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说明文阅读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暑期经典阅读训练-说明文1(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暑期精品阅读集训说明文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银杏银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可是,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只有在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
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
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行。
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的定林寺中,据说有300多岁了,直到今天它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树根能够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
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
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1)人们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A.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B.银杏和同时代的恐龙一样普遍C.银杏和恐龙一样灭绝了D.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2)人们把银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里引号表示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第七单元“艺术之美”(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一)

知识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之美”。
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
《文言文二则》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反映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书戴嵩画牛》一文通过讲述牧童指出戴嵩画的《斗牛图》的问题的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迷信权威。
《月光曲》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如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蜡烛被风吹灭,月光照进窗子,这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所产生的美妙的景象,则是兄妹俩产生的联想,把联想运用到习作中,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
《京剧趣谈》一文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不同。
本单元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伯牙鼓琴》引导学生根据锺子期听伯牙鼓琴时的想象,感受音乐之美;《月光曲》引导学生根据皮鞋匠与妹妹聆听琴声时“看”到的景象展开想象,感受乐曲的美妙;《京剧趣谈》生动记录了京剧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习作内容紧扣单元学习内容,先从课文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进而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
如何将艺术之美写得具体可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小技巧1.借助语言文字,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展开想象。
如一提到“秋风”就会想到落叶。
2.借助语言文字,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想象。
如由“飞舞的柳絮”想到“飘落的雪花”。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训练 (无答案)人教部编版

(一)赵州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用横线画出本段说明的中心句。
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
4、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5、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在原文用//给文段分三层,并概括层意。
06-说明文(一)整体阅读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五四学制)

说明文综合阅读(一)说明文分类1.依说明对象与目的的不同分为:________事物说明文:着重介绍说明______事物的特点(如:形态、位置、结构、功能等)________事理说明文:着重阐明事物内在机理(如:概念、特点、种类、原因、规律等)2.依语言特色分为:_______平实说明文、_______生动说明文(二)说明对象1.考查说明对象:(1)若考全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在___________文题或首尾段。
(2)若考段落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出现在段首的______中心句,有时在段间__________________的承上启下句中能找到。
2.说明对象的特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软硬、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方法:(1)看标题(修饰、限制成分)(2)抓关键句(即含有许多能提挈、收束全文或文段的语言信息,常出现在开头部分或结尾处,也有在承上启下的中间)(3)若无关键句,归纳各段段意,总体分析后概括(4)借助说明方法的分析(三)说明顺序1._______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表现为从古至今、具体日期等的依次推移。
另:介绍制作过程的程序,一般用时间顺序。
2._______空间顺序:说明事物形状、构造或参观建筑物,表现形式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表现为视线、方位的依次转移3._______逻辑顺序:阐释事理,表现形式有:因—果,主—次,浅—深,现象—本质,简—繁,整体—局部,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注:有的说明文不单一用一种说明顺序,答题时注意题目问法(四)说明文的结构1._______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2._______递进式(各层意思逐步深入: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3._______并列式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结构,其中“分”的部分常按并列式安排;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五)说明方法及作用1.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常见)2.说明方法作用:思路:①、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说清说明对象的××特征②、应注意是为了说明本段中心句,还是全文说明对象的特征3.常见说明方法作用:(1)运用________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____具体充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运用_________列数字的说明方法,_________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运用__________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和……作比较,__________鲜明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人赤手空拳为何打不过老虎?据新闻报道:某动物园内,有游客在翻越围墙进入老虎散放区近距离逗老虎时被老虎撕咬,工作人员用鞭炮驱赶无果,伤者救治无效,不幸死亡。
为何老虎伤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有人会问:“人赤手空拳能否打死成年老虎?”二部分,作者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列数字和作比较B.举例子和下定义C.举例子和列数字D.列数字和打比方2.现存老虎分为6个亚种,平均体重为()千克千克千克千克3.现代拳击运动,目前分成的级别是()个B.5个个个4.文中“拳击最大力量也不过600磅”一句的意思是说泰森的拳击力量()A.非常大 B.非常小 C.不算大 D.不算小5.对“关键是老虎还要背上伤人的罪名”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老虎伤人是有罪的。
B.老虎的罪名其实很无辜。
C.人被虎伤罪有应得。
D.人被虎伤很可怜。
6.现代拳击比赛分成不同的级别,其原因主要是()A.为了比赛多几个冠军。
B.为了比赛好看。
C.为了比赛的公平。
D.为了比赛便于安排。
7.根据短文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短文第二部分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大方面,将成年男性和成年雄性老虎作对比。
(2)短文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人类赤手空拳挑战老虎意味着_______________。
(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概括)8.第三部分提到“生物的王者”“万兽之王”,说说你对“王者”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苏州园林(节选)叶圣陶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五六年级说明文阅读理解训练1(1)(推荐文档)

科目:语文年级:5、6年级课题说明文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2、能弄清说明文说明对象,抓住要点把握其特征3、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理解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掌握对词语进行评析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1、文章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为了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运用的说明方法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学内容知识框架说明文的定义与分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①写作的目的不同,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记叙文在于以情感人。
②写作的内容不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而说明文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③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议论和抒情;而说明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和抒情。
按内容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表达方式分:平时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如《只有一个地球》★注:什么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特点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说明文阅读特点和技巧: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说明文

六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短文一“空中霸王”的克星①蓝天下张开一对大翅膀,飘然翱翔的老秃鹰,高山顶上兀立自若的大兀鹰,都可算是鸟中“霸王”了。
这些鹰在空中见什么逮什么吃,十拿九稳。
在地上,飞禽走兽,甚至连人有时也是它们啄食的对象。
它们体格庞大,其他鸟见了,唯恐躲之不及。
可是,这些“空中霸王”却有一个头号克星。
它,就是鸟类中体形最小的蜂鸟。
②蜂鸟的身体娇小玲珑,体长约6厘米,重约2克,大小和人的大拇指差不多。
蜂鸟的羽毛非常纤细,羽色极其艳丽,在阳光照射下可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③别看蜂鸟身材细小,但性格凶悍好斗。
它们不但不惧怕鹰这个庞然大物,而且还会主动发起闪电式的攻击。
鹰受到突如其来的侵袭,还真是无法招架。
蜂鸟的喙很锋利。
它们在空中与鹰进行的厮杀,就像大小飞机之间的“空战”。
蜂鸟奋不顾身地向鹰猛攻,喙是它们的唯一“武器”,像战士手中的刺刀那样,向鹰的翅膀和躯干刺去。
由于蜂鸟体形细小,因而行动比鹰快速敏捷。
它们每冲刺一次,都能刺伤鹰的身体。
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攻击。
经过多次“交战”,鹰就会感到自己不是蜂鸟的“对手”,被迫大败而逃。
④蜂鸟肌肉非常结实。
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像歼击机一样灵活。
当鹰逃走时,蜂鸟还能全力追赶上去,继续“战斗”,直刺得鹰遍体鳞伤,跌落下地。
⑤蜂鸟为什么追得上鹰呢?因为蜂鸟的双翼每秒钟可拍动75次之多,连续飞行几百千米是常事。
一只鹰若被蜂鸟盯住,就绝不可能轻易溜走。
由此看来,蜂鸟还真是“空中霸王”的克星。
1.“空中霸王”指的是,“空中霸王”的克星。
2.下面是同学们概括的第③自然段的段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蜂鸟身材细小,但行动比鹰快速敏捷B.蜂鸟凶悍好斗C.蜂鸟肌肉非常结实D.蜂鸟与鹰进行厮杀,就像大小飞机在“空战”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强调说明“”。
4.蜂鸟为什么能够“克”老鹰?它的某些特点与它“克”老鹰之间有什么联系?请仔细读文章,短文二了解你的生物钟①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六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六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edbd2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b.png)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六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六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篇1:六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六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例1阅读《神奇的电子书包》,回答问题: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
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
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
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
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IMB。
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
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
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
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
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
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
它惟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
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
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题前指导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3、说明文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阅读时要能抓住说明的对象。
4、说明文的语言是通俗的(平实、生动),较容易理解,只要注意关键词、句即可。
答题要点1、对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词语指代内容等的考查,要细读文章,抓住该词语的出处,结合语境理解分析。
2、对重点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考查,要联系全文仔细分析。
3、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的考查,重在平时训练及对具体文章的仔细分析。
阅读训练(一)开发太空资源宝库①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
而且,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②高远的位置、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③也就是说,高远位置也是一种资源。
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
我们利用位置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④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
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
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
这种奇特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⑤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中合有10000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
⑥另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
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
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大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胞的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⑦40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外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文章第④段中的“奇特环境”是指,它对人类从事,是很有帮助的。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第⑥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外层空间有哪些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4、从写作角度看,文中哪两段的顺序需要调整?为什么?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研究表明外空资源是一座等待人类开发的富矿。
B.人类利用外空资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取得实际成果。
C.外层空间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D.太空资源是指存在于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铁、硅等矿物质。
北极风光地球上的北极,过去一向被人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地区,现在它的真面目已渐渐地给探险家揭开了。
原来北极也是一个很美丽可爱的地方,近年来,还有许多人到那儿游历呢。
北极气候之所以特别寒冷,这是由于地轴倾斜,使那儿永远受不到正射的缘故,而且由于同一原因,北极只有夏冬两季。
在冬季的半年里,天气很冷,气温在冰点以下。
这时候(偶然可能突然)也会出现微弱的阳光,可是一阵子就过去了,所以北极的冬季是一片昏黑的,而到了夏季又刚好相反了。
整季里斜射的阳光总是(照耀闪耀闪烁)着,平均气温在华氏36度之间。
这时,成千上万的海鸥都飞来了,它们在海岸的岩壁上作巢,许多海欧,雁儿、鸠鸟、北极熊等,也都在海边捕吃鱼类。
北极虽然寒冷,但是也有繁花似锦的时候。
每年夏季,草原上处处绿草如茵,百花竟放,他们大多色泽鲜明,惹人喜爱。
光是有花的植物,就有几百种。
(可怜可惜可叹)这种现象,每年只有在六月至八月,我们才可以欣赏到。
北极的动物不只是种类多,而且数量惊人。
陆栖的动物很多,最普通的是北极牛、驯鹿、狼、狐、兔等;海栖的动物很多,有北极熊、海豹、鲸鱼、海象等——它们都是爱斯基摩人的主要粮食。
北极的天空还有一种(奇异奇特奇怪)罕有的现象,那就是北极光了。
这种北极光,色彩缤纷,灿烂夺目,它的形状动荡不安,有时像一条银光的带子,横跨天空:有时帘幕或挂屏;有时又闪烁着,像流星般(掠过划过飞过)。
这种千变万化的奇丽动人的景色,只有在北极的晚上,才可以欣赏到。
1、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不是我们人类,而是一种小鱼。
“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以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
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佳肴(yáo)美餐的。
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
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吃掉其坏死的组织。
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
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之,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地方后吐出来。
总之,病鱼决不让鱼医受到伤害。
由此可见,鱼类中鱼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现象大大减少。
鱼医的诊所总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现象。
一遇这种情况,鱼医也会()、撒手不干,躲到清净的地方去。
而此时,病鱼也常常()地把它拦住,()之际,鱼医又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
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们也颇感疑惑。
为了证实鱼病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
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
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能患病。
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
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
“医疗站”通常设在珊瑚礁、岩石旁、海草茂盛等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h ái)边。
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
1、根据所给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门口或庭院里像市场一样,形容来往的人众多,非常热闹。
( )(2)日夜不停,加紧工作或学习。
()(3)令人难以相信。
()2、将下面成语还原至文中括号内。
前呼后拥无可奈何勃然大怒3、文中划线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4、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不少于两种)5、如果海洋中没有鱼医会发生什么事情?6、鱼医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训练(一)课后练习人类能移居火星么?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
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
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
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
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
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
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
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
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
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