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104.08)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目录9.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 (55)9.2主要设备配置 (55)9.3监控系统盘内各信号灯含义 (55)9.4监控系统的正常巡回检查项目 (56)9.5 LCU盘上电、停电顺序 (56)9.6监控系统的控制操作 (56)9.7监控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56)9.8监控上位机开机并网操作 (56)9.9监控上位机解列停机操作 (57)9.10手动开机至空载操作 (57)9.11机组解列后手动停机操作 (57)9.计算机监控系统规程引用标准:参照《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协议》编写9.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该监控系统包括两台主机(操作员工作站)、两台液晶显示器、两台打印机、四个机组及公用LCU、GPS系统和MB+网构成。
9.1.1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功能包括对整个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数据库管理,在线及离线计算功能,各图表、曲线的生成,事故故障信号的分析处理等。
主机同时供值班人员使用,具有图形显示、全厂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发操作控制命令、作定值修改、设定与变更工作方式等功能。
全厂所有的操作控制可通过鼠标器及键盘而实现;通过液晶显示器可对全厂的生产、设备运行作实时监视,并取得所需的各种信息。
9.1.2打印机:两台打印机作各种信息及报表打印用,通过对程序设定及操作实现定时及召唤打印。
9.1.3 LCU:LCU实现对各种生产对象的监控。
LCU采用MODICON Compact PLC构成现地控制单元。
LCU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及数据预处理功能。
其由以下部分:9.1.3.1 LCU的I/O部分:采用MODICON Compact PLC 模件作为主设备,进行现地的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模件的设计,配置和安装简易,结构紧凑,功能强大,方便的系统和模件自诊断能力,极易故障排除,可靠性高,便于维护。
9.1.3.2自动准同期装置⑴、能快捷、准确地实现同期并网;⑵、独特的双机结构及过硬的电磁兼容性指标确保绝对可靠;⑶、不使用任何电位器的拨码开关、采用全数字式自动实现装置内、外部信号校准和同期参数的整定,真正实现免维护;⑶、现直接支持转角变的功能,满足各种特殊要求;⑷、大屏幕的菜单式汉显方式、丰富详实的信息内容,是良好的人机界面。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系统监控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系统监控一、引言计算机系统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系统监控方案。
本文将介绍该规程与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系统管理操作规程1. 软件安装与更新1.1 确定合适的软件版本在进行软件安装时,应根据需求和系统配置要求选择合适的软件版本,确保能够兼容并正常运行。
1.2 安装软件前的备份与恢复在安装新软件之前,应进行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工作,以防止安装过程中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1.3 定期更新软件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供应商会不断发布软件更新版本,为了保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新软件。
2. 硬件管理与维护2.1 设备清单管理建立完整的设备清单,包括计算机主机、外设等硬件设备的品牌型号、序列号等信息,以便于追踪管理和维护。
2.2 定期巡检与清洁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连接是否正常,并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2.3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的硬件规格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更换易损件、清洗设备内部等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数据备份与恢复3.1 制定备份策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制定备份策略,明确备份的频率和备份介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3.2 定期备份数据按照备份策略,定期执行数据备份工作,将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介质中,同时也要将备份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识,方便检索和使用。
3.3 定期测试恢复数据定期测试备份的数据是否能够成功恢复,以验证备份工作的有效性,并及时修复备份系统中的问题。
4. 安全管理4.1 用户权限管理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制度,根据用户的职责和需要,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2 强化密码策略加强对用户密码的管理,要求用户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减少密码泄露和猜测的风险。
网络监控系统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网络监控系统是保障网络安全、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的重要手段。
为规范网络监控系统的操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熟悉网络监控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操作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操作规程。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操作流程1. 启动监控系统(1)打开监控系统软件。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3)检查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2. 监控网络运行状态(1)查看网络流量、带宽利用率等关键指标。
(2)实时监控网络设备状态,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关注网络设备告警信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故障排查与处理(1)当发现网络故障时,根据告警信息定位故障点。
(2)分析故障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3)实施故障处理,恢复正常网络运行。
4. 日志查看与统计(1)查看监控系统日志,了解系统运行情况。
(2)统计网络运行数据,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5. 系统维护与升级(1)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关注监控系统更新,及时升级系统。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相关技术人员请教。
2. 不得随意修改系统配置,如需修改,需征得管理员同意。
3. 严禁使用非法手段访问监控系统,确保系统安全。
4. 监控系统数据应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5. 操作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
五、附则1.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网络监控系统操作。
2. 本操作规程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3.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障网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确保公司网络安全。
第2篇一、概述为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监控效果,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的网络监控系统操作与维护。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熟悉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操作方法。
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及同期装置运行规程运行规程__内容[1]
![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及同期装置运行规程运行规程__内容[1]](https://img.taocdn.com/s3/m/bef833a2b0717fd5360cdc0f.png)
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及同期装置运行规程━━━━━━━━━━━━━━━━━━━━━━━━━━━━━━━━━━根据制订本企业技术标准的需要,参照有关技术规程,制订本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现地控制单元(LCU1-LCU4)对1#-4#机组的控制操作、调整、运行监视、事故处理和安全注意事项,对机组开停机操作,机组的运行事故停机,停机静止监视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规定了现地控制单元(LCU5-LCU7)对清江水布垭电厂500kV开关站、厂用电10kV系统、厂用电0.4kV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厂房和厂外排水系统、空压机及通风空调等公用设备的控制操作、运行监视、事故处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1.2 本规程适用于水布垭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各现地单元的巡检、事故处理以及同期装置的操作,与主站运行规程配套使用。
1.3设备管理部全体人员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维护人员掌握本规程,从事生产管理和有关检修班组人员熟悉本规程。
2引用标准及参考资料2.1 《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使用手册》2.2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2.3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2.4 厂家技术资料3设备简介3.1机组现地单元(LCU1-LCU4)设备3.1.1 机组现地LCU铭牌为SJ-500微机监控装置,由CP1、CP2、CP3、CP4、CP5、CP6六块盘组成,其中CP1、CP2、CP3、CP4为机组现地单元盘柜,CP5、CP6为机组远程测温盘柜。
3.1.2 CP1、CP2盘功能完全相同,主要用于开机、停机、运行监视,功率调节、机组静态监视以及事故停机。
CP1盘柜中还有一套液晶触摸屏装置,可以对机组设备进行现地自动操作。
3.1.3 机组现地LCU由双CPU热备系统构成,在CP1盘和CP2盘内分别装有一套CPU装置,以一套为主,另一套热备用。
当其中的一套工作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另一套进行工作。
3.1.4机组现地LCU CP1通过ERT模块记录、通讯,并将存入的事件记录送入LCU SOE变位记录缓冲区。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福建省泉州市山美水库管理处企业标准Q/SMSK D001-2013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2013年月日发布2013年月日实施福建泉州山美水库管理处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本标准由泉州市山美水库管理处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审批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起草部门:运行分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芳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Q/SMSK D001-20131总则1.1监控系统是确保电厂安全、优质、经济地发电,加强自动化专业管理,提高监控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使监控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介绍了山美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运行使用管理及操作规定。
1.3本规程适用于山美水电站运行人员、要求应熟练和掌握本规程。
亦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2引用标准2.1 SJK-8000后台客户培训教材2.2 SJK-8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使用说明2.3 许继SJK-8000系统培训资料3 术语解释3.1 遥测:实时采集电站的如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所有的遥测量,采集周期不大于1秒。
3.2 遥信:实时采集电站的如导叶全关、导叶全开、断路器合位、断路器分位等所有遥信量,采集周期不大于1秒。
3.3 遥调:能对电站的各台机组进行有功、无功调节。
3.4 遥控:能实现对电站各机组的开、停机操作、空转、空载操作、机组紧停操作、开蝶阀和关蝶阀操作、断路器分合闸操作及故障事故光字牌复归等远程控制操作,命令响应周期不大于1秒3.5网关:计算机与LCU设备之间的规约转换器。
使原本不具备以太网接口的现地层智能设备比如保护装置、励磁系统、调速器装置、温度巡检装置、直流装置、电度表等可以通过网关进行规约转换后接入到以太网3.6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包括各种CPU模块、电源模块、底板、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通讯模块、高速计数模块等3.7 UPS:是指不间断电源。
发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监控系统的范围、功能及结构。
1.1范围、功能本规程规定了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数据采集、综合参数统计、计算与分析、安全监视、语音报警、电话自动报警及查询、模拟光字牌、画面显示、打印制表、自动发电控制(AGC)、经济运行(EDC)、自动电压控制(A VC)、电站设备的指令操作控制、防误操作功能、操作票、运行指导与培训仿真、LCU现地操作、通讯、数据库管理、系统自检与切换、远方诊断功能、系统时钟管理、系统授权管理等方面的监控、运行、操作有关要求。
1.2结构1)监控结构:分层分布式上位机、下位机、GPS、UPS、通讯站,单网多机、多用户的监控系统。
2)上位机:由主控站、备用站、工程师站、通讯站组成。
其中工程师站为服务器,备用站同步跟踪主控站数据,作为监视;主控站不仅监视运行参数,还进行操作命令下发至下位机。
3)下位机:LCU、PLC层混合。
是执行具体命令的执行层,LCU负责命令接收,下传至PLC,数据收集处理,PLC是命令开出执行的最低层。
下位机分为发变组LCU,公用LCU两个方面。
4)通讯站:是与中调、地调的遥测、遥信点的信息发送和接收站。
2 监控用语的定义2.1、不定态:指机组处于监控系统不能确认的状态。
如机组处于开、停机过程中等。
2.2 停机态:指机组处于监控系统确认的停机状态。
满足的条件是:断路器在断开位置,转速小于5%Ne,导叶全关,风闸落下四个条件。
2.3 空转态:指机组处于额定转速,但未启励的状态。
2.4 空载态:指机组处于额定转速条件。
2.5 发电态:指机组出口断路器已合上,可以接带负荷的状态。
满足的条件是:断路器合上,转速大于95%Ne,机端电压大于90%Ue,导叶不在全关位置四个合上,速大于95%Ne,机端电压大于90%Ue,导叶在全关位置四个条件。
2.6 无条件合:断路器合闸时点击此键不判同期直接合闸。
2.7 无压合:指需要进行充电时,已确认一侧无电压,要经过同期系统进行同期鉴别的一种断路器操作方式。
监控系统操作规程2024

引言概述:监控系统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监控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提供安全、高效的监控服务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
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安防监控、交通监控、环境监控等。
本文将对监控系统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系统启动与关闭、实时监控、录像与存储、告警处理以及维护与保养等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1. 系统启动与关闭:1.1 检查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包括摄像头、监控主机、显示器等。
1.2 检查监控系统的软件是否正常,如操作系统、监控软件等。
1.3 启动监控系统,并进行必要的登录和身份验证。
1.4 操作界面:了解并熟悉监控系统的操作界面,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
1.5 关闭监控系统:在关闭监控系统前,应先停止录像和告警功能,并进行正常的系统关闭操作。
2. 实时监控:2.1 实时监控画面:通过监控软件,观察监控画面,确保画面清晰、稳定。
2.2 监控范围:了解监控摄像头的布局和范围,保证监控区域内没有盲点。
2.3 远程监控:如果需要远程监控,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并正确设置远程访问权限。
2.4 监控图像调整:根据实际需要对图像进行调整,如亮度、对比度、色彩等。
2.5 监控报警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根据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3. 录像与存储:3.1 录像设备设置:选择合适的录像模式和录像时间段,确保录像设备性能正常。
3.2 存储管理: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录像存储容量,定期清理过期录像数据。
3.3 录像质量:根据监控需求和存储空间的限制,适当调整录像质量。
3.4 录像回放:根据需要回放录像,找到指定时间段的录像数据。
3.5 录像备份:定期对重要录像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 告警处理:4.1 告警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告警条件和告警方式。
4.2 告警接收:及时接收告警信息,并进行相关处理。
4.3 告警响应:对于重要的告警信息,应立即响应,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4.4 告警记录:对告警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的处理和改进。
径流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教学文稿

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径流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检查维护,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方法等。
1.2本规程适用于径流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工作使用。
运行维护人员和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规程。
2引用标准DL/T 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DL/T 578-2008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065-2009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厂家提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图纸、资料、说明书3总则3.1H9000系统的人机联系的设备包括图形工作站的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INTERFACE,其功能是对生产过程机等。
H9000的系统软件OIX,全称OPERATOR进行监控和控制。
用户可通过这些界面来监视生产过程的实时运行状态、调节运行参数、发出控制命令。
3.2人机界面是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实时生产过程之间进行人机联系的手段和窗口,界面主要包括监视和控制两部分。
3.3监视的对象包括实时生产过程的实时参数和状态,其显示方式可分多种,如数字显示、符号组显示、字符串显示、棒图显示等,辅以不同的颜色、闪烁,以表示被控过程的状态。
3.4操作控制方式采用面向被控对象操作、多层菜单配合、全鼠标驱动模式。
用户对某对象操作,可直接用鼠标选中该对象,引发附着的控制菜单,通过控制菜单,进行相应操作或控制选择。
3.5操作员工作站及LCU正常运行时,时钟显示正常,如发现时钟停止运行,则该机为“死机”。
3.6操作员工作站监控画面正常情况禁止退出,同时禁止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内容,严禁直接关闭操作员工作站主机。
3.7正常情况下,机组各项操作均应在操作员工作站进行,同时所在的操作员工作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可进行实时监控操作。
3.7.1 操作用户具有对应操作的操作权限即注册。
3.7.2 本站的设备工作状态为“主控”。
3.7.3 监控系统在“闭环”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运行技术标准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Q/ZGN-XC 104.08-2007 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薛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机组PLC的运行操作等内容。
本规程仅适用于薛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
2 监控系统操作的基本要求2.1 本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上位机系统及现地控制单元组成。
监控系统某部分的投退、切换等必须经值长同意后方可进行,并汇报薛城电站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等有关领导。
2.2 值班员的所有操作均在上位机的两套操作员工作站或现地控制单元的一体化工控机上进行。
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阅读有无提示语句,如有一定要按照提示语句操作。
2.3 值班期间每隔一定时间,应调用操作员工作站或工控机画面巡屏检查;检查各状态变量是否符合当前现场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和信息量的采集是否符合要求,各报表是否完整、有无报警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汇报有关领导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
2.4 交接班时,要重点对监控系统的通讯情况、系统运行情况、各部机组设备的参数进行查询,并填写巡回检查记录表。
3 系统组成3.1 硬件组成3.1.1 薛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由厂站主控层和现地控制层构成。
采用双以太环形网光纤结构,通过两套千兆级工业交换机(主干交换机)和各LCU内冗余百兆交换机联接。
厂站主控层千兆交换机及各个现地控制单元百兆交换机分别经过100M光口,构成冗余光纤环网,网络介质采用光纤。
3.1.2 主控层主要由2台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3台网关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构成,每套千兆级工业交换机分别通过1000M RJ45端口连接网关计算机,其它主控层设备采用100M RJ45电口连接。
每套主干交换机还分别通过各自的100M单模光口及单模光纤与18公里外的闸首LCU的工业交换机连接。
3.1.3 主控层具备与今后建成的流域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连接的软硬件接口和功能,通过交换机和网关计算机,采用点对点方式接入规划中的杂谷脑河流域集控中心,以接受该集控中心的监控,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还将通过网关机和电力调度数据网实现与四川省调度中心的直接通信。
3.1.4 现地控制层由6个现地控制单元组成,包括#1~3机组LCU,公用LCU,开关站LCU以及闸首LCU。
3.1.5 控制单元选用施耐德Modicon Quantum unity系列产品。
LCU由电源模块、CPU、RIO处理器、开入量模块、开出量模块、模拟量模块、RTD输入模块、开出继电器、电量采集装置、同期装置、通讯模块等组成。
3.1.6 各个LCU通过现场总线MB+与下级公用、辅机设备控制系统及其它智能设备通信。
机组与调速装置、供水系统通讯。
公用LCU与消防供系统、排水系统、中低压风系统、厂房暖风机系统通讯。
闸首LCU 与大坝进水口、冲沙闸、泄洪闸控制系统通讯。
3.1.7 本监控系统局域网按IEEE 802.3设计,采用全开放的分布式结构,网络介质采用光纤,通信规约为TCP/IP,网络的传输速率不小于100Mbps。
系统以冗余环网机构为核心,实现工作站功能分担,数据分散处理。
13.2 功能分配——全厂监控设备数据采集和监视。
——全厂监控设备开关、刀闸的操作,辅助设备的启停。
——机组顺序控制及非正常条件的闭锁——全厂AGC、AVC——日报表、统计报表及其历史文件的储存——操作变位记录——故障及事故报警——事件顺序记录(SOE)——日报表、统计报表及其历史文件的储存——与调度、集控的通讯3.2.1 操作员工作站——主要用来进行一些数据运算,比如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的计算,也可以用作监控系统检修维护工作,并能打印画面。
——是运行人员对全厂设备进行安全监视和执行控制操作的人机接口.——主要完成实时图形及各种参数的显示,各种报表显示,报警和事件的发布,系统自诊断信息的显示;操作员权限的登录和应用控制操作。
——能够完成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压控制(AVC)、全厂功率调节(PQF),报表统计数据处理,可完成操作票,日报表、统计报表,故障、事故、操作、状变、自诊断一览表,事件顺序记录(SOE)等的打印功能。
——主机语音报警:对各设备发生的有关故障和事故自动进行语音报警,在上位机上运行人员对开关、刀闸的操作、机组的发电、加压、空转、停机等重要操作进行语音报警。
3.2.2 工程师工作站可以用作监控系统检修维护工作,可完成操作员工作站的全部功能并能打印画面。
3.2.3 网关主要完成与调度、集控中心的通讯。
3.2.4 时钟系统(GPS)。
能够对全厂监控系统的所有具备对时的设备定时进行一次对时。
GPS是以美国专业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为时间基准,时间同步精度为1US的卫星定位时钟。
3.2.5 LCU1F—3F为LCU1—LCU3,厂用直流辅助设备LCU4,开关站LCU5。
闸门LCU6机组LCU三套其功能是实现与机组相关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
公用LCU一套功能是实现与公用设备(厂用、直流、空压机、水泵等)的输入输出接口。
升压站LCU一套其功能是实现与220KV设备(主变、线路、母线)的输入输出接口。
闸首LCU一套其功能是实现与各闸门的输入输出接口3.3 软件组成Q/ZGN-XC 104.08-20073基于WindowsNT/2000/XP 操作系统,硬件以IBM 工作站为主,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分层设计、组件化、标准化、开放式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思想,为用户提供了可靠、安全、易于操作的监控系统平台。
适用于220kV 及以下各电压等级的厂站监控系统。
3.4 工作方式3.4.1 正常情况下,两台操作员工作站均可进行运行监视和控制操作。
操作员工作站支持双屏工作方式,每台的双屏显示在无任何操作时要求显示运行监视图在和PQF 图。
3.4.2 设备故障或事故推画面时将同时推向两台操作员工作站上。
3.4.3 执行顺控流程时,将在进行操作的操作员工作站上推出顺控窗口,显示顺控信息;顺控结束后顺控窗口自动退出。
3.4.4 正在进行控制操作的计算机故障时,若控制令已发到LCU 进行,如故障前已按“执行”,则仍将完成顺控;若为“单步”操作则无法进行应答。
3.4.5 运行时或交接班过程中,不允许两台操作员工作站的用户同时退出,以保证故障、事故时信息提示完整,处理正确。
3.4.6 主机故障时,从机自动升为主机。
3.4.7 高级别的用户可以进行主从机的切换,但不允许频繁切换,以免造成死机。
3.4.8 打印机的工作方式3.4.9 两台打印机均为网络打印机,均能打印各种报表、各种一览表、 操作票等信息。
报表的打印可以为定时打印、满页打印或召唤打印。
在历史站正常时报表打印均从历史站进行。
3.5 系统功能3.5.1 数据采集功能按电气间隔分布式或集中式配置综合测控终端及保护装置,完成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等信息的采集及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上传。
系统目前支持的通讯规约有CDT 规约(多个厂家)、IEC8705-101规约、IEC8705-103规约、IEC8705-104规约、四方保护规约、南瑞保护规约(LFP) 、WF 规约(华电) 、SEL(SV)规约等。
1) 数据采集采集各间隔层RTU 遥测、遥信、脉冲量、数字量;微机保护信息、各种记录等。
模拟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电压、主变油温、频率、压力等。
数字量:频率、脉冲电度量、水位等。
状态量:断路器、刀闸位置信号、事故总信号、预告信号、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信号、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信号、通道故障信息、事件顺序记录(S0E )。
脉冲量:采集现场脉冲电度表的脉冲值。
保护定值:采集各个保护设备的定值、定值区号及保护压板状态。
故障动作信息:采集保护设备的故障动作信息。
时间处理:用GPS 时钟标准时钟源统一整个系统时钟。
双通道:系统能对双通道进行判优切换。
装置故障显示: 系统按装置扫描周期和装置实时状态变化及时更新数据库,对由于装置或通道故障引起的收不到数据更新的点或厂站,写入数据库相应标志并反映在设备通讯状态监视画面上。
3.5.2 数据处理a) 模拟量处理工程值计算。
模拟量允许标记历史存储人工置数报警设置模拟量的有效范围设定设置有效值。
当模拟量的工程值落到有效值范围之外时,认为模拟量处于停止状态。
b) 状态量处理实时描述变电站运行状态,显示变电站开关状态、刀闸状态、主变分接头位置及保护动作信号、预告信号等。
状态变化时迅速发出报警,处理后的信息送数据库、人机界面、打印系统、模拟屏等。
可进行人工操作:以上操作,反映在图形上有明确的图符及颜色标志。
双位遥信: 对重要的信息(如开关、刀闸位置等)采用双位置接点(一副常开接点,一副常闭接点),并在软件和硬件上判断其合法性。
c) 电能量处理可人工设置电度底数,进行电度量的标度变换。
可计算周期内的电量,并实时保存上个周期的脉冲值。
系统可设定高、低、平谷负荷时段,并计算各时段电量超欠用值,计算结果入实时和历史库。
无脉冲量的点,可采取积分方式或分电度计算方式计算电量,积分时间可调。
d) 事故追忆事故前后3分钟(可设定)的遥测量、遥信量。
记录的时间长度能设定和修改;系统可定义的事故追忆触发点数不少于512个,每个触发点可定义追忆数据对象不少于512个,每个触发点可对定义追忆数据对象不少于100个。
每个触发可对同一组追忆数据,被追忆的点可重复定义在不同的追忆数据中。
系统中能保持1024个追忆文件,满足同时处理10个事故的要求。
事故追忆被触发时,自动打印事故追忆报表,报表内容自动存档。
3.5.3 控制功能具备就地\主站\远方三级控制,优先级顺序为:就地最高、站控级次之、远方调度级最低。
为确保控制的正确性,系统提供延时控制、监护操作、返校检查等功能。
可进行的遥控操作有:3.5.4 报警处理功能报警处理分为事故报警和预告报警方式。
前者包括非操作引起的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
后者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越限等。
报警信息包括报警发生事件、设备名称、设备异常状态。
报警输出支持音响和语音,可由用户灵活设置,报警发生时启动事件打印输出功能。
具体表现:各种报警可灵活定义,报警信息由数据库管理,并可进行检索和处理。
提供图形,文字、语音、打印等各种形式报警。
可进行数据越限报警、状态量变化报警、事故报警和工况报警3.5.5 防误闭锁Q/ZGN-XC 104.08-20075系统在站控层提供两种防误闭锁功能,一种是与专用的微机防误系统配合完成全站的防误闭锁功能;另一种是系统提供的内嵌式的五防操作票系统,用户可通过友好的闭锁逻辑定义工具完成闭锁逻辑的定义。
防误操作系统具有总解锁功能。
防务操作系统可以达到下述要求: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刀闸合闸;防止误入操作间隔;3.5.6 设备信息管理保护定值召唤、下行设置及打印保护定值区的查询、切换根据时间区段进行保护事件查询,可分为动作报告信息表、异常告警信息表、保护故障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