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伴性遗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练习题及答案

伴性遗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群中的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

③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性红绿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3.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

①23对②23个③46个④92个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⑦23种形态⑧24种形态

A.④⑥⑦ B.④⑥⑧ C.①⑤⑧ D.③⑤⑦

4.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Y B.18+YY C.9+X或9+Y D.18+XX或18+YY

5.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率多大 A.3/8 B.3/16 C.3/32 D.3/64

6.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7.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aX b,Y,Y

8.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9.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是()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10.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

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

1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1:1 B.8:1 C.3:1 D.9:1

12.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aX b,Y,Y

二、多选题:

1

2.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A. 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

B. 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

C. 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 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3.右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据图

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I6的基因型为BbX A X a

B.II7和II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III11和III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4.如图所示是一家族某种遗传病(基因为H或h)的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B.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隐性,位于X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

C.系谱中III代中患者的外祖父的基因型一定是X h Y,其父亲基因型一定是X H Y

D.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 H X h或Hh

5.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基因标记母亲父亲女儿1 女儿2 儿子

Ⅰ———

Ⅱ——

Ⅲ———

Ⅳ——

Ⅴ——

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IV与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基因V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三、非选题:

1.下图所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

人体

内环

境中

的酪

氨酸

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可能少于。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

(4)下图所示Ⅱ1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① I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②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几率是;如果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2.右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个体5和个体7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图中的_________。

(3)若个体3和个体4再生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个体8和个体9结婚,则生下一个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3.高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学一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色盲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注:色觉正常基因为B,色盲为基因为b):

(1)上述表格中可反映出色盲遗传具有的特点。(2)在调查中发现某色盲女生且耳垂连生(耳垂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但其父母均为耳垂离生,该同学的基因型为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父亲色觉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患有色盲,其同胞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

若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在当地人群中约20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群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图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

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 可判断为色盲症的是病;而另一病则属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 Ⅱ6的基因型为。

Y B A X (3) 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 ;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 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 。理由

是 。

(4) Ⅲ13个体乙病基因来源于I 代中的 。

5.某医院档案室中有一批家族遗传系谱图,无意中被损坏一部分。已知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下图。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最可能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

该遗传病的类型是 。

(2)7号的基因型是 (基因用A 、a 表示)。

(3)9号和10号个体再生一个女孩,得病的可能性是 。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4)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已知II 一3无致病基因,Ⅲ一1色觉正常。已知张某家族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李某家族Ⅲ一1与张某家族17号结婚, 则他们的孩子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6.人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X 染色体稍大,Y 染色体较小,下图为某人X 和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 与C 为同源区段。请回答: (1)在A 段上的基因在C 段可以找到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

此区段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段上。 (3)如果此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的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 段。

(4)如此人B 区段和D 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后代中发病机率是 (2分)

(5)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E(e)位于A 、C 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

家族遗传系

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 3 )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8.下图A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图B是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对染色体

(1)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________。

(2)图B中①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

(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给定的圆圈内绘出Da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的模式图(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注明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组成情况。

9.多指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受P基因控制;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受b基因控制,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回答问题:

⑴Ⅲ—1产生的精子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本空2分)

⑵Ⅲ—2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她是纯合体的概率为;

⑶如果Ⅳ—1是一个男孩,此男孩既是多指又是色盲的概率为,只患多指不患

色盲的概率为;

⑷如果Ⅳ—2是一个女孩,则她只患色盲而不患多指的概率为,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

10.下面的遗传系谱图中有多个红绿色盲患者,其中Ⅱ2和Ⅱ3是同卵双生(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两个个体)。请分析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Ⅱ2携带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2)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

(3)Ⅱ5到了婚育年龄,如果你是医生,从优生学的角度给他提出的建议是。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校03、04、05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调查。

①假如被调查的人数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3.32%)、X B X b(6.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X b的基因频率是。

②请你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情况。

11.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大多数动物由XY染色体决定,但有许多生物并不是。(1)家蚕是二倍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 ,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的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条Z 染色体。

②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白色基因A与黄色基因a ,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灰色)存在时会抑制A和a的表达,而B基因不会抑制。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中黄色纯合子占非灰色茧的。

③家蚕中D、d 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 是隐性可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 d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2)葫芦科的一种称为喷瓜的植物,其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m F、m+、m f、决定的,m F对m+为显性,m+对m f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关系为:雄性植株(m F m+、m F m f);两性植株(雌雄同株)(m+m+、m+m f);雌性植株(m f m f);若m F m f与m+m+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比例是。

(3)蜜蜂的性别由决定。

12.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下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_____基因遗传病,Ⅲ7号个体婚前应进行________,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

(2)通过________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4)若Ⅱ3和Ⅱ4均不患红绿色盲且染色体数正常,但Ⅲ8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患者,其病因是Ⅱ代中的______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答案

一、单选题:

1—5DCBDC 6—10CADBA 11B 12A

二.多选题

1BCD 2AC 3ABD 4AC 5ABC

三、非选题:

1.(1)食物(2)6n (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4)① AABbX H X h

② 1 1/8

2.(1)AaX B X b aaX B X B 或aaX B X b (2)个体3 (3)1/4 (4)2/3

3.(1)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2)aaX b X b AaX B X b 或AaX b X b 0(3)1/12 1/1200

4.(1)乙 常 隐 (2)DdX E X e

(3) 0 不能 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 (4) Ⅰ2和 Ⅰ3

5.(1)D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2)Aa (3) l/4 l /18 (4) l /72

6.(1)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答全才得分) 基因的分离规律

(2)B (3) D

(4)若B 段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100%;若B 段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50%

(5)不一定 例如,母方为X e X e ,父方为X e Y E ,则后代男性为X e Y E ,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后代女性为X e X e ,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7. ( l )隐 X I 1 ( 2) 1/4 1/8 (3)(显性)纯合子

8.(1)2 Ⅱ、Ⅲ、Ⅳ、Ⅹ

(2)基因突变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

(4)da 、dA 、dA

(5)见右图

9.(1)PX B 、PY 、pX B 、pY (2)ppX B X B 或ppX B X b ,21

(3)83,81 (4)0,2

1

10.(1)100% (2)25%(或1/4)(3)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女孩

(4)① 11/150(7.33%)

②见下表(答出其他合理设计,也可得分)

11.(1)①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4 ②1/4

③不能 家蚕中,雌性只有Z D W 个体,雄性有Z D Z d 和Z D Z D 的个体,雌雄蚕的两种杂交组合

中均会出现Z D W 的雌性个体(其它合理也可)

(2)雄性:两性=1:1

(3)是否受精(染色体组数)

12.(1)单 遗传咨询 (2)Ⅱ3、Ⅱ4、Ⅲ8 1/4 (3)3/8 (4)3 二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练习题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 A.雌、雄配子数目相等B.雌配子∶雄配子=3∶1 C.雄配子∶雌配子=1∶1 D.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 2.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子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遗传因子组成 D.产生配子的数量 4.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1∶1 B.2∶1 C.3∶1 D.8∶1 5.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 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作出如下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 法是( )。 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6.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 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 A.0 B.1/9 C.1/3 D.1/16 7.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 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 后代的基因种类是 种种种种 8.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 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 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4、1/4 /2、1/8 /4、1/4 /4、1/8 9.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A.7/8或5/8 B.9/16或5/16 C.3/8或5/8 D.3/8 10.某一植物基因型为AaBb,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值是:Ab∶aB∶AB∶ab=4∶4∶ 1∶1,那么这一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A.2% B.10% C.16% D.34% 11.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基因控制。有一只纯合黑鼠和一只纯合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完全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分) 1.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两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棕色为显性性状 B. 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 4 C. 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 D. 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则应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 2.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 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 3.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2的表现型比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 F2的基因型比为1:2:1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 (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 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 RrMm、Rrmm B. RrMm、RRmm C. RRMm、Rrmm D. RRMM、RRmm 5.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 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 13:2:1 B. 49:14:1 C. 1:2:1 D. 9:6:1 6.某种鼠中,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 在纯合时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A. 2:1 B. 3:1:1 C. 4:2:2:1 D. 9:3:3:1

普通遗传学精品习题(高中生物学奥赛专用)

普通遗传学精品习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一、选择题 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是 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 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 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 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E) A和C都正确 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 A) 均一体 B) 杂合体 C) 纯合体 D) 异性体 E) 异型体 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 A) 表现型 B) 野生型 C) 表型模拟 D) 基因型 E) 异型 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 A) 玉米 B) 豌豆 C) 老鼠 D) 细菌 E) 酵母 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 A) 亲代 B) F代 C)F1代 D) F2代 E) M代 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 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 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 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 E) 以上所有结论 9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纯合体饱满种子与皱缩种子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代的表现是:( ) A) 1/2饱满种子和1/2皱缩种子 B) 只产生饱满种子 C) 只产生皱缩种子 D) 3/4皱缩和1/4饱满 E) 1/4皱缩和3/4饱满 10 决定百合花花色的基因,白花(W)为显性性状,紫花(w)为隐性性状。均为杂合体(Ww)的亲代之间进行杂交,所产生后代百合花的花色基因型是:( ) A) WW B) Ww C) ww D) 以上所有基因型 E) 以上基因型均不是 1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黄色饱满对绿色皱缩为显性,基因型均为SsYy的F1代间进行杂交产生F2代,在F2代中,黄色饱满的种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 A) 3/4 B) 9/16 C) 3/16 D) 1/4 E) 1/16 12 作为衡量所观察的一组数据与预计的数据之间偏离程度的生物统计的检验方法是:( ) A) t 检验 B) 最优值检验 C) 积规则检验 D) x2检验 E) 方差分析 13 在遗传杂交实验中,观察两种性状遗传现象的杂交方式被称为:( ) A) 测交 B) 回交 C) 双因子杂种杂交 D) 等位杂交 E) 单因子杂交 14 在人类中,隐性性状在哪些人群中被表现出来: A) 仅限于女性B) 每代人群都会表现 C) 携带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人 D) 携带两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人 E) A和C均是 15 对于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比如羊毛状卷发,它的表现型将会在哪些人群中出现:( ) A) 将可能在每一代中均出现 B) 男性人群出现此性状的频率比女性人群高 C) 在隔代人群中出现 D) 只会出现在纯合子的个体中 E) 以上均不是 16 以下性状由野生型等位基因所决定的是:( ) A) 白化病 B) 羊毛状卷发 C) 褐色眼 D) 以上所有 E) 以上均不是 17 一对夫妇生3个女儿和1个儿子的概率是: A) 1/2 B) 1/4 C) 1/8 D) 1/16 E) 1/32 18 研究人类性状遗传较好的方法是:( ) A) 进行可控的交配实验 B) 构建和评估家族系谱图 C) 进行x2卡平方检验 D) 以上所有方法 E) 以上方法均不是 19 在人类中,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性状。一个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个褐色眼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3个蓝色眼的女儿。决定父亲和母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分别是:( ) A)BB和Bb B) BB和BB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2018题汇总

1.(2018海南卷,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 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 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育的概率为1/2 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3.(2018浙江卷,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2018江苏卷,25多选)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6.(2018天津卷,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7.(广西钦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理科生物试题)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课本练习答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练习 基础题 1.B 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2。 4.(1)白色;黑色。(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练习 基础题 1.(1)×(2)× 2.C 拓展题 (1)YyRr;yyRr。(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2.×3.× 选择题 1.D 2.C 3.D 4.B。 二、知识迁移 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非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显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隐性基因,极核受精后发育成胚乳,胚乳细胞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显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 三、技能应用 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一般在一个群体中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绿眼个体数多,并且绿眼∶白眼接近于3∶1;同样蝴蝶的紫翅个体数多,并且紫翅∶黄翅接近于3∶1,所以判断蝴蝶的绿眼和紫翅是显性性状,白眼和黄翅是隐性性状。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习题+答案解析汇编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实验(Ⅱ、Ⅲ)。与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 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 ..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3.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男性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4.一个正常男子与一个色盲女子结婚,他们所生的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A.X B Y和X B X b B.X B Y和X b X b C.X b Y和X B X b D.X b Y和X b X b 5.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遗传题练习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若干只棕色鸟与棕色鸟相交,子代有52只白色,48只褐色,101只棕色。若让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棕色个体所占比例大约是________,要想进一步判断白色与褐色的显隐性关系,可以用________色和________色的鸟相交( ) A.100% 褐色褐色B.75% 褐色棕色 C.50% 褐色白色D.25% 棕色白色 【解析】本题充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遗传定律的应用能力。棕色鸟和棕色鸟相交,后代中白色棕色褐色大约为1: 2:1,则可以推测出亲本为杂合子(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 aa=1:2:1,所以白色与褐色可能为AA或aa。棕色(Aa)与白色相交,后代棕色(Aa)总是占1/2。要想进一步判断褐色和白色哪个是显性,可以让两者杂交,看其后代的表现型,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答案】 C 2.用黄色雄鼠a分别与黑色雌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b产仔为7黑6黄,c产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c中,最可能为纯合子的是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解析】因黄色雄鼠a与黑色雌鼠c交配,其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对黄色最可能为显性,所以黄色雄鼠a最可能为隐性纯合子;而黑色雌鼠b与黄色雄鼠a杂交后代有黑色和黄色,所以黑色雌鼠b为杂合子。 【答案】 B 3.(2009·孝感模拟)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B.④⑤ C.②③⑤D.①③⑤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比例是1∶2∶1;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3∶1;杂种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有两种,比例为1∶1,表现型也有两种,比例为1∶1。 【答案】 C 4.果蝇中,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果蝇子代类型及比例。推测子代灰身直毛雌蝇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是( ) 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8 3/8 1/8 1/8 ♀3/4 0 1/4 0 【答案】 C 5.(2009·南通质检)女娄菜的叶形有披针形和狭披针形之分,已知其披针叶雌株与狭披针叶雄株杂交,子一代全为披针叶,子一代中的披针叶植株之间杂交,所得子二代雌株全为披针叶,雄株有披针叶、狭披针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狭披针叶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B.亲本与F1中的披针叶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C.子二代的基因型共有3种 D.让子二代中的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讲产生狭披针叶雄株的概率为3/16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 导语:我们人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基因也会随之进行下一代的遗传,这也是医学中儿女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基因染色体的对比可 我们人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基因也会随之进行下一代的遗传,这也是医学中儿女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基因染色体的对比可以检测出是否是父母亲生的儿女。遗传作为一种后代的特征,在下一代的身上往往都会有与父母相似的一些特点,但是也有一些疾病也是会通过遗传导致,所以导致很多的新生儿伴有遗传性疾病。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常显性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子女正常则为显性遗传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①若已确定是隐性遗传,则父正,女儿患为常染色体遗传。母患,儿子正也为常染色体遗传。②若已确定是显性遗传,则父患,女儿正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母正儿患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例:若全家患者为男性,且父传子,子传孙,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正常,子女患病),隐性遗传看女病,父亲,儿子无病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双亲患病,子女正常)。显性遗传看男病,母亲,女儿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是说父母有病,但所生子女没病,那该病就为显性遗传。显性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意思是显性遗传要看患病的男性,若患病男性的母亲或女儿患病则该遗传不是伴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有一个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这个和上面那句理解思路一样。还有就是伴性遗传主要是与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54661

1、右图为某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 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6的基因型为BbX A X a B.Ⅱ7和Ⅱ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2、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3、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Ⅲ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3 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5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D.Ⅲ5一定不是纯合子 4、下图为某家族中单基因遗传病的传递情况,若③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的方式了解发病情况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 ,Ⅲ3的基因型 。 (3)Ⅲ3和Ⅲ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 7、(12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 、a )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 、b ),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 (4)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基因型为 。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 8、30.(16分)遗传性胰腺炎是人类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患遗传性胰腺炎病和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遗传系谱图。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遗传学教案

遗传学专题 知识要点 1、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和优缺点); 3、遗传病以及遗传系谱图分析(常见遗传病遗传类型、系谱图分析专题)。 基础突破 考点整合一:遗传学三大定律 1.分离定律: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一组相对性状分离比3:1)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两组相对性状分离比9:3:3:1)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奠基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1)成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 (2)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材料。 豌豆:豆科蝶形花亚科,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3.连锁和互换定律:因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止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因此, 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没有联会交换的情况下,总保持遗传上 的一致,这种情况称为基因的连锁。连锁的基因存在与其同源染色体交换重组的 可能,概率与基因距离有关,这种情况称为基因的互换。 【例1】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

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高二生物辅导——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一、两大遗传定律的练习题 1、番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用红圆果和黄长果的番茄植株杂交,所后代性状回答: (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3)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4)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 ①;②;③; ④;⑤;⑥。(3)请画出第一方案的遗传图解。

二、重点知识整理 1、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排列。 2、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上_______这种基因. 4、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__。 5、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____性多于_____性;多有________现象。女性若患病,其______、______必患病。 6、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_______;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三、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⑴仔细审题,明确或判断显隐性; 规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双亲都没有的性状在子一代出现,则新出现性状为隐性性状; 双亲都具有的性状未在子一代出现,则原有性状为显性性状。 ⑵确定所研究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X染色体,伴Y遗传略): 步骤:先假设所研究基因在X染色体上,代入题目,若符合则假设成立;否则位于常染色 体上。 *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一定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常染色体隐性常或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常或X染色体显性 遗传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⑶根据题意初步写出亲本、子代基因型,显性性状须留空、隐性性状必纯合(伴性遗传男性

伴性遗传练习题

伴性遗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性染色体的不正确叙述是() A.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 C.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D.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如果含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可记作XX 2 ?公牛的下列细胞中,肯定具有丫染色体的一组是() A.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B ?受精卵和红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心肌细胞 D ?精子和神经元 3.人体正常细胞有46条染色体,配子中有23条染色体,某正常女性可以得到祖父 的染色体数目应为() A. 22 条 B . 23 条 C . 0~22条 D . 0~23条 4.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 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因在Z 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 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A.芦花母鸡X非芦花公鸡 B.芦花公鸡X非芦花母鸡 C?芦花母鸡X芦花公鸡 D.非芦花母鸡X非芦花公鸡 5.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①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 1 : 1,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③ ④⑤ 6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 B )对窄叶(b ) 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已知窄叶基因 b 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X 3 乂)同窄叶雄株(XV )杂交,其子 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为( ) A .1/2 为宽叶雄株, 1/2 为窄叶雄株 B .1/2 为宽叶雄株, 1/2 为窄叶雌株 C .1/2 为宽叶雄株, 1/2 为宽叶雌株 7.有对夫妇,一方正常,另一方色盲。子女中,女儿表型与父亲相同,儿子表 型与母亲相同,则母亲的基因型,儿子的基因型,父亲的基因型,女儿的基 因型依次为( ) 8.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子女全部正常 B ?女孩中一半正常,一半色盲 C ?后代中一半正常,一半色盲 D ?女孩正常,男孩半数正常,半数 色盲 9.某男子的父亲患色盲病,而他本人色觉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色盲病家族史的 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病的概率是( ) 10. —位只患白化病的人(a )的父亲为正常,母亲中只患色盲(b ),则这白化 病人 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性母细胞后期中可能的基因型是( ) A. aX 3 或 aY B . aX B 或 aXb C . aaX B X B 或 aaYY D . aaX B X B 或 aaX^ 11.一位正常的女子,她的双亲正常,但有一位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弟弟,如 该女 子与一位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则生出一个正常儿子的机率 是( ) D .1/4 为宽叶雄株, 1/4 为宽叶雌株, 1/4 为窄叶雄株, 1/4 为窄叶雌株 ①BB ②X B X B ③Bb ④xy ⑤bb ⑥xy ⑦XV ⑧乂丫 A.③⑤③⑤ ④ B .④⑥⑦④ C .⑥⑧⑦④ D .②⑦⑧ A .1/2 B . 1/4 1/16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余干县新时代学校符九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身上有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由老师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从而引出红绿色盲病,这时可以问问学生,假如当时道尔顿看到了上述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能否分辨的出来?并再次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来?红绿色盲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当学生回答完上述的问题后,老师可以追讲抗维生素D佝偻病,并问上述两种病中男女比例为什么不一致?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通过大概讲解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

(完整)高中生物遗传题精选及其答案

高考生物遗传练习及其答案 1.(20分)填空回答: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答案(20分)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3:3:3:1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共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基因型是,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概率是 .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 。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①常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假设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X A Y)的女儿(X A X-)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Aa 3/8 ③只有Aa×Aa的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而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 ④体细胞突变 2.(12分)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 . 2 米左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定律练习题

生物练习一遗传定律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人的高鼻梁与塌鼻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 性状分离是指 A.染色体的分离B.遗传因子的分离 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D.A、B、C均是 3.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 4.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5.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6.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 B.yR C.Yy D.yr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 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 型的比例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8.基因型是Dd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3︰1 B.l︰l︰l︰l C.l︰2︰1 D.9︰3︰3︰l 9.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0.为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自交B.测交C.正交D.反交11. 下列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12.在10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如果全部受精,能形成受精卵的数目是 A.5个B.10个C.20个D.40个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结束B.第二次分裂结束 C.着丝点分裂D.联会 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开C.分离开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15.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7. 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 Ab、Ab、ab、ab B. aB、Ab、AB、AB C. Ab、aB、Ab、aB D. AB、AB、ab、aB 18.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 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遗传病 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以下这几种:(1)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完整版)高一生物伴性遗传习题+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 1全部为红眼。F 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 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实验(Ⅱ、Ⅲ)。与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 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B .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 .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 .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 .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3.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男性不存在携带者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4.一个正常男子与一个色盲女子结婚,他们所生的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X B Y 和X B X b B .X B Y 和X b X b C .X b Y 和X B X b D .X b Y 和X b X b 5.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A .X 与Y 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C .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D .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