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常用几种基因表达检测方法比较论文
真核细胞常见的表达载体及真核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调控(精)

真核细胞常见表达载体1. pCMVp-NEO-BAN载体特点: 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分子量为6600碱基对,主要由CMVp启动子、兔β-球蛋白基因内含子、聚腺嘌呤、氨青霉素抗性基因和抗neo基因以及pBR322骨架构成,在大多数真核细胞内都能高水平稳定地表达外源目的基因。
更重要的是,由于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抗neo基因存在,转染细胞后,用G418筛选,可建立稳定的、高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
插入外源基因的克隆位点包括Sal1、BamH1和EcoR1位点。
注意在此载体中有二个EcoR1位点存在。
2. pEGFP, 增强型绦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Enhanced Fluorecent Protein Vector特点: pEGFP表达载体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在PCMV启动子驱动下,在真核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载体骨架中的SV40 origin使该载体在任何表达SV40 T 抗原的真核细胞内进行复制。
Neo抗性盒由SV40早期启动子、Tn5的neomycin/kanamycin抗性基因以及HSV-TK基因的聚腺嘌呤信号组成,能应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真核细胞株。
此外,载体中的pUC origin 能保证该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复制,而位于此表达盒上游的细菌启动子能驱动kanamycin抗性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用途: 该表达载体EGFP上游有Nde1、Eco47111和Age1克隆位点,将外源基因扦入这些位点,将合成外源基因和EGFP的融合基因。
借此可确定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和/或组织中的定位。
亦可用于检测克隆的启动子活性(取代CMV启动子,Acet1-Nhe1。
Excitation maximum = 488 nm; Emission maximum = 507图示为启动子分泌信号肽和多克隆位点区域:Ase1.pCMV…ccg cta gcg cta ccg gtc gcc acc atg- .EGFP…BamH1…SV40 poly A+Nhe1 Age13. pEGFT-Actin,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人肌动蛋白表达载体特点: pEGFP-Actin表达载体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和人胞浆β-肌动蛋白基因,在PCMV启动子驱动下,在真核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基因表达的检测技术

基因表达的检测技术
基因表达的检测技术是用来研究和识别一个细胞或组织中的基因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被转录成RNA,并进一步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因表达检测技术。
1. RNA测序(RNA-Sequencing):这是一种高通量的技术,用于确定细胞或组织中所有转录的RNA序列。
通过分析RNA测序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基因在特定条件下被表达,并可以比较不同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变化。
2.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qPCR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表达检测方法,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特定基因的转录水平。
这种技术利用特定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PCR扩增基因的RNA或DNA,并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累积量来定量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3.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原位杂交是一种用来检测特定RNA序列在组织或细胞中的位置的技术。
它使用标记有特定序列的探针与目标RNA序列结合,然后通过可见或荧光标记来显示目标RNA的位置。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特定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和水平。
4. Northern印迹(Northern blotting):这是一种传统的技术,用于检测和定
量RNA的表达水平。
它使用电泳将RNA分离,然后将其转移到膜上,并使用特定的探针与目标RNA结合,最后通过探针的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来检测目标RNA的存在与数量。
这些技术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化、疾病发展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真核细胞常见的表达载体及真核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调控

真核细胞常见表达载体1. pCMVp-NEO-BAN载体特点: 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分子量为6600碱基对,主要由CMVp启动子、兔β-球蛋白基因内含子、聚腺嘌呤、氨青霉素抗性基因和抗neo基因以及pBR322骨架构成,在大多数真核细胞内都能高水平稳定地表达外源目的基因。
更重要的是,由于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抗neo基因存在,转染细胞后,用G418筛选,可建立稳定的、高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
插入外源基因的克隆位点包括Sal1、BamH1和EcoR1位点。
注意在此载体中有二个EcoR1位点存在。
2. pEGFP, 增强型绦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Enhanced Fluorecent Protein Vector)特点: pEGFP表达载体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在PCMV启动子驱动下,在真核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载体骨架中的SV40 origin使该载体在任何表达SV40 T 抗原的真核细胞内进行复制。
Neo抗性盒由SV40早期启动子、Tn5的neomycin/kanamycin抗性基因以及HSV-TK基因的聚腺嘌呤信号组成,能应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真核细胞株。
此外,载体中的pUC origin 能保证该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复制,而位于此表达盒上游的细菌启动子能驱动kanamycin抗性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用途: 该表达载体EGFP上游有Nde1、Eco47111和Age1克隆位点,将外源基因扦入这些位点,将合成外源基因和EGFP的融合基因。
借此可确定外源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和/或组织中的定位。
亦可用于检测克隆的启动子活性(取代CMV启动子,Acet1-Nhe1)。
Excitation maximum = 488 nm; Emission maximum = 507图示为启动子分泌信号肽和多克隆位点区域:Ase1.pCMV…ccg cta gcg cta ccg gtc gcc acc atg- .EGFP…BamH1…SV40 poly A+ Nhe1 Age13. pEGFT-Actin,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人肌动蛋白表达载体特点: pEGFP-Actin表达载体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和人胞浆β-肌动蛋白基因,在PCMV 启动子驱动下,在真核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基因表达的检测的几种方法

基因表达检测的最终技术目标是能确定所关注的任何组织、细胞的RNA的绝对表达量。
可以先从样本中抽提RNA,再标记RNA,然后将这些标记物作探针与芯片杂交,就可得出原始样本中不同RNA的量。
然而用于杂交的某个特定基因的RNA的量与在一个相应杂交反应中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标记方法、杂交条件、目的基因的特征和序列。
所以芯片的方法最好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中的某种RNA的相对表达量。
样本之间某个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包括表达的时间、空间特性及受干扰时的改变〕是基因表达最重要的,而了解RNA 的绝对表达丰度只为进一步的应用或多或少地起一些作用。
基因表达的检测有几种方法。
经典的方法〔仍然重要〕是根据在细胞或生物体中所观察到的生物化学或表型的变化来决定某一特定基因是否表达。
随着大分子别离技术的进步使得特异的基因产物或蛋白分子的识别和别离成为可能。
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运用,现在有可能检测.分析任何基因的转录产物。
目前有好几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于研究特定RNA分子。
这些方法包括原位杂交.NORTHERN凝胶分析.打点或印迹打点.S-1核酸酶分析和RNA酶保护研究。
这里描述RT-PCR从RNA水平上检查基因表达的应用。
8 f3 f- |2 L) K) b7 ]- ~- |RT-PCR检测基因表达的问题讨论关于RT-PCR技术方法的描述参见PCR技术应用进展,在此主要讨论它在应用中的问题。
理论上1μL细胞质总RNA对稀有mRNA扩增是足够了〔每个细胞有1个或几个拷贝〕。
1μL差不多相当于50-100,000个典型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所含RNA的数量,靶分子的数量通常大于50,000,因此扩增是很容易的。
该方法所能检测的最低靶分子的数量可能与通常的DNAPCR相同;例如它能检测出单个RNA分子。
当已知量的转录RNA〔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经一系列稀释,实验结果说明通过PCR的方法可检测出10个分子或低于10个分子,这是反映其灵敏度的一个实例。
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

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基因表达检测是一个生物学检测方法。
背景知识荧光定量PCR技术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 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监控反应过程。
随着PCR 反应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
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次荧光强度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结合相应的软件对产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荧光扩增曲线,计算待测样品初始模版的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次由定性技术向定量技术的飞跃,运用该项技术,可以对DNA、RNA样品进行相对定量、绝对定量和定性分析。
服务项目1.相对定量包括RNA提取、反转录和扩增,采用SYBR Green I法和TaqMan探针法两种方式,一般采用2- ΔΔ Ct 法进行计算。
每个样本重复三次,一般情况我公司提供内参基因引物。
2.绝对定量需要制备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然后检测目的样本中的基因,比对标准曲线得到基因准确拷贝数。
送样要求细胞(≥106 )、组织(≥300mg)、血液(≥1ml)、叶片(≥100mg)等样品材料,基因组DNA或总RNA(体积≥20μl,浓度≥50 ng/μl)。
提供结果引物和探针及序列,反转录胶图,原始数据(包括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数据分析结果及实验报告。
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有哪些主要用探针检测mRNA或用抗体检测出表达的蛋白质(转录水平上对特异mRNA的检测和翻译水平上对特异蛋白质的检测)一、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鉴定基因表达分为转录及翻译两阶段,转录是以DNA(基因)为模板生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生成蛋白质的过程,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就是检测特异mRNA及特异蛋白质的生成。
所以基因表达检测分为两个水平。
即转录水平上对特异mRNA的检测和翻译水平上对特异蛋白质的检测。
转录水平上的检测主要方法是Northern杂交,它是以DNA或RNA 为探针,检测RNA链。
和Southern杂交相同,Northern杂交包括斑点杂交和印迹杂交。
miRNA的常用检测方法研究

miRNA的常用检测方法研究miRNA (micro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并在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和发育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miRNA的检测方法研究对于揭示miRNA的功能机制以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miRNA的常用检测方法研究的进展。
常用的miRNA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Northern blot、微阵列芯片 (microarray)、测序技术和表达定量检测 (expression profiling) 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常用的miRNA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结合miRNA的引物和荧光探针来定量miRNA的表达水平。
相比于传统的定量PCR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定量性好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miRNA的表达水平。
Northern blot是一种传统的miRNA检测方法,通过将miRNA转录成RNA探针,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再通过膜转移、固定和杂交等步骤检测miRNA的存在。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检测miRNA,但需要较大数量的样本和较长的检测时间,且对于低表达的miRNA不够敏感。
微阵列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miRNA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上千个miRNA的表达水平。
该方法基于RNA探针定向杂交的原理,将不同miRNA的探针固定在芯片上,再将标记的miRNA样本与其杂交,通过芯片扫描仪检测出荧光信号来分析miRNA的表达水平。
尽管微阵列芯片具有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优点,但由于其特异性和准确性可能受到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验证。
测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miRNA检测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对miRNA的全基因组进行检测。
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miRNA的长度、结构和表达量,并发现新的miRNA序列,对于探索miRNA的功能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比较研究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比较研究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话题。
从最早的独立自主的化学反应体系,通过漫长的进化历程,生命逐渐演化出不同等级的生物,其中最基础的单细胞生物便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始祖。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下面将进行比较论述。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原核生物是指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最早的原核生物出现在大约35亿年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相对来说比真核生物小得多,一般只含有1-2个圆形染色体。
在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转录因子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原核生物中的转录因子为启动因子,负责启动转录过程,调控基因的表达。
转录因子与DNA 序列通过水素键、离子键以及疏水性相互作用相结合,在指定DNA序列上形成复合物,这一复合物会招引RNA聚合酶,启动转录。
原核生物中还存在着反式遗传调控机制,包括RNA干扰机制、CRISPR-Cas系统等。
这些机制主要通过抑制基因的翻译过程,起到噪音消除、基因保护的作用。
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真核生物是指有细胞核的生物,包括了真核细胞和多细胞生物,在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规模大得多,基因数量不仅提高了,而且基因的结构也更加复杂。
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RNA剪接、RNA降解、转录后修饰等等。
转录调控是最初的步骤,由启动子、转录因子、剪切因子、逆转录因子等组成,调控基因表达。
在转录之后,mRNA还要经过RNA剪接、RNA加工、RNA运输等过程,才能变成起到功能的成熟mRNA。
此外,在细胞核种还有DNA甲基化等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在多细胞生物的体内,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异调控的贡献。
很多细胞类型和组织中,某些基因被特异地表达和沉默,这个过程是基于复杂的细胞信号网络的。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研究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真核生物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含有更多的基因。
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的方法

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的方法基因表达变化是指基因在特定条件下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
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转录组测序(RNA-seq)转录组测序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方法,可以检测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录水平。
该方法首先从细胞中提取总RNA,然后通过建库、测序和分析得到每个基因的转录本序列。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转录本序列,可以发现基因表达的变化。
RNA-seq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等优点,适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 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qRT-PCR是一种基于PCR技术的方法,可以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该方法首先从细胞中提取总RNA,然后通过反转录得到cDNA,再通过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目的片段拷贝数,可以发现基因表达的变化。
qRT-PCR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验证RNA-seq等高通量测序方法的结果。
3. 微阵列分析微阵列分析是一种基于芯片技术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
该方法将已知序列的探针集成在芯片上,然后将待测的cDNA或RNA与探针进行杂交。
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可以发现基因表达的变化。
微阵列分析具有高通量、高效率和高灵敏度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4. 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一种将探针与组织切片上的目标基因进行杂交的方法,可以检测目标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位置和表达水平。
该方法将探针与组织切片上的目标基因进行杂交,然后通过荧光或免疫组化等方法显色标记杂交信号。
通过观察杂交信号的数量和分布,可以发现基因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定位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5.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以检测目标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位置和表达水平。
该方法将抗体与目标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然后通过显色标记抗体结合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真核细胞常用几种基因表达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目前国际上对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的已经相当深入了,相对应得对基因表达的产物的检测也逐渐多了起来。
首先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分为rna和蛋白质。
所以所有的检测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
其中以rna为检测底物的方法有:rt-pcr,northern blot等。
以蛋白质为检测的底物的方法有:ele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
各种方法有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本文就其最新进展及常用方法作一个阐述及总结。
【关键词】rt-pcr;northern blot;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的多,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也不一样。
以介绍常用的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检测方法来引导读者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更加全面得理解真核细胞的复杂隔室结构与其基因表达的关系。
及解决一些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1.以rna为底物的检测方法1.1 rt-pcrrt-pcr为反转录r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的缩写。
逆转录pcr,或者称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
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通过pcr进行dna扩增。
由一条rna单链转录为互补dna(cdna)称作“逆转录”,由依赖rna的dna聚合酶(逆转录酶)来完成。
随后,dna的另一条链通过脱氧核苷酸引物和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完成,随每个循环倍增,即通常的pcr。
原先的rna模板被rna 酶h降解,留下互补dna。
rt-pcr的指数扩增是一种很灵敏的技术,可以检测很低拷贝数的rna。
rt-pcr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并且可以用于定量监测某种rna的含量。
试剂为:oligo多聚体,相当于mrna引物,amv(m-mlv):逆转录酶dntp:脱氧核苷酸,rnase:rna酶抑制剂,pcr buffer:rt-pcr缓冲液,mgcl2:2价镁离子。
高志强等用荧光rt2pcr快速检测狂犬病病毒,得到方便实用的检测狂犬病病毒的方法。
姚立等运用rt-pcr检测一种香菇病毒,并为香菇快速脱毒提供技术支持,是的香菇人工栽培更加周期减短,产量增加,更加有利于抢占国内国际市场。
黄一等建立起了用rt-pcr检测食品中的骨髓灰质炎病毒的体系,为食品出入境检测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检测体系。
董雅凤等通过rt-pcr建立起了检测苹果茎痘病毒的方法。
以上通过rt-pcr在真核生物检测病毒基因的表达都有很明显的检测结果,对其研究的深入,必将带来更加方便实用的检测方法。
但rt-pcr过程中的引物要特异的合成,rna易被无处不在的rnaase水解。
而且操作时酶易因反复冻融而变性所以此项检测方法有一定的难度。
但因其敏感度高所以也使得其使用率相当高。
1.2 northern blotnorthern blot是在变性条件下将待检的r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继而按照同southern blot相同的原理进行转膜和用探针进行杂交检测。
用于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及其含量。
需要的贵重仪器为: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真空转移仪,uv交联仪,杂交炉,分光光度计。
而且还需要特意的探针模板dna(25ng),尼龙膜等。
还要x光底片,底片暗盒等特异的装置。
在进行northern blot之前要用rnazap去除梳子,电泳槽,刀片等表面的rnase酶以防污染。
基本步骤为:(1)制胶;(2)探针的制备;(3)rna样品的制备;(4)电泳;(5)转膜;(6)杂交;(7)洗膜;(8)曝光,即成。
汪吉宝等运用northern blot检测喉鳞状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
辅助阐明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
叶铃等创造性的运用多寡核苷酸探针同步标记应用于northern blot多基因分析,从而简化了实验过程,缩减了实验时间,节省了实验试剂,并使各基因表达丰度之间的比较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提高了northern blot的检测效率和成功率。
廖和荣等报道了运用northern blot分析绵羊皮肤mrna差异,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与绵羊毛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对绵羊羊毛品质改良和提高方面的研究。
刘红等创造性的运用反向northern blot技术快速筛选阳性克隆,可用于各种分离差异片段的方法中差异片段的初步筛选,也可用于基因诊断中的目的基因的多个位点突变的检测,不仅快速而且简便又经济。
以上对northern blot的灵活运用,既达到了检测的目的又简便经济。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用于rna电泳、转膜的所有器械、用具均须处理以除去rnase酶,以免样品的降解。
由于rna 分子都比较小,一般不酶切,可以直接将提出的rna样本点样,转印杂交。
应该尽可能使用严谨的杂交条件,比如高的退火温度或高甲酰胺含量。
转膜时,注意膜和多孔渗水屏之间不要有气泡.只有细胞内表达量有一定高时才能检测的到,所以灵敏度没有rt-pcr 强,并且易污染,因而使用频率不如rt-pcr。
2.以蛋白质为底物的检测方法2.1 elisa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1)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3)酶作用的底物。
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性状以及检测的具备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具体有:①双抗体夹心法;②间接法测抗体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③竞争法。
王立军等通过检测海岛地区幼儿抗-hbs得出elisa由于灵敏度不如eclia而使得推广eclia成为当务之急。
胡学肖等运用elisa 法检测禽组织中的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从而开创了灵敏度高,快速有效,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技术。
沈昊宇等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呋喃唑酮残留量,从而为水产品的质量保证提供了一把利剑,为中国水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王日平报道elis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得出的值更接近靶值,效果更好。
以上的报道都是对elisa法的改造及改进,以使其运用于特定的对象。
elisa的所有步骤都有据可依,但具体操作过程中易污染,而且必须要有相应的抗体。
除此之外,新手做elesa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不易成功。
而且国内很少有几个研究机构有专业的洗板器,因为其性价比太低,全靠经验洗板。
所以成功率不是很高,但因其灵敏度高,所以使用率还是很高的。
而欧美大部分使用洗板器,效果要理想一些。
2.2 western blotwestern blot中文一般称为蛋白质印迹。
它是分子生物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其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着色。
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的信息。
western blot与southern blot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其基本步骤为:(1)收集蛋白样品;(2)电泳;(3)转膜;(4)封闭;(5)一抗孵育;(6)二抗孵育;(7)蛋白检测。
邓子牛等运用westren blot分析了溃疡病ptha,表明与柑橘溃疡病有关的ptha蛋白质在转ptha-nls基因糖橙和在转ptha-nls 基因冰糖橙中成功表达,为ptha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杨焕明等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冷刺激不同时间仔猪3种组织hsp70的表达,得出冷应激反应中代谢最旺盛的器官肝脏中的物质代谢可能与hsp70的表达量有关。
对western blot的灵活运用,与各种检测技术结合更趋完美。
但因为进行wb检测需要有一定的蛋白表达量,所以灵敏度不如elesa,但污染指数没有elesa高,因此也是检测蛋白质的常规方法,国内外进程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欧美国家的试剂相对精确些。
值得提出的是wb流程简单,但操作难度相当大,而且价格也不菲。
2.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
多克隆抗体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
以用于不同的用处。
卜宪敏等报道了83例肾活检标本免疫组化分析,强调了免疫组化在基层医院肾活检病理诊断所起的作用。
杨晓凤等对假肥大型营养不良肌细胞抗肌萎缩蛋白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得出了其在dmd和bmd确诊及鉴别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
汪洋等报道了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特征,有助于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率。
葛仕豪等运用免疫组化系统分析了禽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征,得出了消化道内分泌细胞除了存在于鸡的胃肠道,也存在于其他组织器官。
潘绍新等报道了运用免疫组化研究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核因子κb,进一步阐明了nf-κb在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