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别出这四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这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辨认。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所以这节课我将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四环节教学模式呈现教学内容。

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通过课件出示一个由一些立体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达到新课标强调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1、帮新朋友取名2、给新朋友找家在这个环节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自体验从体上找面,体会面在体上。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面都是平的。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说教材、说课标知识树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说教材、说课标知识树

二、说课标
二、说教材 1.课标要求
1、编写体例及特点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 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 内的数,掌握100因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 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 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 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 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 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书写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三、说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3.捕捉意外资源 4.拓展学科资源 2.运用生活资源 1.延伸教材资源 5.汲取文化资源
课开 程发 资和 源利 的用
认认真真做研读 扎扎实实教数学
联系生活 活动记录
收集
整理
体会收集数据方法的多样性
பைடு நூலகம்

最新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最新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篇二】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2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

2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4)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6)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8)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9)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1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2)一、位置 (14)一、位置教案 (14)一、位置教案二 (21)一、位置:上下 (27)一、位置:上下说课实录 (27)一、位置:上下说课稿 (30)一、位置:上下说课稿二 (32)一、位置:上下说课稿三 (34)一、位置:前后 (36)一、位置:前后说课稿 (36)一、位置:前后说课稿二 (38)一、位置:前后说课稿三 (40)一、位置:左右 (40)一、位置:左右说课稿 (40)一、位置:左右说课稿二 (43)一、位置:位置 (47)一、位置:位置说课稿 (47)一、位置:位置说课稿二 (49)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1)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 (51)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二 (66)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 (89)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实录 (90)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 (94)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说课稿二 (95)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 (98)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说课稿 (98)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说课稿二 (101)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说课稿三 (102)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 (104)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说课稿 (104)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说课稿二 (105)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说课稿三 (107)三、图形的拼组 (110)三、图形的拼组教案 (110)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拼组 (115)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115)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实录 (117)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转换 (125)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转换教案 (125)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转换说课实录 (128)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转换和拼组说课实录 (132)三、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 (138)三、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案 (138)三、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实录 (140)三、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142)三、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二 (144)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46)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46)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 (159)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159)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说课实录 (161)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16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二 (166)四、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170)四、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教案 (170)四、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说课稿 (171)四、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说课稿二 (17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75)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 (175)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实录 (179)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 (181)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二 (18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比多少 (185)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比多少教案 (185)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比多少说课实录 (186)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比多少说课稿 (190)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课稿 (192)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9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19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说课实录 (195)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199)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二 (201)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 (20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203)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说课实录 (204)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 (206)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说课稿二 (208)五、人民币的认识 (210)五、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210)五、人民币的认识教案二 (217)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223)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教案 (223)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说课实录 (225)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231)五、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238)五、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 (238)五、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240)五、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二 (241)五、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三 (243)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45)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245)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60)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260)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实录 (262)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264)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二 (267)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三 (269)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274)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274)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说课稿 (278)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 (279)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二 (283)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说课实录 (285)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 (288)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二 (290)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93)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教案 (293)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说课稿 (295)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说课稿二 (297)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98)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298)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实录 (300)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302)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二 (305)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三 (308)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312)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案 (312)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说课稿 (316)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说课稿二 (318)七、认识时间 (320)七、认识时间教案 (320)七、认识时间 (327)七、认识时间:说课实录 (327)七、认识时间:说课稿 (330)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二 (333)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三 (337)七、认识时间:说课稿四 (340)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五 (345)七、认识时间:小小商店 (346)七、认识时间:小小商店教案 (346)七、认识时间:小小商店教案二 (351)八、找规律 (358)八、找规律教案 (358)八、找规律教案二 (361)八、找规律:说课稿 (366)一、说教材 (366)二、学情分析 (367)三、说教法 (367)八、找规律:说课稿二 (368)八、找规律:说课稿三 (369)八、找规律:说课稿四 (371)八、找规律:说课稿五 (374)八、找规律:说课稿六 (376)八、找规律:说课稿七 (377)八、找规律:说课稿八 (379)九、统计 (381)九、统计教案 (381)九、统计教案二 (383)九、统计说课实录 (385)九、统计说课稿 (389)九、统计说课稿二 (392)九、统计说课稿三 (393)九、统计说课稿四 (395)十、总复习 (396)十、总复习教案 (396)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401)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402)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402)说课的程序 (403)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404)试讲十要点 (406)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407)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407)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408)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410)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412)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414)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414)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围绕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教 组织好练习,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思维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注重思维能
学 组织好练习,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算法的多样化。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 围绕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内容标准
经历实践操作的 过程,进一步理 解所学的内容
编排体例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程目标
说教材 说建议
一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编写体例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程目标
说教材 说建议
一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 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 学习素材,注重学生 对知识的体验,获得 对知识的理解。
以《标准》为基本依 据,合理安排教学内 容,为学生思维数学 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力的训练
议 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
与同伴合作交流。
评 价 建 议
网络、课件、 多媒体光盘等
资源开 发与利 用建议
课堂意外 错误生成 学生作品
课标、教材、 教师用书 教学挂图
校园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并能进行交流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 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收 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 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 理数据的结果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 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 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了 解要解决的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秱、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幵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不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不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不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朋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不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内容标准一、数不代数,一,数的认识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戒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参见例1,。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

教学策略
说教材
说课标
说建议
教材处 理建议
教学策略
1、给学生动手 操作的机会 2、利用故事 进行教学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观察意识和能力 4、加强估算 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材处理建议
• • • •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4、尊重学生差异,弹性设计教学内容
评价建议
• • • • 1、注重过程的评价。 2、重视能力的评价。 3、多形式、多方式评价。 4、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谢 谢!
编写体例
• 本册教材通过四个模块,9个单元,具体课例,多样学习将知识编排 在一起。四个模块强调学生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推 理能力,9个单元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富有弹性。
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在编写上主要有四个特点: 1、选取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新颖有趣。 2、山情景串引发问题串。 3、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4、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在编写思路、 呈现方式、栏目设置在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教材的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
• 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他是以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基础;100以内的认识是在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 认识为基础上,又为本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基础,也为二年级学 习万以内的认识、四年级学习万以上数的认识做准备。本册教材承前 启后,是后续学习的关键阶段。 • 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册教材学习了找规律,这是新课标实验教材新增 的内容之一。学习了简单的统计与归类,为二年级下册分段统计,学 习统计量描述物体的特征打基础,初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目标
• 1、在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 应用意识,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 • 2、综合应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 • 3、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2)

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说教材稿我说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下面谈谈我对本单元教材的理解。

一、本单元主题: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的教学主题是“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分为: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两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所以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二、知识树的建构: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我把本单元分成了两在分支。

一是数的认识,二是加减法。

第一大分支主要是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这六个知识点在由浅入深的学习中,学生在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数位意思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并比较数的大小。

第二大分支是加减法,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这部分知识是使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做铺垫。

更好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习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建立数位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数、写、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内容标准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参见例1)。

3.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2)。

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3)。

5.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6.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7.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4)。

(二)数的运算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5)。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6.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6)。

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参见例7)。

(三)常见的量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8)。

3.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参见例11)。

3.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7.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参见例21)。

(二)测量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12)。

3.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参见例1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14)。

(三)图形的运动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参见例15)。

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参见例16)。

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四)图形与位置1.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参见例17)。

三、统计与概率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参见例18)。

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参见例19)。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参见例20)。

四、综合与实践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说教材: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教学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教学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本册教材的内容还包含了以下逻辑关系。

从横向来看,学生先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数,对学生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进率以及认识时间有很好的奠基作用。

学生学会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后,已经形成了空间观念,再来体验立体图形的空间就很容易了。

从纵向看,学生在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识的范围扩,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对学生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打好了数学大到100基础。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对本学期学习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基础,由此,学生形成了空间观念,今后学习方位与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会更简单。

编写特点: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活的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

8.安排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编排体例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他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体例是:生活情境图引入——发现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

我以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为例,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景,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学生可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如,“大家看看图上有些什么,”“踢足球一共有多少人,”“有些小朋友在数金鱼”“有很多小朋友在买气球”等等。

图上的信息很多都是加法的运算,接着把视线转移到小丑说的话。

由此,引出了退位减法三个例题。

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

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

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进行巩固与提高。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对于课件的使用问题,我们如何合理使用课件,不走极端,使电子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把两种方式各自发挥优势,达到完美教学。

平时让学生培养主动动手动脑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更加的对自己自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课后引导他们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趣事,增强对数学的乐趣。

这也是新课标的理念。

在课堂上还可以适当的幽默一点,让课堂的环境变得轻松,气氛变得愉快一些。

其实帮助这些差生就是我们主要的工作之一,这些学生只不过是没有暂时没有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学习的自信,我也了解到他们在其他方面有很多亮点是超过班上的优等生,所以我们老师要多和学生聊天谈心,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另外我认为对于学生的情商开发也很重要,甚至多于智商的培养,有很多成绩较弱的学生同时还很自闭,也有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这两种情况的后果严重性大家也经常在新闻中看见,但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已经司空见惯。

所以我的个人见解是老师也要联合家长一起对孩子的情商培养,让他们在从小养成团队的意识,教他们怎样富有主见的处理身边发生的任何磕磕碰碰与矛盾纠纷。

这也是个长期的工作,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寒假的那篇心得里面我写了两个班上真实的案例。

有些建议不知道有没有脱离今天的主题,但我认为学校不仅是个学知识的地方,更应是个学做人的地方。

成龙成章实验小学含笑半步癫2013/0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