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实践报告文档

合集下载

2024年农科院实习报告

2024年农科院实习报告

2024年农科院实习报告____年农科院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____年夏季,我有幸参加了XXX农业科学院的实习项目,为期两个月。

XXX农业科学院是我国顶级农业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优秀的科研团队,我对此次实习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在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了XXX实验室,参与了XXX项目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主要研究目标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作物抗逆性,通过基因改良和生物技术手段,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研发新的农作物品种。

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了实验室内的各项工作。

我学习了基本的实验技术和科研方法,熟悉了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参与了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同时,我还参加了实验室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到了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前沿技术。

二、实习成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项重要实验,该实验旨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水稻的耐旱性。

实验采用了CRISPR/Cas9技术对水稻中的关键基因进行了编辑,以增强水稻抗旱能力。

我在实验中负责了基因编辑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我密切关注了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和表型变化。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发现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植株在干旱条件下比野生型植株有更好的生长表现,显示出更强的抗旱能力。

此外,我还对编辑后的水稻进行了基因分析,确认了目标基因的编辑效果,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实验结果的验证,我还参与了相关研究的文献调研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通过与实验室的同事们的讨论和交流,我深入了解了该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思路,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生物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习感悟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还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实验室的工作氛围积极向上,同事们互相支持和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独到见解,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实习期间,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2023年农业专业实践报告(模板五篇)

2023年农业专业实践报告(模板五篇)

农业专业实践报告篇一通过本次实习使我对草莓的国内外科研发展史和生产现状有所了解;对草莓的种类和品种有初步的认识;对草莓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所了解;对草莓的繁殖和育苗尤其是草莓的组织培养法有一定的认识;对草莓的主要病虫害的及其防治有一定的了解;为我们以后从事草莓方面的工作与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矗草莓的国内外科研发展史和生产现状一、草莓的国外科研发展史和生产现状草莓植物起源于亚洲每周和欧洲,其栽培品种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西方各国大约是在14世纪末开始栽培林丛莓,15-17世纪栽培短蔓莓和麝香莓,1714年荷兰从南美引进智利莓,ne将智利莓和深红莓杂交定名为凤梨莓,即世界栽培种的诞生。

此后在西欧以英法为中心的普遍开展草莓的杂交种的培育,使草莓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到1990年全世界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草莓,世界总产量为2357129吨,美国草莓的产量为541033吨,居世界第一位,1920年美国农业部所属的农业拭验站开始改进草莓的总的园艺性状的育种工作。

其中佩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和马里兰州大学合作进行草莓的抗红中柱病的育种,已选出60个有抗性的单系。

日本15世纪前开始食用野生草莓,18世纪末从荷兰的西方诸国引进栽培种,19世纪初从美国引进六个品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大量培养了本国的草莓品种。

在欧洲,1982年意大利的草莓产量居首位,年产量为247000吨,居世界第二位,波兰居欧洲第二位,年产量为185000吨,居世界第四位。

二、草莓的国内科研发展史和生产现状我国16世纪的《本草纲目》内有关草莓的记载:就地生蔓,节接生根,每枝三叶,叶有齿剑四五月开花,五月结实鲜红……。

我国虽然也是野生草莓的发源地之一,但大果型的草莓大部分从国外引进,而且草莓培育开始较晚,在见到的最早的记载是1915年帝俄侨民从莫斯科引进5000棵胜利品种到_亮子坡栽培,1918年又有一铁路司机从高加索引入胜利栽培,1915年在_由法国神父从法国引进鸡心品种到正定天主教堂(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栽培。

农科院体验实践报告(2篇)

农科院体验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科技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我于近期有幸参观了我国某知名农业科学院,并参与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此次体验实践的总结和感悟。

二、实践背景我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最高学术机构,承担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重任。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农科院设立了多个研究所,涵盖了作物、畜牧、水产、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多个领域。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农科院科研设施在农科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实验室、试验田、温室等科研设施。

通过实地观察,我了解到农科院在作物育种、动物繁殖、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

2. 参与实验操作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亲自动手进行了部分实验操作。

例如,在作物育种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操作;在动物繁殖实验中,我们了解了胚胎移植、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应用。

3. 参观科技成果展示农科院设立了科技成果展示厅,展示了近年来在各个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我们认真观看了展板和实物,对农科院在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参加学术讲座农科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我们聆听了关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创新等主题的讲座,受益匪浅。

四、实践感悟1.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农业科研的严谨性在农科院的实验室里,我看到了科研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实验技能。

这使我明白了农业科研是一项艰苦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耐心。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这使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2024年市农科院实习报告3篇

2024年市农科院实习报告3篇

2024年市农科院实习报告 (2)2024年市农科院实习报告 (2)精选3篇(一)市农科院实习报告(2024年)一、实习概况我在2024年暑期期间参加了市农科院的实习活动。

市农科院是本市重要的农业科研机构,致力于研究农业领域的创新技术和解决农业问题。

通过这次实习,我有机会亲身参与农业科研工作,了解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并且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二、实习内容在市农科院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 种植技术研究:我跟随导师进行了一项关于作物栽培技术改进的研究。

我们对不同种植方式和肥料配比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索出了一种更为高效的作物种植方式,并得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这个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

我们采集了不同地区农田水质、土壤质量等数据,并利用专业设备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通过这项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种子改良实验:我还参与了一项关于作物种子改良的实验研究。

我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作物品种进行了改良,提高了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和产量。

这项工作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对于提高农作物品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了解了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且学习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学会了如何提出科学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并且学会了如何分析和整理实验数据。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了市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科研事业的决心,并且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衷心感谢市农科院给予我这次实习机会,并对我进行了耐心指导和培训。

2023关于农科院实习报告4篇

2023关于农科院实习报告4篇

2023关于农科院实习报告4篇农科院实习报告篇1前言本次在省农科院果茶所实习为期一个月,时间为7月14号至8月15日。

来果茶所实习的华农学生一共有八个人,我和另一个男生有幸分到了梨课题组,带领我们实习的是李先明老师。

因为是一次实习过程,实习前后我个人对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的看法还是有一些差异。

在实习前我对于本次赴农科院果茶所实习的想法是能够运用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很多专业知识,巩固和加强自己在农事操作上的基本技能。

怀着一种想努力锻炼自己的心态,我们来到了果茶所。

实习任务安排(一):帮助老师进行田间考种;(二):协助老师完成部分基本实验;(三):进行部分田间基本农事操作;7月19日,我和另一名同学随李老师到梨园进行考种工作。

经历考种这样一项任务后我发至内心要向从事农业研究的工作人员和老师们致敬,考种本身不是一项很艰难的事,我们需要对果园一万多棵梨树的果子进行品质分析,品质分析的内容包括梨树的高度,果实的甜度、果皮颜色、果肉硬度、果形、果实大小等。

梨园内的果树都为已有品种达杂交品种,也正因为是杂交品种,品种差异很大,而且果实大都不好吃,半天下来舌头已麻木。

但最终结束后我们选出了几份较好的的品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欣慰的。

七月和八月是大部分梨品种果实成熟的季节,梨园内梨树叶被一阵阵微风掀起露出一个个可爱的梨子,在对品种进行审定完毕后我认为“翠冠”、“鳄梨2号”都是非常不错的品种,果肉含糖量高,质地较脆,果实大小适中。

对于考种这项任务,用“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差不多也可以形容。

果实长在树上,考种时就必须把梨子从树上摘下来,但树比人高出许多,摘果子时我们是用的自己制作的网子,用网子兜果子是也要快、准、狠,这样才能不会对果树造成伤害。

经过三个人两天的努力,考种工作完美结束。

实习期间我们在实验室协助老师配制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

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基地一些病害的梨树,我们队病害树叶进行采样,拍照。

然后按照老师所列的培养基配置方案配制培养基。

农科院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农科院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研院所肩负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我单位于XX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农科院实践总结活动。

现将实践总结报告如下: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目的:(1)提高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2)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拓宽科研人员的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2)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1)参观学习:组织科研人员参观国内外先进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了解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2)技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农业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学术交流。

(3)田间考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业种植、养殖等环节,了解生产实际需求。

(4)项目合作: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实践计划,明确实践目标,组织报名,做好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2)实施阶段:按照实践计划,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3)总结评估:实践结束后,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撰写实践报告。

四、实践成果与收获1. 成果:(1)提高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3)拓宽科研人员的视野,为今后科研工作提供新思路。

2. 收获:(1)科研人员对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科研人员掌握了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3)科研人员增强了创新意识,为今后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科研人员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2)实践过程中,部分环节的组织协调不够到位。

农科院实习总结8篇

农科院实习总结8篇

农科院实习总结8篇篇1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农业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专业技能,我于本学年某某时间段,在农科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农业科技的前沿动态,掌握农业科研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农业科研项目的参与与实施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个农业科研项目。

这些项目涉及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与施肥等方面。

我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收集数据,参与实验设计与实施。

通过这些实践,我对农业科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除了参与科研项目,我还参与了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向农户宣传现代农业技术,解答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3. 实验室工作与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

这些实验涉及土壤分析、作物营养诊断、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实验室工作,我不仅学会了实验技能,还了解了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

此外,我还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文献,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农业科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农业科研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学会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习期间,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高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实验技能、数据处理等方面。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有时实验进度会受到影响。

【实习报告】农科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农科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农科院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

农业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之一,为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我申请参加了该院的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工作,了解农业科研的整体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

1. 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植物育种实验室进行工作。

主要任务是参与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玉米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亲本筛选、杂交组合设计、后代选择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嫁接、授粉、样本采集等。

3. 我还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验仪器的维护、实验室环境的清洁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了解了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和要求。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1.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科研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育种工作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才能取得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2. 实习期间,我与导师和实验室的同事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

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建议,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向他们请教了一些问题,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3. 实习期间,我还参观了农业科技展览和农田实地考察。

通过这些活动,我进一步了解了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对农业科研的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实习总结和展望。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继续与农科院保持联系,参与更多的实践项目,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科院实践报告文档Practice report document of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 ences编订:JinTai College农科院实践报告文档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XX年3月18号下午,我们园艺1001b和0901b园艺班同学在焦老师、宋老师、刘老师和李老师的带领下,在驻马店农业试验站进行了实践活动。

在农科院吴老师的讲解和老师的指导下,此次实践活动收获颇多。

下面是几种实践中接触到的几种植物:三色堇是布置春季花坛的主要花卉之一。

因花有三种颜色对称地分布在五个花瓣上,构成的图案,形同猫的两耳、两颊和一张嘴,故又名猫儿脸。

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目前三色堇花的色彩、品种比较繁多。

除一花三色者外,还有纯白、纯黄、纯紫、紫黑等。

另外,还有黄紫、白黑相配及紫、红、蓝、黄、白多彩的混合色等。

从花形上看,有大花形、花瓣边缘呈波浪形的及重瓣形的。

三色堇是冬、春季节优良的花坛材料,因为适应性强、耐粗放型管理,可以盆栽供人们欣赏。

三色堇是冬季栽培花卉,较耐寒,喜凉爽,在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

据吴老师讲解说三色堇可以耐-7℃低温,对于驻马店的气候来说,不会出现冻害的情况。

如果昼温若连续在30℃以上,则花芽消失,或不形成花瓣。

另外,日照长短比光照强度对开花的影响大,日照不良,开花不佳。

三色堇喜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

为多年生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我们在钢丝大棚中仅仅见到了两个三色堇品种,一种是较常见的黄三色和紫色的。

关于三色堇的栽培方法,首先是土壤的配制问题,可以使用麦秸秆和壤土按照1:1的体积比配制,其他的如锯末可按照30%左右比例进行配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的排水性良好,利于根系发育和防止烂根。

棚内的三色堇都是在中型的花盆中栽培的。

对于施肥方面的问题,棚内的花卉只可以使用硫基含钾复合肥,不可以使用含有氯的钾肥,防止产生氯气,即使是非常少量的氯气,就可以导致花卉发生不良现象,吴老师说用仪器都检测不出氯气时花卉就已经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生长问题。

老师说棚内使用的一般是蔬菜专用硫基复合肥,如果在大田里面使用含有氯的钾肥也无所谓的。

对于刘老师提出的花卉的病虫害问题,吴老师说三色堇属于适宜冬季栽培的花卉,所以很少发生病虫害,他说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

三色堇的花期一般是三个月左右。

吴老师说,一般五一和十一是大量需要花卉的时期,可以调节花卉的生长条件推迟或者提前让其开花。

如果想延长花期,可以除植株上的种子,因为种子的发育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去除种子后可以延长大概一个月的花期。

我们所见到的矮牵牛也是生长在钢丝大棚中栽培种植的,棚内主要有两种花色的矮牵牛,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红花瓣的,另一种是白色的花瓣。

矮牵牛属于多年生草本花卉,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我们所见到的就是二年生矮牵牛。

它喜温暖,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20摄氏度,忌水涝,喜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矮牵牛的品种特别多,按照性状来划分:高性种、矮性种、丛生种、匍匐种、直立种;按照花型来划分:大花、小花、波状、锯齿状、重瓣、单瓣;按照花色划分:紫红、鲜红、桃红、纯白、肉色等。

矮牵牛与牵牛花的外形很相似,所以有些人误以为它们是同一种花卉,但是矮牵牛是茄科矮牵牛属花卉,牵牛是旋花科牵牛属花卉。

据专家吴老师讲解,棚内的矮牵牛属于矮化和半矮化的矮牵牛品种。

矮牵牛有一种常见的病毒病,其解决办法是:间接的防治方法是喷杀虫剂防治蚜虫,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在栽培作业中,接触过病株的工具和手都要进行消毒。

吴老师说,矮牵牛对于任何矮壮素都非常敏感,所以禁止使用矮壮素。

不使用矮壮素而又为了防止矮牵牛徒长,吴老师给出解决办法,就是通风。

关于矮牵牛的栽培方法,首先是土壤的配制问题,棚内的矮牵牛栽培土壤与三色堇的配制是一样的。

棚内的矮牵牛都是在中型的花盆中栽培的。

对于施肥方面的问题,棚内的矮牵牛也只可以使用硫基含钾复合肥,不可以使用含有氯的钾肥,防止产生氯气,即使是非常少量的氯气,就可以导致矮牵牛的生长发育出现不良现象。

接着,吴老师带我们去了一个育苗的大棚,里面是矮牵牛的幼苗,由于其他原因,幼苗出现了一些问题。

矮牵牛的幼苗移栽到花盆中后是采用大棚套拱棚的模式进行培育的。

矮牵牛的一朵花一般可以产9500粒左右种子,我们可以想象种子的大小。

播种时一般采用参沙土的方法进行撒种,注意不要使种子过密。

对于矮牵牛的花期,一般是五个月左右,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节矮牵牛的开花时间。

刘老师提出花卉的市场问题,吴老师说主要是周边供应,根据供求的经验种植花的数量。

月季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作“花中皇后”。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月季属花卉。

在中国,蔷薇科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是世界蔷薇科植物起源地之一。

首先,吴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是月季与玫瑰的区别,它们同属蔷薇科,但不同属,它们的叶型也不同,玫瑰的为圆形。

玫瑰每年5月份只会开一次花。

切花“玫瑰”实为月季,颜色有粉红色、红色、黄色、白色。

现在则有了更多种颜色,比如:蓝色、黑色、绿色、等。

其中,绿色是最少见的,也是最珍贵的。

纯正红色的“红玫瑰”实为月季。

据吴老师讲解,一般月季是采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还有扦插繁殖、芽接、种子繁殖、水培法、空气法。

关于嫁接繁殖,一般是采用野生的蔷薇木作为砧木,利用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接穗进行嫁接。

野生砧木对环境及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利于生长。

由于嫁接是无形繁殖的方法,所以可以保持月季的性状,棚内的月季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嫁接技术进行繁殖月季的。

对于芽接,吴老师说除去砧木上的芽时有时会出现去除不干净的现象,所以会影响到月季的品质。

也可以利用水培法和空气培养法。

空气法要求空气100%的湿度,下雨天时的空气的湿度就是100%。

关于种子繁殖,一般只有培育新品种时才用此法,因为现在栽培的月季品种大多是杂合种,利用种子繁殖会出现性状分离,保持不了木本的性状。

吴老师还给我们简单介绍月季树,也是利用嫁接技术培养的。

还有一种很名贵的古式月季,一株价值3千多,或更多。

在一位管理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一个种植香菇的大棚。

香菇是世界上第二大使用菌,也是我国的特产之一,在民间有“山珍”之称。

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

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享有“植物皇后”的美誉。

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品。

由于香菇喜阴湿环境,所以大棚的上面是基本不透光的草毡子盖着的。

通过管理员的讲解,棚内的香菇的菌种是由驻马店农科院提供的,一般菌棒可以连续8个月左右进行生长香菇,使用过后的菌木当做木材使用。

由于我们是下午进行实践活动的,所以没有能够看到比较多的香菇,一般情况下,上午进行香菇的采摘,据管理员透露,上午采摘的香菇含水量比较多,可以增加收入。

香菇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是比较迅束的,一两天就可以采摘一次。

棚内需要经常洒水,以保持棚内的湿度,利于其生长,管理员说一般一个菌棒在其使用过程中可以产一百多个香菇。

对于菌木的选择,一般采用含有油脂的木材,香菇是一种水腐菌。

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依靠分解吸收木材或其他基质内的营养为生。

木材中含有香菇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香菇具有分解木材中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能将其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等,作为菌丝细胞直接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利用代料栽培时,加入适量富有营养的物质如米糠、麸皮、玉米粉等则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菇量。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为5℃~32℃,适温为25℃~27℃,子实体发有温度在5℃~22℃之间,以15℃左右为最适宜。

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分化。

温度过高,香菇生长快,但肉薄柄长质量差,低温时生长慢,菌盖肥厚。

质地较密;特别在4℃雪后生长的,品质最优,称为花菇。

香菇菌丝生长期间湿度要比出菇时低些,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85%~90%为适宜,一定的湿度差,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

香菇亦为好气性菌丝,对二氧化碳虽不如灵芝等敏感,但如果空气不流畅,环境中二氧化碳积集过多,就会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甚而导致杂菌孽生。

所以菇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以保证香菇正常的生长发育。

香菇是好光性菌类。

香菇菌丝虽在黑暗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子实体则不能发生,只有在适度光照下,子实体才能顺利地生长发育,并散出孢子。

但强烈的直射光对菌丝生长和出菇都是不利的。

光线与菌盖的形成、开伞、色泽有关。

在微弱光下,香菇发生少、朵形小、柄细长、菌盖色谈。

香菇菌丝生长要求偏酸的环境。

菌丝在 ph3~7之间都可生长,以ph4.5上下最为适宜。

栽培香菇时,场地不宜碱度过大。

喷洒用水时,菇水浸水要注意水质;防止病虫害,最好不用碱性药剂。

香菇的生育条件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连的。

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温度是先高后低,湿度是先干后湿,光线是先暗后亮。

这些条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必须全面给予考虑,以免顾此失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于香菇等菌类的种植,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影响,比如说消耗大量树木,这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有些冲突。

但是,目前有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用其它东西来代替木材,比如说玉米芯等。

管理员说那里有一些就是利用玉米芯秸秆制成的菌棒,正在试验中,他说目前香菇生长的还不错。

对于香菇的销路,是由街坊采购和小商贩来收购,因为香菇受人们喜爱,所以销路很好的。

此次实践活动中还接触到了其他的一些花卉,比如金盏菊、百日草、步步高等,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就如吴老师说,在实践中学到的有些知识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吧!我想,如果我们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我们肯定可以成为一个专业人才。

班级:园艺1001b--------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