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外电视节目

合集下载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1·广电总局全称(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

2·(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国庆节试播,年底播出。

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全天播出4小时,内容为新闻简报。

3·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

并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4·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 ( 吕焕斌 ).5·1999年,荷兰一家电视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节目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样式出现并发展起来。

《老大哥》节目的名字出自(奧威尔)的预言性小说(《1984》)。

6·调查类新闻节目的“鼻祖”是1953年英国BBC开播的(《全景》)节目。

7·肥皂剧(《伊斯坦德人》) 1985年在BBC1首播,该剧是作为独立电视(《加冕街》)的竞争产品诞生的。

8·1936年11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纪念的时刻。

这一刻,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颇大的歌舞演出,开始了它的正式播出。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电视系统播出的定期节目,因此人们常常把它视作人类电视事业的开端,标志着电视时代的来临。

(实况转播)9·1960年12月9日在ITV首播,(《加冕街》)是英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剧。

10·PBS儿童制作:(《芝麻街》)。

11·美国商业体系中,传统三大广播公司是( 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ABC )美国广播公司、( NBC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 FOX )福克斯广播公司、( CW )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

·制播合一是指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资、制作、审查、播出等各个环节由电视台内部的节目部门统筹完成的运作体制。

·真人秀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

2593919_中外电视体育节目创新比较

2593919_中外电视体育节目创新比较

自1936年柏林奥运会第一次运用电视技术来展现体育赛事以来,电视体育节目开始在欧美逐渐兴起,且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逐步一步步创新。

在我国,自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转播八一男女篮球队的友谊赛开始,体育电视节目已经发展了56个年头。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体育电视节目基本呈现出中央电视台一家独大的局面,诸多省级电视台体育频道,除京沪粤三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外,皆有“鸡肋”之嫌;省以下各地市级电视台的体育频道更陷入“苟延残喘”之窘境。

电视体育节目在国外向来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类型。

2000-2011年间,美国电视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全部是体育赛事直播。

在欧美,电视体育内容制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

在广阔的市场面前,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一方面遇到了危机,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自己特有的新机会。

“危机”来自于互联网平台的冲击:观众用户习惯的改变,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蚕食着传统电视界的核心商业模式。

“新机会”也随之到来:一些不可替代的电视媒体新形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如超高清电视技术(UHD)和互联网电视(OTT)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这个产业;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压倒多数的重大体育赛事的视频,将依然由电视机构制作完成。

正如欧洲著名体育文化学者万内尔所说,新媒体虽然制造了实行的新渠道,但是在新的编码-解码得以循环完成之前,制度还是由电视机构创造并且为受众所接收的;他还认为,相关技术的变革推动着体育媒体产业的发展演变,节目内容的创意仍然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制作技术创新英国著名体育电视研究者大卫·巴克认为,任何电视叙述的传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随着在其创造中所使用的生产技术的一种功能。

现代媒介对于技术的依赖属性,导致了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必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媒介变革。

而体育媒体制作的内容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产品组成。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成长性很高,并具有很高的创新能力,能迅速完成新技术消化与创新,对技术转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中外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与反思

中外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与反思

150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总第198期)中外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与反思张菁两年一度的慕尼黑儿童电视节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儿童节目展示平台,代表了儿童节目制作的最新潮流,被誉为“儿童电视界的奥斯卡”。

电视节分为6岁以下、7岁-11岁、12岁-15岁三个年龄单元的虚构与非虚构两大类节目评奖。

2012年的电视节展映的国外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欧洲节目普遍比其它国家的儿童节目更侧重公共教育和心理疏导功能,制作水平以斯堪的纳维亚四个国家、荷兰、德国为最高,他们的儿童节目多数基于公共电视台的制作体制,节目形态丰富;美国的节目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基于商业电视台的制作体制;另一个制作水平高的国家是日本,节目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画面生动精美,体现出了本国的审美趣味和儿童教育观念。

纵观这届电视节所展映的儿童电视节目,对比中国儿童节目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观众的年龄细分和节目形态细分我国的儿童频道大多为全年龄儿童频道,受众年龄从低幼至青少年,从0岁-18岁,或可以称为儿童综合频道,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制作模式对儿童年龄的细分界限不清晰,儿童观众与儿童节目的专业化细分不够。

到底什么年龄的儿童适合观看什么形态、内容、主题的节目?国外的儿童节目摸索出了相对稳定的经验和模式,体现于他们的节目形态和节目环节的设计,较为符合适龄儿童发展心理的规律和成长阶段的需要。

6岁以下的儿童节目,国内常见的节目形态是娱乐型的动画片和教孩子认知的电视杂志。

慕尼黑这个竞赛单元放映的节目形态非常多样,动画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其它节目形态还包括儿童短剧、系列短纪录片、动手节目、科教节目。

动画片的制作非常重视能让儿童从中学到东西,提供一些有价值、有趣的教育信息,加入大量吸引儿童参与的互动环节,从声音、肢体动作吸引儿童,使他们不仅是观看者,还能从参与中学到知识技能、锻炼肢体协调性。

7岁-11岁儿童观众定位的节目形态包括电视科普杂志、儿童系列剧、儿童短剧、木偶剧、儿童新闻杂志、纪录片等。

中国和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有何异同?

中国和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有何异同?

中国和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有何异同?电视节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电视节目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娱乐方式。

但是,在享受电视节目的同时,我们是否注意到了中国和加拿大的电视节目之间有什么异同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科普。

一、节目类型差异1.中国电视节目类型中国电视节目类型包括综艺、电视剧、新闻、体育、文化、少儿、美食等多种类型。

这些节目类型丰富多彩,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推出相应的节目。

2.加拿大电视节目类型加拿大电视节目类型少而精。

加拿大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为情景喜剧和纪录片。

二、制作方式差异1.制作方式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注重篇幅和内容,制作工艺之繁琐可见一斑。

中国电视节目注重节目质量,追求曲高和寡。

2.加拿大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加拿大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注重艺术表现形式和创意。

加拿大电视业的发展得益于先进的科技和制作设施,制作工艺之精致夺人眼球。

三、观众群体1.中国电视观众的主要群体为老年人和农村人口。

受到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老年人更喜欢收看古装剧、家庭剧等类型的电视节目。

2.加拿大加拿大电视观众的主要群体为年轻人和城市居民。

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影响影响了加拿大电视节目的格调和风格。

四、节目主题1.中国中国电视节目主题注重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电视剧大多以历史和文化为主题,体现出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深厚底蕴。

2.加拿大加拿大的电视节目主题成为了反映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点。

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中许多的主题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侧重于人性和情感。

总结:总的来说,中国和加拿大的电视节目在类型、制作方式、观众群体及节目主题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但两个国家的电视节目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听享受。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电视节目的类型和制作方式也将不断进化和发展。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乏深度和广度等问题。
外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背景与发展
外国的电视新闻节目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外国电视新闻 节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涵盖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等各个领 域。
特点与优势
外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具有信息丰富、报道全面、观点多元等特点,同时注重深度报道和分 析,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外国电视新闻节目将积极利用新技术 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例如利用人工 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观众体验 ,以及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拓 展传播渠道。同时,加强对数据新闻 的挖掘和应用,提高新闻节目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改革阶段(1978年-1992年):电 视新闻节目的多元化和深入发展。
创新阶段(2002年至今):电视新 闻节目的全面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外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28年-1950年代):外 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成熟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外国 电视新闻节目的多元化和深入发展。
收视偏好
国内观众更加关注国内时事和民生问题,而国外观众则更加关注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问题。
03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发 展历程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58年-1978年):中 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与初步发展 。
成熟阶段(1992年-2002年):电 视新闻节目的专业化、栏目化、品 牌化。
外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未来展望
全球化与地域化并存
深度报道与评论并重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外国电视新闻节目将继续关注全球范 围内的新闻事件,同时更加注重地域 化特色,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 需求。例如,加强对地方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报道,以及结合地域 特色的本土化新闻节目。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第一篇:中外电视栏目比较1·广电总局全称(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

2·(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国庆节试播,年底播出。

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全天播出4小时,内容为新闻简报。

3·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

并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4·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吕焕斌).5·1999年,荷兰一家电视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节目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样式出现并发展起来。

《老大哥》节目的名字出自(奧威尔)的预言性小说(《1984》)。

6·调查类新闻节目的“鼻祖”是1953年英国BBC开播的(《全景》)节目。

7·肥皂剧(《伊斯坦德人》)1985年在BBC1首播,该剧是作为独立电视(《加冕街》)的竞争产品诞生的。

8·1936年11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纪念的时刻。

这一刻,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颇大的歌舞演出,开始了它的正式播出。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电视系统播出的定期节目,因此人们常常把它视作人类电视事业的开端,标志着电视时代的来临。

(实况转播)9·1960年12月9日在ITV首播,(《加冕街》)是英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剧。

10·PBS儿童制作:(《芝麻街》)。

11·美国商业体系中,传统三大广播公司是(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FOX)福克斯广播公司、(CW)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

·制播合一是指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资、制作、审查、播出等各个环节由电视台内部的节目部门统筹完成的运作体制。

·真人秀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

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现状比较

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现状比较

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现状比较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真人秀节目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

在中国,真人秀节目几乎包揽了所有电视台的节目列表,而在国际上也有许多知名的真人秀节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状。

一、选题定位真人秀节目是一种通过观察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展现他们的个性、生活和思维,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的电视娱乐节目。

在国内外,真人秀节目已开始崛起,并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不断涌现着新的变化和风格。

为更深入地探讨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现状的比较,笔者将分三个方面来分别从基础设施、内容产生和收视方面谈谈这些节目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和展望。

二、基础设施比较选择真人秀节目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判断其综艺表现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1.设备从设备的角度来看,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差距非常明显。

国外的真人秀节目拥有更为先进的录制设备和技术,可以更加精准的记录进程,为节目的呈现和剪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场所真人秀节目涉及到舞台设计和布置,一个合适的舞台设置对节目现场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真人秀节目的场地设施还是比较简单,场地空间不够大,设置相对单一,相对于国外真人秀节目的舞台和设备,国内真人秀节目的舞台逼格还远不够高。

三、内容产生比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真人秀节目,节目内容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以下是中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产生比较。

1.题材国内真人秀节目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多是以明星气质和启发性为主,从娱乐、悬疑、与感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相差不大的节目呈现方式来展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

国外真人秀节目更关注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除了娱乐性,更多是承载一些社会性的主题,从而更能展现出其准确的制作和深层的人文内涵。

2.制作国际知名真人秀节目如《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的制作上对选手的培训以及道具、音响、灯光等设备,在全球媒体市场上都属于佼佼者。

而国内部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多是面向直播,难免会出现数据错误等问题。

对比中外电视节目

对比中外电视节目

对比中外电视节目之——《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与《交换空间》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2班学号:2013030251075金铱迪摘要:中国央视经济频道《交换空间节目》是一档以节俭装修为理念的服务类节目。

日本《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是一档改造日本住宅的综艺类节目。

本文试从多方面这两个节目进行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交换空间全能住宅改造王真人秀节目家居设计装修比较从相同点出发:1、都是真人秀节目。

有别于国内其他装修类栏目的一大亮点就是:告别了主持人在封闭的演播室播报装修资讯的传统节目形式,而是采用了“真人秀”方式:《交换空间》从现实生活中挑选出两个参加节目的家庭和两位设计师,然后由一位设计师带领一个家庭,在节目规定的时间内互为对方家庭装修好需要改造的房间,并且整个家装过程将在摄像机镜头的真实记录下展现给观众。

而《改造王》所改造的住宅也是实际存在并且真实记录装修过程的。

2、都是关于家居环境的改造与装修。

节目的主题是一样的,注重对人们生活家居的建议性和指导性,都是家居设计装修类的节目。

3、都具有一定的人文感情特征,且范围较广。

栏目不是为社会上的投机分子提供获得巨额奖金或是一夜成名的机会,而是为了满足都市人对幸福生活、完美家居环境的渴望,促进小家庭的和谐完美,进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展现人物在装修比赛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和人间的真情。

最后,适当曝光参加节目者的私人故事和个人资料,使受众更易接受。

从不同点出发:1、主持人风格不同。

《改造王》所乔治的口吻是幽默和独特的。

这可以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交换空间》王小骞的风格是清新活泼型,她最具代表的就是真诚的笑容,有很强的亲和力。

2、改造的力度和范围不同。

日本节目每期只有一个家庭参与节目,进行改造,而且造价高昂,都是十分浩大的工程。

而中国每期两个家庭进行装修,各提供一个房间,规模小,造价也规定在万余元。

3、装修对象不同。

《改造王》多为独栋的老房子。

而且很多时候是有各类结构问题,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中外电视节目之——
《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与《交换空间》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2班
学号:2013030251075金铱迪
摘要:中国央视经济频道《交换空间节目》是一档以节俭装修为理念的服务类节目。

日本
《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是一档改造日本住宅的综艺类节目。

本文试从多方面这两个节目进行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交换空间全能住宅改造王真人秀节目家居设计装修比较
从相同点出发:
1、都是真人秀节目。

有别于国内其他装修类栏目的一大亮点就是:告别了主持人在封闭的演播室播报装修资讯的传统节目形式,而是采用了“真人秀”方式:《交换空间》从现实生活中挑选出两个参加节目的家庭和两位设计师,然后由一位设计师带领一个家庭,在节目规定的时间内互为对方家庭装修好需要改造的房间,并且整个家装过程将在摄像机镜头的真实记录下展现给观众。

而《改造王》所改造的住宅也是实际存在并且真实记录装修过程的。

2、都是关于家居环境的改造与装修。

节目的主题是一样的,注重对人们生活家居的建议性和指导性,都是家居设计装修类的节目。

3、都具有一定的人文感情特征,且范围较广。

栏目不是为社会上的投机分子提供获得巨额奖金或是一夜成名的机会,而是为了满足都市人对幸福生活、完美家居环境的渴望,促进小家庭的和谐完美,进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展现人物在装修比赛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和人间的真情。

最后,适当曝光参加节目者的私人故事和个人资料,使受众更易接受。

从不同点出发:
1、主持人风格不同。

《改造王》所乔治的口吻是幽默和独特的。

这可以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交换空间》王小骞的风格是清新活泼型,她最具代表的就是真诚的笑容,有很强的亲和力。

2、改造的力度和范围不同。

日本节目每期只有一个家庭参与节目,进行改造,而且造价高昂,都是十分浩大的工程。

而中国每期两个家庭进行装修,各提供一个房间,规模小,
造价也规定在万余元。

3、装修对象不同。

《改造王》多为独栋的老房子。

而且很多时候是有各类结构问题,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的。

让人觉得这房子的确有改造的必要,现实意义很大,但相应的改造成本大。

而《交换空间》装修对象多为2米8左右层高的房间,房龄都较小,有时候甚至是新房。

不用考虑房屋的稳定性这种额外的因素,减小了对于设计师的挑战难度。

降低了节目组的风险。

节目太保守了,刺激感降低。

4、对时间要求不同。

《改造王》改造时长无说明也无要求。

在节目过程中,它没有强调这一点。

,加快了节目的节奏,没有分散观众的注意,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改造的效果上了,没有了对于争分夺秒的紧张刺激感。

《交换空间》改造时长短,只有48小时。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节目的可控性和操作简便性极强。

但改造力度小了,刺激感降低。

5、参与者不同。

《改造王》改造者多为日本一级建筑设计师。

知名度高,分量重。

而且都是设计师和专业改造团队动手。

业主并不参与,真人秀效果降低。

《交换空间》改造者多为室内设计师,因为强调的是交换装修,所以选手和设计师以及装修团队要一起动手。

参与度很高,真人秀的成分提高了。

6、改造风格不同。

《交换空间》改造风格很多样,有欧式的,田园的,现代的等等。

而《改造王》多为原木色,是自然系。

7、节目主旨不同。

《交换空间》节目中突出的是追求新颖,推崇轻装修、重装饰,主要是为了点亮空间、制造娱乐、提升感情。

节目最大看点是如何在规定时间有限预算内完成装修任务。

还有红蓝两队选手为对方装修后各自收房时的忐忑不安。

《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节目中突出的是追求实用、强大的收纳功能、合理的动线设置、流动的和风日照、温馨的人文关怀。

节目最大看点是针对各式各样家庭的住宅翻修需求,进行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改造,重新变身成为顶级住宅。

节目中,日本建筑设计师把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美学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对于整体结构的把握和对生活细节的处理都做到了无懈可击。

所以节目的最终效果就显得格外出彩。

观点总结:
作为两档同类型的节目,存在不同点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所处的社会国家背景不同,更重要的是节目策划时定位就不同。

从两档节目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强调的是“改造”两个字,所以它改造后的房子会有焕然一新,且效果隆重。

《交换空间》强调的是“交换”两个字,除了具有比赛属性,它因为时间限制、资金限制等因素,没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因为它推崇的就是轻装修、重装饰,所以相比较而言,刺激感较低。

《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仿佛在完成一件巨大工艺品,费时费力;《交换空间》实则是个娱乐秀,但带有生活指导性。

总之我认为,这两个节目无疑都是各有千秋,十分出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