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财富之源PPT教学课件 (3)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1课《财富之源》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1课《财富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财富之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财富的来源,理解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以及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财富的创造不仅依赖于物质资源,更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劳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财富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更多地关注财富的获取,而对于财富的创造过程和劳动的价值认识不足。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财富的来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富的来源,理解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关注财富的创造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2.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财富创造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财富创造和劳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财富的创造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财富创造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财富创造案例,如我国的一位企业家,他的创业经历和努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财富之源》。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关于财富创造和劳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些财富的创造者是如何通过劳动创造出财富的?•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财富创造和劳动的认识。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回答以上问题。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凝聚价值追求)教育课件

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Part 02
二、构筑中国价值
【名词解释】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 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 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 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抗洪救灾中展现民族精神 洪水面前,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逆行而上,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 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抗洪斗争中彰显军人本色。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 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 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要性)
材料呈现:
2018年2月4日,解放军军报微信官方账号证实了 这条消息:空军一架飞机在贵州境内飞行训练中失事, 机上人员全部牺牲,牺牲官兵追悼会在空军驻贵州某 部举行。这么多名解放军士兵的生命就定格在这一瞬 间,实在令人唉兮,痛兮。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 每一个都是共和国的卫士,为了国家的稳定和昌盛, 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你们才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这场同新冠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
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
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
九年级政治_第五课《财富之源》2

7 、我国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青少年应如何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2) 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开拓进取 • (3)敢于并善于创新,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 • 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课堂小结
财 富 之 源
我国基本经 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明利用暑假对自己家的经济收入 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与小明的关系
职业 无 无
外资企业职 工
主要收入来源
经济性质 非公有制经 济 非公有制经 济 外资经济 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生产要素 参与分配
外公 外婆 父亲 母亲 姐姐
投资股市所 得股息 出租房屋收 入 技术入股得 股票 工资 营业收入
段
2、为了加快科技进步,国家实施了哪些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四、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
勤劳 (基础)、
科学技术 (重要途径)、 智慧与开拓精神等。
4、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科学技术可以创造财富, 智慧与开拓精神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除了上述以 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创造财富? 资本,管理等
5、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4、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此 外, 等因素也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5、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适应的 和 ,营造 、 的社会氛围,放手让 一切 、 、 、 、和 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 充分涌流,以 造福于人民。”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7、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认识财富之源
民间有句谚语:“金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从这句话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金钱的重要。生活当 中,金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你想不想 做个有钱人?你认为获取财富的途径都 有哪些?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第五课《财富之源》

第五课1-2框: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
第一框题“财富基于勤劳”,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现时代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然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没有劳动,财富不会自动生成”的道理,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继承前人勤劳的美德。
第二框题“来自智慧与开拓”,阐释了智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
2.学情分析:关于劳动的意义,在八下学生已学过,对劳动创造财富有一定的认识。
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3.重、难点的确立:本节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11
• 【习题-判断】 ★重商主义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 )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增加一国财富的途径除了采金 银矿外就是扩大对外贸易。( )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促进对外贸易。(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创始。( ) ★A18.0.亚当·斯密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 ) ★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 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 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1615年,出版《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
济学”的概念是( )
A.色诺芬 B.蒙克莱田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把贸易、黄金储备作为国家的经济目的。
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这是( )观点。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庸俗政治经济 D.古典政治经济学
★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
联系,并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的是(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威廉·配第 D.大卫·李嘉图
★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是(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D.《资本论》
九年级政治 财富基于勤劳 财富来自智慧和开拓教案 教科版

财富基于勤劳财富来自智慧和开拓一、设计思路勤劳、智慧、开拓创新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学生也懂得了财富对于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
但是,作为现代中学生受到了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中有的人追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在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财富的三大主要来源就是勤劳、智慧、开拓和科技。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基础,而智慧与开拓进取也是创造财富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财富的三大来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勤劳的习惯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辩论法、情景教学法、明理导行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民间有句谚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金钱的重要。
生活当中,金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生活离不开金钱,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钱,我们能上学也需要钱。
而且有钱也可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教师:你想不想做个有钱人?你认为获取财富的途径都有哪些?学生1:我当然想成为有钱人了,我觉得靠勤劳的双手可以获取财富。
学生2:我认为光勤劳还不够,还要善于动脑筋,有智慧地获取财富。
学生3:我认为还要掌握一定技能、知识。
当然机遇也很重要。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获取财富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第五课财富之源『讲述新课』……………………………活动一(畅所欲言)………………………………教师: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股票热、基金热,不少人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钱用来投资股票、基金。
九年级政治 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1、你怎样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答:①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是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③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④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了解中国创造的一些世界之最。
3、近代中国由强变弱,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和结局:答:原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落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结局: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人们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4、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
答: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三元里抗英纪念碑。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答: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爱国主义的定义、表现及杰出代表。
答:定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表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重敬等。
杰出代表: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
4、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现代体现。
(特别注意抗洪、抗震精神)5、对于中学生而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答:学习上,勤奋刻苦、用于钻研、不怕困难、拼搏进取。
生活上,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开拓创新、自立自强。
6、中华民族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答:①新中国的诞生离不开共产党。
课件财富之源

财富总量 分配方式
2、怎样才能让 创造财富的源泉 充分涌流?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拓展训练
回顾:我国基本经济制ຫໍສະໝຸດ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在创造财富过 程中所起的作用:
P35:有利于广泛、充分地调动社 会各阶层的积极作用,调动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使全体人民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阅读教材P31:周妈妈的创业故事
【思考、讨论】 1、你认为“周妈妈”创业 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接下来,“周妈妈”的 生意如何做大、做强?
“财富源于智慧与开拓”: 创造财富,必须要有发现财富 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开
拓的胆识与勇气。
阅读教材P33:太空蔬菜种子
科技 改变 生活
科技创造财富。 1、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 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基本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 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在创造财富过 程中所起的作用:
P36
拓展训练一:
“我的创业构想”
(基于现状)
拓展训练二:
校园内现有空地一块,试给出 利用其创造财富的方案。
现代社会下的融资渠道有哪些?
自筹资金、向银行贷款、获取 风险投资、发行股票或债券等
2、怎样才 能让创造财 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
分粥的故事 僧多粥少,怎么分?
指派专人分 轮流分
你的办法?
推选权威
成立分粥委员 会和监督机构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需要 好的制度作为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周妈妈净菜社”
开拓创新对创造财富有什 么意义?
3、科技创造财富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创造财富?
的源泉有哪 一些?
• •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
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 于人民。”
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 泉充分涌流?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第五课 财富之源
什么是财富?《辞海》里注释,财富是指一切 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财富不仅仅指金钱和物质 财产,还包括精神品格、气质心态、成就感、 社会认同度等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人拥有物 质上的富有,不失是一种人生成就;拥有丰厚 的精神财富,则是对崇高人生的一种追求。而 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他的人生目标,绝不仅仅 是获得充裕的物质财富,而应当有更崇高的理 想和追求。换句话说,财富是充满了生命的。 如果只知挥霍,把财富用在不该用的地方,财 富的生命必然会黯淡无光;如果让财富为社会 创造价值,为人生的事业和奋斗提供便利,那 么,财富才能保持自身的价值并不断增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目标是什么?
解读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财富”的论 述
解读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财富”的论 述
•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 观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 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 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思考: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 这个故事蕴涵着什么道理?
劳动是财富之父,价值之源
▪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劳是财富的源泉,是人类获 得美满生活的必须。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财富来自 智慧与开拓
取点经---看看他人理财之道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扔下 的大堆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 了,没人应标,因为在纽约,垃圾处理有严格规 定,弄不好会被环保组织起诉。
当时,一个犹太人正在法国旅行。听到这个消 息,他立即终止休假,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 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未提任 何条件,当即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协议。
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都偷偷发笑,他们认为这 位犹太人实在是愚蠢之极。
当这些人等着看笑话的时候,这位犹 太人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 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旧木 料则加工成底座,废铜、废铝的边角料则 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他甚至把从自由女 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 花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