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园林树木的扦插繁殖

合集下载

园林扦插育苗实习报告

园林扦插育苗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操作,了解园林扦插育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扦插育苗的技术要点,提高园林植物繁殖和种植技能,为今后的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园林苗圃基地三、实习内容1. 扦插育苗的基本原理扦插育苗是指将植物的营养器官(如茎、叶、根等)切成一定长度的插穗,插入土壤或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植株。

扦插育苗具有繁殖速度快、成本较低、繁殖系数高、后代遗传稳定等优点。

2. 扦插育苗的准备工作(1)插穗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一般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枝条。

(2)插穗处理:将插穗下端剪成斜面,以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生根效果。

同时,对插穗进行杀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感染。

(3)土壤准备: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如河沙、珍珠岩、蛭石等。

(4)苗床搭建:根据插穗的种类和生长习性,搭建适宜的苗床。

一般采用高畦或低畦,畦面宽度1.2-1.5米,畦高20-30厘米。

3. 扦插操作步骤(1)插穗摆放:将处理好的插穗按照一定的间距(一般为5-10厘米)插入苗床中,插穗下端与土壤接触。

(2)覆盖土壤:将插穗周围的土壤轻轻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

(3)喷水保湿:扦插后及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插穗生根。

(4)遮阴:扦插初期,为防止强烈阳光照射,可适当遮阴,降低土壤温度,提高插穗成活率。

4. 扦插后的管理(1)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

(2)施肥:在扦插后一个月左右,开始施肥,以氮肥为主,促进插穗生长。

(3)除草: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插穗争夺养分。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插穗,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园林扦插育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园林植物繁殖和种植技能。

2. 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插穗、处理插穗、搭建苗床、进行扦插操作、管理扦插后的苗木。

园林植物扦插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扦插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对园林植物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的繁殖效率,降低成本,本次实习主要针对园林植物的扦插技术进行学习和实践。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掌握扦插育苗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为今后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扦插育苗的基本原理,了解了扦插是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优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扦插材料的选取、处理、基质配制、扦插方法、生根发芽及移植等关键技术。

2. 实践操作(1)扦插材料的选取与处理:我们选取了紫薇、月季、菊花等植物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

在扦插前,用消过毒的刀具将枝条下部剪成斜口,长度控制在12cm左右,并去掉部分叶片,以减少水分蒸发。

(2)基质配制:我们采用了珍珠岩、蛭石和腐殖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扦插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3)扦插方法: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基质中,插入深度为2/5,保持间距在20-30cm。

(4)生根发芽管理:将扦插好的植物放在半阴凉处,保持土壤湿润,每天观察生长情况,定期喷洒百菌清消毒。

3. 实习成果经过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所扦插的紫薇、月季、菊花等植物大部分成功生根发芽,部分已开始生长新叶片。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园林植物扦插育苗的基本技术,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扦插育苗过程中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如材料选取、基质配制、湿度控制等。

在今后的园林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技术,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四、实习总结本次园林植物扦插实习使我们深入了解扦插育苗技术,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园林植物扦插育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奠定了基础。

植物扦插试验

植物扦插试验

植物扦插试验一、目的要求初步学会插穗选择、切制、扦插及插后管理的技术。

二、材料工具1、插穗:夹竹桃、女贞、石楠、橡皮树、珊瑚树等常绿树枝条,柳树、水杉等落叶树枝条。

2、生根粉。

3、工具:枝剪、墙纸刀、喷水壶、塑料薄膜、盆、钢卷尺、竹棒。

三、方法步骤1、采条:选择植株外围向阳一面一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

2、插穗切制:用枝剪将粗壮、充实、芽饱满的枝条,剪成15—20cm的插穗,每穗带2—3个发育充实的芽,带2~3片叶。

用墙纸刀处理切口,上切口距顶芽0.5—1cm,下切口*近节,上切口平削,下切口斜削,切口要光滑。

切制插穗要在阴晾处进行,防止水分散失。

3、插穗的处理:下切口用生根粉浸泡(依据说明使用)。

4、扦插⑴扦插方法:先用略粗于插穗的木棒戳孔再放进插穗,以防下端的形成层碰伤,插穗与基质垂直(基质要提前处理)。

⑵深度:插穗入土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

⑶插穗入土后应充分与土壤接触,避免悬空。

⑷扦插密度:密度以插后叶片互相不覆盖为度。

⑸浇水:插后立即浇足水。

5、管理工作⑴扦插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插床浸润。

⑵遮荫:为了防插条因光照增温,苗木失水,插后置荫棚下。

6、注意事项⑴防止倒插。

⑵插穗与土壤密接。

⑶粗细不同应分级扦插,以达生长整齐,减少分化。

四、试验报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设计扦插对照实验,课余在生物园实施(可自愿结成小组进行),做好插后管理工作并及时观察记录数据。

试验结束后写一篇感受文章。

扦插试验观察记录表植物名称、试验变量、试验日期。

森林培育实验报告、扦插育苗

森林培育实验报告、扦插育苗

实验七、扦插育苗
一、实验目的
了解扦插成活原理,扦插生根方式,掌握扦插技术,包括选枝、剪枝,修剪插条,扦插基质预处理,扦插。

二、材料工具
材料:迎春、雪松、桂花、马褂木
工具:修枝剪,橡皮筋
三、实验步骤
1.选枝剪枝
选定迎春、雪松、桂花、马褂木作为扦插树种,剪枝时选择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的枝条,分生能力强,扦插易成活。

2.修剪扦插枝条
将剪下来的枝条,按照要求剪成12厘米一段的扦插条,顶端距离切面一厘米处留有一个健康的目的芽。

3.扦插基质处理
扦插基质要求质地轻、疏松、水分充足、持水力强、排水良好、透气性强,一般有珍珠岩、蛭石、粗砂、泥炭灰等。

地温保持在15~20摄氏度左右。

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

4.激素处理
将扦插条在预先配置好的激素溶液中蘸一下,以促进生根。

5.扦插
将插条条状插入基质中每个插条插入一半长度左右,集中浇一次透水。

四、实验结果
经过半个多月,复查扦插成活状况为:迎春全部生根,即扦插成活,成活率将近100%;桂花插条叶片均掉落,未生根,明显呈现死亡状态成活率为0;马褂木和雪松无明显变化,无法判断成活率。

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技术

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技术

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技术影响插穗生根的五个内因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因而它们的枝条生根能力也不一样。

根据插条生根的难易程度可将树木分为四种。

(1)易生根的树种如柳树、青杨派、黑杨派、水杉、池杉、杉木、柳杉、紫穗槐、连翘、小叶黄杨、月季、迎春、常春藤、南天竹、无花果、石榴、刺桐等。

(2)较易生根的树种如侧柏、扁柏、花柏、罗汉松、刺槐、槐树、茶、茶花、樱桃、野蔷薇、杜鹃、珍珠梅、夹竹桃、柑橘、女贞、五加、接骨木等。

(3)较难生根的树种如金钱松、圆柏、龙柏、日本五针松、雪松、米兰、秋海棠、枣树、梧桐、苦楝、臭椿等。

(4)极难生根的树种如黑松、马尾松、樟树、板栗、核桃、栎树、鹅掌楸、柿树、南洋杉等。

不同树种生根难易只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难生根树种也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并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2.母树及插穗的年龄采枝条母树的年龄和枝条(插穗)本身的年龄对扦插成活均有显著的影响,对较难生根和难生根树种而言,这种影响更大。

(1)母树年龄年龄较大的母树阶段发育慢,细胞分生能力低,而且随着树龄的增加,枝条内所含的激素和养分发生变化,尤其是抑制物质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插穗生根能力随着母树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生长也较弱。

因此,在选插穗时,应采自年幼的母树,最好选用1~2年生实生苗上的枝条。

如湖北省潜江林业研究所对水杉扦插试验表明,1年生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为92%,2年生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为66%,3年生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为61%,4年生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为42%,5年生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为34%。

母树年龄增大,插穗生根率降低。

(2)插穗年龄插穗生根的能力也随其本身年龄增加而降低,一般以一年生枝的再生能力最强,但具体年龄也因树种而异。

例如,杨树类1年生枝条成活率高,2年生枝条成活率低,即使成活,苗木的生长也较差。

水杉和柳杉1年生的枝条较好,基部也可稍带一段2年生枝段;而罗汉松带2~3年生的枝段生根率高。

ii-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基本管理措施

ii-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基本管理措施

成功繁殖案例分享
管理措施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生根后逐渐增加光照
繁殖效果
扦插成活率高,生长快
案例二
通过播种繁殖草坪草
成功繁殖案例分享
01
02
03
04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
播种方法:选择健康、无病虫 害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平整的
土地上,轻轻压实土壤
管理措施:保持土壤湿润,避 免阳光直射,生长期间定期修
理。
分株材料准备
挖掘根蘖苗,分离成独立的植 株。
嫁接材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进行 嫁接前的处理。
繁殖环境与设施
土壤准备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 土壤,并进行深翻、施肥等处
理。
灌溉设施
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确保苗 木生长所需的水分。
温室或大棚
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 等条件,促进苗木生长。
防虫设施
嫁接后管理
注意遮荫、保湿、除萌等管理措施,促进嫁 接苗生长。
03
园林树木基本管理措施
浇水管理
01 02
浇水频率
根据树木的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浇水频 率。一般来说,生长旺盛的树木需要更多的水分,而成熟的大树则可以 耐受更长时间的干旱。
浇水时间
最佳的浇水时间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以避免高温时水分蒸发过快。在 干旱季节,可能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防治时间
病虫害防治的时间通常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是病虫害滋生的高发期。同时,在高温干旱的夏季 ,也需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04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策略
生长环境改善
土壤改良
通过深翻、施肥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 壤肥力和透气性。

楸树扦插育苗的实训报告

楸树扦插育苗的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楸树(学名:Catalpa ovata),别名白蜡树、白杨树,是我国特有的落叶大乔木,具有生长速度快、木材纹理美观、抗病虫害等优点,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和木材资源树种。

楸树扦插繁殖技术是园林植物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繁殖速度快、成本较低、便于推广等优点。

本实训旨在通过楸树扦插育苗,掌握楸树扦插繁殖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楸树扦插繁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楸树扦插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楸树扦插繁殖技术的认识。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楸树嫩枝、生根粉、扦插基质、容器、剪刀、喷壶等。

2. 实验方法:(1)插穗采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楸树嫩枝,剪去顶部1/3,保留木质化程度高、芽饱满、粗度0.8-1.2厘米的中下部枝条作为插穗。

(2)插穗处理:将插穗剪成15-20厘米长,剪口要平整、光滑,上下剪口不能劈裂。

将插穗放入浓度为200PPm的奈乙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以利生根。

然后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扦插:选用适合的扦插基质,如珍珠岩、蛭石等,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基质中,株行距为6-12厘米,地上露出2个芽。

(4)插后管理: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搭建小拱棚,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液,防止病虫害。

待插穗生根后,逐渐降低湿度,减少喷水次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插穗生根情况:经过约30天,大部分插穗生根,生根率约为80%。

2. 生根原因分析:(1)插穗质量: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作为插穗,保证了插穗的质量。

(2)插穗处理:浸泡奈乙酸溶液和消毒处理,有利于插穗生根。

(3)扦插技术:合理选择扦插基质、株行距,保证插穗与基质充分接触。

(4)插后管理:保持基质湿润、喷施杀菌剂,有利于插穗生根。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楸树扦插育苗实训,我们掌握了楸树扦插繁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实验的总结:1. 楸树扦插繁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繁殖速度快等优点,是园林植物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

园林绿化树种嫩枝扦插试验

园林绿化树种嫩枝扦插试验

园林绿化树种嫩枝扦插试验摘要:园林绿化树种繁殖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树种的嫩枝扦插进行研究,探究最适宜的扦插时间、扦插方法和基质配方,为市容园林绿化树种的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种;嫩枝扦插;扦插时间;扦插方法;基质配方一、前言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5种常见的市容园林绿化树种:香樟、桂花、紫荆、北京欢迎你和金叶榆。

这些树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较好的适应性。

从这些树种的成熟树上采取适当的嫩枝,作为扦插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1)试验时间本试验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嫩枝扦插,探讨最适宜的扦插时间。

具体扦插时间分别为:春季(3月)、夏季(6月)、秋季(9月)和冬季(12月)。

(2)扦插方法本试验对比采用不同的扦插方法:水培法、湿毛巾包裹法和基质扦插法。

其中水培法将嫩枝顶端放在清水中扦插,湿毛巾包裹法是将嫩枝包裹在湿毛巾中进行扦插,基质扦插法是将嫩枝插入适合生长的基质中。

(3)基质配方针对基质扦插法,本试验探讨了不同基质组成的影响。

具体有砂土+腐叶土、砂土+蛭石粉和砂土+黄沙。

其中砂土、腐叶土、蛭石粉和黄沙的比例为1:1。

3、数据统计与分析本试验对不同方法、不同时间和不同基质的扦插试验进行数据记录和统计。

主要记录嫩枝扦插的成活率、生根率和存活率。

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探究最适宜的扦插时间、扦插方法和基质配方。

三、结果与分析1、不同扦插时间的比较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树种的嫩枝扦插在不同季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以香樟为例,春季和秋季的生根率和存活率都较高,分别为71.5%和65.0%;夏季和冬季的生根率和存活率较低,分别为37.5%和30.0%。

而其他树种的结果也是类似的。

综合来看,春季和秋季是较适宜的扦插时间。

树种扦插时间成活率(%)生根率(%)存活率(%)香樟春季 85.0 71.5 65.0夏季 50.0 37.5 30.0秋季 80.0 71.5 55.0冬季 40.0 30.0 25.0桂花春季 90.0 70.0 60.0夏季 50.0 35.0 30.0秋季 80.0 68.5 52.5冬季 40.0 27.5 22.5紫荆春季 80.0 62.5 50.0夏季 45.0 31.5 27.0秋季 75.0 63.5 49.0冬季 35.0 24.0 20.0北京欢迎你春季 95.0 77.5 73.5夏季 55.0 42.5 37.0秋季 85.0 76.5 65.5冬季 45.0 34.5 28.5金叶榆春季 90.0 68.0 56.0夏季 50.0 35.5 31.5秋季 80.0 65.5 52.0冬季 40.0 26.0 22.0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扦插方法对扦插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主编韩建秋适用专业:园林、园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0年6月《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实验是该课程整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习、巩固、验证和拓宽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枯燥的描述形象化,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的知识,熟悉植物栽培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依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园林、园艺专业《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

本书在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要求时,参照了吴泽民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园林树木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汲取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体现园林、园艺专业的培养要求,同时也顾及本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本书在总体结构的编排格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力求简明实用。

本实验指导书由8个实验组成,包括室内实验、实验地实验、校园观察和校外参观。

实验先后次序可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作必要调整,每次实验的内容、材料及作业等方面也可视情况适当增删。

2010年6月前言实验1 常见园林绿化苗木的识别 (1)实验2 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 (2)实验3 园林树木的种植施工 (3)实验4 营养土的配制与播种 (4)实验5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 (6)实验6 古树名木调查分析 (8)实验7 园林树木景观价值分析 (11)实验8 大树移栽技术观摩 (14)实验1 常见园林绿化苗木识别一、实验目的依据园林绿化苗木分类原则,掌握各类苗木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熟悉上海地区常见绿化苗木种类。

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放大镜、卷尺、相关参考书籍等。

三、实验地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校区校园、园林园艺教学实践基地。

四、方法与步骤(1)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带领逐种讲解,之后学生分散复习,教师答疑。

(2)观察30 种以上的常见绿化苗木,包括多年生花灌木及常见绿化苗木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

要求掌握:石楠、海桐、石榴、丁香、紫荆、紫藤、千头柏、碧桃、迎春、连翘、南天竹、腊梅、红枫、小叶女贞、火棘、海棠、杏梅、棕榈、大叶黄杨、凌霄、扶芳藤、爬墙虎、木槿、桂花、法国冬青、玉兰、广玉兰、梅花、红花槐、凤尾兰等。

五、作业根据形态特征,总结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基本应用。

根据观察内容,总结绿化苗木的形态特征。

1实验2 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一、实验目的要求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北方常用园林乔、灌木的扦插繁殖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修枝剪、全光喷雾扦插装置、数据记录式照度计、高精度土壤水分测量仪、扦插苗箱。

三、实验主要内容从常见的园林树木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乔木和灌木各数种,分别从其树冠上剪取适宜的枝条;将这些枝条截取为插穗;将这些插穗扦插于插床或育苗箱中并进行保湿或遮光处理。

注意事项:1. 选取的插穗以老嫩适中为宜,过于柔嫩易腐烂,过老则生根缓慢。

2. 母本应生长强健、苗龄较小,生根率较高。

3. 扦插最适时期在春、夏之交。

4. 适宜的生根环境为:温度20~25℃;基质温度稍高于气温3~6℃,土壤含量50~60%;空气湿度80~90%;扦插初期,忌光照太强,适当遮荫。

四、作业与思考1. 扦插方法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2实验3 园林树木的种植施工一、实验目的要求使学生学会应用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中所学到的综合知识,搞好园林树木的种植施工。

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树的起、运、种、养等基本环节。

二、实验仪器设备铁锹、镐、刀锯、修枝剪、支撑杆、草绳三、实验主要内容实验内容提要:从苗圃中选取符合设计要求的树木品种和规格并做好记号,亦叫号苗;按设计种植图进行定点放线;挖取树坑;树木修剪、整形;起挖树木;运输种(假)植;大树支撑;栽植后管护。

实验操作要点:大树号苗时要在阳面作记号;用网格法或会交法等方法进行定点放线;挖取树坑要四壁垂直;起挖树木时的坑径至少是树木根茎的8-10倍;运输时注意苗木的保湿;植树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程序进行。

带坨移植时,要将带坨树木防入坑中后,再将包装物拆除,以免散坨。

大树移植后要进行支撑。

四、注意事项1. 移栽次数依种类而定。

2. 移栽时期可考虑天气情况,如阴天或雨后空气湿度高时移栽,成活率高;清晨或傍晚移苗最好,忌晴天中午栽苗。

五、作业与思考1. 写出园林植物移栽与定植的方法与步骤。

2. 影响园林植物移植次数和时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3实验4 营养土的配制与播种一、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培养土的配制过程和要求。

掌握上盆与换盆的时机及技术要点。

二、实验主要内容⑴收集腐叶土,配制堆肥土。

⑵将扦插或播种获得的幼苗上盆、给老株换新盆或新土。

三、实验仪器设备网筛、塑料水桶、花盆四、方法与步骤(一)、播种方法分为地播和盆播,以盆播为例:1. 播种用土准备:采用混合土,配合比例如下:细小种子腐叶土5、河沙3、园土2中粒种子腐叶土4、河沙2、园土4大粒种子腐叶土5、河沙1、园土5在使用前将培养土消毒(蒸汽或药剂)并筛过,细粒种子用网眼2~3mm 细筛筛土,中、大粒种子用4~5mm网眼筛子筛土。

土壤含水量适当。

2. 用碎盆片把盆底排水孔盖上,填入1/3碎盆或粗沙砾,其上填入筛出的粗粒混合土,厚约1/3,最上层为播种用土,厚约1/3。

3. 盆土填入后,用木条将土面压实刮平,使土面距盆沿约2-3cm。

4. 用“浸盆法”将浅盆下部浸入较大的水盆或水池中,使土面位于盆外水面以上,待土壤浸湿后,将盆提出,过多的水分渗出后,即可播种。

5. 细小种子宜采用撒播法。

为防止播种太密,可掺入细沙与种子一起播入,用细筛筛过的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中、大粒种子用点播或条播法,播后覆土。

6. 覆土后在盆面上盖玻璃或报纸等,以减少水分蒸分,并置于室内阴处。

7. 播后管理:应注意维持盆土湿润,干燥时仍然用浸盆法给水,幼苗出土后逐渐移于光照充足处。

地播技术相对简单,但要注意播种床床面平整,表土细粒,利于排水。

播种前土壤湿度4适中;注意播后覆盖,防冻(秋播)、防雨(南方)、防旱(北方)等。

注意事项:1. 混合土主要是保证良好的土壤性能。

所用的壤土应为中性,砂则为不含碳、淤泥、贝壳等夹杂物的清洁河沙。

2. 播种时期依不同种类和市场需要而定,但必须保证良好的萌发条件。

如:温度20-30℃,水分70%左右,喜光种子最好用玻璃覆盖。

3. 种子播种应精选。

若用15%甲醛消毒,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有些种子需要浸种催芽。

五、作业与思考1. 种子繁殖适用于哪些花卉?有何优缺点?5实验5 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一、实验目的要求使学生学会应用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中所学到的综合知识,搞好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树的整形与修剪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修枝剪、绿篱剪、直尺、手锯等。

三、实验主要内容1、草坪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高度控制在:台湾草5厘米以下,大叶油草、假俭草、沿阶草10厘米以下。

2、灌木和花卉修剪考虑每种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既造型美观又能适时开花,花多色艳;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花芽剪掉,花谢后及时将残花残枝剪去,常年开花植物要有目的地培养花枝,使四季有花。

绿篱和花坛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增强园林美化效果,精雕细刻,产出精品。

3、乔木修剪考虑树种的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除棕榈等植物外,其它乔木一般在叶芽和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使花乔木花繁叶茂;乔木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行道树修剪要保持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均称和数量,内瞠不空又通风透光,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间,注意不能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指示牌;单位附属绿地内种植的树木的枝叶伸向城市公共道路或他人物业范围内的,要及时修剪;修剪时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少伤口,剪口要平,不能留有树钉;荫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及干枯枝叶要及时剪除。

4、古树名木修剪对严重衰老古树的树冠部分进行重度裁剪,裁剪掉衰老和干枯的枝条,以缩短树体内营养运输线,提高体液的循环速度,促发健壮的枝梢。

同时对于有病腐术、过度衰老的枝条以6及病虫枝条进行适当修剪,达到树冠通风通光、改善生长发育条件的目的。

四、作业与思考1. 写出园林植物修剪的方法与步骤。

2. 古树名木修剪应注意什么?7实验6 古树名木调查分析一、实验目的要求古树名木是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佐证,它们几经沧桑,展现着古朴典雅的身姿,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风景旅游资源,景观价值突出。

它们苍劲挺拔、风姿卓绝,或镶嵌在名山峻岭之中独成一景,或与山川主景融为一体、成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是制定当地树种规划、特别是指导造林绿化的可靠依据。

能在一地生活千百年的古树大多为乡土树种,足可地证明其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因此,景观规划师和园林设计师可以从中获取该树种对当地气候环境适应性的了解,从而在规划树种时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而不致因盲目引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不仅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佐证,是一种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景观,其本身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与景观的价值,是发展旅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也因为它对于研究古植物、古地理、古水文和古气候和人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实验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古树名木保护的目的意义,初步掌握古树名木调查、分析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二、材料用具材料银杏、槐树、五针松、香樟等古树名木。

用具尺、笔、笔记本等。

三、内容及方法1.古树名木的分级标准目前,我国通常把古树名木分成二级,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和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定为一级;其余古树名木均定为二级。

一级古树名木的档案材料,要抄报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城建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的档案材料,由所在地城建、园林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保存、管理,并抄报省、市、自治区城建部门备案。

2.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城建、园林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要根据调查鉴定的结果,对本地区所有古树名木进行挂牌,标明管理编号、树种名、学名、科属、树令、管理级别及8单位等;对于一些有特殊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还应专立说明牌进行介绍,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3.古树名木病虫危害现状古树由于年代久远,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受一些人为和自然破坏造成的各种伤残,例如主干中空、破皮、树洞、主枝死亡等现象,导致树冠失衡、树体倾斜、树势衰弱,为病虫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对已遭到病虫危害的古树,如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防治,其树势衰弱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衰弱的程度也会因此而进一步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