洋布 幅宽㊁质细㊁价廉ꎬ而适于用ꎬ人皆便之ꎬ反弃土布不用ꎬ其夺我之利ꎬ实为最巨 ꎮ该材料反映了(㊀㊀)A.洋布在中国受到抵制B.洋布严重冲击我国传统手纺布C.中国开始使用近代机器织布D.土布的优势仍很明显15.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ꎬ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ꎬ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ꎮ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理解正确的是(㊀㊀)A.它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社会的地主所有制B.其中的土地分配方案得到了实现C.是起义农民对土地问题比较完整和理想的社会改革方案的提出D.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文件16.鸦片战争以来ꎬ西方事物不断传入中国ꎬ人们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冲击ꎮ下列属于新现象的有(㊀㊀)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17.1840年鸦片战争后ꎬ许多中国人开始探索和寻找自己的道路ꎮ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㊀㊀)A.维新派与守旧派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洋务派与守旧派C.守旧派与革命派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革命派与洋务派18.19世纪末ꎬ少数大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㊁销售和经营活动ꎬ以获取高额利润而建立一种联合ꎮ这种联合的影响是(㊀㊀)A.破坏了资本主义生产B.阻碍了科技进步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缓和了国际局势19.他曾经询问某农业学家什么作物能不借助很好的环境就获得高产ꎬ该人随口回答: 玉米! 于是他就决定全苏联种植玉米ꎮ但由于苏联地理条件(主要是光照)实在太差ꎬ玉米几乎不结 棒子 ꎮ文中的 他 是(㊀㊀)A.勃列日涅夫B.戈尔巴乔夫C.叶利钦D.赫鲁晓夫20. 伦敦经济学院的安东尼 威纳伯提出了一种特殊观点:全球一体化可能加剧贫富差距ꎬ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富国与穷国开展贸易的时候ꎬ富国与穷国的工资水平差距实际上反而会拉大ꎬ而不是像经典理论认为的富国的工资水平会向穷国靠拢ꎮ 该材料说明(㊀㊀)A.全球化将造福穷国B.穷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C.富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将失去财富D.全球化使所有国家富裕21.右图为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正在讨论他们的老师提出的仁 礼 和 有教无类 等问题ꎮ该学派应该是(㊀㊀)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22.«天工开物»中指出:在芒种前后登山砍竹ꎬ截断五七尺长ꎬ在塘水中浸沤一百天ꎬ加工捶洗以后ꎬ脱去粗壳和青皮ꎮ再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ꎬ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昼夜ꎬ歇火一日ꎬ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ꎬ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浆过ꎬ再入釜上蒸煮 这里所描述的应该是(㊀㊀)A.造纸术B.纺织技术C.种竹子的技术D.土地施肥23. 人人自有定盘针ꎬ万化根源总在心ꎮ却笑从前颠倒见ꎬ枝枝叶叶外头寻ꎮ 这首诗反映了(㊀㊀)A.孟子的 仁政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董仲舒的 独尊儒术D.顾炎武的 经世致用C.王阳明的 心学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4. 洋洋洒洒五十七万言ꎬ是当时最详备的中文世界史地著作ꎬ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国经济㊁政治㊁法律㊁文化㊁宗教㊁历法以及各种先进的科技知识ꎬ具有百科全书性质ꎮ 这部书应该是(㊀㊀)A.«变法通议»B.«孔子改制考»C.«天演论»D.«海国图志»2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ꎬ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ꎮ改革开放30多年来ꎬ我国经济快速发展ꎬ我国未来发展也必将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ꎬ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ꎬ发展马克思主义ꎮ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㊀㊀)A.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B.改革开放作为第二次革命ꎬ与第一次革命性质相同C.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全新的探索D.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ꎬ方向道路完全正确历史模拟卷(一) 第3㊀页(共6页)历史模拟卷(一) 第4㊀页(共6页)26.下表为我国20世纪一些年份的水稻产量柱状图ꎮ导致水稻产量发生这种变化的科学家是(㊀㊀)A.李四光D.钱学森27.今天ꎬ世界各国都在强调 以人为本 这一理念ꎬ其实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ꎬ儒家思想中即有对这一理念的体现ꎮ那么ꎬ这一理念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㊀㊀)A.古希腊雅典的智者运动㊀㊀B.文艺复兴㊀㊀C.启蒙运动㊀㊀㊀㊀㊀D.宗教改革28.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 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ꎬ而是 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 ꎬ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ꎮ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㊀㊀)A.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㊀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㊀㊀㊀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29.卢梭学说的核心是(㊀㊀)A.天赋人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C.建立民主共和国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人不是他人的工具30.美籍华人㊁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ꎬ发自商鞅ꎬ极盛于始皇ꎬ而完成于汉武ꎮ 这次 转型 的主要表现是(㊀㊀)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第Ⅱ卷㊀(非选择题㊀共40分)本大题共3小题ꎬ第31题12分ꎬ第32题14分ꎬ第33题14分ꎬ共40分ꎮ31.(12分)阅读材料ꎬ回答问题ꎮ材料一㊀到了南宋时期ꎬ南方农田的开垦ꎬ水利的兴修ꎬ稻麦的培育ꎬ棉花的种植ꎬ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ꎻ兵器制造㊁造船业㊁制瓷业㊁纺织业㊁印刷造纸和矿冶ꎬ也有新的发展ꎻ城市集镇㊁商行㊁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很迅速ꎮ 引自«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与货币流通»材料二㊀北宋时ꎬ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ꎬ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ꎬ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ꎮ据«宋史»记载ꎬ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ꎮ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ꎬ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ꎮ铁钱如此笨重不便ꎬ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ꎮ交子的出现ꎬ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ꎮ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ꎮ材料三㊀明清时ꎬ唐宋以来被称作 草市 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ꎮ据统计ꎬ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ꎬ出现了71个市镇ꎬ明代达316个ꎬ清代增至479个ꎬ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ꎮ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ꎬ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㊁布庄与手工作坊ꎬ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ꎬ进行深加工ꎬ吸引外地客商ꎮ行销远方市场ꎮ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1)根据材料一ꎬ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ꎮ(2)根据材料二ꎬ分析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 交子 的原因ꎮ(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ꎬ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城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ꎮ32.(14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ꎬ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ꎮ阅读下列材料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ꎮ材料一㊀从1640年到1840年ꎬ在200年中ꎬ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 自然力的征服ꎬ机器的采用ꎬ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ꎬ轮船的行驶ꎬ铁路的通行 与此相比ꎬ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㊁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㊁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 沉沦 到 上升 的发展过程ꎬ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 U 字形路线ꎮ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ꎬ其基本特征是 沉沦 ꎻ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ꎬ其基本特征是 上升 ꎮ在 沉沦 与 上升 中间有一个过渡期ꎬ就是 沉沦 的谷底㊁ 上升 的起始时期ꎮ材料三㊀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ꎬ已经走过了60多年ꎮ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ꎬ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ꎬ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ꎮ(1)这一时期ꎬ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3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 沉沦 和 上升 的含义ꎮ(4分)(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 沉沦 到 上升 的转折时期ꎬ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6分)历史模拟卷(一) 第5㊀页(共6页)历史模拟卷(一) 第6㊀页(共6页)33.(14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ꎬ其弊端亦不断被人揭示ꎮ阅读材料ꎬ回答问题ꎮ材料一㊀ 此(指理和气)本无先后之可言ꎮ然必欲推其所从来ꎬ则须说先有是理ꎮ然理又非别为一物ꎬ即存乎是气之中ꎻ无是气ꎬ则是理亦无搭挂处ꎮ气则为金木水火ꎬ理则为仁义礼智ꎮ«朱子语类 理气上»(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1分)他认为 理 和 气 哪个更根本?(1分)材料二㊀今也以君为主ꎬ天下为客ꎬ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ꎬ为君也ꎮ是以其未得之也ꎬ荼毒天下之肝脑ꎬ离散天下之子女ꎬ以博我一人之产业ꎬ曾不惨然ꎬ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ꎮ其既得之也ꎬ敲剥天下之骨髓ꎬ离散天下之子女ꎬ以奉我一人之淫乐ꎬ视为当然ꎬ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ꎮ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ꎬ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材料二抨击了什么?(1分)有何意义?(2分)材料三㊀ 到了如今ꎬ我们应该觉悟:我们不是为君主而生的!不是为圣贤而生的!也不是为纲常礼教而生的!什么 文节公 呀ꎬ 忠烈公 呀ꎬ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ꎬ来诳骗我们的!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人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鲁迅«狂人日记»(3)材料三对儒家礼教持何态度?(1分)鲁迅发出这种疾呼的背景是什么? (2分)(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ꎬ结合所学知识ꎬ谈谈中国人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从古代至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ꎮ(2分)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一)1.B㊀2.C㊀3.B㊀4.D㊀5.B㊀6.A㊀7.C8.D㊀9.C㊀10.B㊀11.B㊀12.C㊀13.B㊀14.B㊀15.C㊀16.C㊀17.A㊀18.C㊀19.D20.B㊀21.A㊀22.A㊀23.C㊀24.D㊀25.B26.C㊀27.A㊀28.C㊀29.C㊀30.B31.(1)原因:北方战乱ꎬ(1分)人民大量南迁ꎬ南方劳动力增加ꎮ(1分)南方农业㊁手工业的迅速发展ꎬ粮食产量的增长ꎬ可以养活更多的劳动力ꎮ(1分)南方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ꎮ(1分)(2)原因: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ꎬ金属货币沉重ꎬ不便携带ꎮ(2分)纸币方便使用ꎬ有利于商品交换ꎬ货币的使用和演化ꎬ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ꎮ(2分)(3)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ꎻ辐射范围广ꎻ分布密集ꎻ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ꎮ(2分)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ꎻ手工业技术进步ꎻ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ꎮ(2分)32.(1)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ꎻ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ꎮ(3分)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ꎬ重农抑商政策ꎬ闭关锁国政策ꎮ(1分) (2) 沉沦 西方列强侵略ꎬ清王朝腐败ꎻ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ꎮ(2分)(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2分)上升 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探索和斗争ꎬ最终赢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ꎻ建立了新中国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ꎮ(2分)(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2分)(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ꎮ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或答国民党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ꎬ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ꎮ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ꎮ(6分)33.(1)朱熹ꎮ(1分) 气 比 理 更根本ꎮ(1分)(2)君主专制统治ꎮ(1分)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ꎮ(2分) (3)强烈反对ꎮ(1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ꎬ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礼教ꎮ(2分)(4)由顶礼膜拜的尊崇到否定㊁揭露和批判ꎮ(2分)封建社会时期因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导致对儒家的推崇ꎻ近代资本主义发展ꎬ民族危机加剧ꎬ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ꎬ使人们意识到儒家思想的弊端ꎮ(4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二)1.D㊀2.B㊀3.A㊀4.B㊀5.C㊀6.B㊀7.A8.D㊀9.A㊀10.A㊀11.B㊀12.C㊀13.C㊀14.A㊀15.C㊀16.D㊀17.A㊀18.D㊀19.B20.D㊀21.C㊀22.C㊀23.C㊀24.B㊀25.C26.C㊀27.A㊀28.C㊀29.A㊀30.B31.(1)新中国成立ꎬ两大阵营对立ꎮ(2分)加强了中苏合作ꎬ保障了新中国国防安全和世界和平ꎮ(2分) (2)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ꎮ(2分)中美关系正常化ꎮ(2分) (3)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ꎬ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ꎮ(2分)开创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ꎬ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ꎬ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ꎮ(2分)参考答案 第1㊀页(共4页)。
上海23年高中历史合格考卷

上海23年高中历史合格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B. 火药在唐朝被用于军事C. 指南针在宋代广泛应用于航海D. 印刷术在元朝时期传入欧洲下列关于古代罗马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罗马帝国由屋大维建立,定都雅典B. 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C. 罗马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 罗马帝国时期,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下列关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战后初期,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B. 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C.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D. 当前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了单极世界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是一场纯粹的文化运动,与政治经济无关B.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C.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都是意大利人D.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封建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B.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C.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D. 古埃及人使用楔形文字记录历史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是因为英国资源丰富B.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C.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交通运输业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D.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地区开始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朝B. 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C.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度僵化D. 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唯一方式下列关于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是一场纯粹的文化运动,与政治经济无关B. 宗教改革运动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教义C.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D. 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反封建的,没有反侵略的内容下列关于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 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C. 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威胁D. 当前世界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单极世界格局下列关于古代希腊文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基石之一B. 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C. 希波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D. 古希腊文明是完全独立的,没有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终形成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是()A.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天子—卿大夫—诸侯—士C.天子—卿大夫—士—诸侯D.天子—诸侯—士—卿大夫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故选A项;诸侯等级高于卿大夫,排除B项;士的等级低于诸侯,排除C项;士的等级低于卿大夫,排除D项。
答案: A2.“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继位成为秦二世。
这说明()A.始皇自认功德显著B.秦朝皇权至高无上C.秦朝皇位世袭传承D.秦朝皇帝独尊地位解析:根据材料“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知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皇位世代传承,故选C项;根据所学秦始皇自认功德显著故而创立皇帝称呼,而材料主旨是皇位世袭,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皇位世袭没有体现皇权至高无上,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皇位的传承不能说明秦朝皇帝独尊地位,排除D项。
答案:C3.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A.张骞通西域B.人口大量南迁C.江南的开发D.孝文帝改革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故选D项;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与题干中的“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强调的是“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无关,排除C项。
答案:D4.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二附中2017届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共45分,其中第1 —15题每题1分,第16 —30题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代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中相对应的位置内)1•“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歌词中“泥板上的文字”是指
A. 甲骨文字
B.楔形文字
C.拉丁文字
D.玛雅文字
2. “自14世纪以来,在意大利生活中就占有如此强有力地位的希腊和罗马的文
化,是被当作文化的源泉和基础,生存的目的和理想”。
这段话描述的是
A. 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兴起
C.宗教改革运动
D.空想社会主
义
3. 《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其中“巴厘满”即
A. 内阁
B.首相
C.议会
D.法院
4. .................................................. "一个幽灵在欧洲的上空徘徊无产阶级这场革命当中,................................ 失去的是锁链,得到
的是全世界!全世界无产阶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当出自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B.欧文与傅里叶
C.圣西门和傅里叶
D.欧文与圣西
门
5•科恩说:“普鲁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他
强调的“ 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是
A. 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强化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C.促使德国走向强盛大国之列
D.给德国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6. 右图中在一战前夕缔结“三国协约"的是
A.①、②、④
蒋总司令遇险。
这个“特大新闻”是指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12. 《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 权并重。
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
B. 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
D.发起布什维克革命
,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尚显威风”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7. “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变法运动的开展
C.农民起义的冲击
D.选官制度的改革
8. 西方学者科利思这样评价一部著作: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部著作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马可•波罗行记》
C.《海国图志》
D.《哥伦布航海日志》
9. 空缺
10. 菲利浦•约瑟夫在《列强对华外交》中写道:它揭开了(英国)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锁国的破产……。
“它”当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1.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
歌词所咏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14. 观察下图,它出现的年代是
A. 土地革命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文化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5. 我国粮食产量有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4.07亿吨。
出现这种
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以下每题2分
16.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散,听牧师讲道; 享用一日三餐
(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 宴……”。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世纪庄园
B.西周诸侯国
C.古希腊城邦
D.印度种姓制
17.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美国人逐渐得出了一个共识:如果不对政府动一次大 手术,各州的
联合就难以持久。
为此,他们
A.发表《独立宣言》
B.发动独立战争
C.制定《联邦宪法》
D.进行南北战争
18.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
多了”。
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工厂制度的诞生
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B.红军长征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
C.社会立法的改进
D.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
19. 一位美国参议员在19世纪60年代说:“黑人从此在我们中间占有了一个新
的地位”。
出现这一变化的契机是
A.南方种植园经济没落
B. 北方工业的迅速发展
C. 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
D.《解放宣言》
的颁
布
20. 观察右图,该书在中国出版不久即被日本大量印行。
这反映了当时日本朝野
A. 继续以学习中国的文化为主流
B. 开始重视欧洲近代文明的发展
c.只有借助中国才可能了解世界
D. 正在以中国的洋务运动为榜样
11. 列宁说:“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这肯定了这场改革
A.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度
B.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C. 激发了社会主义革命
D.动摇了沙
皇专制统治
22.右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幅宣传画,其主题是
A •联合反对法西斯
B •建立轴心国集团
C•坚守“中立主义 D •建立“国际联盟”
23 .“这场战争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
加诸其上。
每人都在其军力可及之处,建立其制度,绝对没有例外”。
这一现象
导致了
A .联合国的成立B. 民族解放浪潮
C.欧洲联盟形成 D .美苏进入冷战
24 •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句话强调了“三省体制”
A •大大削减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的本质D •确保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
25 •右图为清代金瓶掣签仪式所用的金奔巴瓶。
作为文物,其最大的
史料价值在于
A•反映了中外交流最新成果
B •印证了清朝皇帝皈依佛教
C•代表了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D •见证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6 •晚清某文献记载太平天国行军“至长沙则湘东之奸民皆从之,至武昌则湖
北之奸民皆从之”。
这种说法足以说明
A .太平天国军纪严明
B .清政府已土崩瓦解
C •太平军是乌合之众
D .作者的立场与态度
27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
A .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B .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
C.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D .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28 .胡适曾提到自己名字的来历:有一天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
这个情况可以反映当时
A .“进化论”的影响
B .民族主义大行其道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 .社会风气趋于保守
29 •期刊名字反映了时代气息。
某一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新气象》、《救国》、《自由》、《平民教育》、《新妇女》等。
这个时期应是
A •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 •五四运动时期
30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
A . 1949 年
B . 1952 年C. 1956 年D . 1979 年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45分,其中1 - 15题每题1分,16 —30题每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