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亚铁的制备_图文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制取氢氧化亚铁精品PPT课件

高一化学制取氢氧化亚铁精品PPT课件

关键
需要创造的条件——无Fe3+的环境;无O2的环境 可以采取的措施——排除溶液中的Fe3+ →加铁粉; 驱逐溶液中的溶解氧→加热煮沸; 避免与空气接触→反常规操作、 油封、 滴管的使用、 试剂瓶装满等
高招亮相:1
利用H2排除空气——很自然地避免了溶液与空气的接触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要经历许多阶段的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年青人赶紧找来石匠,石匠与石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听的懂石头的语言。左看右看,石匠认定这就是智慧老人所说的孪生石,石匠和年轻人找来村子里的其他人费了很大的劲把石头搬到村里的庙里。 石匠用手摸摸孪生石,感觉右边的有灵性,有质感!问石头,你愿意做石佛吗?石头回答到“愿意”石匠“砰砰砸了几下!”右边石头说:太痛了。石匠说:肯定会痛。右边石头:为了成为石佛,我能忍受。石匠说:每凿一下,你就流出鲜血和汗珠,一天、二天、三天、十天……二十天,就在雕琢面部的最后期限,那块会凿的更痛。 从我记事起,我的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转,日复一日地在土地和家之间忙碌着。我穿的鞋子是她亲手缝制的,家里的蚊帐是她亲手纺制的,我们家的枕套、被套、鞋垫上面都有母亲绣制的图案,或花草、或飞禽、或走兽。可是,当时的我,完全没有体谅母亲的辛劳与付出,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玩到饿的时候,看着家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然后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饭。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快快过年,因为过年有荤菜吃,好的年景还有新衣穿,但母亲却始终穿着那件旧式蓝衫,只是补丁一年比一年多。那时候,家里穷,饭菜油水不多,每次吃饭,母亲总是把好一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青黄不接时,晚餐就是喝点粥,不够分配,母亲自己就是喝点锅巴糊。我常听母亲说:“要是天天有饭吃,就是没有菜,我也能吃两碗。”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母亲背对我们喝粥的背影,我的心就会痛,我的泪就会流。 在我的学生时代,母亲总是把嫂嫂和姐姐给她买的衣服或布料,改一改就给我穿上,还怕嫂嫂和姐姐有意见,总是说:“九满在外面冷,我在家里冷天有火烤,穿单薄点没关系。”但如果我找她要学费,她总是想方设法筹措,以满足我上学的基本需求,我永远忘不了一九八三年的那个暑假,母亲为了我的学费,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转来转去焦急不安的身影,当我收拾行李时,我惊喜地看到母亲放在我衣服上的伍元钱。那时,常有人劝我母亲:“别让九满上学了,早点回来种田成家才是正事。”而母亲认定唯有让儿子上学,才能走出农村,才能彻底改变生活的命运,所以,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母亲都始终如一的支持我上学。我知道母亲的艰难,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用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以此来回报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

[理学]FeOH2的制备方法

[理学]FeOH2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教学设计思路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原本是教师演示实验,教材演示实验中出现的违反常规的操作(即滴管插入液面下)肯定会引起学生的疑惑,这恰恰正是探究的绝佳素材;而且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制备氢氧化亚铁,很难观察到理想的实验现象,白色沉淀中往往夹杂着灰绿色,几乎分辨不出。

教学过程简述实施举措:1、通过分析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氧化因素,探索制备氢氧化亚铁实验的改进措施;2、通过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第33题,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创新性地探索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途径;3、通过讨论、展示学生和教师提出的其他制备方法,研究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新方法。

1、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常规方法试剂:可溶性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等可溶性碱溶液————NaOH溶液、KOH溶液、氨水等反应原理:盐+碱→新碱+新盐FeCl2+2NaOH→Fe(OH)2↓+2NaClFe2++2OH-→Fe(OH)2↓操作: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实验现象:有沉淀生成,空气中的氧气很快将其氧化,白色沉淀夹杂着灰绿色,振荡后灰绿色变深,试管壁上有红褐色物质原因分析:氢氧化亚铁很不稳定、极易被氧化,空气中的氧气很快将其氧化2、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改进方法:实验关键:创造“无Fe3+、无O2”的环境,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改进措施:分析可能有O2的各种情况除去Fe3+、驱逐氧气想方设法避免与空气接触改进过程1、常规制备方法及现象:所用试剂:可溶性亚铁盐溶液和可溶性碱溶液反应原理:Fe2++2OH—→Fe(OH)2↓操作方法: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只有瞬间的白色,几乎分辨不出白色沉淀中夹杂着灰绿色很快转变成灰绿色振荡后灰绿色变深试管壁上甚至出现了红褐色物质原因分析:Fe(OH)2很不稳定,极易被氧化,空气中的氧气很快将其氧化2、用常规方法得不到白色沉淀的原因分析:内因——Fe(OH)2很不稳定,极易被氧化;Fe(OH)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外因——空气中有O2;溶液中可能有溶解氧;溶液中可能有少量的Fe3+3、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关键:需要创造的条件——无Fe3+的环境;无O2的环境可以采取的措施——(1)排除溶液中的Fe3+→加铁粉;(2)驱逐溶液中的溶解氧→加热煮沸;(3)避免与空气接触→反常规操作、油封、滴管的使用、试剂瓶装满等4、高招亮相:(1)、利用H2排除空气——很自然地避免了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图1)图1 图2 图3 图4 图5使用NaOH固体——减少了中间过程,从而减少了空气被带入的机会去掉了胶头滴管,避免了因滴管操作而挤入空气(图2)(2)、组合——利用H2排除了空气,创造了无O2的氛围;利用H2将I中生成的FeCl2溶液压入Ⅱ中(物理学中压强原理) (图3)(3)、利用医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排除空气(图4)(4)、利用电解原理——产生的Fe2+和碱溶液不与空气接触(图5)5、练习: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第33题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
在Fe(OH)2制备中,你 还能想出更好的改进
方法吗?
-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利用可溶性铁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备
Fe3++3OH-==Fe(OH)3↓ Fe2++2OH-==Fe(OH)2↓
制备Fe(OH)2实验改进方案:
注意:避免 与氧气接触
-
谢谢!
-
-
NaOH溶液
FeSO4溶液
白色 迅速 灰绿色 最终红褐色
Fe2++2OH-==Fe(OH)2↓
-
实验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 色变化?
4Fe(OH)2+2H2O+O2==4Fe(OH)3
-
成功 制
备Fe(OH)2 的关键:
操作避氧
避 氧
试剂避氧
装置避氧
-
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呢?
-
方法总结: ①用煮沸的蒸馏水配置溶液 ②滴管需要插入到液面以下 ③采用液封或氢气保护的实 验装置
-
铁的氢氧化物
Fe(OH)32的性质:白红色褐固色体固,体难,溶难于溶水,
于可水溶,解铁可在的溶酸解中氢在。氧酸不化中稳物,定分受,热极别易具分被解氧。化 F2成也Fe(e为FO(OeHF(H)O3e)+32H=3O△H=有)F3+3。=e。2=哪OF在3e+3些3+空+H32性气HO2O中质受呢热?分解的产物
Fe(OH)2+2H+==Fe2++2H2O
-
活动探究(1): 如何制备铁的氢氧化物?
-
方案探究:
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①活泼金属与水反应 ②活泼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③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
-
实验验证: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一在于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要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减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气的机会,达到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的目的;二在于减少溶液中高铁离子Fe3+存在的机会,除去高铁离子Fe3+,又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选用还原铁粉来还原高铁离子Fe3+,一般在实验中采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取Fe(OH)2沉淀。

方法探究:1.隔绝空气的复分解反应法思路: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及NaOH溶液均临时煮沸再冷却使用;在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盖一层油脂或苯等等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以防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操作过程:⑴新制6mL左右的FeSO4溶液。

⑵在上述试管中用特制的长滴管迅速直接将已经煮沸处理的NaOH溶液伸入FeSO4溶液下层滴加(或直接加NaOH固体2~3粒),轻轻振荡(注意:不要破坏油膜),可观察到Fe(OH)2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Fe(OH)2可保存较长时间。

2.氢气氛中复分解反应法实验装置:试管I中装有Fe粉及稀硫酸;试管II中装有煮沸过的NaOH溶液。

思路:打开止水夹,利用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试管I和试管II中的空气排尽,这样可得到无氧气的一个封闭体系,关闭止水夹,这样产生的氢气,使试管I中压强增大,这样,可使试管I中产生的新制的硫酸亚铁进入试管II中,从而制得纯净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操作过程:⑴将该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II中加入煮沸过的NaOH 溶液,并使之没过试管II中的长玻璃导管口。

⑵在试管中I加入铁粉,再加入稀硫酸溶液,并使液面没过试管I中长玻璃导管口。

⑶打开止水夹,这样产生的氢气得以顺利进入试管II中,并可在试管II的导气口收集氢气,通过检验氢气的纯度来检验氢气是否收集满。

⑷如果氢气的验纯时,发出“噗”的响声,可关闭止水夹,这样不断产生的氢气使试管I中的压强增大,从而使试管I 的新制的硫酸亚铁进入试管II中,这样在试管II中长玻璃导管口可观察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保存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保存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保存
原理
①制取硫酸亚铁
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如下:CuSO4+Fe==FeSO4+Cu (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②制取氢氧化亚铁
用制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过滤便得氢氧化亚铁,反应方程式如下:
FeSO4+2NaOH==Fe(OH)2↓+Na2SO4 (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方法:
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现象:
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白色沉淀: Fe(OH)2;
灰绿色沉淀: [Fe4(II)Fe2(III)(OH)12].[SO4.2H2O];
红褐色沉淀:Fe(OH)3与Fe(OH)SO4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亚铁要注意先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气,再配制硫酸亚铁溶液。

再在溶液上加苯,与空气隔绝。

用吸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伸进溶液里挤出,即可制得氢氧化亚铁。

制得的氢氧化亚铁,要特别注意不能和空气接触[2] 。

2由于氢氧化亚铁具有较强还原性,即使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还原硝酸根,所以这个反应不可以使用硝酸亚铁来进行。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三种方法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三种方法

有三种常用的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1.通过铁粉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制备。

2.通过铁粉和水氧化钠的反应制备。

3.通过铁粉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

对于第一种方法,一般采用铁粉和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速率快,产率高。

第二种方法,采用铁粉和水氧化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条件较宽。

第三种方法,采用铁粉和氢氧化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较简单,反应速率快。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方法都需要经过纯化和干燥处理,才能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亚铁产品。

此外,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例如通过铁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制备,或者采用铁粉和过氧化氢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制备。

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具体的制备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考虑。

此外,对于氢氧化亚铁的后续应用,也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例如用于高纯铁的制备,用于高纯钛的制备,用于高纯铬的制备等。

在这些领域中,氢氧化亚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氢氧化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原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2. 在小烧杯中加入1g粉状的晶体碘,再加入 3g还原铁粉,使之覆盖于晶体碘上。注入 约50℃ 3mL上述煮沸过的蒸馏水,用玻璃 棒搅拌片刻,观察到溶液呈浅绿色即可使 用。若溶液显有茶色,说明反应不完全,可 延长搅拌时间或在温水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3. 称取固体氯化铵置于洁净的烧杯 4. 中,再加入浓氨水,搅拌,溶解后, 5. 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经煮沸过的、 6. 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备用。
3.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静置冷却,在 试管Ⅰ中获得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 此时整个实验系统处于还原性气氛中。
4. 打开a处止水夹,用洗耳球从b处鼓气,使 试管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轻轻压入试管 Ⅰ中,即可在试管Ⅰ中看到白色絮状沉淀 生成。白色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改变。
5. 从a处用洗耳球向试管Ⅰ中鼓入空气,振 荡,可看到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灰
将盛有白色絮状沉淀的针 胶帽去掉,抽入少量空气, 不断振荡,可看到白色沉 淀逐渐变成灰绿色,经多 次抽气、排气、振荡后, 沉淀变为红褐色。
图7-30II
改进Ⅲ
1. 如图7-31所示, 在试管Ⅰ中加入
酸亚铁溶液、2g 还原铁粉、5mL 3mol/L硫酸溶液; 在试管Ⅱ中加入 20mL 20%的氢氧 化钠溶液,将Ⅰ、 Ⅱ连结起来。
注意:做该 实验时,在 滴入硫酸亚 铁溶液之前, 滴液漏斗颈 中应充满不 含空气的硫 酸亚铁溶液。
图7-35 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
谢谢!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实验原理】
+2价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白色絮状的氢氧化 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稳定,又迅 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 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为:
Fe2++2OH- = Fe(OH)2↓ 4Fe(OH)2+O2+2H2O = 4Fe(OH)3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解读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解读

实验改进的优点:
1、本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配制不含三价Fe3+ 的亚铁溶液。 因此,我直接利用硫酸亚铁氨晶体进行配制,并利用稀 硫酸和铁粉反应生成的氢气赶走溶解的氧气,成功解决 了亚铁离子被氧化的问题。 2、如何配制和保存不含氧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是实验 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的实验是利用给溶液加热煮沸的方 法除去氧气,在这里我使用了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简 化了实验操作,缩短了实验时间。 3、实验仪器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快捷,现象清晰明显, 成功率高,特别适合于学生实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源自桐庐富春中学邵春明
实验的步骤:
1. 取约2.0g硫酸亚铁氨晶体,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加少量稀硫酸和稍过量的还原性铁粉。静置使其充 分反应。 2.取一只干燥洁净的小试管,向试管中添加适量的 氢氧化钠固体。 3. 加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不含三价铁离子的硫酸亚铁 氨溶液,然后用适量石蜡油液封 ,稍加热使之溶解。
二、现象解释: 1、浓度较稀的硫酸亚铁氨溶液和石蜡油 分为上下两层。
2、固体氢氧化钠沉在试管底部,为了加速氢氧化钠固体 的溶解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可以给试管底部稍微加热。 可以观察到试管底部的氢氧化钠固体迅速减少,同时下 层清夜中有大量的白色氢氧化亚铁生成,能保持较长时 间不变色。 3、若将试管上层的石蜡油倾倒出去,试管中的白色 物质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