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预测分析_王伟锋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
析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区域之一。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开发潜力。
首先,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大陆盆地之一,地质条件优越,储层多样化。
盆地内的下古生界页岩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页岩气资源。
这些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属性,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高孔隙
度和低渗透率。
同时,地质构造上的抬升和压实作用使得页岩气的富
集和保存条件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其次,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盆
地内已经建设了一系列的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开
发技术。
同时,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储量巨大,据预测,鄂尔多斯
盆地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达到了数万亿立方米,可供未来数十年的开发
利用。
然而,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资源开发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
盆地内部的页岩气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的页岩气富集程度较低,开发难度较大。
其次,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地貌复杂、岩性差异大,加上页岩气开发技术相对较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技术手段。
最后,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还面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问题,
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显示,该盆地具备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和相对成熟的技术条件,具有较大的开
发潜力。
然而,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创新技术手段,解决开发中遇到的挑战,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以实现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之一,其东缘深部煤层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等因素,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仍面临诸多理论技术难点。
本文将就这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与生产提供参考。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背景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煤层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东缘地区煤层气储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然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
这些难题主要涉及到地质条件、工程技术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三、理论技术难点分析1. 地质条件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厚度变化大,且伴有较多的夹矸层。
这使得在勘探过程中难以准确预测煤层气的分布和储量,给开发方案的制定带来困难。
2. 深部煤层气开采技术难题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地应力增大,煤层气开采难度加大。
同时,深部煤层的渗透率低,气体流动困难,导致开采效率低下。
此外,深部煤层气的水淹现象严重,需要解决采收率与水资源利用的矛盾。
3. 工程技术挑战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钻井、完井、采气等工程技术。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漏、井喷等事故,对工程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完井和采气过程中的设备选型、工艺参数优化等技术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质研究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应加强地质研究,提高煤层气储层的预测精度。
通过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统计学等方法,对煤层气的分布、储量进行准确预测,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研发新型开采技术针对深部煤层气开采技术难题,应研发新型的开采技术。
例如,采用新型的钻井工艺、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措施、优化采收率与水资源利用的方案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分析

10 3k 2 , 0 m / m )但分布范围有 限, 且与 中部气 田相距 甚远 ; 另一个位于东部 , 生气强度相对较小 ( 最大可 达 5 ×18 3k 2 , 0 0 /m )但分布范围广 . m 具体位置 , 不
同研究 者计算 出 的结 果 有差 异 。 资评 计 算 的 生气 中 心主体在 中部气 田位 置, 而贝丰等① 八 五” 在“ 国家
鄂 尔多斯 盆 地 中部气 田( 即长 庆气 田) 我 国陆 是 上发现 的大 型气 田之 一 , 于伊陕 斜坡 中段 , 陕西 位 在 省靖边一 志丹 一安 塞 一带 , 向北 延 伸 至 内蒙古 自治 区的 乌 审 旗 J 主 力 产 气 层 为 下 奥 陶 统 马 家 沟 , 组 【3, 2]已探 明的 天 然气 储 量 ( 过 27 6 0 3 - 超 6 ×18 ) m
分布在奥陶系顶部风化壳之 中 4 . 18 年发现 1自 9 9 该气 田以来 , 国内学者 已做过许多研究 , 主要集 中在气 田地质 特 征 、 源 岩 评价 、 然 气 气 源研 究 、 烃 天 天然气 成藏条 件 等方 面 。 文 研究 鄂 尔多 斯 盆地 古 本 生界烃源岩生气中心及生气高峰 , 探讨 中部气 田天 然气 的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
资源与地球科学 系 , 北京 108 ; . 00 3 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廊坊分院 , 河北 廊坊 050 ) 607
摘 要 : 据地质 和地 球化 学资料 , 根 并结合前人 研 究成 果 , 究 了鄂 尔 多斯盆 地 古 生界 烃 源岩 生 气 中 研 心及 生 气高峰 , 讨 了中部 气 田天 然气的成 藏期 次 、 探 成藏 过程 和 成藏 模 式 . 尔多斯 盆地 中部 气 田 鄂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其东缘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然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技术难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概况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气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使得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三、理论技术难点1. 地质构造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质构造复杂,煤系地层褶皱、断裂发育,导致煤层气赋存状态难以预测。
同时,煤层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对煤层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2. 煤层埋藏深深部煤层埋藏深度大,地应力高,导致钻井工程难度大,易发生井漏、塌孔等工程事故。
此外,深部煤层气储层压力高,对储层保护和排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储层渗透性差异大,给煤层气的开采带来了困难。
同时,煤层气储层的物性参数变化范围大,对开发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勘探开发技术不成熟目前,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勘探手段和开发技术。
此外,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高产量、低成本、环保等要求。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质研究针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问题,应加强地质研究,深入分析煤系地层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特征,掌握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和运移规律。
同时,应加强煤层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2. 优化钻井工程针对煤层埋藏深的问题,应优化钻井工程设计,采用合适的钻井工艺和设备,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应加强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防止井漏、塌孔等工程事故的发生。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摘要】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的地质特征、测井解释资料和岩心测试资料,评价了储层的岩性及物性;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和流动带指数三个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得出各类储层的平面分布情况。
【关键词】岩性物性综合分类评价1 区域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点地区。
有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11200亿方,超过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0%,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
截至2003年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2329亿方,资源探明程度11.09%,表明该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2 储层评价2.1 岩性特征根据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盒1段储层中石英含量在39%~85%,平均67.05%,岩屑含量在15%~58%,平均29.04%,长石含量在0%~10%,平均含量为3.87%。
盒1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占90.20%,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分别占7.84%和1.96%。
薄片资料显示,储层的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岩屑组分,偶见少量长石颗粒,长石颗粒平均含量不超过4%。
从岩石结构特征的统计上看,碎屑胶结类型有孔隙式、再生-孔隙式、接触式和薄膜-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与薄膜-孔隙式胶结所占比例很小,岩石的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粒间多以点-线式接触为主。
2.2 物性特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可得: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20~16.50%,平均值为7.61%,主要分布在2.60~11.60%之间。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0~4.14×10-3μm2,平均值为0.37×10-3μm2;主要分布在0.02~0.65×10-3μm2之间。
2.3 单因素评价单因素评价方法为,按累计频率在25%与75%位置的存储系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类。
2.3.1?存储系数评价法存储系数(hφ)是定量评价储层储集能力的常用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共生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共生富集规律刘鹏;王伟锋;王永诗【期刊名称】《地球科学前沿(汉斯)》【年(卷),期】2018(008)005【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赋存的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在空间上呈现相互叠置特征,但各种资源之间内在联系及其共生富集规律研究薄弱。
利用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在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时空分布基础上,以天然气的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为依据,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生关系,划分共生成藏系统,识别其组合类型,提出天然气运聚模式。
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气、页岩气分别与致密气具有成生关系,具有5种共生组合类型;发育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和页岩气-致密气2个共生成藏系统,前者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和北部地区,后者展布范围更广;天然气以垂向运移为主,存在原地运聚和近距离运聚2种模式。
【总页数】9页(P909-917)【作者】刘鹏;王伟锋;王永诗【作者单位】[1]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中石化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营;[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1]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规律 [J], 李军;王禹诺;赵靖舟;李磊;郑杰;胡维强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封存箱与天然气的富集规律 [J], 李仲东;郝蜀民;李良;惠宽洋;过敏;王震3.利用天然气包裹体方法划分天然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储层为例 [J], 翁凯;张雪;李荣西;李继宏4.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再认识 [J], 罗东明; 陈舒薇; 张广权5.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再认识 [J], 罗东明; 陈舒薇; 张广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及天然气发展规划(P80-115)

19992000源自200120022003
2004
2005
2006
年度
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产能建设,截止2006年底累计动用地质储量 5970.95×108m3,累计建井1377口,形成了89.8×108m3的年生产能 力。
长庆气区2006年底天然气探明储量动用情况表
气田(区块)
靖边 榆林气田南区
平均压力系数0.945 气藏温度:平均105.1℃。
温度梯度为2.927 ℃/100m 流体性质:甲烷93.89%,CO25.14%,H2S1494928mg/m3,平均691mg/m3
靖边气田属于岩性圈闭、弹性气驱、无边底 水、常压、低渗、低丰度、低产的深层气藏。
靖边气田含气面积分布图
靖边气田产能建设始于1996年,至1998年底,利用探井累计建产能12亿方; 1999年进入开发建设阶段,通过开展排水采气、定压定产生产、区块关井测压 等开发试验和各种综合研究工作,不断地调整挖潜和实施有效的工艺措施,实 现了气田的高效开发。截止2006年底,累计动用地质储量3763.65×108m3,形成 了50×108m3年生产能力。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概况及天然气发展规划
目录
一、盆地地质概况 二、天然气勘探历程及资源现状 三、天然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四、天然气发展规划
三、天然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天然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一)气田开发历程 (二)气田开发现状
(一)气田开发历程
1994年:靖边气田陕81井组的先导性开发试验拉开了长庆气田开发 的序幕;
陕200井区
低产低渗区 陕100井区
地方油区
陕227井区西
陕230井区
② 榆林气田
圈闭类型:地层-岩性 地 层:山西组山2段 岩 性:中粗粒是因石英砂岩 储集空间:残余粒间孔、溶孔、晶间孔 裂缝类型:不发育,少数微细裂缝 砂岩厚度:10~35m,平均16m 有效厚度:1.6~32.5m,平均8.5m 孔 隙 度:平均6.2% 渗 透 率:0.1~10md,平均4.521md 气藏压力:平均26.80Mpa,
鄂尔多斯超大型深盆气区三次理论预测及今后展望

鄂尔多斯超大型深盆气区三次理论预测及今后展望
王金琪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3(023)003
【摘要】笔者将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区的致密砂岩含气区与北美洲深盆气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川西砂岩太过致密了,孔隙度绝大多数在7%以下,但川西超致密砂岩有很多高产气井和水井,显然与裂缝有关,故笔者认为"深盆气"理论不适用于川西坳陷.经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含气区三次评价预测,认为该盆地与北美洲多数深盆气发展模式类似.之所以北部斜坡还未被水占据,在没有完整的局部圈闭条件下,常规级别的储层出现日产百万立方米高产气井,其原因有二:一是深盆气烃源补给能力还很强,认为C-P烃源岩从J到现在都在生气,故属于深盆气第Ⅳ阶段前期;二是晚期水回侵受到一定制约,盆内大部分地区,水的问题不严重,而砂岩的发育情况要复杂些.总之,鄂尔多斯深盆气有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领域.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王金琪
【作者单位】中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地层水相态变化与深盆气形成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J], 周新科;许化政;李丽丽
2.深盆气理论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J], 甘克文
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形成的气源条件研究 [J], 张文正;李剑峰
4.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挑战与展望 [J], 杜燕; 刘超; 高潮; 郭超; 刘刚; 徐杰; 薛培
5.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与深盆气的关系 [J], 王红岩;张建博;陈孟晋;刘洪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 多 斯 盆 地 发 育 下 古 生 界、上 古 生 界 和 中 生 界 多 套 烃 源 岩 ,烃 源 岩 发 育 层 位 多 ,油 气 分 布 相 对 分
散 ,油 气 勘 探 领 域 多 。 从 勘 探 历 史 来 看 ,盆 地 勘 探 具 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2],储 量 增 长 一 般 呈 多 峰 形态。伴随着天然气地质储量增长的起伏和油气田 开发技术的进步,天 然 气 产 量 的 增 长 也 往 往 呈 现 多 峰的特点;但是随着 近 年 来 致 密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技 术 的突破,鄂尔多斯盆 地 天 然 气 产 量 呈 现 持 续 增 长 的 趋势。
E-mail:wwf_upc@163.com. 通 讯 作 者 :刘 鹏 (1987-),男 ,山 东 潍 坊 人 ,博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油 气 资 源 评 价 研 究 .E-mail:lpupc1987@163.com.
1484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ol.25
盆 地 是 以 地 层 、岩 性 圈 闭 为 主 ,构 造 圈 闭 为 辅 的 含 油 气盆地。盆地油气 资 源 分 布 集 中 性 不 强,勘 探 领 域 分 散 ,每 个 领 域 的 突 破 都 会 带 来 储 量 的 明 显 增 长 ,油 气储量、产量增 长 的 多 峰 性 十 分 突 出。 据 新 一 轮 全 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结 果 ,截 [9-10] 至 2010 年 底,鄂 尔 多 斯 盆 地 累 计 探 明 天 然气地质储 量 为 2.7×1012 m3,待 探 明 地 质 资 源 量 为12.5×1012 m3,探 明 程 度 为 17.8%,属 于 勘 探 早 期阶段 。 [9]
伯特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预测油气田的油气地质储量 或产量的发展趋势 。 [15]
单旋回哈伯特模型可以表示为:
Q
=
2Qm 1+cosh[b(t-tm )]
(1)
多旋回哈伯特模型就是多个哈伯特旋回通过叠
加 的 方 式 进 行 数 据 的 拟 合 与 预 测 ,表 示 为 :
∑ Q =
k i=1
2(Qm )i {1+cosh[b(t-tm )]}i
{ [ ]} ∑k
R=
Rmexp-
i=1
(t-tm )2 2s2
i
(4)
式(3)—(4)中:k 为 高 斯 旋 回 总 数;Rm 为 储 量 高 峰
值,×104t;t为时间,a;tm 为储量高峰年份;s为 标 准 差;exp表示以自然常数e为 底 的 指 数 函 数。 式 (4) 也适用油气资源的 产 量 预 测,只 需 将 储 量 参 数 换 成 产量参数即可。
第25卷 第9期 2014 年 9 月
天然气资源与经济
天然气地球科学
Vol.25 No.9
NATURAL GAS GEOSCIENCE
Sep. 2014
doi:10.11764/j.issn.1672-1926.2014.09.1483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预测分析
王伟锋,刘 鹏,郑 玲,周晓光,姜 帅
① 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1972—2010.
No.9 王伟锋等: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预测分析 1 48 5
革新引起生命结构 发 生 变 化,就 有 可 能 从 变 化 的 时
间 点 开 始 ,重 新 进 入 成 长 发 展 期 。 )中:Q 为 油 田 产 量,×104t;Qm 为 油 田 年
产量 高 峰 值,×104t;b 为 模 型 参 数;t 为 投 产 后 年
份;tm为产量高峰年份;k 为 哈 伯 特 旋 回 总 数;i为 哈
伯特旋回个 数;cosh 为 双 曲 余 弦 函 数。 式 (2)也 适
用油气资源的产量 预 测,只 需 将 产 量 参 数 换 成 储 量
3 天 然 气 资 源 储 量 、产 量 预 测
3.1 天 然 气 储 量 、产 量 预 测 模 型 3.1.1 多 旋 回 哈 伯 特 模 型
哈伯特模型是生长曲线模型的一种类型。生长 曲线的变化过程是 从 生 命 渐 增 期 开 始,经 过 成 长 发 展期后达到稳定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重大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摘 要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的 天 然 气 地 质 储 量 发 现 和 产 量 增 长 的 过 程 具 有 一 定 的 多 峰 特 征 ,通 过 分 析 盆 地 天然气资源禀赋、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增长历史,并在考虑 天 然 气 储 量、产 量 预 测 影 响 因 素 的 基 础 上,选用多峰高斯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量、产量进行 预 测,开 展 天 然 气 供 应 能 力 评 价 和 潜 力 分 析 。 预 测 结 果 表 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天 然 气 年 探 明 地 质 储 量 在 未 来 20 年 内 总 体 上 呈 现 先 快 速 上 升后缓慢下降趋势,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为 13×1012 m3;天然气产量在未来 20 年内呈 现 快 速增长趋势,年均产量约为1 640×108 m3。 未 来 20 年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天 然 气 产 量 将 占 全 国 天 然 气 总产量的20%以上,随着非常规天然 气 资 源 的 成 功 勘 探 与 开 发,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对 我 国 油 气 资 源 的 供 应 能 力 将 逐 步 增 大 。 在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内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的 天 然 气 勘 探 开 发 将 具 有 广 阔 的 前 景 。 关 键 词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多 峰 高 斯 ;储 量 预 测 ;产 量 预 测 ;供 应 能 力 中 图 分 类 号 :TE1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1926(2014)09-1483-08 引 用格式:Wang Weifeng,Liu Peng,Zheng Ling,et al.Natural gas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predic- tion of Ordos 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4,25(9):1483-1490.[王 伟 锋 ,刘 鹏 ,郑 玲 ,等 .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天 然 气 储 量 和 产 量 预 测 分 析 [J].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2014,25(9):1483-1490.]
收 稿 日 期 :2013-09-09;修 回 日 期 :2014-03-23.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十二·五”重点项目“油气与煤炭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编号:12120113092400);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综 合 评 价
(编 号 :1212011088015)联 合 资 助 . 作 者 简 介 :王 伟 锋 (1958-),男 ,山 东 莘 县 人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含 油 气 盆 地 分 析 、油 气 地 质 工 程 等 领 域 的 研 究 和 教 学 工 作 .
1 天然气资源概况
鄂尔 多 斯 盆 地 是 我 国 中 部 大 型 叠 合 盆 地,油 气 资源禀赋巨大,是我 国 未 来 油 气 储 量 和 产 量 增 长 潜 力最 大 的 盆 地 之 一,天 然 气 地 质 资 源 量 为 15.2× 1012 m3,可采资源量为8.93×1012 m3[9-10]。鄂尔多 斯
参数即可。
3.1.2 多 峰 高 斯 模 型 高斯模型也是油气资源储量与产量预测的重要
方法之一[12],原理也是基于 生 命 旋 回 增 长 曲 线。 其
模型的建立原理和多旋回哈伯特模型一样。
用于预测储量增长的单峰高斯模型表达式为:
[ ] R
= Rmexp
-
(t-tm )2 2s2
(3)
多峰高斯模型可表示为:
目前 有 关 油 气 地 质 储 量、产 量 的 预 测 模 型 有 很 多种类[1-8],主要有哈伯特模型、高斯模型、逻 辑 斯 谛 模型和翁氏旋回模 型 等,最 常 用 的 2 种 多 旋 回 模 型
为多旋回哈伯特模型和多峰高斯模型。本文在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 资 源 潜 力 和 储 量、产 量 增 长 历 史 的基础上,综合考 虑 油 气 储 量、产 量 预 测 影 响 因 素,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 地 质 特 征,选 用 多 峰 高 斯 模 型 对 盆 地 开 展 油 气 储 量 、产 量 预 测 研 究 。 以 此 为 基 础 ,运 用多旋回哈伯特模型和多峰高斯模型对我国主要含 油气盆地进行储量、产 量 预 测,分 析 未 来 20 年 内 鄂 尔多斯盆地油气产量在全国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变 化 趋 势 ,并 开 展 其 供 应 能 力 评 价 及 潜 力 分 析 。
鄂尔多斯盆 地 天 然 气 的 勘 探 历 程 主 要 经 历 了 4 个阶段[13-14]: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然气勘 探主战 场 由 盆 地 周 边 向 盆 地 腹 部 转 移 ,发 现 了 以 镇 川 堡 气 田 为代表的多 个 上 古 生 界 气 藏;②80 年 代 末 勘 探 思 路 从 构 造 圈 闭 向 地 层 — 岩 性 圈 闭 转 变 ,短 期 内 发 现 并 探 明了靖边奥 陶 系 古 风 化 壳 气 田;③90 年 代 中 期 将 勘 探重点从下古生界向上古生界碎屑岩岩性圈闭转变, 发现了乌审旗和榆林2个含气区,进入了盆地天然气 勘 探 重 要 发 展 阶 段 ;④90 年 代 以 来 ,向 上 古 生 界 砂 岩 致密气勘探转变,发现了苏里格、神木、大牛地、乌 审 旗 地 等 4 个 探 明 储 量 超 过 千 亿 立 方 米 的 致 密 气 田 ,迎 来了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大发展(图1)。
另外,鄂尔多 斯 盆 地 煤 层 气、页 岩 气、致 密 砂 岩 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盆地煤层气地质资源量 为9.86×1012 m3,可 采 资 源 量 为 1.79×1012 m3;页 岩气地 质 资 源 量 为 (3.4~5.3)×1012 m3,致 密 砂 岩 气地质 资 源 量 为 (6~8)×1012 m3,可 采 资 源 量 为 (3 ~4)×1012 m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