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机房防护要求

合集下载

放射科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科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科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 放射工作人员均需参加放射防护条例上岗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

2. 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防护及墙璧、门窗防护方案,经省放射卫生防护所审批后,方能施工安装,设备安装后,经省放射卫生防护所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3. 投照曝光时,操作人员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4. 放射检查中应对被检者避免不必要的照射,遵守防护三条基本原则:缩短时间、增加距离、使用屏蔽(铅橡皮等放射防护用品)。

尽量缩小视野特别应注意病人生殖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

5. 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6. 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其他人员的损伤。

7. 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派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8. 放射专业人员均需按规定佩带热释光个人测量仪,照射剂量超标时应暂时脱离接触射线岗位。

9. 本科设防护监督员一名,不定期检查上述措施落实情况,并定期向科主任汇报。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一、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一)放射科工作制度1. 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放射诊疗活动,不得违反操作规程,不得出具虚假的检查、诊断报告。

3. 加强安全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放射诊疗人员和受检者的医疗照射剂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 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5. 对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

6. 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最优化的原则,对有诊断参考价值的X射线胸透检查应当尽量采用胸部X射线摄影检查。

(二)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 放射科安装、维修或更新X线机、CT、DR设备,应经有关部门批准。

2. 定期进行放射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防护检测和检查。

3. 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放射防护知识。

4. 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5. 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品,对不遵守防护规定者,不得进行放射检查。

6.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个人剂量监测牌,并按时送检。

7. 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放射科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 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每日工作前检查设备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3.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性能测试,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放射科岗位职责(一)放射科主任职责1. 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 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 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放射科X线机房的土建与防护(精)

放射科X线机房的土建与防护(精)

放射科 X 线机房的土建与防护【关键词】放射科放射科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检查科室 (兼做介入治疗 , 它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机器完成。

因此放射科是安装各种机器装置的场所(主要是 X 线机,这些装置除了一般安置属性外还有电离辐射的特性,因此在地级以上医院大部分都建有适合这种特性的放射影像楼,而基层医院则不然。

现对放射科机房的土建、防护等要求简述如下。

1 土建要求从地理位置上放射科建在远离病房和人员集中的地方, 与门诊楼连体时在一层或一层一端。

框架结构或普通实心砖墙。

实心墙体厚度 23cm 或 37cm ,混凝土墙体厚度≥20cm 。

多层建筑时, 楼板用混凝土灌注并有一定承重, 因为大型机器机体较重, 而且频繁运动产生震动,因此有些大型机器要求楼板承重 1000kg/m 2 。

2 水、电等要求 [1]2.1水是放射科不可少的特别是暗室内,要利用水冲洗胶片(干式胶片除外 ,故应保证水的上下通畅,但其他机房内一般不需自来水。

2.2 电是放射科所有机器的动力 X 线机属于大功率精密设备,供电优劣直接影响着机器的性能发挥。

X 线机对电源的要求包括 :电源的容量、内阻、频率、电压等。

2.2.1 电源容量 X 线机所需电源容量在 X 线机安装说明书中都有规定。

放射科所需电源总容量要根据设计安装机器台数和每台 X 线机所需电源容量进行计算。

安装单台 X 线机时按安装说明书要求即可 ; 安装多台机器时,通常可以按每台机器实际所需容量之和的 1/3选择,因为多台机器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内曝光。

2.2.2 电源内阻 X 线机是瞬间大功率负载,在摄影时供电电流很大。

大型 X 线机可达几百安培电流,所以电源内阻对电源电压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 X 线机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机器电路元件的损坏。

电源内阻是 X 线机设计时的重要技术参数,每台 X 线机都根据机器容量大小规定电源内阻。

我国在 X 线机系列产品规范中要求, 使用 380V 电源电压 25kW 的高压装置时电源内阻值为0.3Ω, 50kW 时0.15Ω, 100kW 时0.1Ω。

医院辐射防护制度

医院辐射防护制度

医院辐射防护制度(一)放射人员防护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主、副防护应达2.0㎜和1.0㎜铅当量)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检查,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12、科室设防护监督员,定期检查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二)放射受检者的防护规范1、医师应对X线检查的适应证与合理性进行评价,确定适当的检查方法,在获得相同的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采用放射性检查诊断技术,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2、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查操作技术,并根据被检查具体情况制定照射条件,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提高射线质量,减少被检者接受剂量。

3、放射科必须建立和健全X射线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4、严格控制各种健康体检中的常规胸部X线检查;控制X射线检查的间隔时间,接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5、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特别是婴幼儿、少年儿童;不得使用有防护缺陷的X射线机进行X线检查。

放射科安全防护措施

放射科安全防护措施

放射科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 X 线诊断技术防病治病的同时,尽可能降低 X 线工作者和受检查的受照剂量,把 X 线检查可能带来的潜在性危害降至最低限度,而制定本措施。

一、对已从事和准备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格检查,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二、严格掌握 X 线检查适应症,对 X 线检查应当贯彻正当化与最优化的原则。

三、工作时应在屏蔽室内操作和观察病人,采用间断曝光,尽量缩短曝光时间,缩小照射野,优选投照条件,不出或少出废片,以便面重复照射。

四、X 线机工作时,除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得在机房内停留,对必须的陪护人员或工作人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尽可能远离球管或病人,同时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五、对病患非投照部位或射线敏感部位应用铅橡皮遮盖。

六、在无防护设施的手术室和病房,使用移动式 X 光机时,操作者除穿戴个人防护衣具外,曝光时应距球管2 米以上,无关人员应到室外。

七、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建立个人剂量档案,了解并严格掌握受照剂量,定期到相关部门进行放射人员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八、合理安排放射人员保健、休假或疗养。

九、使用合格 X 线设备和防护用品,定期由相关部门监测。

放射防护设计

放射防护设计

放射防护设计、屏蔽设计1、概述医院的放射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科室具有放射设备的功能用房,应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应用指南》以及卫生监测部门要求,做好防辐射处理。

放射防护设计的范围包括放射科、介入科、核医学科各机房的防护门、铅玻璃观察窗、天花地板墙体防护铅板/防护砂浆涂料、房顶及机房装饰等。

X线影像设备在选址、平面设计、防护设计等方面均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和专项环评。

放射防护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

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

(2)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应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的相关规定。

(3)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

(4)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5)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

(6)射线相关用房的射线防护措施建议 (最终需按放射预评价确定)2、防护工程技术参数,具体要求如下1.顶面防护层施工技术要求(1)、▲采用镀锌钢龙骨+铅木复合板防护,铅板必须采用纯度不小于99.998%的1#电解铅,密度必须达到11.34g/cm3以上,搭接必须牢固,实现房间射线防护功能;2.墙面防护层施工技术要求(1)、铅木复合板防护施工技术要求采用镀锌钢龙骨+铅木复合板防护,铅板必须采用纯度不小于99.998%的1#电解铅,密度必须达到11.34g/cm3以上,搭接必须牢固,实现房间射线防护功能;(2)、铅板防护施工技术要求采用铅板+钢龙骨施工,铅板直接直接固定在墙上,外用钢龙骨加固,实现房间射线防护功能。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3篇)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3篇)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一、建立健全放射防护机构及三级防护责任制1、放射科防护负责人,应对本科安全防护负主要责任,每年一次对全科放射防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向院防护负责人(院长)出书面汇报。

2、设备维修人员负责防护措施中硬件的落实。

3、各班组防护负责人,负责安全操作制度的落实。

4、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5、每次检查会议汇报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列入科内文书档案。

二、新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后,方能从事放射线工作,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应有上岗证。

三、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要佩带个人剂量监测仪,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个人剂量档案内。

四、放射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身体,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健康档案。

五、工作场所必须有醒目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上方设有警示红色信号灯,并有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意外照射的安全连锁装置。

每日检查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六、新放射设备启用前,须对机房面积(不得小于____平方米)、机房高度(不得小于____米)、门窗防护不得有放射线外漏、工作人员控制台防护(应有隔室操作)事先有论证,设计有要求,启用前有检查,确实符合要求方能使。

七、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告知病人和相关人员辐射的危害性,使用场所张贴醒目的辐射有害健康的标识。

八、制定放射安全应急预案,每年评估检查,不断完善。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上报。

九、工作时严格按照放射质控(QA/QC)标准,维修工程师、物理师定期对机器进行机械精度及剂量的监测和校正。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2)是为了保护从事放射科工作的人员、患者和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示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确保人员、患者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放射科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并接受相应的安全防护培训。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一、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1、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的放射科防护组织。

2、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体检。

3、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和法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4、从事放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

5、配备受检者和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6、放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和工作指示证。

7、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

8、正确采用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9、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放射工作场所。

二、CT机房管理工作制度CT是高度精密的大型设备,必须实行严格的管制。

1、保持温度(20±2℃),温、湿度电源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机,采取有效的措施。

2、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清洁地面及机器。

工作人员及病人进入机房应换本室专用拖鞋,机房内不准随便堆放杂物,室内物品应放置整齐。

3、医技人员使用机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机器,发现机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并做好记录。

4、维修人员要做到每日有检查,每周小检查,每月大检查。

5、工作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6、非CT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CT室,重症患者可由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进入机房,以免发生意外,陪伴应佩戴铅围裙以免不必要的射线照射。

7、CT室内应备急救药品和器械。

三、X线辐射防护管理制度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特制定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管理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

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制定兼职人员协助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X线检查设备必须有《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放射技术和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X线机房的土建与防护
令狐采学
1、土建要求
从地理位置上放射科建在远离病房和人员集中的地方,与门诊楼连体时在一层或一层一端。

框架结构或普通实心砖墙。

实心墙体厚度23cm或37cm,混凝土墙体厚度≥20cm。

多层建筑时,楼板用混凝土灌注并有一定承重,因为大型机器机体较重,而且频繁运动产生震动,因此有些大型机器要求楼板承重1000kg/㎡(如包含影像增强器的的大型X线机重量通常均值800-1000kg 以上,甚者1200kg以上)
2、水、电等要求
水是放射科不可少的特别是暗室内,要利用水冲洗胶片(干式胶片除外),故应保证水的上下通畅,但其他机房内一般不需自来水。

当然,随着数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放射科已经实现数字化,因此传统暗室洗片的方式已逐渐被人舍弃。

电是放射科所有机器的动力 X线机属于大功率精密设备,供电优劣直接影响着机器的性能发挥。

X线机对电源的要求包括:电源的容量、内阻、频率、电压等。

电源容量:X线机所需电源容量在X线机安装说明书中都有规定。

放射科所需电源总容量要根据设计安装机器台数和每台X线机所需电源容量进行计算。

安装单台X线机时按安装说明书要求即可;安装多台机器时,通常可以按每台机器实际所需容量之和的1/3选择,因为多台
机器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内曝光。

电源内阻:X线机是瞬间大功率负载,在摄影时供电电流很大。

大型X线机可达几百安培电流,所以电源内阻对电源电压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X线机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机器电路元件的损坏。

电源内阻是X线机设计时的重要技术参数,每台X线机都根据机器容量大小规定电源内阻。

我国在X线机系列产品规范中要求,使用380V电源电压25kW的高压装置时电源内阻值为0.3Ω,50kW时0.15Ω,100kW时0.1Ω。

电源内阻是指电源变压器内阻和电源导线内阻之合(变压器内阻和绝缘导体阻值在电工手册中能查到)。

当变压器选定之后电源内阻主要是电源导线电阻,它取决于电源线的材料、长度、截面积,因此应尽可能使放射科的工作场所与变压器机房距离近一些或者增加电源线导体的截面积。

电源电压、频率、相位:一般X线机对电源电压都有明确的要求(220V 或380V)且电压波动范围在-15%~+10%。

我国的供电频率为50Hz,国产X线机均按50Hz设计,国外X线机有的按60Hz 设计,但它内部有的电路可以调整为50Hz电路,电源频率要求±0.5Hz。

电源相位要相对稳定,当改变相位时X线机三相驱动马达的转动方向也发生改变。

地线: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X线机要有良好的接地。

接地的意义有两方面: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是电路工作时需要接地,如高压次级中心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X线机不带电金属外壳或金属元件外壳与接地装置进行连接,一旦绝缘破坏或击穿漏电则与大地连接,起安全保护作用。

接地线用≥4mm 2 的多股铜线与地极焊
接牢固成为一体。

接地电极一般用面积>0.25m 2 、厚度>3mm 的铜板制成。

埋设于离建筑物3m以外地下1.5m地槽内,周围放木炭和食盐,保证地电极周围湿润。

自来水管作地线时(小型X线机),用宽3cm厚1mm的铜皮紧固于自来水管上。

我国规定X线机的接地阻值应<4Ω。

避雷:现在设备大都使用集成电路和微机控制,对外部电源要求严格。

当雷电发生引起外部电路电源改变,一个大的冲击电流进入正在开机使用的设备,可对集成电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和电子元件的不可修复故障。

因此不仅要在房屋建筑安装避雷装置,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在机器电源配电箱上安装避雷装置,以防雷击。

3 、房屋要求一般要求:布局要合理,要根据用途安排房间,要有利于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患者,有利于X线机的安装维修并同时注意防护。

室内应干燥、防尘、防鼠;设有空调或者暖气。

电源配电箱和穿线孔预留在合适的位置。

机房空间大小:应以保证工作安全方便为前提。

按照国家防护标准规定: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机房,一般安装100mA以下X线机≥24㎡,200mA以上的可≥36㎡,多球管X线机房面积可酌情扩大;机房高度由于机器结构不同要求不一,一般在2.5~3.5m之间。

机房其他结构:我国《医用诊断X线防护设施标准》中规定:机房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同样要有适合铅当量的防护厚度,使受检者得到相应的防护。

机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安装送新风系统或换气装置。

隔室操作室与机房间的观察窗有足够铅当量的铅玻璃。

4、公众防护要求放射科工作场所与其他科室的区别,不仅是安装机器的区别,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X线机发出的射线辐射。

这关系到工作人员、患者和周围外环境人员的健康。

因此,X线机房的设计要把防护放在第一位。

根据我国《医用诊断X 射线机卫生防护标准》,机房中射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主防护),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多层建筑)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副防护)。

透视机房的墙壁均有1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以普通砖墙为例,一般24cm厚的实心砖墙只要灰浆饱满不留缝隙即可达到2mm铅当量,空心砖或砖缝灰浆不饱满时不能达到2mm铅当量。

除墙壁防护外,门窗、通风口、穿线孔、传片箱、观察窗等都要有防护措施。

5、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因为X线电离空气对人体有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十四条就规定:使用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警告标志的含义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

其背景为黄色,正三角形边框及电离辐射标志图形均为黑色,“当心电离辐射”用黑色粗等线体字。

正三角形外边a1=0.034L,内边a2=0.700a1,L为观察距离)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避免一切非工作人员在机房周围停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