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规划设计
第四章港口规划设计§§

二、港口的分类
1.按功能用途分
商港(贸易港)、渔业港、工业港、军港、 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 ? 海港—位于有掩护的海湾内或位于开敞的海岸上;
? 河口港—位于河流入海口或河流下游潮区界内;
? 河港—位于河流沿岸,多以内贸为主,停泊河船;
? 运河港—位于运河上。
三、港口营运概要
1.货物在港内的作业
作业环节:装卸作业、储存、短途运输;
2. 港口吞吐量及通过能力 ? 吞吐量: P118
? 通过能力: P118
3. 船舶技术性能指标
? 船舶尺度:船长、船宽、型深、吃水; ? 船舶吨位:容积吨位、重量吨位;
? 船舶的种类:集装箱船、杂货船、散货船、油船
第二节 港口调查与分析
一、 港口腹地与吞吐量预测 二、气象条件对港口建设的影响分析
为了具体反映靠泊能力的大小,通常按靠泊船舶的最
大吨级分类,供万吨级以上船舶停靠的泊位通常称为 深水 泊位 。
港口拥有的泊位数量,特别是深水泊位的数量,是衡
量港口规模大小和测算港口通过能力的主要依据。
港口码头的分类
按用途 可分为:客运码头、货运码头、军用码头、轮渡
码头、工作船码头、修造船码头等。
货运码头 又可分为:件杂货码头、散货码头、油码头、
充分考虑交通、能源、城市、国防、环境等多方面的需 要,既要节省工程投资,又要减少营运管理费用。通过 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论证比较后确定。
二、不同地区港址选择的特点
1.海港港址选择的特点
海岸的类型 按地质条件分为岩石海岸、沙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按形态条件分为折,岸坡较陡。有的水域可能有
(2)开敞海岸
特点: 开敞海岸多为砂质或淤泥质海岸,岸线较
港口工程规划课程设计

港口工程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港口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规划原则;2. 学生能了解港口工程与国民经济、区域发展的关系;3. 学生能掌握港口工程规划的基本流程、方法和评价指标;4. 学生能了解我国港口工程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港口工程规划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港口工程规划图的绘制和分析;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具体的港口工程规划案例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树立海洋强国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对工程学科的兴趣;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港口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数学和物理基础,对工程学科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港口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港口工程概述- 港口定义、分类及功能- 港口与国民经济、区域发展的关系2. 港口工程规划原则与流程- 规划原则:适应性、前瞻性、经济性、环保性等- 规划流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验收投运等3. 港口工程规划方法与评价指标- 规划方法:GIS技术、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 评价指标:港口规模、吞吐能力、服务水平、经济效益等4. 我国港口工程规划政策法规- 相关政策法规概述- 政策法规对港口工程规划的影响5. 港口工程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港口工程规划案例- 案例分析:结合规划原则、方法和评价指标,分析案例的优缺点6. 教学实践与讨论- 实践操作:GIS软件操作、规划图绘制等- 小组讨论: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港口工程概述第2周:港口工程规划原则与流程第3周:港口工程规划方法与评价指标第4周:我国港口工程规划政策法规第5周:港口工程规划实践案例分析(一)第6周:港口工程规划实践案例分析(二)第7周:教学实践与讨论第8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本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组织。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建筑物港口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建筑物港口规划和设计建筑规划是指规划建筑物的规模、形态、布局、功能、构造等方面的规划工作,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合理性、功能性和美观性。
其中,建筑物港口规划和设计是建筑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港口建筑规划的概念、港口规划的原则、建筑物港口规划的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港口建筑规划的概念港口建筑规划是指对港口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港口在满足船舶停泊、货物装卸、旅客乘降等方面功能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港口建筑规划包括港口基础设施规划、港口技术设备规划、港口土地利用规划、港口环保规划、港口安全规划等方面,是一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规划。
二、港口规划的原则1、满足港口的功能需求港口是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必须满足船舶停泊、货物装卸、旅客乘降等基本功能需求。
2、保障安全港口规划应注重规避风险,加强环保和安全措施,确保港口船舶和设施的安全。
3、关注环保港口规划应考虑周边环境和生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注重可持续发展港口规划应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即在保证港口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5、考虑港口与城市的融合港口规划应考虑港口与城市的融合,打造港口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形象和港口竞争力。
三、建筑物港口规划的设计要点1、泊位数量和布局泊位数量和布局是港口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
根据船舶型号和装载能力等因素,确定泊位数量和布局,使得各种规格的船舶都能顺利停靠和装卸货物。
泊位的布局应考虑气象、水文、流量等因素,以避免船舶发生碰撞、搁浅等安全事故。
2、码头设施和设备码头设施和设备是港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码头设施主要包括码头、堤防、护舷、围墙、堆场和仓库等;码头设备主要包括装卸机械、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堆垛机、拖车、集装箱卡车等。
在选择码头设施和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机械化程度、安全使用、设备维护、环保等因素。
港口设计方案

港口设计方案一、引言港口作为国家经济和贸易的重要枢纽,承载着国内外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
一个合理且高效的港口设计方案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个综合而科学的港口设计方案,旨在提高港口的运输效益和容量。
二、需求分析1. 交通需求:根据地理位置、货物种类和运输方式的不同,港口需要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
大型集装箱船舶需要有足够的航道宽度、纵深和设备来确保安全和高效率的货运。
同时,内陆交通网络也需要与港口相协调,以便货物从港口进出。
2. 货物储存需求:不同种类的货物具有不同的储存要求。
冷冻食品需要特殊的冷藏设施,而易燃品则需要特殊的防火措施。
同时,货物的储存密度和容量也需要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3. 操作需求:港口的运营效率对于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因此,港口应考虑优化操作流程,包括装卸速度、仓储管理和通信系统等方面。
三、港口设计方案1. 港口基础设施规划港口基础设施包括码头、航道、岸边设施和储存设备等。
在设计这些基础设施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尺寸、水深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此外,港口还需要有良好的道路和铁路连接,以便货物从港口进出。
2. 码头设计码头是港口运营的核心部分,一个合理的码头设计可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
首先,需要根据船舶的尺寸和吃水来确定码头的尺寸和纵深。
其次,需要规划和设置合适的装卸设备,如起重机和运输设备,以提高货物的装卸速度。
最后,需要考虑码头的布局和交通流动,以便货物的顺利运输。
3. 货物储存设计货物的储存需要充分利用空间,并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
在储存设施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货物种类和特性,以确定合理的储存方式和设备。
同时,港口还需要设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火系统和紧急撤离通道。
4. 操作流程优化为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需要优化操作流程。
首先,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提高装卸速度。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仓储管理系统,以便货物的追踪和管理。
此外,通信系统的建立也是提高操作效率的关键。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物流的密切合作,港口码头的规划和设计成为关键的环节。
良好的泊位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码头停靠能力,优化货物运输效率,促进港口发展。
本文将探讨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因素。
1.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港口是物流链中的关键环节,起到了货物集散与转运的重要作用。
泊位规划和设计为港口提供了有效的货物滞留和船舶运输的空间。
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目标:首先,泊位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码头停靠能力。
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使得港口同时停靠更多的船只,增加装卸能力和运输效率。
其次,泊位规划和设计可以优化货物运输效率。
合理分配泊位可以减少船只等待的时间,从而减少货物的滞留和转运时间,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泊位规划和设计还可以提高港口安全性。
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避免船只间的碰撞和交叉,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港口运营的安全。
最后,泊位规划和设计还可以充分利用港口资源。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港口的土地资源和设备设施,提高港口的投资回报率。
2.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的关键因素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涉及到多个关键因素。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第一,船只类型和尺寸。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船只对泊位的需求不同。
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和尺寸船只的停靠需求,以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运输需求。
第二,泊位数量和布局。
根据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船只停靠需求,需要确定合理的泊位数量和布局。
布局应考虑到船只间的安全距离和通行道路等因素。
第三,装卸设备和设施。
装卸设备和设施的布置和容量直接影响装卸的效率和能力。
合理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船只类型和尺寸的装卸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设施。
第四,水深和航道状况。
水深和航道状况是决定船只能否进入港口和停靠的重要因素。
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水深和航道的状况,确保船只安全进出港口。
港口航道工程规划方案设计

一、绪论港口航道工程是港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划直接关系到港口的运输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在全球化的今天,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尤为关键,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因素,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和船舶运输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港口航道工程规划设计展开,主要包括港口航道工程的概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港口航道工程的设计要点等内容。
二、港口航道工程概述港口航道工程是指为了保障船舶二十四小时安全、迅速通行,在海岸线内最有可能形成的航道上施工制造的各种设施的通称。
港口航道工程包括港口进出口的水道、船舶停泊区、码头等。
在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水文、水动力、航海和交通等因素,以保证港口水域的安全性、通行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三、港口航道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综合考虑在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港口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环境、气候特点、交通状况等因素,以充分了解港口的运输需求和船舶运输的特点。
同时,需要充分分析港口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确定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目标和方针。
2.合理布局在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各种设施和设备,以便为船舶的安全、快速通行提供便利条件。
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应结合船舶种类、吨位、装卸方式等,确定港口航道工程的布局方案,以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和运输能力。
3.技术先进在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港口航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航道改建、扩建和新建港口航道工程时,需要采用先进的水文、水动力、航海等技术手段,以预测和分析各种水文水动力条件和航道状况,确定最合适的港口航道工程方案。
4.环境保护在港口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以保护港口水域的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
在港口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注重港口航道工程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港口水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
港口工程方案设计

港口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港口物流的日益繁忙,港口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变得尤为重要。
港口工程方案设计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港口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流程,需要考虑到港口的布局、设施、设备、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港口的高效运营和管理。
本文将从港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港口工程的主要内容,以及港口工程方案设计的必要性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二、港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港口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需要考虑到港口的特殊性和实际运营需求。
港口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综合规划:港口设计需要根据港口的定位、用途、交通、货物类型、服务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
要充分考虑到港口的运营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2. 设备配备:港口设计需要对各种设备和设施进行充分考虑,包括码头、泊位、堆场、仓库、装卸设备、通信设备、安全设施等,确保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营。
3. 安全环保:港口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和环保因素,包括港口的防护设施、污染控制、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港口的安全和环保水平符合相关要求。
4. 经济可行性:港口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符合预期。
港口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方案论证:港口设计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方案论证,需要对港口的基本情况和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和论证。
2. 方案设计:在方案论证通过后,需要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港口的布局、设备配置、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3. 施工实施:设计方案通过审批后,需要进行港口的施工和建设,包括土地开发、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等过程,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4. 运营管理:港口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港口的运营管理,包括设备运维、货物装卸、安全监管、环保控制等方面,确保港口的高效运营。
港口航线规划设计

港口航线规划设计港口航线规划设计是指根据货物流通需求,为满足各方面的货物运输需求,合理规划港口间的航线,以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在进行港口航线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货物流量、货物种类、港口设施、运输工具、运输距离、运输成本等。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港口航线规划设计案例。
假设国有两个主要港口A和B,港口A位于该国南部,港口B位于该国北部,两个港口之间相距1000公里。
现在要规划一条港口航线,使得货物能够高效地运输。
该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主要进口商品为机械设备和原材料。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货物流量和货物种类。
根据市场调研和历史数据分析,货物流量较大,且种类繁多。
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港口B进行海运,因为港口B距离农产品产地较近,而且有较先进的冷链设施。
工业产品则可以选择海运或者陆运,在货物流量大时优先选择海运,以保证运输效率。
其次,港口设施和运输工具也是港口航线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
港口A和B都已经建有比较完善的港口设施,包括码头、仓库、堆场等,且具有较大的卸货能力和存储能力。
在运输工具选择方面,考虑到货物种类繁多且运输距离较大,可以选择集装箱船、散货船和油轮等。
集装箱船主要用于装载工业产品和部分农产品,散货船主要用于装载散装农产品和原材料,油轮用于运输石油等液体商品。
最后,需要考虑运输成本和效益问题。
运输成本包括航运费用、港口费用、装卸费用等。
根据货物流量和种类,可以通过谈判协商或者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航运公司和港口服务商,以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根据货物的紧急程度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航线、运输工具和港口设施,以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港口航线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制定合理的港口航线规划方案,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陆域用地布局,按生产作业性质可分为:
装卸作业地带布置有供装卸运输机械操作运行的码头前 沿作业地带、仓库堆场及集疏运设施; 辅助作业地带布置有各种流动机械库、工具库、机具修 理厂、总降压站及变电站、供热建筑、消防车库、材料 库、作业区办公楼等设施; 铁路站场一般由港口车站、港区车场、码头装卸线及配 套设施组成。 预留发展用地。
计算:船舶在码头前航速很小,一般不超过 0.2m/s,几乎不存在因船舶航行增加船舶吃水 的现象。因此,富裕水深主要考虑水深误差、 波浪引起的船舶垂直升降、配载增加的吃水等 因素。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D设)可用下式计算: D设=T+Z1+Z2+Z3+Z4
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m); Z1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 Z2 -波浪富裕深度(m ) ,
三、多用途杂货码头的布置
1.多用途杂货码头的特点
(1)多用途杂货船装载货物类型比较多,装卸设备配套 能力要求大;
(2)多用途杂货码头纵深大,以适应多类型货物存储。
2.多用途杂货码头的布置形式
视货种情况有三种布置形式: ①前沿仓库式,即临近前沿为堆场,其后为仓库;适用
于货物入库比重较大的泊位; ②前沿堆场式,即临近前沿为堆场,其后为仓库; ③半库半场式,是一种灵活布置,对货种适应性较好。
隔(d )所构成。
(1)单个泊位:
A.有掩护的码头泊位长度:
Lb = L+2d,
式中:L-设计船长(m);
d-泊位间富裕长度(m),P169:表6-
10.
B.开敞式码头的泊位长度
系泊在开敞式码头的船舶,其受力较有掩护的 水域复杂,除系缆角度适宜外,缆绳应有足够 长度以吸收船舶动能,减小系船力。
一般泊位长度: Lb = (1.4~1.5)L
(2)多个泊位
端部泊位: Lb = L + 1.5d 中间泊位: Lb = L + d
荷兰的鹿特丹港
(3) 折角布置的泊位长度
θ=45°,70°, 90°
Lb=ξL+d/2 , ξ----船长系数,可查表
2.泊位宽度
泊位宽度,即保持码头前水深不变的宽度。 确定此宽度要考虑到船舶系泊时可能产生的漂 移量。 一般泊位宽度取 2倍船宽。
外堤是防波堤、防沙堤、导流堤的总称。
防波堤 防沙堤 导流堤
外堤除按功能分类外,也常按其所在位置,特 别是按其与岸边的相对位置分为突堤和岛堤。
突堤是一端与岸连接,一端伸入海中的外堤; 岛堤是两端均不与岸相连接的外堤 。
一、港口水深
港口水深是港口主要技术特征之一,它应保 证船舶安全行驶和停泊。
入口大门
我国集装箱码头车流量比较大,一般两个泊位 出入口车道数需6-8条。大门不仅是出入口, 还承担称重、检查、交接、指挥等功能。
青 岛 港 集 装 箱 码 头 平 面 布 置 图
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港区
六、滚装码头的布置
滚装码头又称开上开下码头,其优点表现在:
① 装卸货物快; ② 可不需要码头装卸机械设备; ③ 货物装车后不需中间装卸直接“门到门”; ④ 可装运汽车、装货卡车、载箱拖车等多种型式的货物。
① 轮胎式龙门超重机系统,天津港、大连港等; ② 跨运车系统,欧洲港口多采用此系统,如鹿特丹
港、汉堡港、不来梅港等。
堆场面积
堆场所需平面箱位数和面积大小取决于泊位运 量、堆存天数、堆箱层数及装卸系统等因素。
一般,每个20ft箱平面箱位所需面积为22.728.8平方米; 40ft箱为44.6-56.8平方米。
一定的富裕水深能保证船舶安全方便的航行; 过多的富裕水深会增加港口水工建筑物的造 价和挖泥费用。
确定合理的富裕水深要兼顾航行和工程两个 方面。
1.富裕水深的构成和决定条件
1)船舶航行或停泊不致触底所需的富裕水深 (1)水深误差及水中障碍
① 水深变化:实际水位与测量水位间的误差; ② 海图水深测量误差; ③ 船舶抛锚引起的富裕量。
缺点就是船舶造价高,潮差大时斜坡道投资大。 滚装码头的布置:
①为使自行货物开上开下方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泊位端部设坡道。 ②当只需要一个泊位时,其优势位置是布置在转角处;多 泊位时可采用折线布置。
第五节 水域与外堤布置
一、港口水深 二、航道
港口水域包括船舶进出港航道、转头水域、制 动水域 , 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 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2)船舶运动时吃水增大
① 航行时船体下沉; ② 因波浪作用船体产生的垂直运动。
2) 减少船舶操纵困难所要求的富裕水深 (1)考虑船舶操纵性能所要求的水深; (2)保护主机避免冷凝器取水口堵塞所要求的富裕水深。
2. 码头前沿水深
概念:码头前沿水深,即泊位水深,通常是指 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深度。
组成:泊位水深由停靠本泊位的设计船型满载 吃水和必要的富裕水深构成。
码头规模包含泊位停船吨级和泊位数量两个指标.
二、码头泊位尺度的确定
泊位尺度就是一艘设计船型停靠码头时所占用的 空间,即所占用的码头岸线长度(泊位长度)、码 头前水域宽度(泊位宽度)和相应的水深(泊位水 深) 。要保证船舶在码头停靠作业安全。 1.泊位长度
泊位长度一般由船长(L)和船与船之间的必要间
计算结果为负时取Z2=0; Z3 -船舶因配载不均而增加的尾吃水(m),
油船、散货船Z3= 0.15m;
Z4 -备淤深度(m),一般不小于0.4m。
有效水深=设计水深(D设)-备淤深度(Z4)。
3. 航道水深
与确定码头前沿水深相比,航道水深需要考虑船 舶航行时船体下沉增加的富裕水深(Z0),即:
D航=T+Z0+Z1+Z2+Z3+Z4 Z1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 ; Z2 -波浪富裕深度(m ) ,
五、集装箱码头的布置
目前航行于国际干线的集装箱船,船舶大型化 规模效用的影响,巨型巴拿马型船、超巴拿马 型船逐渐增多,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仍在发展。
集装箱码头主要布置有:集装箱货运站、集装 箱堆场、集疏运系统、装卸工艺系统等。
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区域
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地带一般包括: (1) 码头前沿作业地带; (2) 集装箱堆场; (3) 拆装箱库,货运站(CFS); (4) 大门、停车场、通道及管理中心。 码头前沿作业地带宽度 停靠巴拿马型船的码头前沿作业地带宽度需70-80m。 堆场宽度 堆场宽度与装卸工艺系统有关,常用装卸工艺系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