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光纤通信网中的光时分复用技术实验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光纤通信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名称 光纤通信网中的光时分复用技术实验 同组人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接入网时分复用原理 2.掌握时分复用技术 二、实验仪器 1.ZYE4301G 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 2.20MHz 双踪模拟示波器 1台 3.FC/PC-FC/PC 单模光跳线 1根 4.连接导线 20根 三、实验原理 光时分复用(OTDM)是以光领域的超高速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避免了高速电子器件和半导体激光器直接调制能力的限制,可实现数十Gbit/s 乃至数百Gbit/s 的高速传输。
所谓光时分复用是指将多个通道的数字信息(低速率)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插入到同一个物理信道──光纤中。
复用之后的数字信息成为高速率的数字流,数字流由帧组成。
帧定义了信道上的时间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信号以一定的格式传送。
时分复用必须采取同步技术来使远距离的接收端能够识别和恢复这种帧结构。
例如发送端在每帧开始的时候发送一个特殊的码组,而接收端利用检测这个特征码组来进行帧定位。
特征码组(或称帧定位码组)按一定的周期重复出现。
每一帧又包含若干个时间区域,叫做时隙TS ,每个时隙在通信时严格地分配给一个信道,即每个信道的数字信息是严格相等且时间上保持严格的同步关系。
光时分复用(OTDM )可分为比特间插和分组间插。
比特间插OTDM 帧中每个时隙对应一个待复用的支路信息(一个比特),同时有一个帧脉冲信息,形成高速OTDM 信号,主要用于电路交换业务.分组间插OTDM 帧中每个时隙对应一个待复用支路的分组信息(若干个比特区),帧脉冲作为不同分组的界限,主要用于分组交换业务。
图4-1光时分复用实验框图 ……………………………………装………………………………………订…………………………………………线………………………………………本实验将两路不同的模拟信号分别经两个独立的PCM编码电路进行PCM编码,在编码的过程中使这两个编码电路采用不同的编码时隙,然后将这两路PCM信号进行同步复接,即时分复用,再将此信号接入到光发机数字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经光纤传输后送到PCM译码电路,用各自相应的编码时隙将它们分别恢复为原模拟信号。
时分复用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时分复用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时分复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学习使用时分复用技术实现多路信号传输。
4. 分析时分复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将多个信号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复用到同一传输线路上,并在接收端进行分离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传输线路的时间分割成若干个等长的时间片,每个信号源占用一个时间片进行传输。
在发送端,将各个信号源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分配相应的时间片,形成复用信号。
在接收端,通过相应的解复用技术,将复用信号分离成各个原始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时分复用实验箱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按照实验箱说明书,搭建时分复用实验系统。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实验箱的输入端,示波器连接到实验箱的输出端。
2. 信号生成:设置信号发生器,生成两个频率分别为1kHz和2kHz的正弦波信号,分别代表两路信号源。
3. 时分复用:开启实验箱,设置时分复用参数,如时间片数量、时间片长度等。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记录下复用信号的特征。
4. 解复用:设置解复用参数,如时间片数量、时间片长度等。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记录下解复用信号的特征。
5. 数据分析:分析时分复用和解复用信号的特征,验证时分复用技术的原理和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时分复用信号:示波器显示的复用信号是两个正弦波信号的叠加,且时间上相互交织。
2. 解复用信号:示波器显示的解复用信号是两个独立的正弦波信号,分别对应两个原始信号。
3. 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时分复用技术能够将多个信号复用到同一传输线路上,并在接收端进行分离。
时分复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信道利用率:在同一传输线路上传输多个信号,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 简化系统设计:时分复用技术不需要复杂的调制解调技术,简化了系统设计。
实验五 时分复用(TDM)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TPB01
TPB05
在误码率Pe≈4×10—3的情冴下,TPB01为1110010, TPB05为1110010 TPB01不TPB05同步丏一致
TPB07
TPB06
在误码率Pe≈ 1.6×10—2的情冴下,TPB07不TPB06同步, TPB07的下降沿对应TPB06的上升沿
丌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数据信号传 输的测量
实验步骤:
1. 测量TPB07不TPB06波形,用TPB07同步,观察TPB01和TPB05波形 是否一致。 • 2. 将SWB02的E_SEL0插入、E_SEL1拔除(10),此时 Pe≈4×10—3。①测量TPB07不TPB06波形,用TPB07同步。②测量 TPB01和TPB05波形。 • • • 3. 4. 将SWB02中E_SEL1插入、E_SEL0拔除(01),Pe≈1.6×10—2。 将SWB02的E_SEL0、E_SEL1短路器都插入(1100),在传输
THANKS
TPB01
TPB05
在误码率Pe≈ 1.6×10—2的情冴下,TPB01为1110010, TPB05为1110010 TPB01不TPB05同步一致
TPB07
TPB06
在误码率Pe≈ 1×10—1的情冴下,TPB07不TPB06丌同步,丏TPB06 的脉冲在丌断移劢
TPB01
TPB05
在误码率Pe≈ 1×10—1的情冴下,TPB01为1110010,TPB05为 11100010 TPB01不TPB05丌同步丏丌一致
丌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传输PCM话 音业务的测量结果
• ②丌加错时,话音质量清楚,效果好 • ③当Pe≈4×10—3时,话音夹杂着沙沙声,效果丌是很好。 • ④当Pe≈1.6×10—2时,话音夹杂着沙沙声和尖锐的噪声, 效果较差。 • ⑤当Pe≈1×10—1时,沙沙声和尖锐的噪声很严重,效果 非常差。
时分复用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时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时分复用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方法;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时分复用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将多个信号在时间上进行分割,通过同一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技术。
在时分复用系统中,每个信号占用一段固定的时间,称为时隙。
在传输过程中,各信号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传输,接收端根据时隙顺序进行信号分离。
时分复用系统的原理如下:1. 时分复用器(Multiplexer):将多个信号按照时隙顺序进行复用,形成一个复用信号;2. 传输介质:将复用信号传输到接收端;3. 解复用器(Demultiplexer):将复用信号按照时隙顺序进行解复用,还原出各个原始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时分复用实验平台;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
四、实验步骤1. 将时分复用实验平台连接好,确保各设备正常工作;2. 设置信号发生器,生成多个原始信号,分别为信号1、信号2、信号3;3. 将信号1、信号2、信号3分别输入时分复用器的输入端;4. 设置时分复用器,使信号1、信号2、信号3依次占用时隙;5. 观察示波器,观察复用信号的波形;6. 将复用信号输入解复用器,观察解复用后的信号波形;7. 比较原始信号和解复用信号的波形,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原始信号1:频率为1kHz,幅度为1V;(2)原始信号2:频率为2kHz,幅度为1V;(3)原始信号3:频率为3kHz,幅度为1V;(4)复用信号:频率为3kHz,幅度为3V;(5)解复用信号1:频率为1kHz,幅度为1V;(6)解复用信号2:频率为2kHz,幅度为1V;(7)解复用信号3:频率为3kHz,幅度为1V。
2. 实验分析:(1)在时分复用过程中,原始信号1、信号2、信号3依次占用时隙,形成复用信号。
时分复用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时分复用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时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时分复用系统的组成和信号传输过程。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时分复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理解。
三、实验原理: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将多个信号在相同传输媒介上按时间顺序依次传输的技术。
它将时间分割成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信号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多个信号在同一信道上的传输。
四、实验器材:1. 时分复用实验装置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计算器五、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正确连接时分复用实验装置、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确保信号符合实验要求。
3. 发送端信号生成:在发送端,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多个信号,并通过时分复用器进行复用。
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复用信号。
4. 复用信号传输:将复用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5. 接收端信号解复用:在接收端,使用时分复用器对复用信号进行解复用,恢复出原始信号。
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解复用信号。
6. 信号分析:使用信号分析仪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时分复用系统的性能。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实验参数:记录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以及时分复用器的工作状态。
2. 观察信号变化: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复用信号和解复用信号,分析信号的传输过程和性能。
3. 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分析时分复用系统的误码率、信号衰减等性能指标。
七、实验结论:1. 时分复用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多个信号在同一信道上的传输,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2. 通过实验验证,时分复用系统能够较好地恢复原始信号,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3. 时分复用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八、实验讨论:1. 分析时分复用系统的优缺点。
光纤时分复用实验报告

1. 理解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光纤传输系统中时分复用与解复用的实现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时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它将多个信号源的数据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传输。
在发送端,将多个数据流分别编码后,按顺序发送到光纤上。
在接收端,根据每个数据流的时间顺序,对信号进行解码,从而恢复出原始数据。
时分复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数据源:产生需要传输的数据流。
2. 编码器:将数据流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3. 时钟同步: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间同步。
4. 发送器:将编码后的信号发送到光纤上。
5. 光纤:传输信号。
6. 接收器:从光纤上接收信号。
7. 解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码,恢复出原始数据。
三、实验设备1. 光纤通信实验箱2. 光纤发射机3. 光纤接收机4. 光纤跳线5. 示波器6. 信号发生器7. 信号分析仪1. 连接实验设备: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光纤通信实验箱、光纤发射机、光纤接收机、光纤跳线等设备。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纤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参数,如波长、功率、调制方式等。
3. 发送端测试:a.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多个数据流。
b. 使用编码器将数据流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c. 将编码后的信号发送到光纤上。
4. 接收端测试:a. 使用光纤接收机接收从光纤上传输的信号。
b. 使用解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码,恢复出原始数据。
c. 使用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信号波形,分析信号质量。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时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成功实现了多个数据流的光纤时分复用传输,接收端恢复出的原始数据与发送端数据一致。
2. 实验分析:a. 时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中具有很高的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资源。
b. 时分复用系统对时钟同步要求较高,否则会导致信号错位。
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光通信实验

数字时分复接系统光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字时分复用/解复用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数字时分复接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3.掌握同步复接的帧结构二、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箱2.20M双踪示波器3.FC-FC单模光跳线4法兰式可调衰减器5.光分路器6.小型电话单机 27.计算机串口线8.铆孔连接线若干三、基本原理在数字通信中,为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通常需要把若干低速的数据码流按一定格式合并为高速数据码流,以满足上述需要。
数字复接就是依据时分复用基本原理完成数码合并的一种技术。
在时分复用中,把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隙,各路信号在时间上占有各自的时隙,即多路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被传送,各路信号在时域中互不重叠。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数字信号按时分复用方式合并成单一的合路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复接,其实现设备称为数字复接器。
在接收端把一路复合数字信号分离成各路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分接,其实现设备称为数字分接器。
数字复接器、数字分接器和传输信道共同构成数字复接系统。
本实验平台中,数据发送单元模块的U101内集成了数字复接器,数据接收单元的U105内集成了数字分接器,连接好光传输信道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复接系统。
数字复接的方法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三种;按照复接时各路信号时钟的情况,复接方式可分为同步复接、异步复接与准同步复接三种。
本实验中选择了按字复接的方法和准同步复接的方式。
本实验中数字复接系统方框图,如下图7.3.1:定时单元给设备提供一个统一的基准时钟。
码速调整单元把速率不同的各支路信号,调整成与复接设备定时完全同步的数字信号,以便由复接单元把各支路信号复接成一个数字流。
本实验中,码速调整单元将PCM1编码数据、PCM2编码数据、PC 机数据和地址开关(拨码器)设置的8BIT 数据都调整成速率为512KHZ 的码元,然后复接进同一个数据码流中。
并在第1路时隙中加入帧同步信号,在第7路时隙中加入的有关数据信息的信令。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模板-时分复用

4.了解时分复用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1.用主控&信号源、1 号、2 号、7 号、13 号模块连成一个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 实
统正常工作。 验
内
容 2.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帧复接/解复接器在通信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2、 定性了解帧传输在不同信道误码率时对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一台 2、 20MHz 双踪示波器 一台
3、 电话机 二部
三:实验原理
本节实验将数据和话音业务通过复接/解复接模块传输,测量复接/解复接器在传输信道不同误码率(4种可选)环境下对数据和话音业务的影响,以了解信号时分复用技术在一个传输系统中的性能、作用及对相关通信业务的影响。
实验的系统连接框图见图8.1.1所示。
2#
1# 图8.1.1 时分复用(TDM )系统测试组成框图
四: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
(1)将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上电话1模块内发、收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101、K102
设置在N 位置(左端),电话2模块内发、收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201、K202设置在N 位置(左端)。
(2)ADPCM1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N 位置(左端),发、收增
益选择跳线开关K502、K503设置在N 位置(1_2:左端),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504设置在ADPCM2位置(中间);ADPCM2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601设置在N 位置(左端),发、收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602、K603设置在N 位
置(1_2:左端),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604设置在ADPCM1位置。
(3)DTMF1模块内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301设置在N位置(左端),DTMF2模块内增益选择跳线开关K401设置在N位置(左端)。
(4)将2部电话机分别接入PHONE1和PHONE2插座。
(5)加电后通过菜单设置在PCM编码方式。
用示波器测量DSP+FPGA模块测试点TPMZ07有脉冲信号,则系统运行正常。
(6)将解复接模块内的输入数据选择开关KB01、KB02设置自环LOOP位置(下端),使复接模块和解复接模块连接成直通方式。
(7)将复接模块内的误码产生和m序列选择开关SBW02的设置为0001(E_SEL0、E_SEL1和M_SEL0拔下,M_SEL1插入),使传输信道无误码、m序列发生器输出m1序列码。
1、不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数据信号传输的测量:
(1):用示波器测量同时观测复接模块帧同步指示测试点TPB07与解复接模块帧同步指
示测试点TPB06波形,观测时用TPB07同步,调整示波器使两观测信号之间正常同步。
用示波器观察复接模块内m序列检测点TPB01和解复接模块内m序列接收输出测试点TPB05波形是否一致。
(2):将复接模块内的错码选择跳线开关SWB02的E_SEL0短路器插入、E_SEL1拔除
(10),此时传输信道误码率Pe≈4×10—3。
①用示波器测量同时观测复接模块帧同步指示测试点TPB07与解复接模块帧同步指示测试点TPB06波形,观测时用TPB07同步。
②用示波器测量复接模块内m序列检测点TPB01和解复接模块内m序列接收输出测试点TPB05波形,观察在有错码传输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是否同步、一致(注意观察和熟悉有误码和无误码的信号波形变化)。
(3):将复接模块内的错码选择跳线开关SWB02的E_SEL0、E_SEL1短路器都插入
(1100),在传输信道错码率为Pe≈1×10—1。
重复上述测量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思考:能利用哪些测试手段或故障现象直接判断出解复接模块帧同步电路失步。
2、不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传输PCM话音业务的测量
(1):按准备工作要求设置各跳线开关,将ADPCM1模块内输入数据选择开关K504设
置在复接MUX位置(左端)、ADPCM2模块内输入数据选择开关K604设置在ADPCM1位置(中间)。
通过菜单选择PCM编码方式,此时通过电话拨号接通电话,使两端电话处于正常通话状态。
(注:系统中仅ADPCM2至ADPCM1方向经过复接
系统传输,ADPCM1至ADPCM2信道传输现设置为直通。
)
(2):首先在无信道错码时,通过电话机2讲话,听ADPCM2至ADPCM1方向经过复
接系统传输的话音质量。
主观评价话音传输质量,记录测试结果。
(3):将复接模块内的错码选择跳线开关SWB02的E_SEL0短路器插入、E_SEL1拔除
(10),设置传输信道误码率Pe≈4×10—3。
通过电话机2讲话,听ADPCM2至ADPCM1方向经过复接系统传输的话音质量。
主观评价话音传输质量,记录结果。
(4):将复接模块内的错码选择跳线开关SWB02的E_SEL0、E_SEL1短路器都插入(11),
在传输信道错码率为Pe≈1×10—1。
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注:测量时可以用电话机连续按拨号键长时间产生连续的音频信号)。
3、不同信道误码下帧内传输ADPCM话音业务的测量
通过菜单将话音编码方式设置为ADPCM方式。
测量在信道误码下帧内传输ADPCM话音业务的方法可以参照帧内传输PCM测试步骤,学生自己组织完成。
注意将ADPCM与PCM 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4、在数据信号中出现连续出现帧定位信号对帧同步电路的影响测量
按准备工作要求设置各跳线开关。
(1)用示波器测量同时观测复接模块帧同步指示测试点TPB07与解复接模块帧同步指示测试点TPB06波形,观测时用TPB07同步,调整示波器使两观测信号之间
正常同步。
(2)将复接模块内开关信号跳线开关SWB01中LED7~LED0为11100100码型,使其与帧定位信号一致。
继续观测测试点TPB07与TPB06两点波形的相位关系。
(3)通过加大误码再减小误码(或断开解复接模块输入数据再接入数据),使解复接模块帧同步电路失步进入失锁后再进入同步。
注意观测测试点TPB07与TPB06两
点波形同步后的相位关系。
重复多次实验,记录测试结果。
(4)重复第(3)步的测量步骤,注意观测解复接模块的开关信号指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DB01~DB08)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对数据通信的影响。
(5)按“2.不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传输PCM话音业务的测量”要求设置,通过电话拨号接通电话,使两端电话处于正常通话状态。
重复第(3)步的测量步骤,通过实
验结果分析对话音业务传输的影响。
(注:系统中仅ADPCM2至ADPCM1方向
经过复接系统传输,ADPCM1至ADPCM2信道传输现设置为直通。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总结帧失步对数据业务、话音业务的影响。
2、分析、总结不同误码率下数据业务、话音业务的影响。
3、分析、比较误码对PCM与ADPCM话音质量的影响。
4、当信道中断或传输信道误码过大或其他故障成无法通信,能利用哪些检测手段分析、
判断出具体故障的原因?
选作内容:
不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传输开关信号输出指示观测
从解复接模块的开关信号指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DB01~DB08)的变化能直观的反映出信道错码、帧同步电路失步及信道故障(数据中断或时钟恢复电路故障)情况。
本项内容测试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解复接模块的开关信号指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变化情况,了解在信道有错码时对数据通信的影响;同时,在信道故障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量方法参见实验“1.不同信道误码率下帧内数据信号传输的测量”一节,模拟信道故障(数据中断或时钟恢复电路故障)可以将解复接模块内输入数据和时钟选择跳线开关KB01、KB02分别拔下来实现,具体测试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