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延安精神的贯穿——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合集下载

传承与创新:探析新时代下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

传承与创新:探析新时代下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

传承与创新:探析新时代下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发布时间:2022-01-18T07:11:28.59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7期作者:郭子钰[导读] 进入新时代,如何让延安精神更好地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并能能够做到让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27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进行教育工作的重点,进入新时代,更加开放的时代背景致使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这就使得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与完善面临着新的挑战。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所包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自我勉励、提高自身的优秀品质。

进入新时代,如何让延安精神更好地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并能能够做到让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延安精神;思政课一、新时代下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的内涵是把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前提。

从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起,直到1948年中共红军撤离延安,共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人也在这十三年间积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直到最后成长为全国的执政党。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凝练的延安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的具体实践而培育起来的中华民族的一种高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1942年12月,毛泽东同志所作的题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第一次揭示出了不怕困难、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他说:“我们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也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利。

[1](p459)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不断向上好转的社会形势,毛泽东依旧坚定地指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政课的运用研究

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政课的运用研究

77研究与探讨DISCOVERY摘要: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组织领导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弘扬了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优良作风,是党长期以来在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与精神结晶,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可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延安精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搭建校内外思政教育联动平台等方式,可加强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校;思政课;大学生延安精神作为革命历史时期的精神意识形态,具有永恒的价值和不可磨灭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完成了时代的进程,但延安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其价值。

尽管与延安革命时代相比,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物质状况和生活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延安精神作为我们革命精神的宝贵资产,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价值和实用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合理利用革命资源,延续革命传统,传承革命基因。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精神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何认识延安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可以通过将延安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网络平台,加强延安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积极推动延安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传播延安精神的阵地,使广大学生自觉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培养个人优秀品质,努力践行革命精神,最终使革命精神的价值在得到延续。

(一)深远持久的精神影响文化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是民族独特的精神旗帜,始终大力保护和传承延安精神,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延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究

延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究

延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究
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

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

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

高校教师要将延安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来,首先需要明确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具体实践策略。

一方面,高校教师可将延安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如制作微电影、开展线上教学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浅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

浅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

浅析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本文在分析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融入延安精神教育,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并提出将延安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途径:通过学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延安精神;通过开展相关社团活动来内化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以人为本,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积极引入校园文化建设。

标签:延安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策略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优秀理论成果,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民族精神。

在当前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生明显变化,其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而延安精神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

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工作者,在对高职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非常有必要。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分析1、科学内涵(1)灵魂是正确的政治方向。

所谓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科学而坚定的革命理想和正确的革命道路;(2)精髓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拓新局面;(3)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4)标志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作为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武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时代价值(1)引导: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及科学的奋斗目标,也是引导选择实现目标的科学方法;(2)教育:教育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凝聚:促使师生在共同信念基础上团结起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巨大的凝聚力;(4)激励:赋予道德规范新的时代内容,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师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延安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延安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延安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作者:魏豪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时代的洪流中始终保持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本文通过实践考察深入了解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结合现代化教育背景,寻找延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契合的基本点与主线,提出了在新时期里将延安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安精神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我们团队通过对延安精神的实地考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延安精神跨时代的先进性。

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延安精神,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行为标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社会主流意识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延安精神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任何时期,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延安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在整体上是积极向上、心系祖国、拥党爱党的。

但不能忽视的是,大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延安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追求真理和讲究实效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实事求是都应当是我们坚定不移遵守的信念。

当前,时代价值趋于多元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观念的误导,具体体现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就业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等。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扬延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人生发展目标,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范文(精选3篇)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范文(精选3篇)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范文(精选3篇) 【篇2】延安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延安精神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宝贵精神财富,更是陕西干部的根和血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延安精神在当代的具体深化和创新实践,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学”和“做”的力量。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力量。

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

明方向才有行动力,讲导向才有正能量。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合格党员必须做到“强化政治意识,保证政治本色”“向党中央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这和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灵魂是一脉相通、一脉相承的。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革命者要坚定信念信仰,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为革命者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是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吸引了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人们涌向延安,赢得了广大军民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新时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挑战。

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信仰信念不坚定,“四风”问题不断滋生,有的甚至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道路。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力量,把学习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要深学细悟来陕视察“五个扎实”的要求,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看家本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同向同心同德。

坚持用延安精神打扫思想灰尘,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自觉做政治上明白的合格党员。

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遵规守纪的力量。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合格党员“讲规矩、有纪律”的要求,是延安精神中严明纪律、严格执纪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新时代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作者:杨化冰周聪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08期摘要: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重要体现。

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强调其对于保障信仰根基坚定,带动创新能力增强,涵养人民情怀以及强化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新时代以新的视角继续解读、传承延安精神十分必要,对促进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教学资源,提供鲜活素材、引领正确的风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针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提出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8.051百年党史教科书中,延安精神无疑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篇章之一。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也因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而成为红色灯塔——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延安精神的精神价值,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蕴,将延安精神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好延安精神这个“压舱之宝”。

让青年学生在学习百年党史中积聚磅礴力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涵养初心、淬炼灵魂,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凝聚力量,用党的创造实践和经验成果砥砺品格、激励斗志.1延安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1.1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保障信仰根基坚定延安时期,我们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延安精神”

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延安精神”

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延安精神”作者:王太海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6期[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的典型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成果。

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延安精神”,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党的历史,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传承延安精神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01-02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的精神,是党和军队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的总和。

与建党初期的“井冈山精神”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等精神一样,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在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成果。

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法宝,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传承延安精神,把握其精神实质,在今天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发扬光大,永葆党的本色。

一、“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孕育的光照千秋的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方面;体现在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方面。

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的优秀的党的干部,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延安时期,党把培养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高素质干部作为“战斗任务”来实施,在延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创办了几十所干部院校,培养了一支能打仗、懂经济、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对日后顺利地接管各大城市和建设新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成功解决了培养和造就什么人这个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动摇的关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延安精神的贯穿——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延安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
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势与政策”课
为例,探讨了延安精神在该课程中的贯穿,分析了其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
养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延安精神;形势与政策
本文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延安精神的贯穿,旨在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延安精神的概述
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至1948年)在陕北延安
地区形成的一种思想、文化和精神风貌。

它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理论体系,它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群众路线,强调党的领导
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强调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还包括了一
系列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如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抗日战争文艺运动等,
这些活动都是为了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革命事业的胜利。

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当时延安地区的特殊环境和历史背景。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受严重打击,被迫转移根据地,最终在陕北延安地区建立了新
的根据地。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形成
了一种独特的革命文化和精神风貌,即延安精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势与政策”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
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和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在这门课程中,
学生将学习到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形势,以及政
府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
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形势与政策”课还将帮助学生了解国家
的法律法规和政治制度,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

学生将学习到国家的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等
方面的知识。

三、延安精神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贯穿
1. 延安精神在课程内容中的体现
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延安整风运
动中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延安精神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延安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也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分析
问题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断深入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2)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放
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利益,为群众谋利益。

在“形
势与政策”课程中,也强调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分析问题时,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3)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

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不断探
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也强调了独立
自主的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分析问题时,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延安精神在课程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
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采用案例
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延安精神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作用
1.延安精神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塑造
延安精神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
最高的位置,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
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

2.延安精神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
延安精神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强调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
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

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接受教育
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需要,真正做到为
群众服务。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团结协作,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团队合作
的能力和领导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
支持。

结束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延安精神的贯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延安精神的贯穿,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蕾.用延安精神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科技信
息,2013(09):186-187.
[2]王秀花.浅论延安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31):177-178.
[3]魏彤儒.弘扬延安精神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6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