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性课件

合集下载

混凝土抗渗性

混凝土抗渗性

混凝土抗渗性混凝土是建筑业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因为其具有很好的压缩强度,一般用于承载大型建筑和结构物。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需要更长久、更牢固和更具美观的特性。

其中,混凝土的抗渗性在建筑物维护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渗性的原理、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和提高措施。

1. 抗渗性原理混凝土抗渗性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耐候性,因此在建筑物设计中需要考虑抗渗性。

混凝土抗渗性主要是指混凝土中的孔隙和毛细孔结构,这些孔隙和毛细孔的大小、形态、连通性等参数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渗透性和抗渗性能力。

其中,缺陷是渗透性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干缩、干裂和冻融损伤都是混凝土抗渗性的主要缺陷,并影响着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2. 影响因素(1)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质量是影响抗渗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质量差的混凝土中会存在过多的气孔、裂纹等缺陷,直接导致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加,劣化速度也会加快。

因此,选择高品质的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和进行科学管理都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

(2)砼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抗渗性有着直接影响。

养护不当或者养护时间不够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太快,加速干缩、干裂和龟裂的形成,缩小毛细孔和孔隙结构,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渗透性能力。

(3)温度在高温下,混凝土的温度会上升,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变混凝土的渗透性能。

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易于产生冻融损伤,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水泥品种不同类型的水泥在成分和性质上存在差异,也会影响混凝土抗渗性。

普通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中的C3S会与水发生反应,产生Ca(OH)2,加剧水分的透过性;セラミックス工場Alt水泥中的MgO反应稳定,对于防止混凝土的荷重,透水性和耐久性有着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更好的效果。

3. 测试方法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主要是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渗透率来进行的。

混凝土抗渗性

混凝土抗渗性

混凝土抗渗性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抗渗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抗渗性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混凝土抗渗性的意义混凝土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分侵入的能力,主要包括抗渗透性和抗渗漏性。

优秀的混凝土抗渗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水分、盐分等有害物质渗入混凝土内部,减少混凝土龄期内的损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因素1. 水胶比:水胶比是混凝土中水泥和固体混合料总质量与水的质量之比,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越好。

2.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3. 混凝土养护:养护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重要因素,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表面龟裂、渗漏等问题,影响抗渗性能。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1. 选择优质材料:选用优质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增强抗渗性。

2. 控制水胶比:合理控制水胶比,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率,提高抗渗能力。

3. 加入外加剂:适量添加外加剂,如膨胀剂、减水剂等,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

4. 注意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水分充分供应,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提高抗渗性。

5. 使用防水材料:在混凝土混合料中添加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增加建筑物的耐久性。

总结混凝土抗渗性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通过选择优质材料、合理设计配合比、控制水胶比、加入外加剂以及注意养护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议在施工中重视混凝土抗渗性的控制和提高,为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冻性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冻性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冻性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铺设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包括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本文将探讨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冻性的相关问题,并介绍一些提高其性能的方法。

1.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渗性是指水泥混凝土不会因为渗透压的作用而透水。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对于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水泥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1.1 使用高质量水泥和骨料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选择高质量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首要条件。

此外,骨料的选择也应考虑其抗流动性能,以减少渗透的可能性。

1.2 控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配比对于抗渗性的影响也非常大。

在配制混凝土时,应确保水泥、骨料、砂浆和水的比例适宜,并且按照正确的工艺进行混凝土拌和。

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提高其抗渗性。

1.3 采用防水剂或掺合料防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

防水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使其具有较好的抵抗渗透的能力。

此外,也可以考虑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掺合料,如硅灰、硅酸盐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 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抗冻性是指水泥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不会发生明显的破坏。

抗冻性对于低温地区的建筑结构来说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水泥混凝土抗冻性的方法:2.1 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适当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抗冻性得到提高。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应尽量减少,而水灰比则应尽量降低。

2.2 采用微弱胶凝材料添加适量的微弱胶凝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矿渣粉、粉煤灰等微弱胶凝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结构,降低水泥浆体内水分的渣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2.3 加强养护措施养护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ppt课件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ppt课件
)判断数据中的异常值。
异常值处理
对于确认的异常值,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剔除
、替换或保留并说明。
数据修正
对于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原 因造成的异常数据,应进行修正
或重新试验。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因素
分析原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等因素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环境因素
研究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对试验结 果的影响。
收缩性
采用收缩试验来检测拌合物的收缩性 能拌合物的抗渗性 能,以渗水高度或渗水压力来评价其 抗渗性能。
拌合物质量波动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原因分析
原材料质量波动、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搅拌工艺参数不稳定、施工条件变化等 都可能导致拌合物质量波动。
控制措施
基于耐久性的评估
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指标,分析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退 化情况,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综合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荷载情况 等因素,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06
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 分析
数据处理基本原则和方法
准确性原则
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排除明显错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试件制备
按照规范制备混凝土试件,确保 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满足要
求。
04
试验后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 估,得出试验结论,提出改进建
议。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安全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手套等;确保试验场地通风良好,避免有害 气体聚集;定期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
工艺因素
探讨搅拌、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 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抗渗性原理与方法

混凝土抗渗性原理与方法

混凝土抗渗性原理与方法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对水的渗透能力的抵抗能力。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抗渗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结构的稳定性。

研究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一直是建筑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1. 混凝土抗渗性的原理混凝土的抗渗性原理主要涉及水泥石和孔隙结构两个方面。

水泥石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微孔和裂缝,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的抗渗性随着孔隙结构中水泥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大小和分布均匀性也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重要因素。

2.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石含量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孔隙结构的存在。

控制水灰比、纤维掺量、砂浆骨料比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2)采用防渗剂:防渗剂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阻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

常见的防渗剂有硅酸盐防水剂、有机硅防水剂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渗剂。

(3)加强混凝土的维修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补和处理渗漏点,可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抗渗性能。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混凝土的抗渗性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关键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掌握混凝土抗渗性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和工程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抗渗性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有效地抵抗水的侵蚀和渗透,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混凝土抗渗性原理与方法的探讨,我们了解到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水渗透的能力。

混凝土抗渗性的提高需要从优化配合比、采用防渗剂以及加强维修和维护等方面入手。

混凝土抗渗性的优化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混凝土抗渗性的研究和施工实践,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供有效的保障。

混凝土抗渗性原理

混凝土抗渗性原理

混凝土抗渗性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性能之一,是指混凝土的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

混凝土抗渗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抗渗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抗渗性的定义混凝土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通常用渗透系数来衡量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越小,抗渗性能越好。

三、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因素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掺合料等材料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比较大。

水泥用量多、水灰比小、砂细石大、掺合料好等,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2.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对其抗渗性也有影响。

混凝土强度越高,抗渗性越好。

因为混凝土强度高,其微裂缝相对较小,水分难以进入混凝土内部。

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抗渗性也有影响。

养护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龟裂、起砂等现象,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4. 混凝土中的缺陷混凝土中的缺陷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混凝土中包括的气孔、裂缝等缺陷,都会导致水分易于渗透混凝土内部。

5. 渗透介质渗透介质也会影响混凝土抗渗性。

例如,淡水相对于海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较小,因此淡水中的混凝土抗渗性相对较好。

四、混凝土抗渗性的原理混凝土抗渗性的原理主要是靠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来抵抗水分的渗透。

混凝土中的孔隙是由水泥胶体凝聚而成的,它们相互交错、交连,形成一个三维的孔隙网络。

这个孔隙网络包括微观孔隙、介观孔隙和宏观孔隙三部分。

1. 微观孔隙微观孔隙是混凝土中的最小孔隙,直径小于10纳米。

它们由水泥胶体凝聚而成,孔隙率很小,约为1%~2%。

微观孔隙的作用是在混凝土中形成一种毛细作用,能够阻止水分渗透。

2. 介观孔隙介观孔隙是指直径在10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的孔隙。

介观孔隙是混凝土中孔隙的主要组成部分,孔隙率可达20%~30%。

2024版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ppt课件

2024版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ppt课件
插捣完成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抹平 筒口。
试验步骤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内,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扩展度试验
试验步骤
试验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扩 展度,以评估其流动性和可泵送 性。
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扩展度试验 仪的截头圆锥形容器内,直至与 容器上口边缘齐平。
提起截头圆锥形容器,使混凝土 在自重作用下自由扩展。
抗冻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评 价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
试验方法
采用快冻法或慢冻法进行试验, 将试件置于冻融循环试验机中, 进行多次冻融循环,观察并记录 试件的外观变化和质量损失情况。
试验结果评定
根据试件外观变化和质量损失情 况,评定其抗冻等级。
收缩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收缩性 能,评价其在干燥过程中 的变形情况。
特点
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抗弯强度, 良好的耐久性,可塑性强,原料来 源广泛,成本低廉。
水泥混凝土的应用
01
02
03
土木工程
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 桥梁、隧道、堤坝等土木 工程中。
水利工程
用于水库、大坝、水渠等 水利设施的建设。
海洋工程
适用于海上平台、码头、 防波堤等海洋工程的建设。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尺寸为 150mm×150mm×300mm的棱柱 体试件,并确保养护条件符合规范要 求。
试验过程
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保 持其轴心受压,以规定的速率连续均 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
试验设备
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加载,确保加载 速率和控制系统满足精度要求。
结果处理 记录破坏荷载和变形数据,并计算轴 心抗压强度。

抗渗讲义演示文稿

抗渗讲义演示文稿

五、 抗渗原理:混凝土中掺入的防水剂 与水泥水化作用生成物Ca(OH)2反应,生 成几乎不溶于水的凝胶状结晶物质,即胶体。 该胶体是一种悬浮状的颗粒,具有良好的扩 散性,他能填满混凝土内的空隙,增强混凝 土的密实度,防止了可溶性物质Ca(OH)2 遇水析出现象。
无微矿粉混凝土的水化产物
氢氧化钙晶体
四、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的一般要求 1.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 不小S8。 2.当衬砌处于侵蚀性地下水环境中,混 凝土的耐侵蚀系 数不应小于0.8。 混凝土的耐侵蚀系数按下式计算: Ns=Rws/Rwy,其中,Ns为混凝土的耐 侵蚀系数;Rws为在侵蚀水中养护6个月的 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Rwy为在饮用水中 养护6个月的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 3.当受冻融作用时,不宜采用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八、掺防水剂混凝土施工 从混凝土防水原理提出防水混凝 土施工要点,保障满足抗渗性及其他 质量性能。 1.有些防水剂,如皂类防水剂, 脂肪族防水剂超量掺加时,引气量大, 会形成较多气泡的拌合物,反而影响 强度与防水效果,防水混凝土应通过 试配试验优选确定防水剂品种和掺量。 超过推荐掺量时必须通过试验。
2.这里从公路行业薄壁防水结构多的特 点,减小了公路工程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粗集 料最大工程粒径,本指南与《地下工程防水 技术规范》(GB50108)相比,粗集料最 大公称粒径由不宜大于40mm减小到 26.5mm。首先,从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原 理讲,粗集料最大粒径越大,越不利。这是 由于越大集料的界面,不密实的水囊越宽大, 由界面透水的几率越大,从而使防水混凝土 抗渗性变差。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开裂 趋势增大。
6.防水混凝土不得欠振、漏振,振捣 不密实,势必无法达到防水要求,迎水面 的密实性最重要。 7.耐蚀系数大于0.8时应采取适当的防 腐蚀措施。 8.根据公路工程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 经验,规定防水混凝土不宜进行低温施工, 不得进行负温施工。确有冬季负温施工需 要时,宜采用暖棚保温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6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抗 冻 性
耐 久 性
抗渗 性
学习交流PPT
7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拌合物的性质
高抗渗要求混凝土的充水空间要足够小,这种混凝土水胶比低, 在大坍落度、大流动度情况下,也不产生泌水离析,或着少泌水离 析,拌介物性能良好,和易性好,泵送性能和施工性能都很好。反 之,抗渗性能很差的混凝土,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胶凝材料用量少, 水胶比大,混凝土的充水空间大,有限的水化产物不能将充水空间 完全填充密实;这种混凝土净浆层很薄,容易产生泌水离析,拌介 物的匀质性差,和易性差,泵送施工性能不良。
后期强度不断增学习长交流P。PT
人们最早关注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始于20世纪30
年代对大型水工工程的建设。诸如混凝土水坝、水
渠及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地下结构。研究表明,
这些结构的使用效能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密切相关。
学习交流PPT
3
1.1混凝土的抗渗性
(2)抗渗性的表示方式
材料的抗渗性通常用其渗透系数来表示。Darcy提出稳态流 动的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凝土内部,未水化的胶凝材料粒子被有害介质包围,
失去二次反应的能力;已生成的水化产物则被有害介
质通过毛细孔隙缺陷分割侵蚀,性能发生质变,使混
学习交流PPT
13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7)耐磨性与混凝土的关系 混凝土的耐磨性与混凝土的原材料有关,也与混 凝土的密实度有关,因而也就与抗渗性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根据耐磨性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混凝土的密实 度。选择密实度最直观的方法,就是选择混凝土的强 度等级。但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湿养护,防止混凝土失 水。一旦混凝土失水,或失水过多,失水通道将使表 层混凝土抗渗性学习能交流P降PT 低,充水空间失水后胶凝材料14粒
学习交流PPT
10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4)抗压强度与抗渗性的关系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高低与抗渗能力的高低皆取决于混凝土中水 化产物的平均生成密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渗能力宏观上都反 映了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或混凝土的抗渗 能力越强,混凝土越密实。但在微观上,混凝土抗压强度反映的密 实度与抗渗能力反映的密实度是有区别的。抗压强度相等,表示混 凝土的水化产物平均生成密度相当,但是抗渗能力可能截然不同。 因此,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比抗压强度更能真实地反映混凝土的密实 度。
成连通的毛细孔,抗渗能力也得以提高。也就是说,
学习交流PPT
9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3)收缩性与抗渗性的关系
从混凝土体系平衡的角度来分析,高抗渗混凝土的充水空间足 够小,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充水空间的拌介水与其周围的颗粒共同 承受着体系的自重,维持着体系的平衡。混凝土一旦失水,材料颗 粒的相对位置,或者由于物理化学作用,或者由于应力作用,将会 发生改变,致使充水空间变形,体系将会偏离原来的平衡。充水空 间的变形将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形。混凝土只有在小失水的前提 下,才能防止充水空间变形,保持混凝土体积稳定,从而提高抗渗 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
学习交流PPT
1
目录
一、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其影响因素 1.1混凝土的抗渗性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3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因素 二、
学习交流PPT
2
混凝土的抗渗性
(1)抗渗性的定义 定义: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液体、气体或离子 受压力、化学势或电场作用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 散或迁移的能力。
当毛细管孔隙率从40%降低到30%,渗透系数会大大减小 (110×1012cm/s降低至20×1012cm/s);但毛细管孔隙率从30% 降低到20%,渗透性减小的幅度则很小。
理论上,对于养护良好的混凝土,水泥浆体并不是影响其渗
透系数的主要因素学习。交流PPT
5
1.1混凝土的抗渗性
(4)骨料的抗渗性 硬化混凝土中水泥浆体的毛细管孔隙率一般为 30%~40%。与之相比,大多数天然骨料的孔体积通 常低于3%,很少超过10%。但骨料的渗透系数变化范 围向水灰比为0.38~0.71的水化水泥浆体一样。原因 是骨料中的毛细管孔径通常要大得多,其平均孔径 大于10微米,因此渗透率较高。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8)后期强度与抗渗性的关系
埋于地下的混凝土,只要不存在硫酸盐等腐
蚀介质的侵蚀,其后期强度的增长总是高于裸露
在大气中的混凝土。因为埋于地下的混凝土,一
般情况下混凝土的中后期不失水,早期未被水化
利用的拌和水仍然滞留在混凝土的充水空间,未
水化的胶凝材料粒子得以继续水化,使混凝土的
学习交流PPT
8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2)抗裂性与抗渗性的关系
混凝土早期失水产生的内应力迫使混凝土收缩,
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防比混凝土
失水,减小混凝土硬化阶段产生的内应力,才是控制
混凝土开裂的有效方法。只要混凝土少失水,水化产
物就可以将充水空间完全填充密实,混凝土就不会形
学习交流PPT
11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5)抗冻性与抗渗性的关系
在混凝土中引入适量微小气泡,可以大大提高
混凝土的抗冻性,分散的微小气泡在混凝土中起到
“水囊”的作用,毛细孔水结冰时引起的膨胀压力
使多余水渗流到周围的“水囊”中,使毛细孔水不
存在冻结破坏的临界值。混凝土中引入适量微小气
泡,这些气泡分散在混凝土拌介物的充水空间,
“霸占”着充水空间一定的位置,阻断了拌和水的
学习交流PPT
12
1.2渗透性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6)抗腐蚀性与抗渗性的关系
要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一方而需要提高水化
产物在环境介质中的稳定性,另一方而也需要混凝土
具有足够高的抗渗能力,因此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抗渗性能差的混凝土,环境有害介质容易渗透进入混
dq K HA
dt L
dq
d —t 液体流动速率;
μH —液体黏度; —压力梯度;
A —表面积;
L —材料学习厚交流P度PT 。
4
1.1混凝土的抗渗性
(3)硬化水泥浆体的抗渗性
在水化过程的任何时刻,硬化水泥浆体的渗透系数受空隙尺 寸和连通性所控制。新拌水泥浆体的渗透系数通常为10-5~104cm/s;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毛细管孔隙率减小,渗透系数也减 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