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载体与形态

合集下载

【档案学习】档案的类型

【档案学习】档案的类型

【档案学习】档案的类型这里讲的档案类型是一种概念上的分类,而不是档案实体或信息分类。

(一)按形成时间分在我国,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不是按历史时期划分的,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成立前形成的档案称之为历史档案,成立后形成的档案称之为现行档案。

1.历史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按其不同的历史分期,又可具体分为:明清以前档案、明清档案、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

明清以前档案留存下来的很少,明、清两代国家机构形成的档案主要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民国档案包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及汪伪、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统治时期的机关、军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著名人物形成的档案,留存下来相对较多,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革命历史档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军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革命组织、革命活动家形成的档案,留存较少,十分珍贵。

2.现行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档案现行档案实际上指的是当代档案,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是我国国家管理的档案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档案。

(二)按形成领域分1.文书档案文书档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确切地说是指党政管理、社会管理档案,《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文书档案”概念的解释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文书档案的特点:来源复杂、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规范等。

2.科技档案《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科技档案”概念的解释是:“反映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基本建设等活动的档案”。

科技档案的特点:成套性、专业性、多样性、通用性等。

3.专业档案《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专业档案”概念的解释是:“反映专门活动领域的档案”。

专门档案与专业档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门档案也称特种载体档案,是指除纸质以外载体的档案。

专业档案是指专门业务档案,因此,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实质也是一种专业档案,可以说所有的档案都是专业档案。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 (1)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 (1)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1、产生的条件①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2、早期档案形态: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②国家的出现甲骨档案;金石档案(刻在青铜器和铁器的的档案铭文档案与石刻档案的总称)简牍档案(竹简、木牍)缣帛档案(用丝织品作为书写载体)纸质档案3、档案的概念概念: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

“术语”中的档案的概念: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法中的概念:档案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含义:①档案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②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③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④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⑤档案的形成客体是社会活动。

4、档案的性质(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1)、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2)、一般属性是知识性和信息性。

档案的信息性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5、档案与相邻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1)、档案与图书相同点:知识性和信息性。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历史的真迹,图书不真原始性。

②价值作用不同。

③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

(2)、档案与文物。

区别:①文物与档案产生的主观意识不同。

②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

③实存形态不同。

(3)、档案与资料。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本单位履行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具有直接性、固定性。

资料是购置、复制、交换得到或自行编制而形成的,是间接的、不确定性的。

②价值不同。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凭证价值,而资料是为了工作查考之需搜集起来的第二手材料,只有参考作用而无凭证价值。

③保管要求不同。

档案保管国家有明文确定,资料的保管国家无明文确定。

6、档案的类型。

(一)按形成时间分(1)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2)民国档案(1949年10月1日之前国民政府各个时期形成的档案)(3)革命历史档案(1919年到1949年共产党活动档案)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行(当代)档案。

档案事业概论

档案事业概论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节档案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一)档案的萌芽与起源档案的产生是以处理复杂事物为目的、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载体条件的。

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

结绳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方法。

刻契,即在木片、骨片或玉片上刻上符号以记事。

原始人还善于用图画以记事。

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因此可以看做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

(二)档案的产生与发展 1.档案产生的条件(1)记录符号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但原始记事并非档案。

(2)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字记录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逐渐形成,进入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的社会需要等诸因素影响下,档案逐渐产生与发展。

2.早期档案形态我国古代社会有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等。

二、档案的概念与性质(一)档案的概念1档案概念有学术概念和法律概念。

学术概念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法律概念:过去或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或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概念包含了一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档案的形成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

2.档案还有保存价值的文件3.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有文字的、图像的、声音的、数码的等等。

档案载体,古代主要有龟甲古兽、竹木、金石、贝叶、缣帛、纸张等;近代主要有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及各种实物的等。

4.档案室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档案信息是特定的行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自然的形成的,而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更不是凭空杜撰的。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特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是档案的根本价值所在,保管保护好档案,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原始性,保持档案的历史面貌。

档案管理的分类和要求

档案管理的分类和要求

档案管理的分类和要求:
档案管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按照时间划分: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

2.按照内容性质划分: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3.按照形成领域划分:分为公务档案和私人档案。

4.按照载体形态划分:分为纸质档案和非纸质档案。

常见的档案有,文书、基建、设备、会计、声像、人事、婚姻、家庭、电子等档案。

档案管理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做好档案的分类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将各部门提交的文件、材料、证照等,按照归档要求组件,有序排列,以便后
期的管理及利用。

2.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应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

3.做好档案的利用服务:应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利用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4.做好档案的统计工作: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统计,了解档案的数量、种类、利用情况等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1.最早的档案是甲骨文,它是按照载体分类的2.档案定义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3.档案的基本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4.档案的分类(主要熟悉后三类)①按档案的来源:公务档案、私人档案②按档案的内容: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③按档案的形成时间: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5.①档案是行政管理的凭据②档案是生产活动的依据③档案是政治斗争的工具④档案是科学研究的条件⑤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素材⑥档案是维护权益的法律书证6.档案的业务工作: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利用7.档案工作的性质:(理解)①服务性②管理性③政治性8.档案工作的特点①档案资源积累的缓慢性②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③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④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9.☆档案工作的原则(重点背诵)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②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原则——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③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原则——档案管理的目的10.档案管理工作和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影响和决定着档案管理各项业务活动的一切具体原则,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只有始终遵循这个基本原则,才能使档案管理正常进行,健康有序地发展。

11.档案的基本单位是全宗。

12.来源原则的含义——全宗理论基础①尊重来源②尊重全宗的完整性③尊重全宗内的原整理顺序13.来源原则的形成于发展(选择)起源:法国:事由原则--->全宗原则形成:普鲁士——登记士原则理论认证与国际认同:《荷兰手册》与1910年布鲁塞尔大会(《荷兰手册》第一个全面系统阐释来源原则,布鲁塞尔大会奠定了来源原则的地位)国际化发展:遭遇挑战与重新发现遭遇挑战与重新认识:20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档案组合美国:文件组合俄国:自由组合原则苏联:国家档案原则理论体系14.什么是全宗?——档案的基本单位全宗是独立的机关、团体或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简述《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原则

简述《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原则

简述《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分类原则一.档案实体分类档案实体指档案原件,档案实体分类是出于保管的需要而对档案原件进行的分类,分类的结果是构成档案的保管体系。

档案实体分类包括如下两个范围:1.全宗内档案的分类全宗内档案的分类是对一个独立的单位或个人全部档案的分类,通过分类使该单位或个人的档案构成有机的联系,并能够显示出其历史活动的面貌。

2.档案馆档案的分类档案馆集中了很多单位和个人的档案,为此,也需要实行分类管理。

目前,我国的档案馆对全国馆藏档案一般是按照全宗群的原则,根据档案形成过程中历史的、工作系统的或载体形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二.档案信息分类档案信息主要指档案所记述和反映的内容。

档案信息分类就是对档案检索工具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区分和组织。

它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以及单位或个人的职能分工,对档案内容进行划分。

因此,档案信息分类的结果是建立档案信息检索体系。

三.档案种类的分类与前两者的分类不同,档案种类的划分属于对档案进行概念上的分类,所针对的是我国的全部档案。

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形成了多种档案种类的划分方式。

1.按照所有权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我国的档案按照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的档案,集体所有的档案和个人所有的档案三类。

2. “官方”对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划分我国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国家所有的档案进行了划分。

首先,按照历史时期将国家所有的档案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档案两个部分。

其次,按照政权的性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划分为革命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两个部分。

3.按照档案工作中通行的方法划分在档案管理的实践中,档案工作者还将档案划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三种类型,并在档案界得到普遍的认同。

4.按照档案的载体形态划分按照档案的载体形态不同,可以将档案划分为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张档案、照片档案、录音档案、计算机磁盘档案及关盘档案等。

试述档案载体演变过程及保护措施论文

试述档案载体演变过程及保护措施论文

试述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及保护措施摘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档案已伴随人类走过5000多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反映了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

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大量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本文首先对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现代新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型载体档案保护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

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大量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1 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下面让我们简要回顾人类有史以来璀灿的档案文化遗产。

档案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通过自己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本身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1.1 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历史的档案中年代最久远的,出土数量达十五万片以上。

商代留给我们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就是这种甲骨档案,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该种档案制成材料之特殊,年代之远,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看也是绝无仅有的。

1.2 金文档案金文档案是继甲骨档案后又一种珍贵的历史档案。

青铜器上铭文铸字在商朝就已出现,到了西周,中国的青铜器进入极盛时期,此时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数量增多,记事广泛,具有了书史的性质。

古代先民以金属统称为“金”,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称做“金文”或“铭文”,具有书史记事特点的青铜器铭文就称为“金文档案”。

从出土的金文档案记事范围看,它比甲骨档案更为广泛而详细,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浙江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第一节要点

浙江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第一节要点

浙江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第一节要点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第一节档案1、档案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2、有了传说并不等于有了档案。

3、档案的萌芽与起源(初始形态):“助记忆时代”的结绳、刻契、图画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即结绳、刻契、图画等记事方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

但因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可以看作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

4、档案产生的两个条件:记录符号(客观条件)与国家出现(社会条件)。

5、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档案—甲骨档案: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字记录,是当时商王朝使用的一种文件。

6、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出现了阶级、国家以后,就产生了文书。

文字记录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逐渐形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的社会需要等诸因素影响下,档案逐渐产生与发展。

7、我国早期档案的载体形态:从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到纸质档案。

8、金石档案:金是指青铜器、铁器等,石是指石头,金石档案是铭文档案和石刻档案的总称,是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铁器、石头上而形成的档案。

9、简牍档案:简是指竹简,牍是指木牍,是以竹简、木牍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册”、“典”是我国最早对文件和档案的称呼。

10、缣帛档案:缣帛是古时对绢类的丝织品的统称,是以丝织品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用缣帛书写的文件称“帛书”、“卷”、“卷轴”。

11、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最早的纸质档案—甘肃“放马滩纸”,形成于西汉初期,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汉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到以纸为主要载体。

12、档案概念之分—学术概念与法律概念学术概念与法律概念,其外延不同,内涵基本一致。

学术概念外延宽泛,为一般意义上的档案;法律概念外延相对小些,是指法律法规监管的范围,即是指国有的或非国有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或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