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二、课程编码:MM30013三、学时与学分:32/2四、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从四大部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消费者行为学这一基础专业学科。
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消费者行为的性质、消费者行为在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营销领域的运用, 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了解、掌握消费者行为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部分讨论了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文化、亚文化、价值观、性别、角色、人口与社会环境、家庭和消费群体等。
第三部分讨论消费者行为等内部影响因素,包括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个性、情绪、态度、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第四部分从情境的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与问题认知、信息搜集、购买评价与选择、店铺选择与购买、购后过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等方面分析消费者决策过程,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目的:1、了解、掌握消费者行为知识的意义与价值;2、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内容及对营销策略制定的应用;3、学会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适用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六、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1章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营销1.1消费者行为知识的运用领域1.2市场营销战略与消费者行为1.3市场分析1.4市场细分1.5市场营销战略1.6消费者决策过程1.7营销活动的后果1.8消费者行为的性质第2章不同文化下的消费者行为2.1 文化的含义2.2 文化价值观的差异2.3 不同文化下非语言沟通的差异2.4 全球青少年文化2.5 全球人口环境2.6跨文化条件下的营销策略第3章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1群体类型3.2参照群体对消费过程的影响3.3建立在参照群体影响基础上的营销策略3.4 群体内沟通3.5 意见领袖3.6 创新扩散第4章知觉4.1 知觉的性质4.2 展露4.3 注意4.4 理解4.5 知觉与营销策略第5章学习、记忆与产品定位5.1 学习的本质5.2 高介入状态和低介入状态下的学习5.3 学习的一般特点5.4 记忆5.5 品牌形象与产品定位5.6 品牌资产第6章动机、个性和情绪6.1 动机的本质6.2 动机理论和营销策略6.3 个性6.4 个性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6.5 情绪6.6 情绪和市场营销第7章态度和态度的改变7.1 态度的构成7.2 改变态度的策略7.3 影响态度改变的个体与情境因素7.4 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营销传播特点7.5 以态度为基础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开发策略第8章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8.1 自我概念8.2 生活方式的性质8.3 生活方式的测量第9章情境的影响9.1 情境影响的性质9.2 情境特征和消费者行为9.3 礼仪情境9.4 情境影响与营销策略第10章消费者决策过程与问题认知10.1 消费者决策类型10.2 问题认知过程10.3 影响问题认知的不可控因素10.4 问题认知与营销策略第11章信息搜集11.1 信息搜集的性质11.2 被搜集信息的类型11.3 信息来源11.4 外部信息搜集量11.5 外部信息搜集的收益与成本11.6 基于信息搜集模式的营销战略第12章购买评价与选择12.1 消费者如何进行选择12.2 评价标准12.3 个体判断与评价标准12.4 决策规划第13章店铺选择与购买13.1 零售概述13.2 店铺选择与产品选择13.3 影响零售店铺选择的因素13.4 消费者特征与店铺选择13.5 影响品牌选择的店内影响因素13.6 购买第14章购后过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14.1 购后冲突14.2 产品使用与闲弃14.3 产品与包装的处置14.4 购买评价和消费者满意14.5 不满意反应14.6 顾客满意、重复购买和顾客忠诚七、主要教学参考书[1] 教材:(美)德尔·I·霍金斯,罗格·J·贝斯特,肯尼思·A·科尼著,符国群等译,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 (美)J·保罗·彼德,杰里·C·奥尔森著,韩德昌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2000[3] (美)迈克儿·R·所罗门著,张莹,傅强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者行为,1999[4] 恭振,荣晓华,刘志超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消费者行为学,2002[5] J. Paul Peter, Jerry C. Olson,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4e, McGraw-Hill。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英文名称:Consumer Behavior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总学时: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学分: 2.5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组织行为学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消费者行为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该学科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是所有的营销方法之母。
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一把钥匙。
《消费者行为学》作为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领会,掌握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研究工具和规律,甚至能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营销活动中消费者所特有的各种心理与行为。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各种因素。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营销活动中适应和引导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方法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理论解决营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消费者行为学概述1、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色2、理解: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3、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二)需要、动机与价值理论1、了解:消费者需要、动机、价值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理解:消费者动机理论和消费者价值理论3、掌握:运用消费者动机理论与价值理论引导消费教学重点: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的内容教学难点: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模型(三)消费者的知觉过程1、了解:刺激、展露、感觉、注意、知觉、印象、思维的概念与特征2、理解:感觉差异、知觉规律3、掌握:感觉差异与营销策略、知觉规律的应用教学重点:感觉的特征教学难点:感觉差异与营销策略(四)消费者的学习、记忆与产品定位1、了解:学习的本质、消费者不同介入状态下的学习、、学习的一般特征短时记忆、长期记忆、品牌形象、产品定位2、理解: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3、掌握:应用学习与记规律开展产品定位。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案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案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学科,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来揭示消费者决策的规律和原因。
本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消费者研究能力,为未来从事市场营销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2. 掌握消费者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如需求识别、信息搜索、信息加工、决策和后决策行为等;3. 熟悉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的方法;4. 着重讲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如文化、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5. 培养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消费者研究能力;6.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讲: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消费者行为学的定义、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2. 第二讲:消费者决策过程- 需求识别: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信息搜索:主动搜索和被动获取- 信息加工和决策:认知过程、评价和选择- 后决策行为:满意度和行为后果3. 第三讲: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方法- 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则和策略- 定位与市场差异化4. 第四讲:消费者心理因素- 感知与注意力- 学习与记忆- 情感与态度5. 第五讲:个人与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和自我概念- 社会因素:家庭、社交圈和文化- 学生小组讨论:个人与社会因素对品牌选择的影响6. 第六讲:消费者行为的伦理和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权益与伦理- 可持续发展与消费者行为- 案例分析:伦理消费与品牌形象7. 第七讲:消费者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 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来源与收集方法-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执行- 市场营销决策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2024)

2024/1/29
26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在实践中应用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将不同的营销传播手段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 和声音,提高营销效果。
2024/1/29
实践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和团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整 合营销传播策略的实践应用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7
07 销售渠道选择与购物环境设计
品质定位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认 知、信任感及购买意愿
价格定位
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心 理预期、敏感度及购买 能力
情感定位
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诉 求、品牌认同及购买动 机
2024/1/29
18
新产品开发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消费者参与
需求收集、概念测试、原型评估等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过程
认知、兴趣、评估、试用、采用等阶段
创新方向
结合线上便捷性和线下体验感,打造全渠道零售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精准营销和 个性化服务水平。
实践案例
如某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商品、会员、交易等数据共享,提供无缝衔接的消费体验;另一品 牌则运用AR/VR技术,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提升消费者参与度。
2024/1/29
31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法规政策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该法规定了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平竞争等原则,对于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广告侵害 具有重要意义。
33
企业经营中如何遵守相关法规政策
2024/1/29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产 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规政策的培训,提高员工 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

考虑竞争对手的渠道策略,选择能够凸显自 身优势或避免正面竞争的渠道。
成本效益原则
评估不同渠道的成本和效益,选择能够实现 最大利润的渠道。
消费者便利性原则
选择便于消费者购买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渠 道,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渠道冲突管理和优化建议
了解冲突来源
识别并分析渠道冲突的具体来源,如价格差异、促销策略不一致等。
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产品开发
在完成了商业分析后,企业需要进入产品开 发阶段,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设计、包 装设计等。
市场测试
在产品开发完成后,企业需要进行市场测试,将新 产品投放到目标市场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市场表现 和消费者反应。
商品化
如果新产品在市场测试中表现良好,则企业 可以将其正式推向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和 销售。
参考资料
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 。
辅助资源
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02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基础
消费者行为定义及特点
消费者行为定义
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 使用、消费和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 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 科学。
消费者行为特点
多样性、复杂性、可诱导性、综合性 、发展性、应用性等。
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概念发展和测试
在筛选出有潜力的创意后,企业需要将其发展成具体的产品概念,并通过市场调查等方 法对产品概念进行测试,以评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
营销战略发展
在确定了要开发的新产品后,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包括目标市场选择、市场 定位、营销策略制定等。
商业分析
企业需要对新产品进行商业分析,评估其市场规模、竞争状况、成本效益等因素,以确 定新产品的盈利前景。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英文名称:Consumer Behavior课程性质:必修周学时/学分:3/3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使用教材: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教材新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2年11月二、课程简介《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
主要从消费者的意识、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讲述,主要是从消费者生理角度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的分析。
本课程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领域,它正在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吸取营养,以此丰富和发展自己。
而且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市场营销学的其余主干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消费者行为学是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的努力方向。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调研密切相关。
有效地理解消费者行为有助于我们选择合理的调研方法和问卷设计。
该学科是研究流通领域所面对的消费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发展的规律,并依据其制定相关政策和经营策略的科学,它可以帮助经营者建立为消费者服务的市场营销新理念,提高营销活动的科学性、预见性,是一门有的放矢搞好营销工作的现代市场理论和研究经营策略思想方法的应用科学。
通过对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动机、态度、学习等基本理论,把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诸多要素,如自身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及商品要素着手,研究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理解,把握营销技巧,提高营销实战能力,取得预期的营销效果。
四、教学进度总览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20%、20%、6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考勤成绩构成)六、教学内容提要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本章导论具有对全书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和归纳的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课堂教案

消费者行为学课堂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1.2 课程目标:(1)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分析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探讨消费者行为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通过讲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消费者行为学基本概念(1)消费者行为的定义(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3)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3.2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1)需求识别(2)信息搜索(3)评价选项(4)购买决策(5)购后行为3.3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1)个人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4)文化因素3.4 消费者行为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应用(1)产品策略(2)价格策略(3)促销策略(4)渠道策略四、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4.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4.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消费者行为学相关教材。
5.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消费者行为的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成果和案例。
5.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案例。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6.2 授课计划:(1)第1-4课时:介绍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第5-8课时:分析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第9-12课时:探讨消费者行为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4)第13-16课时: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大纲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英文名称: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课程编号:04194005学分数: 3 (讲授学分;3)学时:48 (讲授学时:48 )任课教师:缪军荣开课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二、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消费者行为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消费服务业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消费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认识消费行为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消费行为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消费行为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和掌握旅游者作为旅游行为主体所具有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掌握旅游者心理分析、调查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能够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游客行为引导、服务优化对策,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专业的旅游市场调研素素质、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对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属于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江林. 消费者行为学. 北京:首都经济贸 易大学出版社,2002
6.徐萍. 消费心理学. 上海: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2001
7.成伯清,李林艳. 消费者心理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马谋超. 广告心理:广告人对消费行为 的心理把握.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19 .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and Miniard P. W. Consumer Behavior. Orlando: FL: The Dryden Press,1995
20. Taylor S. E., Peplau L.A. and Sears D.O. 社会心 理学 (第十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7 . Mowen J. C.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
18 . Schiffman L. G. and Kanuk L. L. Consumer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Inc.,1995
二、配套教材
黄维梁:【消费者行为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参考书目:
1.阿塞尔 H., 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略, 韩德昌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所罗门 M R., 消费者行为学(第3 版), 张莹等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9
3.符国群. 消费者行为学.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
9.Gerrig R J, and Zimbardo P G. 心理 学与生活. 王垒、王甦等译. 北京:人民邮 电出版社,2003
10.孟昭兰.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4
11.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上海人 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2
消费者行为学
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课程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过 程及其心理活动规律,包括消费者行为 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消费 者购买决策过程,购买情境、参照群体、 家庭、社会阶层、文化价值观与消费者 购买行为的关系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吴增基等. 现代社会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7
14.彭华民. 消费社会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1996
15.李昌麒、许明月. 消费者保护法. 北京:法 律出版社,1997
16.Hawkons D. J., Best R. J., and Coney K. A. 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