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赏析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赏析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广为传唱,鼓舞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战歌。
这首歌的歌词激昂、振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赏析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感受其深远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这首歌诞生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成为了一首激励人民投身抗战的英雄赞歌。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歌词内容。
歌词开篇即写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部分歌词直抒胸臆,唤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抗争精神。
同时,用“血肉长城”这一形象,表达了我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决心。
歌词中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
例如,歌词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感染力。
同时,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歌曲的主题思想。
歌词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在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无数人民的爱国情操,鼓舞了他们投身抗战、保家卫国。
如今,这首歌已成为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传承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义勇军进行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赏析

聂耳的资料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
云南玉溪人,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云南玉溪。
1912年2月1日生于昆明市甬道街72号,1935年7月1日在日本藤泽市海滨溺水而卒。
聂耳从小喜爱音乐(改名为“聂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
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现昆明第十中学),1925年考取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联合中学(现昆明市第一中学)插班生。
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
1927年入云南第一联合师范学校(现昆明学院)学习,在校期间参与了学生组织“读书会”的活动,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
并开始学习小提琴。
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
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苏联之友社)。
这时期他还自修了和声学、作曲法等作曲理论。
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
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厂前身)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
这也是聂耳最多产的一年。
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
1935年7月1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作了37首歌曲,大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准确地塑造了工人、歌女、报童等劳动群众的音乐形象。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的这些歌曲,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码头工人》、《新女性》、《毕业歌》、《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梅娘曲》、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国歌歌词完整版歌曲

国歌歌词完整版歌曲国歌歌词完整版歌曲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是用来歌颂与鼓励一个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歌歌词完整版歌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歌(Live)-(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简介《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1935年5月9日,该曲第一版录音在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录制完成。
1951年,人民唱片厂为满足国歌播放的需要,录制出版了由铜管乐合奏和管弦乐合奏组成的粗纹唱片。
1959年,中国唱片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录制出版了全套标准国歌专用唱片。
1978年,推出集体填词版专用唱片。
1983年,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录制出版了恢复原词后的标准国歌专用唱片。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创作背景1、词曲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义勇军进行曲感情变化介绍

义勇军进行曲感情变化介绍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歌曲,具有
极其丰富的感情变化。
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
1. 振奋激昂的情感,这首曲子以其激烈、雄壮的旋律,表达了
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斗志。
在歌曲的开头,嘹亮
的号角声与鼓点交织,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斗志和壮丽的场面,激发
起人们的爱国之情。
2. 悲壮的情感,曲中也融入了悲壮的情感,体现了抗战时期的
艰难和牺牲。
在曲子的中间部分,音乐逐渐减缓,以缓慢而庄重的
节奏展现出抗战中的牺牲和痛苦。
这种悲壮的情感让人们深感抗战
的艰辛和伤痛,同时也激发起对逝去的英雄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团结奋斗的情感,《义勇军进行曲》还表达了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战的情感。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凸显了人民的团结和众志成城
的力量,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这种情感激
励着人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为实现抗战胜利而奋斗。
4. 鼓舞人心的情感,《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激昂,歌词鼓舞
人心,激发出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歌曲中的歌词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托付,激发起人们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决心。
这种情感在抗战时期起到了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总之,《义勇军进行曲》通过其激昂、悲壮、团结和鼓舞人心的情感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爱国热情、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代表歌曲,至今仍然在人们心中激荡着爱国情怀。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简介《义勇军进行曲》的歌曲创作背景1934年春,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名为《凤凰的再生》的剧本梗概,但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夏衍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1935年2月,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
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又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曲谱定稿后,寄回中国。
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便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歌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
“”期间,田汉受到“四人帮”迫害,他写的歌词不能再唱,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曲鉴赏这是一首极富于创造性的歌曲。
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
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
成功地把这首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
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
《义勇军进行曲》观后感

《义勇军进行曲》观后感作为中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义勇军进行曲》既是一首民族音乐的雄壮赞歌,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近日,我在电视上重温了这部作品,并感受到了它所传递的深刻情感和时代背景。
以下是我对《义勇军进行曲》的观后感。
一、音乐的力量《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以宏大的气势和悲壮的旋律打动着每位听众的心灵。
作曲家冼星海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其中。
这首曲子节奏明快,激昂慷慨,给人带来一种壮志凌云、奋发向前的力量。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感到鼓舞和激励,仿佛能够与那个时代的革命先烈们一同并肩前行。
二、时代的回响《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恢弘气魄和人民的团结精神。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歌词,描述了英雄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血肉模糊的战争场景。
它成为了当时人们献给革命的最高礼赞,激励着人们纷纷投身于祖国的解放大业。
反思过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难和牺牲,也能从中汲取力量,铭记先烈的崇高精神。
三、历史的反思《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部不可分割的历史经典,它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和勇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先烈们。
这部曲子通过音乐的形式,把历史的伤痛和教训带给了后人,也警示我们不要忘记曾经的血泪和苦难。
它是一个重要的时代符号,提醒着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珍惜和平与稳定。
四、个人思考《义勇军进行曲》唱响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激励着每位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富强而贡献力量。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感到一股由衷的激动。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历史,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先烈的理想和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从音乐的力量、时代的回响、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思考四个方面来看,《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

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首歌曲,由聂耳作词作曲。
这是一首极富时代气息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军旅进行曲,旋律豪迈激昂,歌词鼓舞人心,成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意境深远,表达了英勇抗战的壮志豪情和民族团结的力量。
歌词中提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鼓励人民起来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尊严。
“我们万众一心,冒
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和团结一致的信念。
歌词中还体现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歌颂了军人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催人奋进、激励斗志的歌曲。
它通过豪情满怀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深深地感染着每个听众,激发起坚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这首歌曲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斗争团结、追求正义、捍卫国家利益的象征。
延伸阅读:【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当时中国正面临着由日本
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略战争。
这首歌曲是为了鼓舞人民的士气,提高抗日战争的动员力量而创作的。
聂耳以晋察冀边区保安队队员兼合唱队指导员的身份,亲身参与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聂耳深受晋察冀边区保安队员在抗日斗争中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
识和音乐才能,创作了这首气势磅礴、激昂澎湃的《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激励人心的旋律,广泛传唱于全国各地,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经典之作。
关于国歌的励志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话题——国歌。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信仰。
今天,我将从国歌的历史背景、歌词内涵以及国歌所蕴含的励志精神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感受国歌的力量。
一、国歌的历史背景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这首歌曲最初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插曲,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国正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为了唤起民众的斗志,激发民族精神,田汉和聂耳创作了这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我国的国歌。
从此,这首歌曲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旋律。
二、国歌的歌词内涵《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却饱含着深刻的内涵。
下面,让我们共同品味这首歌曲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曲的歌词,首先表达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的不屈不挠精神。
在国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英勇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其次,歌词呼唤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
在这首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凝聚力,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正如歌词中所说:“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最后,歌词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奋发向前的决心。
在这首歌曲的鼓舞下,我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民族复兴。
三、国歌所蕴含的励志精神国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这首歌曲所蕴含的励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