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物理化学考试试卷-2013剖析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合集[论文资料]

中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合集[论文资料]



(A)Δ mix G
(B)ΔmixS
(C)ΔmixH
(D)ΔmixA
8. 关于溶液中某组分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不正确的是 (A)活度相当于是校正浓度,但无量纲 (B)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大小与参考态的选择有关 (C)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皆为1 (D)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大小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 化学反应等温式△rGm = △rGmΘ + RT lnJa ,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rGmΘ将改变,
5. __Δνg = 0
理想气体 ;6. 2 , 2 , 2 ;7. 3 , 2 , 2 。
三、(本题 20 分)解:(1) 将O2视为理想气体,因是恒温可逆压缩, 故 ΔU = ΔH = 0
Qr
W
nRT
ln
p1 p2
1 8.314 298.15 ln 101325 4441J -4.44kJ 607950
该反应的△rGm和Ja 将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
(C) Ja变,△rGm不变
(D) J a不变,△rGm变
10.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GmΘ= 5kJ·mol-1时,该反应能否


(A)能正向自发进行
(B)能逆向自发进行
(C)不能判断
(D)不能进行
11. 通常条件下的二组分体系中,最多共存的相有
(C)外压
(D)标压pΘ
6.下列针对偏摩尔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偏摩尔量是体系某种容量性质的一种偏微分 (B)偏摩尔量是体系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 (C)体系的偏摩尔量可正、可负、亦可为零 (D)体系中某组分的偏摩尔Gibbs自由能就是该组分的化学势

中南大学物化试卷2012-2013

中南大学物化试卷2012-2013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10分钟物理化学课程64学时4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材料科学1101-1110班、复合材料1101班满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2013年1月7日10:00—11: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1、关于理想气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1MPa 绝热向真空膨胀至0.1MPa ,终态温度不变。

B.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1MPa 经绝热可逆膨胀至0.1MPa ,终态温度下降。

C.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方程之一为1122r r TV T V =。

D.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温度不变。

2、298K 时有一个飘荡在空气中的肥皂泡,直径为2×10-3m ,已知此温度下肥皂水的表面张力为0,05N ·m -1,则该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A.0.10kPaB.0.20kPaC.0.05kPaD.0.40kPa3、下列运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A.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21ln V S nR V ∆=B.恒温恒压可逆电池反应:HS T∆∆=C.水在298K ,p °下蒸发:H G S T∆-∆∆=D.实际气体绝热可逆膨胀:0S ∆=4、在298K 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的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3Al + B.2Mg + C.H + D.K +5、比较下列状态的水,化学势最低的是()A.100℃,101.3kPa 液态B.100℃,101.3kPa 气态C.101℃,101.3kPa 液态D.101℃,101.3kPa 气态6、用AgNO 3溶液和KI 溶液制备的AgI 溶胶,在AgNO 3略过量的情况下,下列电解质对溶胶聚沉能力最弱的是()A.FeCl 3B.K 3PO 4C.MgSO 4D.NaCl7、气相反应2A+B →2C 是吸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平衡向右移动,T ,p 将如何变化?()A.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力B.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D.升高温度和增加压力8、根据图1所作出的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精馏组成为K 的体系,最后蒸干的一滴液体的组成为eB.蒸馏组成为K 的体系,两相平衡时气相中B 的浓度大于液相中B 的浓度C.蒸馏组成为M 的体系,两相平衡时气相中A 的浓度小于体系中A 的浓度D.蒸馏组成为M 的体系,两相平衡时液相中A 的浓度大于气相中A 的浓度9、已知32312,0.771,3,0.036Fe e Fe E V Fe e Fe E V ++Θ+Θ+→=+→=-,则232,______Fe e Fe E +Θ+→=。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II卷答案及解析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II卷答案及解析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新课标2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 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 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9. 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L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 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0.5N0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D. 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10.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 + 6H+ = 2Fe3+ + 3H2↑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 + Cu2+ = Cu↓+ 2Na+C. 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 2H+ = H2O + CO2↑D. 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 2Fe3+= 2Fe(OH)3+3Mg2+11. “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 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 正极反应为:NiCl2 + 2e-= Ni + 2Cl-D. 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12. 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 + 3/2O2(g) = SO2(g) + H2O(g) △H12H2S(g) + SO2(g) = 3/2S2(g) + 2H2O(g) △H2H2S(g) +1/2O2(g) = S(g) + H2O(g) △H32S(g) = S2(g) △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 △H4 = 2/3(△H1 + △H2 - 3△H3)B. △H4 = 2/3(3△H3 - △H1 - △H2)C. △H4 = 3/2(△H1 + △H2 - 3△H3)D. △H4 = 3/2(△H1 - △H2 - 3△H3)13. 室温时,M(OH)2(s) M2+(aq) + 2OH-(aq) K sp = a。

中南大学物化试卷2008-2009

中南大学物化试卷2008-2009

5、 A、 B 组成理想溶液, 100℃时纯液体 A 的蒸气压为 100kPa, 纯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50kPa, A 和 B 的二元溶液中 A 的摩尔分数为 0.5, 则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 A 的摩尔分数为 ( ) 。 A.1 B.3/4 C.2/3 D.1/2 6、下列反应中,历程是支链反应的是( ) A.H2(g)+Cl2(g)=2HCl(g) B.H2(g)+Br2(g)=2HBr(g) C.H2(g)+I2(g)=2HI(g) D.H2(g)+1/2O2(g)=H2O 7、从热力学基本公式可知 ( A.
2008-2009 学年物理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 3 页
1、 (1)试计算 1000K 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FeO(s)+CO(g)=Fe(s)+CO2(g) 。已 知 FeO(s)+H2(g)=Fe(s)+H2O(g) △rGm°=(13180-7.74T)J·mol-1 CO2(g)+H2(g)=CO(g)+H2O(g) △rGm°=(35982-32.63T)J·mol-1。 (2)如果薄钢板在 1000K 下于含有 10%CO、2%CO2 和 88%N2(均为体积分数)的气氛 中退火,会不会生成 FeO? 2、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温度为 273K,压强为 101.325kPa,设在此条件下气体的摩尔熵 为 100J·mol-1·K-1,试计算经下列变化后的△G。 (1)在恒温下压强增加 1 倍; (2)在恒 压下体积增加 1 倍。 3、在 298.15K,将金属铁片和镉片插入含有 Fe2+的浓度为 0.08mol·kg-1、Cd2+的浓度为 0.005mol· kg-1 的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已知 E° (Fe2+/Fe) =-0.4402V, E° (Cd2+/Cd) =-0.4026V。 (1)通过计算说明何者是负极; (2)写出电池发生 2F 电量时的电池反应; (3)计算该电 -1 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4)设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 2.24×10-4V·K ,计算电池反应 在 308.2K 时的△rGm、△rSm、△rHm。 4、试计算压强为 101325Pa、温度为 373.15K 时,1mol 水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的 △S 体系、△S 外、△S 孤立及该过程体系的△G。已知水的蒸发热(373.15K、101325Pa)为 40710J·mol-1,在此条件下的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5、 已知反应 A (g) ==B (g) +C (g) 在 300K 时, 正、 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kf、 kr 分别为 1.2min-1 和 2×10-6Pa-1min-1,当温度上升到 325K 时,kf 和 kr 都增加到原来的 10 倍。 (1)求算反应 在 300K 时的平衡常数; (2)求算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3)如果在 310K 反应开始时只有 反应物 A(g) ,其压强为 200kPa,计算当总压强增至 320kPa 时所需时间。

中南大学2013年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题

中南大学2013年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题

中南大学2013年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题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2013 -- 2014 学年时间60分钟学时:考试形式:专业年级:化工应化制药11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答案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选项)1、柏努利实验中,测压管的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时所出的液位高度表示该点的A . 动压头;B . 静压头;C . 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D . 动压头、静压头、损失压头之和。

2、当管径相同而两侧压孔方向也相同时,两测压管之间所测得液位差表示A . 两截面之间的动压头之差;B . 两截面之间的静压头之差。

C . 两截面之间的压强差;D . 两截面之间的损失压头。

3、当管子放置角度或水流方向改变而流速不变时,其能量损失A . 增大;B . 减少;C . 不变。

4、U 型压差计可直接测出如下各值:A . 表压、真空度、压强差。

B. 表压、真空度、压强差和绝对压。

5、用量筒和秒表测定体积流量中,所算出的流速是A . 平均流速;B . 点流速;C . 最大点速度。

6、蒸馏操作能将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主要依据是:A . 各组分的沸点不同;B . 各组分的含量不同;C . 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7、精馏全回流操作的特点有A . F = O, D = 0, W = 0;B . 在一定分离要求下N T 最少;C . 操作线和对角线重合;8、精馏实验能否达到98% (质量)的塔顶乙醇产品?A . 若进料组成大于95.57%,塔顶不能可达到98% 以上B . 若进料组成大于95.57%,塔釜可达到98% 以上C . 若进料组成小于95.57%,塔顶可达到98% 以上D . 若进料组成小于95.57%,塔顶不能达到98% 以上9、冷料回流对精馏操作的影响为A . 理论板数增加, X D 增加, 塔顶温度T 降低B . 理论板数减少, X D 增加, 塔顶温度T 降低C . 理论板数减少, XD 减少, 塔顶温度T 升高20、在下列强化传热的途径中,你认为哪种方案在工程上可行?A . 提高空气流速;B . 提高蒸汽流速;C .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2013年全国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3年全国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第I卷(42分)一、选择题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解:A.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A正确;B.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为白烟,故B正确;C.碘是人体必需元素,补碘常在食盐中加入KIO3固体而不是高碘酸,高碘酸为强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故C错误;D.制备黑火药的原料为S、KNO3、C,三者比例为1:2:3,故D正确.故选C.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OH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A正确;B.因含C=C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C.含C=C键、-OH,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含C=C,能发生加成反应,含-OH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A.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 D.X+、Z2-解:根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各选项可以推出,W为O2-、X 为Na+、Y为Al3+、Z为S2-,Al3+和S2-均能发生水解,水解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O2-不能在水溶液存在,而Na+不水解,故正确的是C;故选C.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中南大学物化考试卷1讲解

中南大学物化考试卷1讲解

1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01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 U = (C p - nR )d T 进行计算的是:(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2.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 ) (A) >ΔG(B) <ΔG(C) =ΔG(D) 不能确定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A) S (B) (¶G /¶p )T (C) (¶U /¶V )T (D) C V5. 273 K ,10p $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7. 在通常情况下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 ( ) (A) 1 (B) 2 (C) 3 (D) 48. 硫酸与水可形成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三种水合物三种水合物,,问在问在 101 101 325 Pa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 (A) 3 (A) 3 种种 (B) 2 (B) 2 种种 (C) 1 (C) 1 种种 (D)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中南大学物化考试卷2

中南大学物化考试卷2

中南⼤学物化考试卷2中南⼤学考试试卷02⼀、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1. 273.15K,101.325KPa下,固体冰融化为⽔,其过程的Q0,W0,ΔU 0 ,ΔH 0,2. 1mol 25℃的液体苯在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放热3264KJ,则反应2C6H6(l)+15O2(g)== 12CO2(g)+6H2O(l)的ΔrUm(298K)== KJ·mol-1,ΔrH m(298K)== KJ·mol-13. 298K时某化学反应的ΔrH mθ= -16.74 KJ·mol-1,ΔrCp,m =16.74 J·K·mol-1,则该化学反应在 K温度下反应时的反应热为零。

4. 1mol单原⼦理想⽓体等容从T1冷却到T2,则该过程的ΔS 0,W 0。

5. 1mol的液态⽔由100℃,101.325KPa向真空蒸发为100℃,101.325KPa的⽔蒸⽓,已知此过程的ΔH = 40.6KJ,则该过程的Q = KJ,W = KJ,ΔU = KJ ,ΔS = J·K-1,ΔA = KJ,ΔG = KJ。

6. 在298.15K,101.325KPa下,将0.5 mol苯和0.5 mol甲苯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过程的ΔU = ,ΔH = ,ΔS = 。

7. 2molA和1molB形成的理想液体混合物,已知P A※= 90KPa,P B※=30KPa。

则⽓相中两物质摩尔分数之⽐y A:y B =。

8. 设葡萄糖在⼈体(体温为36.8℃)⾎液中和尿液中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 5.50×10-3mol·Kg-1和5.50×10-5mol·Kg-1,若将1mol葡萄糖从尿中转移到⾎液中,肾脏⾄少须作KJ的功。

9. 已知Δf Gmθ(HCl,g,298K)== -95.625KJ·mol-1,则反应H2(g) + Cl2(g) == 2HCl(g)的Kpθ== ,Kc == ,Ky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2 -- 2013 学年 二 学期 时间100分钟 物理化学Ⅱ-2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化工、制药、应化、矿物、粉体、材化、无机、资生高工、材料高工、粉冶高工、化学高工、材料中澳、化学中澳11级 总分: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是一宏观概念、实验的结果,其值( )。

A. 只能是正整数;B. 一定是大于1的正整数;C. 可为任意值;D. 一定是小于1的负数。

2、某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 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那么表观活化能 与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及 之间的关系为( )。

A. B. C. D.3、平行反应:已知反应(1)的活化能E 1=100 kJ·mol -1,反应(2)的活化能E 2=60 kJ·mol -1,欲为加快反应(1)的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恒温反应;B. 升高反应温度;C. 降低反应温度;D. 将副产物D 及时排出反应器。

4、Kohlrausch 公式 适用于( )。

A. 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 C. 无限稀溶液; D. 强电解质稀溶液。

5、根据下图指出原电池正极的极化曲线是( )。

⎪⎪⎭⎫⎝⎛=312k k k k a E 2,1,,a a E E 3,a E c A m -Λ=Λ∞();3,1,2,a a a a E E E E ++=()3,1,2,a a a a E E E E -+=⎪⎪⎭⎫ ⎝⎛=3,1,2,a a a a E E E E ⎪⎪⎭⎫ ⎝⎛=1,3,2,a a a a E E E EA. 曲线1;B. 曲线2;C.曲线3;D.曲线4。

6、原电池 Ag(s) | AgCl(s) | HCl(a ) | Cl 2(g,p ) | Pt 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⑴ Ag(s) + 21Cl 2(g) === AgCl(s) Δr G m ⑴ ⑵ 2Ag(s) + Cl 2(g) === 2AgCl(s) Δr G m ⑵Δr G m ⑴与Δr G m ⑵的关系是( )。

A. Δr G m ⑴ = 21Δr G m ⑵; B. Δr G m ⑴ = 2Δr G m ⑵; C. Δr G m ⑴ = Δr G m ⑵; D. 说不清楚。

7、某反应A —→ B + C 的速率方程为d C B /dt =kC A ,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

A. ln2 / k ;B. 2ln2 / k ;C. k ×ln2;D. k ×2ln2。

8、对溶胶体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粒子半径在10-9m~10-7m 之间; (B )热力学稳定;C. 微多相;D. 动力学稳定。

9、实际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者;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者;C. 不可逆电极电势最小者;D. 不可逆电极电势最大者。

10、在一定的T ,p 下,将一个大的水滴分散为很多小水滴,基本不变的性质为( )。

A. 表面张力;B.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C. 饱和蒸气压;D. 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二、填空题(共22分)1、(2分)恒容化学反应 a A + b B —→y Y + z Z ,各反应物速率常数k A ,k B ,k Y ,k Z ,之间的关系是 。

2、(2分)若将反应Sn 2++Pb 2+ ==== Sn 4++Pb 设计成可逆电池反应,则其电池表达式为:。

3、(2分)将反应Ag+ + Cl- = AgCl (s) 设计成电池Ag(s)+AgCl(s)| KCl (aq) | Ag+(aq) || Ag(s),已知298.15K时,电池的E0=0.576 V,则电池反应的Δr G mΘ= J·mol-1,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电动势为。

4、(4分)合成氨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平衡转化率为25%。

现在加入一种高效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增加了3倍,则其平衡转化率提高倍,此时平衡转化率为%。

5、(2分)表面超量Γ是指: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具有相同质量溶剂的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差,当dσ/d a < 0时,Γ> 0,此时发生的是吸附;反之,当dσ/d a > 0时,Γ< 0,此时发生的是吸附。

(填“正”或“负”)6、(4分)混合等体积的0.08 mol·L-1KI和0.1 mol·L-1AgNO3溶液所得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比较MgSO4,Na2SO4,CaCl2电解质对该溶胶的聚沉能力,其大小循序为:。

7、(2分)在电势-pH图中,位置高的线所包含的氧化态物质可与位置低的线所包含的还原态物质反应。

在反应中,位置高的线的氧化态物质作为剂,而位置低的线的还原态物质作为剂。

8、(2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与离子淌度U i 成正比。

当溶液的温度与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

在298.15 K下,0.1 mol·L-1 NaOH溶液中的Na+的迁移数t1 与0.1 mol·L-1 NaCl溶液中Na+的迁移数t2两者的关系为。

9、(2分)某反应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L-1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秒,当反应的初始浓度为0.24 mol·L-1时,反应的半衰期为60秒,则此反应是级反应。

三、(12分)已知反应A→B为一级反应,在400 K,反应开始后20分钟时物质A还有80%未反应,若在450 K,开始后30分钟时还有60%未反应,该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为多少?在上述两个温度下物质A的半衰期各为多少?四、(10分)用铜电极电解CuSO4溶液(每100 g溶液中含10.10 g的CuSO4)。

通过0.125 A 电流,4000 s后(电流效率为90%),测得阳极区溶液重55.10 g,其中含5.80 g 的CuSO4。

试计算CuSO4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迁移数。

M CuSO=159.614五、(12分)工业上用铁屑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以置换铜,(1)试设计原电池;(2)设电池通过2F电量,写出电池反应,计算该反应在298.15 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已知298.15 K时,EΘ(Cu2+/Cu)= 0.3402 V,EΘ(Fe2+/Fe) =–0.4402 V。

(3)若假设该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4.000×10–4 V·K–1,求算288.15 K时电池反应的Δr G mΘ、Δr S mΘ、Δr H mΘ。

六、(10分)在298K、pө时,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FeCl2(浓度为0.01 mol·L-1)和CuCl2(浓度为0.02 mol·L-1)的水溶液,若电解过程不断搅拌,并不考虑过电位(超电势),EΘ(Cu2+/Cu)= 0.3402 V,EΘ(Fe2+/Fe) =–0.4402 V,EΘ(Cl-/Cl2)=1.359 V,EΘ(OH-/O2)=0.401 V。

试问:(1)何种金属先析出?(2)第二种金属开始析出时,第一种金属的浓度为多少?(3)第二种金属析出时,至少加多少电压?七、(14分)已知373 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589 N·m-1,密度为958.4 kg·m-3。

(1)在101.325 kPa 、373 K的水中若有半径为1×10-8 m的气泡(气泡内只含水蒸气),该气泡内的水蒸气压为多少? 用计算说明该气泡能否进一步长大而逸出?(不考虑静压力作用)(2)在101.325 kPa 、373 K时,将半径为1×10-2 m的大水球分散成若干个半径为1×10-6 m的小水珠,体系的Gibbs自由能的变化为多少?小水珠的饱和蒸汽压为多少?中南大学考试试卷答案物理化学Ⅱ-2 2012 -- 2013 学年 二 学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5、C D B D D; 6-10、A A B D A;二、填空题1、zk y k b k a k Z Y B A ===;(2分) 2、Pt ︱Sn 4+(a 1),Sn 2+(a 2)‖Pb 2+(a 3)︱Pb (s );(2分)3、-55580 J.mol -1,零;(每空1分)4、0, 25;(每空2分)5、正, 负;(每空1分)6、{(AgI)m ·nAg +·(n-x)NO 3- }x+·xNO 3-, Na 2SO 4>MgSO 4>CaCl 2;(每空2分)7、氧化、还原;(每空1分) 8、t 1 < t 2;(2分)9、二。

(2分)三、(12分)已知反应A→B 为一级反应,在400 K ,反应开始后20分钟时物质A 还有80%未反应,若在450 K ,开始后30分钟时还有60%未反应,该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为多少?在上述两个温度下物质A 的半衰期各为多少?解:因为反应为一级,则由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得:400K 下:k (T 1)=(t 1)-1×ln(c 0/c 1)=(20×60)-1×ln(c 0/0.8c 0)=1.860×10-4 s -1 (2分)450K 下:k (T 2)=(t 2)-1×ln(c 0/c 2)=(20×60)-1×ln(c 0/0.6c 0)=2.838×10-4 s -1 (2分)再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得:E-1 (3分)又因为:A =k exp(E a /RT ),由400K 的数据计算得:A 1=k (T 1)exp(E a /RT 1)=8.3458×10-3 s -1 (1分)由450K 的数据计算得:A 2=k (T 2)exp(E a /RT 2)=8.3448×10-3 s -1 (1分)所以,反应的指前因子A =0.5×(A 1+A 2)=8.3453×10-3 s -1 (1分)400K 下反应的半衰期:t 1/2=(ln2)/k (T 1)=3726.6 s≈62 min (1分)450K 下反应的半衰期:t 1/2=(ln2)/k (T 2)=2442.4 s ≈41min (1分)四、(10分)用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每100 g 溶液中含10.10 g 的CuSO 4)。

通过0.125 A电流,4000 s 后(电流效率为90%),测得阳极区溶液重55.10 g ,其中含5.80 g 的CuSO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