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仿生修复设计与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RCT后的修复

RCT后的修复

对RCT术后的牙齿修复,我觉得应该将前后牙分开讨论:对于前牙RCT术后牙,1.缺损限于切1/3,可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缺损,恢复外形,但后期树脂变色影响美观,建议全冠修复或全瓷贴面修复.2.缺损达中1/3及以上者,一般都建议行桩核+全冠修复,可以选择铸造桩核或成品纤维桩.3.缺损达颈1/3或以下者,必须综合考虑牙根的存留,如果牙槽骨吸收在颈1/3,断面位于龈上或虽在龈下,但距龈缘3mm以内者,一般建议保留牙根,完善RCT后行桩核冠修复;断面位于龈下者,可采用牙根冠向牵引术或牙周冠延术以暴露断面,利于修复效果.4.对于那些管壁较薄弱的牙根或喇叭口状根管,可以用树脂材料行根管内重塑,有研究表明其重塑效果不错,镜下显示树脂与根管壁的集合紧密,提高根管抗力.重塑后再行根管桩核+冠修复,建议使用纤维桩以减少对牙体的抗力.5.对于过小牙或缺牙间隙较大者,有时可根据情况与邻牙行桩核连冠修复,增强固位与抗力.6.如果残根过短或牙周情况较差,牙槽骨吸收明显,不必勉强保对于后牙RCT术后牙:1.少量的合面或邻面缺损,可以直接垫底充填,术后两周行全冠修复;或者可以用嵌体或高嵌体完成修复过程,但应注意备牙洞型及使用树脂连接剂(如one-step).但下后牙尽量烤瓷全冠修复,以免影响美观.2.牙体缺损较多成残冠,完善RCT术后,可以行桩核+全冠修复,但应注意双根管的桩共同就位道,必要时可用组合桩或纤维桩+全冠修复;类外,有报道在尚有部分牙冠残留时,也可在髓腔行髓腔备洞及全冠牙体预备,髓腔内外一起铸造完成全冠修复而不用桩核修复系统. 3.缺损较多成残根,如果牙根牙周状况良好,可以行桩核+全冠修复,但应采取减少合力的措施.当然,残根桩冠修复不必勉强,最好保留牙根作覆盖义齿,缺牙区固定桥修复.4.对于牙槽骨吸收达中1/3,根分叉暴露,牙周情况较差的残根残冠,可以考虑拔牙后固定桥修复.。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陈智;陈彬文【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冠部修复的质量是影响根管治疗后患牙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修复方式,一直以来存在争议。

本文介绍了根管治疗后冠部修复的目的与时机,选择修复方式需考虑的因素及具体修复方案的选择等,对近年来关于根管治疗后牙齿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Coronal restor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may be viewed as o 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endodontic treatme nt. The purposes of restoring endodontically-treated teeth include preventing recontami-nation of the root canal system and periapical area, replacing the compromis ed dental hard tissue, restoring the coronal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providing necessary strength for the restoration/tooth complex for functional stress, and avoiding crown and/or root fracture. This a rticle reviewed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restor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provided evi-d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on topics as when to restore them, basic principles t o be considered during treatment planning, and specific restoration options f or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eeth under different functional occulsal load c onditions. Several issu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such as remaining tooth tissue, functional masticatory forces, c omprehensive oral rehabilitation, and esthetic requirements.【总页数】6页(P115-120)【作者】陈智;陈彬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武汉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 781.05【相关文献】1.针对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方案选择的探讨 [J], 李红2.针对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方案选择的探讨 [J], 罗晔3.三种牙体修复方式用于恒磨牙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效果对比 [J], 赵伟鹏4.探讨全瓷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效果 [J], 杨露;崔琳;郝钢;庄虹霞5.全瓷高嵌体用于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J], 谭桂芳;吴娜;郭大伟;曹桂珍;韩红钰;申晓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二年轻恒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研究

第一、二年轻恒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研究

第一、二年轻恒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研究DOI:10.16662/ki.1674-0742.2016.11.084目的为了深入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经过牙髓病治疗的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差异,以便临床上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牙体修复方式。

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经过牙髓病治疗的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大缺损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各组患者治疗年轻恒磨牙的颗数分别为39颗、42颗、46颗,其中A组患者采取充填法治疗,B组患者采取高嵌体修复治疗,C组患者采取桩核冠修复治疗,修复治疗完成后医嘱交代患者每3个月复诊,随访观察,最后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

结果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大缺损均得到修复,其中C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5.7%高于A组76.9%的成功率与B组88.1%的成功率,C组的成功率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上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大缺损修复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有助于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并且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标签: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缺损;治疗方式;效果年轻恒牙指的是,牙冠刚长出直到压根完全形成的阶段,成长周期为2~3年,通常选择三年为观察期[1]。

年轻恒磨牙牙体牙髓病属于一种口腔疾病,较为常见,不仅会对患者牙齿的咬合与咀嚼功能造成影响,还会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2]。

在临床治疗中,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修复材料与治疗方式,包括充填法治疗、高嵌体修复治疗、桩核冠修复治疗等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

该研究方便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经过牙髓病治疗的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大缺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种方式对第一、二年轻恒磨牙因龋齿引发的牙体大缺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方便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口腔内科门诊接受牙髓病治疗的第一、二年轻恒磨牙牙体大缺损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患者30例,各组患者修复恒磨牙的颗数分别为39颗、42颗、46颗。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案的生物力学分析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案的生物力学分析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案的生物力学分析张国庆;王卫国;朱慧勇【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34)4【摘要】目的:比较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冠修复方式受力后的剩余牙体组织以及修复体应力大小及分布.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不同的下颌第一磨牙修复方案模型,模拟正常人咬合,施加垂直向及斜向载荷,记录2种载荷下不同修复形式下剩余牙体组织和修复体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结果:2种载荷下除嵌体组牙体组织EQV 应力在斜向加载与垂直加载时不同外,其余实验组在两种载荷下EQV应力分布相似.斜向加载时的修复体和牙体组织EQV应力峰值均分别明显高于垂直加载时修复体和牙体组织的EQV应力峰值.2种载荷下,嵌体组牙体组织的EQV应力峰值最大,2种全冠修复组的牙体组织EQV应力峰值较2种髓腔固位冠高;嵌体组的修复体EQV应力峰值最小,而2种全冠修复组修复体的EQV应力峰值较2种髓腔固位冠低.结论:髓腔固位冠可以有效降低牙体组织应力,降低冠折的可能性,但对修复体的强度要求较高.【总页数】5页(P497-501)【作者】张国庆;王卫国;朱慧勇【作者单位】310003 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口腔科;310003 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3【相关文献】1.对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垂直加载抗折性关联因素的实验分析 [J], 王维伊;吴友农;王勤波2.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疼痛原因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J], 曹玉峰3.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 [J], 王晓;田宇;倪龙兴;王艺蓉;王丹;李芬;王建4.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一壁型CAD/CAM高嵌体应力极限分析 [J], 郑晓东;赵雪;武峰5.下颌第一磨牙邻面不同高度缺损髓腔固位冠的生物力学分析 [J], 吴帆;曹谅;姜晓南;赵阿莉;张国庆;王利民;王卫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根管封闭剂影响牙根抗折性的研究进展

根管封闭剂影响牙根抗折性的研究进展

根管封闭剂影响牙根抗折性的研究进展根管封闭剂是一种用于牙髓治疗中封闭根管的材料。

它的主要功能是填充根管,有效预防根管内细菌进一步侵袭,保护牙根的健康。

对牙根抗折性的研究可以指导临床牙髓治疗的选择和操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根管封闭剂影响牙根抗折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根管封闭剂对牙根抗折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根管封闭剂对牙根抗折性的实验通常分为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证进行。

体外实验通常使用标准化的试验样本进行机械测试,如弯曲或压缩试验,以测定牙根的抗折性。

体内实验则将封闭剂填充到根管中,进行理想状态下的仿生试验,如牙齿重复力的实验,以评估牙根在不同封闭剂下的抗折性。

二、根管封闭剂对牙根抗折性的影响1.材料组成:根管封闭剂主要由不同成分的树脂、丝素等材料组成。

一些研究发现,添加纳米级颗粒或纤维可以提高封闭剂的刚性和强度,从而增强牙根的抗折性。

2.封闭剂与牙体/牙髓的相容性:根管封闭剂与牙体/牙髓的相容性也会对牙根抗折性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一些根管封闭剂能够与牙本质和牙髓接触紧密,形成牢固的封闭层,从而增强牙根的抗折性。

3.封闭剂数量和厚度:研究还发现,封闭剂数量和厚度对牙根抗折性也具有影响。

适量的封闭剂可以提高牙根的抗折性,但过多或过厚的封闭剂可能会导致牙根脆化,抵抗力下降。

4.封闭剂与根管壁的粘结强度: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的粘结强度也是影响牙根抗折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研究发现,使用粘结强度较高的封闭剂可以增加牙根的抗折性。

5.根管状态:根管的形态、直径、壁厚等也会影响牙根抗折性。

例如,狭小的根管可能导致封闭剂填充不饱满,影响牙根的抗折性。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当前对根管封闭剂影响牙根抗折性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研究结果不一致:由于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材料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

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不同封闭剂对牙根抗折性的影响。

2.实验条件不够仿真:现有研究中的体外和体内实验条件与真实口腔中的情况存在差距,需要更好地模拟真实口腔环境下的封闭剂特性和牙根抗折性。

(完整版)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

(完整版)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
2024/2/20
2024/2/20
嵌体(inlay) 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嵌体只能修复缺损部位的牙体而不能保护剩余部分的牙体。
分 类:按材料 金属 树脂 瓷 按覆盖牙面 单面 双面 多面
高嵌体(onlay): 覆盖到牙尖,用以恢复咬合关系的嵌体称为高嵌体,属于嵌体的变 种,由多面嵌体衍变而来。它是特殊类型的嵌体。 与全冠、桩核冠相比,磨除组织较少。
双端封闭 冠方封闭
2024/2/20
影响冠方封闭的因素
1.根管口的处理:根管口下方1mm 2.避免意外的髓腔穿孔:MTA的应用 3.等待修复期间的暂时修复或过渡修复:厚度、强度和严密性 短期(1W) 氧化锌类 中长期(≥2W) 玻璃离子/树脂 恢复外形、咬合面高度、咬合、对牙周无刺激 4.良好的永久修复:及时
牙体的可修复性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时机 对既往根管治疗的评估 龋易感性的考虑 牙周病危险性的考虑 美学考虑 患者的需求
牙体的可修复性 重点分析剩余牙抗力 初步评估—治疗前,避免尴尬
(有经验的医生能在根管治疗前基本确定修复计划)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时机
1.越早越好 2.结合RCT术后时间、原发疾病诊断、根尖周病变大小、
磨牙根管治疗后的修复考虑
咀嚼负荷 抗力
仅开髓范围或小的MO或DO 直接修复或嵌体修复/必要时覆盖牙尖修复(高嵌体或全冠)
MO或DO
覆盖牙尖修复(高嵌体或全冠)/覆盖牙尖的直接修复
MOD
覆盖牙尖(高嵌体或全冠)
破坏严重
桩核冠
谢谢!
THANKS!
对粘结的认识 传统认为,间接粘结修复好于直接粘结修复 但是间接粘结修复常常具有更好的机械固位,而掩盖了真相,反 而增加继发龋的机会。 近年来,牙本质粘结有明显改善,唯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直接修 复时树脂的聚合收缩问题。 研究继续……

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研究新进展

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研究新进展

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研究新进展发布时间:2021-12-29T11:25:31.88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月16期作者:张元元[导读]张元元(兴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桂林541300)摘要:在采取根管治疗以后,大面积硬组织缺损的后牙修复治疗依然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而且根管治疗以后针对牙体缺损所应用的修复方式对于患牙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

在根管治疗以后,后牙采用的传统修复方式为全冠、桩核冠修复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微创治疗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髓腔固位冠作为新型牙体缺损修复方式,在临床应用期间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剩余牙体的组织,对于牙体抗折强度也具有较高的保存效果。

但是在髓腔固位冠修复治疗期间所应用的材料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为此本文就髓腔固位冠修复所用材料、对接设计、可行性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展开综述。

关键词:陶瓷髓腔固位冠;根管治疗;后牙;研究进展引言在牙体缺损修复治疗期间所应用的传统方式为桩核冠,在修复治疗期间会造成大量的健康牙体组织丧失,桩核预备导致根管扩大,对于复杂的狭窄根管以及弯曲根管而言可能会造成侧穿根折[1]。

髓腔固位冠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新型修复治疗措施,于后牙牙体缺损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主要内容包含一圈对接式固位体,在采取髓腔固位冠磨除牙体无充分组织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充分突出了操作简单以及方便的应用优势[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在临床上发现了高强度可酸蚀的陶瓷材料,为此髓腔固位冠也逐步发展成为了后牙大面积缺损和修复的新方式。

关于髓腔固位冠临床病例研究中所应用的修复材料大多为长石质瓷、氧化锆以及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现阶段又发明了集合物渗透陶瓷,上述不同类型的修复材料应用于髓腔固位冠修复治疗期间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定差异[3]。

本文为分析根管治疗后牙齿修复治疗期间应用陶瓷髓腔固位冠所取得的效果,就陶瓷髓腔固位冠应用情况、应用优势、材料选择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概述在1995年,我国就已经发表了关于髓腔固位冠修复治疗的相关研究内容,随后将此修复治疗方式命名为髓腔固位冠,此修复治疗措施在具体应用期间可以通过髓腔和髓壁四周获得宏观机械固位、树脂粘连层微机械固位、修复体获得固位和稳定[4]。

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从古至今,牙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面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疾病、事故等,可能会导致牙齿损坏或缺失。

为了满足人们对完美笑容的需求,牙科修复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

近年来,仿生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一、仿生陶瓷材料的特点仿生陶瓷材料,是指利用人工合成的陶瓷材料进行牙齿修复的技术。

它具有多种特点,首先是高度仿真。

相比起传统的金属材料,仿生陶瓷材料质感更加接近自然牙齿,使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更加真实自然。

其次,仿生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修复牙齿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仿生陶瓷材料具有无毒、无刺激性等优点,对人体无害,可以广泛应用于牙齿修复。

二、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1. 全瓷冠仿生陶瓷材料在全瓷冠的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瓷冠是一种通过覆盖牙齿表面来恢复牙齿外观和功能的修复技术。

相比起传统的金属瓷冠,全瓷冠更加逼真,可以更好地达到修复牙齿的目的。

而在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下,全瓷冠的美观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美容修复除了全瓷冠,仿生陶瓷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容修复领域。

牙齿美容修复是一种通过牙齿修复技术来改善牙齿外观,提高患者自信心的方法。

在过去,牙齿美容修复主要使用的是树脂材料,而现在,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使得美容修复效果更加理想。

仿生陶瓷材料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牙齿的颜色和形状,使修复后的牙齿更加自然,并且耐磨性更好,更能保持修复效果的长久稳定。

三、仿生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牙科修复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仿生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未来的仿生陶瓷材料有望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能够释放药物,抗菌等。

这将使得修复过程更加完善,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龋齿等口腔问题的发生。

2. 数字化定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将对仿生陶瓷材料的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仿生修复设计与试验研究全瓷冠强度高,颜色和层次感强,生物相容性极佳,将逐步取代桩核冠修复,
成为21世纪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发展趋势。

然而陶瓷材料的脆性仍是制约其发展的致命弱点,承受较大咀嚼力时容易发生形变而发生脆性失效。

尤其当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时,应力分散不均,导致牙体折裂。

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提高全瓷修复体的强度,增加冠修复后剩余牙体组织的抗力,但以上问
题并未解决,临床中冠修复后的牙齿依旧容易出现裂纹破损至最终失效,有时裂
纹还会牵连至牙根,导致只能全部拔除。

如何提高冠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设计出实用性更强、抗疲劳折裂能力更优的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方案已成为当今口腔修复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的研究依托于试验室在仿生非光滑结构形态领域的研究探索,并根据口腔临床修复的实际情况和全瓷冠修复的实际特点,以人天然牙齿作为研究对象与仿生原型,对其分层结构及牙颈部特殊解剖结构进行探索与研究,获取其优良抗疲劳折
裂性能的内在机理,分析釉牙本质界面的非光滑形态及颈部箍效应对天然牙齿抗折裂性能的作用。

探讨仿生设计提高全瓷修复体性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本文首先根据人天然牙齿的分层结构作为试验考察因素,选取完整无磨损的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作为标本,经Micro-CT扫描获取图像,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和Solidworks建立2层直线型、弧线型、波纹型仿生冠修复
的上颌前磨牙模型。

同时根据天然牙齿颈部结构特点,设计出颈部缺损的牙齿仿生修复模型。

应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静力学结构分析,应用FKM进行疲劳模拟分析,
通过对冠修复的牙齿冠部、牙体组织等部位的等效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分析,得到具有分层波纹型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等效应力峰值最小,应力云图分布更为均匀,疲劳寿命更高。

而颈部缺损时应用SDR大块树脂颈部修复的牙齿改变了传统修复时应力分布范围,更有利于力的传导,与天然牙齿接近。

为验证仿生修复的牙齿抗疲劳折裂性能,本文设计并搭建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对冠部仿生修复的牙齿和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了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和万能试验机抗折能力测试试验,并与常规修复方案进行对比,得到具有分层波纹型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断裂载荷最大,断裂模式中出现可修复性冠折的概率更高,颈部缺损时SDR大块树脂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同样表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

与前期静力学结构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一致,即仿生修复的牙齿可有效减缓应力冲击,有利于降低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集中,提高了牙齿的抗折能力。

根据耦合仿生学理论,将界面形态最优的二层波纹仿生冠与材料最优的颈部仿生修复方式耦合,对冠部与颈部耦合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了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和万能试验机抗折能力测试试验,发现耦合仿生修复的牙齿力学性能更接近于天然牙齿,为临床牙齿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对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了微渗漏测试,得出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虽然粘结界面增多,但是并没有影响龈壁的微渗漏情况,SDR大块树脂颈部仿生修复后,牙齿的抗微渗漏能力更强。

而颈部仿生耦合二层波纹仿生冠修复的牙齿获得了更优的抗微渗漏能力,延长了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