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ppt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共31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共33张PPT)

岛国。人多, 地少,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 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国力日强。
日本国情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征韩侵华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世亚 界洲
中 国
中国 东北 蒙古
朝 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古代中日关系如何? 1.中日友好邦交 (_遣__唐__使__、__鉴__真__东__渡__);
2.日本效仿中国政治经济制
度进行改革(_大__化__改__新__);
3.明朝(_倭__患___);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日 本 明 治 天 皇
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4月17日
2、地点: 日本马关
3、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李鸿章
伊藤博文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签订《马关条约》的地点,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2)黄海大战:中方损失巨大,但主力尚 存,自此退入威海卫,日本取得黄海制海 权。(邓世昌)
(3)辽东半岛之战:徐邦道 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日队军全占军领覆威没海。卫(,丁北汝洋昌舰)
邓世昌
黄海海战
“致远”号
丰岛海战
旅
顺辽东战役
大
屠
黄海海战
杀
北洋舰队
日本国情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征韩侵华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世亚 界洲
中 国
中国 东北 蒙古
朝 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古代中日关系如何? 1.中日友好邦交 (_遣__唐__使__、__鉴__真__东__渡__);
2.日本效仿中国政治经济制
度进行改革(_大__化__改__新__);
3.明朝(_倭__患___);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日 本 明 治 天 皇
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4月17日
2、地点: 日本马关
3、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李鸿章
伊藤博文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签订《马关条约》的地点,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2)黄海大战:中方损失巨大,但主力尚 存,自此退入威海卫,日本取得黄海制海 权。(邓世昌)
(3)辽东半岛之战:徐邦道 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日队军全占军领覆威没海。卫(,丁北汝洋昌舰)
邓世昌
黄海海战
“致远”号
丰岛海战
旅
顺辽东战役
大
屠
黄海海战
杀
北洋舰队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 件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惨痛战争,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造成了巨 大的打击。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探讨其中的教训。
战争背景
清朝政局动荡
近代以来,清朝内外交困,官员 的腐败、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 让国家一蹶不振。
俄日战争后的变化
仿佛是一种鬼迷心窍,清政府宣 称要保卫朝鲜,却没有 • 俄日战争后的变化
影响
• 中国战败 • 思想觉醒
起因
• 争夺朝鲜 • 刺杀事件
结局
• “矮子变龙” • 《辛丑条约》
过程
• 第一次海战 • 辽东半岛战争
启示
• 教育必须加强 • 自由和民主的意识
日本的现代化变革
日本在人口、经济、科技方面都 领先于中国,他们梦想着成为世 界朝圣者。
战争起因
争夺朝鲜
清朝宣称朝鲜是他们的属地,而日本则想要干预这个地区,双方的争端逐渐恶化。
刺杀事件
1894年,日本声称遭到了在朝鲜活动的中国军队的干扰和威胁,一名日本人在汉城被中国 人刺杀,事件加剧了双方的敌对情绪。
战争结局
“矮子变龙”
在战争后期,清政府大量增强了 军备,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 挽回败局。
《辛丑条约》
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同意签订 了一份不平等条约, 条约要求中 国支付巨额赔款,限制移民和贸 易。
五人义和团判决
1901年,美英合称的审判机构判 处义和团五人死刑。达成众多外 国人的要求。
历史启示
战争影响
中国战败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以及一大笔赔款,引起全国愤慨。
思想觉醒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众多历史事件,这场战争被看作是彻底唤醒中国 人的开端。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惨痛战争,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造成了巨 大的打击。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探讨其中的教训。
战争背景
清朝政局动荡
近代以来,清朝内外交困,官员 的腐败、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 让国家一蹶不振。
俄日战争后的变化
仿佛是一种鬼迷心窍,清政府宣 称要保卫朝鲜,却没有 • 俄日战争后的变化
影响
• 中国战败 • 思想觉醒
起因
• 争夺朝鲜 • 刺杀事件
结局
• “矮子变龙” • 《辛丑条约》
过程
• 第一次海战 • 辽东半岛战争
启示
• 教育必须加强 • 自由和民主的意识
日本的现代化变革
日本在人口、经济、科技方面都 领先于中国,他们梦想着成为世 界朝圣者。
战争起因
争夺朝鲜
清朝宣称朝鲜是他们的属地,而日本则想要干预这个地区,双方的争端逐渐恶化。
刺杀事件
1894年,日本声称遭到了在朝鲜活动的中国军队的干扰和威胁,一名日本人在汉城被中国 人刺杀,事件加剧了双方的敌对情绪。
战争结局
“矮子变龙”
在战争后期,清政府大量增强了 军备,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 挽回败局。
《辛丑条约》
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同意签订 了一份不平等条约, 条约要求中 国支付巨额赔款,限制移民和贸 易。
五人义和团判决
1901年,美英合称的审判机构判 处义和团五人死刑。达成众多外 国人的要求。
历史启示
战争影响
中国战败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以及一大笔赔款,引起全国愤慨。
思想觉醒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众多历史事件,这场战争被看作是彻底唤醒中国 人的开端。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PPT课件

国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居
民
中日《马关条约》
李鸿章 日本马关春帆楼 伊藤博文
割地
威胁京津
辽东半岛
破坏领土完整
台湾
日本割走这些领
土有什么危害?
澎湖列岛
便利了日本扩军备战 便于列强控制中国财政
加重了人民负担
割地 赔款
二亿两白银
中国的赔款数额较前有 何变化?有什么危害?
割地
赔款
增辟通商口岸
开埠
列强的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
3.8%
明治天皇图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期 征服台湾 第二期 征服朝鲜 第三期 征服满蒙 第四期 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期 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朝
中国鲜日台本湾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邓世昌
日
军
中日甲午战争 在
旅 旅顺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顺 屠
1全89军4年覆7没月25日
清军进 杀 军路线 中
哈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一衣带水
遣唐使……
服饰、文字、建筑、茶艺……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居
民
中日《马关条约》
李鸿章 日本马关春帆楼 伊藤博文
割地
威胁京津
辽东半岛
破坏领土完整
台湾
日本割走这些领
土有什么危害?
澎湖列岛
便利了日本扩军备战 便于列强控制中国财政
加重了人民负担
割地 赔款
二亿两白银
中国的赔款数额较前有 何变化?有什么危害?
割地
赔款
增辟通商口岸
开埠
列强的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
3.8%
明治天皇图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期 征服台湾 第二期 征服朝鲜 第三期 征服满蒙 第四期 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期 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朝
中国鲜日台本湾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邓世昌
日
军
中日甲午战争 在
旅 旅顺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顺 屠
1全89军4年覆7没月25日
清军进 杀 军路线 中
哈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一衣带水
遣唐使……
服饰、文字、建筑、茶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0张PPT)(优质推荐版)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中国
满蒙 朝鲜
亚洲乃至全世界
一、日寇蓄谋战火起—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
双方在战场上相遇会发生什么?
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
(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
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
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
为继。
——李鸿章
为迎接慈禧六 十大寿(1894年), 修建颐和园,挪用 海军经费,耗资三 千万两白银。
二、甲午风云英雄祭——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894—1895)
4.黄海海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 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日本趁机夺取制海权
在“致远”舰被击中、邓世昌入海 后,其平日里养的名为太阳的爱犬 也跟着跳入海中,紧紧咬住邓世昌 的衣袖,不让主人下沉。邓世昌想 赶走爱犬,但是爱犬仍不肯离去, 就在邓世昌转身沉海的片刻,狗又 紧紧咬住了邓世昌漂浮在海面上的 辫子,还发出“呜——呜——”的 悲泣声,仿佛在哀求邓世昌上岸。 一只狗与他的主人,在激烈的海战 后,就这样僵持在100多年前中国的 黄海海面上……
俄德法干预
德俄合作干涉之结果,可能由中
国获得一海军军港或煤站之割让。法
中
国也想借此向中国邀功,取得南海岛
国
日
旁中国一小岛… …
辽
本
——梁启超 著《李鸿章传》
东
三、丧权辱国任宰割—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代表清政府 的三个人物
2.表现: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租
熊代表俄国
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一、日寇蓄谋战火起—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
2、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共20张PPT)

1894年7月,日军进 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 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 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 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 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 日战争”。
邓世昌
黄海海战
“致远”号
丰岛海战
战争概况
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日军占领朝鲜平壤 黄海战役: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邓世昌殉国 辽东战役: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台湾人民奋起抗日,坚持斗争5个多月,打死打伤敌人32000多人,并在此后日本占领 台湾的50年里一直坚持反抗日本统治。1945年10月25日,回到祖国怀抱。
课堂训练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
B 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B.清朝腐败无能、避战求和
C.列强纵容侵略
D.清将贪生怕死
C 7、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
8、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 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有外国 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教 材P27“课后活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的背景
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大陆政策)。侵华是日本的既定 国策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 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 朝鲜。——日本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 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 日战争”。
邓世昌
黄海海战
“致远”号
丰岛海战
战争概况
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日军占领朝鲜平壤 黄海战役: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邓世昌殉国 辽东战役: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台湾人民奋起抗日,坚持斗争5个多月,打死打伤敌人32000多人,并在此后日本占领 台湾的50年里一直坚持反抗日本统治。1945年10月25日,回到祖国怀抱。
课堂训练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
B 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B.清朝腐败无能、避战求和
C.列强纵容侵略
D.清将贪生怕死
C 7、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
8、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 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有外国 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教 材P27“课后活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的背景
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大陆政策)。侵华是日本的既定 国策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 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 朝鲜。——日本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日本领导层的决策
日本领导层在战争中做出了快速、果断、有效的决策,采用了先进的战术和武器,为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保障。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强化国家体制
甲午战争暴露出清政府国家体制的弊端和落后,必须进行改革和 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重视军事现代化
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战术和武器装备明显优于清军,必须重视军 事现代化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日本
甲午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重要的胜利,大大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 。战争中日本所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和高超的战争策略,使日本在亚洲地区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让周边国家不 可小觑的力量。
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甲午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推动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进程。同时, 这场战争也使得西方列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地位和力量,从而调整了列强的对 华政策。
加强国际合作
甲午战争反映出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 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刀剑
日本军队也装备了一些传 统的刀剑,但在近战中并 不占优势。
04
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对两国的影响
中国
甲午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家经济状况恶化,国力大大削弱,为列强进一步割据中国创造了有利条 件。同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也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更为深刻地思考民族危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中国 应邀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派兵进入 朝鲜,形成中日对峙局面。
战争的起因
日本企图通过战争手段称霸亚洲乃至世界,实现“大陆政策 ”的既定目标。
日本领导层在战争中做出了快速、果断、有效的决策,采用了先进的战术和武器,为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保障。
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强化国家体制
甲午战争暴露出清政府国家体制的弊端和落后,必须进行改革和 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重视军事现代化
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战术和武器装备明显优于清军,必须重视军 事现代化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日本
甲午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重要的胜利,大大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 。战争中日本所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和高超的战争策略,使日本在亚洲地区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让周边国家不 可小觑的力量。
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甲午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推动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进程。同时, 这场战争也使得西方列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地位和力量,从而调整了列强的对 华政策。
加强国际合作
甲午战争反映出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 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刀剑
日本军队也装备了一些传 统的刀剑,但在近战中并 不占优势。
04
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对两国的影响
中国
甲午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家经济状况恶化,国力大大削弱,为列强进一步割据中国创造了有利条 件。同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也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更为深刻地思考民族危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中国 应邀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派兵进入 朝鲜,形成中日对峙局面。
战争的起因
日本企图通过战争手段称霸亚洲乃至世界,实现“大陆政策 ”的既定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 国主义国家侵略要求的是(C)A、清政 府赔偿巨额军费B、开辟内河新航线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增开通 商口岸 3、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过中国领 土的列强有: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 本(C)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4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增强综合国威海卫
6
思考填空
项目 内容 割三地? 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影响和危害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 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 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 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得 到哪些教训和启示? 集优第17页原因:主观原因①政治上:清政府腐 败无能;②经济上落后;③军事上,装备落后李 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 逃。客观原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日本先 进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自学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 关条约》。 难点:说明《马关条约》与 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
展 示 四
2
一.黄海海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 4.黄海海战中出现的民族英雄是谁? 5.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是什么?
赔多少?
军费2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其他权?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
设厂,产品运销内 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 地免收内地税 主义的发展。 7
3.《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 成了怎样的危害和影响? 4.你认为《马关条约》的内容当 中 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本质 的是哪一条?有何危害?
8
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和现在 的招商引资有无本质区别?
在近代:清政府被迫允许殖民者在中国投 资办厂,这便利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而今天:招商引资则是主动利用 外资在中国办厂,这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 的发展,加快中国的进步。
9
课堂检测
【连线中考】 1.(2010年.镇江市)与以下两幅图片直接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A鸦片战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