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精品PPT课件
寻常痤疮疾病PPT演示课件

阐述了寻常痤疮的治疗原则,包括保持皮肤清洁、抑制皮脂腺分泌 、抗感染等,并介绍了常用的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 2
保持皮肤清洁
建议患者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皮肤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饮食调理
建议患者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03 治疗方法与药物 选择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维A酸类药物
具有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 着和痤疮瘢痕等作用。此外,还能增加皮肤渗透性,在联合治疗中可以增加外用抗菌及抗 炎药物的疗效。
过氧化苯甲酰
为过氧化物,外用后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 及收敛作用。可配成不同浓度的乳膏、凝胶等,少数敏感皮肤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 敏感性皮肤从低浓度及小范围开始试用。
心理调适和自信心建立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 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经历,获得情感支持和建 议。
增强自信
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自 我肯定等方式,增强自信 心和自我价值感,减少对 痤疮的焦虑和担忧。
放松身心
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 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 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 准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 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 量60mg/kg为目标。
如口服避孕药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 商品名达英-35),适用于女性中、 重度的痤疮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 高表现(如多毛、皮脂溢出等)或多 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 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 应用口服避孕药。
寻常痤疮 ppt课件

痤疮
马拉色菌
表皮葡萄球菌
产生脂酶、蛋白酶等,水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
形成生物膜,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黏连
促进粉刺的形成
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integrins β1、α3,IL-1α等
产生内源性卟啉氧化角鲨烯(兔试验)
马英 等.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目标的新认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66-69.
紫外线使皮脂中 的角鲨烯氧化
马英 等.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目标的新认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66-69.
19
痤疮的病因
04 其他因素
◇ 遗传因素:通过对大量人群、家系、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构成痤疮发病 易感性的重要原因
◇ 精神因素:慢性紧张刺激垂体一肾上腺轴,引起雄激素分泌,促进痤疮发生
谢淑霞 等.大学生痤疮患者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65-2267.
8
痤疮发病率
3%
80%
85%
95%
35-44岁中年人
25-34岁人群
12-24岁青少年
11-30岁青年人
有研究指出,寻常痤疮发生在7--46岁,发病率可达96%
9
流行病学调查
国外
全球9.4%的人口受到了痤疮的影响,为全球第八大流行疾病 青春期痤疮患病率为86.9%,青春期过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症状多男重女轻
◇ 环境因素:使用劣质化妆品或不洁卫生工具,温度等的刺激
◇ 生活习惯:刺激性食物、吸烟、晚睡等
马英 等.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目标的新认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66-69.
20
预防及治 疗方法
最新寻常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精品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系统治疗----四环素
剂量与疗程:500~1000mg/d,服药3~4周待 病情有所控制后适当减量,维持量250mg/d 或隔日250mg,一般需连续服药4月左右。如 用药4 ~6 周仍不能控制者, 可增至 1.5 ~ 2g/d,用药2周观察。
系统治疗----四环素
作用机理:①抗PA,②抑制脂酶,③抑制趋化 因子,④抑制中性粒细胞。 副作用:①胃肠道反应,②二重感染,例粘膜 念珠菌感染,③光敏,④药疹。 需饭前服,以增加吸收,避免与铁剂等同时
临 床 表 现
12~ 24 岁 发 病 率 达 85%,25~ 34 岁 为 8%,35~ 44 岁 为 3%, 是一种常见病,皮损主要累及面及躯干上部,有二类损害,即 非炎性粉刺及炎性损害,包括丘疹、脓庖、结节、囊肿等。根 据皮损的主要疹型可分为丘疹性、脓疱性、囊肿性、萎缩性、 聚 合 性 及 恶 病 质 性 痤 疮 。 每 型 主 要 以 1~ 2 种 疹 型 为 主 。
----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四大环节的唯一的药物, 所以疗效也高。
系统治疗----维A酸
副作用包括: ①皮肤粘膜反应,皮干燥、脱屑、唇炎、口角炎、结
合膜炎、脱发、光敏、肢端脱皮、皮脆性增加、鼻干及 鼻衄等,但可耐受,多在用药1~2周内出现,可逆性。 ②肌 痛,关节痛。
③肝功能损害,AST、γ-GT升高。 ④眼损害,暗适应性差。⑤甘油三酯升高。⑥致畸。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 治疗〖精品课件〗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病因学
一、毛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角化 这种异常的角化可使毛孔堵塞,内
容物排出不畅而堆积,形成微粉刺。以 后进一步扩大形成粉刺,近来研究表明 皮脂中的亚油酸与毛囊口异常角化有 关。痤疮患者此亚油酸水平降低。
2024版痤疮专业知识PPT课件

2024/1/29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调 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 构,促进疾病的康复。
20
05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建议
2024/1/29
21
饮食原则指导
低糖饮食
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以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 平,有助于减轻痤疮症状。
富含锌的食物
适量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豆类、全 谷类等,有助于减轻痤疮症状。
2024/1/29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024/1/29
17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
讲解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帮助患 者全面了解疾病。
2024/1/29
强调痤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 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以 减轻患者的洁,避免用手挤压痤疮, 以免加重感染。
8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维A酸类药物
过氧苯甲酰
如阿达帕林凝胶,可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粉刺, 同时抗炎,改善痤疮瘢痕。
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 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及轻度溶解粉刺作用。
抗生素
壬二酸类药物
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可抗炎杀菌,减少 炎症。
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同时溶解粉刺,适合 不同类型的痤疮。
介绍了微生物组学在痤疮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调节皮肤微生物
菌群平衡,为痤疮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8
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食物、酒精等,可能刺激皮肤,加重 痤疮症状。
2024/1/29
牛奶
部分研究表明牛奶可能与痤疮发生有关,因 此建议适量饮用或避免饮用。
24
2024版痤疮的治疗ppt课件

痤疮的治疗ppt课件•痤疮概述•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目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痤疮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发病机制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下颌和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初起多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如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
皮损加重后可形成炎症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有波动感,甚至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
分型根据皮损性质,痤疮可分为粉刺型、丘疹型、脓疱型、结节型、囊肿型、聚合型等。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及分型VS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特点等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级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鉴别诊断需要与玫瑰痤疮、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玫瑰痤疮多发生于中年人,皮损多位于鼻部及周围;毛囊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脂溢性皮炎多发生于头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表现为红斑性皮疹,表面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药物治疗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壬二酸类药物抗生素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等,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并使面部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下降。
异维A酸可减少皮脂分泌,控制异常角化和黑头粉刺的形成,并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抗雄激素药物如螺内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可抑制雄激素分泌,减少皮脂分泌。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选择药物轻度痤疮可单用外用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需联合系统药物治疗。
注意药物副作用如维A酸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过氧化苯甲酰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等。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特别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可能会与痤疮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非药物治疗光疗及激光治疗红蓝光照射01强脉冲光(IPL)02激光治疗03化学剥脱术果酸换肤水杨酸换肤粉刺挤压术微针治疗射频治疗030201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常见并发症介绍炎症性痤疮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预防措施建议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
痤疮的治疗PPT课件

症状分类
3、脓包性痤疮:表现 以脓包和炎症丘疹为主。
12
症状分类
4、囊肿性痤疮:表现 以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 内含带血的粘稠脓液,破 溃后可形成窦道及瘢痕。
13
症状分类
5、结节性痤疮:脓包性痤疮 漏治误治以后,可以发展成壁厚、 大小不等的结节,位于皮下或高 于皮肤表面,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质地较硬。
14
症状分类
6、萎缩性痤疮:丘疹或 脓包性痤疮破坏腺体而形成 凹坑性状萎缩性瘢痕者。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症状分类
7、聚合性痤疮:数个痤 疮结节在深部聚集融合,有 红肿颜色青紫。
16
埋线治疗
取穴:星状神经节、大椎、曲池、足三里、肺俞、 三阴交
配穴:肺经风热配尺泽、合谷等; 肠胃湿热配上巨虚、天枢等; 脾失健运配合谷、脾俞等; 瘀血阻滞配膈俞、内关、血海等; 肝肾不足配太溪、肝俞、曲泉。
17
埋线治疗
星状神经节 1、患者取仰卧位,在背部垫一高枕,嘱患者头部尽量
向后仰; 2、左手食指、中指定位,中指放在胸锁关节处,食指
尖所指的位置为进针处,进针前需要分离动脉,拨离动脉 到食指内侧,顺着食指甲缘进针,针尖斜面向外侧,针尖 有抵触感即可出针;
3、出针后按压5min-10min,直刺,1#,1cm 如果食指触摸到搏动则放弃进针,嘱患者休息30min
18
预防调理
1)有规律的生活 2)保持心理平衡 3)保持饮食平衡 4)注意清洁保养 5)不用手挤痤疮 6)依靠正规治疗
19
谢 谢 !
20
6
7
临床症状与分类
8
症状分类
1、粉刺性痤疮:初发者有 白头和黑头粉刺两种。白头粉 刺又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 疹,开口部明显,不易挤出; 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位 于毛囊口的顶端,可挤出。
寻常痤疮讲课PPT课件

寻常痤疮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汇报人员
02 寻常痤疮概述
03 寻常痤疮的病因与 影响因素
04 寻常痤疮的治疗方 法
05 寻常痤疮的预防与 日常护理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汇报人员:XX医院XX
寻常痤疮概述
定义与特征
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特征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等 病因可能与遗传、荷尔蒙和环境因素有关 症状通常出现在面部、胸部和背部
病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 度,导致导管口径变小、狭窄 或堵塞
影响因素:遗传、内分泌、 炎症、免疫等
微生物感染
痤疮丙酸杆菌:导致毛囊内炎症,引发痤疮 表皮葡萄球菌:在皮肤表面定植,参与痤疮形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毒素,加重痤疮炎症 马拉色菌:引起毛囊内炎症,诱发痤疮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痤疮病史的患者更 容易患寻常痤疮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发病机制
寻常痤疮是一种 常见的皮肤病, 其发病机制与皮 脂腺分泌旺盛、 毛囊口角化异常、 痤疮丙酸杆菌感 染等因素有关。
寻常痤疮的发病 机制可以概括为 四个方面:皮脂 腺分泌旺盛、毛 囊口角化异常、 痤疮丙酸杆菌感 染以及炎症反应。
寻常痤疮的发病 机制较为复杂, 其中皮脂腺分泌 旺盛和毛囊口角 化异常是两个重
化学剥脱治疗
原理:通过使用化学药物,使皮肤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表皮或真皮浅层的皮肤损害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中度寻常痤疮的治疗,特别是非炎症性皮损如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等 常用药物:果酸、乳酸、水杨酸等 注意事项: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剥脱导致皮肤损伤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去除 病灶,减少皮脂 分泌
痤疮ppt课件完整版

建立患者档案,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
3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护肤、合 理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有助于预防痤疮 的发生和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于皮肤组织,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改善皮肤质地,对痤疮瘢痕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生物制剂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针对痤疮发病机制的生物制剂逐渐 应用于临床,如抗TNF-α药物等,为痤疮治疗提供了新的 选择。
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策略
1 2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系统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异维A酸等药物进行系统治 疗。
光疗和激光治疗
光疗和激光治疗对于炎症性痤疮有一定疗效,但需专业医生指导下 进行。
患者心理支持
了解疾病知识
向患者普及痤疮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自然病程和治疗方 案。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
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以红斑性皮 疹、表面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为特征。
严重程度评估
轻度
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 ,总皮损数少于30个。
中度
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 疱,总皮损数在30~50个之间 。
重度
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 症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皮损 数在50个以上,结节少于3个。
长期治疗
痤疮治疗需要一定时间, 患者应保持耐心,遵医嘱 坚持治疗。
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治疗----维A酸
剂量与疗程:主要是13-顺-维A酸,0.5~ 1mg/d/kg,连服2~3周,待病情控制后减量维持, 总疗程4~5个月。至今的大量临床观察认为本药 是治疗痤疮最好的药物,主要用于结节囊肿型痤 疮及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系统治疗----维A酸
作用机制: ①溶解粉刺, ②减少皮脂, ③减少炎性反应, ④降低PA菌。
可能与雄性素的作用有关,给痤疮丙酸杆 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病因学
三、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主要与痤疮丙 酸杆菌(PA)的感染有关。
①痤疮患者PA数量增加; ②抗菌治疗后PA减少且与临床症状 有平行关系, ③PA耐药导致治疗失败。 PA可通过以下途径引起炎性损害。
透明质酸酶 神经氨酶
补体活化 (C5a)
临床表现
12~24 岁发病率达 85%,25~34 岁为 8%,35~44 岁为 3%, 是一种常见病,皮损主要累及面及躯干上部,有二类损害,即 非炎性粉刺及炎性损害,包括丘疹、脓庖、结节、囊肿等。根 据皮损的主要疹型可分为丘疹性、脓疱性、囊肿性、萎缩性、 聚合性及恶病质性痤疮。每型主要以 1~2 种疹型为主。
林可霉素:300~450mg/d,疗效与四环素 相当,作用机理同红霉素,主要副作用① 胃肠障碍霉素: 400mg/d,明显起效后改 200mg/d。作用机理及副作用与四环素相似 强力霉素:
200mg/d,起效后改为100mg/d。
系统治疗----氨苯砜
剂量与疗程:50~100mg/d,严重者150mg/d,不超过 200mg/d。如和抗生素联用可减少用量。本药多用于炎症 明显的结节囊肿性患者, 作用机理①抗PA,②抗炎。 副作用较多,包括①溶贫,②胃肠道反应,③骨髓抑制, ④肝肾功能受损,⑤药疹,包括DDS综合征等。因此应在 治疗前、治疗中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PA 低分子量趋化物
中性粒细胞吞噬 PA 脂酶
释放中性粒细胞溶酶 中性粒细胞趋化物 FFA
毛囊壁破裂
炎性反应 修复
异物(毛囊上皮、毛发)
病因学
四、 主要与雄激素代谢有关,研究表明部分
女性患者循环中雄性素增高,也有实验表明 皮损区二氢睾酮明显增加,说明雄性素的局 部代谢异常也与发病有关。
病因学
五、遗传 基本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但因有很多因
----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四大环节的唯一的药物, 所以疗效也高。
系统治疗----维A酸
副作用包括: ①皮肤粘膜反应,皮干燥、脱屑、唇炎、口角炎、结
合膜炎、脱发、光敏、肢端脱皮、皮脆性增加、鼻干及 鼻衄等,但可耐受,多在用药1~2周内出现,可逆性。
系统治疗----美满霉素
剂量与疗程:100~200mg/d,取得疗效后逐渐减量。 ①对四环素耐药者本药仍有效, ②每日200mg比每日1g四环素降低FFA的作用大,且
持久。 ③服药3周与服四环素9周的疗效相当。表明该药疗效
快,作用强。。
系统治疗----美满霉素
本药为脂溶性,易穿透到毛囊皮脂腺内, 吸收不受胃肠道离子影响,生物利用度高。 副作用有:①头昏,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病因学
一、毛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角化 这种异常的角化可使毛孔堵塞,内
容物排出不畅而堆积,形成微粉刺。以 后进一步扩大形成粉刺,近来研究表明 皮脂中的亚油酸与毛囊口异常角化有 关。痤疮患者此亚油酸水平降低。
病因学
二、 痤疮患者局部皮脂较正常人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
Pillsburg法,分成4级:
Ⅰ级: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 Ⅱ级:Ⅰ+浅在性脓疱,炎性皮疹数目多, Ⅲ级:Ⅱ级+深在性炎性皮疹, Ⅳ级:Ⅲ+囊肿,易形成瘢痕,
临床表现
国际改良分类法:
Ⅰ级: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及脓疱,总病灶少于30个; Ⅱ级:有粉刺及中量有丘疹和脓疱,总病灶在30~50个之
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疾病的严重性及 防止瘢痕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治愈并不 多见; 治疗方法很多,可能与其病因复杂有关, 但主要针对毛囊异常角化,PA感染,雄激 素作用及炎症四大病因; 分为系统及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适应证: ①中重度痤疮; ②外用治疗不能控制者; ③有胸背部受累者,因这些患者外用治 疗疗效差; ④外用发生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素影响发病,故从遗传学角度难以预测其发 病及严重性。
病因学
雄性素、避孕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卤族 元素的药物(碘剂、溴剂)、抗结核药、抗癫痫 药、VitB12 等。
病因学
七、 潮湿、热、情绪压抑、外伤、饮食等也
有关。
病因学
总结:
青春期后,雄性素增高,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 上皮发生异常角化,使毛囊口堵塞,皮脂及角质碎片形成 微粉刺,进一步扩大成粉刺,皮脂增多,使PA易生长,产 生脂酶分解甘油三酯产生FFA,同时PA分泌趋化因子,使PMN 聚集,产生溶酶共同使毛囊上皮破损引起炎性损害,进一 步发展可成结节及囊肿。
间; 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有大的炎性皮损,总病灶在51~
100个之间,结节/囊肿<3个; Ⅳ级:结节/囊肿或聚合性,总病灶>100个,结节/囊肿>3个。
临床表现
cunliffc分级: 轻度:以白头及黑头粉刺为主; 中度:以炎性丘疹及脓疱为主; 重度:炎性丘疹很重,出现结节及炎性 囊肿为主。
治疗
②恶心, ③皮肤色素沉着,本药价格贵
系统治疗----红霉素
剂量与疗程:500~1000mg/d,可连服4周起效后, 每2周减250mg,至维持量在250~500mg/d再服1 个月。 作用机制①抗PA,②抑制皮脂,③FFA下降。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发生耐药比四环素多
见。
系统治疗----林可霉素
系统治疗----四环素
剂量与疗程:500~1000mg/d,服药3~4周 待病情有所控制后适当减量,维持量 250mg/d或隔日250mg,一般需连续服药4月 左右。如用药4~6周仍不能控制者,可增 至1.5~2g/d,用药2周观察。
系统治疗----四环素
作用机理:①抗PA,②抑制脂酶,③抑制 趋化因子,④抑制中性粒细胞。 副作用:①胃肠道反应,②二重感染,例 粘膜念珠菌感染,③光敏,④药疹。 需饭前服,以增加吸收,避免与铁剂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