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_王柱华

合集下载

21种中草药醇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21种中草药醇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21种中草药醇提物抑菌活性研究余东坡;王兰菊;司芳;张蕾【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36)003【摘要】[目的]开发理想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 以链格孢菌和灰霉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分别对21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02 g/ml进行初次筛选时,丁香、牵牛子等7种提取物对灰霉菌抑菌率在70.00%以上;丁香、牵牛子等7种提取物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50.00%以上;用提取物质量浓度0.01 g/ml进行二次筛选,丁香、细辛、辛夷和苦参4种提取物对灰霉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69.67%、62.52%、62.21%,与多菌灵相当;丁香、黄连、苦参、高良姜、细辛5种提取物对链格孢菌抑菌活性分别为100%、72.60%、67.30%、63.90%、54.30%,均明显高于多菌灵6.90%抑菌率.[结论] 丁香、苦参、细辛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总页数】2页(P1086-1087)【作者】余东坡;王兰菊;司芳;张蕾【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相关文献】1.石花菜醇提物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孙杰;王艳杰;朱路英;杨润亚2.黄杨醇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J], 张宏萌3.中草药醇提物及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J], 陈绍辉;刘树明;许皓;曹海涛;林雁春;马红霞4.辣木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抑菌活性研究 [J], 王丽虹; 刘阳; 姜圆圆; 刘枭; 张志豪5.四川老鹰茶醇提物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李宇航;兰林;谢玲;钱叶迁;李玉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种中草药粗提液抑真菌效果研究

12种中草药粗提液抑真菌效果研究

12种中草药粗提液抑真菌效果研究
陈蔚燕;许良忠
【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5)004
【摘要】选取了山豆根、麻黄草、穿山龙、茜草、穿心莲等12种中草药,采用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制备药液,以番茄灰霉病菌、白菜灰斑病菌、柑橘炭疽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棉花枯萎病菌6种常见真菌为供试菌,采用室内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山豆根水提药液在5 000 mg·L-1浓度下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到了52.84%,穿心莲醇提药液在400 mg·L-1浓度下对白菜灰斑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到了65.26%,进一步测定了茵陈醇提液、山豆根水提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总页数】5页(P336-340)
【作者】陈蔚燕;许良忠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621
【相关文献】
1.一种真菌细胞壁粗提液对采后葡萄果皮几种抗病防御酶的影响 [J], 李宁;王步江;关文强
2.5种鹅膏菌毒素粗提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 [J], 唐萍;程霞;杨燕
3.7种中草药粗提液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 [J], 杨珺;王世岭;高远征;吴坤;孙燕;陈珊珊
4.15种中草药提取液抑真菌活性的研究 [J], 柴梦颖;焦镭
5.生姜黄酮粗提液对部分家蚕病原细菌的抑杀效果试验 [J], 王娜;褚衍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9种中草药醇提物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89种中草药醇提物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89种中草药醇提物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汪倩雯; 汪琨; 杨霄; 崔志峰
【期刊名称】《《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37)3
【摘要】采用双层平板滤纸片药剂扩散法检测8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酵母
YFK32(SaccharomycescerevisiaeYFK3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丹参等14种中药对酵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丹参、知母、甘草抑制酵母的MIC值均为0.078
mg/mL;另有萆薢等9种中药特异性抑制酵母而不抑制细菌.应用水琼脂法显微镜观察中药醇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孢子萌发的影响,发现黄连、丹参和甘草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作用,其中黄连的抑制率最大达到85.90%.【总页数】6页(P289-294)
【作者】汪倩雯; 汪琨; 杨霄; 崔志峰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9.9
【相关文献】
1.十味中草药提取液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李京晶;籍保平;李博;周峰;赵磊
2.冷水七醇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文德鉴;艾明仙;李德清
3.几种常见单味中草药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高鹤
4.23种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研究 [J], 张泽萍;胡欢;左国营
5.19种常见中药材醇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 [J], 张铁焕;吴玉霞;奠佐红;左国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甲真菌作用研究

11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甲真菌作用研究

11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甲真菌作用研究
费尚芬;朱义广;马珦玻;孔令锋
【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5)004
【摘要】采用固体琼脂稀释法体外观察11种中药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5%)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Fh6和W13株致甲真菌病真菌的作用,以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单味中药.结果表明6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1种或几种甲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牡丹皮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甲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总页数】4页(P408-411)
【作者】费尚芬;朱义广;马珦玻;孔令锋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
【相关文献】
1.10种用于抗深部真菌中药材提取物干燥条件研究 [J], 石向群;李辉敏;张萍
2.中药鱼腥草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研究 [J], 王锦;刘翠青;宋书群
3.六种中药复方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激活作用及动物致色素作用的研究 [J], 刘之力;李雅莉;刘俐;史月君;涂彩霞
4.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 [J], 宫毓静;安汝国;虞慧;王理达;郑俊华;
果德安
5.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Ⅰ.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张美华;范卫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张格杰;何建清;索朗央吉【摘要】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 mg/mL 时,有1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梨黑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中至少1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达 80%以上,其中播娘蒿、黄花草木樨、甘西鼠尾草、香薷、艾草、铁杆蒿和黄花蒿7种植物提取物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90%以上.经过抑菌活性复筛,黄花草木樨、艾草、铁杆蒿和黄花蒿4种植物中含有农用抗菌成分且抑菌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26 kinds of plants on four plant pathogens,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botanical fungicide exploitation.The antifungal activities were tested by mycelium growth rate method.Results: Inhibition rate of 12 plant extracts were more than 80% to one or more tested fungi(Botrytis cinerea, Fusahum graminearum,Venturia piritna, Exserohilum turcicum) as the concentration was 100 mg/mL.Among which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seven plant extracts were above 90%, including Descurainia sophia, Melilotus albus, Salvia przewalskii, Elsholtzia ciliata, Artemisia argyi, Heteropappus ciliosus, Artemisia annua.M.officinalis, A.annua, A.sacrorum and A.argyi had farm-oriented antibiotic constituents, and showe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y the secondary screening, which could be exploited as non-pollution botanical fungicides.【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8【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植物源杀菌剂;活性筛选【作者】张格杰;何建清;索朗央吉【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林芝 860000;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林芝 860000;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林芝 86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2化学农药的出现及使用,在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抗性的发展以及农业稳定性的减弱等[1]。

十五味中草药醇提液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十五味中草药醇提液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十五味中草药醇提液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袁贵英;姬长新;焦镭;朱维军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选择丁香、麻黄、艾叶等15味中草药的乙醇提取液,利用滤纸片扩散法
测试其对果蔬贮藏保鲜中常见的灰霉菌、青霉菌、毛霉菌及酵母茵4种真菌的抑
茵作用,并将筛选出的5味中草药醇提液进行1:1:1配伍,测定其复配液对供试菌种
的抑菌作用,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5味中草药中,丁香、紫丹参、厚朴、苦参、迷迭香5种醇提取液抗真菌效果较好;确定了DZM(丁香、紫丹参、
迷迭香)、ZHK(紫丹参、厚朴、苦参)、HKM(厚朴、苦参、迷迭香)组合是抗真菌
效果较好的复配液.
【总页数】4页(P156-159)
【作者】袁贵英;姬长新;焦镭;朱维军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
州,45145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
州,4514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
【相关文献】
1.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J], 仰榴青;陈荣华;吴向阳;范群艳;赵江丽
2.五味子醇提液对阿霉素损伤足细胞中nephrin和desmin表达的影响 [J], 艾辰;谭小月;张勉之;张大宁
3.复方五味子醇提液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J], 刘苗;张勉之;谭小月;袁沙沙
4.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陈荣华;吴向阳;仰榴青;邹艳敏;张蓉仙
5.20种中草药醇提液与水提液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比较 [J], 赵骏;张毅;李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十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南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研究

三十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南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研究

三十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南瓜白粉病的生物活性研究
赵茜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2012(000)016
【摘要】以南瓜白粉病病菌为试验对象,采用叶盘沾药法对30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曼陀罗、花椒、吴茱萸的防治效果最好,浓度为10g/L时,均在90%以上,浓度为5g/L时,瑞香狼毒的防治效果为90.3%,花椒、吴茱萸、曼陀罗的防治效果也均在85%以上.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赵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429
【相关文献】
1.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J], 唐永清;蒋红云;冯磊;张燕宁
2.鬼针草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J], 韩续;陈飞虎;葛金芳;李宁
3.非洲加纳籽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J], 郑志忠;谌迪;刘韶松;明艳林
4.4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美白活性研究 [J], 黄立森;庞海月;吴黉坦;叶子坚;王鹏;王贵弘
5.阳荷根乙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J], 白雅竹; 梁诗; 陈良华; 黄雯; 许传俊; 童庆宣; 林河通; 明艳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几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几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张院民;李荣华;杨正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7(035)033【摘要】[目的]为中草药在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备蒲公英、野菊花、牡蛎、艾蒿、大青叶、百部、麦冬、莪术、良姜、虎杖、女贞、皂角和桔皮等13种中草药的提取液,研究它们的自然感菌情况及其对苹果霉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蒲公英、大青叶、百部、麦冬、虎杖、女贞、皂角和桔皮的提取率较高,大于20%.抑菌作用最好的是牡蛎和良姜的提取液,第9天出现感菌现象.百部、虎杖提取液对苹果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大,且提取液的浓度越大,抑制能力越强,5%虎杖提取液、10%百部和麦冬的提取液几乎抑制了苹果霉菌生长.[结论]1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苹果霉菌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自然暴露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百部、虎杖和麦冬的提取液对苹果青霉的抑制效果最好,牡蛎和良姜的提取液抗菌能力最强.【总页数】2页(P10594-10595)【作者】张院民;李荣华;杨正亮【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相关文献】1.几种中草药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研究 [J], 于淑玲2.几种中草药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J], 毛琼;罗宗铭;宋晓岗3.几种常见植物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 [J], 张秀英;古丽巴哈尔·沙吾提4.几种常见植物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 [J], 张秀英;古丽巴哈尔·沙吾提5.24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蝴蝶兰软腐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J], 李艳梅;李小六;曹志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5
12.5 21
6.25 12
3.125 8
1.56 -
2.3 黄连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的测定结果 TTC 是一种常 用 的 活 菌 染 料,其 氧 化 态 是 无 色 的,该
染料 进 入 细 胞 后 ,TTC 与 活 细 胞 内 的 琥 珀 酸 脱 氢 酶 反 应 ,可
19
16
14
13
12
11
图1 黄连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
11
11
1:对照组;2:25mg/mL 黄连提取物

Fig.1 The inhibition of coptis extract on Candida albicans
1:control group;2:25 mg/mL coptis extract
药物名称 黄连+大黄 黄芩+蛇床子 五蓓子+丹参 知母+藿香
生成红色的还原产物甲臜.TTC 法测定黄连提取物对白色
念珠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的测定结果见表 3.由表可知,经
TTC 染色后 ,培养 基 的 颜 色 随 着 药 物 质 量 浓 度 的 增 加 而 变
浅,直至无色.当黄连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大于1mg/mL 时,
培养液呈无色,表明黄连提取物可完全抑制白色念珠 菌 的 生 长 ,故 其 最 低 抑 菌 质 量 浓 度 为 1mg/mL. 2.4 不 同 中 草 药 配 伍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结 果
收 稿 日 期 :2012-10-23
基 金 项 目 :辽 宁 省 教 育 厅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L2010236) 作者简介:王柱华(1965- ),男,辽宁锦州人,辽宁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第1期
王 柱 华 : 10 种 中 草 药 乙 醇 提 取 物 抗 真 菌 作 用 研 究
真菌可引起动植物的多种病害,不仅对农作物产 量 和 经 济 动 物 生 长 造 成 极 大 的 经 济 损 失,而 且 还 影 响 人 体 健 康 ,威 胁 人 类 的 生 命 安 全 .在 过 去 的 20 多 年 时 间 里 ,各 种 真 菌 感 染 ,无 论 是 发 生 频 率 还 是 感 染的种类都呈不断增加的趋势[1].其中白色念珠菌 是 最 常 见 的 条 件 致 病 性 真 菌,在 检 出 的 致 病 性 真 菌 中占首位[2-3].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大致可以分为5种:一是多烯类抗真菌药 物;二 是 氮 唑 类 抗 真 菌 药 物 ;三 是 烯 丙 胺 类 化 合 物 ;四 是 核 苷 类 似 物 抗 真 菌 药 物 ;五 是 作 用 于 真 菌 细 胞 壁 合 成 的 抗 真 菌 药 物 .但 由 于 这 些 抗 真 菌 药 物 都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副 作 用 ,特 别 是 前 4 类 药 物 ,其 作 用 靶 点 对 哺 乳 动 物 的 宿 主细胞也有影响,且随着这些药物的使用,真菌的耐药 性 问 题 也 日 趋 严 重.而 中 草 药 具 有 副 作 用 小,来 源广,价格低廉,较少出现耐药性等优点,因此从中 草 药 中 筛 选 和 开 发 新 型、高 效、低 毒、广 谱 的 抗 真 菌 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4-7].本文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测定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的抗 真 菌 作 用,并 研 究了不同中药的配伍后,对白色念珠菌协同抑制作用的影 响,旨 在 为 开 发 高 效 低 毒 的 抗 真 菌 药 物 提 供 理论数据.
1 21
乙醇热回流提取8h,然后将提取液蒸干制成干粉.用无水乙醇将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0mg/mL 的药 液 ,备 用 . 1.2.2 白色念珠菌悬液的制备 将活化培养后的白色念珠菌接种于 PDA 液 体 培 养 基 中,在 28 ℃ 下 培 养 至 对 数 期 ,调 整 菌 液 的 浓 度 为 106~107 cfu/mL,备 用 . 1.2.3 不同中草药抑真菌作用的测定 在 无 菌 培 养 皿 内 注 入 体 积 分 数 为 2% 的 PDA 固 体 培 养 基 作 为底层,待凝固后,在其上再倒入5mL 内含0.1mL 白 色 念 珠 菌 悬 液 的 PDA 半 固 体 培 养 基,凝 固 后, 在 其 上 用 无 菌 镊 子 等 距 离 分 散 地 轻 轻 放 上 无 菌 牛 津 杯 (内 径 (6.0±0.1)mm,外 径 (8.0±0.1)mm,高 (10.0±0.1)mm),放置5min后,在杯内分别注入 200μL 质量浓度为 10mg/mL 的不同中 草 药 提 取 物,无水乙醇作为对照,每2种药为1组,每组做3个平行实验.28 ℃ 恒 温 箱 中 培 养 24h 后,移 去 牛 津 杯 ,用 直 尺 精 确 测 量 抑 菌 圈 直 径 ,取 其 平 均 值 . 1.2.4 不同质量浓度的中草药提取物抑真菌作 用 的 测 定 取 质 量 浓 度 为 50mg/mL 的 药 液,按 二 倍 稀 释 法 依 次 稀 释 为25.0、12.5、6.25、3.13、1.56mg/mL 5 个 不 同 浓 度 梯 度 ,按 照1.2.3 的 方 法 ,测 定 其 抗 真 菌 作 用 ,每 组 做 3 个 平 行 实 验 . 1.2.5 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的测定(MIC) 将培养至对数期的白色念珠菌,用 PDA 培养基将其浓度调 节至106~107 cfu/mL.然后在96孔板中加入150μL 菌悬液、15μL 不同质量浓度的供试药液,使药物 终质量浓度分别为 6、4、2、1、0.5mg/mL,于 28 ℃ 下 培 养 24h 后,每 孔 分 别 加 入 浓 度 为 体 积 分 数 为 0.2% 的 2,3,5-氯 化 三 苯 基 四 氮 唑 (TTC)15μL,28 ℃ 下 避 光 培 养 4h,观 察 其 颜 色 变 化 . 1.2.6 不 同 中 草 药 协 同 抗 真 菌 作 用 的 测 定 选 取 抗 真 菌 效 果 较 好 的 中 草 药 (质 量 浓 度 为 10mg/mL),根 据 其 抑 菌 成 分 的 不 同 进 行 两 两 配 伍 (2 种 药 液 混 合 的 体 积 比 例 为 1∶1),测 定 2 种 中 草 药 抗 真 菌 的 协 同 作 用 .具 体 实 验 方 法 同 1.2.3.
2.2 不 同 质 量 浓 度 黄 连 提 取 物 的 抑 真 菌 作 用 测 定 结 果
选取抑真菌效果最好的黄连,测定其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抗真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黄连提取物的抗
1 22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6 卷
真菌作用,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随黄连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见表2和图2).
表 2 不 同 质 量 浓 度 黄 连 提 取 物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抑 制 作 用 Table 2 The inhibi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optis extract on Candida albicans
药 液 浓 度/(mg/mL) 抑 菌 圈 直 径/mm
10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
王柱华
(辽宁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测定了 黄 连 等 10 种 中 草 药 的 抗 真 菌 作 用.实 验 结 果 显 示,不同的中草药其抗真菌作用不同,其中 黄 连 和 黄 芩 2 种 药 物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效 果 最 好 ,其 次 是 五 蓓 子 和 知 母 ,而 甘 草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抑 菌 作 用 较 差 .在 一 定 质 量 浓 度 范 围 内 ,黄 连 提 取 物 的 抗 真 菌 作 用 随 药 液 浓 度 的 增 大 而 增 强 ,呈 剂 量 依 赖 性 .其 最 低 抑 菌 质 量 浓 度 为 1mg/mL.将 抑 菌 成 分 不 同 的 中 草 药 进 行 两 两 配 伍 ,考 察 其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的 协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除五蓓子 和 丹 参 的 混 合 药 液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具 有 协 同 抑 制 作 用 外 ,其 余 3 组 中 草 药 的 配 伍 ,并 无 协 同 抑 制 作 用 . 关 键 词 :中 草 药 ;黄 连 ;白 色 念 珠 菌 中 图 分 类 号 :R285.5 文 献 标 志 码 :A
2 结果
2.1 不 同 中 草 药 提 取 物 的 抑 真 菌 作 用 10 种 中 草 药 的 抑 真 菌 实 验 结 果 见 表 1.由 表 可 知 ,不 同 的 中 草 药 其 抑 真 菌 作 用 不 同 ,其 中 黄 连 和 黄
芩2种 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图 1),其次是五蓓子和知母,而甘草对白色念珠 菌 抑 菌作用较差.
未表现出抑菌的协同作用.
extract;6:control group
表3 黄连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 MIC 测定结果
表 4 不 同 中 草 药 配 伍 对 白 色 念 珠 菌 的 抑 optis extract agains Candida albicans
图3.由 图 表 可 知,除 五 蓓 子 和 丹 参 混 合 药 液 的 抑 菌 作 用
coptis extract on Candida albicans
效果比单独用药 要 好 之 外,其 余 3 组 中 草 药 的 配 伍,基 本 1~5:1.56,3.125,6.25,12.5,25mg/mL coptis
第 36 卷 第 1 期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Vol.36 No.1
2013 年 3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13
文 章 编 号 :1000-1735(2013)01-0120-04 doi:10.11679/lsxblk2013010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