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球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doc

合集下载

牛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死 亡 。 病 牛 精 神 沉 郁 ,喜 卧 少 立 , 食
欲初 减 退 后 废 绝 ,粪 便 稀 薄 混 有 血 液 ,
约 一 周 后 牛 消 瘦 . 食 欲 废 绝 ,瘤 胃 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 ,音 数 弱 ,反 刍 停 止 ,体 温 升 高 至
4 0 ~ 4 1 ℃ .排 出带 血 的 稀 便 .其 中 混 有

贫 血 高 度 衰 弱 而 死 亡 。 慢 性 型 病 牛 一
般在发病后 3 ~ 5 d逐 渐 好 转 ,但 下 痢 和 贫 血仍 可 持 续 ,病 程 可 缠 绵 数 月 ,粪
每 日内 服 l O O mg / k g ,连 用 3 d , 配 合 使 用酞 磺胺 噻唑 ( P S T) ,前 者 可 抑 制 球
纤 维 性 薄 膜 ,粪 便 醒 臭 ,病 的 后 期 高 度 贫 血 ,粪 便 呈 黑 色 ,几 乎 全 是 血 液 , 此时体温下降至 3 5 ~ 3 6 ℃ ,病 牛 因 极 度
也 呈 上 升 的 趋 势 .病 的 危 害 严 重 ,影 响 了 牛 的生 长发 育 。 1 病 原 牛 的 球 虫 病 是 一 种 以 出 血 性 肠 炎 为特 征 的原 虫病 ,主要 发 生 于犊 牛 , 本 病 常 以 地 方 散 发 形 式 出现 ,死 亡 率
般在 2 4 0 %之 间 。 据 文 献 上 记 载 牛
球 虫病 有 2 5种 . 寄 生 于 家 牛 的 有 1 4
种 .其 中 以 牛 艾 美 耳 球 虫 和 邱 氏 艾 美
耳 球 虫 致 病 力 最 强 ,危 害 严 重 ,且 极 为常 见 。
1 . 1 牛 艾 美耳 球 虫
囊 壁 光 滑 ,无 色 ,无 卵 膜 孔 亦无 残体 。 2 流行 情 况

牛球虫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牛球虫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622023.10牛球虫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徐 刚(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辽宁 建平 122400)牛球虫病是一种易发生于犊牛的体内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牛肠道,导致牛肠炎、贫血、身体消瘦等。

该病发病率高,发病迅速,传染力强,易导致大范围感染,还会引继发感染,严重时会导致牛的死亡。

不及时对患牛球虫病病牛进行救治会导致病牛迅速消瘦,加快死亡速度,严重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

养殖人员应充分了解牛球虫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

1 病原牛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尔属的几种球虫,最为常见的主要是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

邱氏艾美耳球虫的卵囊平均大小为15~20微米,形态多为圆形或偏椭圆形,低倍镜下无色,高倍镜下为粉色,整个卵囊腔内充满原生质团,有两层光滑的卵囊壁,内层为淡绿色,外层无色,2~3天可形成孢子。

邱氏艾美尔球虫主要寄生于牛直肠,少数可寄生于牛盲肠和结肠的下段。

牛艾美尔球虫卵囊大小约为28微米,呈现椭圆形,低倍镜下为淡黄色至淡粉色,有两层光滑的卵囊壁,内层为淡褐色,外层无色,较内层厚,2~3天可形成孢子。

牛食入了感染性卵囊后,孢子会在肠道内逸出,进入牛肠道的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中变为裂殖体产生裂殖子,进行裂体繁殖。

裂殖子发育成大、小配子体,结合成合子,形成卵囊并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孢子生殖,发育成熟后大概2~3天才能形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化的卵囊。

2 流行特点牛球虫病感染各个品种牛无差异,易感染两岁以下的犊牛,且死亡率较高,年龄较大的牛少有感染。

牛球虫病有2~3周的潜伏期,犊牛通常为急性,病程一般在10~15天。

球虫易感染免疫力低下和出现应激的低龄动物,恶劣的牛养殖环境会导致牛球虫病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在高温高湿的春、夏、秋季,尤其在4~9月,牛舍的通风和清洁卫生工作没有做好,导致牛免疫力下降,容易被球虫感染。

球虫的卵囊随病牛粪便排出,在自然界中2~3天后仍具有感染能力,可导致球虫病的进一步扩散。

3 临床症状患该病的病牛的临床症状初期主要为体温偏高,精神不振,进食减少,被毛杂乱,持续腹泻,排暗绿色或是黑色的粪便,病情进展后,病牛明显消瘦,鼻腔干燥,结膜颜色浅淡、发白,肠蠕动减缓,反刍逐渐停止,肠鸣音增强,球虫寄生于肠道后开始大量繁殖,损坏肠道绒毛,导致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大量脱落,出现出血和溃疡,粪便中带有大量的黏液或血液,污染肛周,粪便有恶臭气味。

牛球虫病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方法

牛球虫病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方法
和肺炎症状 , 甚至有的犊牛 的耳 尖 、 尾尖和 四肢球节 以下 干
性坏疽。
3, d 主要寄生于直肠 , 有时在盲肠和结肠下段也能发现。 1 牛艾芙耳球 虫 卵囊呈椭圆形 , . 2 卵囊壁两层 , 光滑 , 内壁
为淡褐色 , 厚约 04 . m, 外壁无 色 , 1 m。 厚 . 3 卵囊的大小 为 2 2 m×2 7— 9 0—2 m。孢子形成所需时间为 2 d 寄生 1 ~3 , 于小肠 、 盲肠和结肠。
5 诊 断
根据临床 上排 出稀便带血 ,剖检可见大肠出血性肠 炎 、
溃疡和坏死 , 可初步确诊 。 但为进一步确诊 , 应对球虫进行检 查 。刮取 直肠黏膜涂片 , 镜检 , 可见到大量球虫卵囊。
6 类 症 鉴 别
6 犊牛大肪杆 菌病 体温高达 4 %, . 1 0 腹泻 , 中带有血 粪便 液, 有臭味。 不同的是 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 1 0日龄 以内的犊
草 食 动 物
牛球虫病的诊断鉴别及防治 方法
郭 树 焕
( 黑龙 江省 讷河 市兴 旺乡畜 牧站 ,讷 河 1 10 6 3 0)
D0 1 .9 9 JI : 03 6 ,. 1 SSN.6 — 0 72 1 1 .3 1 71 6 2 .0 0 9 0.0
牛 球 虫 病是 由多 种 球 虫所 引起 牛 的 一 种肠 道 原 虫 病 。 本
2 流 行 特 点
6 犊 牛肠 炎 体温高达 4 %左右 ,腹泻 ,粪便 中含有血 . 3 0 液 , 门、 肛 尾根有粪污 , 欲减少或废绝 。不同的是眼结膜充 食
血 , 流行 性 。 无 7 防 治
本病在春 、 、 季多发 , 夏 秋 尤其 4— 9月多雨的季节 , 牛舍

犊牛球虫病的诊治及类症鉴另

犊牛球虫病的诊治及类症鉴另
1 流 行病 学特 点
取死亡犊 牛直肠刮取物和病牛粪便镜检 , 发现 大量椭 圆 形、 双层壁 的球虫卵囊 , 确诊为牛球虫病。
5 治 疗
治疗药物用磺胺二 甲嘧啶, 病牛每 日内服 l O 0 m g / k g ・ b w, 连用 3 d , 配合应用酞磺胺 噻唑内服 1 8 0 m g / k g ・ b w; 肌 肉注射 维生素 K 0 . 2 g , 2次 , d ; 肌肉注射维生素 C 2 . 0 g , 2次 / d ; 同时 可根据病情结合止泻 、 强心 、 补液等 , 进行对症治疗 。 犊牛经过治疗 3 d后 , 症状开始缓解 , 体温 、 反刍 、 瘤 胃蠕 动恢复正常。 为 防止病情反复 , 增强病牛体 质 , 继续治疗一个
球虫病是畜牧生产中重要和常见 的一种寄生虫病 ,分布
极广 , 危害很大。牛球虫病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主要发生于
软 。肺脏轻度充血 。肝脏 、 脾脏无 明显变化。
4 诊 断 ຫໍສະໝຸດ 犊牛 , 可导致死亡。文献记载 , 寄生于牛 的球虫有 1 0 余种 , 常
见的以邱 氏艾美耳球虫 、牛艾美耳球虫和奥博艾美耳球虫的 致病性最强 , 也最 常见 。流行于温暖而潮湿季节( 4 9 月份 ) 。
衰 竭 而死 。
6 . 4 犊牛肠 炎 类似处是体温高达 4 0 ℃左右 , 腹泻 , 粪便 中
含有血液 , 肛门 、 尾根有粪污 , 食欲减少或废绝 。不 同处是眼 结膜充血 , 无流行性。
7 小 结
3 剖检变化 剖检 死亡犊牛见尸体消瘦 、 贫血 , 可视黏膜苍 白, 肛 门松 弛、 外翻 。 主要病理变化在肠道 , 盲肠 、 结肠 、 直肠有出血坏死 性炎症 , 尤其直肠最 为严 重并出现溃疡 , 肠黏膜水 肿 、 出血 , 内容物稀薄 , 混有血 液和粘液 。肠壁淋 巴滤泡肿大 , 呈灰 白 色, 其上部黏膜出现溃疡 。 肠 系膜淋 巴结肿大 、 发炎 。心肌松

犊牛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犊牛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确诊要结合虫体种类、流行病学资料(季节、饲养条 件及感染强度)
临诊症状(下痢、血便、粪便恶臭) 病理变化(直肠出血性炎症和溃疡)等进行综合判定。
单纯根据粪便中有无卵囊作出诊断,常会造成误诊, 因为在粪便中找到少量卵囊,并不表示该牛发生了球 虫病。
六、鉴别诊断
在兽医临床上应注意犊牛球虫病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 别:
犊牛球虫病是牛常见的寄生虫病,是由艾美 耳科的艾
美耳属或等孢属球虫引起,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多 发生于犊牛。临床上表现为渐进性贫血、消瘦及血痢。
一、病原
1、形态特征
牛的球虫有10种,其中9种为艾美耳属球虫,另外一种 为阿沙卡等孢球虫。主要寄生于牛的小肠下段和整个 大肠的上皮细胞内。其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和牛艾美 耳球虫常见且致病力最强。
胃蠕动及反刍停止,肠蠕动增强,排带血的称便,有 恶臭。
病的后期,粪便呈黑色,几乎全为血便,体温下降, 极度贫血和衰弱。慢性病牛一般在发病后3-5天逐渐好
转,但下痢和贫血症状持续存在数月。病牛有时伴发 神经症状,其发病率约占球虫病牛的20%-50%,表现
为肌肉震颤,痉挛,角弓反张,眼球震颤且偶有失明。 具有神经症状的球虫病牛,死亡率高达50%-80%。
八、治疗方法
1、磺胺类药物治疗
如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等,可减轻症状, 抑制病情的发展,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4毫克,口服,1 日2次,连服3天。
磺胺类药物轻度毒性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自行恢复, 用药过程中可适当增加给水量。肝肾功能不良的动物 以及脱水、少尿、酸中毒和休克的病牛使用应慎重。
三、临床症状
牛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内, 可引起肠壁炎症,细胞崩解,出血。产生的有毒物质 蓄积在肠道中,被宿主吸收后会引起全身中毒。感染 10万个以上卵囊,可产生明显的临诊症状。感染25万 个卵囊以上时,可致犊牛死亡。

牛球虫病的诊治

牛球虫病的诊治

中 发 育 和 存 活 ,昕 以 本 病 多 发 生 于
温 暖 多 雨 的 季 节 ,特 别 是 在 潮 湿 、
多 涮 泽 的 地 方 放 牧 时 最 易 发病 。 感
染 来 源 主 要 是 成 年 带 虫 牛 及 治 愈 的 牛 ,它 们 不 断 向 外 界 排 泄 卵囊 致 使
三 、 病 理 变 化
的牛 死 率极 高 ,达  ̄J5o% ~80%。 温 不 升 高 , 粪 内偶 有 血 丝 ,但 无 球 虫 ,又 可促进 牛 的生 K { ·
生 前 诊 断 可 用 饱 和盐 水 漂 浮 法 天 清 洗 母 牛 奶 头 ,预 防粪 便 等污 染
发 病后 期粪 便 几 全部 为血便 ,颜色 检 查 粪 便 中 的 卵囊 ,死 后 用 寄生 部 奶 头 。
为黑色,同时体温下降 ,极度贫血和 位 肠 黏 膜 抹 片 ,观 察 香 蕉 型 裂 殖 子
2.做 好 免 疫 工 作 。 做 女『【1]蹄
衰 弱 ,急性 型病 牛病 程 一般 为 10~15 和 卯囊 。
疫 、布鲁 氏杆 菌病 等传 染病 毒疫 苗接
天 ,个 卅 情况 严 重的犊 牛 1~2天 即死
牛球 虫 病 和 大 肠 杆 菌 病 的 鉴 别 种工 作 ,减 少球 虫痫诱 发 r大1素
养 殖顾 问 ;Consultant
☆ 中 国畜 牧 业
的诊 治
牛球 虫病 是 由艾美 耳 科 的艾 美耳
属球 虫或 等孢 属球 虫 引起 的 ,以渐进
性贫 m 、消瘦 和 消化道 出血 为主要症
状 的传染 性疾 病 牛 的球 虫有 10种 ,
其 中邱 氏艾美 耳球 虫 和牛 艾美耳 球虫

一起奶牛球虫病的治疗

一起奶牛球虫病的治疗
湖 南 永 州 某 农 户 饲 养 奶 牛2 5头 ,其 中成 年牛 1 、 5头 1~ 2岁 的 幼 牛 6头 、犊 牛 4
头 ,0 9年 4月 2 20 3日 , 2头犊
口o= 甚3 ∞ J。笔者. . ① 2 _ 0 0 ① 0 至死亡 一 ∽∽z.西 0 04 _0l ∞_∞ 10I ● 0. 重 , _ / . 2 9年
伟畴

牛首 先发 病 ,出现 精神 沉郁 , 粪便 稀 薄 ,体 温 略高等 症状 , 此后 , 继有 4头 幼牛 和另 一 相 头犊 牛 发病 , 成年 牛没 有 明显
症 状 ,其 中 1头犊 牛 发 病 后 3 d死 亡 。发 病 后 先 用抗 生 素 治 疗 无 效 , 病 理 剖 检 、 验 经 实 室 检 查 等 方 法 进 一 步 诊 断 为 球虫病 , 给予 抗 球 虫 药 , 情 病 得 到控制 。
1 以上 。 周
3 剖检 变化 对 病 死牛 进行 剖 检发 现 :肠 系膜 淋 巴结 肌层 肿胀 增 厚 , 内容 物 呈 褐 色 , 臭 , 有 大 量 血 液 、 肠 恶 含
6 奶 牛球虫 病可 由许 多应激性 因素 引起 。 . 4 因此对 舍 饲 的奶 牛 , 季要 求 牛舍 干燥 、 温 , 冬 保 夏季 通风 凉 爽 , 草 饲 料搭 配要 多 样 化 , 饲 营养 价 值 要 全 面 。饲 草、 饮水 要 洁净 , 粗 料搭 配要 合理 。尤 其 在冬 季 , 精 牛 床垫 料要 及 时清 理 , 以免 虫 卵污 染 。一旦 发 生球 虫 病 , 立 即采 取 隔离 、 疗 , 毒 的综 合 性 措施 , 应 治 消 做到不误诊 , 防治要对症有效 , 控制死亡率 , 减少经
6 小结讨 论

牛球虫病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牛球虫病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牛球虫病有什么症状?怎么医治?牛球虫病的症状有下痢、腹泻和血便等,发病早期或病情轻的患牛常常症状不是很明显,而病情严重的牛则症状非常明显。

遇到这种情形,应选用土霉素或氨丙啉等药物尽快对病牛进行对症医治,可得到有效控制。

牛球虫病有什么症状?1、临床症状①典型症状。

患病犊牛在早期表现出精神萎靡,被毛蓬松杂乱,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稍微升高,能够正常采食,排出含有血液的水样稀粪。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牛体温有所升高,一样可超过39.5℃,瘤胃停止蠕动,肠蠕动音增强,停止反刍,食欲不断减退,乃至完全废绝,机体日渐消瘦,常常卧在地上,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变差,后肢及尾部黏附粪便,部分会排出混杂纤维性薄膜的带血稀粪,散发恶臭味,且出现非常明显的里急后重症状。

发病后期,病牛体温逐渐降落,一样低于37.5℃,体质衰弱,严重脱水,明显消瘦,心律不齐,排出黑褐色粪便,基本上都是血液,排粪失禁,少数还会表现出神经症状,眼球震颤,躯体明显颤抖,只能够卧地不起,以及角弓反张等。

②非典型症状。

牧场流行球虫病,犊牛中感染该病的大部分都不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主要是被毛粗乱,生长缓慢,体况变差,排出松软粪便,且其中含有非常少的血液和黏液,症状比较严重时会有粪便黏附在会阴、尾巴以及飞节处。

以上现象非常容易被忽视,导致犊牛在进行断奶或者环境、气候等产生较大变化时,由于产生应激而引发大量犊牛显现发病。

另外,部分病牛在显现典型症状的前2-3天,会显现发热,体温升高到达40-42℃,以及停食吮乳的现象,之后才会表现出急性或者慢性症状。

对于7-12月龄的小育成牛,患病后通常表现出腹泻,排出褐色粪便,并存在绿豆粒大小的出血点。

对于年龄较大的育成牛,患病后部分会排出表面覆盖有一层鲜红血膜的成形粪便;部分会排出混杂鲜血以及脱落黏膜的稀粪。

产奶母牛患病后,所排粪便相比于正常粪便减少,且变稀,一样呈粉红色,其中混杂血液。

2、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犊牛发觉肺脏没有产生充血、出血现象,心脏、胃也不存在明显非常,主要是肠道产生明显病变,且常常集中于直肠,肠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粪便,其中混杂过量的黏膜碎片以及纤维素性假膜,且含有小血凝块,肠黏膜产生充满性充血、肿胀、出血,类似虎斑状,其中出血**为严重的是盲肠黏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球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概述:牛球虫病是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牛和带虫牛是牛球虫病的传染源。

病牛体内的球虫经过复杂的发育阶段,生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外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卵囊发育为感染性卵囊,健康牛随饲草、饲料、饮水摄入卵囊后即被感染。

【发病症状】牛球虫病一般发生在4月份~9月份,尤其在低洼、潮湿草场放牧的牛群很容易感染,在冬季舍饲期间也可发病。

牛球虫病的潜伏期为2周~3周,多为急性发作。

初期,病牛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粪便稀薄并混有血液。

约一周后,症状逐渐加剧,表现为食欲废绝、消瘦、喜躺卧,体温升高到40℃~41℃,瘤胃蠕动和反刍完全停止,肠蠕动增强,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黏液和纤维素,恶臭。

慢性病例可长期下痢,便血和消瘦,最终死亡。

为此,对牛球虫病必须要加强防治。

【防治措施】首先,要注重预防。

在有牛球虫病的地区,应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因成年牛多为带虫牛,故应把犊牛和成年牛分群饲养,分草场放牧,发现病牛要立即隔离治疗。

牛舍和运动场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和干燥,粪便、垫草要进行发酵,以杀死卵囊。

可用热水或3%~5%热碱水对地面、饲槽、水槽进行消毒,并保持饲草、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

必要时可采用药物加以预防,如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03克的莫能菌素,连用8天~10天,就能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其次,一旦发现已经患牛球虫病,就要及时治疗。

可选用呋喃西林,
每公斤体重7毫克~10毫克,每日二次,口服,连用7天;盐酸氨丙啉,犊牛每公斤体重25毫升~66毫升,每日二次,口服,连用4天~5天。

磺胺二甲嘧啶,犊牛每公斤体重10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连用2天。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病牛,除口服上述药物外,还必须采取对症治疗,如输液、补糖、强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