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复眼的仿生运用

合集下载

苍蝇仿生学的例子

苍蝇仿生学的例子

苍蝇仿生学的例子
1.苍蝇的楫翅:楫翅在苍蝇的前后一对翅互成直角,可以靠相互作用力使其迅速前后摆动,这种快速摆动使苍蝇能够快速起飞、急转弯、急刹车等。

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出交通工具中的振动陀螺仪,有效防止汽车在急转弯时由于速度过快而发生侧翻,还有飞机中的一种推进器也有效提高了飞机在空中的稳定性。

2.苍蝇的平衡棒:苍蝇的体内有一个器官叫做楫翅,相当于“平衡棒”。

当苍蝇身体倾斜到一定程度时,楫翅会由于来自它下面的空气流的改变而自动运动,使它的身体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这种楫翅快速振动产生力的原理为设计陀螺仪提供了灵感。

3.苍蝇的眼睛:苍蝇有3000多个单眼,每个单眼由许多六角形透镜组成,能够看到周围360°的空间。

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出了复眼透镜,并且应用在摄影、电视、电影等技术上,大大提高了摄影成像的质量。

4.苍蝇的嗅觉器官:苍蝇的嗅觉器官非常灵敏,能够根据气味来识别周围的人和物。

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出了气味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气体、寻找失踪人员等方面。

5.苍蝇的繁殖方式:苍蝇的繁殖方式非常独特,它们不需要雄性就可以繁殖后代。

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出了单性繁殖技术,可以在没有雄性的情况下繁殖出后代。

这些是苍蝇仿生学的例子,通过研究苍蝇的生物特性,科学家们能够
设计出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及其应用

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及其应用

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及其应用昆虫复眼是昆虫界特有的视觉器官,由大量小视觉单位组成。

复眼的独特结构使得昆虫能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出人类的视觉敏锐度。

为了更好地研究昆虫复眼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发展出了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

本文将介绍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原理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主要借助了显微镜的原理和昆虫复眼的结构特点。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昆虫复眼的微观结构,因为它的分辨率不够高。

因此,科学家们采用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高分辨率显微镜来观察昆虫复眼。

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向样品中投射高能电子束,然后探测通过样品的电子束,从而得到样品的高分辨率图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昆虫复眼内部的细胞结构和微观形态。

通过调整电子束的对焦和缩放,科学家们可以获得不同深度和放大比例下的昆虫复眼图像。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通过扫描电子束来观察样品表面形态的显微镜。

它通过扫描样品表面,并在扫描过程中测量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最终形成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昆虫复眼外部的纹理和微观结构。

二、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的应用1. 昆虫分类与系统进化研究: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可以揭示不同昆虫物种复眼的微观结构差异,帮助科学家进行昆虫分类和系统进化研究。

比如,通过观察复眼的单位结构和排列方式,可以推测昆虫在进化过程中的视觉适应性和进化关系。

2. 昆虫行为学研究: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昆虫的视觉行为和视觉导航能力。

通过观察复眼中感光细胞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可以了解不同昆虫物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视觉适应能力,以及它们如何借助复眼进行食物搜寻和避免天敌。

3. 昆虫生物工程研究:昆虫复眼显微镜观察技术有助于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发展。

通过观察复眼中微结构的形态和排列,可以为仿生材料的设计和生物摄像头等技术的发展提供灵感和指导。

仿生昆虫

仿生昆虫

昆虫仿生学的实例
昆虫仿生学的应用
苍蝇
01 03 02 04
蜻蜓
蝴蝶
其他
苍蝇
苍蝇的楫(jí)翅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 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 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00多只小眼组 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
蜻蜓
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 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此外,蜻蜒的飞行 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学家 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
蜻蜓
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人 们仿效蜻蜒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 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蝴蝶
昆虫仿生的评价
昆虫仿生的评价
昆虫亿万年来
随着环境的变迁
人类与大自然 智慧的
不断进化
有机结合
why
how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昆虫的各种生命活动掌握得越来越多, 越来越意识到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再加上信息技术别是计算 机新一代生物电子技术在昆虫学上的应用,模拟昆虫的感应能 力而研制的检测物质种类和浓度的生物传感器、参照昆虫神经 结构开发的能够模仿大脑活动的计算机等等一系列的生物技术 工程将会由科学家的设想变为现实并进入各个领域。昆虫将会 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仿生昆虫
主讲人:雷昊
小组成员
our team
1
郭曦隆 2013308200416
3
俞思远 2013308200627
雷昊 2013305201214
2
殷亦佳 2013302200331

昆虫仿生学的例子及原理

昆虫仿生学的例子及原理

昆虫仿生学的例子及原理
1. 你知道吗,苍蝇的眼睛那可是超级厉害的!科学家们就仿照苍蝇的复眼结构,制造出了蝇眼照相机呢!原理就是苍蝇的复眼有很多小眼睛,可以同时看到很多角度,这多么牛啊!
2. 嘿,咱再说说蜻蜓,它那优美的身姿和飞行能力是不是很棒?人们就是借鉴蜻蜓的翅膀原理,设计出了直升机呀!蜻蜓翅膀能如此稳定地飞行,我们的直升机不也跟着沾光了嘛!
3. 哇哦,想想蝴蝶的色彩斑斓,是不是很漂亮?这也给了人们灵感呢!根据蝴蝶翅膀的结构和颜色变化,研究出了防伪纸币,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啊!
4. 蚂蚁那么小,但它们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呀!像它们那样高效的群体协作方式,不就被运用到了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中吗?这不是很神奇嘛!
5. 哎呀,你看蚊子那细细的嘴,虽然招人烦,但这个结构居然也有仿生学的应用哦!仿照蚊子的口器,制造出了很精细的注射针头呢,真是想不到啊!
6. 还有蜜蜂那建造的蜂巢,那几何结构简直完美呀!人们就仿照蜂巢的结构来建造一些坚固又节省材料的建筑呢,厉害吧!
7. 蝉的叫声那么响亮,那它的发声原理也被研究了呢!据说一些音响设备的设计就参考了蝉的发声,这是不是很有趣呀!
8. 萤火虫会发光,多神奇呀!科学家们根据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制成了冷光源,照亮我们的生活呢,这简直太棒啦!
9. 螳螂那两只大爪子,很威风吧!有些机器人的手臂不就是仿照螳螂的爪子设计的嘛,能灵活抓取东西,多牛呀!总之,昆虫仿生学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大自然真的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和智慧呢!。

视觉仿生的应用例子

视觉仿生的应用例子

视觉仿生的应用例子
1. 哇塞,你看那电子鹰眼,这可是视觉仿生的超酷应用例子啊!它就像老鹰的眼睛一样锐利,能够精准地锁定目标,在机场安检等领域大显身手呢,多厉害呀!
2. 嘿,你们知道吗,仿照青蛙眼睛原理制造的电子蛙眼也是一绝呢!它超级灵敏,就像是青蛙在捕捉害虫时的精准,在交通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啊,这是不是很神奇?
3. 哎呀呀,还有仿照昆虫复眼结构的全景相机呢!那拍摄效果简直和昆虫的视觉一样神奇啊,它能拍摄出超广角度的照片,这在一些特殊摄影领域可太有用啦,难道不是吗?
4. 哇哦,仿照海豚声纳系统的水下探测设备也是视觉仿生的厉害应用呀!就如同海豚在海洋中自由穿梭时的敏锐感知,能在水下探测中大展神威呢,是不是很牛?
5. 嘿呀,仿照变色龙眼睛可制造了能快速变焦的摄像机呢!这不就像变色龙瞬间改变自己的颜色一样厉害嘛,让我们的拍摄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简直太赞啦!
6. 讲真的,仿照鱼类侧线的水流感应装置也是超棒的!就如同鱼儿在水中能敏锐感知水流变化一样,它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大作用呢,这得多神奇呀!
7. 哇,仿照鸟类视觉的导航系统简直太绝啦!就好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还不会迷路,这种导航系统在很多领域都很有帮助呢,真的太让人惊叹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视觉仿生的应用真是太广泛太神奇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便利呀!。

蜻蜓仿生学的例子

蜻蜓仿生学的例子

蜻蜓仿生学的例子蜻蜓是常见的昆虫之一,也是生物仿生学中经典的研究对象。

蜻蜓的身体构造十分特殊,其独特的翅膀结构和身体组织被许多科学家所借鉴,开发出了许多实用的应用,如超轻的飞行器和绿色能源风轮等。

首先,蜻蜓的翅膀结构十分独特,它们具有网状的纵横交错的表面结构,这种结构使蜻蜓在飞行时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同时增加翼表面积。

科学家通过仿生学研究,在人工航空器中采用了类似的网状结构设计,以提高飞行效率。

此外,蜻蜓的翅膀上有许多类似于“拇指”和“拇指爪”的微型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在翅膀运动时改变翼面的形状,使得蜻蜓在飞行时能够调整速度和姿态。

研究人员通过仿生技术,将类似的微型结构应用于仿生机器人中,改善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

另外,蜻蜓身体的轻巧和纤细也激发了科学家的研究灵感。

科学家们发现蜻蜓的身体结构非常轻盈,这不仅使它们在飞行过程中非常敏捷迅速,而且还使得它们的飞行距离更长。

于是,仿生学研究人员利用蜻蜓的身体结构开发出了各种轻巧的飞行器和机器人,例如鸟类、昆虫等,这使得这些机器人的性能更加出色。

此外,蜻蜓的眼睛也成为了仿生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蜻蜓的眼睛被分成了几千个小眼睛,每个小眼睛只能看到一个像素大小的区域,而且它们的眼睛能够实现360度全景视角。

这种眼睛结构被称为复眼,因为它们可以在瞬间捕捉到周围的大量信息,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图像。

科研人员通过仿生学技术,开发出了使用复眼技术的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控或拍摄飞机、无人机等高速运动物体。

综上所述,通过对蜻蜓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生物进化的智慧和优越性能,并将这些智慧和优越性能应用到人工设备中,来提高它们的性能和功能。

未来,仿生学研究将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飞行器等多个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复眼阵列概念

复眼阵列概念

复眼阵列概念复眼阵列是一种仿生学技术,它是以昆虫的复眼为蓝本设计的人造复眼。

复眼是昆虫独有的视觉系统,它具有多个小型独立的成像单元,可以增加视野范围和分辨率。

在工程应用中,复眼阵列被用来提高机器视觉的分辨率和视野范围。

复眼阵列由许多微型摄像机和透镜组成的阵列,每个摄像机和透镜都与一个电子显微镜类似,可以管理一个像素区域。

一般而言,复眼阵列根据昆虫复眼的特点而设计,建立了一种独特的成像单元布局方式。

在复眼阵列中,每个成像单元都可以控制光线的进入和退出。

每个成像单元内部都由微型透镜和光传感器组成,在光传感器收集光线的过程中,透镜将光线导入光传感器,从而产生像素图像。

随着阵列中成像单元的数量增加,复眼阵列的分辨率和视野范围都会增加。

复眼阵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分辨率。

复眼阵列可以通过增加成像单元数量和缩小单元的尺寸来提高分辨率。

一些复眼阵列已经可以提供数千万像素的分辨率水平。

2.广阔的视野。

由于成像单元的多样性和分布方式,复眼阵列可以提供广阔的视野范围。

这对于机器视觉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机器进行更全面的图像获取和分析。

3.多目标追踪。

由于每个成像单元在阵列中的独立性,复眼阵列对于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非常有效。

4.低功耗。

复眼阵列的每个成像单元都非常小,因此每个电路的功耗也很低,可以极大地节省能源。

复眼阵列在工业机器视觉、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视觉中,复眼阵列可以用于远程检测和实时故障检测。

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中,复眼阵列可以帮助无人机和机器人快速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进行智能导航和目标追踪等操作。

总之,复眼阵列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仿生学技术。

虽然现在的复眼阵列系统仍然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例如如何有效地集成成像单元等问题,但它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相信复眼阵列将在未来的工业生产、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昆虫的仿生学应用如何将昆虫的特征应用到科技中

昆虫的仿生学应用如何将昆虫的特征应用到科技中

昆虫的仿生学应用如何将昆虫的特征应用到科技中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生物之一,拥有各种独特的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生存技巧。

在科技领域,人们发现了许多昆虫特征的应用潜力,并将其运用到各种科技创新中。

本文将探讨昆虫的仿生学应用如何将昆虫的特征应用到科技中,从而实现技术发展的突破。

1. 昆虫的轻巧结构与材料应用昆虫体型轻巧,结构紧凑,但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

这得益于昆虫体内的特殊结构和材料。

科学家们从昆虫身上借鉴到了轻巧结构与材料的应用。

例如,基于蚁群行为的算法理论成为了优化问题求解的重要手段之一。

蚂蚁的生活方式和协作行为启发了人们设计出高效的蚁群算法,来解决诸如资源调度、路径规划等实际问题。

这种仿生学应用在物流、交通等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昆虫的视觉系统应用昆虫拥有出色的视觉系统,能够感知复杂的环境和运动。

这种视觉系统的应用在机器视觉和无人机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果蝇为例,果蝇的复眼结构启发了人们设计出高分辨率的显微镜。

科学家们利用果蝇复杂的眼睛结构,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显微镜成像系统,能够实现亚细胞级别的生物成像。

这种显微镜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新途径。

3. 昆虫的运动方式应用昆虫擅长各种灵活的运动方式,包括飞行、跳跃等。

这种灵活的运动方式的仿生学应用对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飞行是昆虫最为出色的运动方式之一。

以蜜蜂为例,蜜蜂的飞行方式启发了人们设计出高效的无人机。

科学家们借鉴蜜蜂的翅膀结构和飞行姿态,开发出具有优异机动性能的微型飞行器。

这种仿生学应用在军事侦察、灾害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昆虫的能源利用应用昆虫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策略,特别是昆虫的新陈代谢适应性能力。

这种能源利用的特点揭示了一些潜在的节能技术。

以蜜蜂为例,蜜蜂在繁忙的花粉采集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利用能量。

这一观察启发了科学家们研究出节能型机器人的新方法。

通过借鉴蜜蜂的能源利用策略,人们开发出了能够高效利用能源的机器人系统,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本科学生课堂论文
昆虫复眼的仿生运用
学生:
学号:
专业:生物工程
**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二O一四年六月
摘要
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视觉器官,由多个小眼组成,其在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及光学等方面与其它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眼睛有着显著的差异,从而使节肢动物具有其它动物所不及的视觉特性,因此, 复眼的独特性使它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者们利用电镜从形态学与解剖学角度对复眼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还从生理学及光学方面探讨了复眼成像的原理及其功能, 利用分子技术、遗传技术等对复眼的发生及其功能从本质上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结构、人工仿生及应用等方面对昆虫复眼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光学;昆虫复眼;人工仿生
昆虫的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光感受器,复眼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小眼构成,每个小眼主要是由角膜、晶锥、感杆束、色素细胞、基膜等组成。

角膜和晶锥构成了复眼的屈光器,主要是起到透光、保护感受器和屈光的作用。

感杆束和色素细胞可以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起到调节光量的作用,同时还起到视觉定向功能的作用。

基膜是连接小眼和视神经的部分,起到了增加视神经感受性和支撑小眼的作用。

在昆虫的各种感受器中,光感受器无疑是最重要的。

尤其对于快速飞行的昆虫来说,复眼是快速获得信息的中心。

角膜作为复眼的最外层主要是起到保护感受器的作用。

角膜的透光度极高,烟草天蛾对400-650nm的光透过率可达90%,近紫外区的光线几乎完全可以透过,而远紫外区的则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大部分的昆虫的晶锥都形成晶束,这些晶束的直径可以决定能否把物象传递给感杆束,还可以起到光导管的作用。

色素细胞主要是包围着感杆和晶锥,吸收、分散到达每个小眼的光线,通过色素细胞的移动来调节到达视杆的光量,适应环境中光的强度,可能起到脊椎动物的虹膜作用。

感杆束和色素细胞很好的起到了调节光强,使复眼适应不同光强度变化的作用。

昆虫复眼对光强的适应能力和范围都是很大的。

首先是光通过屈光器进入到感杆束,为了调节适应的光强,色素细胞开始移动,或横向或纵向,有的感杆束也可以进行上下伸缩移动,这样完成了类似于人类的瞳孔调节机制。

不同类型的昆虫复眼在进行光适应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别。

比如蜜蜂有3种视锥细胞,分别拥有峰值在530 nm 的绿色光感受器,460 nm 的蓝色光感受器,360 nm 的紫外光感受器,可识别绿、蓝、紫 3 种颜色光的波长而不能识别红色,但其对有优质蜜的红花却是很乐意去采,原因是他们利用了亮度差(非色差对比),从而找到了红花。

此外,蜜蜂还可以识别紫外线,也就是说蜜蜂所看到的世界与人类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红、绿、蓝三原色的叠加,而蜜蜂所看到的则是具备第四位色彩的世界。

美国 Cornell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已发现蜜蜂对于花中心部位(富含类固醇)放射出的紫外线格外敏感,这使得蜜蜂能够准确无误地落在任何一种颜色的花上[2]。

根据复眼结构,人们用将多个小透镜阵列排列的方法进行模拟,制造
出人工复眼,而大多数人工复眼只能模拟简单的并列复眼。

人工复眼作为
一种多孔径的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完成单孔径系统无法完成的工作,当前
人工复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摄像系统:在蝇类复眼启示下,研发出一种能够同时拍摄上千张清
晰图片的照相机,提高了大范围采集图像信息的效率,应用于军事、航
空、医学等领域。

在印刷术中,人工复眼可实现非接触式平板印刷,使
其具有更大的聚焦深度、更长的工作距离和更大的印刷面积。

[3]
2.2机器人视觉系统:人工复眼光学系统在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复眼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视场大等优点使其有利于减少承载它的系统所需的能量,也有利于减少系统的体积,同时可以在360°视场范围内监控目标。

系统通过对人工复眼探测器所收集到的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跟踪、测速。

通过实验,可以使智能机器人“自己”躲避开周围的障碍物。

2.3导弹导引系统:人工复眼系统还应用到了导弹的导引装置中。

昆虫可以利用复眼以及后面的神经系统快速、准确地处理视觉信息,实时的计算出前面目标的方位及速度,同时发出指令,控制并校正自己的飞行方向和速度,以便跟踪和截获目标。

模仿复眼的功能,利用两个调制盘与一个成像探测器,构造一个在导弹导引头上的多模导引的应用,使导弹能够获得目标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

再加之复眼系统大视场的特点,使人工复眼系统在导弹的导引装置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国内外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2.4定位系统:利用复眼系统的特点,NASA还研制了一种复眼型GPS姿态传感器,它由六个天线组成,可以从多个方向分别收集到不同的GPS卫星的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准确的进行位置及其姿态的定位。

目前研究发现,
蜜蜂、蚂蚁以及一些迁徙性蝴蝶复眼的背边缘区小眼中的感光细胞分子对偏振光非常敏感,因而有着良好的定向功能,根据此原理制成了偏振定向仪,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海领域[4]。

此外,某些昆虫(如象鼻虫)的复眼构造精巧,运动知觉能力强,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人们根据这类复眼结构的特点,研制出了从空中相对地面的地速度仪,借以指示飞行物的飞行速度。

3.人工复眼仿生的预期
3.1随着微光学技术提高,人工复眼越来越接近自然复眼,使机械运作更加智能化。

更高质量的复眼安装到探测器、传感器上后,利用复眼的角膜是一个多透镜的阵列,整个复眼就是由每个小眼组成的一个大视野的成像视觉系统,大约180°,有的接近360°的特性。

我们可以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用途探测系统,用于对运动目标的快速监测和全景图的制作。

3.2利用有的昆虫的复眼具有对强光的反射作用,制作降低强光对人眼刺激的眼镜。

3.3利用蜜蜂复眼对色彩的特殊感受能力的原理,制作用于进行活体目标发现、救援等活动的机器昆虫或是无人机,提高目标搜寻能力。

3.4能进行破坏处理的袭击或来袭目标,进行高效的拦截、捕获操作。

4.人工仿生复眼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复眼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已经很清楚了,人们也制造出了许多人工复眼,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但是由于目前在微光学加工工艺、装调水平、后期的数据融合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种种限制,现在的人工复眼结构还比较简单、粗糙,与昆虫复眼的功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将透镜曲面阵列形成的人工复眼中,单个透镜的尺寸还无法达到毫米量级以下,这种曲面阵列多数采用分别制作单个透镜小眼,然后再将其拼接的方法来制作。

这样就使得制造过程很复杂,而且装调也十分困难,也妨碍了其进一步小型化。

尺寸在毫米量级以下的人工复眼结构目前都是平面阵列的,其中的微透镜阵列多是采用光刻胶热熔的方法来制造,这样就对大视场的实现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有些结构也只是用平面阵列的场镜来扩大视场,一方面,这样得到的视场无法与曲面阵列得到的大视场相比;另一方面,也使得边缘视场的成像质量大大下降。

另外,折射重叠型复眼有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但是由于其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各种工艺水平的限制,人工复眼目前还很少有重叠型的。

参考文献
[1] 匡邦郁.蜜蜂的视觉[J].蜜蜂杂志,1981 ( 1 ):39.
[2] 文铮.蜜蜂眼中的花朵[J].科学世界,2004 (3):66-69.
[3]芦丽明-蝇复眼在导弹上的应用研究[C],红外技术,2011,2:9-11.
[4]吴梅英-复眼光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量子电子学,1995,12:418-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